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肇慶古城墻的維修與保護



  何麗娟(何麗娟,肇慶市博物館。)

  【中文摘要】隨着城市大規模建設的展開,文物考古部門曾先後對肇慶古城墻的一些地段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本文依據這些考古資料,並結合文獻,對它的産生背景、發展過程以及古城墻結構、宋城西墻垣的保護和維修等問題作簡要介紹。

  【關鍵詞】肇慶 古城墻 維修 保護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citys infrastructure,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and excavations of the old city wall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Zhaoqing. Base on the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and historic records, the thesis gives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structure and protection of the old city wall.

  Key words: Zhaoqing old city wall restoration protection

  
  城墻是古代防禦敵人的重要搆築物。在生産力較爲低下的古代社會裏,城墻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古城墻作爲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産,過去是城市重要的組成部分,至今天已成爲城市歷史發展中最具代表的實物見证,是形成城市傳統格局的重要元素,也是城市生命的延續與個性特色的體現。在歷史城市向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古城墻潜在的歷史文化價值,越來越得到政府及社會的普遍認同和高度重視。近年來,隨着城市大規模建設的展開,文物考古部門曾先後對肇慶古城墻的一些地段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獲得了一些有價值的資料。本文依據這些考古資料,並結合文獻,對它的産生背景、發展過程以及古城墻結構、宋城西墻垣的保護和維修等問題作簡單扼要的介紹,以求教於學界師友。

  一、肇慶古城墻興建的歷史背景

  肇慶古城墻的修建最早可追溯到宋皇祐五年(1053),廣西壯族首領儂智高起兵反宋,連破嶺南州縣,因端州丁寶臣因無城池防守,棄城而逃。狄青平定儂智高後,開始修長土城,將州衙、縣署所在的兩個小土崗及其以南部分溪塘用土城埋圍起來,始築子城衛州衙,規模“僅容廨宇”〔1〕。

  宋政和三年(1113),節度使鄭敦義擴大城池,並改土墻爲磚墻,開四門:“東曰宋崇,西曰鎮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城墻周長七百四十二丈八尺,厚一丈五尺,垛堞一千二百二十,四門之上各建有城門一座,四門之外各有屏蔽城門的半月形子城,俗稱月城,它的城墻高二丈二尺,長分别是:東十丈五尺,南十三丈五尺,西二十三丈五尺,北二十五丈二尺。月城各開一門稱廊門,月城之上又各有小樓一座。城墻的四角也各有小樓一座,北城墻西段有披雲樓,南城墻東段有文昌閣。城墻上有空心砲臺6座,小砲臺17座,兵房13間。此外,城外有濠塹,廣六尺、深六尺,東西北三面繞城,城内還有内濠,出城外接外濠而注入西江。”〔2〕

  在宋代時期,肇慶要興建如此規模龐大,耗資繁巨的磚石城墻,不能不説是一項驚世之舉,這其中有多種社會因素起着促進作用。

  首先,軍事上,從地理形勢來看,肇慶扼兩廣之咽喉,控西江之干道,爲嶺南軍事重鎮。肇慶古城選址此地建造,也是因爲此處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之故。西江由廣西梧州流至肇慶,附近形成三道峽谷,兩山層巒叠嶂中緊鎖一水面,極是雄偉壯觀。最西爲三榕峽,位北嶺山西側,然後是大鼎峽,位於古城西南,接近三榕峽,峽北爲古城西首之龜頂山,三榕峽與大鼎峽,是古城西部的水流咽喉之地。西江再向東流,繞過古城,復轉向北,在古城東首之龍門頂山東南側形成羚羊峽。羚羊峽十分狹長,約爲五公里,是古城東端的交通要道。由此可見,古城北有北嶺山爲屏障,西、南、東三面有西江環抱,加之三峽險要异常,實在是築城衛民,安居樂業的好地方。更爲重要而鮮明的依據和標誌是,歷代政治軍事置鹽官於高要,晋代西江督護府,梁陳兩代廣州都督府駐高要、隋、唐至宋,肇慶一直是州府治所之地,也正因爲此,兩廣總督府設置長達182年;在歷史上曾五次成爲嶺南大西南各地軍事指揮中心。以後兩廣總督府及南明永歷政權駐肇慶。不僅使肇慶成爲嶺南軍事重鎮,而且成爲政治上舉足輕重的地方。

  其次,經濟上,兩晋南北朝,中原戰亂,大批北方移民不斷南遷,促進了南方的經濟發展。至初唐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政治開明,政府推行對外開放,鼓勵貿易政策,此時端州仍不失爲西江流域的重要交通樞紐,兩廣及西江中下游貨物的集散地,内部商品生産在肇慶逐漸活躍起來,市井文化興盛。並在農業、手工業得到了極大發展。由於水利建設的重視,耕地面積的增加,生産工具與耕作技術也不斷改進,以經濟作爲主要商品性農業生産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肇慶地區除種植水稻外,還種有黍、麥、麻、菽等作物,農業商品生産也日趨發展,栽植甘蔗和香蕉、荔枝、龍眼、柑、橙等水果。城郊下瑶鄉所産的肇實、蓮藕至今享有成名,是肇慶著名土特産,漁業方面出現養殖場“魚花户”西江漁花遠銷各地,在經濟規律的左右下,同時出現專門從事手工業經濟專業户,初唐自端硯問世便風靡全國,很快就得到文人雅士的賞識,達官貴人和帝王的注意,以至成爲歷朝“貢品”,被列爲四大名硯之首,對端硯的保傳和研究從唐代以來已成爲傳統,其風貌也隨着時代好尚不斷演變;以芏草作原料的芏席和蒲包的紡織工藝也很普遍,廣寧造紙業就非常發達,至今仍保存着傳統的造紙業生産基地。其它如草席、工藝扇、牙雕等等。

  交通方面,地位更爲特殊。秦開靈渠,使越城嶺道成爲唯一有運河連接的過嶺隘道,西江成爲我國南北聯繫的重要通道。漢代,中原所産絲綢通過西江到達廣州,西江是海上“絲綢之路”在陸上的延伸,宋詩鵠奔亭呈師漕二公:“新江自南來,西與端江匯。寒光入買旱,一碧浸羅帶。屹然鵠奔亭,遺音謚千載。”〔3〕可見其時肇慶是西江流域經濟中心。

  宋代,由於西北交通受阻,道路中斷,對外貿易轉向上,廣州成爲全國最大的通商口岸,加上宋代組成了以江河爲水運中心的全國運網,聯繫嶺南的大庾嶺道交通异常重要。同時,肇慶以水路爲主的交通運輸業有了較大發展,創辦了從廣州經返各區的定期班船(長河渡),如“肇慶渡”以及於肇慶水網區各埠頭開設了代人貨過河的“横江渡”。故此時,端州仍不失爲西江流域的重要效能樞紐。北宋初,“廣東、廣西兩路供給京都的傾向、絲綢、香料和藥物通過驛道關到京城,這樣内河運輸更進一步興旺發達起來。”據民國《高要縣誌》載:其時“商業之交通,親朋之酬酢,莫不以肇慶爲中心點。彼此往來,全恃帆船。以故夾岸下碇,帆檣如織。而舵工,舟子之屬,賴以謀生者輒數千人,肇河水面之繁盛,固可念也” 。

  文化發展方面:肇慶在西漢時成爲西江流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能够産生出居於時代前列的思想文化意識及其代表人物,並標誌着西江文化的形成,是與其歷史交通條件優赿密切相關的。唐宋時代,作出杰出貢獻的重要人物:魏之忠、李邕、包拯、馮拯等人,到端州爲官和傳播中原文化;日本僧人榮睿來華留學圓寂於端州;佛家六祖慧能,是中國佛教史上最有影響的祖宗頓教派的開山祖師,使中國佛學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歷史上兩次外來文化大規模進入中國,一次是漢代印度佛教文化進入中國,另一次是明代中葉西方文化進入中國。饒有趣味的是這兩次都與肇慶有密切關係。這些文化泰鬥的光輝業績,既是西江文化繁榮的重要標誌,又是西江的繼承和發展的碑石。

  綜上所述,肇慶自古以來就是縣、州、府郡治所在地。而且是粤西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軍事要地。我們不難看出,肇慶西江流域在古代經濟、文化、交通,曾經是唐宋的“黄金時期”。而在肇慶建城近千年曆史中,受其重視的程度,是隨着社會發展的需要而變化的,因此,可以説,肇慶古城墻雖然失去基本的面貌和作用,但它仍不失爲肇慶古代軍事、經濟、政治、文化興盛的見证。

  二、肇慶古城墻的現狀

  現存肇慶市古城墻是在宋代磚城的基礎上經歷代維修而成。現受損情况也較嚴重,但城墻的總體位置,主要城門和馬面的位置,城墻的砌築方法與形制等,都基礎保留了宋代城墻的原始形態,城墻外圍仍保留28個突出的敵臺,城墻呈長方形,基本保留完整一周。建國後實測,周長2801.2米,高度因地理不同而有所差异,城墻高6.5~10米。東城墻長403.4、寬8.47~9.17米;西城墻長376.9、寬16.1~18米;南城墻長992.3、寬8~10米;北城墻長1028.6、寬8~11米。

  原城墻上的城門及所附屬的月城等已不復存在。現幸存朝天門北立面的子城的部分殘墻。地方誌記載“宋城建成之後,歷宋、元兩代二百五十多年後,於明洪武元年(1368)首次修葺,東西兩城門分别改稱“正東”、“景星”。南、北兩門仍用舊名,城墻在明代修葺數次,到崇禎十四年(1641)肇慶府總督張鏡心等人對古城作了更大規模的修葺,把城墻增高了三尺五寸,改建了四門月城,增築了城門馬道。此後經過清代的數次修葺,直至民國初城池仍保持完好。但民國十三年至十五年(1924—1926)將城墻上的城門樓、雉角樓、文昌閣、月城砲臺全部拆除。城墻除披雲樓段外,全部拆低7市尺,並填塞了城門修成斜坡以利交通。”〔4〕

  1. 城墻墻體及結構

  2005年,肇慶市政府爲了開通宋城西路,對古城墻宋城西路段城墻進行修葺,修葺範圍爲城墻的西北段,其中東西軸綫距離約470米,南北軸綫距離約80米,這段城墻内有馬面六個(其中角臺一個),實際面體長近1200米。根據維修前的實地調查,肇慶古城墻西路段的墻體部分坍塌;立面出現膨脹,開裂,起殻,下沉,露土、空洞;頂部防、排水設施損毁,受損情况嚴重。

  墻基情况:舊墻基采用平地挖槽,整垣夯土版築的方式,就披雲樓西段墻基爲例,寬6~7米,内夯土4.5~1.8米,夯土外包磚1.5~1.8米,局部因墻體較高,墻基也較寬,所以外墻磚砌部分在1.8~2.3米之間。磚墻下采用赫紅色石條執底,這種條石長0.6~1.2、厚0.18~0.22米,石基層厚0.5~7.5米,以條石和黄泥砂漿澆結,緊貼墻根,寬約3米,推測是宋建城時,防止城根滲水的措施。

  此次維修措施及方法:針對現場情况,首先清理坍塌墻體,清出工作場地,在老基礎外側,從基礎底皮開始砌築寬0.7、長1.2米的花崗岩條石,采用0.5米碎石墊底,墻體按原厚度砌築。

  城墻結構,其外露部分有石砌和磚砌兩種,内包土。石砌材料采用石基赫紅色石條。規格長0.6~1.2米,主要用於墻體底部1~2米以下的地方。可抗洪水冲决。磚砌部分主要平丁字砌法。從下至上逐層内收1~1.5厘米。形成上窄下寬的堅固防護層。墻内夯土呈灰褐色,雜夾有黄粘土 ,含大量磚瓦碎塊及陶瓷片,底部有大量青花瓷、黑釉陶片、白瓷片和少量網格紋碎塊。夯實之後密實,墻體堅固,斷面成梯形。勾縫材料墻體下部用黄泥砂槳,上層爲石灰砂槳。結合紀年銘文磚砌築情况分析,黄泥砂槳時代較早,當在現代以前,而石灰砂槳較晚。維修時重砌墻體外皮磚基本上采用較完整的原磚,參雜少量新磚,原殘磚斷磚用作墻内層。爲加强墻體强度,内層磚灰漿有石灰、砂、麻刀拌和,在1米以下内墻采用整磚砌築。 

  2. 城墻功能設施

  披雲樓,原爲肇慶市古城墻西段的城樓性建築,宋代建磚城時新建。城樓平時屬城市公用建築,戰時則是主將坐鎮指揮守城的指揮軍所,雖然不在縱深前沿,但也體現出城樓建築的軍事功能。樓高三層,是肇慶旅遊勝地,因登臨樓台,肇慶西江兩岸四塔、郊外田園山水,城内的亭臺樓閣盡收眼底爲此。不少政要名流、名人墨客到此觀光覽勝,爲其頌咏。宋詩曰:“飛樓跨危堞,雲霧曉披雲。形勝洪臨眺,公餘來燕宜。江横睥睨闊,山入綺疏奇。風月本無價,君侯况有詩。”〔5〕匾額兩款,一曰“披雲樓”,一曰“嶺表南來第一州”〔6〕高懸城墻之巔的披雲樓上的勝景,素爲肇慶八景之一。該樓歷有興廢。現爲1986年重建的仿宋式建築。

  城門,現城北的朝天門遺址外觀保存較爲完整的唯一城門。朝天門遺址西側爲人民路,在人民路寬度範圍内的城墻已被完全拆毁。在人民路城墻位置上建有仿城墻式樣的天橋,使北城墻上東西兩段貫通。

  從民國十三年到十五年(1924—1926)將城墻上的城門樓、雉角樓、文昌閣、月城砲臺全部拆除後,爲填塞了城門,建國後,由於城墻軍事防禦功能消失,城門因瀕臨西江常有水患,爲便於防洪,將朝天門改爲欄板過橋式門頂,内設防洪起臂閘門。1995年開通宋城東路時,從北門斜坡覆蓋泥土中挖掘出民國時期的“朝天”門和(北門)墩臺,朝天門兩側的三合土月城殘墻,以及建於民國五年(1916)的朝天門防洪水閘。

  馬面:沿墻的外側,肇慶古城墻現仍保存有28個敵臺、角臺。規格大小不一,且布置爲非對稱式,乃是依需要而設。經實測,平均每七十四米設一敵臺,在古時代每個敵臺相隔120、60米的中心點恰是弓箭、擂石、擲槍等抛擲類武器的有效射程,凡是從主墻進攻者將會同時受到來自城墻、左右墩臺、敵樓三方面的攻擊,兩個墩臺間搆成了一個立體交叉火力網,大大提高了城墻的戰鬥和防守功能,體現了墩臺在戰術防禦上的巧意。可見肇慶宋城墻的防禦功能設計得非常合理。

  這次維修範圍的城墻内有敵臺六個,角臺一個,呈長方形和正方形兩種,規格大小不同,但外墻突出基本一至,維修後城墻敵臺長31.02~6.9米,其突出城墻部分寬3.2、高7米;新增修雉堞高1.859、間距2.19米。

  城墻銘文磚:肇慶古城墻在這次維修過程中新發現了一批有銘文的城磚,這是古城墻最珍貴遺存的一部分,也是研究肇慶古城墻史特别是宋城得天獨厚的條件,筆者實地搜集到的銘文磚,得自墻基、墻身、馬面等各個部位,銘文大體可分爲:記實、記修城官史、記工匠姓、記窑口、記筆號數字等等,其中從宋、元、明、清、民國不同窑口,不同質地,不同規格有26種,加上“文獻”記載有9種,目前能統計的有35種;城墻磚文有25款。從製作技術以及方法上,肇慶古城墻磚文主要有模印、刻制,書寫三種:如模印 “康州□”、“O軍縣”“高要縣”“軍造”、“平造”、“府”等;刻劃符號 “⊕”、“8”;書寫 “金”、“永”、“平號”、“地”、“城”、“使”、“周吴”、“仲”、“諸”;還有反映吉語的磚文“吉”、“萬”、“福”等等。磚文有的在磚坯未干時用刻器刻劃的,而有的磚文刻劃比較粗糙、隨意。這些磚文的發現,對我們瞭解肇慶古城墻建成制度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三、肇慶古城墻的保護

  肇慶市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悠久歷史和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擁有極爲豐富的文物資源。目前肇慶市有已公佈的各級文物保護單位32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22處,歷史文化保護街區2處,具有一定價值的文物史迹近百處。其中肇慶古城墻,梅庵,崇禧塔,文廟,千年詩廊遺址等文物古迹都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極大地豐富了我市的文物寶藏。1994年國務院公佈肇慶市爲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6年國務院將肇慶市梅庵公佈爲第四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國務院講肇慶古城墻公佈爲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科學規劃,合理建設,保護古城墻歷史風貌。

  肇慶市舊城區是在宋代城市範圍和功能設施的基礎上經歷興衰變遷發展而成的,至今乃保留了宋代以來的街道布局,且大多數重要的文物古迹都集中地分佈在城區範圍。爲此,2000年市政府邀請了上海同濟大學規劃設計院,編制了《肇慶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保護古城風貌和文物古迹,邀請一批有關文物考古專家來肇慶考察,對肇慶市總體規劃起到了積極指導作用。在多方徵詢專家意見和基礎上,將古城墻歷史風貌保護等納入城市總體規劃中,提出專門要求,並繪製出保護規劃圖,使肇慶市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古城墻也得到了妥善保護。

  2. 健全規章,抓好宣傳,提高古城墻工作質量

  切實貫徹執行文物保護法規,是古城墻保護工作能準確事實的前提。近幾年來,肇慶市在保護古城墻保護管理中,按照《文物保護法》的要求,先後頒佈實施《關於加强古城墻保護的通知》、《關於規定文物保護範圍的通知》等一系列保護管理辦法,並在此基礎上,采取各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向廣大群衆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

  在制定規章,抓好多種渠道的同時,還注重了文物保護機構的建設工作。1990年設立了披雲樓管理辦公室,負責對古城墻和披雲樓的保護和對外開放工作。

  3. 加强管理,嚴格執法,堅决查處破壞文物的現象

  爲加强古城墻的保護管理工作,肇慶市政府制定了各種保護措施:①禁止在城墻保護區内私搭亂建房屋等;②禁止在宋城墻附近采用有振動力的施工工藝,如沉重的錘擊樁和强夯等;③禁止各種機動車和非機動車輛上城;④定期檢查城頂有無排水不暢的情况,一旦發現馬上采取措施疏通;⑤定期剪除長於城墻上的雜草等植物。並明確規定凡在有古城墻建設控制地帶内改建,新建任何建築物,搆築物,必須經肇慶市規劃局,文化部門審批。形成了項目報建,方案驗審,施工監督,竣工驗收等辦理程序,有效地制止了一些有損古城墻其風貌的建設項目的實施,使古城墻保護管理工作納入法制化,規範化的管理軌道。

  四、肇慶古城墻的維修

  肇慶建造城墻,一方面是爲了扺禦敵人的進攻之外,另一方面是它還起着防禦人類最大的危害——洪水的作用。西江源遠流長,跨越滇、黔、桂、粤四省區,流經肇慶境内河段27公里。每遇中上游下大雨,河水暴漲,常泛濫成灾。七星岩摩崖石刻古詩曰:“三四奇峰傍短亭,一岩清絶冠圖經。四時吞吐西江水,萬古森羅北斗星。”可見,每逢西江水漲淹及七星岩。七星岩洞口左上方刻有“道光甲辰水痕至此”,至今可見。肇慶城墻在民國年間知所以没有遭到拆除之厄運,也是因爲它在防禦西江防洪功用才未被拆城風所殃及而保存下來的。肇慶文獻記載:“自元大德七年(1303)至2003年700年間共發生86次洪水,其中特大洪水(12~13米)18次,非常洪水(13米以上)共5次,年均8年就發生一次。”〔7〕歷史上,肇慶古城墻既禦敵又防洪的水利工程。古城墻的保存,不但是包含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水利等諸多方面的内容。其次它是歷史的最好見证。

  肇慶古城墻維修工程在國家文物局以及有關專家的指導下,堅持“修舊如舊”和“不改變文物原狀”的文物維修原則,制定科學的維修設計和施工方案,力求高水平地完成古城墻維修工程。首先仔細分析,反復論证,確定維修施工指導思想。

  1. 保護好古城墻本身所具有的歷史真實性和可讀性。文物建築是歷史信息的載體,是世世代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古城墻自宋政和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携帶着豐富的歷史信息。在維修過程中,應最大限度地保存這些信息,使其流傳下去,展現其歷史的真實性和可讀性。

  2. 維修加固的可識别性和可逆性。文物建築的歷史必須是清晰可讀的,凡維修加固所增添的部分應該是可以識别的,不可與原有部分混淆,不可亂真,不能使文物建築的歷史失真。具體應做到:遠看一致,細看有别。同時,凡修繕和加固所有加於文物建築的材料、新構體,都應該可以去除而無損於文物本身。

  3. 墻磚的燒制中,爲達到青磚應有外觀色彩和内在强度,經與本地窑場反復試驗,最後在德慶馬圩找到了最具代表性又符合建築模數的規格尺寸,進行仿製燒造。現在使用的城墻磚規格爲0.35×0.17×0.06米。爲區别維修年代,在磚上模印“公元二○○五年修補磚”字樣。

  4. 在保证城墻安全的前提條件下,采用現代施工手段對墻體裂縫進行處理:①加固基礎;②拆砌、補砌局部鼓脹;③新砌的外墻與内層拉接問題,采用灌注白灰沙漿的辦法,遇到較大的空洞,則用外層磚向内伸展的辦法來解决,外層墻體的朝内一面可以參差不齊,以便於内層咬合。對需增加砌體强度的地段,内部用石灰漿或石灰加水泥砂漿進行勾縫,外面再用黄泥或石灰砂漿重新進行勾縫,這樣既保证了其安全耐用,又還原了其外觀風貌。

  5. 施工中根據出現問題因地制宜地予以科學合理解决。在施工現場派出文物專業人員作爲現場施工代表和技術質量負責人,明確任務,責任到人。各責任人堅持工作在施工現場第一綫,遇有技術問題便於現場解决或集體商議,使得施工正常有序進行。

  6. 切實注意發現現場出現的各種文物迹象,集維修施工、文物考古調查爲一體。既是古城墻維修施工的過程,又是我們對古城墻進一步瞭解認識提高的過程。

  7. 强化監督、監管職能,按規範要求由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臨管單位,分别做好施工日誌和資料記録,做到互相監督、加强溝通、有據可查、真實有效,避免各種人爲因素對施工帶來不良影響,保证施工質量和結算、驗收工作順利進行。

  8. 聘請高水平的古建專家指導疑、難、險段維修方案的設計、施工監理工作。對施工難度大的地段不厭其煩,反復試驗,摸索經驗,力求完美,自始至終地貫徹維修原則和指導思想,使維修施工各項工作可告慰祖先,不負後人。

  五、結 語

  綜上所述,肇慶古城墻不僅是一座軍事防禦功能的古城堡,而且是我國城市防洪歷史最悠久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目前全國保留最完整的古城墻。如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肇慶古城墻,已隨着肇慶的城市規劃和發展,成爲肇慶現代城市格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肇慶市中一座體量最大、極具代表的古代搆築物。它以其豐厚的文化内涵,受到世人的矚目,成爲人類歷史的一筆寶貴文化遺産。保護好城墻,有利於展示當地的歷史和現狀,提高當地的知名度;有利於城墻周邊環境的改善,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和文化品位;有利於促進旅遊産業的發展,樹立肇慶旅遊“名牌産品”新形象;有利於爲城市增加新的經濟增長點等多重可預見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利於拓展城墻潜在的文化價值,爲我們進行愛國主義形象的教育活動提供一處真實生動的場所。

  

  注釋:

  〔1〕肇慶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肇慶宋代鈎沉》,2006年版,頁14。

  〔2〕〔4〕〔5〕〔6〕《肇慶市文物志》,1987年版,頁205。

  〔3〕肇慶市地方誌編:《肇慶曆代詩詞選萃》,嶺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版,頁65。  

  〔7〕《肇慶文史》第十九輯,頁6。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