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關於農業地域結搆合理性分析



  陳 烈

  農業地域結構是在不同的資源、環境、經濟、技術等條件長期綜合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大小不一、特點各异的地域農業生産體系,對這個地域農業生産體系合理性的研究,必須進行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以及一系列的技術經濟論证。

  第一,農業生産是一個復雜的有機整體,農林牧副漁各部門以及各業内部相互影響,互爲條件。在一定地域範圍内,生物群體與環境因素密切結合,形成一個受人類控制的能量轉移和物質交换系統。因此,任何時候,進行農業地域結搆合理性的研究,都必須首先樹立一個整體觀念,不能夸大或削弱某一部門或項目的作用,要考慮到各部門、各項目主次協調,合理布局,彼此聯繫,互相推動,共同發展。

  第二,一個合理的農業地域結構必須實現農業生物與環境的密切結合。

  安排農業生産必須根據當地的資源條件如水、土、熱等不同情况,尤其是各類土地資源的不同特點,使生物與環境密切結合,才能發揮地方自然資源優勢,受益於自然,促進農業生産的發展。否則,無視資源條件特點,無視目前生産力水平高低,以人的意志代替自然力,以需要代替可能,片面强調某一部門或項目,擠壓其它部門或項目,不顧環境因素的特點,主觀確定生物群體的結構狀况,其結果,不僅使資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優勢不能得到發揮,且由於生物不能與環境協調發展,必將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

  以廣東省博羅縣西北山地的茶山大隊中心屋生産隊和何佳大隊相西生産隊爲例,説明如下。這兩個隊同位於海拔500米左右的茶山腰南、北兩側,是資源條件大致相同的典型山區生産隊;六十年代初,兩隊的生産、生活水平基本相同。但它們原來各自采取了不同的發展農業生産途徑。相西生産隊自1964年以來,充分利用占土地面積95%以上的山地資源,在抓好封山育林,保護水源,爲農業創造一個良好生態環境的同時,還充分利用了山坡草場大力發展牛、羊等草食家畜,並在此基礎上,林牧結合,因勢利導發展耕作業。1979年,五業産值中,農業占52.7%,林業占35.5%,牧業占7.5%,副業占4.3%。目前各業協調發展,一個緊密結合山區特點發展的林牧業——耕作業和副業——林牧業相互聯繫和促進的良性循環農業生態結構已經形成。生産步步上昇,山區經濟不斷發展,社員生活節節提高。水稻畝産量增長84.6%,社員年均分配增加1.2倍,社員每月口糧從原來的30斤穩步上昇到目前的50斤,牛、羊、猪等的飼養量和肥猪出欄率也大幅度增長。

  相反,茶山大隊中心屋生産隊五十年代中期曾有山林面積近1,000畝,林業收入年平均達4,400餘元,占農業總收入的45%左右,人平月口糧45斤,年人平分配l00多元。但自60年代初以來,由於糧食不足,竟放棄了對占土地面積90%以上的山地資源的經營,從1958年以來,長期亂砍濫伐山林,而把人力、物力、財力集中在占土地面積6%的耕地上,結果,糧食生産多年也搞不上去,從上表可知,1980年水稻平均畝産還只有566斤,社員口糧反而比原來减少25%,年人平分配也下降46%,屬省内和縣内最窮的一類生産隊。這是生態平衡遭受嚴重破壞,導致惡性循環的一個典型。

  第三,一個合理的農業地域結構應能促進農業生産的持續發展,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農業生産是經濟再生産與自然再生産交織在一起的過程,要按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辦事,力求用較少的勞動佔用和勞動消耗取得更多的成果,爲此。就必須靠建立起一個能協調輸入、輸出系統,實現投資少,單産高,且供求協調、用養結合的良性循環農業生態結構。那種不講經濟效果,使地失其力,物失其用,造成生産成本高,消耗大,收入低的做法都是違反經濟規律的。

  博羅縣東部丘陵的柏塘公社石湖大隊下樓角生産隊,1964年以前種水稻413畝(占總播種面積的85%),花生7畝(占總耕地面積的0.3%)。由於花生少,則花生苗、麩也少,水稻面積過大,肥料不足,産量低,糧食不足,又影響畜禽業發展,糞肥等來源少,在農業生態系統中,轉化循環不合理,結果,農畜産品輸出少。而輸出部份所占百分率(N:63.9%,P 205:59.2%,K 20:64.5%)高,造成農業生態系統不穩定,土壤肥力被掠奪,地力下降,單産越來越低,處於惡性循環。

  1964年以後,逐年擴大花生種植,在旱地堅持每隔2年輪種一造花生,在水田則實行約占面積25~30%的花生——水稻水旱輪作,到1979年花生面積擴大到78畝(占總耕地面積的32.5%),其中實行水旱輪作的55畝(占水田面積的25.6%),水稻面積縮爲370畝(占總播種面積的7,6%)。花生面積大、總産多,得苗、麩共16萬斤,畜禽業得到發展,年獲糞肥約50萬斤,促進水稻總産增加,加上稻秆(占40%)、緑肥(約30萬斤)回田,年投入生態系統參加轉化循環的物質氮、磷、鉀分别比原來增加62.6%,46.2%和81.3%,不僅輸出的農畜産品量大(稻穀總産增加了61.6%,花生總産增加50.3倍,猪肉增加6倍多),且輸出部分所占百分率(N:36.6%,P 2O5:36.3%,K。O:36.6%)較原來低,使生態系統處於穩定,土壤肥力得以不斷提高,作物單産越來越高,呈良性循環。

  故此,同樣一個下樓角生産隊,15年前後對比,水稻畝産提高91.4%(從原來的畝産539斤提高到1979年的l,032斤),花生畝産提高80%(從原來的畝産126斤提高到1979年的227斤),牲猪飼養量和肥猪出欄率分别增加2.7倍(户平3.8頭)和36.1%(達77.3%)。在人口逐年增長的情况下,社員口糧從每月28斤提高到60斤,年人平分配從42.5元穩步上昇到186.7元,生産隊從原來每年吃國家返銷糧200多擔到1979年多賣餘糧50多擔,隊有儲備糧200多擔。

  第四,一個合理的農業地域結構必須是即具區内特色又具區際性意義。

  由於地域分异規律的制約,不同地區的自然、經濟、技術條件不同,形成具有各自特點的農業生態系統,其有機質的生産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不同,所表現的物質和能量轉化過程也有明顯的差异。因此,一個地區應該在全面普查和大量的、深入的典型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資源條件狀况、農業生態系統的組成特點、性質和差异以及經濟效果高低等,從多種方案中比較、鑒别出好壞優劣,從中選出最能代表區内特點的最優農業結構方案,做到專業化和綜合發展相結合,既合理利用各種資源條件,充分發揮地方資源優勢,爲區内外提供更多的農畜産品。我們正是根據以上原則把博羅縣劃分成三種農業地域類型。並分别在西北山地建立林——牧——農結構,在博東丘陵建立水稻——花生——猪結構;在西南平原建立以糧爲主,牧副漁等結合發展的農業結構。

  (本文寫作過程得到樑溥教授的指導,鄭天祥、曾祥章老師提了許多寶貴意見,謹此一並致謝。)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