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珠江三角洲河口生態平衡考察調查報告



  廣東省生態平衡科學考察團二團

  前言

  省生態平衡科學考察團(二團)成員13人,省科協周釗同志等2人,於3月18日出發,經佛山、新會、禮樂、斗門、百荇、三竈、南水、珠海、中山、深圳、鹽田、蛇口、南頭、沙井等縣市公社,進行調查考察,座談和訪問,訪問過程中,得到縣、市、公社領導同志及有關科技部門同志的大力支持幫助,收集了大量資料,進行了比較全面和細緻的分析總結。這次考察,是我省首次進行規模較大,綜合而全面的對珠江河口區的生態平衡科學考察。

  生態平衡科學是一門比較新的學科,對他的定義看法各有不同。一般來説,生態平衡的研究可分爲兩種,一種是自然環境生態平衡的研究,觀察在自然狀况下環境生態平衡的變化過程,如在我省肇慶鼎湖山觀察區的研究。另一種是人類活動過程中,對生態平衡的影響,即在人類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過程中破壞生態平衡的情况。由於本區人類活動頻繁,已有千百年曆史,故考察着重於後一種,發現問題,進行分析,找出自然界各因素與人類活動間的關系,加以全面考慮。目的是研究如何更合理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收益最大而不破壞本區地生態平衡,使人類的生活和環境變得更爲美好。

  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概况

  珠江三角洲在我省中南部,是魚米之鄉,爲我省漁業糧食和經濟作物地主要産地,良田沃野千裏,水道縱横交錯,水熱條件十分豐富。從狹義的三角洲來説,指三水思賢滘以下,東江石龍以下,潭江新會以下的地區(即常稱的珠江三角洲),面積共約一萬平方公里,田畝800萬畝,人口約700萬人,盛産水稻、甘蔗、桑蠶、水果、水産(塘魚漁業)等糧食和經濟作物。

  珠江三角洲幾千年以來,由東、西、北三大江及其支流帶來了大量泥沙,不斷沉積,加上海外潮汐帶來部分泥沙,經機械沉積和化學沉積,不斷形成海灘,再經人類圍墾,慢慢向海外伸展而成,沿海一帶島嶼也逐漸連成一體,至今仍不斷向外發展。據觀察,三角洲向外每年平均伸展一百公尺,因此,農田不斷增多,河道不斷伸長,沿岸淺水灘坦,生長水草、紅樹林和蘆葦,成爲魚類、蚝、蝦、蚧及其他水生生物栖息産卵、交配、孵育、生長的理想場所。

  珠江三角洲區河漢紛沓,水流分經8個口門出海,自東而西爲虎門、蕉門、洪奇瀝、横門、磨刀門、鷄啼門、虎跳門和崖門。洪水期中,入海洪水量以磨刀門最大(21.48%)洪奇瀝次元(17.54%)其餘順序爲蕉門(15.21%)虎門(16.57%)横門(12.12%)崖門(7.02%)鷄啼門(5.74%)虎跳門(4.32%)(最近珠委資料,洪奇瀝流量分配所占%大大减少,排在崖門之後。)。東、西、北三江流量,以西江最豐富(占珠江流量

80%),北江次之,東江最小,三江合計年總流量爲3082.6億公方,汛期水量約占90%,且含豐富的有機質,有“西江麩”之稱,每當沙田自流潮排潮溉時,大量有機懸浮質隨水流入田内沉積,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珠江口三角洲沿岸的潮汐爲不正規半日潮,潮差1-2米,使三角洲沙田能自流潮排潮灌溉,漲潮時帶來了含鹽的鹹水,不斷與上游河水混合,形成了鹹淡水混合區,使部分適應鹹淡水區的水産大量繁殖,成爲一個水産極豐富的河口區,隨潮灌進入圍田内的魚、蝦也大量在圍内生長,加上硅藻等浮游生物豐富,給魚類帶來了豐盛的飼料,故魚的品種達70多種,名貴魚類如曹白、馬友、馬交、三黎等隨處可見,沙蝦、青蟹等水産産量很高,蚝場分佈於整個鹹淡水混合區,深圳市的沙井公社和南水公社,蚝場馳名遠近。

  本區氣候温和,全年平均温度爲21℃左右,活動積温在6500~7500℃之間,

  一月平均温度在12℃以上,個别年間最低温度亦達到0℃,出現霜凍,但只1-2日。年雨量在1600 mm左右,本區受臺風影響較大,每當大臺風掠過沿海或在本區登陸,大風夾帶暴雨,風力常達12級,雨量最大達850 mm/日,狂風暴雨,兼揭起暴潮常常引起灾害。

  我省河口區勞動人民,千百年來不斷與自然作鬥争,取得豐富的經驗,如圍墾、水産養殖、桑基魚塘、飼養三鳥、因地制宜地種植水稻、甘蔗,都得到高産。但近10多年以來,由於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農業不斷增長,隨着生産的需要,修建了不少大型水利工程,大面積的聯圍築閘,和大面積的圍墾,這些工程總的來説收益較大,但由於規劃時未對生態平衡作全面考慮,故帶來一些副作用,加上工業的三廢未作全面處理,農藥和化肥用量日增,污染了河水,使河口區的漁業、水産、家禽、農作、桑蠶、果樹甚至人類健康,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破壞了生態平衡,在某些地區和某些方面甚至比較嚴重,必須及早處理和改善。

  總的來説,珠江三角洲河口區自然條件十分優越,如果在建設時從生態平衡的角度全面去考慮,使各種因素的生態平衡協調,珠江河口區的生産建設潜力很高,可以大大發展。

  2  珠江三角洲河口生態平衡現存的突出問題

  經過考察,發現珠江三角洲目前生態平衡被破壞最突出有下列幾個方面:

  2.1 水産資源大幅度减少

  富饒的珠江河口,是我省經濟最發達的區域,號稱“魚米之鄉”,這是優越

  的生態環境和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開闢沙田,改造窪地變爲桑基魚塘,利用潮汐裝撈“蝦春”,河口灘涂投石養蚝,這是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典範,但由於有關部門對生態認識不足、認識不够,致使生態失調,水産資源衰退現象嚴重。這次考查中,所到之處於部羣衆一致反映,過去(指50年代)珠江河口水産資源非常豐富,他們生動的指出:“米下鍋再找肴(魚、蝦)也等得及,而現在則相當困難了。”現將有關情况簡述如下:

  (1)餌料基礎下降

  東、北、西三江帶來了大量的營養鹽與三角洲800萬畝良田的餘肥一起傾注江口,因而珠江口一帶餌料基礎豐富,是很多魚類和經濟價值較高的蝦、蟹和貝類等優良的繁殖生長場所。

  從西部的崖門至東部的虎門,人類捕撈“蝦春”爲食已有着悠久的歷史。“蝦春”是餌料基礎中的浮遊動物(Zooplankton),組成中以橈足類(Oopepoda)爲主,是魚類的主要餌料。人們長期來直接捕撈“蝦春”爲食的事實,是河口一帶餌料基礎十分富饒的具體反應。傳統的捕撈工具及裝捕方式是羣衆衡量餌料基礎變化的歷史資料。這次考察中新會、中山、東莞等捕撈蝦春漁民都説:裝撈蝦春目前和過去相比,有兩個問題較爲突出,一是蝦春的捕撈量日趨下降,過去一個網一天最高可捕撈10斤左右,近幾年來最多也就兩三斤。二是裝捕位置迅速外移。如新會縣銀河一帶裝撈蝦春的漁民反應:過去在天馬農場一帶即可裝撈,而現在因爲水質的變化不得不到崖門口處一帶。

  上述兩種反應:裝撈位置的迅速外移,這表明瞭河口生態條件變化較快,它不僅對餌料基礎等有着一定影響,也是河口迅速演變的徵兆之一。“蝦春”裝撈量的减少,考慮到現在的捕撈工具及方式、方法與過去基本相同,因而有着一定的可靠性。所以“蝦春”裝撈量的减少,我們認爲是餌料基礎下降的一種傾向。

  (2)魚類資源衰退現象嚴重

  珠江河口優越的自然環境,豐富的餌料基礎,致使很多魚類至此繁殖生長。如羣體大數量多的藍園鲹(俗稱池魚Decptorusmaru-adsi),每年12月至翌年4月洄游至珠江口外,形成萬山漁汛。1964年圍網試驗成功後,每年漁汛期捕撈量多保持在40-50萬擔左右,近幾年來盡管捕撈强度不斷增加,捕撈量僅10萬擔左右(見表1)。梅童魚(俗稱黄皮Oollechthys lucida)和鱭魚(俗稱馬鱭Ooillia sp)是江口鹹淡水交界水域中捕獲量最大的兩種魚,50至60年代佛山地區每年收購量可達10-25萬擔,近幾年也只有幾萬擔了。内伶丁及各江口一帶狼蝦虎魚(俗稱魚乃魚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也是江口的一種主要魚類。以珠海市的統計數量爲例,50至60年代他們這樣一個局部區域在一年曾收購高達6萬擔,一般也都收購2萬擔以上,1973年-79年只有幾十擔,最高也僅兩千擔(見表1)。值得提出的是,1964年圍網試驗成功,掝魚乃  魚還不存在什麽捕撈過度的問題。該種魚生態特點是栖息底層的泥沙中,游泳能力弱,活動範圍小,污染將是造成該種魚枯竭的主要原因。珠江口一帶一些名貴魚類,産量减得更快,從表一可以看出:珠海市50年代鰳魚(俗稱曹白Ilishaelongata)年收購量高達一萬擔以上,一般都達3,000-6,000擔;60年代最高只達5,000擔左右,一般僅1,000-3,000擔;70年代最高達827擔,最近幾年只有20擔左右了。馬鮫(Scomboromorus SP)同樣有着這種傾向。馬友(Eleutheronema SP)70年代在統計數字中已經消失(見表1),此外溯河的鰣魚(俗稱三黎Macrura SP)降海的日本鰻鱺(俗稱風鱔Anguilla Japonca)等已近消失。總之江口一帶的主要經濟魚類和一些名貴品種,在生態失調和污染嚴重的情况下,都面臨着資源枯竭的危險。

  (3)蝦、蟹及貝類:

  江口一帶河口密佈,沃野千裏,坦涂廣寬,紅樹林蘆葦苫布,是蝦、蟹、貝類等優良的生長栖息場所。蝦蟹均屬節肢動物門、甲殻綱,是十足目中兩個最主要的類羣。

  沙蝦:是珠江河口類型蝦類的總稱,多屬對蝦科(Penaeidae)主要經濟種類有十多種,不僅爲人們所喜食,也是换取外匯最好的商品之一。河口一帶蝦的捕獲量雖無確切的統計數字,但資源却是非常豐富的——在考察調查中,得到下列三個方面的資料:根據廣東水産廳的統計資料,50年代至60年代,蝦的年購量一般爲20萬擔,高達30萬擔,其中珠江河口一帶佔有較大的比例。港澳大量的流動機蝦船,終年多在江口一帶捕蝦爲生。居住在河口一帶的人,家家户户多備有捕撈魚蝦的簡陋漁具,每日自食亦相當可觀。這些情况對於珠江口一帶蝦資源的富饒有着一定的説服力。但近多年來衰退現象明顯。據瞭解,佛山地區1963年收購量高達5萬3千擔,至1967年僅有1萬6千擔。臺山縣1955-64年一般年收購量約一萬擔,最高可達2萬擔;1967-69年却只有1千擔至2千擔左右(見表2)。近幾年雖無全面的數字,但瞭解産量仍在不斷下降中。

  青蟹(Scylla SP):是中外馳名的珍貴佳肴,東莞、中山、珠海、斗門等縣市沿江口一帶都有捕撈,近年來捕獲量的趨勢基本上與蝦的情况相似,珠海市歷年青蚧的統計中也表明瞭這種傾向(見表2)。蝦、蚧捕獲量的减少,是生態失調的後果。由於蝦、蚧在幼體時變態多,扺抗力弱,成體也需脱殻增長,因此珠江口一帶污染對其影響將是極爲重要的。牡蠣(Ostrea)廣東俗稱蚝,屬軟體動物(Mollusca)瓣鰓綱(Lamellibranchia),適於生長在河口附近鹹淡水消長淺海地帶,附着於岩礁上營固着生活。因其味美營養價值高,國外有“海中牛奶”之稱。根據現有的資料,珠江口一帶人工養蚝是我囯最早的地區,宋朝梅堯臣(1002-1060)《食蚝詩》載:“溥臣游海鄉,雅聞靖康蚝,宿息思一飽,鑽灼苦味高。”可見在宋代靖康地方(今深圳市南頭一帶)所産的蚝,早已聞名,爲人們所喜食。養蚝業在抗日戰争時期,因日寇燒殺,蚝民逃難异鄉,蚝業曾遭到較大的破壞,解放後沿珠江口一帶灣仔、南水、北水、銀坑、三竈、南頭、蛇口、沙井等,都在政府的幫助和關懷下,養蚝業有了較大的發展,收購量年達10萬擔左右。但這次所到之處,大家都反應:蚝業出現了一些問題,

  如成長緩慢,過去(指50年代)採苗後二年即可收穫,現在最少要三年甚至四、五年才能收成,且質量大大下降,死蚝現象較爲嚴重,如沙井、銀彎一帶1979年死者達70-80%。今年(1981年)3月又出現死亡現象,這是目前蚝業中一個較爲突出的問題。該問題雖尚未作深入的調查研究,根據迹象表明,可能與污染日趨嚴重有關。此外圍墾和河口一帶淤積迅速地給養蚝業帶來了一定的灾難,因而蚝的産量也出現了下降趨勢,現以聞名古今的深圳市(包括南頭、蛇口、沙井等)爲例,在50年代一般年收購量爲3萬擔,最高達7萬擔;60年代一般多爲1萬擔至2萬擔,高達6萬擔。1979年出現大量死蚝後,至1980年僅有8千擔。目前必須盡快查明死蚝的原因,以便有關部門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

  蜆:也是軟體動物瓣鰓綱中的一個主要類羣,在河口内外數量甚大。據明末清初《廣東新語》記載:“凡生於海者曰白蜆,生於江者曰黑蜆、黄蜆.”又載:“取之若泥沙,量之以舸艓,以食,以糞田,以壅蔗,以飼鳧鴨,其利頗大……“這説明江口一帶不但早已採蜆爲食,還可用作農田肥料並可用作鴨羣的飼料。河口及沙田區龐大的鴨羣(有時一個大隊就放養10萬只),飼料來源就是靠滋生坦涂、河冲、溝渠中的白蜆、黄蜆、螃蜞以及其他的雜魚小蝦和收割後遺留的谷穗。其中蜆是主要的。此處河口沙田區一帶每年撈取海肥(主要是白蜆)約100萬擔以上。上述情况表明,蜆的數量大、用途廣,是河口一帶重要的水生生物資源之。
一。但目前該種資源産量也有急劇下將的趨勢。特别是河冲、溝渠中的黄蜆,有些地方破壞較爲嚴重。根據本次考查新會縣禮樂公社有着一定的代表性,該社的幹部們反映:過去(指50年代)一個人一天可撈取黄蜆500-1000市斤(作肥料),現在幾斤都難找到。過去該公社可放養鴨羣20萬只,黄蜆是鴨羣的主要餌料之一。目前黄蜆消失,鴨羣自然也難放養。他們説,這種情况的出現,主要原因是三廢大量向江河中排放,農田使用劇毒農藥不斷增加的結果。他們還指出:鴨羣不但可以提供副食品供應市場增加社員收入,而且有着幫助消除農田害蟲减少農藥用量的好處。

  總的來説,珠江三角洲近年來漁類、水産資源大幅度下降,已對國民經濟發生明顯的影響,應當加以重視。

  2.2 農業生態系統的破壞

  珠江三角洲農業生産在解放後發展極快,水稻從年畝産2-300斤躍進到1000斤以上,但近年因忽視生態平衡的研究,發生了不良趨向,使農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如下:

  (1)土壤犁底層變淺、變硬,有機質含量少,地力逐漸下降,糧食産量徘徊不前。土壤結構的好壞,影響到土壤肥力的高低、通透性的好壞。而通透性的好壞,對耕作層中微生物的活動和繁殖有很大影響。通透性好,微生物的數量顯著增加。微生物能分解有機質,反過來對土壤理化性狀和結構都可以改善,形成良好團粒結構的土壤。土質鬆軟,保肥保水性强,肥力高,土層深厚,有利於作物根系的生長。根深葉茂,植株生長健壯,抗逆性强,産量就高。

  三角洲圍田,由於大量施用化肥和農藥,稻草不回田,施用有機質腐殖肥也少,紫雲英等緑肥因成本較高,播種减少,圍聯後,潮排潮灌不够通暢,帶入有機質不多,入泥因種種原因,也相對减少,故土壤結構被破壞,土壤下層已開始呈現板結現象,水稻産量徘徊不前。如斗門縣67年至74年8年中水稻産量一直在700斤的水平徘徊。75年、76年還下降到654斤/畝、698斤/畝。

  (2)養鴨數量大幅度下降,天敵减少,蟲害嚴重。五十年代珠江口三角洲一帶基本上不使用農藥,農作物的害蟲主要靠養鴨捕食和天敵來消滅。六十年代開始使用農藥,用藥量逐年增加,劇毒農藥普遍使用。隨着農藥用量增大,濃度提高,害蟲的抗藥性也增强,劇毒農藥則將青蛙等天敵殺死。以往一畝田平均有鴨10萬只左右,便可抑制蟲害。現因圍田内魚蝦大部分被毒死,鴨缺乏飼料,養鴨量大幅度下降,致蟲害密度大增,蟲害厲害,影響産量,且生産成本提高,形成惡性循環。另一方面,由於過大聯圍後難於大排大灌,水稻蟲害,如文枯病、白枯病也隨之而增加,影響了産量。

  (3)隨意砍伐樹木,造成大片大片的的荒山秃嶺,引起嚴重的水土流失,不但土壤受到侵蝕,土層變淺變瘦,而且河水混濁,河床上昇,影響通航,破壞了生態。此情此景,是有目共睹的。例如斗門縣27萬畝山地,其中共9萬畝緑化成林,9萬畝殘林,有待進一步再行緑化,還有9萬畝是純屬荒山秃嶺,中山縣原來水土保持工作搞得較好,被稱爲山清水秀的縣。現在山不完全青,水更談不上秀。全縣55.3畝山地,有林面積時42.5萬畝(好的只有1.3萬畝),荒山秃嶺12.8萬畝。

  2.3 人體健康受到嚴重影響,食水被污染,部分地區發病率增加

  人體健康問題,由於工業農業污染,加以聯圍築閘後污水無法及時排出,累積有毒物質,食水被污染,羣衆飲用後,在一些縣社出現體質下降,惡性病例增多的現象。新會縣禮樂公社最突出,該公社處於江門河下游,因江門市工業排放大量有毒物質入江門河,流入公社溝涌,聯圍後排污困難,食水發生污染,進而導致疾病。七十年代以來,青年人肝大現象增加,征兵合格率降低,1972年征兵體檢432人,其中肝大的有117人,占27.3%;1976年征兵體檢膽大的有45人,占17.3%。全社小兒麻痹病例高達141人,肝炎病人達1541人。特别嚴重的是死於癌症的病人逐漸增加,從1973年1977年全社死亡於癌症的(主要是肝癌)已達86人。1978年發生二號病,遍及15個生産隊。1979年傷寒病人達3601例,1980年上昇到5230例。雖然致病原因很多,但主要來自污染,這裏地質是第四紀淺海沉澱,地下普遍埋有腐臭的紅樹林,井水根本無法飲用。斗門縣莽山大隊1100多人,患癌症的達10人,占1%。中山縣港口公社食水污染及發病率也相當嚴重,發病情况也相類似。羣衆反映:工業污染是導致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自然生態環境的變化已不同程度地反映到人體健康方面,人民健康受到了損害。

  2.4 口門淤積加快,危及航運交通

  根據有關資料統計,平均每年從上游輸入河口區的泥沙爲6163萬立方米。這些泥沙部分淤積於河口區内各水道,另一部分則被輸送至口門以外。根據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所統計資料,僅淤積於近各口門水道的泥沙,平均每年就達441.2萬立方米。表4是各近口門水道在中水位的冲淤情况,由表4可以看出,鷄啼門水道屬於冲刷,平均每年冲44萬立方米;其他七個口門均屬於淤積,平均每年淤積485.2萬立方米。若從各水道河床平均淤積厚度來看,在一般中水位情况下,磨刀門水道(竹洲山至燈籠山)爲0.44米,蕉門水道(大九村至第八冲)爲0.13~0.24米,洪奇瀝水道(扳沙尾至十六傾)爲0.55~0.58米,泥灣門水道(安成圍至尖峰村)爲0.66米,虎跳門水道(大環水閘至洋關魚港)爲0.36米,虎門水道(蓮花山水道)爲0.11米,而鷄啼門水道(成谷圍至永茂圍)則冲0.59米。當然,水道的冲淤不僅與來沙量有關,但更重要的是水流動力狀况,例如,白荇堵海後,正是由於動力條件變化,引起鷄啼門水道嚴重冲刷,而附近的横坑口、赤粉水道等則迅速淤高,使廣州至湛江的數條三千噸大輪船無法再經由横坑出海,較小的江門至井岸客輪,枯水期也難以通過赤粉水道。應該指出,上述冲淤數字,只是1952年至1963年間兩年地形資料對比所得結果(除虎門水道外),然而從六十年代中期以來,從上游輸入河口區的泥沙量顯然增大(例如,馬口站1960~1963年平均含沙量爲0.215公斤/立米,1964~1978年爲0.332公斤/立米,增大了三分之一),聯圍築閘等大型水利工程也不斷增加,水流動力條件必然有所變化,因此,水道形態也要適應新的變化規律,口門段仍然以淤爲主,且淤積速度較快,而口門外更是如此,例如磨刀門口外的交杯沙(攔門沙),六十年代平均每年向海推進近60米,近幾年增至80米左右。鷄啼門口外淤積亦嚴重,攔門沙在1964年至1977年推進約4公里,西側沙咀和東側海坦也迅速南伸和淤高,以往船隻能自由通航南水、大小林,現在除了鷄啼門水瀝及大門瀝較深處外,其餘在大潮谷時只有幾十公分水深。六十年代二門尚能通航,七十年代中期則已經圍墾種植。所以,口門外的的攔門沙和大片海坦淤積是十分快的,這就必然或將會給航運交通帶來嚴重的影響,例如江門至南水客輪,枯水季節往往要繞遠道或候高潮時才能進入南水碼頭,其他多數口門也同樣會存在這種威脅。

  3 影響珠江三角洲河口段生態平衡破壞的主要因素

  導致生態平衡破壞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和綜合性的,經過初步分析研究,主要有下列幾個方面:

  3.1 嚴重的河口污染

  河口污染是珠江河口區生態平衡破壞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珠江逕流經常携帶大量污染物進入珠江口各汊道和口門,使河口區水質、底質和生物受到污染。據有關部門調查估算,每年進入珠江口的污染物有:石油12,728噸、氯化物1,074噸、砷942噸、酚402噸、鋅12,675噸、鉛10,501噸、銅2,273噸、鉻285噸、鎘219噸、汞11.4噸、r一六六六392噸、H605-8.72噸。有些河涌和岸段,上述各類污染物多已超過國際衛生組織所規定的標準。河床底質的污染更見嚴重,香港——崖門口一綫,底質已形成油類高含量地帶。污染源首先來自廣州、江門、佛山、東莞、中山等縣市工業排放的廢水,以及香港、澳門一些工廠的廢水,還有小部分時來往船舶的油污水。據統計,僅廣州、江門、佛山和東莞四市、縣排放工業廢水嚴重的工廠就有120多家,年總排污量21,278萬噸(不包括社隊企業),其中廣州爲10,950萬噸、江門4,252萬噸、東莞3,797萬噸、佛山2379萬噸。其次是來自大量施用高毒化學農藥。據調查,廣州郊縣每年施用農藥8,400多噸,平均每畝2.5公斤,其中有機氯、有機汞、有機磷占70%以上;而且農藥施用量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佛山地區全區1979年共施用農藥79.4萬擔,平均每畝6.15斤。大量的有毒污染物質使珠江口漁場不斷外移,水産資源衰退,名貴魚類幾乎絶迹。農業生産和人羣健康亦受到越來越大的威脅。各口門和近海水産資源破壞尤爲嚴重,斗門縣和珠海市的魚蝦捕撈,深圳市的養蚝業都受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摧殘,七十年代以來,生産每况愈下。考察團所到之處,普遍反映水産捕撈量一年不如一年,不少漁業社隊感到生態破壞,前景渺茫,要求上級從速采取措施,制止污染,保護生態,保護資源。

  有人認爲城市污水逕流排入河中,會使河水富營養化。據本次調查,三角洲圍内河涌由於排水不暢,有機質分解時氧氣多已耗盡,浮游生物、魚類、介殻類大都死亡,圍外水流暢通,氧氣含量應當增多,但本區廢水耗氧量超出水的含氧量幾倍,是否發生富營養化還有待研究。

  3.2 過大的聯圍築閘

  珠江三角洲地勢低窪,河網密佈,土地肥沃,雨季易患洪澇,沿海地區又有咸害。解放三十年來,經過艱巨的水利建設,已將原有低矮破爛的2000多個小圍聯成250多個較大的圍。爲進一步根除洪澇咸灾害,建設商品糧食基地,珠江三角洲整治規劃,將現有堤圍聯成36個大圍,並以江(門)新(會)聯圍爲試點,進行大型聯圍築閘工程的實施。實踐證明,大型聯圍築閘雖大大提高了抗灾能力,促進了農作物生産的發展,但過大的聯圍築閘,控支强干,改變了圍内外水情,往往導致農漁牧生態平衡的破壞,造成農業合理經濟結構的失調。

  江新聯圍位於西江於流磨刀門水道和潭江水道及銀州湖之間,由原有禮東、天河等11個圍聯成,總面積546平方公里。主要工程是建設控制水閘9座和船閘6座培修於堤91.4公里。目的在於控制西江洪水和銀州湖海潮入侵,以徹底解放新會、江門33多萬畝耕地防洪(潮)和15萬畝農田的内澇漬水,並爲進一步降低地下水位創造條件,捍衛江門、新會45萬人民生命財産的安全。如1979年聯圍基本建成運行後,在汛期西江幹流洪峰流量不到十年一遇頻率的情况下,圍内睦洲、江河水道洪水流量分别减少了20-30%,水位降低0.3-0.64米,流速亦大爲减慢。圍外流量增大,水位大多略有昇高。基本上收到降低圍内水位,减少圍内洪澇,降低地下水位,改善農田生態條件的顯著效果。但另方面由於在西江於流和圍内汊道之間搆築水閘和船閘,改變了圍内外水文狀况,使原來一些較好的生態平衡遭到破壞:

  (1)水質污染加重,有機懸浮質來源减少。聯圍築閘阻截汛期洪水挾帶的大量有機懸浮物質進入圍内沉積,减低了土壤自然肥力和水生動物的營養物質。同時由於流速减低,流量减少,加重了江門市和新會縣工農業污染物在圍内的積聚。據圍内江門河、禮樂河水質調查,目前河水呈現油臭味,水面常有油膜和泡沫,河水中有機物污染嚴重,氨氮、溶解氧、耗氧量的檢出率和超標率約在100%以上。其中以江門河耗氧量最高,超標3.3倍,溶解氧最低,平均5277毫克/昇。有毒物質硫化物、酚、氰化物等含量均很高,平均超標率硫化物爲51.9%,酚達80%,氰化物7.6%。此外重金屬中汞的濃度也很大,超標3-6倍。細菌污染亦相當嚴重,檢出細菌平均每毫昇2.12-3.05萬個,超標達萬倍以上,大腸杆菌超標亦達幾十倍至幾千倍。尤是農曆初三、十八大潮時,漲潮流將江門河上的污染物頂上天沙河,使位於江門市北郊裏村的自來水廠也受到污染,1979年7-9月下閘節洪期間江門自來水廠被迫停止供水共7天,後來堵塞天沙河(留口7米),才攔截污水倒塗,恢復正常供水。

  (2)生物生態平衡破壞,農業生態惡性循環。於水質污染嚴重,生物生態平衡破壞,土壤和農、漁産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水生生物,如魚類、蝦、青蛙、蜆等産量大爲下降。禮樂公社過去每户每年可捕獲魚蝦100多斤作爲副食,現一户一年撈不到10斤;再六十年代,黄蜆用作肥料,每人每天生産定額500斤,現每人每天不能撈到10斤;螃蜞已更少見,禾蟲基本絶迹。魚蝦、貝類和浮游生物的减少,使三鳥養殖趨於衰落。在五十年代,全社年養鴨15-20萬只,現在不到3萬只。鴨吃害蟲,養鴨少了,水稻病蟲害增加,爲了除蟲滅病,增强有機磷、有機氯等高毒農藥,更加重了禾田、河涌水質污染和水生生物的死亡,搆成農業生態環境的惡性循環。

  由於水質、農、漁、牧産品污染加重,人羣健康日趨惡化,死亡率增加。據禮樂公社衛生院統計,近年來,痢疾、腸炎、傷寒、肝炎、腹瀉等疾病逐年增加,一些流行疾病也易於傳播。據不完全統計,1978-1980年全社死於癌症者便有28人,該社新興大隊,考察團調查時就有幾個肝癌和鼻咽癌患者,生命危在旦夕。禮樂、睦洲等公社干羣强烈呼吁政府改善環境污染,鋪設自來水管,保證人民健康。

  (3)河道地貌生態平衡的變化

  聯圍工程運行後,减弱了圍内江門河、睦洲河的河流動力,增强了圍外西江,澇澇溪及其支汊龍泉河的動力,導致河道冲淤發生變化。

  江門河是思賢滘以下西江幹流右側的第一支汊道,自西江右岸的北於向西南至大洞口匯入崖門水道銀州湖。聯圍前,洪水季節,西江水位比銀州湖高,江門河水面比降大,水流急,流速常超過2米/秒,河道以冲刷爲主,尤是北段河冲刷到基岩,成爲江門河的節點,節點以下,河道漸寬,但航道不變淺,有些河段還趨向加深。聯圍後,北街水閘成爲人工節點,江門河分洪量减少,比降减弱,流速降低,河道變爲淤積。1980年洪水季節,江門市長堤下淤積厚達1米,雖則枯季冲刷一部分,但内側邊灘仍見淤高;江門造紙廠渡口邊灘近兩年來淤積加快,現露出水面淤泥寬約5米,可見聯圍後江門河産生了明顯淤積。

  與江門河一樣,聯圍前睦洲河因受西江洪水位日益抬高影響,泄洪量加大,加之没有節點控制,五十年代末以來,出現嚴重冲刷,河道日益冲深刷寬,尤其是下進口河段,常有塌岸,平均每年加寬3-4米,冲深2-3米(睦洲玗附近冲深也有1-2米)。睦洲樞紐建成後,水閘成爲人工控制睦洲河流量的節點,泄洪量减小,比降减緩,流速降低,睦洲河道由冲刷變爲淤積,沿岸塌岸現象已經消除。

  與圍内河道演變情况相反,圍外的西江支流、澇澇溪和龍泉河,在聯維爾工程運行後,泄洪量加大,水位昇高。使北街對面的江心洲(潮連)西岸、古鎮公社西江沿岸、十一沙(大鰲公社)西岸被冲刷,堤綫崩塌。龍泉河原來已有塌岸,聯圍後這種情况更見嚴重。

  (4)水運資源的利用受到限制

  江門水道是聯結西江幹流和潭江的天然航道,是我省的一級航道,五百噸級貨船和三百噸級貨船可以自由通航,是江門市、新會、開平、恩平、臺山的全部和湛江、海南部分船舶來往廣州的必經之路。北街樞紐建成後,一方面影響進出江門港船舶通航,减少貨運,增加成本,另方面使江門河由冲刷變爲淤積,增加疏浚維護投資。據調查,每艘船過閘一次,快者約需1小時,最慢的要3-4小時;過去廣州往三埠船隊,一般三排六艘船,可以隨時通過江門河。現在要分三批過船閘,需費6-8小時,造成船舶周轉率的下降。建閘前江門港平均每小時進出80多艘船,現只有40多艘。如遇洪水500噸級貨駁還不能入閘。碰到臺風,錨泊在北街高沙新港的船舶要比以往提前半天至一天過閘入江門河避風,臺風過後又要花同樣時間返回原作業區裝卸。總之聯圍築閘限制了水運資源的利用,給交通運輸帶來不少損失。

  類似江新聯圍對水質、水産和航運的不利影響,在中(山)順(德)大圍也有出現。我們認爲聯圍築閘的方向是正確的,但過大的聯圍,尤其是在重要的行洪航道築閘,給生態平衡帶來較大的破壞,是值得認真研究的。

  3.3 過深過大的海灘圍墾

  珠江河口徑流豐富,輸沙量大,尤是西北江三角洲河流輸沙作用顯著,三角洲不斷向口外淤積伸長,利用這個自然規律,圍墾海灘,不但可以擴大耕地面積,增加糧蔗等作物生産,而且合理(適地、適深)的圍墾海灘,結合口門導治,束水攻沙,還有利上游防洪排澇,降低地下水位,改善農業生態平衡。但目前是過深過大的圍墾,圍海面積大,成田面積小,成本高,效益低,又破壞了河口海岸帶生態平衡,嚴重影響漁業付業生産。國營農場1974年起在崖門口的三虎至大杧島的鴨咀抛石圍墾,計劃圍海12萬畝,圍墾深度達-4至-5米。由於圍墾過大過深,成本過高(每畝要600元以上),不得不被迫改築小圍,只在高灘部分圍了3萬多畝,其餘改種水草。但却破壞了南水公社2000多畝蚝場,海岸紅樹林也被毁壞,該社蚝的産量嚴重下降,魚、蝦、蟹因失去紅樹林的栖息洄游産卵環境而大幅度减産,以小魚小蝦爲食料的水鴨過去成羣出現於紅樹林及灘地,現也遠走高飛了。同時由於過大過深抛石圍墾,使潮流作用减弱,河流淤積作用加强,附近海域日益變淺,破壞了漁業資源,影響航運交通。一些社隊幹部群衆深有感慨地説,“群衆圍海造田,一般是等灘地出露水面(潮間帶)才圍墾,圍一塊海,成一片田,每畝100元即够,國營農場水深幾米就抛石,每畝田4千元投資也在所不惜,請問國家爲什麽要這樣花錢!投資大深水圍墾少搞些,多搞些水産好不好?!”

  類似崖門口過大過深的抛石圍海,其他地方也不罕見,這種不合理的圍墾,也是河口海岸帶生態平衡破壞的原因之一。

  3.4 巨型的堵海防咸工程

  大型堵海防咸工程也是一樣,如果規劃未作全面考慮,只圖某方面需要,或單純從工程方便而隨意堵海,也必然要導致海岸生態系統平衡的破壞。我省著名的白藤堵海工程,就是明顯的例子。

  白藤堵海工程是指在磨刀門海區西北部白藤島東西兩側修築的堵海大堤,東堤長4050米,西堤長1670米。工程堵截泥灣門的出海口,使其改道鷄啼門出海,達到抗拒鹹潮上涌和風暴潮襲擊上游農田的目的。1959年工程完成後,達到了防禦臺風暴潮,减弱鹹潮入侵,20萬畝咸田單造改雙造的預期目的。但是由於堵海工程堵塞了泥灣門出口,水流至鷄啼門出海,流程增加了16公里,白藤海堤内成了一個32平方公里的内湖。因而附近江門海域的水文狀况,原有的生態平衡受到嚴重的破壞。

  (1)低潮位偏高,高潮位偏低,原有大面積自動排灌系統遭到破壞;堵海後,泥灣門進潮量减小,潮差變小,潮谷常年偏高,潮峰枯季偏低,汛期較大洪水時略有壅高。據1956、1958和1959、1960年實測潮位資料的平均值對比,各站洪枯季低潮位均抬高,其中以白藤站抬高值在大(0.87米)往上游抬高值漸减,至睦洲僅爲0.11米;高潮位一般較堵海前降低,降低值爲0.02-0.24米,其中以黄金站降低值最大,往上游漸减。只是在馬口站流量超過24300秒立方米時,除黄金站高潮位略有降低外,其他各站均有昇高(見表5)。由於潮位的變化,使20多萬沙田自動排灌破壞,歷史上引洪灌溉淤積肥的辦法失效。土壤肥力降低,新沙田不能演替爲老沙田,低沙田不能淤高爲高沙田。若大洪水與大潮相遇,磨刀門神灣至口外,虎跳門横山至沙堆,荷麻溪至澇澇溪,水位普遍抬高10-20厘米,加重了防洪負擔。

  (2)排水不暢,漬水加重;堵海後,白藤湖起了儲蓄海水作用,鹹水不易排出,汛期排洪困難,上游漬水加重。以修築白藤堵海大堤前的1957年與修堤後的1960年相比,這兩年的水情相似,但1960年擴大漬水面積17.15萬畝,加重了原有漬水面積22.63萬畝,合計近40萬畝。而且隨着白藤湖和泥灣門水道日益游淺,堤外磨刀門兩側淺灘的擴淤,水位逐年高漲,漬水範圍越來越大,1963年調查漬水面積增至43.5萬畝,至1970年達到70萬畝。而且漬水的時間越來越大,洪澇灾害日益嚴重。

  (3)鹽水綫和會潮點下移;堵海後,進潮量减少,潮流勢弱,鹽水綫南移,常年一月泥灣門鹽水綫由堵海前的赤坎下移至白蕉和大托之間,三月由泥灣口下移至小木西。磨刀門由於堵海後逕流量相對增加,鹽水綫亦向下移動。隨着潮流界的下移,會潮點亦向下移動,堵海前,傳入泥灣門、磨刀門、虎跳門的潮波可以説是齊頭並進,會潮點在横坑和竹洲頭,堵海後下移至大託附近。由於鹽水綫和會潮點的南移,泥灣門、磨刀門的水産資源如魚乃   魚、沙蝦、牡蠣養殖受到很大的破壞,魚場外移,蚝呈(牡蠣養殖場)只得南遷至口外三杜島去了。⑷流量重新分配。巨堵海前後特大洪水資料比較,若以馬口站爲100%,則堵後下游各河汊水量分配爲:西海水道(天河)减少1.2%,甘竹溪和東海水道(南華)增加1.1%,江門河增加0.1%,睦洲河增加0.4%,勞勞溪和荷麻溪减少0.9%,螺洲溪(流入泥灣門水道)减少1%,磨刀門增加0.1%。流量的增减,流速亦相應增减,河道冲淤隨之急劇變化。泥灣門由於洪水流量减少,流速變慢,河道出現淤積,特别是接近泥灣門附近的赤坎,鰲魚沙和螺洲河段,自1960年以來已淤高1-2米,最深的横坑口下已淤高3米以上。1962年以前廣州至湛江的三千噸輪船,可以通過横坑水道,現已不能通過;江門渡在枯水期亦經常被擱淺。而磨刀門、鷄啼門和虎跳門水道以及睦洲河、龍泉河、九子沙等由於流量增大,流速加快,則普遍出現冲刷和塌岸。

  爲了處理白藤堵海工程對生態平衡的破壞,省、地、縣有關部門專家和科技部門在六十年代多次對該工程進行“會診”,最後制定了“河湖分家”的治理方案,即將泥灣門-鷄啼門水道與白藤河分開治理。河湖分家工程1975年竣工後,由於湖的容蓄作用消失,潮流直接進出口門,泥灣門潮量增大,因此會潮點又恢復到原來的横坑和竹洲頭附近,低潮位復又降低,高潮位有所抬高(表6),潮差增大。河道的冲游亦因河湖分家後水文狀况的變化而改變,鷄啼門水道,由於納潮量的减少(湖容蓄作用消失),動力减弱,全河段由冲刷變爲淤積。相反泥灣門水道,由於水動力相對增强,河道又略有冲刷現象。由於水文生態的恢復,結合挖泥抬田,興建大批電排站,調整排灌系統等農田基本建設措施,實行糧、蔗、魚並舉;白藤湖實行開閘排洪,圍墾與養殖結合,並種植大片護防林帶,新的魚米之鄉,新的生態平衡正在建立。

  3.5 掠奪性的酷魚濫捕

  建國初期,珠江口水産資源很是豐富,捕獲量隨着漁船的增加而增加。六十年代以後,機動漁船發展很快,馬力逐年提高,並采用密目網具往復拖網,母魚幼魚一網打盡,致使水産資源不斷衰退。七十年代中期以後,由於港澳魚價高漲,港方和我方漁民更是不顧資源條件,
忽視資源保護,實行底拖作業,使酷魚濫捕與資源衰退的惡性循環日益發展。例如大鵬灣漁場五十年代沙丁魚、池魚年産量達20多萬擔,毛蝦季節,海面成紅色,用小艇木殻便可捕上幾擔。多年來由於港方漁船在海灣入口處拖網,日夜來回捕撈,母魚一入港産卵,便被捕光。近年來魚産極少,毛蝦幾乎絶迹,其他海區也極少出現淺海浮水魚羣游的現象。

  4 恢復和重建珠江河口三角洲生態平衡的一些建議

  4.1 開展河口生態系統的研究,重視資源生態保護

  三角洲河口是個獨特的生態系統,又是自然生産力很高的地域。網河區的沙圍田和積水地自然生成力大,如果利用得當,按生態系統科學進行土地利用和管理,可以建設成水陸互相促進、農林牧副漁五業俱興的各種人工生態系統;河口灣的潮間帶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礦物養分,經過圍墾改造後是肥沃的良田;河口綫海區有機質、溶解氧、營養鹽、浮游生物豐富,是魚類繁衍和水産養殖的良好場所;河口灣深度的水道和豐沛的水量,往往使河口成爲出海咽喉和水陸交通樞紐。此外,河口灣還是優良的休養和遊覽勝地。總之,三角洲河口有着豐富的自然資源,這些資源的形成和演變又是處在一個相互制約的、獨立統一的、獨特的河口三角洲生態系統中。人類活動只要改變這個系統的一個環節或組成因素,就必然引起生態系統平衡的改變。上述可知,珠江三角洲河口各種生態系統平衡已遭到相當程度的破壞,如果我們不提高到生態系統科學來認識,只搞生産,不顧生態,任其繼續發展,就必須會受到大自然更大的懲罰。因此,當務之急是開展河口生態系統的研究,以便掌握生態系統科學規律,“對症下藥”,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護河口資源生態。研究内容應以當前生態平衡存在問題爲主,如聯圍築閘對網河區生態系統影響的研究,海岸工程對生態系統影響的研究,污染對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影響的研究等,以期在較短的時間内得到應用,解决珠江河口三角洲開發整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問題。一些生態系統基礎理論問題,如河口灣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生態系統最優化模式等問題研究,也應適當結合進行。

  4.2 堅决貫徹《環境保護法》,建立新的生態系統保護法規。

  珠江河口三角洲生態平衡破壞的最重要因素是環境污染。解决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堅决貫徹執行國家制定的《環境保護法》,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針對本地區當前環境工作存在問題,對做好河口地區環境保護工作提出下列幾點建議:

  (1)加强環境保護機構的建設。凡未建立環保機構的縣應盡快建立環境監測站;已有的市、縣環保機構,目前多數力量單薄,人員、設備、制度都不健全,應進一步充實提高,加强這一工作的指導。地方財政應在經費上給予支持,使環保工作迅速開展起來。

  (2)積極處理老污染,防止新污染。堅决貫徹《國家環境保護法》規定,對一切排污的工礦企業和事業單位,嚴格采取行政管理和經濟手段相結合的辦法,對超標排污實行收費罰款,以促進治理。對污染十分嚴重又不積極治理的企、事業單位,應采取强制性措施,限期解决污染問題。對與港澳污染有關的問題,應當通過適當途徑,開展聯合調查,簽訂相互防污協議。今後凡新建的企業,包括引進外資建設的企業,都應當認真執行國家“三同時”的規定,防止引進外資建設的同時把污染也引進來。

  (3)積極組織新的化學農藥的研究和生産。農業部門應協同有關科研、工業部門,積極組織新的化學農藥的研究和推廣,盡早生産低毒、高效、低殘留的農藥,同時限制高毒農藥的大量使用,逐步以低毒、高效、低殘留農藥代替現有的高毒、低效、高殘留農藥。與此同時,應積極開展生物防治病蟲害的研究,總結推廣生物防治經驗,認真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4)積極組織開展本底調查和環境監測工作。這是環境質量評價和預測的基礎,各級環保門應積極組織有關科研、教育、衛生部門共同進行,掌握本底情况和各種有毒物質污染的來源、動向和發展趨勢,爲治理污染提供科學數據。

  珠江河口三角洲生態平衡的破壞,除環境污染外,還有農田水利工程、海岸工程、掠奪性的酷魚濫捕等因素。因此必需制定一個生態系統保護法,並在省政府之下設立一個專門的執法機構,統管生態系統保護事項。今後,凡大型的農田水利工程、港口通航工程、海灘圍墾工程,都必須經過這一機構的審批,舉凡没有生態系統保護措施的建設一律不予組建。

  4.3 建立合理的農業生態結構,搞好水土保持。

  長期以來由於極左路綫影響,片面强調“以糧爲綱”,把土地開發的含義局限在發展糧食上,把珠江三角洲的整治,局限在商品糧基地建設上。結果糧食雖然得到了一些發展,但漁業、林業、牧業(家禽家畜飼養)、副業(水果)却被破壞了或被忽視了。土地資源開發的概念是廣闊的,合理的土地資源開發應該按照客觀的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宜農則農,宜漁則漁,宜牧則牧,還要考慮交通運輸和旅遊事業的需要。科學的土地利用應該建立在生態系統平衡的基礎上,按照國民經濟需要,因地制宜、統籌兼顧,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和水域資源。三角洲的整治措施也必須從農林牧副漁合理結構,河口生態平衡的觀點進行規劃。當前珠江河口三角洲農業生態平衡的恢復,應着重抓水産資源、蠶桑資源、果樹資源和畜牧業的恢復和發展。以水産促進三鳥和猪的飼養,以畜牧促進農耕;林業和果樹應結合園林化考慮(如新會禮樂公社和天馬農場),重新建立合理的農業結構和新的農業生態平衡。此外,把河口上有的造林緑化和水土保持,與河口三角洲生態系統結合起來,也是河口生態系統保護的重要措施。因爲河口三角洲水道的穩定,作物自然養分、河水浮游生物和營養物質的來源,都與上游造林緑化和水土保持息息相關。

  4.4 規定季節性禁止捕魚區,保護水産資源。

  鑒於珠江口水産資源日趨衰退,漁場不斷外移的情况,考慮我國當前尚不能大量發展遠洋漁業的實際,在珠江口沿岸分期分批劃分季節性禁捕後,恢復和保護水産資源是必要的。與此同時應大力發展海水養殖和淡水養殖漁業,彌補規定禁捕區後水産供應不足。在拖具網具的生産和使用方面,亦應有一定限制,防止掠奪性的酷魚濫捕。

  

  (由於調查考察時間匆促,本報告未經全團充分討論,錯漏在所難免,請與會專家認真審閲,以便進一步修正。)

  (本成果完成於1981年,該文主撰人沈燦燊教授爲考察團團長,團員爲各大學教授8人。)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