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同窗校友 情誼深長——51届高州中學廣州校友活動片斷


  51届高州中學廣州校友主要有:省電力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鄧越洲,中山大學附屬一院兒科主任、教授沈皆平,暨南大學解剖教研室主任、教授董炘,廣州體育學院副教授徐春森,執信中學高級教師樑芝柏,廣州財政學校高級教師李容寬等。他們過去交往甚密,在高州中學廣州校友會指導下,形成一個小集體,其中鄧越洲、樑芝柏還是校友會幾届理現會的主要成員。1993年,原在茂名市林業局任副局長的校友吴中式,退休後受聘廣州工商會計師事務所任辦公室主任,也加盟在一起。他們在步入退休年齡後,多數繼續工作發揮餘熱,同時利用業餘休閒,經常一起聚會,開展有益身心的校友活動。

  同窗摯友 定點常叙

  多年來,校友們由鄧越洲牽頭組織,每隔二、三個月就到酒家飲一次早茶共叙。90年代定點在環市東路粤海大厦,後改在東風路福苑酒家,茶費由老鄧按AA制統管。每次聚會,多是夫妻同來(都是專家教授或領導幹部)。席間,相互問候,促膝淡心,話題廣泛,内容豐富。如廣州校友會召開理理會决議、母校遷建規劃、動員向母校捐款、寫《校友小傳》等都及時傳達布置落實。對有關學校教育、防病治病知識等也作傾談,溝通信息。校友中醫學專家較多,向他們請教,或介紹親友前往就診,這是常事。前幾年,沈皆平校友遷入新宿舍,還邀大家去參觀和宴請。通過這些活動,使校友們感情更加融洽,親密無間,像個大家庭那樣和諧、協調。

  來穗校友 歡聚興濃

  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近幾年校友來廣州辦事或路經的增多,其中不少是多年甚至數十年没見過面的老同學。他們到來我們都安排時間,見面聚會,熱情款待。定居香港的校友陳瑞玲,90年代末偕夫一同到廣州,適逢此時廣州校友徐春森旅美數年回穗,於是我們便邀請他們一起在酒家大聚會,共進晚餐,邊聚邊談,並拍照留念。校友楊揮(靖中)解放初期離校參軍,曾赴抗美援朝,後到廣西深造,在廣西機電工程學校任教,多年不見,2002年他因辦事來到廣州,我們一起聚會,集體照相,他感到熱情洋溢,回去後多次來電問候,並把他在抗非典期間寫的詩集寄給我們共賞。遠在遼寧大連開發區工作的高級工程師鄧堯英來到廣州後,校友們和他一起赴暨南大學參觀,到校友董炘家探訪,並在暨大餐廳款待他。在湛江水産學院工作的生物工程專家容壽柏校友,2000年來廣州海珠區作短暫的養殖業指導。初時聯繫不上,後電湛江查詢到住地電話,邀約他和校友們一起聚會,共叙友情。臨走前,時住白雲山南面雲臺花園東側的校友吴中式還請他來家中作客,隨後登上白雲山眺望廣州新貌。不久,他到了深圳、南澳等地指導工作,還在百忙中來電問好、道謝。

  遠道訪友 情誼深長

  前幾年我們還專程遠赴東莞市鳳崗鎮探訪了多年没見過面的丁蘭芳校友。她是在外地工作退休後隨夫回原籍東莞市的。但因無房子居住,後經當地政府安排纔到毗鄰深圳市鬆崗鎮的鳳崗建房定居。由於離廣州有一百多公里遠,前雖有校友去過,但要坐火車轉汽車,十分不便,曾多次擬集體去探訪都未能成行。後經反復研究,1999年夏由吴中式校友出面向廣州工商會計師事務所借來一臺12座麵包車,含校友家屬一起前往探訪,從早上啓程,中午到達,深夜才回到廣州。丁蘭芳校友看到這麽多校友到來感到分外高興,特地準備了一頓豐盛的家宴款待,並品嚐了他家的優質荔枝。大大地增强了彼此間的友情。前不久丁蘭芳的丈夫身體欠佳,住兒女家,醫學專家校友董炘還特地前往看望,並提了治療建議意見。

  (作者係高州中學1951届校友)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