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東文化的特質、優勢、概念和定位



  ——關於2010年世博會廣東館主題與舉辦兩項國際論壇的創議報告     

  黄偉宗

  最近半月,我在參加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廣東館主題諮詢會後,又先後到陽江、韶關商議聯合舉辦“海上絲綢之路”和“古道文化”兩項國際論壇事宜,並連續參加了三個關於廣東文化特質的研討會。從這些活動中發現:我省各界人士對廣東文化的特質、優勢、概念和定位,尚欠缺明確的共識,很有切實研討的必要;而要創辦這些重要的論壇與活動,也必須得到省領導瞭解、批準和支持。爲響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汪洋同志解放思想、破解難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號召,特在上述活動提出創議報告的同時,對廣東文化的特質、優勢、概念和定位提出下列看法和建議,供參考。

  一、從世博會主題要求的創意,看廣東文化的領潮性特質和優勢

  
我國盡了巨大努力才争取到的2010年在上海舉辦的世界博覽會,同即將在北京舉辦的奥運會一樣,舉世矚目,現已有200多個國家或地區報名參展。我國各省、區、直轄市和香港、澳門,都正密鑼緊鼓地進行着各自展館的籌備工作,力求在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利用這個平臺,向全世界亮出自己獨特的光輝形象。

  廣東應以什麽樣的獨特形象在世博會上展示呢?也就是説,這次世博會廣東展館的主題應如何顯示出創意呢?我看首先要按這次世博會的總主題要求,以世界的眼光去審視廣東的文化特質和優勢,並以其主題要求而展現這些特質和優勢。

  這次世博會總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個主題,正如吴儀副總理所説:對領導人的領悟能力是個檢驗。可見這確實是個甚難破解的難題。現在由有關單位提交的廣東館主題設計的4個方案,分别是:“文化廣東,開放城市,領先一步”,“廣東——拔地崛起的金三角”,“創造夢想,實驗未來”,“轉换的美麗”。我認爲這些設計都注意到改革開放後廣東的特點,是好的,但却游離了“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要求,只注意到城市的生産和經濟的發展和轉型,不理解這主題是針對當今世界帶普遍性的問題——城市生活問題而提出的,尤其是對廣東在生活文化上的傳統和創新特質是什麽欠缺瞭解所致。

  照我看來,當今世界城市的主要問題是:從生産型轉化爲文化型,從激烈經濟競争轉化爲因人口密集、環境污染而造成的人的生存競争。當今世界已從工業文明時代進入後工業文明時代,是高科技和文化時代。要使城市生活更美好,必須使生活文化化和生命文化化。沿着這“兩化”的要求發展,才是“使生活更美好”的途徑,“兩化”的模式和追求前景的不同,就是每國、每省、每市的各自特色。生活文化包括人的衣、食、住、行、玩文化,生命文化包括社會對人的生、老、病、性、死的關懷文化。生活是生命的存在,生命是生活的本質。促進生活文化化,才能促使生命文化化;生活文化化的發展,根本在於生命文化化的發展。所以,要體現出世博會總主題的要求,必須以自身“兩化”的現狀、傳統、前景去體現出自身的特色,並以世界共同語爲切入點,使觀衆接受和注目,才能走向世界。

  應該説,廣東城市在生活文化和生命文化上,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很有特點和優勢的。這些特點和優勢,正就是廣東文化的特質和優勢的體現。廣東文化有許多特質和優勢,如:開放性、多元性、包容性、實用性、重商性等等。但我認爲其中最突出、最鮮明的是:領潮性,即領先時代潮流的特性。衆所周知,“敢爲天下先”是廣東人的傳統特質;改革開放“先走一步”試驗和創新,既是這特質的弘揚,又是新的時代精神和優勢。改革開放30年來,舉世公認,廣東的城市建設,包括在城市的生活文化和生命文化的發展上,都在全國起到排頭兵作用,即領潮作用,無論是在衣、食、住、行、玩的觀念和生産上,或是在生、老、病、性、死的人性關懷和慈善措施上,都是一直保持着領先地位,同時又是與世界潮流同步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汪洋書記最近爲廣州市作出建設“首善之區”的定位,不僅是爲廣州市、而且是爲廣東全省的城市建設發展指出了明確要求和方向。“善”,是要求善業、善居,具備這“兩善”,才是幸福之城。“首善”,是要將這“兩善”放在首位,是要領先、領潮去“善”,並努力争當“兩善”的排頭兵。顯然,這個定位,既是對“敢爲天下先”的廣東人領潮傳統和改革開放創新精神的繼承與弘揚,又是爲廣東城市建設繪製了絢麗的藍圖和前景。如果世博會廣東館的主題,能够抓住廣東文化這個領潮性特質和優勢,並在生活文化和生命文化的十個項目中,分别以典型形象或專題論壇的方式去展示出這個特質和優勢,並在這些項目中展現出廣東的領潮觀念與産品,從中顯示出廣東傳統和發展前景,是必會取得良好效果的。所以,把握廣東文化的特質和優勢,是破解這個難題的關鍵和靈魂。

  二、從廣東文化的海洋性,看創辦海上絲路國際論壇,並申辦世界海洋博覽會的條件和重大意義

  廣東文化的領潮性特質和優勢,來自廣東文化具有深廣的海洋性。可以説,廣東文化具有的所有特質,如開放性、包容性、多元性、實用性、重商性等等,都源於具有深廣的海洋性。

  廣東文化海洋性的特質和優勢,典型地體現於陽江南海1號宋代沉船所具有的歷史和現實的文化價值和意義中。從歷史文化上説,南海1號沉船文物,是迄今世界上水下考古發現的文物中,是船體最完整、年代最久遠、文物數量最多的海上絲綢之路文物,估計有5至8萬件,比作爲陸上絲綢之路標誌、擁有5萬件文物的甘肅敦煌還多。所以,2003年9月,我們在陽江爲其作出“海上敦煌”的文化定位,肯定其爲海上絲綢之路文物集粹的標誌。2004年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官員和專家親往考察,也贊同這個評價和定位。2004年6月,世界著名海洋學家吴京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前臺灣教育部長、成功大學校長)也贊同這説法,更認爲“世界海洋史要爲此改寫”。省領導决定專門建造“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將其保存和展示,也在於其具有“海上敦煌”的價值,肯定其海洋文化的意義。

  從現實文化上説,2007年底,南海1號打撈出水,進入“水晶宫”保存和展示。這個過程,使其又增加了新的現代科技文化價值和意義,因爲這過程有五個亮點,即:水下考古一流、水下打撈古沉船技術一流、展館“水晶宫”設計一流、人造海水保存文物一流、真空透明展示文物一流。這5個世界“一流”,説明瞭南海1號不僅具有深厚的歷史海洋文化價值,而且具有領先世界的現代海洋科技文化意義。由此,我認爲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在爲南海1號建造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開幕之時,舉辦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論壇(或稱海洋經濟文化論壇),是適當的時機,而且是很有條件和十分必要的。

  我省具備舉辦的條件,除南海1號之外,尚在於我省其他地方還有許多海上絲綢之路和海洋文化資源。我們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開發項目組從2000年至今,在全省考察發現,我省的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存有5個“最”,即:始發港最早(我們在徐聞發現西漢始發港,比聯合國所定時間提早1300多年)、各個年代的始發港最齊(從漢代至清代均有)、始發港最多(從粤東的饒平到粤西的徐聞的海港均是)、綫路最長(沿岸綫路和出海綫路均長)、遺址和文物最多(僅南海1號即居世界之冠)。這在全國也是絶無僅有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産,是近十多年的事,迄今尚未舉辦過國際性的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或論壇。在世界上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關的國家和地區有近百個。南海1號已有世界性影響,尤其是聯合國教抖文組織和吴京教授曾親往考察並予充分肯定。所以利用時機創辦論壇,是很有條件、很有必要的。

  舉辦這個論壇,還具有爲我省申辦世界海洋博覽會“熱身”的作用。從1851年世界博覽會創辦,至2010年上海世博會,共舉辦了41届,只有兩届是以海洋爲主題,分别是:1975年日本冲繩海博會,1998年葡萄牙裏斯本博覽會。待上海世博會結束之後,如我省去争取申辦單項的海洋世博會,是有條件而很有必要的。因爲如有創辦海上絲路或海洋經濟文化論壇的“熱身”經驗,而且,又是在具有深厚海洋文化内藴的地方舉辦,自然就有條件争取了。可見創辦這項國際論壇的重要性,尤其是强調海洋性是廣東文化特質和優勢的必要性。

  值得高興的是,在最近我與陽江市政府商議中,市領導贊成這創議,並認爲最好由省政府出面籌辦。

  三、以創辦古道文化國際論壇,顯示海陸對接、江海一體的廣東文化特色

  廣東文化具有特强海洋性的地理原因,是在於海岸綫特長,尤其是貫通全省的珠江,僅在珠江三角洲就有8個門(出海口),還有韓江、漠陽江、鑒江也都直通南海。廣東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環境是江海一體的,所以,廣東文化也是以江海一體爲特色的。另一方面,廣東北部有五嶺之隔,過去與内地和中原往來,主要靠自然江河水道與穿山越嶺的古道。這些江河,大都是從不同流向而與海洋溝通,大多數古道,也都是接通水路或直通港口而連接南海。這樣的自然地理格局,又造成了廣東别有一番的由江河水道與古道而使陸海對接的亮麗風景,在江海一體的特色文化中,又增添了陸海對接的亮色。

  這個文化特色,鮮明地體現於遍佈我省和毗鄰省區的珠江水系地帶的古道文化中。經我組近幾年來的實地考察,發現的古道大致有三類:一是水道,包括自然江河與人工江河,如雲浮的南江水道、桂林靈渠;二是關道,如韶關梅關古道和西京古道、廣西玉林鬼門關古道;三是水陸聯運古道,如南雄的烏徑古道、廣西賀州的瀟賀古道等。所有古道修建時或在不同時期,都有其不同的主要用途,如軍事、政治、商貿等等,從而都有其不同的豐富文化内涵。但共通的主要用途是商貿往來。我省的古道特多,又都陸海對接、江海一體,正就是重商性文化特强的基礎和體現,也即是海洋性與領潮性的特質和優勢輻射内陸的佐证和體現。

  在古道的豐富文化内涵中,最突出、最重要的是海上與陸上絲綢之路對接通道的文化内涵。因爲前些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我國國家文物局先後宣佈,要將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及相關文化遺存統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有些古道自古具有對接海上與陸上絲綢之路的作用,其文化遺址或遺存尚在,保存完整,内涵豐富,理當作爲“相關文化遺存”而進世界文化遺産之列。遺憾的是,迄今人們尚未注意到這個尚屬學術空白的課題,必須以舉辦國際學術論壇的方式而引起注意和作出學術論斷,才能達到這個應有的結果。

  鑒於我省韶關市現存古道較多,資源豐富,保存較好,條件較成熟,作爲論壇舉辦地較適宜。舉辦的時間,以與陽江論壇的時間同步爲好。因爲這兩個論壇,分别以海上絲路文化和海陸絲路對接通道文化爲主題,相關而又有别,可謂分别是我省海、陸古文化的頂峰,具有“雙拳出擊”而又相映增輝的作用。這也是廣東文化的陸海對接、江海一體特色的登峰展示。可喜的是,最近韶關市政府已同意這個創議,並表示願與陽江論壇同步,由省政府統籌舉辦最好。

  四、以珠江文化的名稱和概念,包括並擴大嶺南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在這半月時間裏,我還先後參加了三項關於廣東文化特質的學術研討活動,即:廣州市爲新出版的兩部著作先後舉行的研討會:一是葉曙明創作的歷史性散文《萬花之城》,這是寫廣州的2000年和30年的“史記”型作品;一是樑鳳蓮的理論專著《亂雲飛渡》,這是以三位廣東近代文化精英黄遵憲、康有爲、樑啓超的詩作和人生道路,看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之途;再就是在江門市舉辦的“西江歷史文化”研討會,這是江門日報、西江日報、雲浮日報、珠海特區報爲深化四報聯合進行“西江歷史文化之旅”系列報導而舉辦的。這些著作和學術活動,不約而同地從廣州和廣東的千年、百年和近30年的歷史和現代文化實際,體現並提出廣東文化的特質、優勢、概念和定位問題;而且分别以各自不同的命題,以豐富的資料、精闢的論析、翔實的論证,也是不約而同的得出相似的結論,這就是:廣東文化自古即有領潮性、海洋性和江海一體的特質和優勢,由此在西漢時即揭開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史頁;近百年迎受西方海洋之風,也以這特質和優勢在全國領潮,揭開中國近代和現代史的序幕;近30年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也以這特質和優勢在全國“先走一步”,直至現在努力争當“排頭兵”。可見整部廣東的古今史,實質上是一部廣東文化特質和優勢的發展史。

  依據當今世界崇尚的水文化理論和我國“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傳統理念,這些特質和優勢(包括其負面,下同),主要是由廣東的母親河——珠江哺育而成,理當是珠江文化的内涵或内藴。可是多年來,這些明顯的因水而成的文化特質和優勢,却被鑲嵌於出自山文化理念的嶺南文化的名稱和概念中,顯得不相稱、不確切、不科學。我認爲,現在是予以正名的時候了。

  “嶺南”的名稱和概念,是指五嶺(越城嶺、大庾嶺、萌渚嶺、都龐嶺、騎田嶺)之南。唐太宗貞觀年間,全國分十個“道”,廣東、廣西共屬嶺南道,這才有“嶺南”之名。可見“嶺南”之稱,本是出自中原看“山外”的觀念,且包括“兩廣”。上世紀初期,我國興起以春秋戰國時期的“五霸”、“七雄”的地名爲各地的文化稱謂之潮,如:山東稱齊魯文化,山西稱三晋文化,湖北稱荆楚文化,河北稱燕趙文化等等。“嶺南文化”的稱謂,也在此時與這些傳統地域文化稱謂並列而生。當時,珠江的概念只是指從三水至虎門(主要廣州和珠江三角)河段,也尚無“珠江文化”概念。所以,當時啓用嶺南文化稱謂是可以理解的。

  但自上世紀二十年代,當時我國水利部門發現珠江是個遍及南中國的龐大水系,西江、東江、北江等大支流及相鄰江河(韓江等),貫流雲南、貴州、廣西、湖南、江西、福建等省,又總匯於廣東出海。尤其是1926年,郭沫若到中山大學任教,在一次講演中首次提出了“珠江文化”的概念。他説:“我們要改造中國的局面,非國民革命策源地的廣東不能擔當;我們要革新中國的文化,也非在國民革命的空氣中所醖釀的珠江文化不能爲力。”可見“珠江文化”的概念從開始就具有區域性(廣東)和特質性(先進性)的内涵,而又有水系性(珠江水系)的内涵和外延的。可惜郭沫若自提出後,一直未再闡釋和運用這概念,文化學術界也未能注意這個名稱和概念,直到1989年,我們才在不謀而合的情况下提出和運用這個名稱和概念。

  究竟稱珠江文化好,還是稱嶺南文化好?這不是個簡單的名稱概念問題,而是個重要的文化觀念問題。我認爲,廣東多年來經濟騰飛而文化滯後的難題,長期未能破解,深層次的原因就在這裏。因爲這是山文化與水文化的觀念歧异,關係到對廣東文化的特質和優勢的認識和强化的問題,對上述領潮性、海洋性、江海一體等特質和優勢認識不清、强化不够,直接的原因就是“五嶺”遮住了視綫,且“嶺南”的概念内涵不確,本是指“兩廣”而變成廣東獨佔,有大省“沙文主義”之嫌;又無外延輻射的功能表述,明顯有作繭自縛、越縮越小的局限(前些年出版的某部嶺南文化專著也承認了這個萎縮)。所以,嶺南文化的名稱和概念是既陳舊又不確切的,即使用“廣東文化”、“南粤文化”之名,也遠比嶺南文化之名爲好,但我認爲還是以推廣使用珠江文化的名稱和概念爲宜。前些年,我省倡導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參與的9+2省區都屬珠江水系(四川省屬鄰邊地區、輻射地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文化效果,其積極影響仍在繼續。其内在原因,顯然是成功地發揮了珠江文化的特質和優勢,並充分地把握其内涵和發揮其外延張力而取得的成果。如能在這基礎上,更進一步强化珠江文化的意識和概念,進一步明確以此作爲我省的文化定位,更充分地發揮其領潮性、海洋性和江海一體的特質和優勢,並以此包括和擴大嶺南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勢必會開創更新的局面、創造出更燦爛輝煌的。當然,應考慮到嶺南文化之名沿用多年,一下改變不易,可以在一段時間内與珠江文化之名混用;或者采取廣州市最近公佈亞運會“五羊”吉祥物的做法,以“珠江嶺南文化”之稱並用。即使如此,我還是建議以“南粤”取代爲好,即“珠江南粤文化”。因“南粤”才是廣東的自古代稱。

  明確以珠江文化的稱謂爲我省文化的代稱和定位,還具有使我省文化可與我國其他水系文化並列,並與世界各國文化對接的重要意義。當今世界水文化理論通行,許多國家都以本國主要母親河作爲自己文化的代稱,如:美國稱密西西比河文化,英國稱泰晤士河文化,印度稱恒河文化,埃及稱尼羅河文化等。外國也稱我國文化是以黄河文化、長江文化爲代表。事實如此,但不確切,因爲我國是“茫茫九派流中國”的多江河文化,每條江河都在中華文化史上有自己的貢獻和地位,有自身的文化特質和優勢,有自身的獨特形象和風格。黄河是黄帝開創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代表着中華文化史上的農耕文明時代,具有龍的形象和“黄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杜甫詩)的風格;長江是炎帝開創中華文化發祥地之一,代表着中華文化史上的工業文明時代,具有鳳的形象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詞)的風格;珠江則是舜帝開創中華文化發祥地之一,具有多龍争珠和珠光四射的形象,具有“南粤第一詩人”張九齡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所體現的海洋性、包容性、共時性、領潮性的特質和風格,正代表着中華文化率先進入後工業文明時代。如此中國三大江河文化並列的格局,正就是當今中國以環渤海經濟區(即黄河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爲並列“龍頭”的史地文化基礎和文化背景。所以,我們應當以史地文化和現代經濟發展的眼光和需要,去看以珠江文化爲我省文化定位的全國和世界意義。

  

  2008年5月21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