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努力進取 任重道遠——國土資源與環境係近期發展

  國土資源與環境系是組合原有地理學系的自然地理教研室和河口海岸研究所於2002年成立的,近年在系全體教師的辛勤努力下,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國土資源與環境系在多個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就所肩負的振興中山大學自然地理的責任而言還任重道遠。

  一、保持了專業方向的穩定與發展

  自然地理學專業是中山大學的基礎和知名專業,但由於學科分化等原因1994年時原地理學系的自然地理教研室僅有孫賢國、廖金鳳、李貞和董玉祥4名專業教師,自然地理學專業也停止了招生,後來在多方努力下1996年依託原地理學系自然地理教研室以“地理學”爲名恢復了本科專業的招生,自1996以來一直保持了該專業方向的穩定和發展。

  國土資源與環境系成立之初有李春初教授、董玉祥教授、高全洲教授、廖金鳳副教授、羅憲林副教授、李貞副教授、田向平副教授、楊清書副教授、姚愛軍副教授、雷亞平講師、劉小航講師、劉秋海講師和歐素英講師共13名教師,董玉祥教授任系主任,李春初教授爲河口海岸研究所所長,高全洲教授爲系副主任,楊清書副教授任河口海岸研究所副所長。之後,先後有李春初教授、廖金鳳教授和羅憲林副教授分别退休,又通過人才引進方式調進了劉希林教授、劉宣博士等教師,2009年3月原河口研究所的田向平副教授、楊清書副教授、雷亞平講師和歐素英講師又因學校統一學科布局成立了海洋學院而調到海洋學院。系現有專業教師9名,分别是劉希林教授、高全洲教授、董玉祥教授、李貞副教授、姚愛軍副教授、劉小航講師、劉秋海講師、劉宣講師和杜建會博士,劉希林教授任系主任,高全洲教授任系副主任。

  雖然本科專業名稱有數次改變,現名爲“地理科學”專業,國土資源與環境系的師資力量也幾經變化,但系内教師進行自然地理專業教學與科研的内核並無根本變化,系中教師分别在自然地理學中的地貌、生物地理、土壤地理、氣象與氣候學、水文地理、區域自然地理、綜合自然地理、河口海岸等方面開展教學與科研,“地理科學”本科專業的培養基本仍保持傳統的由六大要素課程、區域自然地理、綜合自然地理以及應用方向課程組成的課程體系,自然地理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在國土資源與環境系得到了比較好的傳承和發展,已逐漸從專業方向改變引起相應機構與師資力量變化對自然地理專業發展的巨大衝擊中得以恢復,並於2000年獲得了自然地理專業的博士學位授予權,形成了年齡結搆合理的教學與研究集體和從本科到碩士、博士、博士後完整的教學體系。近年來,經過國土資源與環境系的全體教師爲振興中山大學自然地理學的努力和辛勤工作,完全遏止了這一專業下滑的趨勢,並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二、教學與學生培養工作發展迅速

  教學是國土資源與環境系的基本與核心工作,作爲基礎專業教學單位,國土資源與環境系擔任“地理科學”本科專業、“自然地理學”碩士研究生專業以及“自然地理學”博士研究生專業的教學和學生培養任務。雖然師資力量有限,但近年招生數量、培養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效益明顯提高,教學與培養工作發展迅速。據統計,“地理科學”本科專業招生規模從早期恢復招生時的只有20餘人發展到2009年的54人,博士研究生2002年招生數爲5人,目前一般每年計劃招生12人,本科與研究生總招生人數自學院成立以來擴大了近一倍。

  在招生規模擴大的同時,也積極采取各種措施保证學生培養質量不致降低。首先,保持和發揚了良好的專業培養傳統,在“地理科學”專業計劃的多次修訂中,全體教師共同商議,一致同意保持寬口徑、厚基礎、多實踐的培養模式,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爲目標,以獲取自然地理專業知識爲基礎,以開發智能和自然地理研究技能爲手段,在地理科學專業教學計劃的課程體系設置中强調綜合、重視基礎、注重方法和技術的培養與訓練,以及注意體現學科傳統與優勢等。按照遵循地理學學科特點,設置統一地理學的整體化課程體系;確保專業必修課,加大選修課,提高應用方向課程比例,力求課程體系的多元化;增設方法與技術課程,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發揮學科優勢與傳統,開設具有特色的專業課程的思路,進行了地理科學專業的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的修訂,實施效果明顯,學生培養質量有所提昇,本科生畢業的就業率一直保持較高水平。其次,通過野外實習與室内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是自然地理專業學生培養的重要特色。系中教師一直通過各種努力争取實習經費,以保证落實實習的科目與時間,近年在保证了原有在肇慶、衡山等地的地質地貌、土壤與生物等課程的野外實習外,增設了到粤北的地貌實習,并且爲了更好地指導地理科學專業學生的野外實習,高全洲教授、劉希林教授和楊清書副教授等還編寫了地質地貌學野外實習指導書,另外還通過教師主持的科研項目經費支持完成了一些畢業實習,保证了本科生實習課程教學任務的完成,並培養和鍛煉了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第三,研究生培養中指導教師在辛勤工作、努力指導的同時,嚴把質量關,對不符合培養要求的研究生采取了淘汰制。研究生論文達不到學位相應要求時,導師堅决不同意學生參加答辯並延遲研究生學習時間,以保证研究生學位論文的水平;學位論文評閲不過關的不允許參加論文答辯,論文答辯中達不到學位論文水平的答辯委員會不予通過,從而多途徑、全方位地力促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目前已經見到了比較明顯的效果,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有所提高。例如,博士生何桐等多人獲得了優秀研究生的稱號。

  另外,在積極承擔教學工作的同時,系内教師還積極參與教學研究工作,如姚愛軍副教授主持完成了土壤標本采集與製作的實驗建設項目,董玉祥教授、劉小航講師和劉宣講師曾獲得校級教學研究項目的資助,廖金鳳教授、高全洲教授、董玉祥教授、楊清書副教授、姚愛軍副教授、雷亞平講師、劉秋海講師和劉小航講師等均正式發表了教學研究論文,董玉祥教授主持完成的 “探索地理學複合型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與實踐”教學研究成果2005年獲中山大學教學研究成果一等奬和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奬。

  三、傳統學科方向得到了較好發展

  全系教師根據學科發展與國家建設的需要,以研究地球表層系統的形成演化過程爲中心,以經濟快速發展地區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作用研究爲重點,研究華南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水、土、氣、生及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過程和發展規律,在河口海岸、地貌、土壤與生物地理等作爲國土資源與環境系的傳統優勢學科研究方面取得比較顯著的成績。

  (一)河口海岸研究

  近10年來,河口海岸研究所的全體教師,包括李春初教授、楊清書副教授、羅憲林副教授、田向平副教授、雷亞平講師和歐素英講師等,在老一輩河口海岸學者研究工作基礎上,繼續深入研究河口海岸典型的動力、沉積及地貌過程,同時也努力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在以下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珠江三角洲河床演變與水文動力的异變關系研究。首次系統地對珠江三角洲近幾十年來的河床演變包括自然演變及人類干預下的演變特徵進行了探討,同時揭示珠江三角洲徑、潮動力的异常變化規律,强調人類活動特别是無序採砂是珠江三角洲河床演變的一個最重要因素,同時也是動力异常的關鍵因子。發表SCI論文1篇,一級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出版了有關網河型水道河床演變專著1部,在相關部門和工程應用部分獲得好評,研究成果獲廣東省科技進步奬。

  在珠江三角洲網河區的河床演變研究基礎上,首次系統研究了珠江三角洲網河無序的、超常規的、高强度的人類採砂活動,揭示採砂活動的時空分佈規律,對由此而引起的動力格局的异變進行探討。如網河區主要汊道分流比、分沙比的調整,珠江三角洲潮汐動力的异變研究如鹹潮界、潮流界和潮區界异變的過程和機理研究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成果,成果獲中國航海科技奬等多項。

  華南海岸過程及演變規律的研究。全面系統開展了華南弧形海岸與海灘動力地貌過程的研究,在SCI 刊物及國内一級刊物發表了多篇論文,並出版了我國第一部關於弧形海岸海灘過程研究的專著,在學術界有較大影響。同時,采用新的資料,針對新的問題,重新對典型的沙壩瀉湖海岸體系的演變、整治進行了探討研究。

  提出了富有華南特色的“河口界面論”的理論框架,即將河口自身視爲界面,初步探討了河口界面功能和行爲,富有創意,這爲進一步研究河口陸海相互作用提供了新思維、新視角,受到學界的關注。依據該“河口界面論”的理論,具體分析了珠江河口的界面過程及其排洪效應,取得了不少新的認識和看法,甚有理論意義及實際應用價值。

  珠江河口的沉積動力及演變過程的研究。對珠江口特别是伶仃洋海區及磨刀門海區近20年來的沉積動力特徵及演變規律進行了較爲深入地研究,並强調珠江三角洲水沙分佈特徵的改變對近期河口演變的影響。近年開展的以珠江河口動力變异爲目標的研究,因地形的改變必然導致動力條件的變异,故對珠江口河床形態、灘涂變化(灘涂圍墾)進行調查,並對灘涂圍墾引起動力變异方面進行探討,應用數學模型模擬圍墾對水動力條件的影響,爲此撰寫了多篇碩士論文,如鷄抱沙圍墾、黄茅海圍墾等。

  珠江口難降解毒害有機污染物的分佈、擴散和遷移規律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獲1項中國博士後基金和省基金資助,在一級刊物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珠江河口的鹽水入侵規律及機制研究,包括夏季珠江河口冲淡水的擴展規律及影響機制的研究,也包括枯季鹹潮入侵的規律、影響因素及預報技術等方面的研究。

  港口和航道資源方面,近年來對茂名港博賀港區的建港條件與開發方案研究和回淤分析研究、深圳港大鏟灣集裝箱碼頭區開發之大鏟灣灘槽穩定性和淤積趨勢研究、臺山核電工程海域岸灘演變、臺山川島建港條件論证和回淤分析、蛇口港出海深水航道選綫研究、黄埔出海航道開發方案、中科合資廣東煉油南沙項目碼頭工程之桂山港址深水航道沉積動力環境和灘槽演變及泥沙回淤分析研究等幾十項研究項目,既延續、充實了原有的華南港口及航道的研究,也爲進一步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積累。

  (二)丹霞地貌研究

  中山大學是丹霞地貌研究的摇籃與基地,黄進教授作爲丹霞地貌研究的杰出代表,全面系統研究了中國的丹霞地貌,2006年5月榮獲“首届中國十大當代徐霞客”稱號,被譽爲“當代徐霞客”。

  黄進教授1978年開始對廣東丹霞山、金鷄嶺及福建武夷山的丹霞地貌進行了研究,對近水平岩層區的丹霞地貌坡面特徵總結爲“頂平、身陡、麓緩”,頂平是受近水平岩層面的控制,身陡是受近垂直節理崩塌後退控制,麓緩是受崩積物的内摩擦角所控制。對緩傾斜岩層形成的丹霞地貌其坡面特徵爲“頂斜、身陡、麓緩”,頂斜是受傾斜的岩層面控制,身陡、麓緩的成因與上述相同。中國丹霞地貌的這兩個六字訣,已爲國内地貌學者廣泛認同和應用。

  黄進教授從1978年開始對國内各地的丹霞地貌進行詳細考察,在1989年6月離休後更全力致力於中國丹霞地貌的研究,而且得到中山大學自然科學基金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甚至2008年在82歲高齡時仍到實地考察了新、甘、蒙、青、寧、陝、晋、豫、皖、贛、鄂、渝、黔、滇、川等15個省區的丹霞地貌73處,否定丹霞地貌22處,發現壺口瀑布是丹霞地貌。截止2008年11月5日,對我國已發現的790處丹霞地貌的784處作了實地考察,占99.2%。

  經長期的實地考察與研究,黄進教授基本摸清了中國的丹霞地貌及其旅遊資源,撰寫了丹霞地貌研究論文20多篇,對流水作用、崩塌作用、風化作用、喀斯特作用及低等植物作用所形成的丹霞地貌都作了較爲系統的研究,並創建了丹霞地貌區地殻上昇速率、地貌年齡、岩壁後退速率及侵蝕速率等四條定量測算丹霞地貌發育的公式,且可應用到非丹霞地貌區的地貌發育的定量測算,具有較重要的科學意義。

  (三)土壤與生物地理研究

   李貞副教授長期從事區域生物地理與景觀生態研究,參與完成瞭高等院校教材《生物地理學》的編寫;通過參與的相關研究項目即旅遊開發對植被的影響、城市緑地系統景觀特徵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表了《Analysis on sensitivity and landscape ecological spatial structure of site resource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3,15(2) :215-221)、《廣州城市緑地系統景觀异質性分析》(應用生態學報,2000,11(1):127-130)和《丹霞山旅遊開發對植被影響評價》(地理學報,1998,53(6):554-561)等研究論文;目前正依託所主持的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珠江三角洲風水林與文化景觀”( 項目編號2007B020710002),進行珠江三角洲風水林群落特徵的調查與研究。

  姚愛軍副教授一直致力於土壤污染生態與修復的研究,重點探討土壤重金屬污染化學修復技術與途徑。在所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無機還原性物質與鐵錳氧化物電化學反應特徵的研究”的基礎上,發表了《Effects of Humus on the Environmental Activity of Mineral-Bound Hg: Influence on Hg Volatility》(Applied Geochemistry,2006,21(3):446-454)、《腐殖酸對礦物結合汞環境遷移性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生態學報,2004,24(2):274-277)和《三種腐殖酸對汞的絡合穩定特性及環境學意義》(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6, 14(3):138-140)等有一定學術影響的研究論文。

  (四)海岸風沙地貌研究

  董玉祥教授依託所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中國温帶海岸沙丘類型、形成機制與發育模式研究”(項目編號:49701002)、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東海岸風沙運動的觀測與模擬研究”(項目編號:001201)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典型海岸沙地風沙運動的觀測與模擬”(項目編號:40571019)等,這是繼吴正教授對國内海岸風沙地貌的開創性研究之後所進行的我國海岸風沙地貌的研究,並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其中主要是:

  海岸沙丘分類體系的研究。根據對我國帶海岸沙丘類型、形態與分佈的全面考察與分析,依據位置、成因、穩定性與形態特徵等方面的差异,建立了我國温帶海岸沙丘的分類系統。同時,與一般認爲海岸沙丘僅是風沙運動過程不同,提出海岸沙丘的形成是風沙運動過程與海濱動力地貌過程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在小尺度由於海濱地貌動力系統對海濱與海岸沙丘間的物質交换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與作用,但在中觀尺度上海濱沉積狀態與海岸風沙沉積狀態間的相互對比關系及其變化决定着海岸沙丘形態的變化。

  海岸沙丘粒度及其分异特徵。認爲我國温帶海岸現代海岸風成沙並非過去認爲的幾乎全由分選很好的細沙組成,也不同於海岸沙丘沙呈負偏或多數爲負偏的結論,利用粒度參數散點圖無法區分現代風成沙與海灘沙。就海岸沙丘表面粒度分佈模式而言,高大横向沙脊脊頂、坡部及坡脚的粒度分异明顯,表現出了一種新型的沙丘表面粒度分佈模式。此是區域主風向與强風向交替變化及其風速差异、沙脊高大且兩側不對稱等綜合作用的結果,但人爲因素的影響會導致該分佈模式的變化。

  海岸風沙流的結構模式及其變化。在國内首次對海岸沙丘表面風沙流結構的觀測研究結果表明,横向沙脊頂部風沙流結構的基本特徵可概括爲風沙流中沙塵物質濃度或質量隨高度遞减並符合指數分佈,但也發現隨距離地表高度的增加二者間的關系有所變化,其中20~60cm内輸沙量隨高度呈幂函數規律遞减、40~60cm高度内輸沙量隨高度呈多項式函數規律遞增。同時,觀測發現,隨着氣流中總輸沙量和風速的增加,風沙流的結構模式隨之發生變化。

  海岸風沙流中不同粒徑沙粒垂向分佈的特徵。野外觀測以及室内風洞實驗結果,海岸風沙流中沙粒粒徑鉛直方向的變化並非完全一般所認爲的離地表愈高氣流所含的沙粒越細、靠近地表的氣流所含的沙粒越粗,而且風沙流中不同粒徑組沙粒輸沙量的垂向分佈也並非全部都符合典型的指數遞减規律,分别有幂函數分佈、指數函數分佈和多項式函數分佈三種分佈模式,同時不同輸沙量、風速下風沙流中不同粒徑組沙粒垂向分佈也呈現出不同的變化特點。

   另外,在傳統學科領域,劉希林教授過去在泥石流灾害評估和預測領域進行了較爲系統的研究,開展了泥石流危險性、危險範圍、危險區劃、時空預測、灾害風險和易損性以及防治優先型等系列研究,研究成果獲省(部)級奬勵多項。在調入國土資源與環境系後,目前主要開展崩崗與泥石流的生成機理、崩崗轉化泥石流的水土耦合預報、崩崗發育的地貌學基礎研究以及灾害風險的若干基本理論問題的研究等,並已經取得了較好的初步成果。

  四、新的學科增長點逐漸成長起來

   在保持傳統優勢學科持續發展的同時,伴隨學科的迅速發展以及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的迫切需求,也顯現出了一些新的學科增長點,尤其是在全球變化及其區域響應、土地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等方面取得了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成果,成爲近期國土資源與環境系學科發展的亮點之一。

  (一)珠江流域綜合地表過程與河流碳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研究

  高全洲教授依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西江流域河流碳的通量及性質變异規律的研究”、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項目“珠江逕流有機碳來源和循環的同位素示踪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華南濕熱地區硅酸鹽岩化學風化過程的觀測與模擬”和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華南硅酸鹽類岩石化學風化過程的碳匯效應”等,近年對珠江流域綜合地表過程與河流碳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進行了較爲系統的研究,在野外定點觀測和採樣分析方面做了許多有意義的工作,獲得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和珍貴數據,並據此發表了一些原創性的論文,取得了以下幾個主要方面的學術貢獻:

  ① 根據逕流中各種離子的組成特徵,區分出參與西江流域化學風化過程的CO2和硫酸的貢獻;根據地球化學物質平衡原理將總的CO2吸收通量分配到流域範圍内硅酸鹽類岩石和碳酸鹽類岩石的化學風化過程中。這項研究豐富了濕熱地區大流域現代地貌過程的研究内容,建立了流域地貌過程與區域性碳匯之間的關系。定量證明瞭我國亞熱帶地區存在一個不可忽視的由岩石化學風化過程形成的碳匯。

  ② 系統報導了珠江流域3種主要形態河流碳(DOC、POC、DIC)的輸出通量,指出珠江流域綜合地表過程(地貌、生態、水文過程和人類活動)在河流碳産出方面具有鮮明的濕熱季風氣候區特色。這項研究數據和觀點被國際著名學者多次評論和引用。

  ③ 在國内率先使用碳的雙同位素(?14C、?13C)示踪技術研究濕熱季風區河流水體中顆粒有機質的來源及其在水體中經歷的生物地球化學變化。

  ④ 在西江水系中下游多個站點按照月週期和洪水過程兩種時間尺度開展河流碳的綜合研究。報導了西江下游水域的CO2排放通量;抓住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過程,報導了河流DOC在特大洪水過程中的響應特徵;用碳的穩定同位素數據揭示了濕熱地區河流中溶解無機碳發生的復雜的生物地球化學變化。

  ⑤ 對西江鹹潮河段水體溶解無機碳的生物地球化學過程進行了一個完整水文年的觀測研究,發現陸源有機質的分解是河口水域溶解無機碳穩定同位素組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圍遶上述研究内容,高全洲教授領導的課題組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國際SCI論文7篇。研究數據和觀點被國際著名學者多次評論和引用,其中單篇論文最高他引次數達到14次。代表性論文有《Riverine organic carbon in the Xijiang River (South China): seasonal variation in content and flux budget》(Environmental Geology. 2002, 41(7): 826-832)、《Elemental and isotopic signatures of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in the Zengjiang River, southern China》(Hydrological Processes, 2007, 21(10): 1318-1327)和《Chemical weathering and CO2 consumption in the Xijiang River basin, South China》(Geomorphology, 2009, 106(3/4): 324-332)等。

  (二)華南地區土地資源調查、評價與規劃

  中山大學在土地研究方面有比較早的歷史,是我國土地類型研究的發祥地之一,曾積極參與了土地詳查、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土地利用更新調查、土地分等定級與估價等工作,並做出了一定的成績。2004年7月,爲了充分發揮土地研究方面的人才與學科優勢,更好地爲國民經濟服務,通過團隊整合成立了掛靠於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的中山大學土地研究中心,董玉祥教授任主任,着力於土地利用規劃、土地資源現代調查技術與方法、土地(房地産)評估以及土地管理和土地信息系統等方面的研究,是一個新的學科增長點,成爲近期國土資源與環境系中横向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土地研究得到了比較快速的發展。首先,承擔和主持了一系列土地調查、評價、規劃與管理等方面的研究項目。據不完全統計,2004~2009年間土地研究中心教師共承擔土地研究項目約150項,項目合同總經費約3500萬元,其中單項課題經費過100萬元的就有6項,目前還承擔有教育部重點項目“珠江三角洲地區土地利用時空演變及其環境效應研究”(項目編號:108171)和“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撑計劃重大項目“村鎮空間規劃與土地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專題“高精度土地調查技術”(項目編號:2006BAJ05A10)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轉型背景下珠江三角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空間績效龢利用機制研究》(項目編號:40901084)等土地研究課題。其次,科研成果比較突出,2004~2009年間共發表研究論文約90篇、出版著作6本,並獲得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奬勵一等奬1項和二等奬1項。同時,積極進行學術交流,土地研究中心協辦了2006年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土地資源專業委員會的“中國土地資源戰略與區域協調發展研討會”等。在全體教師的辛勤工作下,中山大學土地研究的學術聲譽日益提高,目前已經成爲中國土地學會的理事單位、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土地資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和廣東省土地學會副理事長單位等,并且被獲准爲國家的土地規劃甲級資質單位。

  五、科研項目與成果水平不斷提高

  據不完全統計,近十年系内教師共主持科研項目近100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撑計劃項目子課題、教育部重點項目等近20項,主持項目的科研經費總額約有2600萬元;出版專著與教材9本,發表研究論文近260篇。尤其是有多項科研成果獲得了省(部)級的科技奬勵,成分顯示出了教師科研成果的高水平。其中近期獲得的主要科技奬勵有:

  1998年,高全洲教授參與的科研成果“青藏地區晚新生代以來岩溶夷平面與隆昇過程研究”,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奬(高全洲教授爲第三獲奬人)。

  1999年,李春初教授參與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河口主要沉積動力過程研究及其應用”,獲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奬(中山大學爲第3完成單位,李春初教授爲第4完成人)。

  2000年,交通部“九五”重點攻關項目“珠江三角洲網河水沙特徵及數學模型研究”,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奬(中山大學爲第2完成單位)。

  2005年,交通部廣東省航道局攻關項目“東江三角洲網河水沙特徵和河床演變研究”,中國航海學會“中國航海科技奬”三等奬(中山大學爲第2完成單位,楊清書爲第3完成人)。

  2005年,河口海岸研究所負責的“十五”廣東省交通廳科技項目“東江及東江三角洲水沙及數學模型研究”課題,於2004年12月通過廣東省交通廳組織的專家鑒定,獲中國航海學會2005年度科學技術奬三等奬。

  2005年,董玉祥教授主持的“1:1000比例尺的土地利用基礎圖件與數據更新調查技術研究”項目,獲得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科學技術奬二等奬(中山大學爲第2獲奬單位,董玉祥教授爲第一獲奬人)。

  2007年,董玉祥教授參與的“率先發展地區土地調查與評價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獲得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科學技術奬一等奬(中山大學爲第4獲奬單位,董玉祥教授爲第六獲奬人)。

  200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長江河口鹽水入侵規律及其應用研究”,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奬(楊清書副教授爲第13完成人)。

  六、振興自然地理學之路任重道遠

  國土資源與環境系雖然經過近年的發展已經成爲一個辦學效益較高、學科結構比較合理、發展勢頭良好並具有一定後發優勢的集體,但也存在着發展相對比較緩慢、師資力量嚴重不足、觀測與實驗儀器設備條件亟待改善和年輕教師發展有待提速等問題。國土資源與環境系肩負着發展中山大學自然地理學專業的重任,今後應根據自身優勢和當前學科發展趨勢,以華南熱帶亞熱帶自然地理現代過程研究爲重點,以珠江三角洲地區快速發展中的自然地理問題爲研究核心,以實驗、觀測與GIS等現代技術與手段爲支撑,將中山大學自然地理學科全面建設成爲具有鮮明特色的廣東省内領先、某些方面達到國内一流水平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中心。實現上述目標的基本思路主要是加快學術與師資隊伍建設、提高科研成果水平、加强實驗平臺建設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等。具體是:

  堅持優勢學科方向,進行學術隊伍建設。在原有學科優勢的基礎上,優化學科方向結構,面向學術前沿和國家及廣東省的需求,確定主要的研究方向,圍遶主要研究方向開展學科建設,其中主要集中開展地貌過程與灾害、全球變化及其區域響應、國土資源與生態環境和熱帶亞熱帶綜合自然地理研究等。依託學科方向,進行人才隊伍建設,重點培養和引進優秀的中青年學術人才,新增生物地理等方向的年輕學術骨幹2~3名,並通過國際合作、學者交流、聯合培養等,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争取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師資與科研隊伍。

  加强學術交流合作,提昇基礎研究水平。在保证與國内相關單位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的同時,依託中山大學的有利區位,發揮中山大學自然地理學科國際合作的良好傳統,繼續保持與美國、英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開拓與日本、德國、加拿大以及北歐等國家和地區的學術交流與合作,使其真正成爲華南地區自然地理學的學術交流中心。同時,也要通過主辦國内或國際學術會議的方式,開展學術交流,擴大影響。在研究方面,一定要依託現有基礎和學科優勢,集中力量組織基金類科研項目的申請,並對已經開展的研究及時進行總結,撰寫研究論文、專著,申報科學奬勵等,一方面提高系的學術地位和聲望,另一方面也是大面積申請國家項目的必要基礎。争取經過數年的努力,取得一批有特色和顯示度的原創性、標誌性成果。

  縱向横向研究並重,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大力增强爲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服務的意識,依託基礎研究成果,積極參與地方政府項目研究,既是高校教師工作職責所在,同時也是改善生活與工作環境,擴大社會影響,對促進基礎研究有重要作用的工作。同時,作爲高校教師參與地方政府項目,一定要發揮我們的科技優勢,在完成地方任務的同時,努力進行技術的提昇和研究的發現,把横向研究當作縱向項目來完成,把項目做大、做强,争取獲得相關的科技成果奬勵。

  加快基礎條件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在自然地理學從定性走向定量、從經驗走向實驗、從静態走向動態的發展趨勢下,實驗室、野外教學實習基地和野外觀測研究實驗站的建設是促進自然地理學學科持續發展的基礎保障條件。首先,完善已建現場勘測和實驗分析儀器等,力争達到室内分析實驗設備達到國内先進水平,珠海校區野外觀測實驗站達到國内領先水平;另外,積極争取地方的支持,完善已建的野外教學實習基地,增建自然地理學的野外教學實習基地,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奠定基礎。尤其是教學工作是教師的基礎工作,在未來幾年中要逐漸擴大各個層次的招生和培養規模,同時完善各層次人才的培養計劃與課程體系,加强教材建設,强化學生在校期間的教學與科研實踐,實施人才培養的國際交流計劃,提高人才的創新與創業能力,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穩步提昇。

  (董玉祥 2009年10月8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