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西南絲綢之路楚雄段的古驛道



  付麗婭,楚雄州博物館,館員。

  【中文摘要】南方絲綢之路是先秦時期中國和南亞、西亞古國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南方絲綢之路中的西南絲綢之路從成都出發,分兩條道,在大理匯合後西行。楚雄段的古驛道由於其獨特險峻的地理位置,在西南絲綢之路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和意義。

  【關鍵詞】南方絲綢之路 楚雄 古驛道

  Abstract:South silk road was an important channel before Qin dynasty which linked the economy and culture of China,South Asian and West Asian. Southwest silk road which belong to part of the South silk road began from Chengdu, divided into two directions and went west after joined in Dali. Chuxiong was the important station in this South silk road. 

  Key words: South silk road Chuxiong Ancient post road

  

  “西南絲綢之路”在中國境内由三大幹綫組成,全長2000多公里。一條是以成都爲起點,南經昭通至大理,稱五尺道;另一條仍是以成都爲起點,西經雅安至大理,稱靈關道;第三條是上述兩條匯合後西行,經漾濞、永平、保山、騰冲出緬甸,稱永昌道。從全綫路看出,成都是“西南絲綢之路”在中國境内的起點,騰冲是“西南絲綢之路”在中國境内的最後驛站。而楚雄州作爲五尺道和靈官道的必經之路,在“西南絲綢之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對“西南絲綢之路”楚雄段的古驛道進行概述,理清楚雄段的古驛道在“西南絲綢之路中”的路綫、重要性及意義。

  楚雄彝族自治州地處滇中腹地,位於滇池、洱海之間,東連昆明、西通大理,南臨普洱、玉溪,北與四川攀枝花市相連,自古有省垣屏障、滇中走廊、川滇大通道之稱。同時,楚雄州還是昆明至滇西直至印度的必經之路。楚雄州境内氣候温和,山川秀麗,無不可攀越之高山和不可横渡之巨流,因此西、南兩條路才會都擇楚雄而過。

  一、 五尺道

  五尺道是秦漢時開闢的一條由今四川進入雲南的官道。

  唐樊綽《蠻書》稱之爲石門道,又因其是以朱提(今雲南昭通)爲樞紐,故又稱爲朱提道,是“南夷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戰國秦昭王末年(公元前256-前251年),蜀郡太守李冰主持開鑿了由青衣(今四川名山)沿青衣水經夾江、樂山犍爲至僰道(今四川宜賓)的僰青衣道。至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後,又派常頞在僰青衣道的基礎上,將道路繼續向前延伸,由僰道南下,過石門關(今鹽津豆沙關)、昭通、到味縣(今曲靖)。由於當時道路僅寬五尺,故稱五尺道。漢武帝時,爲打通西南夷,開闢通往身毒國(印度)的通道,又在秦開鑿的基礎上,派唐蒙對五尺道加以拓建,一直通到滇池地區,道長二千餘裏,山道廣丈餘,深三四丈,並在道路沿綫設置郡縣,將西南夷地區納入了中國版圖,成爲祖國不可分割的整體。

  “南夷道”是從成都出發往東南,經樂山、犍爲、宜賓(僰道),再沿五尺道經大關、昭通(朱提)、曲靖(味縣)、昆明(滇)、安寧,進入楚雄州地段禄豐縣境,經密馬龍、蜜蜂箐、舊莊、廣通、石箭、腰站、楚雄、吕和、耐橋、太平地、天申堂、普棚、雲南驛、大理(葉榆)、永平博南山、保山(永昌)出騰冲,最後扺達緬甸(禪國),印度(身毒)等地。據《蠻書》記載,唐貞元十年(1794年)十月,派袁滋出使册封南詔异牟尋爲雲南王,沿石門道至滇池,行至第十五程至安寧城,十九程至曲驛,二十一程舍川(今南華沙橋),二十二程至雲南城,二十四程至白崖城(彌渡紅崖),二十六程過太和城,次日扺大理。所記昆明大理共13程,其中在雲南楚雄州境内7程。以通常每驛30公里,共約210公里。

  二、 靈官道 

  “靈關道”,又稱“零關道”,因“靈、零古音相通”。西道就是“靈關道”。這條道從先秦至唐或不同路段稱謂較多,先秦時,由成都至邛崍(古臨邛)的稱“臨邛道”。若從成都經灌縣至寶興,則稱“西山南道”,再經蘆山、天全(左徙),沿青衣而下至滎經(古嚴道縣)稱爲“青衣道”或“始陽道”,(這是因爲天全古稱始陽縣的緣故)。由滎經過漢源(古牦葉榆),漢稱靈官道,又稱“牦牛道”,唐稱清溪道。南詔以後,從西昌至會理進入雲南,稱爲“建昌道”或“會同路”。 “靈官道”應是由滎經起,經漢源、西昌、進入雲南等地的重要通道。由於滎經是秦時所設置的嚴道縣,在嚴道縣,在嚴道以南的廣大區域中,包括了牦牛及越嶲郡(漢代置)在内的地區。而在南到金沙江的攀枝花,古代又居住着以牦牛羌係爲主的衆多民族,因此,從漢時起,就把嚴道經越嶲郡(今屬西昌地區)至現在攀枝花之間的一段,稱爲牦牛道。又因漢代曾在小相嶺以北設“靈關”,史學界將滎經通大理一段稱爲“靈關道”。

  處於“靈關道”上的重鎮“越嶲郡,所轄範圍甚廣,包括了大渡河以南及凉山州一帶,《漢書地理志》載:“越嶲郡,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開,(王)莽曰集,屬益州。”素有“東望峨眉,西接吐蕃”之稱。宋太祖趙匡胤“惡其地數亂”,“玉斧劃河”指着大渡河以南地區説:“此外,吾不有也。”由此可見,“靈關道”實際處於非常艱險和重要的戰略要衝上,即是南來北往客商的必經之地,又是歷代統治者奪之炙手,失之可惜的土地。

  “靈關道”的路綫大致由四川成都開始,經雅安、漢源、越西、西昌、會理進入楚雄州境内後由攀枝花、拉鲊渡(或元謀龍江渡)過金沙江,經黄瓜園、物茂至永仁、沿途經螃蟹箐,猛虎、殺牛坪子、永仁(苴却)、宜就、老槐箐、江底河,江頭村、白墳壩、趙家店、新街、石灰箐、大姚、蒼街、七街、梯子、左門、地索、岔河、魚泡江、普棚、祥雲。再經彌渡、大理、保山、騰冲進入緬甸,再由緬甸西北到達印度。據樊綽《蠻書以及《新唐書·地理志》等資料記載,唐代姚街道(靈關道中的一段在唐代的叫法)由黎溪南下金沙,從瀘津關(今拉蚱)起,大約行20公里至末栅館(大龍潭),70裏至伽毗館(永仁縣城),80裏至渠桑驛(江底河),74裏至藏榜館(趙家店),60裏至楊褒館(大姚城),70裏至弄棟城驛(姚安城北),80裏至彌蕩館(彌興),100裏至求贈館(普溯西),70裏至雲南城(雲南驛),大約有500裏的路程在楚雄州境内。

  “西南絲路”楚雄段全長約400餘公里,途經禄豐、楚雄、南華、元謀、大姚、姚安,由於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歷代王朝爲了政治,經濟的需要,十裏一哨、五裏一堡的派兵“戎守”,修築了橋樑、哨所、館驛等,來往商旅遊人僧侣俗民樂取次道,古道上的馬鈴聲、吆喝聲,聲聲逥盪在彝州山谷中。

  三、途經楚雄的兩條古道沿途的橋、鋪、關

  隨着古道的興盛,五尺道、靈關道沿途相繼修築古渡橋樑、郵驛站點、關隘哨卡,留下了大量具有極高科學研究的遺迹遺物,見证着古驛道的歷史及興衰。 

  1. 古渡橋樑

  橋樑渡口是除道路外古道交通的另一重要載體,“南絲路”楚雄段就有橋樑十餘座,有永定河橋、江底河橋、連廠橋、老鴉橋、衍慶橋、啓明橋、星宿橋、響水橋、安樂橋、蒙七橋、青風橋、灈纓橋、蜻蛉橋、棟川橋等。經過千百年的風雨變遷,至今仍可尋的古橋已寥寥可數,保存完好,較典型的有如下幾座:

  (1)凌虚橋

  位於楚雄市倉嶺鎮腰站街街東頭,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清干隆五十七年(1792)重修。單孔石拱橋,長27、寬62、跨徑12米,橋拱形如滿月,氣勢雄偉秀麗,原橋石欄杆雕刻精巧。該橋是昆明通往滇西驛道上的重要橋樑之一,爲楚雄市現存石拱橋中建築年代最早,單孔徑最大且保存原貌較好的一座。1998年被公佈爲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清風橋

  位於禄豐縣廣通鎮岔路村北小河上,又名雙樹橋,始建於明洪武十六年(1383),明嘉靖年間(1522-1566)及清同治九年(1870)兩次重修。橋長12、寬5、拱厚08米,橋中心距河床高6米。爲單孔石拱橋,橋面隨拱高出兩岸路面成圓弧形。橋兩邊各長一顆樟樹(俗稱黄楝茶樹),樹高約20米,根隱於橋基。明國年間,橋西邊一樹垂倒,將橋面帶塌一米寬,現僅存橋東一帶。清風橋爲迤西古驛道過往廣通要道,明清時在橋旁設橋東哨防守,2007年公佈爲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響水橋

  位於禄豐縣金山鎮官窪辦事處六裏箐村與原舍資鎮新鋪辦事處響水關村之間,跨響水河,原橋爲鐵鏈橋,名翔雲橋,始建於明成化年間(1465-1487),據明國《新纂雲南通誌》載:清嘉慶九年(1804)改建爲三孔石拱橋,改稱響水橋。橋長42、寬5、高86米,中孔跨徑8米,兩側孔跨徑各7米,兩個尖船形橋墩各10、寬5、高6米。橋欄五麵條石高、厚均爲05米。整座橋用青色五面細皮紋條石建造,至今完整。該橋是原禄豐、廣通兩縣界橋,西有響水關,東有六裏箐塘卡。2007年公佈爲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靈關橋

  位於南華縣龍川鎮靈關村方向200米,距縣城約5000米。又名瑞應橋、平彝橋。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兩墩三孔石橋,長515、寬7、高96米,用巨石砌成,鉚榫連接,橋墩分水尖的形狀似一只木船,利於泄水,分水尖兩端各雕獅子一只。橋西有小亭,今已不存。橋兩側有石雕護欄,每側有19根石雕柱,柱間有整塊石板連接,上刻花紋及獸形圖案。此橋横跨龍川江,是滇西古驛道及昆畹公路橋樑,爲南華縣境内唯一一座三孔石橋。2005年被公佈爲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星宿橋

  位於禄豐縣金山鎮星宿江上。又稱西門大橋。始建於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當時爲五孔石橋,因歷年水患,屢修屢塌,清雍正五年(1727)大修,現存橋是道光五年(1825)琅井鄉紳楊國良籌資,倡議修復,村民獻工獻料,至道光十二年(1832)建成。七孔尖拱石橋,橋長965米,加引橋共長1335、寬98、高12米,橋身用整齊的紅砂石砌成,以石灰摻糯米漿澆灌,黏連緊密加固,橋兩側爲石砌實體欄杆,長1025、高06、厚04米,柱石上各鑲嵌二十星宿名緯。橋孔跨徑分别爲98、101、103米。拱橋縱聯砌築,厚度在05米左右。兩頭分水橋墩長約223、高10、寬5米。六個橋墩凸立江中,橋墩分水尖長55米,橋東有木坊一座,高15、寬11米,四柱三門,上覆歇山式重檐瓦頂,檐下斗拱密集。木柱兩旁有扁形石鼓,上雕龍虚,中門上鑲有雲貴總督阮元魚道光十年(1830)書“星宿橋”匾額。橋西建有十柱九門石坊一座,高126、寬12米,上置九碑五聯,碑爲《修建星宿橋碑記》。備述建橋始末,由9塊石刻鑲嵌而成,書有“坤維永鎮”四個大字。該橋歷史上是由昆明通往滇西的交通要道,横跨在星宿江上,氣勢宏偉,被李根源先生稱譽爲“工程精良,甲全滇之冠”。1984、1988年,各級政府先後兩次對該橋進行了加固維修。1983年被公佈爲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7)啓明橋

  位於禄豐縣金山鎮趙家村,距縣城約3800米的南河之上。始建於明崇禎十四(1641),後圮,重修於清干隆五十一年(1786)。兩墩三孔石拱橋,跨南河之上,東西走向,長46、寬96、高6米,三孔不等跨,中孔跨徑95米,邊孔各跨75米,拱劵縱聯砌築。橋墩分水尖形狀似船。南北兩邊橋石欄高05米。橋東有石闕篆書《啓明橋》,闕爲四柱三門,柱聯二對,門鑲三碑,碑文剥蝕嚴重,文字不全,闕前原有一道石欄杆圍護,欄前有四根華表,一對石獅距闕左右,各獅身上皆有二小獅戲於背上腹下,現除右側石獅掩於土下,其餘無存。啓明橋原爲迤西古道過往禄豐的要樑,東靠古道必穿的“石門天塹”,西望禄豐壩子,,是縣城東方交通孔道及軍事要衝,明清曾設哨卡,派兵守護。現爲縣城通往石門水庫的交通要道。2005年8月公佈爲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郵驛站點

  大凡古道必經的重要路口,都建有專門的馬站驛館,配置一定數量的夫馬兵丁,承擔驛道的日常管養,信函傳遞和往來官員接待等工作。南方絲綢之路楚雄段的館驛有:老鴉關館驛、煉象關館驛、舍資館驛、廣通館驛、姚安館驛等。這些驛站,經過千百年的歷史演變,大部分後來發展成爲當地有影響的村落、集鎮乃至縣城,所以歷史的痕迹着墨很淡,基本已不見往日的風貌,偶見一些舊鋪老宅。

  (1) 老鴉關驛館

  位於禄豐縣土官鎮老鴉關紅師殿山半坡。建於明末清初。清康熙《禄豐縣誌》載:“老鴉關,在縣東七十裏,即縣轄三鄉,官族往來停宿之處,有公署一所(即驛館)。”驛館爲三坊一照壁,占地943平方米。官寢殿居南,高出兩厢35米,單檐歇山頂,梁柱穿枋,土木結構。面闊三間13米,進深三間12米,前檐柱木雕龍紋,後檐爲三層如意斗拱,殿内用木板隔成一廳六室,供往來官員歇息。另有房舍16間,厢房長16、寬62米。内院有院心250平方米。北有重檐大門。驛館在滇緬公路通車後,改做鄉鎮機關辦公室及宿舍,現爲小學校址。

  3.關隘哨卡

  古驛道開設以來,爲了維持邊疆的社會穩定,確保交通郵驛的暢通,歷朝歷代都十分注重各類關隘哨卡等防禦設施的修建,相繼在古道沿綫及各出境要隘建成了一個十分嚴密的邊防和交通安全保障體系。南絲綢之路楚雄段的古驛道也利用地形修建了許多關隘哨卡,但歷史的車輪已把他碾的模糊難辨,保存的較好的只有以下幾關了:

  (1)煉象關

  煉象關址,在腰站鎮。居安寧、禄豐之間。地處楊老哨坡脚,史稱“扼九郡之咽喉,實西迤之鎖鑰”。關址東西長534米,兩端皆有城墻城樓,在東西城樓之間的街道上又有兩座過街重關樓;一座青磚城門樓,一座石拱橋。東城樓墻長26、高10米,爲石條砌築。門洞過道長10、寬27、高33米,門洞額書《煉象關》三字。門洞上原有二重檐城樓一座,西城樓爲磚石所築,舊貌猶存。靠近東城樓的重關樓較爲完好,爲二重檐樓閣式,基寬24、高13米。

  據光緒《羅次縣誌·卷一·關樑》載:煉象關“舊設土流巡檢,崇禎十六年(1643)建石城一圍,辟四門,西門外建重關樓”。又據現存東門民國時的刻碑載,現東門城樓和重關樓建於1923年。1973年,禄豐縣將重關樓公佈爲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老鴉關

  老鴉關在土官鎮青龍山坳伸出的山阜上。老鴉關四面環山,一水中流,是一個典型的山間盆地,盆地西面爲半彎山,形似彎月而得名;南面則有一峰高聳,狀如磨盤,故名磨盤山;東面山峰較低緩,人稱“老栗凹山”,山上至今存煙墩遺迹,山下便是百年老鴉關街;北面山峰成排,記有九峰,因而名唤“九峰山”。古時周長約1600米的土築關城和五道栅門已不存在,只有部分殘垣顯示這座關城昔日的輝煌。

  (3)前場關

  位於姚安縣前場鎮新街郵電所駐址。故址面積約300平方米。從西昌通往昆明的要道上,姚安縣境的前場關,明初設前場關,明初置前場巡檢司,有官署(現已廢),有官印,1944年當地人發現“前場巡檢司印”。今尚存前場關、關上、小關口等地名。

  南方絲綢之路,特别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的這一段,歷經官方龢民間的開拓,逐漸成熟,是中國和南亞古國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是我國南方各族人民古代互通有無、溝通國外的“高速公路”,爲當地少數民族的生産、生活以及經濟文化交流帶來極大的便利。

  歲月悠悠,古道漫漫,南方絲綢之路從開通至今,歷經2000多年,風風雨雨的滄桑變化,興衰起落,如今已剩殘垣斷壁,但他的意義却是恒久的,令人回味的。

  

  參考文獻:

  1.張方玉:《驛道滄桑》,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

  2.邱宣充、張瑛華:《雲南文物古迹大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3.肖林:《南方絲綢之路楚雄段論述》,1991年。

  4.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館編:《楚雄彝族自治州文物志》,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