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試談深圳明清廣府簡氏宗祠的文物價值



  彭全民,深圳市文物考古鑒定所,研究館員。

  【中文摘要】簡氏宗祠位於深圳市福田區沙頭街道新洲祠堂村前,現爲福田區文物保護單位。宗祠始建於明代晚期,清干隆、嘉慶年間重修,後又經過兩次修繕。現存建築的平面格局屬明代風格,部分石構件爲清代原物。本文論述了對其進行修繕的設計與施工要點。

  【關鍵詞】深圳 簡氏宗祠 修繕

  Abstract:Jian Clan hall is in front of Xinzhou village, Futian, Shenzhen, which belongs to the protective unit of Futian. The clan was built at late Ming dynasty, and was rebuilt in Qianlong and Jiaqing period. Even rebuilding was carried twice in late time. So we can see the construction of Jian clan today that belong to Ming style and including some Qing-style stone elements.

  Key words: Shenzhen Jian clan family hall Renovation

  

  簡氏宗祠位於深圳市福田區沙頭街道新洲祠堂村前,因農村城市化,舊村與宗祠已成城中村和城中窪地,爲配合城中村的改造,2005年6月7日據市、區文物保護專家論证,簡氏宗祠因地勢低窪,每年都被水淹,現宗祠標高與祠前廣場標高相差1265米,已無法繼續按原標高保護,須對簡氏宗祠進行原址昇高保護,並根據實測圖與保護修繕設計圖進行拆卸,昇高現有地面後在原位置重新修復。

  廣東漢族有三大民係:廣府民係、客家民係和潮汕民係。深圳地處廣州南珠江出海口的東岸,水路交通發達,地理環境優越,自古就是人們繁衍生息的地方。自宋以來,移民到此的姓氏越來越多,並融入當地的廣府民係。

  據民國《粤東簡氏大同譜》與1980年鈔録的《寶安縣新洲村簡氏開維公家譜》載,東莞、深圳簡姓的始遷祖簡季,其父簡檏乃山東濟南府人,南宋進士,爲江西南康軍通判,授朝請郎。簡季隨父宦遊,宋理宗時簡季移家東莞羅邨,後又居大井頭,至八世祖簡南溪,約於明正統年間(1436-1449)到達今深圳地區,在新洲村開基立村,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深圳是個半廣府、半客家的地方,西部地近珠江、後海,地勢較平緩,是廣府民係聚居之地;東部多山地,瀕臨大鵬灣、大亞灣,是客家民係聚居之地。深圳廣府民係主要分佈在羅湖、福田、南山、寶安等區,而鹽田、龍崗區較少。簡氏是較早融入廣府民係的姓氏之一。簡氏宗祠是座具廣府文化特徵的歷史建築。

  一、簡氏宗祠始建年代及其價值

  自簡南溪定居新洲村後,繁衍生息,後來形成了新洲南村、中村、北村和祠堂村。從祠堂村的形成來看,其宗祠創建時間較早,約於明代晚期,但未有確鑿的年代記載。從現存建築的布局、結構、構件式樣和法式特徵上綜合考證推斷,其建築年代當在清代干隆、嘉慶時期,現存宗祠建築的平面格局和石作構件帶有這一時期的特徵。現存的外墻青磚、條石以及祠内的木作、石作構件,其式樣、規格等,與清中期的特徵相吻合。

  簡氏宗祠始建於明代晚期,清干隆、嘉慶年間重修,光緒癸卯二十九年(1903)孟冬二修,1992年孟冬又修。現存建築雖然在平面格局上保留了明代風格,部分石作構件爲清代原物,清干隆年間及光緒二十九年(1903)的重修,也在其上留下了痕迹。2001年,簡氏宗祠被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公佈爲第一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經評估,其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如下:

  1.該建築始建於明代晚期,歷代有修葺,留下了各個不同時期的歷史信息,從石雕來看,部分是清代中期的遺物;在建築平面、空間處理,以及用材制度等營造做法上,有清代中期的遺風,對於研究明清以來深圳地區的傳統建築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2.建築上現還保留不少精美的木雕、石雕、和少量灰塑構件等,工藝精湛,雕飾精雅,堪稱清代民間藝術佳作,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3.簡氏家族是深圳地區早期移民之一,簡氏宗祠見证和記録了該村歷史,對於明清以來的社會狀况和廣府民俗文化具有研究價值。

  4.簡氏家族數百年來,在宗祠春秋俎豆、香火相傳,簡氏宗祠建築是家族精神和家族文化的象徵,是深圳廣府民係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

  二、簡氏宗祠的保存狀况

  簡氏宗祠,坐東北朝西南(南偏西20度),爲三開間三進深兩天井雙凹肚型帶牌坊鼓臺式的廣府宗祠,總面闊1263、通進深3200米,占地面積4042平方米。建築主體爲磚木結構,四周墻體用青磚砌築,清水磚外墻面,轆筒灰瓦屋面,緑琉璃勾頭滴水鑲檐口,兩側山墻有博風灰塑,屋頂爲帶灰塑浮雕圖案的船形正脊。前堂爲抬樑式,後堂爲樑穿柱式木結構梁架,梁架上有精美的木雕構件,主要承重柱子和外檐枋用花崗石製作,部分石作構件有石雕。爲做好保護修繕設計,首先要做好現場勘察、采訪,並做出現狀實測圖。

  祠堂與東側厨房周圍三面原爲祠堂村的民居建築和巷道,現爲新建的住宅樓群與商場,祠前是保留的空地,爲宗祠的廣場。

  祠堂建築,沿中軸綫依次布置帶兩側鼓臺和厢房的前堂、有兩側廊的前天井、磚木結構牌坊、帶兩側廊的後天井、後堂等建築。各進建築現存狀况概述如下:

  1.前堂。面闊三間1263、進深二間795米,面積110平方米。外墻爲清水磚面層,硬山尖棟。清水磚墻已經粉刷。

  前檐當心間爲大門和門廊。大門爲實榻木版雙開門,門框用灰麻石(花崗岩)條石鑿制,門頂有花崗石額,鎸刻楷書“簡氏宗祠”等字,未發現題款。門廊地面現爲水磨石面層。門框兩側墻體爲清水磚墻,爲清代重修時的原物。

  兩次間是花崗岩條石砌築的鼓臺,其上有方形花崗石檐柱和杉木梁架,爲普通四架樑,梁頭有抽象化的夔龍紋飾雕刻,梁架之間還用杉木雕刻的柁墩、鰲魚托脚和斗拱等,梁架下的雀替已缺失。個别柁峰爲後來製作,有潮汕風格。大門前鼓臺上方柱上的龍紋梁頭爲木作構件,乃1992年所加,原爲出手。鼓臺現爲水磨石地面。

  大門内的後檐廊有木刻花格儀門,儀門兩側用紅麻石圓柱,地面鋪設水磨石面層。兩次間爲左、右後塾間。

  前堂屋面爲轆筒灰瓦面,檐口用緑琉璃勾頭滴水,現有部分殘破。屋面爲博古式正脊,因1992年曾經維修過,已非原貌,與歷史不符。經村中第人回憶,前堂正脊是船脊。屋面木基層用扁桁桷,檐口部位用鷄胸椽和雕花檐板。前堂後檐廊爲三架樑,梁頭有抽象化的夔龍紋飾雕刻,梁架之間用杉木雕刻的柁墩,梁架下的雀替已缺失。

  2.前後天井、兩側厢廊和牌坊。前天井進深708米,後天井進深699米,前後基本對稱。天井地面爲水磨石鋪設。天井四周的條石階沿爲原物。

  天井兩側各設敞開式厢廊,分爲三間,廊寬348米,原有花崗石方柱,已被换成方形磚柱,木作梁架,梁架之間有杉木瓜柱和小柁墩,卷棚頂屋面,屋面上女墻有1992年重修的粗劣的灰塑圖案。靠兩側外墻上的女墻用緑色琉璃花格窗。厢廊已在上次維修時改建,地面也鋪了水磨石。

  牌坊位於整座建築的中心位置。實際形態爲用磚墻將宗祠建築分隔成前後兩大部分,而在磚墻中間開設大門。正面門額題字爲“忠孝同芳”,爲紅地灰塑黑字,兩邊有門聯“爲國忠貞賢勞獨任”,“傳家孝友理學長流”,爲藍地灰塑黑字。背面爲“大夫世澤”,兩邊上下聯是“對我高曾履仁蹈義”和“萃其子姓説禮敦詩”,爲藍地灰塑黑字。牌坊兩側的厢廊上各開設拱形門洞,拱頂用白色灰塑裝飾成券面綫條,門洞頂用灰塑作成書卷形和緑葉紅桃裝飾門額,其上均有灰塑金色字。牌坊正面門洞題字各爲“兄友”、“弟恭”,背面分别爲“入孝”和“出悌”。

  牌坊臺基用條石鋪面,比地面高17厘米,現保存尚好。門頂用挑梁架設屋面,木作挑樑雕刻成龍頭狀。現屋面爲廡殿頂,用緑琉璃瓦鋪面,已非原貌。牌坊爲1992年重修時所建。

  3.後堂。面闊三間,進深964米。後堂部分的木作梁架保存狀况基本完好,檐口的階沿條石、和花崗石踏步保存完好,但地面已改成水磨石。木搆架上的潮式鷹咀瓜柱,爲1992年重修時所加,已非廣府形制,神龕前落地花罩和樑下雀替已缺失。

  4.排水系統。除室外、室内的排水明溝以外,室内還有地下暗溝。今大體還保存,但因地勢過低,導致排水不暢,祠堂建築長期處於潮濕的環境中,建築物損壞程度日益加劇。

  5.灰塑。大部分灰塑已於1992年重修,除前後廊女墻灰塑粗劣外,其餘均保留了清代的傳統風格與工藝。

  6.壁畫。全爲後期所作,大部分已非傳統式樣。

  三、保護修繕設計與施工要點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古建築木結構維護與加固技術規範》(GB50162-92)《古建築修建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南方地區·CJJ70-96)以及國家現行建築設計、施工有關法規及規定和《深圳市房屋建築白蟻預防工程技術規程》等法規,根據現場勘察、采訪資料、現狀實測圖、專家評審意見等,並遵循 “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盡最大力量保存文物建築的歷史風貌,保護好宗祠建築本身所具有的歷史真實性和可讀性,維修加固的可識别性和維修加固材料的可逆性。因此,在簡氏宗祠的保護修繕設計和施工中,應考慮如下要素:

  1.該宗祠始建於明代晚期,歷代有修葺,留下了各個不同時期的歷史信息,建築風格有清代遺風,而石、木雕的實物構件,則以清代的爲主。因此,首先保留宗祠原有的歷史文物構件,其次保留宗祠遺留下來的歷史信息,第三根據當地簡氏老人的回憶,去除重修時後加的與宗祠清代建築風格不符的,或他民係風格與廣府風格不符的建築構件,恢復原有的、符合廣府風格的建築構件。

  2.宗祠拆卸注意事項。設計時應編制木構件登記表、石構件登記表、灰塑及圖案登記表和壁畫登記表,以便於拆卸時進行編號,修復時作爲依據。拆卸順序是先屋面、屋脊,然後梁架、柱礎,再是磚墻,最後是地面及地下。

  瓦面拆卸。應注意筒瓦、板瓦的叠放層次與方法;正脊與棟樑、桷片、瓦面的關聯與砌法;屋面與屋脊的連接部位和砌法;以及轆筒瓦、板瓦與琉璃剪邊關聯和砌法等。因歷史建築常出現瓦同與正脊分離現象,應特别注意瓦面與正脊的加固方法。

  屋架、梁架與柱礎拆卸。應注意桁、桷、鷄胸椽和檐雕的固定方法;應注意棟樑上保存的歷史信息及桁頭、桷片等的古代防腐、防蟲措施;因歷史上許多舊房常出現瓦檐脱離現象,應特别注意瓦檐的加固方法。

  磚墻拆卸。應作好丁順記録,應注意夾縫處有無遺物保存,墻與護柱的砌法,勒脚石與内墻的關係和關聯,基礎起墻的情况等。

  門墻拆卸。拆卸時應注意砌築時遺留的風俗與歷史信息和砌法,墻與前、後梁架的關聯與砌法,大門石、木構件及與基礎的關聯與砌法。

  天井拆卸。注意天井下是否保留有原天井地石,注意兩天井間的暗渠,注意下天井水是怎麽樣從暗渠流出祠外,以及暗渠的砌法。

  基礎拆卸。墻基部分,因宗祠地面昇高,並不用清理,但應做横截面發掘,以便了解原基礎的築法。

  3.地面、地下。保留地面上原有臺階及垂帶石、鼓臺石、墊礎石、天井石、門枕石等的石構件,並進行編號;去除水磨石地面,按傳統的配料、工藝,恢復原有的三合土地面。地下的原有的走水、暗渠,在拆卸、清理時,予以記録,按原樣恢復。

  4.墻體。清水磚墻是廣府宗祠常見的、最多見的墻體之一。明代、清代、民國時期青磚規格、質地雖有不同時,但都是按一定的丁順砌成夾心墻(又稱空心墻),實踐證明,這種墻不但隔音、隔熱、防水,還可抗震,必要時還可藏匿重要的物件。1999年龍崗區横崗鎮荷坳村舊村改造時,被推倒的青水磚墻中,發現了藏在裏面的兩本家譜。這種青磚墻,砌時,“順”是走墻路,“丁”是把兩墻路連起來,使兩路墻互相牽扯達到穩定。當然,這對一、二層的青磚墻是有用的,很多宗祠仍不放心,又在山墻中加砌磚護柱。青磚墻下有勒脚石(即墻脚石)、墻前有夾石、墻角也有夾石和横牽石、有的前墻上有墀頭石,有的或爲挑檐石等,均須編號,便於重修時放回原來的位置。磚墻拆卸,因青磚時間久遠,會有損毁,當按原規格、質地重新燒制,新制的青磚,燒制時應印上燒制的年代。

  宗祠内墻上的壁畫爲是1992年重修所繪,既與清代的風格不符,也不是傳統的色料和畫法,拆時不予保留,重修時參考香港、南山、寶安等地清代中、晚期廣府宗祠的壁畫,用傳統民間畫師,用傳統色料繪製。宗祠外墻上的灰塑,雖是1992年所塑,除少數不符外,大部分的内容和工藝與傳統相符,拆卸時,只須拍照、録象保留傳統信息,並加編號,而實物不予保留。修復時應由灰塑雕塑師用傳統工藝、配料製作。

  5.梁架柱礎。石柱、石礎和大部分木梁架、木雕刻爲原物,編號保留。拆卸時,發現腐朽而無法修補的木構件,應予以更换。木構件清理乾净後,應進行防蟲、防蟻、防腐處理和油漆。去除梁架上1992年重修加上去的潮汕式的鷹爪柱和個别柁墩,恢復廣府式瓜柱與柁墩。應特别注意的是樑穿柱式梁架,是嶺南特有的梁架,它比抬樑式梁架更能抗震。去除前、後廊的方磚柱,恢復清代的方柱礎。恢復缺失的木雕刻雀替。鼓臺檐柱上的木梁頭,改爲原有的石獅出手。

  6.屋面。均爲轆筒瓦與緑琉璃勾頭滴水剪邊,均爲原物,予以保留。因正脊、側脊與灰塑及圖案,均爲1992年重修所加,僅對灰塑及圖案留存資料和編號,拆卸時不予保留。正脊上的釉陶鰲魚、女墻上的緑琉璃花窗仍編號保留。但垂脊上的黄釉陶獅子改爲緑的。女墻上的灰塑因粗劣應按傳統重新修復。

  7.神龕。其木雕刻龕與神主牌,雖是1992年重置,因符合傳統,仍可保留,但應增加部分重要的神主牌。神龕兩邊的側墻下的石柱礎,左右相對的一面有凹槽,是神龕前有落地花罩的痕迹,據此可參考東莞等地廣府宗祠的落地花罩予以恢復。另外應恢復宗祠的堂匾、龕對等原有的宗祠重要物件。

  8.牌坊。1992年重修時,改變了原來風格,與清代廣府風貌格格不入,重修時應予去除,保留其歷史信息,參考寶安上合村明清廣府黄氏宗祠的牌坊予以恢復。

  簡氏宗祠是落架大修,建築原址提昇,全面修繕,局部恢復原貌的保護修繕工程。爲了使該項工程順利完成,除前期的勘察、實測、研究、設計和有關文物部門重視外,最後應該聘請熟悉嶺南建築風格,有經驗的古建維修專業隊伍來承擔施工任務。簡氏宗祠是深圳歷史建築調研、設計最爲詳盡、完善的保護修繕工程之一。

  

  參考文獻:

  1.簡賓侯主修:《粤東簡氏大同譜》,民國十七年(1928)。

  2.簡添南鈔録:《寶安縣新洲村簡氏開維公家譜》,1980年。

  3.鄧炳權:《嶺南建築的發展階段與特色》,中山大學嶺南考古研究中心編《嶺南考古論文集1》,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

  4.黄淼章:《廣州陳家祠的“三雕” 裝飾藝術》,中山大學嶺南考古研究中心編《嶺南考古研究5》,香港:香港考古學會出版,2006年。

  5.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文物考古鑒定所:《深圳市福田區新洲村簡氏宗祠保護工程設計方案》,2008年6月。

  6.彭全民:《深圳廣府宗祠的調查與研究》,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嶺南考古研究專業委員會編《嶺南考古研究7》,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8年。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