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跨越發展的歷史基礎——自然地理專業發展回顧

  中山大學地理系1952年設置自然地理專業,翌年我考進該專業學習,1957年畢業留校,分配到自然地理教研室工作,1986年底離開地理系。在地理系學習和工作共33年,對自然地理專業發展有一些親身感受,同時也閲讀過地理系老師從不同角度對地理系和自然地理專業的發展有過很詳細的論述,得到很多教益和啓發。在地理系成立八十週年之際,僅以此文表示對地理系培養的感謝。

  一、全面學習蘇聯,積極參與區域地理和資源調查

  新中國成立後,高等學校全面學習蘇聯,首先進行院系調整,原湖南大學、廣西大學和南昌大學部分師生調整到中山大學地理系,壯大了中山大學地理系的師資隊伍和辦學規模。根據國家建設需要,設置專業,培養幹部,是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後的一項重大工作。1952年地理系設立自然地理專業,是全國高等學校最早設立自然地理專業之一(北京大學自然地理專業也於同年設立)。參照蘇聯莫斯科大學地理系自然地理專業教學計劃,學制四年,課程20多門,全部爲必修課。外語統一學習俄語,政治課除中共黨史外,也參照蘇聯高校政治課,如聯共黨史、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政治經濟學等。比較重視學生體育教育,除列入一、二年級課程外,還於星期一、三、五下午有組織地開展體育鍛煉並要求達到標準。開設有高等數學、普通化學和物理學等基礎課,部門自然地理課較多,達8-10門,綜合自然地理課和區域地理課(含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課)4-5門,全部課程爲必修課。考試采用優、良、中、差四級記分制。

  關於教材建設,當時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推薦高等學校教材試用本的説明中指出:“在我國高等學校裏,按照所設置的專業試用蘇聯教材,而不再使用以英美資産階級教育内容爲基礎的教材,是進一步改革教學内容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正確方向。……我們現在就是本着這種認識來組織人力,依照需要的緩急,有計劃地大量翻譯蘇聯高等學校的各科教材,並將陸續向全國推薦,作爲現階段我國高等學校教材的試用本”。當時自然地理專業的政治課(中共黨史除外)、數理化基礎課、部門自然地理課都采用翻譯的蘇聯教材。我系教師也參與翻譯蘇聯教材工作,如唐永鑾、王正憲等翻譯了C.?.卡列斯尼克《普通地理學原理》1947年第一版和1955年第二版,1947年第一版的譯本於1954年至195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55年第二版譯本於1957年由地質出版社出版,陳家修參加第二版譯本的審閲工作。當時除了翻譯和采用蘇聯教材外,還有部分是自編教材和講授大綱,如《中國自然地理》、《中國經濟地理》、《世界自然地理》、《自然地理基本問題》等,其中陳家修講授的《自然地理基本問題》課程,是自然地理專業最早開設的自然地理理論課,爲中山大學自然地理學的綜合研究方向和人才培養奠定了較好基礎。

  在學習蘇聯地理教育中,1957年至1958年,邀請蘇聯列寧格勒大學著名景觀學專家A.Г.伊薩欽科在中山大學地理系辦進修班達到高峰,全國共有15所大學派教師參加學習,中山大學地理系自然地理教研室派潘樹榮、鄧國錦和易紹楨參加,並成立由李世玢、鐘純智、湯慧如和陳君蔚等組成的翻譯組,負責口語和文字翻譯。A.Г伊薩欽科在講學過程中系統地介紹景觀學的理論和方法,還在他的指導下,在高要鼎湖山開展景觀詳查和1:2000景觀製圖。其研究成果於1959年在《中山大學報》第一期發表,對推動我國的景觀調查和製圖起到重要作用。翻譯組還組織翻譯了《蘇聯第一次景觀學討論會文獻》,其内容包括討論會的决議、在討論會上宣讀的三個報告和討論的記録摘要。譯本於1959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這對瞭解蘇聯自然地理中的新方向——景觀學的發展有很大幫助。因A.Г.伊薩欽科不適應廣州氣候條件,1958—1959年間,進修班轉移到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繼續進行理論教學,還帶領學員在華北地區進行野外考察和現場教學,完成河北省的自然區劃,其中景觀形態(即“土地類型學”)和景觀區域(自然區劃)的研究廣爲學員接受〔1〕。從辦進修班過程中,可以看到中山大學地理系和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在推動景觀學在我國傳播,起着關鍵的作用。

  教學實習和生産實習是地理教學中重要環節,系和教研室非常重視這方面工作。自然地理專業成立初期,將測量、氣象和水文課程的實習安排在廣州市和校園内,地質、地貌、土壤和植物學課程還没有固定的實習地點和老師,而由教師領隊沿着選定路綫進行實習,如53級教學實習,由繆鴻基、唐永鑾等領隊,到源潭、英德、韶關、樂昌和坪石等地進行實習。實習的住宿和交通比較艱苦,自帶行李借宿中、小學課室,長途轉移乘汽車,短途實習靠徒行。實習期間正逢粤北雨季,常遇暴雨、雷電和道路泥濘。然而師生情緒穩定,這與教師認真傳授知識、學生强烈的求知慾和充裕的實習經費有關。實習期間學生伙食補助費較高,學校還派厨師和伙食采購員,保障實習期間師生的伙食。

  五十年代初期,國家經濟建設剛開始,1958年的“大躍進”和“建立人民公社”,衆多的區域自然條件和資源的調查工作需要去進行,地理系的師生積極參加各項調查工作。如1952年海南、粤西、桂西南橡膠宜林地調查,1953年漢水流域調查,1954年海南島農業生産調查、湞水流域調查考察、1955年海南、湛江和合浦地區綜合考察、1958年廣東省土壤普查、全國海洋調查、珠江流域調查、桂西南十萬大山地區綜合考察、1959年國家自然大地圖集和廣東地圖志編制、江門專區熱帶亞熱帶資源綜合考察、韶關專區熱帶亞熱帶資源綜合考察、汕頭專區熱帶亞熱帶資源綜合考察、長江支流雅礱江流域考察等。當時的考察活動,由系統一安排,自然地理專業和經濟地理專業師生共同參與,系和室的領導親自帶隊,學生通過考察實踐,獲得生産知識和掌握區域地理的調查方法。由於1958年和1959年的考察任務多,師生忙於參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正常的教學秩序。

  五十年代的科學研究成果,據不完全的統計,出版的著作5部、譯作5部,公開發表論文20多篇。著作以區域地理爲主,如徐俊鳴的《兩廣地理》、《廣東自然地理特徵》、《海南島地理》,唐永鑾的《海南島景觀》、《雷州半島的景觀及演化》。翻譯著作(含教材)5部,如A.Г.卡列斯尼克《普通自然地理原理》、《蘇聯第一次景觀學討論會文獻》、Ф.Н.米李科夫《地形對動植物的影響》(唐永鑾)、雷日科夫《喀斯特的性質及其發育的基本規律》(唐永鑾),C.B.維克托羅夫《地植物法在地質和水文地質中的應用》(唐永鑾譯)。發表論文涉及景觀學、氣候學、地貌學、測量學、地圖學、土壤學與歷史地理學等學科,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廣東高要鼎湖山地區關鍵地段景觀調查與大比例製圖方法總結》(中山大學地理系自然地理進修班),《北江下游河道的變遷》(葉匯),《廣州氣候》(陳世訓、沈燦燊),《珠江流域古代歷史地理初探》(徐俊鳴),《侵襲廣東臺風》和《廣東地面的濕潤條件》(黄潤本),《由平面地形地質圖繪成塊狀立體圖新方法》和《投影立體繪圖儀的設計和應用》(李見賢即黄進),《廣東高要鼎湖山附近的土壤》(黎積祥)。

  自然地理教研室成立於1952年,第一任教研室主任葉匯,副主任繆鴻基。自然地理教研室對口自然地理專業,承擔自然地理專業教學計劃修訂、每學期的課程安排、分配老師的教學任務、檢查教學質量、提出教師培養計劃、安排教學實習和生産實習、組織科研考察活動等。教研室由地質、地貌、氣象、水文、植物、土壤、測繪、地圖、區域自然地理和綜合自然地理等學科教師組成,教師多達20多人。在討論專業教學計劃和安排實習、科研考察活動時,發揮看多學科的優勢。

  五十年代是教師增加較快年代。原因是成立了自然地理專業,開設一系列新課程,招生規模的迅速擴大。1940年至1949年的10年間,共招生102人,平均每年招生10.2人,而1950年至1959年的10年間,共招生325人,平均每年招生32.5人。爲此,自1950年至1959年,從本校畢業生中留下25人,從外校分配到本校5人(以上人數不包經濟地理專業),吸收多名高中畢業生培養成教輔人員。這些新教師,一部分送到國内有關單位進修,少部分送到國外培養,這些人後來成爲自然地理教研室骨幹,有些人因工作需要調到地質系、氣象系、地理系的水文專業、測繪地圖室、河口海岸室等發揮重要作用。學校和系對教師的政治思想教育非常重視,每周安排政治學習、組織參加社會活動,1958年初,地理系教職工15人〔2〕(其中自然地理教研室6人)。爲響應黨和政府號召,下放到廣東高明縣的農村勞動,户口也隨同轉到農村,作長期下放農村的思想準備。農村的生活條件較差,又遇上“大躍進”,勞動强度大,下放的教師都經受了考驗,完成了黨和政府教育和鍛煉知識分子的任務,先後返回地理系工作。

  二、自然地理專業在變革中提高,化學地理得到長足發展

  1960年至1961年間,受五十年代末“大躍進”和開闢自然地理學三個新方向影響,師生參加科研考察活動比較頻繁,影響到正常教學秩序,同時又掀起一股教學改革的浪潮,批判蘇聯教學計劃中課程門數多、課與課間不少内容重復、課程内容繁瑣、不結合中國實際等等,並組織力量,編寫自然地理學和化學地理兩部講義。自然地理學由原自然地理概論、地質與地史學、地貌學等7門專業基礎課和中國自然地理、世界自然地理等4門區域地理課組合而成。化學地理内容,包括風化殻化學、大氣化學、水化學、土壤地球化學、生物地球化學等編章。1961年9月中共中央批準試行《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暫行工作條例(草案)》(即高校六十條),“高校六十條”是重要法規。我專業按照“高校六十條”的精神,重新調整教學計劃,肯定正確的改革内容,糾正過激的措施。1963年至1966年畢業的學生,學制五年,開設課程平均30門,總學時平均2800。這時期的課程有較大的變革:新開設社會主義教育;增開英語課,供同學選擇;加强化學基礎,增開物理化學與膠體化學、有機化學;自然地理基礎課程得到加强,特别在實習方面;區域地理課程壓縮,自然地理理論課加强,如潘樹榮、易紹楨開設的自然地理基本原理與問題,是兩位教師在學習蘇聯景觀學理論基礎上和積極參加廣東省專區、省級的自然區劃後開設的課程,是自然地理專業中重要的理論和方法課程;開設多門自然地理學新方向和應性較强課程,如化學地理概論、化學地理專題、水熱平衡、生物地理群落、航空照片判讀、自然區劃、土壤改良、氣象統計等。

  重視基本技能訓練,各門自然地理課的實習,在時間保证、實習地點選址以及教師指導等方面都形成一套較系統和嚴格的制度。如時間保证方面,以61級爲例,7門自然地理課的教學實習共96天,生産實習68天,合計154天,約23周,上課周數與實習周數比例爲83:17。實習地點比較固定,都是經過老師調研後决定的,如地質學實習在廣州郊區,地貌學實習在韶關,水文學實習在三水,植物地理和土壤地理實習在鼎湖山;帶領實習的教師都是一批有教學和野外工作經驗的教師,如地貌學的王鴻壽、羅章仁、李春初,第四紀地質學的李丙怡,水文學的沈燦燊、氣象氣候學的黄潤本、黄美福(即黄偉峰)、楊運强、羅會邦,植物地理學的董漢飛、覃朝鋒、謝永泉,土壤地理學的唐永鑾、黎積祥、曾燕祥,測量學的陳華材、黄廣耀等。

  學校、系、教研室非常重視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教研室要求教師到學生宿舍瞭解教學情况,同講一門課的老師要互相聽課,新教師上課必須進行試講等。系裏則每年組織全系教學經驗交流會,會上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也有一些青年老師,通過交流會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鼓勵青年教師成長。學校則組織多種形式教學經驗座談會和組織材料參加全國教學經驗交流會。座談會有以講好一門課爲内容,也有以出試題和評分爲内容,筆者曾受系的派遣,參加講課經驗交流座談會(化學系曹幸先、生物系曾淑雲等參加),和參加出試題和評分的經驗交流座談會(化學系的黄文洪、陳志行等參加)。這些經驗交流會對促進全校教學質量提高起到重要作用。由於校、系、教研室都重視教學質量,這階段自然地理專業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業務水平都達到較高水平。

  1961年自然地理專業開始招收研究生,共招收研究生3名,分别爲化學地理方向和水熱平衡方向,1964年和1965年又分别招收化學地理方向研究生各1名。

  在科研方面,黄秉維所長在中國地理學會1960年年會上提出的化學地理、水熱平衡和生物地理群落三個自然地理新方向,在教研室進行多次討論,比較一致認爲,教研室的師資和實驗室條件,發展化學地理有優勢,决定以化學地理爲重點,同時也發展水熱平衡和生物地理群落研究。因此,以唐永鑾、黎積祥爲核心,集中了一批青年教師,於1961年9月爲自然地理專業58級首次開出化學地理課,並在教研室組織下到珠江三角洲和海南兩地,開展化學地理的調查研究工作。當時國家和廣東省重視珠江三角洲的糧食生産(全國八大糧倉之一),而糧食生産又受到旱、澇、咸等危害,自然地理專業師生於1961年至1964年間,先後對中山、珠海、番禺、東莞、寶安等縣臨河口地區,進行水質、土壤和生物的化學成分調查。同時與廣東省水文總站合作,在原中山縣的白藤水位站,建立化學地理定位站〔3〕,該站由省水利廳提供場地、經費和水文觀測,中山大學負責派遣老師進住定位站,進行河水、海水、地下水、雨水、土壤和植物的採樣和化驗。該站是自然地理專業從定性描述走上定量觀測的重要一步。由於在珠江三角洲進行大量工作,這階段在《地理學報》和《中山大學學報》發表論文7篇,如《西江三角洲的咸害問題》(黄新華、曾水泉等),《西江三角洲濱海荒灘形成的演化中地球化學過程的初步分析》(唐永鑾、謝永泉),《西江三角洲河口濱海低地土壤地球化學初步研究》(黎積祥),《西江三角洲水稻化學組成及其土壤間的物質交换》(謝永泉、唐永鑾),《廣東主要景觀型的生物地球化學特徵》(唐永鑾),《廣東濱海紅樹林景觀生物地球化學》(唐永鑾、謝永泉等),《廣東化學剥蝕的特徵》(黄新華、汪晋三)。在海南島西南部的調查研究中,出版了論文專集和在《中山大學學報》發表多篇論文,如《海南島自然地理論文集》(中山大學地理系),《海南島西南部水熱狀况在紅褐土形成中作用》(唐永鑾、覃朝鋒等),《海南島西南部生物化學地理》(唐永鑾、覃朝鋒等),《關於風化殻中化學元素遷移與累積計算方法的探討——以廣東瓊海地區富鋁化風化殻爲例》(曾水泉、易紹楨)等。

  水熱平衡和生物地理群落研究也獲得較大進展,水熱平衡以黄潤本爲代表,先後在《地理學報》、《中山大學學報》和《海南島自然地理論文集》發表了多篇論文,如《廣東地面熱量平衡》(黄潤本),《廣東土壤的温度波》(黄潤本),《廣東坡地輻射狀况與農業生産》(黄潤本、樑國昭),《瓊西北黎防護林網對改造農田熱水條件的》(黄潤本),《海南島西南部防護林網對改造農田水利條件的評價》(黄潤本)等。生物地理群落以董漢飛、覃朝鋒爲代表,在《中山大學學報》和《海南島自然地理論文集》發表的論文如《珠江三角洲丘陵地區若干群落植物水分狀况的初步研究》(董漢飛、寧雄盛),《瓊西南地區植物群落的生態系列》(覃朝鋒)。

  綜合自然地理研究,是中山大學自然地理教研室傳統優勢,具有較扎實基礎,在廣東省綜合自然區劃編寫中,我室的唐永鑾、徐俊鳴、繆鴻基、易紹楨、潘樹榮、汪晋三參加該項工作,《廣東省綜合自然區劃》於1963年以内部資料出版。我室教師還積極參加全國的綜合自然區劃討論,在《地理學報》發表了《對中國綜合自然區劃的一些初步意見》(執筆人易紹楨、徐俊鳴)。在《中山大學學報》上也發表多篇綜合自然地理論文,如《廣東水平自然景觀地帶和景觀内部分异》(廣東綜合自然地理區劃工作小組),《瓊西南自然條件綜合分析和評價》(易紹楨、唐永鑾等),《西江河口紅樹林荒灘的自然地理基本特徵》(潘樹榮、徐希揚等)。

  這時段在地貌、水文、土壤、地圖和歷史地理等學科也發表一批論文,如《華南海岸昇降問題一些新認識》(葉匯),《廣東的地貌類型》(李見賢),《珠江流域地表逕流的初步分析》(沈燦燊),《廣東省現代農業示範區的土壤肥力特性及其利用改良》(黎積祥),《廣東省普通地圖指標圖的編制經驗》(廣東省地圖志指標圖組,繆鴻基),《元代廣東經濟地理初探》(徐俊鳴),《廣東古代幾種手工業的分佈與發展》(徐俊鳴)。

  這時段還出版多部譯作,如Б.A.瓦克斯曼著《土壤微生物學》(唐永鑾譯),A.Г.伊薩欽科等著《蘇聯景觀學的發展》(中山大學地理系譯),A.A.格裏哥裏耶夫等著《自然地理學對象和内容》(中山大學地理系譯),蘇聯科學院編《風化殻第二輯》(唐永鑾譯),H.C.馬克耶夫著《自然帶與景觀》(李世玢、陳傳康等譯)。

  由於1958年成立地質系,1960年成立地貌教研室,1961年成立氣象專業,地質、地貌、氣象等學科的教師調到上述系、專業、室工作。自然地理教研室由綜合自然地理、區域自然地理、土壤地理和植物地理等學科的教師組成。1962年夏,由於貫徹中央對國民經濟采取“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各專業的教師有一些調整,自然地理教研室有幾位教師和教輔人員調離教研室。此時的自然地理教研室的教師不足20人。

  三、自然地理專業停辦、探索專業對口方向

  1966年夏天,全國開始“文化大革命”,自1966年開始至1973年的8年間,自然地理專業停止招生。“文化大革命”開始時,自然地理專業學生共有5個年級,它們在校時間和情况有所不同。1966年夏至1968年夏,5個年級的學生都留在學校參加“文化大革命”。1968年秋,61級至63級的學生,離開學校至部隊農場鍛煉,64級和65級學生繼續留校,該年冬天,教師開始下放坪石干校。1969年上半年,64級和65級學生到高鶴縣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後又到韶關軸承廠接受工人階段再教育。1969年夏天學校提出“復課鬧革命”,先在學生中展開熱烈討論,並組織小組到干校徵求教師意見和到各生産單位瞭解對人才需求的情况。

  1970年1月,地理系在韶關召開教育革命學習班,學校批準地理系向氣象、河口地貌、熱帶資源、海洋四個方向實踐,當時成立教育革命實踐隊〔4〕,由原自然地理教研室和經濟地理教研室的部分師生組成。當時實踐隊師生認爲:熱帶資源包括氣候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和礦産資源。根據我們學科的特點和工作基礎,主要是從事熱帶氣候資源、土地資源和生物資源,其中生物資源既是各種資源影響的結果,而且又能直接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物質財富。因此,决定從生物資源尋找對象進行實踐,派出師生對橡膠和紫膠等熱帶生物資源進行調查,瞭解到紫膠在當時的林業生産和工業生産中,是社會主義建設所急需物資。因此,當時把實踐方向定爲紫膠生産,實踐隊名稱定爲“熱帶資源隊紫膠小分隊”。

  熱帶資源隊於1970年5月開始工作至1972年7月進行小結,在兩年多的實踐中,選擇豐順縣虎局紫膠場和潮安縣蟲膠廠進行實踐。在虎局紫膠場我們開展了膠蟲生長發育、膠蟲越冬的觀察,進行了施肥對寄生林生長和紫膠産量的試驗,使寄主林生長旺盛,紫膠生産獲得豐收,並總結了一份内部經驗交流資料《紫膠高産穩定若干問題的初步分析——以虎局紫膠林場的豐産爲例》(中山大學地理系熱帶資源隊、豐順縣虎局紫膠林場科研組、1972年1月)。在潮安蟲膠廠的教師、積極配合工廠提高蟲膠質量工作,使産品達到國内最好水平,符合出口要求,尤其對一些軍工産品——罌子桐酸進行研究,得到國内科研部門重視。在紫膠礦物成分研究中,總結了一篇論文《紫膠礦物成分的初步分析》(地理系自然地理教研室熱帶資源組《中山大學學報》1974年1期)。由於我們在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得到國家農林部化工組的提議,派出一位老師參加全國紫膠質量標準制訂小組工作,還應中國五金化工進出口公司廣東分公司的要求,組織翻譯了《國外紫膠技術》(中國農林科學院科技情報研究所主編,雲南林業局、中山大學地理系編著,科學出版社1976年)。熱帶資源隊還圍遶教學實踐,積極籌備短訓班的工作,組織教師編寫紫膠生産講義,並在省、地區有關部門幫助下,在梅縣地區舉辦紫膠生産技術訓練班,學員61人,學習班結束後又分頭到兩個重點縣輔導紫膠生産。

  熱帶資源隊教師〔5〕,在社會上取消地理科研單位、在學校内砸爛自地和經地專業環境下,圍遶地理科學如何結合生産、尋找對口單位,在比較艱苦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下,勇往直前,發揮地理科學優勢,體現了中山大學地理人的責任和進取。

  四、自然地理專業按環境保護方向招生,結合環境污染調查開門辦學

  由於紫膠生産和加工規模不大,需要人才不多,作爲自然地理專業主要對口是不理想的,因此,自然地理專業恢復招生問題未能解决。1973年開始,自然地理專業教師,繼續爲尋找專業主要對口而努力,恰逢環境保護在國内興起,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自然地理專業於1972年秋開始招收環境保護學生〔6〕。我系教師積極與環境保護部門聯繫並撰寫論文和翻譯有關環境保護資料,在《中山大學科技通訊》1973年4期,刊載化學地理與環境保護(1)專輯,專輯中刊有《環境污染與環境自净》(唐永鑾)等3篇環境保護論文和《廢水排放和污染控制》(Keith. Smith著,王正憲、黎積祥譯)等3篇譯文,還有《珠江三角洲低地淤泥、土壤的膠體活性在化學地理過程和物質污染中的作用》(黎積祥)等2篇化學地理論文和譯文《景觀地理化學研究方法》(M.A.格拉佐夫斯卡婭著,李世玢譯)。這期特刊是我系第一期有關環境保護的論文和譯文,可以看到我系的環境保護是在原來化學地理基礎上發展的,早期環境保護工作還得到王正憲、繆鴻基的支持。

  1974年學校同意自然地理專業招生,招生名稱在自然地理專業後面加括號環境保護,表示環境保護方向。這是我校第一次招收環境保護學生,亦是全省高等學校首次招收環境保護學生,在全國高等學校中是較早招收環境保護學校之一。學制三年至三年半,課程約15門,總學時1800,學生來源限定招收有2 年以上實踐經驗和相當於初中畢業以上實際文化程度的工、農、兵,學生中黨員和團員多,政治素質高,學生學歷和文化知識水平不一致。進校後先行文化補習,然後根據大學理科性質、自然地理專業屬性和環境保護實際,制定教學計劃。教學計劃中,安排了政治、體育、英語、普通化學、分析化學、算法語言與計算機等大學理科課程,减少高等數學與普通物理課程;自然地理基礎課有較大變動,單獨開出自然地理基礎和地圖學,其它部門自然地理課程,結合環境保護課程進行;新開設了大氣化學與大氣污染、水化學與水污染、無機化學地理與環境保護、有機化學地理與環境保護等課程。當時很重視開門辦學,争取到政府提供實習場所和經費,如水化學與水污染課,74級學生結合“茂名露天礦和排土場水質復查”、75級學生結合“珠江流溪河口至臘德河段水質檢測”、76級學生結合“廣州石油化工總廠和黄埔電廠本底水質調查”進行,大氣化學與大氣污染課,74級和75級學生結合“廣州石油化工總廠和黄埔電廠本底大氣監測”進行。這些新開設的環境保護課程,往往與數理化基礎課和部門自然地理課結合,如水化學與水污染課,把分析化學課和水文學課内容合併到該課程中。

  這時期的科學研究,在廣東省和廣州市環境保護部門的組織下,圍遶區域環境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如“茂名地區地理環境、工業‘三廢’污染與人群健康情况調查”,是省重點課題之一,組織了中山大學地理系、省地質局、省測試所、省職防院、中山醫學院、茂名市等20多個單位參加,調查工作於1974年6月至1976年1月。我們具體完成了《茂名地區1974-1975年地理環境調查報告》和執筆總報告《茂名地區地理環境、工業“三廢”污染與人群情况調查報告》。通過這次調查研究,查明瞭茂名地區人群健康水平下降原因,主要是由於工業“三廢”污染造成,而地理環境本底缺乏常量元素和富集一些微量元素,但不影響人群健康水平。這一調查結論,平息了多年的争論,爲茂名市和茂名油公司建設“三廢”治理措施提供依據,茂名油公司開始建設隔油、浮選和生化曝氣等廢水治理項目和上馬瓦斯脱硫裝置,大大的减輕了對河流和大氣的污染。這項研究成果,在我國早期城市環境污染研究中是比較全面深入的。1977年11月,“全國區域環境學術討論會”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唐永鑾、秦亞嫦(省環保辦)、汪晋三出席會議。會上汪晋三代表茂名課題組作“茂名地區環境污染調查和評價”發言。這項研究成果由省環保辦上報1978年召開的全國科學大會,被評爲科學大會奬。茂名地區的調查研究工作,是省環保辦成立後組織的第一次大型調研工作,取得較明顯的環境和社會效益。我系〔7〕作爲牽頭單位得到省環保辦的肯定,除保证我系1974年和1975年度的調研經費外,還專門撥專款幫助我系添購發射光譜、氣相色譜等大型實驗室設備。

  1975年冬,我系師生和市環境監測站、市自來水公司等6個單位合作,對珠江流溪河口至臘德河段進行水質檢測和沿岸污染源調查。這次檢測和調查是全省主要河流水質檢測和調查的一部分,由於我系在工作上的成績,1976年全省監測工作座談會上(28個單位參加),我系和廣州醫學院代表廣州市在會上發言,省環境保護辦公室領導還要我校在大會上介紹參加環境保護開門辦學的經驗。

  1976年4月廣東省環境保護辦公室和廣州市環境保護辦公室聯合發出《關於開展“廣州石油化工廠和黄埔電廠工業區自然環境本底調查工作”的通知》,决定1976年5月起開展工作,協作單位由中山大學地理系、化學系、生物系、省測試所、華南植物研究所、廣州醫學院等18個單位組成。市環保辦人員任組長,地理系、省測試所人員任副組長。大氣調查由廣州醫學院和市防疫站負責,我系自然地理專業74級75級學生參加大氣調查工作。水土調查組由中山大學地理系和省測試所負責,參加單位15個,對兩廠周圍757KM2地區的河流、民井、水庫的水質進行調查,並對工廠、油庫、船舶的污染源進行調查,我系執筆完成了《廣州石油化工廠和黄埔電廠本底調查報告(水質部分)》。通過這些任務,學生從實踐中得到鍛煉,教師在業務上也得到提高,而且通過這些調查任務,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實驗室和儀器設備,滿足教學和承擔生産任務的需要。

  在70年代的中期,我系的謝永泉等,先後38場次,在廣州市環境保護辦公室組織的各種類型的講座中,講授環境保護理論和知識,對提高幹部和群衆的環境保護理論和知識,起着積極作用。自然地理專業還積極争取《中山大學學報》的支持,在學報上開闢了環境保護通俗講座,如第一講《人和環境》(1975年4期),第二講《必須重視環境保護工作》(1976年1期)。這一時期在《中山大學學報》上還發表多篇有關環境保護論文,如《關於環境與環境科學》(董漢飛、易紹楨.《中山大學學報》,1977年3期),《環境污染與生物畸變與腫瘤》(謝永泉、易紹楨、曾水泉.《中山大學學報》1978年3期),《環境污染分析中示波極譜法連續測定鎘、銅、鋅》(莫大倫.《中山大學學報》1978年3期)。

  七十年代初,環境保護剛在我國出現,我系教師就形成統一意見,行動迅速,一手抓招生培養人才,一手積極參與環境污染調查和環境保護知識宣傳,較早介入廣東省和全國環境保護事業中。更可喜的是我們培養出最早一批環境保護人才,74級、75級、76級學生,培養目標明確,遇上環境保護部門急需要人才,這三届畢業生,除個别外,絶大部分分配到環境保護部門,成爲環境保護系統的骨幹,其中一些同學擔負省、市、縣環保局長、環保處長和研究所總工程師等職務。

  五、改革中的自然地理專業,環境地學、化學地理、生態學齊發展

  1977年恢復全國統一招生考試,自然地理專業1978年恢復招生,其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自然地理教學和研究人才及有關部門的科技人員。學制四年,課程28門,約2700總學時。此前(74-76級)自然地理專業是以環境保護方向招生,現在以自然地理方向招生,必須恢復原自然地理專業課程體系:如恢復物理學、航空照片判讀、化學地理、綜合自然地理、中國自然地理學等課程;加强部門自然地理基礎課,恢復部門自然地理教學實習;增開計量地理課,逐漸减少環境保護課程門數和課程時數。課程設置,分爲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類。必修課,每個學生都必須修習,選修課,每個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志趣,在老師指導下選修某些課程,但在八十年代初期可供選修的課程並不多,也没有規定必修課和選修課的比例,未能達到設置必修課和選修課目的。84級開始采用學分制,總學分150,必修課95學分,選修課55學分,選修課約占總學分的1/3,選修課有航片衛片判讀、中國自然地理、外國經濟地理、計量地理、旅遊地理、綜合自然地理、化學地理、生態系統學、大氣化學與大氣擴散、水化學與水污染、環境監測技術、環境質量評價以及文科類課程。從此開始,必修課和選修課制度,得到較好的貫徹。

  1979年自然地理專業恢復招收研究生,專業方向化學地理;1981年分出自然地理專業和環境地學專業招生,自然地理專業包括水資源、地貌坡面發育、河口海岸、地圖與遥感等方向,環境地學專業包括大氣化學與大氣擴散、水化學與水擴散、環境理論與生態系等方向;1983年分爲自然地理專業、環境地學專業和地圖遥感專業招生;1979年至1986年間,自然地理專業招生17人,環境地學招生44人,地圖與遥感招生5人。自1979年恢復招收研究生以來,研究生的數量和質量有很大提高,爲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做出貢獻,同時也推動了自然地理本科教育,1984年開始,自然地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報考研究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30%,掀起報考研究生的熱潮。

  1979年學校批準成立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該所是以地理系唐永鑾、陳新庚、閻友柏等教師爲核心組成的。該所在全國高等學校中成立比較早,而且是實體(有專職的科研編制),1984年被高教部批準,定編33人,是我校四個獲得高教部批準的研究所之一。該所成立後,地理系成立環境研究室,董漢飛任主任,易紹楨任副主任,並以環境研究室名義與環科所合作,共同參加“深圳經濟特區中片環境現狀調查” 、“深圳葵冲地區環境本底調查” 、“海南島生態環境質量分析與綜合評價”等課題,此後又共同申請環境影響評價證書,共同享有招收環境地學專業研究生,促進我校環境地學的科研和教學的快速發展。

  1985年自然地理專業第一次申請博士學位授予權,學科和專業爲地理學和自然地理專業,研究方向爲化學地理、環境地理,結果未獲批準。

  八十年代初中期是我國教學改革活躍時期,學校、系、中國地理學會、中大校友都關心我系的教學改革問題。中國地理學會1984年山東禹城會議和1985年廣州會議,許多高等學校地理系和地理研究所的代表,聚集一起討論高等學校地理改革問題,現摘録1984年山東禹城會議一段有關教改討論匯報材料,幫助我們瞭解當時全國地理改革情况:“各所大學近年來在國家教委會領導下以及學會推動下,都進行不同程度的改革,這種改革包括專業名稱、教學計劃、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在改革中已有一些成效,如教學時數有所减少,選修課增加,加强數理基礎,注意到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聯繫等。大家對北京大學分校的經驗比較贊賞,經過他們的深入調查,瞭解到環境、規劃、國土等方面需要人才,而且要求培養具有經濟分析和城鎮管理方面專長的地理人才。因此在課程設置上應以地理爲主體加上社會、經濟課程,在培養方法上,以培養能力爲主,而不是傳授知識爲主,注意處理好基礎與應用關系,對基礎理論要弄清楚,同時應該應用於生産。”1984年夏天,全國部分知名地理學者到系指導工作,在會上發言的有吴傳鈞院士、周立三院士、周廷儒院士、陳述彭院士、林超教授(周立三、周廷儒、林超三位是校友)。他們的講話可歸納如下:中山大學20世紀培養一批又一批人才,20世紀初、中期對中國地理發展做出很大貢獻,可總結經驗;中山大學地理系1929年創辦,有專門地理教室,從德國訂購地圖、幻燈片、儀器設備,聘請德國克勒脱納爲系主任,他重視野外考察,進行野外工作技能訓練,對學生要求嚴格;解放後,地理專業比較專門化,綜合不够,知識面不廣,動手能力較差,不適應社會需要;教學改革,課程不宜太多,自然地理專業應學些經濟地理課程,經濟地理專業應學些自然地理課程;在信息社會、在新技術革命時代,地理學有如何打算;廣東開放城市最早最多,有什麽打算,希望地理系考慮這個問題。這些講話給地理系師生很大的鼓勵和啓發,激發着辦好地理系和自然地理專業信心。

  改革開放以來,我系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1985年底至1986年初,由世界銀行資助,我系派出董漢飛、潘樹榮、莫大倫和紀漢陽4位教師前往澳大利亞進行學術交流和考察,歷時4個月,訪問悉尼、堪培拉的5所大學和澳大利亞科學院、澳大利亞首都發展經濟委員會、新南威爾士州污染控制委員會、城鄉規劃中心、遥感中心等研究部門。實地考察了東海岸至内陸的生態、環境和水、土資源,取得了豐富的寶貴資料,並與悉尼大學、新南威爾大學地理系簽訂了互派留學生、進修生和合作研究的校際協議〔8〕。1985年7月至9月,我系派出汪晋三與化學系的張展霞、朱钖海老師,前往日本進行學術交流和考察,訪問了東京大學、築波大學等4所大學、國立地質研究所、氣象研究所、化學研究所、公害研究所和東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等11間研究所,參觀東京、宇都宫等城市的污水處理廠和垃圾焚燒廠。通過這次交流和考察活動,對日本的環境污染治理、環境保護科學研究、環境保護人才培養等有了比較全面的瞭解。上述兩次出國考察,促進了自然地理專業的環境、生態和水土資源的研究和教學。

  自然地理專業在學校和系的領導下和在自然地理專業教師的努力下,教學改革取得很大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自然地理專業名稱和方向問題,自1952年專業成立時開始采用,經過三十多年的演變,仍沿用該名稱,嚴重地影響到考生的志願和質量以及教師的科研方向,但由於中山大學自然地理曾經培養出一批國内有影響的地理學家,已成爲校、系領導肯定,達到對自然地理的共識,對其名稱和方向的改革,遇到了巨大的壓力;又如教師年齡老化、知識老化問題;教學經費不足,影響實驗室建設和教學實習、生産實習等問題。

  這時段的科學研究,有國務院環境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下達項目,與中國科學院合作項目,廣東省環保辦、深圳經濟特區環保辦、從化縣環保辦和工廠委托 項目。如1979年粤北“衛國機械廠本底調查”,1980年“廣東省和廣州市土壤中化學元素背景值的調查研究”,1980年至1981年“沙角電廠附近水域污染物質分佈和電廠污染物擴散規律的調查”,1981年至1983年“深圳葵冲地區環境本底值調查”,1982年至1983年“深圳經濟特區中片環境現狀調查(土壤、生物)”,1981年至1983年“海南島自然環境質量現狀評價(生態、土壤)”,1984年“廣州市黄埔區大田山考察”,1983年至1985年“從化縣農業生態問題調查研究和從化縣環境質量監測”,1986年“南海縣竹歧開發區河涌自净規律及水源問題的研究”。

  這時段出版的教材、專著和合作編輯的論文集共10部,如《自然地理學》上、下册,(潘樹榮主編,人民出版社,1978年),《自然地理學》修訂本,(潘樹榮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土壤學基礎和土壤地理學》(曾水泉、曾燕祥、唐永鑾參加編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環境質量及其評價和預測》(唐永鑾,科學出版社,1980年),《大氣污染及其防治》(唐永鑾,科學出版社,1980年),《環境質量評價》(唐永鑾,陳新庚,中山大學出版社,1986年),《環境科學論文集》(中山大學學報編輯部,1984年)、《地理論文選》(中山大學地理系編1984年),《海南島生態環境質量分析與綜合評價》(董漢飛、曾水泉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1985年),《環境科學概論》(唐永鑾、汪晋三、黄新華參編,水利出版社,1981年)等。1978年至1986年,據不完全統計,在各種刊物發表論文35篇,其中環境科學20篇、化學地理6篇、生態學6篇、自然地理3篇。在環境科學類中具有代表性論文有:《關於環境科學發展的若干理論問題》(董漢飛:《中山大學地理論文選》,1984年),《珠江幹流的湍流擴散和彌散過程及其模擬》(唐永鑾,《水利學報》,1985年),《茂名北部淺層地下水的水質特徵及其質量評價》(黄新華、汪晋三等,收入教育部直屬高校《環境科學第二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1981年),《珠江水系水質自然背景值和污染動態研究》(程國佩、黄新華等,教育部直屬高校《環境科學第二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1981年),《茂名市大氣污染與城市總體布局》(郎好善、許學强,《城市規劃》,1980年),《海南島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曾水泉執筆,《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論叢環境科學論文集》,1984年),《葵冲盆地環境本底現狀評價》(莫大倫、曾燕祥等,《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論叢環境科學論文集》,1984年),《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環境條件與生物累積》(曾燕祥、鄧華,《土壤通訊》,1980年),《沙角電廠附近水域污染物分佈和擴散規律研究》(汪晋三執筆,《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論叢環境科學論文集》,1984年)。化學地理類具有代表性論文有:《化學地理發展新階段》(唐永鑾,《地理科學》,1981年),《化學地理幾個關鍵問題的探討》(唐永鑾,《化學地理研究文集》,科學出版社,1985年),《海南島熱帶土壤中元素的地球化學特徵》(潘樹榮,《地理學報》,1982年),《葵涌盆地主要植物群落的生態化學研究》(莫大倫、覃朝鋒,《熱帶地理》,1984年)。生態科學類具有代表性論文有:《海南島環境質量的生態學評價》(董漢飛,《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論叢環境科學論文集》,1984年),《海南島自然生態系統的分析》(唐永鑾,《熱帶地理》,1982年),《珠江三角洲河口地區生態系統的探討》(唐永鑾,《熱帶地理》,1983年),《熱帶生物地理學研究的方向和方法的探討》(唐永鑾,《西南師範學院院報》,1983年)。自然地理類論文有《廣州城市對降水的影響》(黄偉峰,《熱帶地理》,1986年),《我國熱帶與亞熱帶土壤形成過程與分類問題》(曾水泉,《熱帶地理》,1981年)。

  注釋:

   〔1〕綜合自然地理學在北京大學.見何振明《自然地理學的回顧與進展》,測繪出版社,1993年

   〔2〕王正憲、楊克毅、朱雲成、張桂霞、郎好善、鄭天祥、曾水泉、黄新華、黄廣耀、汪晋三、謝永泉、徐均祥、陳淑嬋、涂月、楊育誠。

   〔3〕由黎積祥負責帶領幾位青年教師前去建站。

   〔4〕負責人:董漢飛

   〔5〕徐俊鳴、唐永鑾、董漢飛、曾懷正、郎好善、鄭天祥、汪晋三、莫大倫、謝忠林

   〔6〕對地理系與自然地理專業發展歷史的一些回顧.見王恩涌《自然地理學的回顧與進展》,測繪出版社,1993

   〔7〕具體負責人:唐永鑾、黄新華

   〔8〕《四十年的回顧與前瞻(1952-1992)》.見莫大倫、潘樹榮《自然地理與環境研究》,中山大學出版社,1992年

  參考文獻:

   〔1〕地理學在中山大學70年:1929-1999.司徒尚紀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

   〔2〕自然地理與環境研究.自然地理與環境研究編輯委員會編.中山大學出版社.1992

   〔3〕環境科學與可持續發展——唐永鑾論文選集.《唐永鑾論文選集》編委會.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8

   〔4〕自然地理學的回顧與進展.陳傳康主編.測繪出版社.1993

   〔5〕中山大學地理學系(1929-1994)校友名録.《校友名録》編委會.1994

  〔6〕中山大學地理系.自然地理專業校友録. 《校友名録》編委會.1992

  附録:自然地理專業教學進程表

  表1 自然地理專業53級教學進程表

  (略)

  (汪晋三)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