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五章 珠江史前文化在中華民族文化中的地位



  第一節 多民族社會的形成

  人類社會從舊石器時代開始,其社會形態還處於一種原始狀態。一直到舊石器時代晚期,這種原始群的社會結構變化仍不大。而人類的演化經歷過能人、直立人(早期直立人、晚期直立人)、智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等階段,直到晚期智人(距今十幾萬年前)晚期階段(距今幾萬年前)才完成了人類體質形態上的進化,在人類歷史的中石器時代(距今2萬年前至8千年前),才把目前世界上四大人亞種(黑、白、黄、棕)確定下來,再由他們進一步分化成當今世界社會上這麽多個不同的民族。

  在中國境内,迄今爲止已經統計出來的共有56個兄弟民族,廣泛地分佈在我國跨越的三個不同氣候帶(熱帶、亞熱帶、温帶)内。具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這人類進化的近四百萬年中,盡管世界上的人類學者至今仍未能最後確定當今世界上人類是從哪裏來的?有些認爲是起源於非洲(東非);有些認爲是起源於南亞;也有些認爲是起源於不止一個地方,是多元的。我們認爲,不管從哪裏起源,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全世界的人類來源於一個共同的祖先,因爲我們同是一個種,不是不同種,從生物學角度來講,四大人亞種之間結合以後能生出健康的後代,所以證明是同一個種。特徵和膚色不同是生態環境不同所造成的。並不意味着别的東西。

  另外一點應該加以肯定,當今世界上的所有民族,從分子生物學角度來講,没有一個民族完全是純的,在染色體(DNA)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交流,可以説都是一個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從古到今有一些統治者往往想從種族的角度來製造糾紛,挑起民族間的矛盾都是注定要失敗的。

  在我國,從前幾章節的論述中可以清楚地知道,目前可以在豐富的化石信息的基礎上,不僅更有信心地認識我國人類進化的連續性,而且還能認識到我國古人類與境外有少量的基因交流,1998年提出的現代人起源的“多地區進化説”,爲東亞現代人與白種人、黑種人之間的差异遠小於舊大陸東部和西部不同地區大約同時代的古人類之間差异的現象,找到了比“直生論”更加合理的解釋。〔1〕近年更促使我們思考,我國人類進化的連續性不呈簡單的階梯狀,更可能呈網絡狀,基因交流更可能是雙向的而不是只從境外流向中國(吴新智,2008)。

  講到珠江流域地區,包括整個嶺南地區,在上述有關的章節中已經明確地指出,不管人類起源來自非洲或南亞,珠江流域,都是人類搖籃地向東亞、東南亞、東北亞以至北亞(特别是中更新世以來)地區輻射的中轉站和橋樑地帶,早期智人馬壩人和晚期智人柳江人化石的發現就是一個有力證明,特别是經分子生物學DNA的研究結果,證明大約距今4萬年前,在廣東一帶形成了古越族先民的起源中心,然後按三個不同方向:東北方向(沿東江及東海走廊)、西北方向(沿北江經瀟賀古道)、東南方向(沿西江和眉公河)輻射到江浙一帶,再往西經江西、湖南到達漢水流域,西北方向經瀟賀古道到湘西過四川到西北,南面通過中印半島到達澳大利亞,這幾批古越族的先民在輻射過程中,到達新的地區後,在與當地土著居民的不斷交流過程中形成了當今生活在這片地方的各個民族。甚至有學者認爲根據我國新石器時代黄河中游、黄河下游、漢水流域的人類頭骨特徵與華南地區(具體指古越族)的人類頭骨特徵對比研究,證明由南向北遷徙,到達並繁衍於黄河流域,以至整個華北,並在新石器時代時期,和北亞的先民相遇、混雜交流,形成我國古代的華夏、東夷等民族。華夏和東夷等民族往東北亞輻射,就成了當今東北亞各兄弟民族的先民了。因此,這些學者認爲,我國的人種起源於南方(黄象洪,1988年)。

  經這麽一説,各位讀者就會明白,珠江流域的人類在組建我國社會的歷史過程中,在我國這個多民族的形成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如此之大。其他地區是無法與之比喻的。

  第二節 生産力和生産類型

  人類社會形態和生産類型是相互適應的,而生産力和生産類型又有十分密切的關聯。長久以來,人類社會幾百萬年來都處於原始群的狀態,與此相適應的生産類型就是采集和狩獵,原始群的社會結構存在許多不穩定因素,首當其衝的是人類處於一個不穩定的生活狀態,這個關鍵的原因造成那個時代人口的增加是極爲緩慢的,而殀折率極高。這點在現代民族志的材料中不難找到佐证。世界上有名的南非布須曼人的人口增長就是一典型例子。因爲布須曼人只有定居以後,人口才開始有較大的增長。未定居的布須曼人有70%~80%的食物是靠婦女采集的。每個婦女除老人外,每周要三次來回5~20公里的路程,去尋找野果、塊根和堅果,背着孩子還得扛7~15公斤的東西,加上在哺乳期,每天還得消耗1000卡能量製造乳汁。在這樣的營養條件下,脂肪貯存消耗特大,哺乳期又大多停經,排卵不正常,所以受孕率低,婦女一般在生育後要隔三五年才能再次懷孕。勞動負擔過重的婦女,保胎率也相對低,這樣一來,使布須曼人口的增長一直處於緩慢狀態。定居以後,情况大爲改善,婦女的負擔减輕了,能量消耗也降低了,月經正常,受孕率提高,人口的增長有較快的提高。未定居時,群體之間難於實行族外婚,只有在定居後才能實行族外婚,排除近親繁殖的壞處,殀折率下降,出生率大大提高。所以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末及中石器時代開始的半定居和定居生活,開始改變過去那種增長緩慢的狀態,使人口逐漸增長起來。社會形態就逐漸由原始群變化爲氏族社會。〔2〕

  在定居逐漸成爲傳統的情况下,人們的活動範圍相對縮小,利用某一生態環境的時間大大加長,爲瞭解决當地快速增長的人口食物來源,就要更廣泛深入地開發本地區的食物資源。但是,各類的自然資源的可擴充性是不一樣的,有些野生動、植物,在人類利用到一定程度之後,在一定條件下,就不能再增加其數量了,例如在某一部落居住地周圍的野生植物可能被采集的果實或種子。在自然狀態下,這些野生植物所結的果實産量不會有太多的增長,甚至遇到不好的年頭,其産量很自然地减少。就算不减少,隨着人口的增加它也會因擴充利用而相對减少。只有在人類的照看下,纔可以再增加其産量。提高其生産力,因此,在人口的壓力下,人們爲瞭解决食物問題,有必要改進獲得野生食物的季節性,增加對特定資源的專業利用,同時也要改善某些野生動、植物的生活條件,加以人爲馴化,使其逐漸走上被栽培的道路。這種辦法在現代的農業栽培上也常被利用,爲了早日收穫更多的種子,縮短某種農作物的生長週期,不少農業育種家跑到海南島去育種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在這一階段裏,有些群體着重加强采集的捕撈,而有的則着重技術改進和動、植物的遺傳選擇,從而最終走上了農業經濟和家畜飼養的道路。完成這一過程所需的時間各地不一,一般都在中石器時代晚期或新石器時代早期階段。這方面在華南地區特别是在珠江流域地區的反映是比較清楚的。也就是説,由於華南地區緯度低,環境復雜,動植物資源豐富,人類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末和中石器時代早期已開始廣泛地開發龢利用各種動、植物資源,形成廣譜的狩獵采集經濟,這種經濟形式深化了人類對自然界動、植物的認識龢利用,同時人們開始定居下來,人口開始增加,産生了原始農業。最初時,進行的不是稻作農業,而是種植塊莖植物的園圃式農業。在整個社會經濟中,采集、漁獵的經濟占很大的優勢,只有發展到新石器時代早期才逐漸變成農業經濟占優勢。

  人口的增加,不僅産生人口壓力,導致原始農業和家畜飼養業的産生和制陶業的誕生,由於人口不斷的增加,也引起群體的分化,逐漸出現村落,形成氏族部落,形成了新的社會形態。

  總之,到了舊石器時代晚期末和中石器時代一直到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整個進程中,在摸索種植、飼養的實踐過程中,人的認識逐漸深化,從瞭解植物本身到了解它們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從而慢慢地獲得了粗淺的經驗性的土埌知識、節候知識、耕作知識和飼養知識等。經過長期的集中采集和稼檣勞動,也摸索到與改進工具相聯繫的一些力學知識。這些經驗知識的積累,促進了農業技術及一些與農業生産有關的技術(如制陶術)從無到有並逐步發展,使原始農業逐漸發展成真正的農業生産。這就是生産力的提高和生産類型改變的具體表現,與此同時,人類才開始有了比較可靠的生活保障,逐漸地徹底地定居下來,並迅速地得以發展,生産類型發展的同時,氏族部落也較快地發達起來,母系氏族公社得到繁榮並向父系氏族公社過渡、發展。

  第三節 社會形態與文化、科學、藝術和宗教意識

  農業産生後,生産力不斷得到提高。隨着種植業、飼養業的誕生和發展,由於物質較前豐富和生産、發展的需要,生産技術的提高,因而促使原始手工業(制陶業和各種工藝品加工業)和商品交换的産生、發展和原始城鎮的出現。而且因爲生産力的提高而出現了剩餘産品,出現貧富之分,引起了階級的分化和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化,結果導致社會分工的日益發展和生産關係的根本變革,爲社會形態的進一步進化開闢了道路。這些過程中還爲科學的發生、發展奠定了基礎。因爲,在喫飯問題還没有解决時,是不會餓着肚子從事科學活動的。由於農業産生後引起了手工業、商業等其他行業的産生和發展,還有原始宗教的産生。人們的活動、交往愈來愈多。需要記録的事情也相應增多,於是文字的創造便提上日程。而文字又是發展科學知識所必需的工具。人類從事農業、畜牧業生産,比起從事采集狩獵、捕撈和漁獵要復雜得多,是有目的的實踐活動。在此實踐過程中,人類對作物、家畜、家禽及其生長規律的認識,對周圍環境的認識,對各種因素之間的關係和因果的認識都不斷深化,從而鍛煉、提高了人的思維能力,這對科學誕生和發展,以及社會進步有着巨大的推動力。而且隨着生産力的發展,各種各樣的科學應運而生。所以恩格斯指出:“科學的發生和發展一開始就是由生産决定的”。上述的社會形態變化是在新石器時代逐漸完成的,但它們發展的基礎,始於整個人類進化過程的積累,特别是到了中石器時代,人類的定居和原始農業及家畜飼養的萌芽,爲上述種種誕生和發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到了新石器時代更加全面地得以發展,不僅在社會形態上完成了由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的轉變,同時爲進入封建社會作好了準備,在經濟類型上已逐漸地由攝取性經濟轉向生産性經濟。

  第四節 小結

  在石器時代這漫長的幾百萬年長河中,珠江流域自有人類出現約爲200多萬年算起,其文化一直都很興旺,而且在造就現代的中國人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加上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都很優越,所以社會形態的變遷,生産類型的轉變,農業的起源、家畜飼養的起源,原始宗教和藝術的起源,原始制陶業的開始,民族的分化都走在全國其他地區的前面。這種優勢一直保持到新石器時代晚期,但在轉入朝代社會後,則變得有些滯後,特别與中原地區、長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區相比,其發展速度大不如他們。究其原因暫時還是不很清楚。

  有學者認爲,由於珠江流域的嶺南地區乃至華南地區,都處於熱帶和亞熱帶的濕潤氣候中,這種氣候有利於植物的生長,爲采集(包括水邊采集)、狩獵提供了豐富的物質來源,廣闊茂密的森林,也限制了農業的開發。這種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的制約,就必然影響到經濟形態的發展,特别是當時的生産力和生産關係,更不可能從根本上克服自然界在生産發展上的各項障礙,這就是這一帶地區爲什麽會較長期地保留原始經濟形態的基本原因(安志敏,1982)。另外,從各遺址中出土的石器工具來看,認爲這些工具不足以克服原始森林給農業起源帶來的障礙。

  以上理由,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合理的一面是指在這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由於氣候條件好,使自然資源豐富,原始森林生長好,比較嚴密,不易用簡單的石器工具所開闢得了,這點似乎講得通。另外,由於自然資源豐富,能保证古人類日常生活的維持,使他們馬上行動起來,想辦法改變眼前困難境遇的迫切感不那麽大,這也是造成滯後的另一原因。但整個嶺南地區,除了森林,山區還有丘陵和廣闊的谷地、三角洲平原地區。這些地區要開發起來相對容易得多,更有一點是不容大家忽視的,正因爲這片地方自然資源豐富,原始居民可以在不用餓着肚子來從事一些農業栽培試驗,飼養家畜試驗,由於有條件允許他們反復試驗,所以他們就能比别的地區同期先民取得成功的機會高,成功的早和快。不然上述的農業起源,家畜飼養起源,原始宗教和藝術起源,原始制陶業的開始,種族分化的確定等等方面,都能發展得如此之快?至於後來發生的滯後除了上述的原因外,肯定還有别的原因,這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但珠江文化在史前時期,對光輝的中華民族文化的巨大貢獻是不可磨滅的,更不能用一個簡單的“蠻”字所代替。

  注釋:

  〔1〕 吴新智:《曲江文物考古五十年序一》,1~2頁,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8。

  〔2〕 張鎮洪、邱立誠著:《人類歷史轉折點——論中國中石器時代》,139~144頁,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7。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