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訪美報告(一)



  沈燦燊

  1 美國地理學發展的特點

  美國地理學的發展、如從1852年在紐約成立美國地理學會説起,已有一百二三十年曆史,早期的地理思想深受西歐的影響,如德國的“地球環境决定論”、法國的“人地相關論”等等,在美國都曾廣泛流傳。到了本世紀三十年代,美國涌現了一批頗有成就的地理學家,其地理研究開始呈現了自己的特點。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由於軍事、政治和經濟各方面的需要,大大促進了美國地理學的研究,創造了較好的工作條件,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

  美國地理研究工作分散在地理系、大學研究機構、政府有關部門以及一些私人企業的規劃設計部門中進行,其中以大學爲最重要。美國没有專門的地理研究所,但少數政府部門的研究機構如地質調查所,根據其工作内容與規模,實際上是地學科學研究院,其中包括地理研究部門。

  溝通全國地理界,組織學術交流活動,出版地理系專業期刊則是各地學會的事。其中以總部設在華盛頓的美國地理學家聯合會爲最重要。有會員將近6000人,出版〈地理年報〉(實際上是季刊)和〈專業地理學家〉雙月刊。其次是編輯部設在紐約的美國地理學會,出版〈地理評論〉季刊,亦是代表美國地理界學術水平的中心刊物。再次是1888年成立於華盛頓的國家地理學會,出版〈國家地理雜誌〉月刊,是通俗畫報性質,每期在世界各國印行1000萬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普及地理知識刊物,有一定影響。此次訪問期間,該會主編特設家宴,接待代表團,表示歡迎我國地理學家協助撰稿。

  美國地理學内部各個分支學科的發展不够平衡,近二十年來,人文地理學中的城市地理學有較大規模的開展,目前已成爲美國地理學研究的主流。其次,在美國地理研究中對人文因素的重要性又有新的評價和論述,因而不僅傳統的社會地理、文化地理、歷史地理、政治地理等分支學科各有所發展,而且還出現了行爲地理學,感應地理學、旅遊地理學等新的學科,顯得很活躍。

  美國關於自然地理方面的研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有衰退的迹象。有些地理界的傳統研究領域,其重心往往轉入到其他相鄰學科中去,特别以地貌學最爲明顯,目前在美國從事這方面研究的人員大多集中在地質界而不在地理界。在自然地理學各分支學科中比較活躍的是氣候學,除了傳統的氣候區劃一類工作外,還開展了氣候變化與預測、氣候與地理環境其他要素相互關系等方面的研究,在理論上也有所發展。自然地理方面的研究重點則在探討水土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環境的 保護問題,這些研究工作不僅和人文地理方面合作,而且也和其他地學,生物學乃至工程技術方面合作。

  現就地理教學,應用研究、理論研究、技術手段等方面,對美國地理工作的特點作一概要介紹如下:

  2 美國的地理教育

  美國大學地理教育特點是:開設課程較多、課程内容豐富,涉及面廣、基礎訓練較强,教學科研活動都比較活躍。

  全美國大學中設有地理系和開設地理講座的約有55所左右,約占大學總數1/5。有117所大學地理系開設研究生課程,其中半數只是提供碩士學位,另半數提供碩士和博士學位。1966-1967年十年間共有2552人在美國各大學地理系獲得博士學位。美國中學畢業生中僅60%可以上大學,大學畢業生中大概只有7%當研究生繼續深造。美國大學地理系有的設在文學院,有的設在理學院,個别也有設在商學院的(如亞利桑那大學地理系)。

  大學地理系開設的課程,大致分:環境和自然地理,資源系統,人文地理 、區域地理(以外國爲主),製圖、遥感和電子計算機應用等幾個方面,每門課爲3學分,大學生四年要讀完120學分,其中大部分爲必修課,少數爲高年級選修課。博士研究生不規定選修課,也没有一定學習年限,一般爲三年以上。選修課名目繁多,有些選修課程的設置有“因神設廟”現象,如某教授對某方面專題有興趣或究研已有結果,就可以開設該專題的課程。有些課程如外國地理等,外來選這課的人數,往往等於本系的人數,地理系學生也可以選和地理系無多大關系的外系課,如音樂、造型藝術等,地理系的一些共同必修課往往由有關院系開設,有些課程的實驗研究,如岩礦、土壤、水文、氣候等也在相應院系的實驗去做。美國大學系際間的協作比較普遍,可説是屬於“開放性”的。而我國大學的科系强調樣樣要本系具備,形成一個獨立完整的體系,即所謂“封閉性”的。一般地理系都有遥感實驗、自動製圖實驗室,每一地理系起碼有一個計算機終端,不少都有小型計算機(如PDP11/35),有些系每一個教授的辦公室内都有一計算機終端,全系師生普遍應用計算機和遥感新技術。

  美國教學的主要任務由教授承擔,教授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三級。一般每一教授平均每周要上10多節課,教學輔助工作由研究生承擔,研究生兼助教工作的居多。

  教授的工作效率很高,既教學又做科研,上課外,每年還要發表好幾篇文章,多數教授的專業面廣,能教二三門課,研究任務大多接受政府部門或私人企業委托進行,也有和研究所合作的,此外各大學還有一些專搞研究工作的教授。各級教授工作六年後,就有一年全薪的進修假,可到别處活動,教授工作到一度年限可轉爲終身職業,因而工作比較安度。有的大學邀請别校的老師或外國科學家作訪問 教授(visit Prof.)代爲開課或協作搞研究,這對於交流學術思想,開展校際和國際間的協作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我們參觀過的20個美國大學地理系,各有教授10-40人不等,大學本科學生60-100多人,研究生20-60人,個别師資較强的大學,研究生人數即超過大學生。大多比我國大學地理系的規模大。

  3 美國地理學的應用研究

  3.1 城市地理研究與城市規劃

  美國由於農業現代化達到較高的水平,農業方面多餘的大量勞動力紛紛進入城市找出路。其結果就促使了美國都市化的畸形發展。在這種形勢下美國城市地理學在最近三十年來迅速發展,已成爲美國地理學中一個最主要的分支。各大學地理系不僅對城市的概念、性質、規模、職能分類等問題進行廣泛理論探討,而且對城市規劃、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環境保護、城市供水、城市制圖等應用研究也極其活躍。

  近二十年來,美國大城市中心區由於黑人大批遷入,居住擁擠,失業嚴重,犯罪率高,加以環境污染,很多中産以上的白人居民不斷遷往郊區。高速公路網的建成,又爲城市開闢新住宅區和新商業中心創造了條件,而大城市中心區則出現了日趨衰落的局面。在此情况下,對新郊區如何建設、對舊城區如何改造,都需要進行通盤規劃。

  各大學地理系主動配合這一客觀需要,或受各級規劃部門的委托,進行大城市人口種族問題、城市内部結構、功能分帶、經濟活動、腹地變化、城區環境保護和遊息區的建設等方面的專題調查研究。同時爲了緩和都市化帶來的種種矛盾,政府有關部門並要求地理學者對中心城鎮也開展調查,包括建設條件、土地利用、人口移動、就業機會、經濟結構等内容,提出文字報告和分析圖件,供制訂規劃參考。

  3.2 區域地理、外國地理研究

  區域地理是美國學傳統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於美國在世界事務中的重要地位,因而其區域地理研究的重點不在本國而在外國。據美國地理學家聯合會(A、A、G、)1978年對其5.861名會員的專業統計分析,大多數會員,除部分地理專業外,都兼有區域地理專業,他們把全世界劃爲54個專業研究地區,其中17個爲本國地區,37個爲外國地區。美國地理界對外國地理的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戰後二十年中形成高潮。這一研究工作主要在政府部門和文教單位兩大系統中進行,而後者是受前者資助支持,並爲前者服務的。政府部門研究外國地理的主要機構有:國務院的地理專家室、並在主要駐外大使館中派駐地理參贊;海軍部的海軍研究組織(ONR)設有地理組;國防部的研究與開發署中設有地理組;空軍部設有地理研究管理局;農業部設地海外農業局。其中海軍研究組織是最主要的研究外國地理中心,在1959-68年間曾實施“外國實地研究計劃”(Foreign  Field  Research  Program),以美國科學院地學部的名義,資助地理工作人員對外國,特别是亞、非、拉地區進行上百次調查。

  在文教領域有六個地理學會,五個地區性科學研究學會,20多個大學受政府或壟斷集團資助,設立研究外國地理機構,出版20多種專門刊物。地理學會中如美國地理學家聯合會中設有亞洲地理委員會(主席是諾布爾教授)。地區性科學學會中如華盛頓的亞洲研究協會有2,400名會員,出版《亞洲研究學報》。大學機構中如加利福尼亞大學有《國際問題研究所》、《東南亞研究中心》等、出版《中國地理(China  geographer)》雜誌。

  美國對外國的研究,其注意力集中於拉美、中東、非洲英語系統國家、東南亞和蘇聯,其中尤以乾旱區、赤道濕熱區以及和石油資源有關的淺海區爲其研究重點。其研究内容則根據任務不同而各有所側重,如海軍部組織的調查着重於兵要地理,如糧食供應,居民點類型,交通綫配置,海岸地貌、植被的季節變化,地方病,水體的水面變化等。又如農業部海外農業局的調查着重於各國的農業生産的自然條件、土地利用、農作物生長季節與産量估計、耕作技術、生産潜力和農産品貿易等。再如受聯合國區域經濟委員會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資助的調查則着重於土地利用、自然資源分佈,水利開發,現有工業水平和發展潜力,當地居民生活水平,發展内地交通與貿易的可能性等。

  在大量調查研究工作基礎上,美國出版的外國區域地理專著,在數量上超過了地理學,各部門學科的著作,據美國主要地理期刊《地理學評論》,自第一次大戰以來50年所發表的論文分類統計,74.5%是關於外國地理的。

  到了七十年代後期,特别是越南戰争以後美國對外政策有新孤立主義的傾向、政府部門减少了對外國地理研究的支持,許多地理工作者轉向本國城市地理和環境的研究,對外國區域地理的研究興趣有所下降,但國家科學基金會和社會科學委員會(Social  Science  Rescar-ch  Council)仍給予一度的物質支持,因而,目前美國地理界對外國區域地理的研究仍保持一定的比重。

  3.3 資源研究

  資源研究是美國地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内容。在大學地理學中,資源系統(Resource  Systems)是四大主課之一。許多地理系都設置資源開展、資源管理、農業地理與世界糧食生産、世界資源及經濟開發、建設與資源管理、環境與栽培、人口與資源系統等必修課程。此外,還有生態與經濟開發資源保持系統等選修課目。這些大學課程的内容,也就反映其科研的方向。

  美國地理學中的資源研究不是單純的從自然的角度去分析,而是自然與經濟結合起來研究,具有綜合研究的特點。他們還把土地資源、水資源與能源作爲主要研究對象。

  (1)土地資源研究;有很多學校利用陸地衛星資料作土地利用與土地覆蓋(Land  Cover)圖、特别是不同時間拍攝的衛星像片,結合電子計算機的應用、使資料數據化,繪製城市土地利用圖,能確切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的變化與發展,爲城市規劃提供依據。少數單位用衛星與航測多光譜攝影資料結合“樣方”分析、繪製成精度很高的土地利用現狀圖,土地潜力圖以及水土流失圖,作爲研究土地資源的基本圖件。

  進一步的土地利用研究還包括水土流失的防止,免耕法的推廣條件、土壤固氮、農藥與施肥對土地、水污染等等應用方面的專題。

  (2)水資源研究

  美國近三十年來由於工農業發展的巨大用水要求,水源在地理研究中逐漸發展,并且具有一定的規模。目前美國全國的水資源資料的絶大部分都統一儲存在地質調查所的電子計算機中心,形成了水資源資料的存儲和調用系統,稱爲“WATSTORE”.該系統爲水文地質研究提供最優條件。計算機存儲系統所收集的資料包括從1890年起近90年,10,000個水文站1,300個湖,水庫站,4100個水文站,880個泥沙站,2,500個水位觀測井,4,300個地表水質站,1,500個地下水井的所有資料。這些資料的存入和取回,通過電訊網實現,各州的辦事處都有高速計算機終端裝置;系統提供的成果包括簡單的列表到復雜的統計分析等等。

  美國所有的水資源研究都聯繫到水質與污染問題。因爲改善水質與防止污染,是一種擴大水資源利用的重要途徑。霍布斯大學地理與環境工程系研究水庫管理(Reservoirs  management)側重於水温-水草-養分-有機物-水質制約關系。美國所有水資源研究中心都有水質分析實驗室,而且對有機質的研究比較注意。實驗室的設備很好,一般用火焰式的理譜儀與計算機聯接,例如分析33種無機元素只需要幾秒鐘就可由計算機打出分析結果。研究水資源形成的年代的工作,爲開發利用深層地下水提供依據,如  C測定地下水年齡的研究等等,表明美國在水資源研究方面做得很細緻,對水資源利用方面,地理學家還就各種流域模(型)式進行分析評價。

  水資源的基礎工作主要是研究水文動態(Hydro-dynamics)和水生態系(Ecosystem)以及水平衡(Water  budget),并且認爲當前是由流域數學模型向水的生態方向發展。

  灌溉地理學和遥感方法的應用以及各種人類活動(如城市化、開礦、森林采伐、土地利用等等)對水資源影響的研究,也是美國地理學中水文研究的側重方面。

  關於能源的研究,美國地理界以結合外國區域地理研究重點探索第三世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此外,美國地理界還根據工農業生産發展需要和其他有關學科合作,開展了太陽能,地熱和風力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3.4 環境污染和環境保護研究

  在美國對環境的概念理解較廣,因而對環境的研究内容比較多,可歸納爲環境污染和環境保護兩方面,亦即診斷環境的病害並對之進行治理。

  環境污染包括水質污染、空氣污染和固體污染。對水質問題、研究污染物的移動和沉積分析水中的無機化合物、有機物質、腐殖酸、水溶性示菌劑以及放射性元素等污染物,從而對水質進行檢測和控制。一些單位(如俄州農業研究發展中心、農業部水土保持實驗室、NAP等)研究空氣中微塵和二氧化碳的循環和增加對環境的影響,污染物對植物的影響等。還有的研究毒物(殺蟲劑、除草劑)對環境的影響。俄州農業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垃圾的處理,建議建立燃垃圾的發電廠。

  關於工業廢水處理問題,喬治亞大學研究所和夏威夷大學研究利用沼澤處理污水,研究沼澤生態環境,以及受污染後生態環境如何恢復更新問題。

  美國的研究手段比較先進,如關於水質污染的分析,無論是有機污染物或無機污染物分析數據的處理直接與計算機連接起來達到快速和準確。如一個水樣同時可以分析30多種元素,10秒就可以得到分析數據,並同時可輸入計算機貯存,需用時可隨時調取。另外也采用模擬實驗研究,如用模擬方法研究在不同温度條件下水藻生長率等。

  美國自然環境,過去受到較大破壞,近20年來對自然的保護受到重視,在地理界開展了所謂生態系統的研究。如喬治亞自然資源研究所用種植堅果飼養野生動物,種植嚮日葵飼養野生鳥類來進行研究。有的單位把沼澤地作爲自然保護區來進行研究,不主張開發,而保持其自然環境,以利於野生鳥類的栖息和繁殖,進而保護沼澤的整個生態系統。如洛杉磯沿海一帶沼澤由於得到保護就栖息有200多種鳥類;吸引大量遊客成爲旅遊區。

  美國重視森林的保護和更新,全國1/3面積有森林覆蓋。除林業部門外,大學地理系亦有人研究林木種子的傳播,森林更新和森林生態系統。由於樹木和草被得到保護,森林生態有利於野生動物生存。如華盛頓、芝加哥等大城市的街心公園附近都可看到松鼠在人行道上自由爬行。甚至在郊區住宅區還可看到鹿群的活動。

  我們參觀過二個露天煤礦,用大型機械開採,按州法律規定,煤層開掘後,礦方必須負責恢復原來的地形地勢,原來覆蓋的植被。因而每採完一部分礦層後即填土種草,恢復舊觀。開礦時對礦區的酸性廢水不得任意排放,必須貯存在貯水池裏,以免污染附近農田和整個環境。

  4 美國地理學的基礎研究

  美國地理研究,對應用和基礎理論兩方面同樣重視。在五十年代後期,開始出現應用數學計量方法進行理論歸納的趨向,把地理問題轉化爲若干可以度量的數量指標,從而以數學模式來表達有關事物的相互關系,亦即把理論上的因素變爲數學公式的組成部分,而使公式所表達的各部分的相互關系和理論上各因素的相互關系吻合起來,提出所謂“空間結構”,“地域組織”等反映有關地理現象空間相關的方法論。

  到了六十年代初期這種理論研究和數學統計方法合一的新趨勢日益廣泛開展,蔚然成風,有的地理學家並嘗試在研究工作中應用電子計算機等新手段,出現了所謂“計量革命”,“技術革命”或“地理革命”的高潮。這一運動的積極倡導者以俄亥俄州州立大學地理系爲核心,形成所謂“計量學派”其矛頭所向,反對傳統的“區域學派”。他們認爲“區域學派”的著作停留於地理現象描述,不足爲法,而主張要在分析統計資料的基礎上提出問題,以便建立數學模式來説明問題的癥結所在,並預測有關地理現象的發展。他們聲稱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求地理學的方法嚴密化,創造地理學和其它學科的共同語言,使地理學由一種定性的獨特性的(qualitative、ideographic)科學發展爲一種定量的普遍性的(quantitative  normalitic)科學。他們應用的模式以隨機或概率論(Stochastic  or  probabilitic)爲主,標準或定數論(normative  or  determinative)次之。他們並提出通過這些方法的應用,尋求地理學的新的paradigm,從而以模式來“操作”(Operationalize)地理學的理論。

  “計量學派”由於過於强調數學模式的應用,而比較忽略地理現象的實地調查,其立論並未被美國廣大地理界所普遍接受。主張采用系統的paradigm作爲考察有關地理現象“復雜整體”(Complex  wholes)的語言和方法論,着重對地理現象空間結構的識别、理解和表達方法參數化(parameterizing)。時至今日,在美國地理文獻中所謂“系統”一詞已比較流行,有人並提出人也是一種活躍的有個性的系統(actie  personality  system)。基於這種新的對人的理論概念提出了刺激和反應(stimulus-organism-repose)模式。

  重視人的因素可以説是美國地理研究的一種最新思潮,不論在自然地理學或人文地理學工作中都有這樣的反映。目前美國對地理環境的研究提出所謂“感應”(perception)的概念,在生産現象空間結構研究中提出所謂“决策”(decision-making)的概念等等。都同人的行爲(Behavior)聯繫起來考慮。最近並出現了“行爲科學”“行爲地理學”的新研究領域。

  自然地理學方面的理論研究可以氣候學爲例,它的近今趨勢是從形態系統的相關分析,進入能量,物質輸送積累過程的研究,並把這兩方面結合起來,把氣候的狀態、時間系列和其它地理系列結合起來,重點研究—生物—氣界面之間的相互作用。今年美國地理學家協會上,有關氣候學理論的討論有:氣候變化、界面模式、預測研究與環境關系、一般與個案研究,天氣氣候、物理氣候與地面狀態,水帳與水帳的應用等,大致可見其當前研究重點。

  5 遥測、遥感、電子計算機等新技術在地理工作的應用

  美國各大學地理系較普遍地應用電子計算機、遥感、計算機影像處理及製圖自動化新技術。在大學各重要的研究機關都有一個計算中心,至少擁有一臺大型計算機(如IBm360,370;CDC6,900-7,000;CyBER170系列的計算機),及數千兆字節的磁帶等外部設備。地理系和各研究機構普遍使用計算機終端設備、遥感、形象處理系統,自動製圖系統及各種重要的分析儀器。通常還備有專用的小型計算機系統,各計算中心之間已聯成網絡,數據可以互相傳送。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RAy -1和COL7,600系統及美國地貨調查所的IBm360/168系統以及加州J.u.L研究中心的Image-100ISL system  large 1型,龐大而復雜的計算能力在速度和儲存的容量方面都是世界第一流的,可達八千萬次、一億次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

  在製圖自動方面,美國地質調查所已采用全自動測圖和編圖系統,但常規儀器和方法仍並行地采用。用計算機系統編制各種專門圖包括用遥感影象來編制地圖。三度空間立體地形圖和人口柱狀立體圖的表示方法比較新穎。

  美國遥感應用和自動製圖之所以比較發達是和先進的技術設備及深入的基礎研究工作分不開的。例如密執安州環境研究所研製的多光譜掃描儀,綜合孔徑雷達等在技術上是領先的。他們正在研製有源(激光)和無源(多光譜掃描)相結合的遥感系統,用來測量地形、確定地質特徵及植被高度,是目前最新的一種遥感儀器。

  在影象處理方面,有很多研製和生産影象處理設備的公司,其中最先進的産品有:①通用電器公司的Image100影象處理系統(改進型);②判讀系統公司的影象處理系統(ESL);③控制數據公司的CyBER-IKON影象處理系統。後面兩個系統,特别是第三個系統可能是目前世界上處理能力最强的系統。其特點是用專門設計的陳列計算機來處理影響數據,將使影象處理技術發生貨的飛躍。

  遥感技術在美國地理研究中的應用在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蓋研究方面效果最好,顯示出多、快、好、省的特點。在其他方面應用雖然初見成效,但總的看還處在實驗階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土地利用研究方面,這是美國遥感技術應用近幾年來發展最快的一個方面。以多波段的遥感資料,結合少量的航空象片,地面實况資料等,用計算機影象處理系統的訓練場地法處理,就可以得到一般土地利用圖。如果將不同時期的遥感影象進行對比分析,就可以得到土地利用的變化,如耕地面積變化、灌溉(噴灌)面積變化,不同農作物的種植面積變到等。近年在城市地理工作中應用遥感研究城區土地利用,尤其普遍。

  (2)城市規劃方面,運用比值增强技術,配合少量的地面實况調查,可以將城市的工業、商業、住宅、文化區以不同的色調區分開來。運用邊緣增强技術,可以將城市的界限勾劃出來,根據不同時期的比值增强技術的對比分析,就可以將城市分區變化,人口變化顯示出來。尤其是利用近距離城市的地面遥感研究地下管道漏水、漏氣的問題、建築物的熱量分佈問題,都有較大的發展。如密執安州環境研究所和Dedalus公司合作,研究城區工業和集中取暖住宅的熱耗散問題。

  (3)遥感技術對農作物識别方面,據美國農業部和地質調查所介紹,以各種農作物的光譜特徵作爲基礎,運用每隔18天復攝影一次的遥感影象的色調特徵的差别和各種作物的生長日曆表進行對比,加上5%面積的地面實况資料,就可以判别地表農作物種類。據介紹,識别小麥田的準確率達到98%,棉花田達到90%,其它也達到78-90%。

  (4)對世界農作物的産量估計方面,據美國農業部介紹,他們和宇航局及大氣海洋局合作,運用不同時期的衛星象片,氣象衛星象片和地面觀測資料,農業歷史統計資料,農作物生長日曆表和有關的地面實况資料,進行大面積農作物産量估産計劃(LACIE)對本國小麥産量進行估計,可靠程度達97%,對蘇聯春小麥估産,由於取得的地面實况資料較少,即使如此,估産誤差亦不過5%,這種估産辦法是美國農業情報主要來源之一。

  (5)森林類型的劃分研究方面,運用彩色合成影象,加上地形和坡向兩個參數,結合少量的實况調查,可以把不同的森林類型以不同的色調顯示出來,分類的精度一般可達84%。

  (6)在水利資源研究方面,運用遥感技術研究湖泊水質分類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辦法是根據不同水質湖泊的光譜特徵和遥感影象的湖泊色調進行對比分析,可以得到水質湖泊的不同色調的影象。

  6 幾點體會和建議

  通過訪美,對美國地理學現狀有了初步瞭解,我們認爲下列幾方面可以學習和借鑒:

  (1)加强基礎訓練,革新技術手段

  美國地理研究手段與實驗方法比我們先進,大多數地理學系很注意基礎訓練,扎實地學習各種基礎學科的知識,廣泛應用遥感、遥測、製圖自動化與電子計算機等新技術手段。我國地理學各專業基礎科學訓練不够,技術設備較差,今後各大學地理系與地理所應結合我國具體實際、盡快地加强數理基礎與技術經濟的訓練,逐步推廣與采用遥感技術與電子計算機製圖,對各種地理問題作定性、定量分析,使我們的研究方法更加系統化。

  我國地理學研究實驗的手段較落後,如何充實實驗儀器設備也是加强地理學研究工作的重要技術措施,美國許多大學研究所都裝備先進的技術設施,大至大型電子計算機、小至複印機、各類分析儀器等,實驗手段較先進。因此建議我們要在充分發揮現有設備的基礎上,逐步充實和更新各地理機構的實驗手段,增添和引進先進設備。但在購買問題上必須保证重點、要采取慎重態度,事先要真正瞭解外國製造的儀器性能、結構、作用和效果,必要時可派遣熟悉業務的專人親自到國外選購並學習操作技術。

  (2)加强地理學科研究綜合觀點

  地理學科具有較强的地區性和綜合性。地理科學的理論與應用研究都與國家各項經濟建設關系密切。美國地理學雖然分化較細,但在大學中各專業都接受共同的綜合性基礎訓練,因而很多地理學家既能做自然方面的研究又能做人文地理方面的工作,具有博、大專深的優點。而我們自建國以來受蘇聯的專業設置影響較大,强調地理學内部不同專業的不同科學性,各成系統,學科小,框框較多,綜合觀點較差。特别是過去對地理學的兩大分支——自然地理學與經濟地理學的關系,片面强調它們的個性差异,而忽視其共性聯繫。在大學地理系的培養過程中,“過早地進行專業分頭訓練,因而自然、地理專業缺乏人文地理觀點的培養,經濟地理專業學生又缺乏較扎實的自然地理基礎。而客觀上有關地理的各項生産任務都具有綜合性,要求各個專業的工作人員通力協作才能勝利完成。”因此要求加强大學地理系各專業的綜合訓練,爲畢業後承擔各項綜合性的研究任務,打好與其他專業的協作的思想與業務基礎,有利於工作的進行。

  此外,美國地理學的研究、應用與理論並重,而我國建國以來地理工作者參加實際調查工作較多,而對在實踐基礎上進行歸納注意不够,理論薄弱已成爲我國地理學的顯著缺陷,今後應采取具體措施加强理論問題的探討。

  (3)加强和填補我國地理學研究的一些薄弱和空白領域

  美國地理學的研究内容豐富及領域較多,學科分化發達。對比之下我國地理學的研究發展不平衡,有些領域目前還處於空白或很少人研究的狀態,有些學科則僅有一個極小的工作隊伍,不能適應客觀形勢發展的需要。隨着我國四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地理界除努力實現國家科學規劃規定的研究任務外,還應對國家經濟建設發展中不斷對我們提出的新任務有所準備。因此完全有必要對一些空白領域及早播下“種籽”,培養基礎,進行初步探索。對一些薄弱學科適當加强力量,擴大研究方面。

  以地理學的人文方面研究而論,解放後學習蘇聯經驗,對西方國家的人文地理學及其一些分支學等如文化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等都持批判態度,而只是單一發展了經濟地理學,因而造成了我國人文地理學發展株單葉不茂的局面。例如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國際上對我國人口問題給予極大的注意,而我國地理界還没有人專門從事這方面的研究,而實則人口問題的地理學内容極其豐富,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對勞動力的遠景部門安排,地區之間與城鄉之間的移民問題的妥善解决,都有其實際意義。又如我國對世界區域地理目前的研究力量也很薄弱,不能適應今後隨着我國國際交往的日益頻聚的需要,因而有加强的必要。再如我國城市地理的研究目前還處於開創階段,而今後大、中、小城市都將進行規劃,配合這一需要,也應及早抓緊城市地理專業人才的培養。至於自然地理學方面,亦有其空白領域和薄弱環節,也有待於根據客觀需要,相應開展研究,予以填補或加强。

  (4)積極主動地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

  美國各大學地理系學術活動的氣氛較濃,積極參加各種國際學術會議和交流,派遣教授到國外考察研究或與别國共同研究,同時各大學地理系都接受世界各國留學生、研究生,還聘請一些外國客座訪問教授,所以能及時瞭解和掌握國際科研動態。因此,建議今後我們可以有選擇地邀請一些對我態度友好,具有一定學術水平的外國地理學家和對祖國搞四個現代化建設積極支持,並確有真才實學的外籍華人地理學家來我國訪問講學,交流學術或共同研究,積極主動地開展國際學術交流。當前我們特别要争取友好國家地理學家的支持,把蔣幫代表驅逐出國際地理聯合會,爲參加1980年在日本東京召開的第十四届國際地理大會做好充分準備。此外,建議派遣一些專業考察團到先進國家訪問、學習,加强學術交流。國外邀請我國科學家前往講學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也應盡可能允其所請。爲了擴大對外宣傳我國學術成就起見,還應鼓勵我國地面工作者用外文撰寫論文,投稿國外有關專業刊物發表。美國地理界擬加强和改進《中國地理》這一刊物的編輯出版,對此我們也應從旁予與支持協助,有計劃地爲該刊組組一部分稿件。 

  (原載:中大科研情報,1979。)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