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憶屈偉昌校長抓試點班


  一九六五年我從高州二中考進瞭高州中學,很幸運我被編進瞭高一(3)班——教育改革試點班。這是屈校長抓教育改革的試點。

  文化大革命前,高州中學每届高中只招四個班,初中招兩個班,歷届高中的(3)班均爲重點班,唯獨我們班作爲教育改革的試點班。重點班與試點班是很大區别的,所謂的重點班就是集中學習尖子一起,提高昇學率。據文革前幾年的統計重點班昇學率都超過90%,甚至高達100%。而試點班提高昇學率的同時,更着重教育改革的探討,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我深有體會屈校長在抓試點班過程中,在“教”字上下功夫,即教師隊伍的培養,教學方法的革新,教育質量的提高等,教好人,育好人。

  一、教師配備上,大膽起用青年教師

  在試點班的授課老師中,既有經驗豐富,德高望重的老教師,同時也起用一批年輕的優秀教師,如班主任兼語文老師,物理老師,體育老師等。這批青年老師有活力,有幹勁,事實上他們的教學表現得非常出色。如語文老師的啓發式教學方法,同學們就受益非淺,物理老師的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方法,見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體育老師的體驗綜合訓練方法,也大大提高了同學的身體素質。這些年青老師既是同學們的良師,又成爲同學們的益友。至令我對這些老師記憶猶新,懷有感激之情。當時我們班的學習氣氛非常活躍,在學習和體育競賽均有很好的成績。班主任語文老師被評爲廣東省的優秀教師。

  二、發揚民主,抓好教學

  抓試點班,就是抓教學。

  屈校長抓教學首先就從備課抓起。我們上課時,教室的最後甚至教室外的走廊都坐滿了老師,這些老師和我們學生一樣認認真真地聽授課老師的講課,也不停地做筆記。這種現象不能説每節課都是這樣,但這種場面每天都有的,校長、主任、教研組長在這些聽課的老師中是少不了的,尤其是每節新課。在課間或課餘除授課老師經常在我們學生中徵求對教學意見外,學校領導和其他老師也普遍。我們聽老師講,對我們講的每一節課都是各科教研室的老師集體備的,課後還要集體總結,希望能通過集思廣益,探討一套更好的教學方法。

  我記得,我們班的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老師不時向學生提問題,學生也不時向老師提出疑問,師生相互討論,師生關係非常融洽,老師對教學,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自學性都非常高。我們班被評爲地區的先進班,班長被評爲省優秀學生。

  三、親自實踐,全面輔導

  屈校長爲抓好試點班,自己親自掛帥,披甲上陣。我們班的授課老師層面比較廣,有教務主任、教研室組長、有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也有剛走出大學校門不久的青年老師。其中屈校長在百忙之中,自己還親自教授部分課程,也是他唯一教的一個班。

  在課餘,屈校長經常來到我們學生中間,不但徵求我們對他授課的意見,還瞭解學生對其他老師的授課意見和教學改革的想法,我們的意見大多也被接納。

  由於屈校長的民主作風,我們在校長和老師面前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學生與老師之間教學上配合的相當好。

  時光過去了四十年,屈校長諄諄教導,屈校長音容笑貌還歷歷在目,至今難以忘懷。

  (作者係高州中學1968届校友)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