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以港穗爲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人口的基本特徵



  鄭天祥

  珠江三角洲是我國最開放、發展最迅速、最富有的地區,在人口方面也有許多獨特的地方。本文從區域經濟地理角度出發,把港澳地區包括在内,分析其人口特徵。    

  一、人口增長速度

  珠江三角洲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由於三角洲近代經濟的快速增長,1928年本區人口已達780萬人(其中香港爲1926年數字、澳門爲1927年數字),每平方公里有294人,是當時全國少有的人口聚居地區。抗日戰争時期,人口曾一度下降到6百萬人。1952年恢復到842萬人(其中香港爲1951年數字、澳門爲1950年數字)。1985年增至1941.8萬人,33年增長130.6%(同期全省僅增長83.2%。1978年本區人口1,337萬人,開放以來的六年,人口增加10.1%。今後,即使按10%的自然增長率計算,到公元2000年,本區人口將達到2226萬人。若按省定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2%計算,人口達2,294萬人。本區爲經濟發達地區,生活水平較高,就業門路較廣,對附近地區的人口有較强的吸引力。香港、廣州、澳門、深圳等城市,每年的人口機械增長量均超過二萬人。例如,過去五年平均,澳門人口機械流入2.4萬人,1978~1984年深圳市人口機械流入年均超過二萬人,1978~1983年廣州人口機械净增16萬人(朱雲成等〈廣州市區1976~1980年人口機械變動初步研究〉)。這些城市的機械流入有部分是區内流動,不過,全區的機械流入量不會少於10萬人。這樣,到2000年,本區人口將達到2300~2400萬人。近年,本區每年移居海外的數以萬計。    

  二、全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珠江三角洲面積2.65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積21.2萬平方公里的12.5%,而人口却占全省7,226萬人(包括港澳人口)的26.87%。全省平均每平方公里有313人,而本區每平方公里有733人,超過長江三角洲的每平方公里687人,僅次於潮汕平原的每平方公里889人,占全國第二位。

  珠江三角洲鄉村地區的人口密度一般不如潮汕平原高,每平方公里只有200~300人,但中部基水地和圍田地區的人口密度也很高,每平方公里達1千人以上(如順德縣)。

  本區城市人口密度(指建成區平均)以澳門最高,澳門半島6.05平方公里的面積上,居住40萬人,平均每平方公里有6.6萬人。港澳地區有些小區的人口密度很高,如澳門的花王堂區,每平方公里超過十萬人;香港九龍的深水步、旺角,每平方公里均超過16萬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占全國領土面積不到0.27%的珠江三角洲,養活占全國1.9%的人口,而其生活水平又是全國最高的。這與珠江三角洲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經濟資源和勤奮的人民有密切關系。

  三、全國城鎮化程度最高的地區

  珠江三角洲有五百多萬人口的超級國際城市香港,240萬人的特大城市廣州,40萬人以上的中等城市澳門,20萬人以上的中等城市佛山。10萬人以上的小城市有江門、深圳二個,5~10萬口的小城市有中山、東莞、珠海三市和會城、大良、市橋、臺城、三埠五鎮,2~5萬人口的小城鎮15個,有56個重點工業衛星鎮(其中1 0個是上述小城鎮)。還有129個建制鎮和星羅棋佈的農村墟鎮。城鎮密度爲平均每一百平方公里0.76個。長江三角洲9.76萬平方公裏面積共有城鎮366個,平均每一百平方公里只有0.4個。本區每個城鎮服務而積132平方公里,服務半徑不到11.5公里。城鎮密度高、交通方便、城鄉關系密切,廣大農村易得到城市現代文化、技術、工 業品和生活服務,農村商品經濟發達。

  1984年本區有城鎮人口,1,121.2萬人,約占全區總人口的58.45%,系全國城鎮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區。1982年長江三角洲城鎮人口只占總人口的24%,京津唐地區占38.8%,遼寧省中南部占43.9%。

  港澳地區的穩定繁榮,珠江三角洲實行對外開放、對内搞活,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轉移到城鎮,從事第二、第三産業,大大促進了農村城鎮化,農村勞動力亦工亦農、離土不離鄉或離土也離鄉。可以預料,隨着本區商品經濟和貿工農體制的發展,城鎮化將繼續發展。不過爲了使本區農業盡量少受城鎮化過程消極一面的影響,除了積極圍墾以補償被佔用的農田(1978~1984年耕地减少65萬畝)外,應着力於提高農業科技水平,也要基本穩定有6百萬農業人口的數量。到公元2000年,本區人口規模達到2300~240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爲1800~1900萬人,占總人口的78~79%,在全國居領先地位。

  四、城鄉居民點沿河分佈,穗港澳公路沿綫城鎮發展迅速

  珠江三角洲稠密的水網極有利於居民用水、灌溉和航運,城鄉居民點都建在河涌兩旁,居民點具有水鄉澤國特色。本區城鄉居民點的形成和發展與三角洲的形成、發展密切關聯。三角洲自北向南冲積成陸,在以農業爲主的年代,居民點大致也自北向南發展。

  近年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工業、貿易、商業、金融業的發展,以港穗爲中心的南北經濟幅射,港穗、穗澳兩條軸綫促進着兩條城鎮地帶的形成和發展。多元化水陸交通網促進經濟和人口的凝聚。1985年上述兩條軸綫的人口已占全區人口的六成以上,其中城鎮人口占全區城鎮人口的88%。在長約3百公里的兩條軸綫上,集中分佈了1100多萬人口,2萬人口以上的城鎮12個,重點工業衛星鎮10個。開放以來,全省新設的深圳、珠海、中山、東莞四市,均分佈在這兩條軸綫上(各有兩個)。這兩條軸綫平均每隔12公里就有一個城鎮或重點工業衛星鎮(尚未包括廣九鐵路沿綫的7個城鎮或重點工業鎮)。高速公路建成後,沿綫還會形成十餘個新的城鎮。

  五、區内與區際人口流動量大

  人流大是經濟發達的反映。據1985年統計,出入廣州的客流達4512.48萬人次,其申鐵路占1,898萬人次,京廣複綫和三茂綫建成後,客流量必將倍增。1985年香港出入境客流4,079萬人次,其中進出内地的達2,300餘萬人次。澳門出入境客流達1,100萬人次(不包括步行過境者)。其它市縣人流量也很可觀,我們没有全區内的人流量的統計,以江門市和臺山縣爲例,1982它們的客運量已分别達到839萬人次和830萬人次。1985年江門市客運量增至946萬人次。除穗港澳以外,平均每個市縣以8百萬人次計算,19個市縣的客流總量達1.52億人次,加上穗港澳的客流量,合計達2.48億人次,爲區内人口總數的12倍强。隨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特别是高速公路建成後,客流量還會進一步提高。

  外來人口在本區常年謀生的估計數以百萬計(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趨勢1985年11月)。    

  六、人才薈萃、文教科技事業較發達

  本區不僅河山秀麗、資源物産富饒,而且人才薈萃。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太平天國、戊戌維新運動和辛亥革命,其領袖人物洪秀全、康有爲、樑啓超、孫中山等都出生在此,著名人物還有何香凝、鄧世昌、詹天裙、冼星海等。

  廣州集中了全省七成的高級科技人才。廣州有高等院校24所,在校學生54,506人;香港有高等院校24所,在校學生36,947人;澳門有高等院校4所,在校學生3,968人;每萬人有大學生數:全國12人,廣州22人、香港68人、澳門10人,珠江三角洲合計48人。爲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香港正在籌建第三間大學,佛山、深圳、江門、中山都相繼建立瞭高等院校,有人提出建立珠江三角洲大學體系。   

  七、人均工農業生産總值居全國第一

  1984年,按人口平均計算,香港生産總值爲5,316美元,居亞洲第三位;澳門生産總值爲3,058美元,居亞洲第五位(彭琪瑞等〈香港與澳門〉)。除去港澳地區外,1984年珠江三角洲工農業總産值305億元,人均2,243元,略低於包括上海在内的長江三角洲人均2,981元的水平(據餘之祥〈長江三角洲的區域特點和區域發展〉推算)。不過,若將港澳地區的製造業和漁農業産值660億港元,按牌價匯率折算爲人民幣317億,計算其人均工農業産值爲3,203元,超過長江三角洲而占全國的首位。

  八、城鎮人口性比例偏高、人口趨於老化

  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和城鎮化過程中,吸引許多男性勞動力進入城鎮,使城鎮人口的性比例偏高。全區1984年1,121.2萬城鎮人口,男性占582.95萬人,女性只有538.28萬人,性比例(以女性100)108.3,男性多44.7萬人。

  1982年廣東省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8.12%,列入全國第六位(肖三華〈廣東老年人問題〉),其中廣州爲9.25%,香港爲10.17%(李稚〈穗港老年人口和老年工作比較〉),澳門爲11.45%。老年人口中,性比例相反,女性占比例大,廣州爲57.47%、香港爲55.95%、澳門爲58.34%。

  九、我國主要僑鄉之一,華僑遍佈世界各地

  本區是我國主要僑鄉之一,唐朝時已有不少人僑居海外。據不完全統計,現有華僑和外籍華人166萬人,遍佈世界各地,主要分佈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美洲的美國,加拿大、秘魯、圭亞那等國。此外,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德國、毛裏求斯也有不少。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區除外)有歸僑及僑眷98萬人,港澳同胞親屬184萬人,平均每四個人就有一個僑屬或港澳同胞親屬。在海外的華僑和港澳同胞,經過幾代人的艱辛經營,現在不少人的社會和經濟地位很高,已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他們愛國愛鄉,近年珠江三角洲吸引的外資,九成以上是華僑、港澳同胞的資金。

  十、居民以漢族爲主

  珠江三角洲少數民族不多,和國内其它地區不同,本區的少數民族多居住在城市,其中以廣州市的回族與滿族爲多,分别達數千人。1985年廣州市有回族2,248户,8162人(包括回漢通婚的漢族配偶及其子女)。其祖先大部分是明代中葉以後,從我國西北、華北等地陸續遷來的。本區的滿族是清朝干隆21年以後十多年間,分批從京津一帶派到廣州駐防的滿族八旗官兵的後裔。其它少數民族有瑶、苗、黎、壯、畲等。畲族鄉位於增城西部,共243人系本區唯一的少數民族鄉。

  在香港居住的英聯邦國家公民估計有64,800人,非英聯邦國家外僑9 7,200人(香港一九八六)。

  在澳門居住的葡人約占總人口的3%(澳門手册6頁),也就是約12,000人左右。“土生葡人”約有八,九千人(澳門日報1986年8月22日)。“土生萄人”是本區一個特殊的人口問題。葡人在澳門生活四個多世紀,許多葡人已將其根移到澳門。今天,  “土生葡人”在葡國本土已無任何近親,甚至忘記了其祖籍在哪個省,而將澳門視作其發祥地和永歸宿地。他們能操流利的粤語和葡語,一般懂葡文,但只有少數人能看中文。他們的社會地位一般比華人要高,可在政府部門找到一份較理想的、較高工資的工作。他們大都保留歐洲生活方式,大多數對中國人民友好,在長期和華人和睦共處、通婚和貿易交往下,相互建立一定的友誼和信任。他們只要能保持目前的地位、財産、生活方式和出入境自由,一般不會離開澳門。在過渡時期和未來的行政搆架中仍應繼續發揮他們的作用,中華民族應當歡迎他們加入我們大家庭,成爲本區新成員 。 

  (本文所指珠江三角洲,包括廣州、佛山、江門、深圳、珠海、中山、東莞七市、番禺、增城、南海、順德、高明、三水、新會、臺山、開平、恩平、鶴山、斗門、寶安等十三個縣(其中三水縣不屬開放縣)以及港澳地區。)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