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石鏟發現之探討研究



  劉文,柳州博物館,副研究館員。

  【中文摘要】目前國内外已經公佈的石鏟埋藏點有120餘處,以廣西桂南地區出土最多。本文報告了廣西横縣那陽河撈沙過程中發現的20件石鏟,進而對石剗的分佈、用途及年代等問題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石鏟 桂南地區 環境 用途 年代

  Abstract:So far more than 120 sites have been reported unearthed stone spades in the horld, the largest number of which are found at the South Guangxi area. This article is a report about 20 stone spades which were discovered when digging sands in Nayang river, Heng county in Guangxi.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application and age of these stone spades.

  Key words: Stone spade South Guangxi area Environment Application Age

  

  2005年,柳州收藏愛好者何志偉同志拿了20件石鏟到柳州博物館,現收藏在柳州博物館。通過追踪,最先由廣西横縣校椅鎮六鳳村韋守懷在横縣那陽河由撈沙工撈出。石鏟有板岩和砂岩等,大小形狀异同,有殘、完整和半成品,可分爲五式,現叙述如下:

  1.Ⅰ式7件。有正面、背面磨,有兩面磨。編號:Ab500075,最大一件爲半成品,長301最寬163厘米。最小一件長118、最寬83厘米。其中一件編號:Ab500073,未製作出柄部,兩側有斜肩,但頂端已磨平,正面磨光。其餘皆有短柄,兩側有斜肩。有斜肩的有一面和兩面磨,肩未見磨制。

  2.Ⅱ式1件。有柄,兩斜肩。一側磨制,一面稍有磨制,束腰。編號:Ab500085,長197、最寬127厘米。

  3.Ⅲ式1件。有柄,兩斜肩,一肩稍磨制。編號:Ab500077,長27、最寬14厘米,爲半成品。

  4.Ⅳ式7件。皆有短柄,有一肩和一面磨制、有兩肩和一面磨制。有束腰和兩腰平直兩種。編號:Ab500071,最大一件爲半成品,長27、最寬16厘米。編號:Ab500079,最小一件長144、最寬79厘米。

  5.Ⅴ式4件。有柄,兩斜肩,皆爲束腰通體磨光,編號:Ab500091,最大一件殘斷,長163、最寬75厘米。編號:Ab500083,最小一件殘長153、最寬155厘米。

  6.Ⅵ式1件。有柄、溜肩,短袖束腰型,腰自袖口以下逐漸外展,柄、柄及刃部稍殘。編號:Ab500072,長268、最寬11、最厚08厘米。

  一、石剗的發現及其分佈環境

  石剗的發現,由五十年代至今在廣西桂南是最多而且密集,其中零星少量分佈的有廣東〔1〕〔2〕〔3〕。在廣西分佈的目前統計到的有廣西横縣那陽河、武鳴縣弄山仙湖鎮鄧吉村雷籃屯〔4〕、柳州柳城縣古砦鄉、柳江縣燈籠村、黄嶺村。以前認爲發現石鏟由桂南往北至廣西中部的柳州,但是在往北到河南省的開封羅董區也有發現〔5〕,這些地方的發現與廣西博物館蔣廷瑜先生原統計數加起來〔6〕,目前數量已達120餘處。

  從石鏟分佈,其中以隆安縣東南部、扶綏縣北部、邕寧縣西北部最爲密集,而且在地理上它們也是連城一片的。以文化遺址來説,目前只發現於廣西隆安、扶綏、南寧、武鳴、邕寧、崇左、欽州等縣市。在發現石鏟所處的位置,一個是丘陵,旁有溪流縱横。一個是石灰岩山峰環抱,附近有河流,一個是旁邊有小溪〔7〕。

  二、石剗的用途

  從石剗的用途來説,目前在文化遺址試掘、發掘出土的石鏟半成品、毛胚與石斧等共存〔8〕。大部分未使用過,廣西欽州獨料新石器時代遺址有六件石鏟,其中五件只經打磨,唯一一件有使用痕迹(原報告5頁圖五,10)。與獨料遺址共存的有石斧、石錛、石鑿石鐮、石鋤、石犁、網墜等有1100餘件〔9〕。在廣西隆安大龍潭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200多件半成品石鏟、殘石鏟及完整石鏟、石鏟中没有發現有使用過的石鏟〔10〕。與大龍潭遺址共存的有雙肩石鑿、菱形器等。2、發現的大量石鏟中,從獨料遺址出土的有使用痕迹的石鏟分析,該件石剗的用途是否使用在農業上有待研究。而其餘石鏟應爲與農作物祭祀活動所用。因爲在廣西崇左市吞雲嶺新石器時代遺址、扶綏縣那淋屯遺址、大龍潭遺址出土的石鏟大部分都是成組排列,刃部都是朝天的。由廣西柳州柳江縣黄嶺村劉文源在海拔高度約200米處養欄山上一洞窟内(從洞窟分析石鏟爲水流冲進洞内)及穿山鄉燈籠村陶柄揚在海拔高度約140米燈籠山頂上發現的石鏟應該都是與祭天求雨灌溉農作物有關〔11〕。因爲在山上放置石鏟祭天與天更接近也就意味着更加虔誠。石剗的發現甚至遠至河南開封市羅董區發現的一件石鏟,長318、刃寬14、厚18厘米。從這些現象分析,作爲祭祀是不值得懷疑的。從少量及零星發現的石鏟,應該是交换之物。在廣西貴縣(今貴港市)桐油嶺一座土坑木棺墓中出土的一件爲Ⅱ型石鏟。合浦縣文昌塔嶺的一座西漢墓中也有一件Ⅱ型石鏟隨葬,在漢墓中發現的石鏟,墓主人可能是掌管農作物主要組織者祭祀天神求雨所用〔12〕。在廣西發現石剗的地方,周圍聚居的大多爲壯族,可能爲壯族先民最早製作所用,之後,在影響到其他地方。

  三、石剗的發展製作之探討

  從横縣那陽河發現的石鏟,有成品、半成品。從這些石剗的對比分析觀察,Ⅵ式石鏟與那淋報告18頁圖六6圖石鏟及大龍潭報告14頁圖八24圖石鏟相同,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着某種關係。吞雲嶺石鏟半成品及石鏟毛胚與雙肩石斧共存,大龍潭遺址有雙肩石斧共存。在武鳴縣雷籃屯岩洞出土石鏟7件,有6件保存較完整但石鏟雙肩幾乎不對稱。其中1件爲(B型)兩側有鋸齒形短袖皆不對稱,而規整的占半數。但共出的無肩、單肩、雙肩石斧10件,除斧、石鏟外,還有其他出土物。從以上遺址石鏟、石斧分析,石鏟應爲石斧之借鑒而發展。至於石鏟製作的步驟,在此分析是:

  第一步是采集板塊石料敲成一橢圓形或者爲三角形,見大龍潭遺址報告14頁圖八25、26圖。

  第二步是在寬的一端敲兩側,柄部自然突出,大龍潭遺址報告15頁圖九12圖。

  第三步是在肩下敲出一束腰,有些不作束腰然後磨光成形。

  有些可能是從柄部頂端邊磨制邊製作,那陽河出的石鏟可能與大龍潭遺址年代相近。

  四、石鏟之年代

  至於石鏟遺址之年代,據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所對龍安縣大龍潭T3木炭標本進行碳14年代測定距今5910±105年,樹輪校正年代爲6570±130年。獨料遺址的年代,據國家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所,1978年12月對該遺址出土的木炭及果核標本分别進行碳14年代測定,據國家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所,1978年12月對該遺址出土的木炭及果核標本分别進行碳14年代測定,其結果木炭標本爲距今3975±80年,樹輪校正值爲距今4370±135年:果核標本測爲8095±110年,兩個數據相差很大。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實驗室1979年3月對遺址出土的木炭也進行了碳14測定,其結果爲距今4145±120年,樹輪校正值爲4585±160年〔12〕。目前發現的石鏟延續下限爲漢代。

  

  附記:本文照片由陳俊攝影。

  

  注釋:

  〔1〕佟柱臣:《新石器時代考古學常識》,《文物》 1960年第8、9期。

  〔2〕邱立誠等:《粤西發現的大石鏟》,《考古》1983年第9期。

  〔3〕楊式挺等:《廣東封開縣杏花河兩岸古遺址調查與試掘》,《考古學集刊》第6集,1989年。

  〔4〕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編著:《廣西先秦岩洞葬》,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年。

  〔5〕謝宇等編著:《中國古代兵器鑒賞》,北京:華齡出版社,2008年。

  〔6〕蔣廷瑜等:《桂南大石鏟研究》,《廣西博物館建館60週年論文集》,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

  〔7〕佟顯仁等:《廣西南部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考古》1978年第9期。

  〔8〕何乃漢:《崇左吞雲嶺新石器時代遺址》,《廣西文物》1985年第1期。

  〔9〕於鳳芝等:《廣西欽州獨料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1982年第1期。

  〔10〕覃聖敏等:《廣西隆安大龍潭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82年第1期。

  〔11〕劉文:《廣西博物館文集》第五集,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12〕蔣廷瑜等:《桂南大石鏟研究》,《廣西博物館建館60週年論文集》,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

  〔13〕同注〔8〕,頁8。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