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何大章



  廣東中山人

  1938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地理系,畢業後至40年代在中山大學地理系任教。教授。

  何大章,廣東中山人,1915年生,1938年中山大學地理系畢業,留校任助教、講師,後先後被聘爲廣東省立文理學院副教授、教授,華南師範學院地理系教授和系主任,廣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兼研究生導師,是我國當代一位頗負盛名的地理學家,對華南氣候研究尤有突出貢獻,在我國地理學界佔有重要地位。

  學生時代,何大章受吴尚時教誨,深得要領,是吴氏賞識學生之一。畢業後,經常隨吴氏外出調查考察,從事水文、地形、氣候方面研究,頗有心得,聯名在吴氏之下,發表不少論著,例如《讀圖舉例I一‘梅花街’幅》  (尚有陳小澄,1914)、《曲江潦患與預防》(1943)、《粤北之水力》(另有羅來興,1943),以及專著《廣東省之氣候》  (1943)等,不僅是傳頌一時之作,而且至今仍有很大參考價值。吴氏研究廣州附近地形,發現四級臺地,這其中也有他的汗水。抗戰勝利後回到廣州,何氏繼續追隨吴尚時在廣州南郊作更詳細地形考察,對以往一些結論作了修正和補充。1947年吴病逝後,何氏繼續這項工作,在廣州河南、番禺一帶丘陵地區,發現在海拔21~22m、15~16m和11~12m間有三級以上之臺地,非常明顯,與吴尚時當年提出的臺地相當。其後何氏多次在珠江三角洲各地、廣東沿海,以及羅定盆地等考察,亦發現了與此高度相同之臺地,證實吴尚時地形理論和發現。這也是何氏對廣東地形研究一項貢獻。

  坪石時代,何大章已獨立開展地理研究,1942年夏考察坪石至土佳寮、土佳寮至九峰、九峰至樂昌一帶地理景觀,包括沿途地質、地形、河流、森林、聚落、土地利用、交通、客貨流等,從山區到盆地、從自然到人文地理景觀特色及因果關系,無不備述其詳,此即1948年在清華大學《地學集刊》上發表之《廣東樂昌峽東北之山地》論文,乃其時一篇出色區域地理作品。是時韶關市政府委托中大地理系在坪石建立水文站,何氏主持其事,甚爲得力,制定了《本系水文氣象觀測紀録凡例》,包括對水位、氣温、濕温、相對和絶對濕度、雨量、風向、風速、雲彤、雪量之觀測等,成爲該站工作運行規則。地理系主要根據該站資料,編印《水文氣象簡報》月刊,供當地使用,並爲中央氣象局徵集,認爲它代表了廣東氣象紀録水平,何氏爲此貢獻不小。與此同時,何氏還翻譯法國大學地理叢書,即Asie desmousson. J. Sion《季風亞洲地理之特點》,闡述季風與亞洲文明,尤其與農業文明關系極大。雖然作者又認爲季風吹不進亞洲内陸,導致文化傳播困難,社會陷於停滯;季風莅臨時間早晚,影響雨量多寡、農業收成好壞、江河洪潦,乃至社會治亂,還有季風對不同國家龢民族影響都不一等等,某些觀點現在看來不妥或有可議之處,但畢竟能從自然與社會關系方面來看待季風,這是有參考價值的。三四十年代我國地學界研究季風的人並不多,竺可楨是一代大師。何氏譯文對推動我國季風研究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抗戰時期何氏一度避居澳門,在中學執教之餘,對澳門作多方面地理考察,後與學友繆鴻基合著《澳門地理》,爲關於澳門的第一部區域地理專著。1988年他們兩人又與雷强、鄭天祥等將該著重新撰寫出版,易名《澳門》,爲瞭解認識澳門和沿海地區與港澳建立社會經濟關系提供重要參考。抗戰勝利後何氏有更多機會從事地形研究,對家鄉中山地理研究做了許多開創性工作,先後有《中山灣仔鄉土地理》(1947)、《中山縣地質勘查報告》(1948)、《中山縣地理景觀照片集》(1948)、《中山縣地形志》(1950)等問世。所以,何氏也無愧爲一位鄉土地理專家。

  建國後,何大章主要致力於華南氣候和地形研究,並緊密結合區域開發,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這首先是廣東天氣物候研究。在我國近現代地理學史上,這項成果最出色者首推竺可楨,在廣東則是何大章了。他從1936年學生時代開始,就在廣州及廣東各地作天氣氣候觀察筆記,風雨晦明,花開花落,50年如一日,堅持不懈,鍥而不捨,積累了寶貴材料,摸索出華南氣候變化主要規律,貢獻匪淺。60年代,由廣東省氣象局和廣東省氣象協會刊出何氏《廣州地區天氣物候觀察十四年》(1947~1960),後廣東省科技協會刊出《廣東物候觀測十年》  (1964~1968,1973~1977),洋洋共30萬言,内容包括每日風向、氣温、雲彤、雨勢、旱、霧;植物開花、盛開、花謝、花落、結果、果熟、落葉日期、農作物上市、旺造、末造時間;飼養動物(大螞蝗、山螞蝗、泥鰍)對天氣變化反應,物候諺語和農事活動等等,還有韶關、廣州、海南等代表性地區平均物候期比較圖表等,無不備述其詳。例如,1961年6月2日記:“旱陰、午多雲、熱,下午四時半起西風,雷陣雨,延續至中夜。中造荔枝熟,鳳凰木開花盛,滿樹全紅,遠的點點可數,近的光色迫人,顯熱帶風光。”1990年廣州地理研究所出版了何氏編著《廣東天氣氣候觀察五十年》,集中反映了他體察風雲50年主要資料和成果。此書在同行中引起强烈反響,中科院自然資源綜考會研究員江愛良先生欣然作詩爲獻,有“勘查方輿八萬裏,體察風雲五十冬。年年歲歲創論説,歲歲年年譜新功”之句,概括了何氏這方面的科學成就。

  廣東自然灾害嚴重,尤以灾害性天氣爲甚。何氏有言“惟民生有關,視同職志”,故對此類研究也不遺餘力。六七十年代,他參加了廣東省文史館《廣東省自然灾害史料》編纂和總結,在附録中寫了《廣東近世紀歷年灾害天氣概要》(1975,增訂油印本)。1977年他與黄同慰發表《500年來廣東灾害性天氣氣候歷史變遷》(華南師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77年第一期)一文,根據近50年廣東農業生産反映、調查資料,對照近百年來氣象紀録,並引用近500年來歷史文獻和方誌等史料,對廣東冷害、乾旱、雨潦、臺風四種灾害性天氣進行氣候分析,討論其氣候變遷與週期性,並對灾害性天氣今後趨勢作了推論,爲防灾及氣候研究提供重要參考。例如他指出,15、16世紀以來,廣東大冷冬年段有過8次,持續時間從7年到22年不等,週期約爲40年到80年左右。15世紀或溯至8、9世紀,即明清之交及遠自唐代以來,廣東氣候在冬季冷暖反復中趨冷,今後直到21世紀10年代前後,冬季自然是趨冷,多大冷,有特大冷冬;對於乾旱,16世紀以來春旱計有10個年段,連20世紀在内共有13個大旱年或年段,呈規律性振動,週期約30—40年。而本世紀乾旱一般趨頻,並推測21世紀初將出現大乾旱年;對於雨潦,15世紀以來,廣東大陸特大雨潦週期一般約爲30年,特大雨潦將於21世紀初出現。至於臺風,近400年來歷年臺風數有多次反復,總趨勢略有增加,今後也有這種趨勢。何氏還從生産實際出發,探討這些灾害與作物栽培關系,提出有關預防措施,先後發表《廣東水稻早造育秧農業氣候》  (1963,與魯争壽合作)、《廣東寒露風氣候研究》(1963)、《廣東水稻乾旱氣候研究》  (1964,與劉森元合作)等論文,皆有很重要應用價值。

  區域氣候是何大章氣候研究的一個主要方向,繼早年《廣東省之氣候》問世以後,新作不斷,且多有創見,顯示何氏學術造詣日深。1960年,他與何宜庚合撰《廣東省氣候特徵》即爲一篇關於廣東氣候的總結性長文。它從氣候各個因素出發,高度概括地闡明廣東氣候特點、地區差异及其在生産和社會經濟生活中的意義,特别評價其對農業生産利弊關系,提出趨利防患的各種措施,具有重要科學和實踐意義。例如説全年氣温高,夏長而熱,全省一致;冬季亦暖,但偶有寒冷,回暖快,地區差异大;秋冬有乾旱,尤以粤西、海南爲著;又夏季多暴雨,特别是沿海向風山地,如此等等,皆精確中肯。1963年何氏發表《華南天氣型與氣候》一文,進一步擴大了區域氣候範圍,並提到氣候規律總結高度上,概括了華南天氣種種類型。文章内容包括確定天氣型所使用的天氣指標,如日平均温、最低和最高温、風力、雲量、霧、日照、日雨量、蒸發量等;各類天氣型發生月份;天氣型與季節及天氣系統的關系,以及不同天氣型下農作物適應狀况和可能出現灾害等。例如華南1、2月份,多出現“深冬寒潮南侵翻風陰雨大冷天氣型”及“冬季冷脊放晴大冷偶有霜凍天氣型”;3、4月多“春季静止鋒進退中冷陰雨連綿天氣型”或“早春西南槽東移風和日暖天氣型”;7、8月多“夏季副熱帶高壓控制晴熱天氣型”或“夏秋臺風過境狂風暴雨天氣型”;11、12月則多“深秋冷空氣入侵陣雨轉凉天氣型”或“前冬冷鋒過境風雨轉冷天”等等,這樣華南一年天氣變化盡囊括在内,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何氏這方面的論文還有《廣東冷冬年出現規律性》  (1963年,與黄録基合作)、《論華南季風熱帶氣候雨旱特徵——以海南島爲例》  (1980,與郭恩華合作)、《海南島中部山地地方氣候》  (1982,與張聲粦合作)等。有必要指出的是,何氏區域氣候研究一個中心是熱帶氣候,但重點在海南島和雷州半島,先後有《論海南島熱帶氣候》(1982)、《海南島熱帶氣候問題與森林保護》  (1982年)等論文和專著《中國熱帶氣候》面世,流傳很廣,故何氏也是我國一位熱帶氣候專家。

  區域氣候研究的結果是氣候區劃。何大章在這方面也成績斐然。60年代研究和編制《廣東省地圖集·自然地圖》廣東氣候區劃圖,他提供許多寶貴資料和意見,對劃區起了重要作用。80年代,他領導的廣州地理研究所氣候研究室,更把氣候區劃列爲主要研究課題,並與氣候資源農業開發緊密結合,爲地方經濟發展服務,其主要研究區域是海南島。1979年,他在全國地理學會年會學術報告中,提交《論海南島熱帶氣候與氣候區劃》論文,分析了海南島熱帶氣候形成、環流形勢與天氣系統、熱量、低温水平與熱帶氣候北界、旱雨特徵與水分平衡、氣候資源性與灾害性,最後概括其地區氣候總特徵,並依據一定原則,劃分8個氣候區,即東部沿岸、東北部丘陵淺盆地、西北部沿岸、西北内陸半山區盆地、東南沿海、東部山區、西南沿海、西南部山地氣候區等。按海南島氣候區劃,自50年代以來,經多次研究,有劃分爲5個區、16個區、21個區和4個基本區等方案。衆説紛紜,難以統一。何氏方案,無疑有其長處。1985年,他對原方案作了某些修正,明確提出以氣候形成、區劃指標中主導因素(在海南爲降水)結合個别指標的綜合分析,以及海陸因素等作爲海南氣候區劃原則,仍劃分8個氣候區,但内容更加充實具體。這就是見於當年《地理學報》上《海南島氣候區劃》,成爲海南氣候研究一篇出色作品,也代表了他氣候區劃專論的學術水平。

  爲生産和社會實踐服務是何大章地理研究的一貫宗旨。他50年堅持天氣物候觀測即爲最感人事例。近10多年來,他在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研究上也碩果纍累,爲人稱譽。1981年他與同事接受了《海南島熱帶氣候資源農業評價》研究項目。他們根據海南高温、降雨多、干濕季節明顯、臺風多、中部山區氣候特殊、地區差异大,以及由於人類不合理活動已引起生態平衡失調等特點,提出發揮海南氣候資源優勢必須恢復森林,保護好現存森林,大力造林,在適宜地區發展水源林和各種防護林,以及適當發展橡膠林,增加森林覆蓋率等改造自然生態一系列對策和措施。這爲發展海南熱帶農業提供許多基礎資料,指出發展方向,獲得各界好評。後來他又在此項研究基礎上,進一步闡發他關於海南氣候資源農業評價思想,旗幟鮮明地指出海南島自然生態平衡的關鍵是森林。只有保護、恢復和發展森林,合理配置大農業,才能取得島上自然生態平衡和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他爲此撰寫《海南島熱帶資源優勢與森林保護》一文已被林業部調查規劃局等單位收入《海南島林業資料匯編》  (1980),成爲研究海南開發必讀參考文獻之一。1989年何氏及其合作者撰寫的《海南熱帶氣候資源農業開發》專著出版,這是他們花了近10年時間從事以上項目研究的結果,不僅收集和分析了關於海南的大量氣象和水方方面的資料,多次深入島上各地進行調查訪問和觀測,而且參考了許多中外學者的有關熱帶氣候文獻,經多次討論、修改而成。他們許多精闢見解,對建設海南大農業和建立一個新的良好的人工生態系統,貢獻非常巨大。例如,他們用了很大篇幅討論海南干濕問題,這在熱帶農業氣候中非常突出。何氏等分析了乾旱對海南各種作物,尤其是對水稻的影響,並針對海南降雨特點,提出利用秋雨之長補春旱之短,爲此應大興水利的意見,很有獨到之處;又在開發利用氣候資源之同時,也强調了各種自然灾害對農業生産的嚴重危害,起到警世作用;最後重申和强調自然保護,尤其是保護天然林和人造林的重要性,提出在海南只有建立良好森林生態系統和興辦一定規模水利灌溉工程,才能减輕氣候灾害和發揮氣候資源優勢,最終還提出“以林調氣(候),以林保土,以林和土(壤)保水、調水,以水保農,以林護膠、使農、林、膠、漁、牧、副各業在新的生態平衡中持續發展”。這些意見十分深刻和切中要害,成爲後來中日聯合制定海南區域開發方案和海南地區建設的重要參考。此外,何氏還編譯有《人類生存和環境保護》一書(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旁征博引大量實例,闡述人與環境關系,對瞭解全球生態環境與保護也很有幫助,所以説何氏也是一位生態問題專家。

  廣東山區面積廣大,是制約經濟發展是一個重要因素。1981年何氏作爲粤北山地生態考察團總團長,多次深入内地考察,後向有關方面提交《粤北山地大農業生産與生態問題》總結報告。從粤北自然條件、經濟現狀、水土流失、灾害頻仍、生態平衡逐漸惡化等基礎和問題出發,提出發揮山區優勢、加强農林水基本建設、封山育林、改良耕作制度、增設自然保護區、發展多種經營等對策和措施,受到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視。1983年,他又有針對性地發表《粤北山區的利用——以林爲主,多種經營》論文,指出粤北山地利用方向,即遠山、高山應以林爲主,林副、林牧結合爲輔;近山、低山、半山區應以林牧、林副、林  農結合爲主;石灰岩山區則仍以林牧爲主,着力解决水利問題,以林副、旱作和旱糧爲輔;開發山區首先應發展林業,保住八分山林才能保住一分水和一分田,林業爲山區發展關鍵;又山區林農業比重小,應多種經營,興辦副業,修水庫、辦水電等,反映他長期研究粤北山區的真知灼見。1988年,他又有《發揮本地優勢,加速山區開發——高州農業氣候資源開發利用》論文問世(與何東合作),指出高州在氣候上的優勢,最適宜種植香蕉,應建設爲香蕉基地,而致富途徑,當不止此一端,還應建立符合山區特點的“立體農業”,包括發展荔枝、柑桔橙、橡膠、胡椒等,並與交通運輸相配合。現在高州香蕉聞名全國,山區經濟十分活躍,何氏建議發揮了應有作用。

  80年代前後,何大章在地形、水文研究上也邁開新步伐,繼早年追隨吴尚時發現廣州附近存在四級侵蝕面以後,近年又對中山、珠海、斗門等縣市山地海岸地形侵蝕面作深入探討,不但深化了侵蝕面理論,找出廣布於省内許多地區的同類侵蝕面實例。他特别指出以上三縣市侵蝕面地形至爲發育,這種地形之間的臺地,堪爲廣東海岸各地之標準臺地,其與土地利用、水利建設、聚落分佈形態、交通綫選擇等有很大關系,能滿足當前沿海地區經濟開發對海岸地形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社會經濟意義。何氏所撰《中山、珠海、斗門三縣市山地海岸地形侵蝕面》,即爲近年海岸地貌重要論文。隨着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經濟蓬勃發展,要求更多港市爲之提供有效服務。何氏基於對珠江三角洲地理的深刻理解及其在水文地理方面的專長,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地理背景,並根據各地區經濟發展模式差异,劃分了外向型經濟鄉鎮企業10種地理類型,如佛山型、順德型、深圳型、五邑型等,指出應充分利用珠江三角洲、河網交叉、口門衆多的特點,建立一個多種形式和層次的出口港體系,比集中統一出口更爲優越。何氏爲此而撰寫的《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經濟與出口港市的發展》論文,已收入廣州地理研究所編《珠江三角洲環境與空間發展研究》論文集(科學出版社,1988)。                                 

  何大章也是一位地理教育家和地理科普作家。他從事地理研究50多年,同時也育才50多年。他先後在多所大學任教,爲祖國培養了大批地理人才,許多人已成爲地理科學骨幹和優秀地理教師。例如前任廣州地理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黄鎮國先生即爲何氏50年代學生。何氏非常熱心地理科學宣傳教育,經常在報刊上撰文,介紹地理物候知識,批判地理學中風水説的反科學欺騙性,深得讀者信賴。1983年他在擔任廣東省地理學會秘書長期間,積極推動省科協在封開、廣州和汕頭建立北回歸綫標誌塔。3塔聯成一綫,把地理書上抽象北回歸綫變成直觀實體,從地圖上回歸大自然,搬到了社會,爲地理科普教育做了一件功德無量、澤及子孫的盛事。

  何大章一生筆耕不輟,即使在十年動亂,身處逆境時期也不例外。晚年他健康欠佳,仍孜孜不倦地工作,論著不斷,除上述所列舉的以外,《中國風光旅遊》就是在這種條件下完成的一部作品。據統計,何氏一生共出版專著7種(含合著)、論文70餘篇。這些傳世之作,不僅記載了珍貴的科學資料和成果,而且指示了一個地理科學家所經歷的道路和獻身精神,值得後來者景仰和學習。

  (司徒尚紀 許麗章)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