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深圳龍崗圍屋的演變與形成



  陳武遠(陳武遠,深圳龍崗客家民俗博物館。)

  【中文摘要】深圳龍崗圍屋是深圳龍崗歷史民俗文化的活化石,龍崗圍屋有100多座;以客家圍爲主,有少量的廣府圍存在,也有客家、廣府和西式建築風格相融合的混合式圍屋;龍崗圍屋的形成是由建築防禦功能不斷完善的演變而形成,充分體現了圍屋住和防一體化的優越性。

  【關鍵詞】圍屋 演變 防禦 形成

  Abstract: The enclosed houses are living fossils of history and folk culture of Longgang Shenzen. There are over 100 such houses  in Longgang, most of them are Hakkas dwellings, while a small number are Cantonese houses, and also some with mixed styles of Hakka, Cantonese and western features. The formation of these houses was a result of the needs and development of defence function, which fully represents the advanced combination of living and defencee. 

  Key words: enclosed house development defense formation

  

  龍崗區是深圳市地上古建築最密集的地方,根據正在進行的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資料數據顯示,龍崗地上的文物點達550多處,其中大大小小的圍屋就有100多座。圍屋風格以客家建築爲主,還有少量的廣府建築存在,也有由客家和廣府或西方風格相結合的混合型建築出現,不管什麽圍,它們都是由單姓有血緣關係的宗族大家庭聚居而成,只有少量的多姓合居成圍或成村。

  談到龍崗圍屋的形成,首先要瞭解龍崗的歷史背景和人文情况,才能理解龍崗圍屋的演變與形成。龍崗較早的原住民大部分爲講“土白話”的粤係人。清初,清政府爲了消滅鄭成功和打擊海盗,也爲了懲罰支持過南明政權的沿海居民,於康熙元年(1662)實行遷海政策, 龍崗當年雖然並不在“遷界”之列,因處於界邊,同樣深受遷界之累,遷海區的原住民不得不携妻帶子遠走他鄉。直至康熙七年(1668)才開始復界〔1〕,恢復部分村莊耕地和漁場,這時粤東客民的移民也就跟着涌進了龍崗,他們在新居地繁衍生息,人口日盛,這些後來者漸漸“反客爲主”,在清中民初建起一座座的圍屋,所以深圳龍崗圍屋的形成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受歷史文化、社會經濟、宗法制度等方面的影響演變而來。

  一、 清以前龍崗廣府式圍屋 

  (一) 建築的時間年代  

  龍崗的廣府圍一般比客家圍早,因爲清以前,龍崗以廣府係寶安人爲主,主要遺留的建築有建於元代以前的平湖大圍,建於明代的坪地西湖塘老圍、建於明代中葉的平湖白泥坑老圍、横崗荷坳滿堂圍等〔2〕。比較晚期的是建於清末民初的龍崗蒲蘆圍和平湖的松柏圍。

  (二)建築風格特點

  廣府圍屋一般没有半圓形月池,祠堂位置没有固定性(有的祠堂在圍外),有些圍還有神廟或土地祠出現,建築布局以大門和主巷道爲中軸綫(少數大門略偏一點),左右兩邊的排屋一字排開,根據排數多少向後一直延伸,圍屋的規模大小也由排屋的縱横數多少决定,排屋以帶門罩齊頭屋爲常見(如平湖的松柏圍和龍崗的蒲蘆圍),以平湖的白泥坑圍爲例,建於清末,占地面積5600平方米,用三合土夯築,建築布局以主街巷爲中軸綫,有東西街道八條,南北街道四條,建有東西兩門,東門旁有東野公祠,西門有德元公祠。

  傳統的建築材料爲三合土夯墻,到了清末後期廣府建築的墻體材料也有用青磚砌成的,如龍崗蒲蘆圍和平湖松柏圍,建築材料不是傳統的三合土,而是用材料比較貴的青磚,充分體現了建房者的經濟實力。

  二、 清早期倒座式圍龍屋

  龍崗客家人從粤東興梅地區遷徙過來,所以龍崗客家圍屋也是由興梅地區的圍龍屋演變而來。我們以三堂兩横一圍的興梅地區圍龍屋爲例,圍龍屋依山而建,建築以堂横屋爲主,前有半圓月池和禾坪,後有化胎、圍龍和龍廳,建築布局以祠堂爲中心,横屋兩邊對稱而建,圍龍屋規模大小由横屋和圍龍的多少决定。

  龍崗大部分客家人是自康熙年間開始陸續從粤東興梅地區遷徙過來,也是從那時起龍崗才出現客家建築,到清末民初,反客爲主和勤儉節約的客家人已在龍崗建起了100多座圍屋,在龍崗發現最早的客家建築是坑梓西坑社區的黄氏洪圍,始建於康熙三十年(1691),由坑梓黄氏二世祖居中創建〔3〕,初到龍崗的客家人還居住在自己熟悉的圍龍屋裏,它保留了粤東興梅地區圍龍屋的建築特點,整座建築依山而建,墻用三合土夯築而成,建築以祠堂爲中心,由三堂、兩横、一倒座和一圍龍組合而成,前面有月池和禾坪,與興梅圍龍屋不同之處是在圍龍屋的基礎上增加了較矮的倒座和門樓。

  三、清中期城堡式圍龍屋

  (一)城堡式圍樓(墻)的演化

  清中期,聰明智慧的客家人在建房居住的同時,也在不斷提高建築的防禦功能,它建築結構和傳統的圍龍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是興梅圍龍屋依山而建,而深圳龍崗圍屋選擇屋場大部分在平原,這樣就形成不了後圍龍的制高點,又因爲圍龍屋的建築較矮,所以爲了增强建築的防禦功能,就把圍龍屋横屋、倒座和門樓的外圍墻加高,有的還增加了女兒墻、槍眼和瞭望口,四角建成角樓和望樓,形成多處制高點,有易守難攻之勢,成爲城堡式圍墻(樓),它對龍崗城堡式圍屋演變和形成起到承前啓後的作用。

  以建於干隆十八年(1753)的坑梓新喬世居爲例,建築結構和傳統的圍龍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是出現四個角樓,同時把後圍龍的龍廳改建爲望樓,倒座和門樓高度略有提昇,是向城堡式城墻演變的起步,干隆四十六年(1781)建成的龍灣世居和建於1808年的陽和世居,建築發生很大變化,爲了增强建築外圍的防禦功能,把圍龍屋外圍的横屋、倒座和門樓建高,有的還增加了女兒墻、槍眼和瞭望口,四角建成角樓,形成了城堡式圍墻(樓)。

  根據深圳龍崗圍屋外圍結構不同,外圍可分爲圍墻式、圍樓式和混合式三種,以圍樓式外圍比較多見,如坑梓的龍田世居、坪地的吉坑世居、坪山的豐田世居、龍崗的環水樓圍屋等,外圍都是由二到三層可以住人的樓房形成圍樓,充分體現了建築的防禦和住宿一體化;有的是圍墻式外圍,如坪山的大萬世居、龍崗的梅崗世居和安貞堂等,圍屋外圍由四面城墻環抱而成,在緊挨着城墻裏面建有一排較矮的單層房;還有混合式的外圍,如龍崗的鶴湖新居和官新合圍屋等,以鶴湖新居爲例,它第二代人建的内圍是圍樓式圍屋,但是到了第三代人建成圍墻式外圍,形成了混合式外圍,可見圍屋建築是以宗祠爲中心,越向外擴展,建築工藝就越簡單。

  (二) 城堡式後圍樓的演變

  圍屋的後圍龍也隨着外圍的圍樓(墻)提高而慢慢開始昇高,建成圍樓式後圍,並把圍龍屋最高點圍龍的龍廳建高變成望樓,以加强整座圍屋的後方防禦功能,這就是後圍龍向後圍樓的演變。在龍崗的圍屋中,最具興梅地區圍龍屋特點的是龍崗正埔嶺圍屋,始建於嘉慶八年(1803),經多次擴建而成,先建成三堂兩横一圍龍和化胎,前面有月池、禾坪,是原汁原味的客家圍龍屋(後來擴建了角樓、砲樓和外圍),到了1808年建的陽和世居後圍龍的整座建築已開始昇高,建成爲圍樓式後圍,並把圍龍屋的最高點後圍龍的龍廳建高變成望樓,這樣就加强整座圍屋的後方防禦功能,這就是後圍龍向後圍樓的演變。

  (三) 城堡式圍龍屋的形成

  根據以上圍樓“墻”和後圍樓兩處建築的演變,形成了前爲封閉式方形城堡圍,後爲“弓”形圍樓的城堡式圍龍屋,整座建築變得更加雄偉和壯觀,這就是傳統式圍龍屋向城堡式圍屋的過渡建築,如建於1753年的新喬世居,建於1803年的正埔嶺圍屋,建於1808年的陽和世居等。

  四、清中晚期形成的城堡式圍屋

  隨着時間的推移,龍崗客家圍也在不斷地演變,因受地方、經濟和宗法信念的影響,龍崗建築出現了大與小、簡單與復雜、單體與整體并存的現象,不管如何演化,從始致終都是爲了提高圍屋的防禦功能,形成建築的“住”和“防”一體化,建築以高、壯、大爲特點,根據深圳龍崗城堡式圍屋的結構和大小不同,龍崗城堡式圍屋可分爲四個種類,無倒座式圍屋(中型)、帶倒座式圍屋(大型)、帶倒座和後圍的混合式圍屋(特大型)和帶砲樓式圍屋(中型)。  

  (一) 無倒座式圍屋

  龍崗無倒座式圍屋建築規模爲中型圍屋,一般以三堂兩横四角樓爲主,它比較接近圍龍屋特點,圍屋結構以祠堂爲中心,兩邊横屋對稱而建,因没有倒座,所以也就没有下天街,祠堂門就是大門(門樓),門口出來就是禾坪和月池,這就是龍崗無倒座式客家圍屋,此類型圍屋與特大型圍屋相比規模可能相對較小,但它以小取精爲建築的出發點,如龍崗的龍田世居,爲三堂兩横四角樓圍屋,相對規模較小,但是祠堂木雕非常精美生動,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二) 帶倒座式圍屋

  龍崗的客家圍屋帶一個倒座的較常見,建築規模屬於大型圍屋,其建築特點是以無倒座圍屋建築爲基礎,前面加建前圍和門樓(倒座),倒座和祠堂中間形成天街,大門和祠堂門已獨立分開,正面開三門,大門一般在中間,兩邊爲側門,兩角起角樓,整個倒座是圍屋的正面防衛和第一道防綫,在整座建築防禦功能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龍崗屬此類型的圍屋較多見,以龍崗環水樓爲例,建於清末,建築結構爲三堂兩横一倒座,前有禾坪和月池,倒座高聳堅固,由三層圍樓和兩角樓組合成,前面還有約1.5米高的女兒墻,增加了城墻的高度,角樓、城墻和女兒墻上有搶眼和瞭望口,形成了堅固的正面防禦體系,再與後面的兩個角樓、兩邊横屋和後堂的圍樓形成封閉式方形城堡圍屋。

  (三) 帶倒座和後圍的混合式圍屋

  爲了圍屋的防禦性和建築風格的一致性,在是方形城堡式圍和圍龍式圍屋的基礎上,將“弓”形圍龍進行改良,建成方形帶角樓和望樓的後圍建築,這樣前後建築就形成一致性,也把“化胎”演變爲天街,再加上祠堂門口與倒座兩者中間也形成了天街,客家人故稱它們爲上、下天街,這樣就由倒座、兩邊横屋和後圍合成方形封閉式城堡圍屋,這樣就形成了龍崗特大型的客家圍屋。

  根據圍屋的規模可分單圍和雙圍圍屋,龍崗雙圍圍屋的形成是圍屋演變的最高潮,以龍崗鶴湖新居爲例,始建於干隆四十七年(1782),占地25000平方米,用三合土夯築而成,前面有月池、禾坪和兩棵大榕樹,外圍房高有三層,角樓、望樓高有四層,建築由内外圍環套而成,以門樓、牌坊、下天街、祠堂、上天街龍天頂(化胎)和兩個望樓爲中軸綫,兩邊横屋對稱而建,建築結構有“九天十八井、十閣走馬廊”之稱,是三堂六横兩圍一倒座的特大型城堡式客家圍,整座建築規模龐大和壯觀。

  (四) 帶砲樓式圍屋

  清末民初,勤勞智慧的龍崗人們還在不斷地加强圍屋的防禦功能,他在擴大建築規模的同時,也向高度拉伸,形成制高點,在角樓的基礎上拉高,建成砲樓,形成了砲樓式圍屋,如璇慶世居、東昇圍屋等。以龍崗的璇慶世居爲例,建於民國初期,建築結構是三堂兩横兩砲樓圍屋(後面兩個角樓殘存),前面兩角的砲樓高有三層,在防衛時能够起到站得高、望得遠、射得準。

  五、 清末民初混合式圍屋

  (一) 清末民初客家和廣府建築相融合的建築

  清朝以前在龍崗居住的廣府系統的原居民,受康熙元年(1662)“遷海令”的影響大部分人遷移他鄉,留下一座座荒廢的房子,到康熙七年的“復界”後,粤東遷入的有些客家人,利用荒廢的廣府建築加以改建,同時共同生活在深圳龍崗的廣府人和客家人的建築風格也在相互借鑒和影響,這樣就形成兩種建築風格相融合的圍屋,以龍崗的圳埔嶺大圍爲例,建築風格爲廣府圍,建築布局以中心街巷爲主,左右排屋爲縱六横七排列,有李和嚴姓的兩個祠堂建在左右兩邊,是傳統的廣府建築,但前面已改建成客家傳統的半圓形月池,現在裏面住的是多姓的客家人。

  (二)清末民初中西合璧的建築

  深圳龍崗地處沿海一帶,比較容易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到了民國初期,部份華僑回到祖地蓋房,建學校和醫院等,他們把西方的資金和西方的建築風格一起帶回來,建成了中西合璧的建築,整座建築是中式結構,外形爲西式裝飾,如圳埔嶺張氏砲樓院、璇慶世居、平湖劉鑄伯學校等。以龍崗璇慶新居爲例,建於民國初期,用三合土夯築而成,建築結構爲三堂兩横兩砲樓,兩横屋和後面兩角樓只殘存墻脚,半圓月池已填平,房屋的砲樓、門、窗和山墻的灰雕圖案以西式爲主,如大門前廊三個西歐式拱門,還有拱形窗罩、門罩和西番蓮式山墻,都是西式風格,但是整座建築結構和木雕圖案還保留傳統的中式風格。

  

  參考文獻:

  1. 張一兵:《深圳古代簡史》,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頁168。

  2. 張一兵:《深圳砲樓調查與研究》,知識出版社2008年版,頁43。

  3. 深圳文物管理委員會:《深圳文物志》,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頁147。

  4. 龍崗普查隊《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資料》。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