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節 竈的發現

  自從人類社會進步到脫離了茹毛飲血時代,火特別是保存火、運用火的地點——竈,就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竈,《説文解字》有解釋:“竈,炊穴也。”《白虎通·王祀》稱:“竈者,火之主,人所以自養也。”這里説的竈,是燒火煮食的土窟窿,地洞。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的考古實踐中,大部分房子中央都發現有一個火塘。有的甚至在一間房內有兩三個燒竈①。在環珠江口地區,先秦時期遺址中也有大量燒竈發現②,不過其形制特點稍有不同。

  嶺南先民用火的實例在舊石器時代晩期已經有發現,廣西柳州白蓮洞遺址中就發現兩處呈橢圓形狀的燒火堆。燒土處土質發紅,有灰白色灰燼夾雜其間,並有燒過的小動物骨骸、炭屑和小的燒石塊,局部含有較多的燒灰膠結。其中一處燒火堆的面積超過0.66平方米,燒土的厚度有0.3米。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1988年發掘中,在第2~5層中都有面積不等的燒灰層,包括灰燼、燒土、燒骨等;第5層還出土陶片,碳十四年代測定爲15560±500(BA94137a)、15660±260(BA94137b),據稱“是世界上最早的陶片之一”①。這些所謂的竈,只不過是一個燒火堆。眞正稱得上是竈的遺迹,在距今1萬年左右的海南三亞落筆洞遺址中有發現,這是一種用三塊礫石支搭的竈②。新石器時代晩期,嶺南先民的燒竈有了一些進步,雖然還主要是在平面,採用三塊或多塊石塊壘砌成竈,但在一些燒竈中開始出現製作較精細的支腳和爐箅。下面對環珠江口地區發現的燒竈,擇其要者予以介紹。

  1985~1986年、1992~1993年,香港古物古迹辦事處對涌浪遺址進行了大面積考古發掘③。據發掘報吿稱:“在上文化層(第3層)中發現多個紅燒土加石塊結構的爐竈,中間均爲一圈石壘結構。圈外用泥加固,經高溫形成紅燒土。爐竈內塡土一般較黑,應爲灰燼的殘留,有時有爐箅等遺物伴出……爐竈一般直徑在40~70厘米之間。發掘單元413是一個較爲完整的爐竈遺存,直徑0.35米,殘高0.15米。竈內塡土灰黑色,竈底的土色爲紅褐色,應是受到高溫影響所致。竈塡土含較多木炭、紅色燒土塊,出有器座碎片和1件殘石錛等遺物。”發掘者認爲香港涌浪上層年代相當于龍山時代晩期。

  1997年底至1998年初,香港考古學會在香港元朗下白泥吳家園沙丘遺址發現一座這樣的竈④。用三塊大石塊排成品字形,竈口向東南,石塊上有煙燻和火燒痕迹,竈坑內有炭屑和紅燒土。發掘者認爲這就是“用圜底的罐、缶類器物煮食所用的竈址。”年代在新石器時代晩期。

  1998年,香港古物古迹辦事處對香港元朗廈村鄉陳家園沙丘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在這里發現9處燒竈⑤。發掘報吿介紹:“叠石成竈是此處竈址的共同特點。竈址多用三塊粗砂岩石呈品字形排列,均發現于第2層中。在竈址周圍多有陶爐箅條及陶片出土,按其分布特點可分爲兩組。

  “第1組4座(Z1-Z4)發現于T1GB中,Z4處于最北面,其南爲Z1,再南是Z3,東面偏南是Z2。每竈相距1.86~2.14米。叠石成竈的竈底,均有一層厚4~5厘米,直徑30~40厘米的竈底燒土,燒土多與石塊相粘連,石塊被燒成紅黑色,周圍滿布夾雜少量炭屑的灰色沙土,出土的陶爐箅殘條有22條。

  “第2組:5座(Z5-Z9)。發現于T1C中,Z5處于最東面,其西北爲Z6和Z7,Z9和Z8在Z5西南面,每竈相距0.7~0.85米。叠石成竈的竈底不見有竈底燒土,而是一層比較堅實厚8~10厘米,直徑40~50厘米的竈底灰土,石塊被燒成紅黑色,其周圍滿布夾雜少量炭屑的灰色土。出土的陶爐箅殘條多達42條。”

  1985年,廣東省博物館文物隊及北京大學考古實習隊會同珠海市文化局對珠海淇澳島東澳灣遺址進行了發掘。發現和清理了三處“可能與炊煮有關”①的燒土及石塊組成的遺迹:

  遺迹A:由石塊及燒土組成,具有兩個部分,北部爲紅燒土,由於焙燒,土色泛靑,大部則呈紅褐色,十分堅硬。形如圓狀,中央一條溝槽,開口于西部,東部封閉。在東部發現三個圓台形陶支腳,周圍散見一些陶釜的殘片。燒土的厚度爲12~30厘米不等,最大半徑爲60厘米;另一部分燒土的南部,爲若干石塊,分布于燒土南部,長130厘米,寬95厘米的範圍內,石塊大小不等,分布亦無明顯規律。整個遺迹東部略高且平整,西部略低且不規則。

  遺迹B:其形狀是石塊壘砌近矩形(平面)的遺迹。東西兩壁以板狀石塊竪砌,長220厘米;南北亦竪起板狀石塊,寬約60厘米左右;其底部平鋪若干扁平石塊。沒有發現蓋、燒土或粘土塗抹痕迹。東部略高於西部。石塊竪起的平均高度約25厘米。周圍有少許陶片。

  遺迹C:其由三部分組成。分別位于探方的西部、南部和北部。西部的燒土遺迹分布爲偏北和偏南兩處。偏北一處爲主要部分,面積較大,其平面近似圓形,直徑96厘米,四周燒土壁殘存高度5~7厘米,厚約3~5厘米;西部有一通道,長近30厘米,寬14~27厘米。通道尾部放置一石塊。石塊後爲一寬12~20厘米的殘脊,殘高8厘米,脊與壁之間有兩條弧形通道,寬27厘米,至南端呈封閉狀(圖6-2)。偏南一處面積較小,燒土面呈不規則狀,南面爲燒土和石塊。周圍散佈夾砂陶片和陶支腳。

  南部燒土遺迹爲石塊與燒土組成,分布無規律,而且由於探方面積所限,未作全部清理,尙不知全貌。

  東北部燒土遺迹亦爲石塊和紅燒土塊組成,分布散亂,其周圍發現較多的夾砂釜等陶器殘片。

  筆者以爲東澳灣的這三處燒土遺迹都可能與陶窰有關。遺迹A、C中有火道,遺迹A、B有一定傾斜度,遺迹C中還發現殘存窰壁,都是陶窰的特徵。當然,由於在遺迹中還發現陶支腳、石塊和陶釜殘片,在局部地方的某個時段,這里作爲燒竈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東澳灣遺址的年代相當于中原地區的夏商之際①。

  1999年,廣東省文物考古硏究所與珠海市博物館聯合對珠海寶鏡灣遺址進行發掘。該遺址里亦發現幾處成片的紅燒土,如T19的第3層下就發現直徑2米多的,厚達6~7厘米的紅燒土層。清理時曾懷疑是房子,但是,在清理過程中發現這一紅燒土層不在一個水平面上,有一定的坡度,不可能是房子的居住面。在T26出土3件有明顯火燒煙燻痕迹的石支腳,可惜沒有發現明顯的竈坑,在T14發現一件精心製作且有火燒痕迹的石支腳②,寶鏡灣遺址的主體年代在新石器時代晩期。

  1988年,深圳博物館與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對大黃沙沙丘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在各地層中都發現有燒土面。在T202第2層下部與第3層上部之間發現4處燒土面,面積小的爲0.21平方米,大的爲0.6平方米,厚約0.2米,燒土上面有焙燒留下來的土塊,附近陶片分布比較密集。第3層發現3處燒土面。一處在T101深1.2米的地方,略呈橢圓形,燒面較平整,周邊已殘壞,顔色紅中泛灰。長0.4米,寬0.24米,厚約1.2~2厘米,在燒土面的東側竪有兩塊厚約4厘米的板岩,出土時已碎裂,間距15厘米,石塊內側有煙炱痕迹,發掘者推測爲一處燒火竈。另兩處位于T201,面積分別爲0.3平方米,0.5平方米,厚0.2~0.3米,內含零星陶片。第4層在T101發現3處灰沙層、面積小的爲1.54平方米,大的爲3.99平方米。這些是居住面還是燒竈尙不十分清楚。

  1995年,香港中文大學與澳門大學對澳門路環島黑沙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了紅燒土與礫石構築遺迹。“紅燒土與礫石構築遺迹分布于B4、C4、C5間,自東北向西南長軸延續約1.5米,寬14厘米,厚約20~30厘米。幾堆的紅燒土中以C4、C5間呈亞腰形狀紅燒土分布的面積較廣。紅燒土均爲沙堤以外搬入的粘土經火燒變硬形成。部分紅燒土個體體積較大,約爲11.5×7厘米,一面有抹平修整痕迹,另一面較粗糙,大型砂粒露頭,出土之際紅燒土粗糙面一方朝上。土粒直徑約4~5厘米,一些紅燒土粒的一面有條狀物壓印痕。此外,與上述的腰狀紅燒土堆積共伴的是一組風化較嚴重的花崗岩,共五件呈東北向西南佈置。估計該組花崗岩是人爲擺設與紅燒土堆共存的一種構築遺迹。再者紅燒土堆上散佈着較多破碎夾砂粗陶片。以上紅燒土堆、花崗岩與陶片出土狀况推測,此處可能是一處生火爐相關的遺迹。”①

  以上介紹的環珠江口地區的燒竈均爲地面式的竈,向下挖掘竈堂的燒竈在香港見有報導,只是由於報導過于簡單而難以確信。2001年初,香港考古學會對香港沙頭角新村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發現“竈坑2個(H1、H2)。在T4L3中文化層A層中部發現。向下掘深,打破L5中文化層的上部。竈坑呈圓形、直壁、平底,其內堆滿紅燒土”②。筆者以爲,作爲竈的竈坑內應主要堆積木炭灰,坑壁和坑底應爲燒火或煙燻的紅燒土,如果只是坑內堆滿紅燒土,則當灰坑處理似乎更妥。

  珠江三角洲中段的三水銀洲,先秦時期的燒竈也大都爲石塊地面壘砌成竈。1992~1993年廣東省文物考古硏究所與北京大學考古學系、三水市博物館對銀洲遺址進行了三次考古發掘①。在一座房子(F1)中發現燒竈:這是一座似爲圓角方形的房子,衆多的柱子洞和活動面上的草拌泥塊,説明這是一棟由木骨泥墻構成的房子。房址活動面爲一層較純凈的紅褐色墊土,厚3~8厘米,表面平整、堅實;東部有一半圓形竈坑,爲石塊從地面壘砌而成,竈坑附近有一件陶釜、一件陶罐。從發表的線圖上看,竈的直徑在0.5米左右。

  向下挖掘成火塘的竈在廣東北部有所發現。1960年,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莫稚先生等在曲江鯰魚轉半地穴式房子中發現火塘(燒竈)②。鯰魚轉1號房基平面呈方形,方向195度,寬3.2米,進深3米。房基挖入生土中深0.13~0.3米,“房基東南有一火膛呈長方形,長1.8米,寬1.32米,其內堆積可分爲兩層:第一層火膛中央爲黑色土,長寬約0.8米,周圍爲灰褐色土,最厚0.2米,質較松,夾雜着大量炭屑、紅燒土和夾砂粗陶片等;第二層爲紫紅色土,最厚0.15米,夾雜有少量第一層所見遺物。在火膛內及角上還發現兩個圓形小洞穴。內含較松的紅褐色土。估計這些小洞穴,是放置圜底陶器用的。”在曲江鯰魚轉遺址東面約10公里處馬蹄坪遺址也發現2個竈坑。一號竈坑平面呈長方形,直壁平底,口徑0.5~0.78米,底徑0.44~0.7米,深0.5米。坑中有用三塊扁平的礫石砌成一個品字形的竈,上有煙燻痕迹,中間全爲竹木炭屑和灰燼。可見當時的方形竈坑里也有石塊承托炊器;2號坑平面呈圓形,直壁平底,口徑0.8米,底徑0.72米,深0.72米。里面全爲灰黑色土,並有大量竹木炭屑、紅燒土和夾砂粗陶片。韶關走馬崗遺址也發現房基和火膛。這是一座平面呈橢圓形的半地穴式房子(1號房基),寬3.6米,進深2.5米。系在生土中挖成,較地面低0.2~0.72米。火膛在房基西側,呈橢圓形。長徑1.04米,短徑0.72米,深0.32米。坑壁明顯,里面全爲疏鬆的灰黑色土,夾雜有竹木炭屑、紅燒土和夾砂陶片。1號房基東面也發現2處竈坑。1號坑西北距1號房基1.3米。口徑0.7米,底徑0.6米,深0.3米;2號竈坑在1號房基東面2米處,口徑0.86米,底徑0.84米,深0.4米。里面全都是灰黑色土,含有大量竹木炭屑、紅燒土和夾砂粗陶片等。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