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入滇第一道溯源



  侯文科,雲南省宣威市文物管理所。

  【中文摘要】近代郵政興起以前,通信全靠郵驛,驛道成了王朝教化與軍事建設的根本,道通以否是教化内外、文明與否的標誌。郵驛制度的改革與完善促進了道路建設與交通事業的發展,折射着歷史的興衰更替。

  【關鍵詞】秦漢時期 驛道 交通

  Abstract:Communication was totally based on post roads before modern postal service. Imperial court education and army constructions rooted in these post roads, which marked that whether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gion was moralized and civilized. The reformation and perfection of this post-and-road system ha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road construction and traffic system, and reflected the rise and fall and alternation in history.

  Key words:Qin and Han period Post road Traffic

  

  在滇黔交界的宣威市楊柳鄉境内蜿蜒着一條秦漢五尺道—楊柳可度關驛道。可渡關驛道是秦始皇統一中原後修築入雲南的第一條官道,是西南交通的大動脈,是西南與中原聯繫的樞紐,1993年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爲雲南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多年來,官兵士卒、商旅郵差、文人雅士絡繹不絶,共同締造了楊柳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藴,從秦漢到明清,在驛道上發生了無數的故事,編織成人們玩味無窮的歷史。在驛道入境處的驛道沿綫方圓3公里的範圍内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8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1座,還有未公佈的摩崖、石刻、古舊建築、墓葬、城址、遺迹30多處。分佈如此集中的文物遺存在宣威和曲靖都是獨一無二的,在雲南也是十分少見。

  古道雄關,盤江西繞,走進楊柳,走進了文化的殿堂,走上驛道,走進了歷史的隧道,走進了驛道入滇的源頭。

  一、五尺道的源和名

  (一)五尺道的源

  魯迅先生説:“世上本來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驛道就是路,是統治階級修築的官道。關於有政府定制的路的確切記載始於西周,周天子爲了管控各諸侯國,傳遞政令軍情便修築了通連各諸侯國的路—官道,把路按級别分爲“路、道、涂、畛、徑”五等,並對五個級别的路基寬度作了明確的規定:路爲“容乘車三軌者”、道爲“容二軌道”、涂爲“容一軌者”、畛爲“走牛車者”、徑爲“僅能走馬的田間小道”。

  (二)五尺道的名

  爲了有效管控六國舊境,徹底征服北方兇匈和南方百越等少數民族,實現全國的統一,便於軍情政令的傳遞和商旅車貨的往來與通行,秦始皇秉承周制,在全國修建了馳道、直道、新道和五尺道,形成了全國範圍巨大的陸路交通網絡。馳道築於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主要幹綫有兩條:一條從咸陽向東直通燕齊舊地,一條從咸陽向南直達吴楚舊地。這些道路路基寬50步(相當於現在的70~80米),路基用鐵鎚夯實,比較堅固。路中央寬三丈,是專供皇上巡視時馳車馬的通道,兩旁輔以小徑,供普通百姓行走,二者間每隔三丈栽青鬆一株爲標。直道修於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蒙恬北擊匈奴勝利後收復河套地區,在收復區域設置了34個縣(《史記·秦始皇本記》記載爲34個縣,《史記·匈奴傳》記載爲44個縣),爲了加强對這些地方的管理,秦始皇命蒙恬修築了一條從咸陽經雲陽、上郡直達九原的“直道”,全長900餘公里(直道遺迹至今尚存)。與此同時在湖南、江西、兩廣之間修築了翻越五嶺的“新道”;又命令常頞在雲南、貴州邊界修築 “五尺道”。因雲貴地區山勢太大,修道難度大,道寬僅五尺〔1〕,故稱“五尺道”。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對經營和管理雲南做了三件事:設郡、置吏、通道。通道就是開鑿五尺道。秦始皇派常頞開鑿雲貴邊境的五尺道從川滇邊境的僰道向南延伸直通今曲靖。此道是在秦孝文王時李冰所開的僰青衣道〔2〕的基礎上修建的:從僰道(四川宜賓,僰青衣道的終點)過石門關,經朱提(今昭通)達味縣(今曲靖),再由此轉滇池。這條路存在已久,是秦國政府正式委派官員(常頞)組織修築的,是官方修入雲南的第一條道路。這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有記載:“秦時,常頞略通五尺道,諸此國頗置史焉”。據尤中先生所著《雲南民族史》記載:“諸此國”指的是“夜郎(今貴州安順、平壩、普定至關山一帶)、滇(今滇池周圍)、邛都(今四川西昌縣)、巂和昆明(今保山縣東北至大理州境内)”等雲貴川一帶的西南夷少數民族地區。

  設郡、置吏、通道工作的開展奠定了秦王朝統一西南邊陲的基礎,留下了修築雲南第一道的歷史狀舉。

  西漢統治者對西南夷的開發經營與統治逐漸加强,拓展加寬了入滇的驛道。方國瑜先生在《雲南郡縣兩千年》説西漢時漢武帝遣唐蒙拓展五尺道,將五尺寬的驛道拓寬爲一丈有餘:“鑿石開閣,以通南中,迄於建寧,二千餘裏,山道廣丈餘。”

  道路的開通密切了巴蜀乃至中原與西南夷少數民族間的往來,促進了這一民族地區的發展。

  二、五尺道爲什麽又叫驛道

  冷兵器時代官道的主要職能是爲軍事和統治服務的,王朝的軍情、政令全部由驛差從驛道送達全國各地,所以郵驛與道路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從秦漢到明清,各代王朝對郵驛制度的改革完善促進了道路交通的發展。

  1840年第一枚“黑便士”郵票誕生時,在廣闊的華夏大地上還保存着一種十分古老的通信方式——郵驛。郵驛産生於西周。周王室有很多的政令、軍情需要及時向周邊諸侯傳達,於是産生了置郵傳命的制度,也就是專門設置一定數量的人員、車馬專司信息傳遞。沿途還設有能供食宿和更换車馬的館舍(即後來所稱驛站),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消息的及時快速傳遞,而且把步行傳遞消息稱爲“郵”,把乘、騎車馬傳遞消息稱爲“驛”。秦承周制,依託以咸陽爲中心的交通網絡,完善了郵驛制度,形成了最早的郵驛法並寫入秦律。因此肩負軍、政、民和商旅通行的五尺道在政治用途的包裝下被更加形象地稱爲“驛道”。

  秦朝將郵、驛統稱爲“驛”,而且對沿途館舍設置的距離也作出規定:“五裏一郵、十裏一亭、三十裏一驛”。秦漢以來,驛傳制度逐步完備,承載了中原與邊陲聯繫的歷史任務,并且通向印度、緬甸、波斯等國。隋唐兩代郵驛興盛,唐代共有陸驛,水驛、水陸兼辦郵驛共1600多處,出現了“十裏一走馬,五裏一揚鞭”和“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的繁盛局面,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郵驛制度。到宋代,郵驛開始向軍事化過渡,主要有兩個標誌:一是郵驛事務移交兵部和樞密院管理,實行“兵”、“權”分離,二者互相制約,各司其職,不得擅自專權;二是以兵卒代替役卒,傳遞書信的機構完全按軍事編制設置。通信中的軍事内容變成了政府重視的頭等大事,反映了對驛道使用的頻繁和濃郁的軍事色彩。元朝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廣闊的帝國,爲了加强疆域的統治,統治者在郵驛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改革,大大擴展了驛路範圍,增設驛站,建立了系統而嚴密的驛傳制度—站赤制度。元代的“急遞鋪”已具規模並按定制設:每10至25裏設置一個鋪,每鋪按定制可建紅色門樓一座、牌額一塊,作十二時輪子的標誌一枚。明清時期在驛道上增設了衛、所、堡、屯等設施並駐有軍隊,驛道設置更加詳備,派用過多,驛務泛濫。爲此,明代初期對驛道積弊作了一些改革,明太祖頒佈了“非軍國重事不得給驛”的規定,顯示了元末明初驛務泛濫和百姓負擔沉重的情况,也折射出郵驛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明代中後期張居正繼續加大對驛政積弊的改革力度。清代郵、驛合並稱“驛”,驛務的管理權重歸兵部,專設一車駕司,任官七人,並於皇宫東華門附近設立兩個專門機構由滿漢兩大臣會同處理京師和各地的驛務聯繫,體系更加完善,而且通信速度大大提高,一個晝夜可將信息、文書送達400裏、500裏遠的地方,情况緊急的加急文書一晝夜可達600裏、800裏遠的地方。電視劇裏的600裏加急、800裏加急就是這種情况,相當於今天的加急電報。

  與郵驛制度的發展完善伴隨而來的是對沿途百姓沉重的攤派,清代末期已到了因攤派過重而致擾民的程度,這樣郵驛制度也就走到了歷史的盡頭。在宣威楊柳鄉境内的免差碑中即有“通飭曉喻事,照得滇黔夫馬最爲民害……自光緒九年正月起一概裁革”的記載。清代末期,由於近代郵政興起,1913年1月北洋政府撤消驛站,郵驛制度和驛道、驛道沿綫的驛、站、鋪、堡、衛、所、屯等設施也就被近現代交通、郵政取代,喪失了原本的價值和用途,成了歷史。

  2000多年來朝代更迭,國家統一,漢夷共處,民族融合的歷史故事在驛馬急促的蹄聲中,在這條巨大的銀幕上一幕幕地上演,記載着分裂與統一,封閉與開化,交融與發展的歷史痕迹。

  

  注釋:

  〔1〕《漢書》顔師古《注》説:“其處險厄,故道才五尺。”

  〔2〕戰國七雄中原争霸的同時,也展開了對南方吴越一帶的争奪,蜀爲秦得。秦孝文王時以李冰爲蜀守,開鑿了四川南部的僰青衣道,此道從成都出發,沿青衣江下,經夾江到樂山,又循岷江下,到僰道<今四川宜賓>。這在《華陽國志·蜀志》中有記載:“周滅後,秦孝文王以李冰爲蜀守……,僰道有故蜀王兵,亦有神,作大灘江中,其崖嶄峻,不可鑿,(冰)乃積薪燒之,故其處懸崖有赤白五色。”

  

  參考文獻:

  1.《史記·西南夷列傳》。

  2.《中國古代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

  3.方國瑜主編:《雲南郡縣兩千年》。

  4.尤中:《雲南民族史》,雲南大學西南邊疆民族歷史研究所編印。

  5.羅秉英:《中國古代史基礎知識》,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6.張分田:《秦始皇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