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嶄露鋒芒的新興學科——遥感與地理信息工程係的由來、現狀及發展

  一、歷史回顧

  盡管地圖學一直是地理科學教學中的重要内容,自中山大學地理系1929年建立之時就一直開設相關的課程,但作爲獨立的部門是1978年創建的測繪教研室(後更名爲地圖學與遥感教研室),早期的教師還有繆鴻基教授、黄廣耀教授等人,戲稱”城隍廟”。其中繆鴻基教授是最重要的學科奠基人。繆鴻基教授1915年12月出生於廣東省新會縣,早年就讀於新會一中,1938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地理系後,致力於地理研究與教育事業。1948年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深造,獲地理學碩士學位。1950回到中山大學地理系任教。繆鴻基教授從事地理學和地圖學研究和教育工作40餘載,對我國地圖學發展有重大貢獻,曾任國家教委理科地理教材編委會“地圖與遥感”組組長、中國國家大地圖編委會委員、中國策劃協會理事、廣東省(綜合)地圖及編輯部副主任、廣東省地理學會理事、廣東省遥感學會名譽理事長,是我國當時著名的地理學家與地圖學家。繆鴻基教授從事地圖與遥感應用的教學與研究四十餘年,嚴謹治學,謙和待人,造就了一批地圖學骨幹人才,桃李滿園,對我國地理學和地圖學貢獻良多。

  繆鴻基教授長期辛勤耕耘在教學和科研第一綫,其教學與科研活動,一貫緊跟社會生活需求,特别注重探求用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尤其是遥感技術發展地理學與地圖學,做出了開創性業績。他治學嚴謹,誨人不倦。先後開設過自然地理學、地圖學、經濟地理學、航片地理判讀、航片地質判讀、專題地圖研究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並編寫過相關教材。50年代末,測繪教研室成立,先生任教研室主任直至80年代退休。在教學中,先生注重教學與科研及社會需要相結合,要求在實踐中獲取第一手資料,同時鍛煉扎實的基本功。50年代中期,國内航空攝影測量正逐步開展,繆教授預見到其必將成爲大學研究的有力手段,於是從1958年開始,在全國高校地理系中,率先把“航片地理判讀方法”編入地圖學教材中,並率先開出‘航片地理判讀’課程。在當時的條件下,國内航片的使用限制較多,先生地方努力,收集了較多的國外遥感圖像編入教材中。不論是進行野外勘察還是在制印車間,他總是親自召開座談會討論方案,現場填圖,詳細筆記,言傳身教,以良好的學風培育後輩。他培養的研究生,研究的課題覆蓋地圖設計、多光譜遥感應用、紅外彩色圖像應用以及地籍信息系統研究等領域,爲廣東遥感事業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他從事地理製圖研究,集地理與地圖研究於一身,以求互相促進,共同發展。早在40年代,他就與何大章教授合著《澳門地理》,該書是當時對澳門研究得最前面深入的地理著作。50年代先後發表了《地形圖讀圖法舉例》及《華南南亞熱帶北部界綫》等論文。62年發表論文《廣東省普通地圖指標圖的編制經驗》,對圖上各種自然和人文因素及其相互聯系進行了分析和評價。60年代中期,他將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歷史地理學和區域地理學與地圖學有機結合,領導編輯廣東省(綜合)地圖集,使該圖集成爲我國省(區)地圖集的優秀代表性作品,並在總結地圖集編制經驗基礎上,於1964年發表論文《區域綜合地圖集的編制問題》,就區域地圖集編輯任務、設計原則、基本内容、地圖類型、圖幅安排、和數學基礎做了探討。其地圖製圖研究,長期以農業土地類型爲主要研究方向,通過大量的野外調查製圖,結合生産實踐,總結出具有獨創性的土地類型、生産習慣片和土地類型區的土地分類方法,1964年與温長恩等共同發表論文《縣農業地圖編制問題的初步探討》。長期的研究,體現在他豐富的地理和地圖作品中。他先後主持編制了《廣東省地圖集》(1966年春,廣東省地圖志編制委員會出版)和《廣東省東莞縣農業區劃圖集》(1966年1月,國家科委出版)。在長期對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基礎上,於1979年用了近2000張航片,編制了《珠江三角洲土地類型圖》,覆蓋面積近2萬平方公里,爲我國亞熱帶地區的航空遥感專題製圖樹立了樣板。80年代以後,年逾古稀的繆教授更爲推動遥感技術在地學中的應用積極工作,不遺餘力。他是廣東省遥感學會(1979年)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時刻關心、指導學會和廣東遥感的發展。主編《珠江三角洲水土資源》專著,並根據重訪澳門的最新資料及時重寫《澳門》專著(兩本專著均於1988年由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1992年,他將一生所發表的論文20多篇匯集成册,出版論著選集《地理與製圖》(中山大學出版社)。

  經過60年代-80年代空間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遥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和全球定位技術在地理學中開始佔據了重要地位,稱爲3s技術(Remote Sensing,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lobal Position System)。與此發展相適應,1989年,由大氣系李鐵芳教授、地質系趙不憶教授和地理系關履基教授聯合建立了中山大學遥感應用中心,遥感應用中心屬跨學科應用型研究所,直接隸屬中山大學,重點是開展與遥感應用有關的應用研究和研究生的培養。李鐵芳教授任中心主任,趙不憶教授任中心副主任(後於1991-1995年調任中山大學地質系系主任)。李鐵芳教授畢業於北京地質大學電子儀器專業,後又到清華大學電子專業和北京大學計算機專業進行了長達5年的進修學習(當時中國處於文化革命時期,没有正常的研究生培養機制)。李鐵芳教授教授在遥感應用中心工作期間,主要從事近岸海洋學方面的遥感應用研究,主持了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淺海水下地形地貌的遥感探測、大亞灣珠江口海域遥感遥測信息系統、港灣 (大亞,大鵬灣)自净力的遥感分析與評估)以及多項應用研究項目,李鐵芳教授編著的專著《衛星海洋遥感信息的提取和應用》和《地球信息學》在遥感領域有很大的影響,《衛星海洋遥感信息的提取和應用》獲1992年度廣東省自然科學奬三等奬和1992年度廣東省高教局科技進步奬一等奬。趙不憶教授畢業於武漢地質大學(後爲中國地質大學),在遥感應用中心工作期間主要從事地質礦産的遥感應用研究和水土流失的遥感應用。關履基教授畢業於解放軍測繪學院,主要從事遥感製圖研究。遥感應用中心於1990年在中山大學主辦了第11届亞洲遥感會議,是當時全國影響力最大的學術會議之一。1990年以後,陳曉翔教授、鄧孺孺教授、何執兼高工相繼加入了遥感應用中心。陳曉翔教授畢業於青島海洋學院(後爲中國海洋大學)地球物理專業,後畢業於浙江大學研究生院遥感地質專業,主要從事近岸海洋遥感研究和地理信息系統應用,1998年後任遥感應用中心主任)。鄧孺孺教授本科與碩士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博士畢業於中科院遥感應用研究所,主要從事環境遥感研究。

  1996年鄧良炳教授和張新長教授將地理系地圖學與遥感教研室擴展爲地圖學與GIS教研室,正式在地理系開展了地理信息系統的教學和研究工作。鄧良炳教授畢業於武漢測繪學院,從事測繪教學與科研工作。張新長教授本科、碩士、博士均畢業於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原武漢測繪學院),主要從事製圖、地理信息系統在土地利用和規劃應用和教學工作。

  地理信息科學是上世紀末以來,發展速度最快、最活躍的地理學重要分支學科之一。地理信息系統專業是在1998年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專業調整過程中新設的本科專業,在全部專業由504個壓縮精减爲249個的情况下,新設地理信息系統這一專業無疑體現了社會需求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性。按照專業特點,這一專業在當時被劃定爲理科專業。此後,國内凡具有一定教學和研究基礎的高校紛紛響應,在地理學、測繪學和計算機科學等學科支撑下,積極創辦這一新興專業,取得了非常快的發展。從總體來看,上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開始興辦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的學校,其依託專業主要包括地理科學、測繪工程、計算機科學或信息工程、資源環境及農林類專業等。

  隨着上世紀90年代初信息時代的到來,地理學科發展速度加快,在人才培養上,也越來越迫切地需要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表達和處理空間信息。於1994年9月首次面向地理學系經濟地理學與城鄉規劃和資源環境區劃管理兩個本科專業正式開設了“地理信息系統”必修課程。這標誌着中山大學地理信息系統在地理學科的教學上走出了最重要、也是最艱難的第一步。上世紀90年代初期,全國上下還没有一本地理信息系統課程教材,所以,教師只能够東抄西拼,自編手稿講義,學生上課只能抄老師的筆記,對教師和學生實在都不方便。隨着地理信息系統課程的年復一年的開設,編寫適合中山大學地理學科發展特點的地理信息系統教材又迫在眉睫。該專業的教師通過與地理學科各專業的教師座談討論,並閲讀了這些專業教師的大量學術論文,瞭解到中山大學地理學科培養本科生模式,結合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特點,以區域規劃、城市規劃和資源利用爲主綫,張新長教授等於1996年編寫了《地圖·地理信息系統與規劃》教材,並由廣東省地圖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教材是我國較早的地理信息系統教材之一。

  1995年,由中山大學地理學系與英國海外發展署簽訂了中英技術合作項目(DIFD Contract 95 3651A)的啓動,爲中山大學地理信息系統學科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該項目的主要内容是:1)由中山大學地理學系選派10名中青年骨幹教師作爲訪問學者或博士後赴英國東倫敦大學進行爲期一年的地理信息系統專項學習與研究;2)由中山大學地理學系選派4名中青年骨幹教師作爲訪問學者赴香港大學進行爲期半年的地理信息系統專項學習與研究;3)建立中山大學地理學系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該實驗室由英方投資9.7萬英鎊,中山大學地理學系投資20萬元人民幣共同創建,購置了一批地理信息系統學科所需要的硬件和軟件,皆在培養地理信息系統的高級研究人才;4)聘請英國東倫敦大學地理信息系統專家教授來中山大學地理學系訪問和講座。該合作項目的全面實施,對中山大學地理信息系統學科體系的創立和起步奠定了重要的基石。隨之而來,由於地理信息系統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擴大和設備的投入,地理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水平也得到了地理學科各專業的認可,在該專業教研室的全體教師共同努力下,地理信息系統課程獲得了1998年中山大學第五批校級重點課程建設項目的資助,在一定程度上更增强了教師的自信心和努力方向。

  1999年原中山大學地理系地圖與地理信息系統教研室開始籌劃成立地理信息系統本科專業,教研室組織有關老師,在國内外開展廣泛調研、結合中山大學地理學科辦學特色反復論证,提出設置中山大學地理信息系統本科專業的申請,通過在學校答辯,於2000年獲得學校批準,從2001年開始正式招收地理信息系統本科學生,由張新長教授任該專業負責人,當時專業教師有張利田、張青年、易紅、熊首萍、黄德全等人,從此爲中山大學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的發展奠定了最關鍵的一步。

  二、現狀與發展

  2002年12月中山大學考慮到地理學學科的發展,决定成立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由於李鐵芳教授、趙不憶教授、關履基教授、黄廣耀教授和鄧良炳教授相繼退休,新組建的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將原地理系下的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教研室與原中山大學遥感應用中心合併,組建了遥感與地理信息工程系,使該專業的師資伍得到了加强,完善了教學和科研的互動作用。學院首任院長保繼剛教授以及相關的學院領導提出了超常規發展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的戰略定位,是中山大學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發展的里程碑。

  學校提供了人才引進政策,給了遥感與地理信息工程系一個特聘教授的名額,到目前爲止,整個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也只有過這一個名額。特聘教授有很高的學術位置,面向全球招聘。經多方努力,在香港大學任研究員的黎夏教授接受了特聘教授的聘任,正式加盟中山大學遥感與地理信息工程系。黎夏教授本科和碩士畢業於北京大學,博士畢業於香港大學,其學術造詣在國際上有很大的影響。黎夏教授在土地利用變化遥感監測和評價方面有創新,提出對城市擴張時空過程進行描述和土地開發的合理性進行評價的新方法;針對基於規則的專家系統的不足,建立了基於案例推理的遥感分類新方法;系統開展了地理元胞自動機(CA)與GIS結合的研究,提出了對土地利用動態進行模擬及産生優化的空間格局的新方法,建立了應用於規劃的CA模型,拓展了CA的應用領域, 較早在國際上開展了CA的模型糾正和參數自動獲取研究,並首次提出了CA模型轉换規則的知識挖掘方法,獲國際最佳科學論文奬(一、三等奬)。同時,學校也提出引進優秀人才“—百人計劃”,對於學科發展需要的人才,可以不受人員編制的限制,因人而定,給與相應的經費和待遇支持。在學校百人計劃的支持下,香港理工大學研究員程濤教授也加盟了中山大學遥感與地理信息工程系。程濤教授本科和碩士畢業於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於荷蘭國際航天測量與地球科學學院地理信息學系獲碩士和博士學位,2001.1-2002.4在英國萊徹斯特大學地理系地理信息系統專業任講師 (B級,相當於高級講師),後隨其先生到香港工作,2002.8–2003.8任香港大學地理系講師(兼職),2003後任香港理工大學土地測量和地理信息學系研究員。以她的博士論文研究成果發表的論文:Molenaar, M., and Cheng, T., 2000, Fuzzy spatial objects and their dynamics,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 Remote Sensing, Vol. 55, pp.164 –175(SCI)獲國際攝影測量與遥感協會大奬 – 2000年度海拉瓦最佳論文奬(Helava Award as Best Paper of 2000),是本領域的最高學術論文奬。

  此時,中山大學遥感與地理信息工程系已經具備了較好的師資隊伍,教師有黎夏、陳曉翔、張新長、程濤、鄧孺孺、張青年、杜國明、馬林兵、王静、陶海燕、易紅、熊守萍,實驗室人員有何執兼、黄德全,共14名人員。

  經過多次調研討論,遥感與地理信息工程系確定了以張新長教授爲主的本科教學强化計劃和圍遶黎夏教授打造高水平科研團隊計劃,建立了明確的實施方案以及可能實現的目標。

  本科教學建設的基本思路和指導思想可以用“突出一條主綫,强化兩個環節,貫穿三個理念,突出四項策略,實施五項措施”來概括。

  “一條主綫”即是面向持續發展的專業建設與配套改革;

  “兩個環節”即課程建設與培養計劃環節、實踐教學與能力培養環節;

  “三個理念”即新老專業建設的優勢轉换與資源共享,新專業核心競争力培養與特色領域培育理念,新專業可持續發展理念;

  “四個策略”即發展新專業的優勢轉换策略、加强師資隊伍建設的學習型組織策略、優化課程體系的模塊化與課程組策略、提高專業水平的核心競争力培養策略;

  “五項措施”是指在實際專業建設中具體采用和實施的培養計劃修訂與課程體系優化、師資隊伍建設與教師梯隊培養、教學改革與教學法研究、課程教學規劃組織與監督管理、教學條件與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軟件、硬件、實習基地等)。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的發展思路對保障中山大學地理信息系統本科專業學科的建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全國也屬首創。

  自2001年以來,該專業已連續招生八届,2001級招收27了人;2002級招收了31人;2003級招收了30人;2004級招收50人;2006級招收了89人,並開始分兩個專業方向(遥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和測繪工程專業方向);2007級招收了97人;2008級招收了98人。可以看,中山大學地理信息系統專業正在穩步的發展壯大和擴展領域。

  在全系教師的共同努力下,中山大學地理信息系統學科本科教學已經取得了進步,表現在:

  1)以先進的理念爲指導開展專業建設,將可持續發展、核心競争力、學習型組織、資源共享、優勢轉换等理念移植和應用於新專業建設,並提出可操作、易實施的策略,在挖掘和發揮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優勢、城市與區域特色應用領域特點的基礎上,針對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特點進行改造、優化和拓寬,形成了有特色的專業體系;推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深化GIS教學改革,通過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GIS課程内容有機融合,變革課程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實現對學生進行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效培養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

  2)采用“産、學、研”一體化培養模式,創辦了5個校外教學實習基地:增城市城市規劃局、佛山市地理信息中心、廣東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廣州市奥格科技有限公司、江門市國土資源局等,强化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

  3)開展探索地理學複合型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獲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奬一等奬(2004);

  4)重視雙語課程的建設和精品課程的建設,開設了“地理信息系統” 、“空間分析與應用” 等多門雙語課程教學。建設了“地理信息系統”省級精品課程(2005年);

  5)編寫了19本該學科的高水平的教材,致力於地理信息系統立體化教材建設(其中5部由國家級出版社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3部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1部獲得了國家精品教材;1部獲第五届全國優秀測繪教材(省部級)二等奬(2005年));

  6)撰寫並公開發表了GIS相關教學研究論文30多篇,組織和參加教學研究項目20多項,多篇教學研究論文被引用,在國内GIS教學領域産生了較大的影響;

  7)GIS本科專業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參與了若干個科研項目的研發,並取得了優异的成果,同時還還參加了全國軟件二次開發比賽,5人/次獲優秀二等奬和三等奬奬勵;

  8)推進了課程體系的國際化,與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合作開展“2+2”地理信息系統本科生培養計劃,目前已經有12名本科學生在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讀後兩年的課程(2008年5人,2009年7人)。

  黎夏教授爲首的研究團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發展,其中最爲標誌性的是獲得了“985工程”二期建設項目—GIS與遥感的地學應用科技創新平臺。

  建設内容:在一期985工程所建立起來的GIS實驗室的基礎上,通過中山大學現有學科的交叉組合,以及人才引進計劃,形成整合後的GIS與遥感創新研究平臺,促進GIS、遥感、地理、環境、生態、海洋、地質等學科的交叉發展。平臺根據中山大學現有學科發展的特點,建立GIS和遥感兩個子平臺,對涉及GIS和遥感的4個主要方向進行深入研究:

  1)資源環境系統的模擬、優化和評價模型; 

  2)GIS多尺度和時空動態數據模型;

  3)GIS和遥感的地學應用研究;

  4)南方雷達遥感定量模型。

  開展的研究項目包括:地理模擬系統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土地利用變化的快速監測、濕地系統演變的遥感監測和分析、快速增長地區的資源環境變化的遥感和GIS分析、基於遥感和GIS的生物質能集約利用、城市土地利用時空結構演變研究、珠江口及附近海域海洋環境與資源立體監測和評估系統、水文過程的GIS模型等研究。

  經過五年的“985工程”二期建設,以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爲依託的GIS和遥感的科技創新研究平臺,已經建設成爲我國地理信息模擬、環境遥感以及國土資源利用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重要研究基地和教學基地;培養了多位站在空間技術研究和國土資源有效利用等相關領域科學前沿,引導學科發展的知名專家和高層次人才隊伍;培育出多個新的學科生長點;解决了一大批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平臺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科學研究、成果轉化、學術交流、國際合作、實驗室建設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進展,産生的一批有重大影響的標誌性成果,爲我國和華南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1、 學科建設方面

  以對學科發展和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國家基金重點項目、國家“863”計劃、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爲依託,努力發揮GIS、遥感、地理、環境、生態、旅遊、海洋、地質、農業、交通和氣象等多學科學科等多學科群體優勢,以GIS和遥感等爲帶頭學科和支撑學科與相關學科組成學科群體,組織大兵團作戰,形成一批與學科基礎相關、内在聯繫緊密、資源共享的學科群。在高層次人才培養和解决華南地區的重大資源環境和生態等重大科技問題方面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具有鮮明的學科特色和優勢,大幅度提高中山大學GIS與遥感等學科領域的知名度。

  在學科建設方面實現了預期的建設目標,取得了一批標誌性成果和明顯的投資效益。2006年被評爲廣東省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重點學科,2007年入選爲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學科。正有計劃分步驟地實現在10-20年内建立成GIS模型和雷達環境遥感等領域的國際一流學科的目標。

  2、科學研究方面

  GIS與遥感的地學應用科技創新平臺是多學科發展所共享的大平臺,爲科學研究、學科隊伍建設和資源優化等方面創造了有利條件。經過2004-2008年的建設,平臺提高了承擔國家級重點、重大課題的能力,發表了一大批具有高水平的論文和研究專著,同時也加强了相關學科的交叉滲透和優勢互補,提高了聯合開展跨學科大型課題的研究的能力。目前,平臺以空間信息爲載體,强調地理復雜系統模擬和資源環境信息監測與分析,在元胞自動機、智能體和復雜系統時空動態模擬、環境遥感定量模型以及水循環的模擬和預測等關鍵技術已有的開創性成果。在3個基礎性前沿性的研究方向取得突破: 1)資源環境系統的模擬、優化和評價模型;2)南方雷達遥感定量模型;3)基於遥感與GIS的大珠江三角洲變化環境下的水問題研究。形成了較爲完整的理論與技術創新體系,帶動一系列基於GIS和遥感信息的地學信息應用系統開發與應用,並邁入GIS和遥感信息的地學信息理論與應用有機結合的前沿領域。

  平臺實現了預期的建設目標,五年内新增項目88項。其中國家、省部級以上項目27項,主要包括: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源環境信息系統”資助項目1項、長江學者研究計劃項目(地理信息科學與遥感方向)1項,科技部863項目2項 “基於網格計算的地理模擬系統” (批準號2006AA12Z2062, 2007-2009年);“基於多源數據的城市群區水污染遥感反演——以珠江三角洲爲例”(批準號2006AA06Z416, 2006-2009年),科技部國家“十一五”支撑計劃專題1項“維持河口生態環境健康的洪水流量閾值計算技術研究”(2007-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項: “地理元胞自動機的動態轉换規則的知識挖掘和自學習”項目 (批準號40471105、2005-2007年);“基於GIS技術的城市土地利用時空結構演變分析模型研究——以廣州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爲例” (項目批準號:40471106,2005-2007年);珠三角SO2和NOx衍生氣溶膠反演模型(項目批準號:4103150 ,2006-2008年);“復雜地理網絡的結構特徵測度與演化過程模擬-以交通網絡爲例”(批準號:40671164,2007-2009);耦合水文氣象遥感技術的新一代流域洪水預報方法(批準號:50479033,2005-2007);中國典型海岸沙地風沙運動的觀測與模擬(批準號:4103103,2006-2008);“基於資源節約與生態友好的區域土地利用空間格局優化研究” (批準號40601010,2007-2009年),“西江流域河流碳通量及性質變异規律的研究”(40471120,2005-2007年),“華南地區枯水逕流特徵時空變异性研究”( 2006-2008);“全球化影響下中國大城市新社會空間研究”(40601033,2007-2009);“轉型中的中國城市居民通勤行爲與城市空間關系研究”(40401019,2005-2007),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1項"區域發展空間格局演變模擬及規則自動挖掘”項目(批準號20040558023、2005-2007年),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基於城市效率的廣東省城市協調發展研究”(2006-2008年),“劇烈人類活動下枯水逕流特徵時空變异性研究”,(2005-2006),承擔其他省部級科技項目7項,其中廣東省重點引導項目1項“大氣污染遥感實用化及珠江三角洲大氣環境遥感”,(批準編號:2005B33303003,2005-2007),廣東省水利重點項目1項“廣東省大中型水庫水質遥感監測技術研究”(2006-2007)等;此外,與企業或地方簽定合作合同61項。

  目前,資源環境系統的GIS模擬、優化和評價模型方向的研究已經居於國際領先水平。所發表的地理模擬論文被SCI引用國際上最多。多篇國際論文被引用數居於前5%論文之列;在IJGIS發表的2篇論文被列入2000-2007年度該刊物被引用最多的前10名(分别爲並列第一和第六)。平臺子項目“時空數據模型”、“元胞自動機CA及城市和區域發展模擬”、“基於多智能體Multi-agent的模擬”和“南方環境雷達遥感”“基於遥感與GIS的水問題研究”等已産生階段性創新成果;共發表論文486篇。其中在SCI、SSCI、EI檢索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17篇,在國内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9篇。出版專著及教材15部,編寫諮詢報告10册;開發和研製系列申請軟件著作權3套。

  3、師資隊伍

  隊伍建設是創新平臺和學科建設的關鍵所在。在學術帶頭人培養與引進並重的原則下,基本完成預期目標,將平臺建成具有國際水平的學術研究基地。積極面向國際國内招聘學科帶頭人,幾年内,平臺共引進中山大學百人計劃GIS 高級人才3人,其中引進曾獲國際攝影測量與遥感協會大奬 -海拉瓦最佳論文奬的優秀海外GIS教授1位,引進曾獲國際衛星導航學會ION GPS 2001論文競賽奬。(爲國内第一個獲此奬項者)的國内GPS教授1位。引進在地理信息模擬領域成果突出的副教授1名。

  培養了一批在平臺各個研究領域的杰出學術帶頭人,平臺師資隊伍水平提高明顯,形成結搆合理的高層次人次平臺研究隊伍。團隊現有教師27人,教授12名。其中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05)1位,國家人事部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4)1位。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1名。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人選3名。教師隊伍中,博士學位獲得者19名,占75%;45歲以下的教師21名,占79%。現有在學博士生95人,在學碩士生172人。通過培養博士、碩士和建立博士後流動站,對研究和開發隊伍進行結構優化,目前已經形成一支年齡和知識機搆合理的學術梯隊。

  4、人才培養

  創新平臺緊抓高校人才培養的中心課題,探索地理學複合型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幾年來,推出了一系列加强全面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舉措,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體現了“開放、特色、跨越”的辦學理念;“985工程”對提昇中山人才培養整體水平的推動作用明顯。

  在穩定本科生培養的同時,大力氣調整學生層次結構,五年來平臺研究生所占比例大幅增加,目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爲1∶0.7,并且建成博士後流動站。高質量的研究生培養也爲學校科研壯大了力量。2004-2008年平臺學生發表SCI、EI論文52篇。一批高質量的博士學位論文充分顯示出科學研究潜力無限。2008年,有1名博士的畢業論文進入學校培育參加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候選人之中。有2名博士生畢業同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1名博士生畢業同年獲得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5、成果轉化

  在“985”建設中積極承擔重大科研課題的同時,十分注重科技成果的轉化及高新技術産業化,努力以一流的科研成果爲基礎,以多種形式促進産學研結合。非常重視地理信息技術和遥感技術的應用研究和成果轉换,平臺以服務於國家和華南地區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爲目標,面向學科國際發展前沿,在地理模擬系統、經濟快速增長地區環境演變監測等領域形成了鮮明特色和研究優勢。同時其研究成果轉化也在國土資源的有效管理、環境評估、發展决策中起重要作用,並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主動服務於國家和地方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幾年來,完成了横向課題61項,獲得研究資助2000多萬元。爲解决華南地區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等問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包括:東莞市土地利用評價和預警系統、基於城市擴張模型的市政設施動態選址、深圳市空間熱環境遥感分析、SUN-CA資源環境空間模擬系統研製、廣東省地圖管理數據庫系統研究與開發、廣東省地籍管理數據庫系統研究與開發、廣東省大中型水庫水質遥感監測技術研究、大氣污染遥感實用化及珠江三角洲大氣環境遥感、廣州市三防决策支持系統、廣東省水資源綜合規劃等。先後接受地方政府及企業委托,編寫諮詢報告十餘部,包括:《廣州地鐵GIS系統業務需求分析報告》、《基於城市擴張模型的市政設施動態選址方法研究》、《基於遥感影像的人口估算》、《廣東省區域生態景觀格局、演變及可持續發展對策》、《東莞市土地空間管制研究》、《廣東省土壤侵蝕遥感調查》等,爲地方政府决策提供依據。這些項目在國土資源的有效管理、環境評估、發展决策中起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一些重大的區域性自然灾害做出可靠的預報、建立防範和快速反應的機制,爲减緩和防止其對工、農業生産發展的影響提供决策依據。

  6、學術交流與國際合作

  5年内創新平臺積極擴大國内外學術交流渠道,開展國内外學術交流,通過舉辦和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交流會議,與國外知名大學共建研究生教學和聯合研究中心,進一步提高和加强本學科和平臺在國内外的學術地位。

  1)國内學術交流情况

  2004-2008年期間,承辦了2次全國性的學術會議,其中包括中國地理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參加人數超過1500人,海外人數100人。2007年12月舉辦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GIS 理論與方法專業委員會2007 年學術研討會暨第2 届地理元胞自動機和應用研討會。本平臺教師積極參與國内學術交流,參加國内學術會議50多人/次·年,其中大會報告、邀請報告20人/次·年。創新平臺與其它科研單位,如武漢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廣州地理研究所、香港大學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

  2) 國際學術交流情况

  2004-2008年期間,平臺主辦了4次國際學術會議,包括“2008年16届國際地理信息科學與技術大會”,“GIS及遥感技術在水文水資源及環境中的應用”,“基於GIS/RS的洪水預報與管理國際會議”,“遺産與旅遊”。會議參加人數超過2000人。幾年内邀請本學科領域國内外著名專家作學術報告50餘場,其中每年5-10名以上國際知名學者來華講學,本平臺教師在國際學術會議做大會報告及在國外著名大學做學術報告 30 人/次。6人在國外著名學術機構擔任客座教授。積極派遣青年教師到國(境)外進行訪問研究,有5位青年教師出國訪問交流一年以上。本學科點與美國Texas A&M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Cincinnati、香港大學、荷蘭Twente大學 、瑞士蘇黎士聯邦工學院、英國Derby大學等保持緊密的合作關系,與香港大學城市規劃與環境管理中心合作建立了雷達遥感聯合實驗室;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研究項目,共承擔國際合作項目5項。已經成爲國内乃至國際上有廣泛影響的學術交流和輻射基地。

  7、實驗室建設

  在“985”平臺支持下,平臺已經建成擁有包括 “GIS 實驗室”(180平方米),“數字測量實驗室”、“遥感實驗室”等系列實驗室,以及“華南典型地物遥感光譜實驗場”、“珠海水循環試驗基地”等國際一流水準的地理信息與遥感實驗場,實驗室(場)總面積達1600 餘平方米。並先後購置了一大批先進的教學和科研儀器設備和軟硬件,學科擁有250臺網絡終端,通過學校的圖書館網絡連接國内外網絡數據庫220多個,可及時跟踪國内外本學科的學術動態與學術前沿。近期購置科研儀器設備和軟硬件主要包括:近海壓力式波潮儀研製、AV3618矢量網絡分析儀、CRP1201 R100萊卡超站儀、HD-28T雙頻測深儀、徠卡SPRINTER水準儀、馬爾文激光粒度儀、鋭思捷Unique R20純水系統、全站儀拓普康TOPCON GTS-102N等等,以及系列遥感數據和應用軟件。

  平臺研究人員共發表論文486篇。其中在SCI、SSCI、EI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17篇,在國内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9篇。在GIS地理模擬方面取得一系列獨創性的有重大國際學術影響的研究成果。團隊負責人所發表的地理模擬論文被SCI引用爲國際上最多的學者之一。被列爲2000-2007 年度IJGIS(最權威GIS刊物)國際被引用最多的作者(排名第一)。被邀請爲國際多個重要刊物的編委.

  到2009年6月,中山大學遥感與地理信息工程系有人員16人,其中教師14人,爲黎夏、陳曉翔、張新長、夏林元、閆浩文、鄧孺孺、張青年、杜國明、馬林兵、卓麗、王静、陶海燕、易紅、熊守萍,實驗室人員有何執兼、黄德全。中山大學遥感與地理信息工程系依然按照既定的發展目標繼續努力着。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