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史前人類的藝術長廊——中國雲南滄源岩畫解讀



  馬娟,雲南省臨滄市文物管理所,副研究員。

  【中文摘要】岩畫是一種刻在岩石上或畫在岩壁上的圖畫,是遠古人類描繪生活、自我表述的一種文化形式。有學者將中國岩畫分成北方系統岩畫、東南系統岩畫和西南系統岩畫。西南系統的岩畫以雲南滄源岩畫内容最爲豐富。

  【關鍵詞】岩畫 雲南滄源 題材 藝術風格 年代

  Abstract:Rock painting is a kind of picture carved or painted on the rock, which is a kind of cultural form for descriping the life and self-expression. The rock paintings were divided into the northern system, the southeast system and the southwest system. Among the southwest system, the rock psintings in Canyuan, Yunnan province are the richest on content.

  Key words: Rock painting Canyuan in Yunnan Content Art style Age

  

  岩畫是一種刻在岩石上或畫在岩壁上的圖畫。岩畫是遠古人類描繪生活、自我表述的一種文化形式,是反映自遠古以來物質生産與精神文化的一種形象化或符號化表現。岩畫在世界範圍内最早出現在舊石器時代,以法國和西班牙舊石器時代的洞穴岩畫爲代表。中國也在内蒙古發現兩處舊石器時代晚期岩畫。中國岩畫分佈在18個省、自治區、特區的100多個縣、旗、市,共一百餘處,含個體圖像十多萬幅。我國岩畫研究專家陳兆復教授將中國岩畫分成北方系統岩畫、東南系統岩畫和西南系統岩畫。在西南系統岩畫中,以雲南滄源岩畫的内容最爲豐富。 

  一、岩畫的自然環境及歷史

  ﹙一﹚自然環境

  滄源佤族自治縣位於中國雲南西南邊境,北、東、南東三面與耿馬、雙江、瀾滄諸縣相接,西面和西南面與緬甸撣邦接壤,其地理位置爲東經98° 52′~99 °42′、北緯23°05′~23°30′。總面積約4000平方公里。迄今發現的崖畫集中分佈於滄源縣東北境内。

  滄源全境多山,著名的高山有安東山、東米山和拱弄大山。著名的河流有南滚河、勐董河、小黑江以及其支流——拉勐河。在群山環抱之中,在河谷兩旁,亦有平坦地帶﹙壩子﹚。較大壩子有勐董(縣城所在地)、勐角、勐省、勐來。屬亞熱帶,氣候較熱,年平均温度爲16°~17°C。每年5月至8月,氣温最高(平均爲20°~22°C,低壩區可達40°C);1月份氣温最低(平均10°C左右,高山區在0°C以下)。大部分地區終年無霜期或在1、2月間有微霜。雨量充足,年平均降雨量爲1750毫米左右。降雨集中在5月至9月,是爲雨季;其他諸月爲旱季。該地區森林茂密,森林覆蓋面積仍占土地總面積百分之十以上。在森林中生活着虎、豹、猴、熊、羚羊、岩羊、野猪、馬鹿、麂子等野獸,以及孔雀、犀鳥等珍禽。特别是在班洪、班老一帶,至今還有野象出没,是我國爲數不多的産象地之一,現列爲重要的動物保護區。自然資源較爲豐富,地下藴藏着銀、鉛、鐵、銅、煤等礦産。農作物以稻穀爲主,次爲玉米和小麥。經濟作物有甘蔗、橡膠等。各種亞熱帶的植物和水果均能在這裏生長。

  ﹙二﹚歷史建置沿革

  漢至三國、東晋時屬哀牢縣地,屬永昌郡轄,南朝時屬寧州。南詔時,屬銀生節度地。大理國時期歸屬永昌府地。元朝,南部及東北部屬木連路軍民總管府,西部及中部屬孟定路軍民總管府。明朝,分屬孟連長官司,耿馬安撫司。清光緒十四年(1888),屬鎮邊直隸廳。民國初年劃出鎮邊廳所屬的勐角董土司地設置滄源行政委員會,歸迤南道,後改爲普洱道。民國二十五年(1936)改設滄源設治局。建國初屬普洱專區,1951年改滄源縣,1952年劃歸緬寧專區(後稱臨滄地區)。1964年2月28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滄源佤族自治縣。

  ﹙三﹚古代文化遺址

  1964年,中央央黨校孫定國在雙江縣忙糯鄉一帶發現了若干新石器。這是臨滄境内史前文化的首次發現。1982年,文物普查隊在雲縣忙懷一帶調查發現了數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並對舊地基遺址進行了試掘。調查結果證明,以忙懷爲代表的瀾滄江中游地區新石器文化,是雲南地區新發現的一種文化類型,定名爲“雲縣忙懷新石器文化”。同年9月又在滄源縣農口硝洞調查發現了一批打制石器及哺乳動物化石,並被確定爲舊石器文化遺址。這次發現,爲滇西南地區舊石器文化的首次發現,第一次把臨滄的人類文化歷史推到了距今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

  1982年,在臨滄境内開展的文物普查工作。共登記史前文化遺址或地點50餘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遍及全區八個縣,並在鎮康發現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一處。在滄源縣和耿馬縣所轄的小黑江及其支流沿岸岩畫下(第二、六、七、八、十三地點)發現了一批新石器文化遺址。在岩畫的分佈區内,還發現了新石器文化洞穴遺址,調查研究證明這又是雲南地區一種新發現的新石器文化類型,被定名爲“耿馬石佛洞文化”。

  綜上所述,瀾滄江流域遠古文化遺存和遺物比較豐富,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即有原始先民在這裏繁衍生息,新石器時代先民的足迹已遍及全境。

  二、岩畫的發現

  1965年,雲南省歷史研究所汪寧生在滄源糯良一帶進行民族社會調查工作,當地佤族幹部和群衆爲其提供綫索並爲其帶路,在今勐來、勐省一帶調查發現了岩畫共一至六個地點。汪教授即時發表了調查報告,引起國内外學者的關注。在此之後,省市文化文物工作者相繼在滄源阿佤山調查發現了九個地點,在耿馬﹙2﹚、永德﹙2﹚、雙江﹙4﹚、臨翔區﹙1﹚又發現了九個岩畫點。至此,臨滄市境内共發現岩畫24個地點,其中滄源15個地點。

  三、岩畫基本情况

  (一)分佈情况

  滄源岩畫群15個地點,分佈在滄源佤族自治縣勐省、糯良、勐來、勐角四個鄉區域内,地處小黑江及其支流的峽谷地區,該區有着發育較好的岩溶地貌、溶洞、蜂林地層,岩畫便繪製於峰林的岩面上,新石器文化遺址即分佈在岩厦下或岩洞中。這一帶最高海拔1759、最低海拔989米,15個點岩畫面積約4712平方米,共有圖形1200多個。

  (二)作畫條件

  發現岩畫地點環境有以下幾個特點:(1)岩畫地點均在山上,最高海拔爲1759、最低海拔爲989米。(2)岩壁下端向内傾斜,形成岩厦。較爲典型者如四、五、七、十、十一、十二、十三地點。(3)岩壁多爲面朝南向,或偏東南或偏西南。岩下有一平坦地面,其面積一般在20平方米以上,畫距岩前立足之地最高7、最低1米。

  上述特點表明,岩畫地點是經過嚴格選擇的,呈岩厦的岩面,有利於岩畫的保護和觀賞,岩下有一平地,可供作畫者立足或舉行有關宗教活動。岩畫靠山近水,可滿足人類飲水和上山打獵、下河捕魚等生産、生活條件。

  (三)題材内容

  岩畫以赤鐵礦顔料繪製於内傾或垂直的石灰岩岩面上,十五個點岩畫面積共約470平方米,共有圖形約1200多個。畫面内容多爲狩獵、舞蹈、放牧、雜技、戰争、原始宗教、采集、建築和村落等。畫面布局多采用圖解、示意的形式處理空間。圖形描繪均作剪影式。人物和動物分别嚴守正面律和側面律,强調主觀意趣。表現方法以單綫爲主,或輔以平涂法表現大塊的形體。畫面内容反映了一定的宗教觀念,作畫的意圖和功能具有明顯的記事性質。

  岩畫圖形,可分爲人物、器物、動物、房屋、自然物、符號和手印七大類。人物是岩畫表現的主要對象,人物圖形占全部圖形的70%左右。部分人物圖形繪有男根,可辨認爲男性,個别圖形繪有女陰,乳房或作大肚狀,可辨認爲女性。還有個别圖形,人物上面繪有動物 “發光體”和“太陽人”等,汪寧生教授認爲是神話和神只人物。岩畫中人物使用的器物計有弓弩、盾牌、矛槍、牛角、杵臼、棒、木栅欄等。另外,還有頭飾、耳飾、尾飾等。動物圖形約占總數的20%。可辨認種屬者有牛、猿猴類、鹿類、鳥類。動物圖形大部分與人物狩獵活動有關。房屋見於滄源岩畫第二、四、五地點,可分爲樹上干欄﹙巢居﹚和干欄﹙村落﹚二種。岩畫所描繪的自然物計有道路、山巒、山洞﹙穴居﹚和樹木等。滄源岩畫第五地點,耿馬岩畫和永德紅岩岩畫均爲手印。手印分爲陰陽二式,分别以手按於石壁再噴涂顔料和以手蘸顔料直接按捺而成。符號類的圖形共有10多種,有的已模糊不清。有的石壁剥脱後殘缺不全。岩畫中還有一定數量的幾何圖形,種類有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

  以下是對部分岩畫的圖解。

  1.  祭祀(勐來第一地點2區﹚

  第一地點有畫岩面全長達30米,由於山頂雨水常年冲刷,部分圖形已模糊不清。計有6個區。畫面左下有一較大的人形,頭繪成扁帶狀,雙手叉腰而立。頭部上方有兩個上下相反的卷雲紋圖案,從畫面分析,此人應爲巫師(天地間的中介人),巫師常自稱能呼風唤雨,能使人生病並爲人療病,能預知吉凶。能變化自身爲動植物等。在巫師的下面繪有14個身體未涂實呈“文”字形的小人和一剪影羽人。羽人上方有兩組動作整齊的舞者。畫面記録了當時部落先民的一次祭典活動。

  2.  牛和猴活動場景﹙勐來第一地點5區﹚

  畫面上端用一條彎曲的綫表示山路起伏彎曲,上立15只猴子向左行進。再往下有二人用繩索係牛脖,有獵手持弩弓射殺野獸。該畫面描繪了部落先民狩獵的精彩場景。

  3.  村落暮歸(丁來第二地點)

  畫面正中爲以示村落範圍的橢圓形,其間沿周圍或正或側或倒描繪了干欄建築十餘間,中心兩座房屋較大,近旁有兩人正在舂臼。村落以正中爲界,左側房屋作輪廓狀描繪,右側作涂實,村落呈半陰半陽,恰如夕陽西下時的山寨景色。村落四周若干表示道路的綫條向外延伸,衆多人群從道路上徐徐歸來。畫面以散點透視表現全景的構圖形式,描繪出村落暮歸的廣闊場景。

  4.  舞  蹈(勐省第三地點)

  岩畫繪於一塊平整光滑的石壁上,畫面中的十三人均作舞蹈狀。中部有一組圖形,帶鳥飾的房屋,屋内有二人。右下端有一頭呈三角形、身着羽毛之衣的僞裝人物“鳥形人”。僞裝人物較多地出現在其他地點的狩獵畫面中,係爲僞裝的獵人。該地點畫面所表現的或許是人群對居所或家庭和狩獵活動的膜拜場面。

  5.  栅欄捕猴(勐省第四地點)

  畫面有二人共持一栅欄捕捉猴群的狩獵活動。在滄源岩畫衆多表現狩獵的畫面中,栅欄捕獵僅此一例。此畫面應爲描繪一種狩獵方法或是一次以栅欄捕猴成功的記録。

  6.  岩畫顔料采集洞穴與手印(勐省第五地點)

  畫面中下部隱藏着赤鐵礦的人工形成的洞穴,洞外有幾個散亂的人物圖形,右上部有一陰模手印。成份分析表明,洞内赤鐵礦與 岩畫顔料基本相同。手印係以左手按於岩壁上噴灑顔料而成,如成年男子之手。手印或是代表作者的簽名,又有勝利、佔有、力量等意義。手印岩畫在全世界都有發現,南非也有。所以説,原始民族的圖畫語言是無國界的。

  7.  巢  居(勐省第五地點)

  在一棵畫有樹根的大樹上,架着一個長方形的小屋,屋内開有一門,大樹旁斜放一竿,可能是人上下的通道。這種建築形式與中國南方地理環境有關。因南方多雨。爲防止野獸的侵襲和避免地面潮濕,古代南方民族有着“依樹搭巢而居”的居住形式。畫面表現的是把房屋建造在大樹上的巢居生活。

  8.  弄 丸(勐省第六地點)

  該畫面爲該地點大幅崖畫右上角的一部分,右上端爲一人,雙臂平伸,雙脚叉開,胸部繪有雙乳,胯間繪一圓孔,當爲女性。女性右下有一圓形物,其下二人雙手揚舉,五指張開,呈抛接狀,似爲“弄丸”(抛球)。左側三人,二大一小,其一胸部繪有乳房,胯間繪有圓孔,其一手持盾牌狀物,一手持短棒。該畫面女性人物圖形,鮮見於滄源岩畫其他畫面,其内容應與母系社會和生殖崇拜有關。

  9.  穴 居(勐省第六地點)

  畫面中心繪有一圓形山洞,洞口左側有一人作進(出)狀,山洞周圍有活動人群。在滄源岩畫分佈區域内,有着若干以山洞爲居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畫面所描繪的場景,當是這種原始社會穴居生活的寫照,反映了當時人群對防止野獸侵襲和躲避風雨而賴以生存的山洞崇拜信仰意識。佤族有著名的史詩《司崗裏》,相傳佤族就是從山洞裏走出來的。

  10.  捕牛·採果·獵鳥(勐省第六地點)

  畫面上部表現牛群進入僞裝獵人的埋伏區,其中一牛已被捕獲拴縛;中部人群間的圓點,應是表現采集果實;下部爲獵人引弓獵射長尾鳥。整個畫面内容豐富,概括地反映了古代人類的生産勞動。

  11.  戰 争(勐省第六地點)

  畫面之人群有以弓箭相向者,有徒手相交搏鬥者,有倒於地亡傷者,表現了古代戰争的一個場面。古代滇西地區部族間戰争頻繁,滇西古代民族以勇敢善戰而著稱。畫面表現的當是古代部族之間一次重要戰争場景,得勝者以繪畫記録其事,以炫耀勝利。

  12.  圓圈舞(勐省第七地點)

  畫面表現五人圍成一圈翩然起舞的場景。布局以一單綫圓圈爲中心,沿圈外繪有一手高揚一手下襬的5人,以示圓圈舞蹈。五人中有一人比較特殊,表示領舞者。此畫面應是當時人群自娱性舞蹈的寫照。現今滄源佤族舞蹈《圓圈舞》是一種娱樂性很强的集體舞。舞蹈時男女老少以箐火爲中心圍成一圈,在樂器的伴奏下跟着領舞者朝逆時針方向轉動。

  13.  太陽人和羽人(勐省第七地點)

  這是滄源岩畫的經典圖像,稱爲“太陽人和羽人”。畫面所描繪的二人均作雙手平舉、一手持弓一手執箭(或短棒)狀,左側人物置身於一繪有若干放射狀短綫的圓周内,右側人物則頭部佩戴長羽毛。學術界一般解釋爲“太陽人”和“羽人”。但也有人認爲是隱蔽於草叢或僞裝進行狩獵圖形。

  14.  馴 牛(勐省壤典姆山崖)

  畫面中心爲一牛,隆背、長尾、牛角細長彎曲,當爲瘤牛。其頭部係一長繩,牛前三人共持牛繩,牛後牛上三人作牽引、驅趕狀。該地點岩畫中,繪有圍捕、射殺野牛的畫面多處,該畫面所反映的當是古代人類捕獲野牛或捕獲野牛後進行馴養的活動場面。

  15.  人與牛(勐省壤典姆山崖)

  畫面爲一牛一人組成,牛居人上,似爲雄性瘤牛,人物頭部帶圓形飾物,作蹲踞狀,一手持短棒,一手執牛角,牛角尖部似有一裝飾物。該畫面位於該地點大幅岩畫的最高處,其下畫面應具有一定宗教性質,反映了古代人群對牛的崇拜、祭祀心理。

  (四)藝術風格

  1.全部岩畫均爲紅色﹙單色﹚。因顔料配製有濃淡之分或保存情况不同而呈紫紅色和朱紅色。岩畫第五、第十地點均有赤鐵礦藴藏。第五地點岩壁上還有一個人工挖鑿而成的洞穴,内有較純净的赤鐵礦。經昆明有色金屬研究所作光譜分析,證明岩畫顔料與岩畫地點所藴藏的赤鐵礦成分基本相同,可以認爲兩個試料是同出於一物。

  2.采用二維空間的表現手法,物體不分遠近,都畫成一平面。這種平面造型的效果,能給人一種明了的視覺印象。

  3.畫人物、動物全部涂色﹙剪影﹚,人物均作“大”字和“文”字的正面形象。注重四肢動態及頭上、身上飾物。以反映其活動和身份。動物强調鼻、角、耳、尾的特徵,以表現其種屬。

  4.突出主要人物,如神只﹙巫師﹚圖形比其它稍大一些,以其來顯示特殊的身份地位。

  5.圖形較小、排列密集。如人物圖形,大者高約30厘米,小者僅3~4厘米,在約1平方米的範圍内,描繪圖形近30個。

  總之,滄源岩畫繪畫風格比較單純、原始、毫無矯揉造作之態,具有一種檏素美。概括爲六個字:自然、生動、質檏。

  (五)關於使用顔料及工具

  2000年4月,在耿馬石佛洞内發現一紅色顔料棒。高115、直徑8厘米,其形狀爲人工加工而成。經臨滄地區冶煉廠鑒定結果其主要成份含鐵931%,2003年在石佛洞新石器遺址的發掘中,又出土了沾滿紅色顔料的研磨棒、石斧,下碎石層發現較多的赤鐵礦粉沫,同時還發現陶器内壁附有紅色顔料。在岩畫數處地點的岩層上,隱藏有較多的赤鐵礦,有兩個地點發現人工挖掘的痕迹,根據對顔料成分的分析,可知這種原生礦與岩畫顔料成分基本相同。表明岩畫使用的顔料應爲牛血與赤鐵礦粉調合而成。研磨棒、石斧和陶器内壁的紅色顔料應爲岩畫顔料加工、研磨、盛裝之殘留。據分析,有的圖形可能使用毛刷、小棍或其它工具所繪,有的則爲直接用手指醮顔料繪成。這些繪在岩壁上的圖畫應爲石佛洞新石器文化的人群人所爲,石佛洞人即是滄源岩畫的作者。

  四、關於岩畫年代

  關於岩畫的年代問題,已有不少研究者進行了分析推論和科學測定。汪寧生教授首先把滄源岩畫中的干欄房屋、鳥飾和羽人、盾牌等圖形與雲南青銅器圖案作比較,把岩畫的雜技圖形與《後漢書》記載的抖撣國獻樂與幻人作應证,推論崖畫的年代爲“上可到漢、下可到明”。根據岩畫中未見有青銅器具、滄源岩畫與石佛洞新石器文化分佈範圍、文化面貌的共同點,以及對第五地點崖畫顔料中孢子花粉化石綜合分析,爲對覆蓋岩畫的鐘乳石標本測定,不少學者認爲滄源岩畫爲新石器文化時代晚期産物,年代距今約三千年。當然,各地點的岩畫甚至同一點内的不同圖形産生時間也會有先後問題。但整個時間的跨度不會太長。

  五、關於創作者的族屬

  汪寧生教授認爲滄源岩畫幾乎所有人物形象都是圓頭型,創作岩畫的民族應屬於南方蒙古人種。

  岩畫中所反映的多種習俗,在岩畫分佈區域内的傣族,尤其是佤族中至今還可以找到許多相同之處。但是,如果要確指岩畫的作者屬於哪一個古代民族,或者説是我們今天哪一個民族的先民,看來是不能作簡單結論的。因爲佤族和傣族的形成,都要比岩畫形成的時間晚得多,所以我們不能以現今民族分佈區域去代替原始社會時期的民族分佈情况。先秦時期,活動在雲南的民族主要是氐羌、百越、白濮三大族係的部落群體。《華陽國志·南中志》載:“雲南在昔蓋夷越之地。”雲南東部、南部、瀾滄江中下游的廣大地區,均爲百越,百濮族群的聚居區域。濮和越在雲南很多地區又是交錯雜居的,他們的經濟文化往來十分頻繁。岩畫的族屬我們只能從岩畫中所反映的文化特徵——居住干欄式房屋、使用長方形盾牌、頭飾羽翎翠葆、跳圓圈舞、有尾飾、對牛崇拜等,和雲南的考古材料相應证,從而推斷岩畫的作者與古代百濮集團有關。

  六、結 語

  滄源岩畫是中國少數民族地區考古一次重要發現。岩畫規模較大,文化内涵極其豐富,在岩畫中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對研究中國西南邊疆及毗鄰的東南亞地區古代民族歷史、宗教和文化藝術,提供了嶄新的形象化資料。這些繪畫在岩壁上的圖畫,記録着遠古時期少數民族先民的生存狀態、宗教信仰、社會習俗等,是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産。

  

  參考文獻:

  1.汪寧生:《滄源崖畫發現與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2.鄧啓耀:《雲南岩畫藝術》,昆明:雲南出版集團,2006 年。  

  3.吴學明:《滄源崖畫的發現記録與研究成果概述》。

  4.吴學明:《石佛洞新石器文化與滄源崖畫關係探索》。

  5.馬娟:《發掘史前文明——耿馬石佛洞考古》,《臨滄文藝》2004年。 

  6.文物出版社編:《中國岩畫》,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