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曾昭璇



  廣東南海人

  1943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地理系,1943-1945年在中山大學地理系任教。教授。

  曾昭璇,廣東南海縣人,華南師範大學教授,我國著名地理學家、全國政協委員,大半生都致力干地理科學教育與科研。桃李滿園,碩果纍累,高風可挹,堪爲人師,今撰其傳記,以昭後人。

  一、攻讀地理,矢志不移

  1935年,曾氏以優异成績初中畢業,越過高中階段,考上中山大學地理系,時年15歲,成爲該系迄今爲止入學年最小的一個學生。

  當時中山大學地理系是個小系,只有幾名學生,但曾氏一是對地理感情甚篤,且由來已久;二是深知地理學是一門“經世致用”之學,對國家和地方建設很有用,故毅然選擇其爲自己終身職業。這對一個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是多麽不簡單的事情。只因時局已很緊張,家里人以曾氏年紀太小,不想其外出就讀,只得在家自學。1938年曾兄考上中山大學農學院,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廣州淪陷,中山大學輾轉遷移到雲南昆明附近澄江,繼續辦學。這時曾氏兄弟二人始結伴西行,歷盡流離顛沛之苦,於1939年秋到達雲南,曾氏才真正進入中山大學地理系學習。

  曾氏在讀期間,領導地理系的是從法國學成歸來的吴尚時教授(1904—1947)。吴在地理科學上建樹甚多,是近代地理學在華南奠基者。吴氏對學生要求很嚴格,許多人後來都成爲我國地理學界的棟樑。曾氏得吴氏指導,不但基礎理論知識學得極爲完備扎實,而且訓練和造就了一套非常過硬的野外工作本領。舉凡野外測量、取樣、定點、觀察、描述等,曾氏都很嫻熟,這是他成爲一個出色地理學家的關鍵所在。抗戰時中大學生生活本來已够清苦,而地理系學生經常要外出實習,登山涉水,餐風露宿,一天兼程數十裏,還背上沉重儀器和標本,比其他系學生艱苦得多。系主任吴尚時身先士卒,經常帶隊外出,逢山即上,遇水泅渡,虎嘯不驚,師生無不佩服。曾氏常隨吴氏出野外,備受感染,對艱苦野外生活,習以爲常。經過澄江和坪石艱苦歲月磨煉,曾氏也更成熟,業務、體格、氣質基本定型。

  曾氏學有根基,在校期間已開始科學研究,1942年在中大地理系辦的《地理集刊》上發表處女作《衡陽都市地理》。這雖然是一篇簡短但却是很有見地論文。翌年又有《興安靈渠》和《仁化縣區域地理》問世。曾氏早期這些作品,涉及地理學很多分支學科,亦頗有見解,深得吴氏及其他教授賞識。

  二、師生携手,傳爲佳話

  1943年,曾氏以優异成績在中大地理系畢業,獲學士學位。被留校任助教。自此,曾氏直接在吴尚時教授手下工作。

  吴尚時不是書齋式學者,而是一位在實踐中探索真理的學問家。他的論著,多數是野外考察的結果。曾氏留校後,即隨吴遠及滇、黔、湘、桂和粤北、南路等地考察各種自然和人文地理現 象。我國大西南高山峽谷、廣西喀斯特溶洞、南嶺山地、壯村瑶寨都留下他們足迹。他們細心觀察,精確測量,認真記録,周密分析,科學總結,寫出一篇篇具有開拓性和創見性論文。填補丁華南、西南地區地理研究許多空白。

  他們許多卓越見解,至今仍被奉爲不刊之論。這些論文計有《雷州半島地形研究》、《仁化南部厚砂岩地形初步研究》、《南雄丹霞層位之新見解》、《南嶺何在》、《珠江三角洲》、《廣東南路》等。例如過去一些中外學者認爲珠江河口無三角洲,他們根據實地考察所得,並結合地形學和水力學原理,大膽地提出與此相反見解,指出珠江三角洲由溺谷灣發育而成。其範圍在三水到石龍一綫以南,這已爲後來大量研究所證實。吴曾由此被視爲珠江三洲研究的先驅者。又過去中外史地學家深信南嶺爲一條東西走向山脈,他們經過研究對比,提出“南嶺何在”疑問,正確地指出南嶺不是一條山脈,而是一群山地,其間有多條通道,分水嶺分佈在廣谷、盆地之中,還提出引水過嶺並非難事。還有丹霞地形當時也成爲地形學争論的一個焦點。他們經數年工作,提出紅色岩系有多種沉積形態與環境,由於岩性不同,在流水和搆造運動作用下,形成不同地貌景觀,這使許多懸而未决的問題得到圓滿解釋,以後丹霞地形作爲一專門地貌類型爲地學界廣泛認可,並成爲一項具有嶺南地區特色的旅遊資源,吴曾氏貢獻不小。與此相關的《粤北紅色岩系之地質與地形》一文,他們發前人之未發,闡明瞭紅岩形成的沉積環境、搆造運動、地史與形態分類諸問題,對這一地區地質地形作了總結性論述,提出丹霞地貌發育模式和形態特徵,都補充了兩廣地質調查所研究之不足。再有《廣東南路》一文,全面介紹南路地區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觀,區域地理特徵和盤托出,至今仍不失爲區域地理杰作和範文。這些論文多爲前人或他人未涉足領域,吴曾氏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攻不可滅。

  吴尚時是一位很有氣節教授。他不慕虚榮,鄙視權貴,自甘清苦,治學嚴謹,一絲不苟,足爲人師。曾氏在其身邊工作,深受浸染,也形成了這樣的品格。抗戰時教授生活艱苦,有些人棄教從商,吴氏不干,堅守崗位,曾氏對此深爲敬服。曾氏亦挣扎在貧困和飢餓綫上,吴氏勉曰:“餘望汝能爲我助,母生二志,餘五口之家,猶不言苦,汝言非也”。曾氏由是慨然允諾,一直追隨吴氏,故每撰寫論文,多聯名在吴氏之下,在地學界傳爲佳話。

  曾氏除了當吴氏助手,還獨立開展研究,經常只身外出考察,多有收穫。例如在坪石時,曾獨自一人攀登海拔15oo米騎田嶺主峰上天龍。在900米處發現杉樹群落,其中最大胸徑約3.11米,還有祭樹之廟宇、戲臺等。粤北瑶族居住地區,山巒重迭,尖峰直指蒼穹,當地多以“仙”名,還流傳種種怪异傳説。爲揭示其奥秘,曾與吴尚時居破廟,睡地板,蓋稻草,啃乾糧,歷盡艱辛,終於扺達一個名叫“象牙仙”山峰,弄清這其實是一種鐵質石英岩搆成地形;登山常遇險阻,甚至會遭不測.曾氏不止一次有此經歷。有次與吴一起在樂昌縣攀登一座瑶山,曾氏途中摔下陡崖,不省人事,經瑶胞找土醫救治,後被救活脱險。又有一次爲尋找、查清南岳衡山冰川地貌,曾氏從八九米高斷崖上滚下來,失去知覺。後來曾氏有詩曰“兩度魂飄天國樂,一番心繫世間奇”,即指這兩次險遇。曾氏吴氏在粤北還不止一次遇到老虎、野猪、毒蛇和其他猛獸,但都没有動摇、中止他們的行程。他們開創華南地貌研究之路,恰是在克服千難萬險,從荆棘叢中走過來的。

  吴尚時許多言行,也爲曾氏楷模。坪石時期,吴氏帶領地理系師生在逃難中堅持教學讀書,曾氏許多論文也多在逃難中考察,在敵機轟炸過後,在吃粗米、雜糧、蚊叮蟲咬惡劣環境下寫成的。有一段時期,曾氏一度遠離母校,領不到工資,幾乎斷炊,不得不變賣衣物,靠親友接濟生活,但憑着一顆對科學忠誠之心,仍完成大量論著。正因爲如此,吴曾兩人在長期教學、科研和患難中建立的師生之誼非常牢固深厚,至爲感人。1947年吴氏壯年病逝,曾氏悲慟不已,多次撰寫悼念文章。更爲可貴的是,曾氏繼續沿着吴尚時開創的華南地理科學研究道路走下去,終取得輝煌成就。如果説吴尚時是近代地理學在華南的開山大師,那麽曾昭璇就是他事業的繼承者和發展者。

  三、拓展方向,攻人類學

  曾氏認爲,地理學者要真正達到“經世致用”,除了認識地理環境,掌握地理規律以外,還必須瞭解人類社會,懂得社會科學知識,才能對利用和改造地理條件與資源提出中肯意見。一個地理學家應該而且必須具備人類學的基礎知識。曾氏在中大地理系畢業後,翌年(1944年)即考取中大人系學系研究生,同時兼在地理系,後又在歷史政治系當助教,導師是我國著名人類學家楊成志教授。

  曾氏經三年嚴格研究生訓練,於1946年畢業,獲得人類學碩士學位。學位論文是《我國東南部與大洋洲人類地理學比較研究》,凡三大册,數十萬言,參考英文資料三百種以上,乃研究南太洋民族地理上乘之作。得到語言學家王力、人類學家楊成志、朱謙之、社會學家黄文山等高度評價,皆以“文采精華”見稱(評語)。可惜當時鑒於時局,未能刊行,經戰亂散失,至今仍無着落。

  自此,曾氏又以一個青年人類學者身份驅騁於社會科學舞臺,先後撰寫《秦郡考》、《客家屋式之研究》等論文,皆不乏真知灼見。尤其後者,是從人類學和聚落地理學相合觀點研究客家民居建築文化較早一篇論文。從屋式形態、用材演變到空間分佈,皆作詳盡闡述,並輔以多幅精緻插圖.爲别開生面之作,每爲後人引用。曾氏實際上也是我國當代有數人類學家。1981年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復辦,確定“人類地理學”課程講席時,該系主任、人類學龢民族學家樑釗韜教授説:“我國恐怕只有曾昭璇能講此課”。曾後來被聘爲該系兼職教授,爲博士生講授《華南古人類地理》。1983年在全國人文地理學討論會上,曾氏發表《人類地理學的範圍和内容》一文,深刻指出過去地理學界批判德國人文地理學家拉採爾“地理環境决定論”是國際學術界一宗冤案,應子正名平反,並指出今天人文地理學缺少人種地理學龢民族地理學是一個很大不足。八十年代以來,曾氏還爲中國大百科全書撰寫“人類地理學”條目,發表關於黎族人類地理學研究等一系列論文,並著有《人類地理學》講義,所有這些都是當年曾氏修習人類學的成果。

  四、風雨黎明,歷盡坎坷

  抗戰勝利轉嶺南大學歷史系任教,曾氏也回母校南武中學任教地理,數月後被嶺南大學聘用,直到1947年7月。失業期間,曾氏不忘專業,有閑即上白雲山、下順德、佛山、南海等地,考察山川形勝,河道變遷遺存遺址,桑基魚塘生態環境,留意各地民情風俗。積累和掌握丁許多第一手資料。曾氏關於廣州附近地理景觀和珠江形成、發育、變遷許多真知灼見多是這時形成和發表的,與吴尚時合著《珠江三角洲》即爲其中代表作。

  曾氏英文水平很高,閲讀、筆譯、寫作甚佳,還能口語,許多論著是與吴尚時聯名在《嶺南學報》上用英文發奉的。曾任國際地理學會會長的美國G·B·葛德石教授讀過曾氏論著,大加贊賞,認爲青年有爲,特於1947年將曾氏介紹給美國錫拉丘兹大學地理系當講師,主授中國地理,月薪240美元。這本是一個出國機會,但曾氏却淡然處之,最後還是放棄了。其中原因很復雜,一是從專業上考慮,出國等於放棄與吴時尚合作研究華南地形的默契,使吴失之交臂,無裨於專業。吴尚時説過;“留學二年不如跑二年野外”,曾氏對此篤信不移?也决心身體力行;二是當時曾氏對美國並無好感。因美國政府正幫蔣介石政府打内戰,曾氏不赴美也是一種無聲的抗議;三是美方特遇太低,難以養家活口,况且赴美勢必隔絶與家人聯繫,這對一個對故鄉充滿眷戀之情的人是難以接受的。

  1947年9月22日吴尚時逝世,曾氏不但失去一位可親可敬的師長。而且很快被嶺南大學解聘。後頗費周折,率於1947年9月到泉州海疆專科學校擔任講師和副教授,半年後又被解聘。1948年2月起曾氏先後在沙市湖北師院史地系、南寧師院地理系、廣州南武中學和廣東省立文理學院任教,時間都不長。此期間,曾氏得在臺灣林業部門任職的大哥幫助,東渡臺灣,在那裏生活了幾個月。

  在臺灣,曾氏有幸結識了林學家樑希,並參加了樑組織的山林考察團。樑希解放後曾任國務院林業部長、全國科協主席。曾氏遊歷和考察了阿裏山、五山、碧山、日月潭等山川形勢和高山族生活以及臺中、臺南、嘉義、高雄等城市風貌,多有收穫。例如在3300米高山上發現冰川地形,爲研究中國東部冰川分佈提供範例;又對臺灣地植物學特點,以及對臺灣高山族從石器到紋身風俗進行人類學研究。在此基礎上,寫成《臺灣地形的考察》、《高山族同胞的生活型》等論文,發表在有關刊物上,特别是前篇論文,正確地指出日本一些學者在臺灣地形研究上的某些錯誤,這次考察還爲以後撰寫《臺灣海岸地貌》和《臺灣自然地理》打下基礎。曾氏於1948年2月返回大陸,1948年底被聘爲省立文理學院副教授和地理系代理系主任,曾氏才過着稍爲安定生活,並没法聘回何大章、吴壯達等教授,一時在他周圍,聚集了一批地理人才,爲解放後組建華南師院地理系,準備了教師條件。

  五、進軍科學,碩果纍累

  五十年代初,全國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省立文理學院並入華南師範學院,曾氏隨入該院地理系工作。1957年被晋昇爲教授,時年僅35年歲,是全校最年輕教授之一。

  地貌學是曾氏研究的一個主要的,也是建樹最多的領域。1957年曾氏參加中國科學院主持的廣東地貌區劃,主要從事廣東地貌和海岸地貌研究寫作。曾氏不辭勞苦,奔走於全省各地,特别是深入地去很少人研究的韓江流域考察,事後發表《韓江上的考察》和《韓江三角洲》等論文,填補了這一地區地貌研究的一頁空白。曾氏所得出韓江發育和三角洲形成等見解,至今已被廣泛采用。1962年編印《廣東地貌區劃》——書,其中凝結着曾氏大量勞動成果,據統計在該書引用442條參考文獻中,曾氏論著出現過72條,占16·%,居首位。

  曾氏是我國當代喀斯特地貌學杰出學者之一。1956年,曾氏《論石灰岩地形》一書問世。集中反映了他十多年來研究這種地貌的成果。該書對世界喀斯特地貌發育的主要理論作了全面系統的介紹和評價,特别指出我國南方喀斯特地貌比這種地貌命名源地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更爲深入發育,是當今地球表面發育最主要階段,這一觀點已爲中國科學院中國地貌區劃所介紹。並認爲雲貴高原地貌發育主要動力是地下水下透所造成垂直環流,故地形多呈漏陷狀;而廣西盆地地下水轉變爲以水平環流爲主,生成河流及平原地形;但在黔東南和桂西,則爲地下水從下透到水平流的轉變地帶,於是産生峰林、石山和槽谷爲主地貌。曾氏關於主要營力變化引起地貌相應變化的觀點,充滿了自然辯證法,乃曾氏將馬克思主義哲學應用於地貌研究的一個成功嘗試,而他的喀斯特地貌發育理論也成爲以後建立岩石地貌學的基石。

  1957年,作爲中科院自然資源綜考隊自然地理組組長,進入林莽密佈、毒蛇出没、人迹罕至的廣西十萬大山地區考察,包括昆蟲、動植物、自然地理、土壤等多個科學。歷時半年後向國家提交的《十萬大山考察報告》反映了這次規模空前的綜考成果,披露了許多鮮爲人知的十萬大山地區地理和資源概况。特别是曾氏發現十萬大山南北坡之間,存在一個地下分水嶺,山南河水潜越分水嶺流向北坡,這種現象在國内尚屈少見;曾氏還正確解釋桂西南氣候濕潤和粤西乾旱的原因,主要是山前暴雨區和山後雨影區差异所致。這次考察成果成爲以後開展廣西地貌區劃的基礎。到1961年,曾氏進一步對喀斯特地貌作了全面系統的一二級分類,建立了熱帶喀特地貌發育模式和石山形成模式,提出“脚洞”、“穿洞”、“槽谷”、“峰叢”、“埋藏石芽”等喀斯特地貌形態,這已爲同行學者認可和采用。在分類研究基礎上,曾 氏將石灰岩分佈甚廣的廣西劃分爲九個喀斯特地貌區域。也是迄今一個最完整系統、符合廣西喀斯特發育實際的分類系統,在生産上有重要的指導意義。1965年廣州地理研究所地貌研究室在曾氏指導下,在原《廣西地貌區劃》報告基礎上,出版了《廣西喀斯特地貌》專著,其中包括了曾氏不少研究成果。

    1957年,曾氏還主持珠江三角洲綜合考察。曾氏所撰《珠江三角洲地貌類型》一文,發展了早年與吴尚時創立珠江三角洲學説,不但重申了廣花平原與珠江三角洲區别,而且着重闡明述了廣花平原略高於珠江三角洲,屬於一種高平原或階地,具有傾斜度大、潮汐不到、砂質土層、無重要河道、河床裸露、鑿井灌溉等地理特徵。此後,廣花平原成爲晚更新世堆積地貌的代名詞,被引伸或仿傚到類似地貌研究上,其意義超出這個平原以外。另外,曾氏又提出“冲缺三角洲”既念,藉以解釋珠江三角洲水系格局與地質搆造關系,指出珠江三角洲是一個熱帶性三角洲,河道呈網河型式,有别於長江,黄河三角洲,而與中南半島和印支半島三角洲特點相似。曾氏這一創新概念,亦得到同行認可和被廣泛使用。此後曾氏對珠江三角洲地貌作更深入研究。1962年曾氏將這些研究成果收入他主持編制的珠江三角洲地貌圖中。這是廣東地貌區劃主要圖件之一,達到國内先進水平,發行和流傳到海外,在國際上産生一定影響。

  解放後中國地貌學深受蘇聯地貌學影川句,一般學者都因襲蘇聯學者觀點,認爲地球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是地貌發育的動力。曾氏以爲這不盡然,岩石性質對地形影響也很大。他指出:“地貌是岩性、動力相互日互作用的發育階段表現”。這與美國地貌學家M·D·臺維斯關於“地形是搆造、動力和時間的函數”的觀點也不同。曾氏這種見解反映在他1960年出版的《岩石地形學》專著中。曾氏明確提出岩石地形學是地貌學一個獨立分支,有自己研究對象和框架體系。這在當時也是一個創造。因爲差不多在同一時期,法國也出版一本《岩石與地形》專著。作者用很大篇幅闡述了地質搆造與地形關系,可是没有把地表地形作爲研究對象;更没有明確肯定岩石地形學是一門科學。倒反是中國學者曾氏首創了這一科學。此外,曾氏還將各種岩石所形成的不同地形都作了詳述,從而大大地豐富了這門科學内容。此後,曾氏以他首創論理爲指導,不斷向這個領域深廣程度邁進,圓滿地解釋了黄山花崗岩峰林、華南地區石灰岩峰林,以及黄土、丹霞、石蛋等地形成因,在這個領域裏獨樹一幟。    

  在海岸地貌方面,曾氏也頗多建樹。解放初期,曾氏就帶領華師地理系學生徒步考察臺山廣海到那扶上百公里海岸綫,也是他研究華南海岸邁出堅實的一步。以後,曾氏踏遍了從粤東到海南島漫長的海岸綫。1960—1963年曾氏帶領地理系師生進行海岸地貌調查時,在廣東沿海好些砂礫質海灘上發現一種最新生成砂礫岩,後被定名爲“海灘岩”。1964年曾氏與黄少敏聯名發表《試論南海沿岸礫岩的成因及其地形學意義》,這是我國第一篇關於海灘岩的學術論文。曾氏這一發現,引起我國地學界大興趣,同肘也推動了與此有關的海岸地貌研究高潮。

  紅樹林海岸也是熱帶特有的海岸地貌,但過去亦很少人問津。曾氏在1960年海岸調查中對此也倍加注意,經常赤足深入淤泥没脛的紅樹林中觀察其生態環境和地理分佈,被學生稱爲“現代徐霞客”。曾氏根據考察結果,總結出華南河口地區紅樹林海灘地形演化圖式?也是紅樹林海岸發育普遍規律。可以説曾氏無愧爲我國紅樹林海岸研究的先驅者之一。

  曾氏不僅在部門自然地理學許多領域理成就超群卓著,而且是一位綜合自然地理學家,綜合觀點、區域觀點、動態觀點,貫穿在曾氏各種科學研究活動中。曾氏在1960年編篡出版的《綜合自然地理》(講議)中,明確提出景觀學是自然地理學核心,並闡述他所主張的“先分析,後綜合,貫歷史”的綜合自然地理學思想,這已充分反映在他參加的五六十年代關於華南自然區劃,我國熱帶界綫確定,以及華南土地類型劃分等一系列重大科研和成果上。可貴的是,曾氏不僅有一套完整理論,而且在實踐中處處表現出它的正確性。例如對華南自然區劃問題,曾氏强調獨特自然地理特徵是區劃的主要依據,而區劃基礎原則上是自然景觀差异。此外,對區劃的等級單位系統也作了明晰的界定和解釋,這都成爲日後綜合自然地理區劃的指導性原則。又關於我國熱帶界綫分野問題,曾氏根據他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綜考,深入野外工作經驗,綜合衆多學者意見,結合歷史動物和現在栽培作物地區分佈,提出我國熱帶北界應在雲南西部和南部河谷盆地——右江盆地——西江谷地——珠江三角洲北緣——粤東沿海——閩南沿海——臺灣及其附近島嶼一綫,即北回歸綫以南地區應届熱帶,而熱帶地區還可再劃分爲過渡性半熱帶、熱帶和赤道帶三部分。

  六十年代前後,開展中國自然區劃和華南地理志編寫工作。曾氏對當時一些學者主張中國劃分東部季風低地和西部高原盆地乾旱區兩大區域提出异議,力主西部高地應劃分爲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乾旱區,即全國應劃分爲三大區域。這種分法現已被廣泛采納。爲使更多人理解和接受這種學術思想及分區方案,曾氏於1962年和1965年分别發表《試論自然地理區劃中等級單位系統問題》和《自然地理區劃中理論與方法問題》等論文,從理論和方法上作了詳細闡述。

  曾氏重視地理學爲生産實踐服務的目的性,表現在對華南土地類型的研究上。從1960年起廣東開展土地類型研究試點工作。有人從地貌,也有人從土壤觀點劃分土地類型,曾氏則既從地貌,也十分强調人文因素對土地類型發生影響,將兩者結合起來。1960年他與劉南威教授一起,將珠江三角洲土地劃分爲15個土地類型組(即地方型)和50個土地類型單位,(即景觀型),得到有關方面肯定,成爲後來劃分工作範例,所以曾氏和劉南威也是最早把土地類型與自然區劃銜接起來進行研究的學者之一。

  華南地區降水豐沛,强度很大,對土壤侵蝕非常嚴重。曾氏長期在我國東南部考察,對流水地貌認識也非常深刻,除創立冲缺三角洲概念以外,1959年提出流水地貌階段發育理論。即流水地貌由散流片蝕、坡面溝蝕和谷地河蝕三種力量合成。它們不同作用,可把一個丘陵分爲幾個,使坡面冲掉表土,山坡切割出冲溝等,産生各種後果。曾氏所倡導的這一理論,明顯不同於美國地貌學家臺維斯“河蝕輪逥”論,也有别於德國B·彭剋的等坡後退形成准平原面理論。

  土壤鋟蝕危及民生。1961年曾氏還出任廣東省政府水土保持委員會委員,指導水土保持治理工作。於1983年在訪問加拿大過程中,組織中加學者聯合研究熱帶花崗岩區水土流失(1987—1989),並任課題技術指導。

  曾氏不僅是一位具有高深學問學者,而且是一位地理科普作家。他從1960年開始,經常在《羊城晚報》等報刊上發表科普文章,介紹火山、地霞、海島、氣候、洞穴、水陸變遷、古今地理學家和著作等。初步統計,1960~1965年僅刊登在《羊城晚報》上這類文章達37篇。

  曾氏具有很强的組織和活動能力,1958年,他參加組建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並擔任該所研究室主任,物色和推薦不少有才華地理工作者進所工作,使廣州地理所成爲華南地理研究主要中心之一,廣州地理所擁有今天如此雄厚科技力量和成果,曾氏和已故中山大學地理系曹廷藩教授功不可没。1958年曾氏還是中國第四紀研究會珊瑚礁分會主任委員,1962年被推選爲廣東省地圖集編委會委員,爲編繪解放後廣東卷帙最大—套地圖集而嘔心瀝血。這套地圖集自然地圖,收集和反映曾氏很多科研成果。

  六、科學春天,老樹新花

  1978年,迎來了科學春天。年秋,曾氏出任華師地理系系主任職,肩挑着繁重的行政任務。並在新的形勢下,重新開始中斷或被干擾了的科研重新開始,以空前規模的和速度邁向新的高度。

  曾氏首先繼續開展對珠江三角洲研究。如果説文革前主要致力於它的地貌類型地質搆造關系的話,那麽八十年代以後,則更多地從歷史地貌角度考察珠江三角洲的演變,特别是研究珠江三角洲地貌成因,雖然也很强調地質搆造的影響,但不是孤立而是將外營力與地質搆造的相互作用作具體分析,也就是將後者視爲地貌形成在基礎或背景。曾氏據此認爲,珠江三角洲形成是在沉降與海浸背景下河流泥沙堆積的結果。這代表了“搆造地貌學”研究的正確方向,在思想體系和思維方式上與地質學者研究珠江三角洲有很大分岐,因爲地質學者只講地質搆造和地質搆造作用的影響,而不考慮外營力的作用。曾氏1984年和1987年問世的《珠江三角洲搆造地貌諸問題》和《珠江三角洲歷史地貌形成的搆造基礎》等論文集中反映了他的新思想和新成果。1987年曾氏出版了《珠江三角洲歷史地貌研究》專著,爲他多年奔赴珠江三角洲各地調查和多年研究其歷史地貌問題的總結,也是他創立歷史地貌學的一個實際例证。另外,曾氏1987年發表《廣州黄埔港區獅子洋歷史地貌研究》一文,對他1957年提出的“準點平原”概念作了補充、完善和系統化,將“準點平原”括概爲海拔低,在海平面附近,潮汐冲刷水道、地形平坦、平原離水面不高等特徵,這樣“準點平原”不同河谷平原。廣州以下珠江幹流兩岸平原即屬這種“準點平原”。這對認識珠江三角洲平原類型及其形成特點有很重要意義,特别能圓滿地解釋廣州溺谷三千年不衰,廣州港得以繁榮的自然基礎。原因是珠江河道潮汐動力較强,潮流往返運動與冲刷,使河床維持一定深度。

  曾氏又從珠江三角洲水文地貌特點出發,多次發表論著,提出對珠江三角洲整治意見,並告誡人們不要忘記1959年斗門縣白藤湖堵海工程帶來負向效應教訓,他以一個地貌學者的卓識遠見指出珠江“口門宜通不宜塞”的道理。這是他總結歷史沉痛教訓得出的真理,對整治、開發珠江三角洲具有戰略性指導作用,頗值得有關部門和地區深思。    

  曾氏1948年在臺灣海岸考察時就開始珊瑚礁研究,1987年以後又邁開了新的步伐。研究地區範圍已從沿海擴大到西沙群島海域。八十年代初,曾氏不顧年過花甲,帶領地理系幾位教師,開進了了波濤汹涌、險象横生的西沙永樂環礁和宣德環礁考察,在這片海域島礁上生活兩個多月,取得許多第一手資料,對南海諸島環礁作了系統研究,填補了我國環礁研究一項空白。因爲環礁在我國只分佈在南海深處,那裏條件很艱苦,又遠離大陸,過去無人願意去。1981年9 月,曾氏等人發表了《我國西沙群島永樂環礁宣德環礁地貌考察初步報告》和《石島地貌學上諸問題》等論文,對珊瑚礁島作了系統的分類,指出它們有殘缺的、典型的、淹没的,開放和不開放的等多種類型,經歷了碎屑堆積、沙洲和成島三個形成階段,以及珊瑚巨礫堤壘與臺風關系。後來曾氏還親自把論文譯英文。在國際上交流,生産强烈影響。

  早在1980年,曾氏就在他主編、全國唯一發行的《熱帶地貌》創刊號發表《試論中國珊瑚地貌類型》一文,論述了岸礁、環礁鏈、隆起礁等各類珊瑚礁地貌的成因、過程和形態,以及地理分佈等。這是一篇對各類珊瑚礁地貌研究總結性論文,同時標誌着曾氏珊瑚地形學説更加成熟。特别是他獨辟蹊徑,增添了應用生物學方法,從珊瑚生物路綫出發,追踪珊瑚礁形成和分佈規律。而目前研究珊瑚礁學者,多從地殻運動、沉積特徵,以及地層結構,即用地質學方法進行研究,這難免失於片面。所以曾氏學説比他們更加全面。這也是一個很大創造。曾氏後來還提出“珊瑚礁丘”概念,它是在水下呈丘陵狀、高度不大、面積不很廣的珊瑚樵。曾氏認爲我國南海之曾母暗沙、八仙暗沙屬這種珊瑚礁地貌,從而補充了一般教科書所列珊瑚礁地貌之欠缺。曾氏研究了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對珊瑚地貌認識過程,指出史書上所稱南海諸島有“漲海畸頭”、“千里長沙”、“萬裏石塘”等不同名稱,實爲不同形態珊瑚礁。這不僅對確認南海諸島自古以來爲我國領土提供科學依據,而且對當前南海諸島國土和地名鑒定管理也有很重要意義。例如曾氏認爲中沙黄岩島並不是島,應稱爲“黄岩礁”?“中沙群島”實無一島一礁,應稱爲“中沙群礁”等,對厘訂南海諸島地名,提出現代科學命名法。

  由於曾氏在珊瑚礁地貌研究上的杰出成就,1981年他重新被推選爲中國第四紀研究會珊瑚礁分會主席,並主持1983年12月在華師大召開的第一次全國珊瑚礁學術會議,推動了我國珊瑚礁研究。曾氏等人研究成果,還在倫敦、曼徹斯特召開的第一次世界地貌學術會上受到重視,把他們有關專著列入地理系列叢書第十五號。

  曾氏長期致力於寫作。1980年以來,除了擔任《熱帶地貌》主編以外,還是中國科學院《中國自然地理》編委會委員、中宣部《中國地理叢書》編委會委員、原教育部教材編委會委員等,編篡出版許多專著、教材、科普讀物、地圖等。據統計,到1991年,曾氏出版發表中外文科學著作凡44本,論文260篇,近800萬字(含與他人合著),可謂是一位著作等身多産作家,其中有不少著作受到有關部門奬勵,被選編入《中國優秀科技圖書要覽》等類書中。特别是1985年問世《中國的地形》一書先後爲多個出版社出版發行,有多個版本,均銷售一空,得到《人民日報》、《文匯報》、《地理知識》及《羊城晚報》等報刊介紹和推薦,是曾氏近年代表作之一。

  七、獨辟蹊徑,創新方向

  曾氏學識有過人之處,又長期從事野外考察,故多有新發現,自成一家之言。曾氏晚年在我國歷史地理學上開創了一個獨特研究方向——歷史地貌學,即屬其中一例。

  曾氏十分重視地理演進研究方法。不但從空間,而且從時間序列上觀察地理現象和過程,這種地理研究歷史觀,是曾氏學術思想一個特色,也是他能够成功的一個秘奥。

  實際上曾氏一貫主張地理研究必須追溯歷史,這貫徹在他一系列科學活動和論著中。到了晚年才在積累大量資料和豐富實踐經驗基礎上,創建了歷史地貌學這門新科學。他明確指出:“歷史地貌學是研究歷史時代地貌的變遷”,而這種變遷是“生産實踐的結果”。這不但講清楚了人與自然、歷史與現實的關系,而且有不少創新,首先在傳統地貌學框架體系中增添了從縱向研究地貌形成和發育過程的一門新科學,豐富了地貌科學體系和内容;其次是從歷史過程考察地貌變化,更能深入對地貌現象本質及其規律認識,這是傳統地貌學難以企及的;再有,曾氏非常重視人類活動對地貌發育的作用,彌補傳統地貌研究不足。例如歷史時期三角洲每年伸展速度、成陸方向和範圍、湖泊擴大與消失、冲溝侵蝕、沙丘移動,河曲栽彎取直的週期等等,都直接或間接與人類活動有關,這恰是傳統地貌學所忽視或薄弱所在。而曾氏把致力點集中於此,也就表明歷史地貌學能爲生産實踐服務。例如上述曾氏提出珠江三角洲河道宜通不宜塞觀點就是一個例证。曾氏在這門科學上取得如此令人信服的成果,還在於使用了文獻考據、文物考古、古今地圖對此、野外考察、遥感技術、測年技術、地理環境分析、地層學和古氣候學方法等,可謂集歷史地理學研究方法之大成,從而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這集中反映在1985年出版的《歷史地貌學淺論》專著中。該書獲1987年中國地理學會、中國出版者協會頒發的首次全國優秀讀物“優秀奬”,1990年被收入中國科協編的《中國優秀科技圖書要覽》中。

  其實,曾氏將歷史觀引入地理研究在歷史動物地理方面也有突出成果。早在五十年代,曾氏就試圖用古代某些動物存在和分佈來論述華南自然地理特徵。七十年代曾氏這種學術思想更趨成熟。1980年發表《試論珠江三角洲地區象、鰐、孔雀滅絶時期》和1988年發表《論韓江流域的鰐魚分佈問題》等論文,在全國同類論文中簡直是鳳毛麟角。曾氏指出古代華南分佈的是亞洲象中一種體型細小的亞種,而鰐類初時認爲是兇猛灣鰐,後接受他人意見,改爲馬來鰐,曾氏還將鰐與中國人傳説中龍聯繫起來。認爲龍是鰐的化身。這對中國龍起源,也是一種新答案。

  八、博通今古,融會百家

  曾氏是一位才氣過人、學識淵博科學家。他的成就非止於地理學,而廣及人文科學很多領域,且多有貢獻,尤其在嶺南史地方面堪爲一位百科全書式學者。

  曾氏對廣州充滿了感情,他生於斯、長於斯、長期工作於斯。對這座城市古今變遷,瞭如指掌。晚年尤致力於廣州歷史地理研究,寫過不少文章。舉凡廣州建置沿革、城址拓展、名稱演變、港區更替、寺廟興廢,風景區開發,廣州在我國海上絲調之路歷史地位和作用等,都無不涉及。其成果集中反映在1991年出版《廣州歷史地理》這部巨著中,這是迄今爲止關於廣州歷史自然和歷史人文地理最全面系統,也是權威性著作。除了很多學者討論較多的關於廣州城址歷史地理以外,還用很大篇幅,闡明廣州附近地形歷史,氣候古今對比和歷史水文地理等,全書洋洋灑灑,凡三十五萬言,對廣州城市規劃和建設,編修地方誌等作出很大貢獻,這也表明曾氏是繼中山大學徐俊鳴教授之後,對廣州城市歷史地理最有造詣的一位學者。

  曾氏研究珠江三角洲歷史地理成果,雖然很大一部分已反映在他的歷史地貌學和關於珠江三角洲形成發育等論文中,但這也不盡然,因爲曾氏對珠江三角洲沿革地理研究,也有其獨到之處。例如,對南海縣建置,廣州宋代衛星鎮,漢初番禺城(論在今順德北  簡岸附近)等考證,都成一家之見。

  曾氏也致力於中西交通歷史地理和邊疆史地研究,多次指出廣州爲我國古代海上絲調之路起點之一。特别是1992年在廣東歷史文化名城雷城歷史與發展研究討會上,提出《除聞——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論文,對學術界長期懸而不决漢代徐聞合浦港地望問題,提出自己意見,認爲漢代徐聞港位置,爲現在海康縣城地點,這已爲許多人所接受。八十年代以來,先後出版發表《南海諸島》、《明<武備志)中過洋星圖試釋》、《中國古代對珊瑚礁的研究》、《我國宋代横渡印度洋的航行》、《中國古代南海諸島文獻初步分析》、《清代南沙針路簿研究》等系列文章,從不同角度論证了南海諸島最早爲中國人民發現、開發和經營,爲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對廣大群衆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發揮重要作用。由於曾氏在以上領域突出成就,八十年代以來,先後被推舉爲廣東省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廣州歷史名城研究會,以及中國、廣州古都學會理事。成爲這些科學在廣東學術帶頭人和代表人物。

  八十年代以來,我國興起修志高嘲。曾氏非常熱心這一項工作.不但經常在不同場合提倡方誌研究,爲此謀劃策。1985年開始擔任廣東省誌編委,1988年擔任廣州、恩平、番禺、博羅等縣方誌編委會顧問.1990年出任《廣州市志·建置志》主編.並多次在《嶺南文史》、《廣東史志》、《羊城今古》及有關縣市方誌刊物上發表論文,對過去方誌進行評價,對新修方誌的功能、内容、體例等提出很有價植見解,爲有關部門采納和應用,曾氏無愧爲一位方志學家。

  曾氏早年獲人類學碩士學位,解放後人類學不被重視,曾氏無法開展這種研究。1978年以後,他得以在人類學各個領域裏施展自己抱負,重燃當年科學熱情。除了在中山大學人類系兼任教授以外,近年對黎、回等少數民族進行了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和文化地理等多科學、多角度研究,填補和充實這些研究領域的空白或缺陷。例如近年發表《海南省人類地理學和歷史地理學諸問題》一文.認爲地方文獻所説“毛女”即爲海南野人,一種類人動物。明正德以後由於島上人口增多,林地减少,生存條件改變而滅絶,這爲進一步研究海南古人類揭開了良好開端。此外,對儋耳、雕題國歷史淵源、地望、風俗,俚人入居海南時間,與黎族關系,以及海南棉花、檳榔,皆作深入探討,乃我國研究海南人類地理學少有著作;又對海南黎族“船形屋”也作文化人類學精闢考證。這類成果對制定、貫徹民族政策,發展海南經濟,皆起到决策上重要參考作用.也是研究海南人類學、民族和歷史文化地理一個範例和開端。

  曾氏對中國地理學史也有很深造詣,他的許多論著吸收了地理學史的優秀成果。早在1948年曾氏發表《地理學者吴教授尚時之思想及其貢獻》一文。總結了吴氏開創華南地理研究成就和貢 獻,亦爲曾氏研究地理學史之嚆矢。1960年曾氏在其所著《綜合自然地理學·緒論》中,專章闡述了我國古代地理學發展簡史和新中國地理學發展梗概,故曾氏也爲我國解放後研究地理學史有數的學者之一,其成果被收入1987年鞠繼武編著《中國地理學發展史》概述章中。實際上,曾氏許多總結地理學各部門成果或紀念某位地理學者的文章,多有時間透視,從中亦可窺見地理學某個部門發展過程,特點和規律,這也是曾氏治學高明之處。1984年以來,曾氏撰文紀念導師吴尚時、德國地理學家卞沙(W.Penzcr)、我國地理家學徐近之、錢寧、何杰、林超、徐俊鳴、邊疆民族史學家江應樑、古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等,還有論我國地理科學思想發展史、古代洞穴地形研究史等,涉及地理、地質、人類、民俗等科學領域,字裏行間處處洋溢着曾氏對些科學先驅者的崇敬之情,亦表明他遊學之廣、知識之深,爲地理學界同仁中少有者也。

  

  (司徒尚紀)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