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歷史生態環境下的民族服飾文化初探——以貴州苗族爲例



  許桂香,貴州民族學院民族科學研究院,博士。

  【中文摘要】民族服飾是一個民族區别與其他民族的文化標誌之一,是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紐帶。本文闡述了貴州苗族傳統服飾文化的現狀,在此基礎上提出貴州苗族傳統服飾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一些具體措施。

  【關鍵詞】苗族 服飾文化 傳承與發展 貴州

  Abstract: Ethnic raiment is one of the symbols which tells one ethnic group from the others, as well as the main link to inherit history and culture. This article has expound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raiment-culture of Guizhou Miao minor ethnic group, base on which the author has raised some detail measure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his raiment-culture.

  Key words: Miao ethnic group Culture of costume Inherit and develop Guizhou Province

  

  任何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一定的社會生態環境(或稱社會環境)、自然生態環境中發展延續。貴州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據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省共有49個民族,世居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等17個少數民族。苗族是貴州省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占全國苗族人口一半以上。貴州自然地理環境的最大特點是山區面積廣大,“天下之山,萃於雲貴;連亘萬裏,際天無極”,苗族居住的地理環境多爲山區,山區交通不便,即使在距離很近的兩地之間,也因長期缺乏交流,而各自保持和延續着自己的服飾文化傳統,故貴州苗族服飾樣式繁多,有百餘種,形成了貴州多姿多彩的苗族服飾文化景觀。苗族傳統服飾文化是苗族内部認同和外部識别的重要標誌,是我國民族服飾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貴州苗族傳統服飾文化的存留减少,在保留文化多樣性、繼承弘揚優秀文化遺産的今天,很有必要從傳統中發掘出優秀成果加以保護、傳承和發展,爲發展地方文化、經濟,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服務。

  一、貴州苗族服飾文化歷史與現狀

  文化生態影響文化生存,這是必然的現象。隨着社會生態環境的急劇改變,同其他民族文化一樣,苗族服飾文化也面臨着矛盾和抉擇,目前,它正迅速地被主流文化所同化,甚至有些内容還來不及被仔細地研究就消失了,盡管國内外很多學者和研究機構對苗族服飾文化進行了大量的保存和研究工作,但總體來説,保存的進度還是跟不上消失的速度,苗族傳統服飾文化面臨弱化,甚至失傳的狀况,這意味着苗族内部認同、外部識别特徵的弱化以及優秀的苗族服飾文化遺産亟須傳承。貴州苗族服飾文化是貴州苗族服飾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的總和。由於貴州苗族傳統服飾文化的内容十分豐富,這裏只涉及有關的幾個重要方面。

  (一)苗族傳統服飾民族特色减弱

  我們從苗族服飾的發展脈絡,可以窺視出其服飾民族特色的變化。最早描述苗族先民服飾習俗的典籍當推《淮南子》,在《齊俗篇》中有“三苗髽首”的記載,説的是苗族先民用麻摻頭髮盤於頭頂的風俗。此後文獻對苗族服飾的記載有所增加。明代《貴州圖經新志》載苗族,“男髽髻,著短衣,無袖,惟遮覆前後而已。裙亦淺藍色,細褶,僅蔽其膝”、“男女著花衣穿短裙”、“婦人盤髻,貫以長簪,衣用土錦”、“婦女被細褶裙”、“女則服花衣,雜以五色”、“婦女盡蠟花布”。成書於康熙二十九年的田雯《黔書》載,苗族“男椎髻,著短衣,色尚淺藍,首以織花布束發”、“男子披草衣,着短裙。婦人長簪綰髻”。干隆年間的《苗蠻圖册》繪製的82幅圖中,幾乎每一幅都有椎髻男性,且都是民族服裝打扮。《黔書》、《苗蠻圖册》所反映的是清初的苗族服裝面貌。可以看出,當時苗族裝束主要特點是盤髻插簪,穿綉花或蠟染衣服,女子著百褶裙。

  到清中後期,苗族服裝有了明顯的變化。干隆、嘉慶年間,苗族起義被鎮壓,“由是風俗頓改,飲食衣服與漢無殊、“發則不論生熟苗人,皆今剃之”〔1〕、“男皆剃發,衣帽悉仿漢人。近城女苗閑學漢裝”。嘉慶《黔記》亦載,苗“男子衣服同漢人,婦人細褶長裙”。道光羅繞典《黔南職方紀略》載苗人,“苗,皆剃發改裝,與漢俗同”。説明在清中後期以後,苗族改裝,特别是男子改裝的現象增多。

  清末民初,出現了一次服裝改革,這次改革以後,出現了一種以緊袖短上衣,貼身長褲爲日常生活裝、勞動裝的服飾款式,這種服飾成爲今天仍在流行的服裝式樣;過去的百褶裙和綉花衣演化成爲節日、婚慶、走親訪友的盛裝〔2〕。目前,在貴州民族地區,如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常穿戴苗族傳統服飾的人已經非常罕見,即使有,也只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傳統工藝製作的服飾盛裝只在節日慶典或婚喪嫁娶等重大儀式中穿戴,有的甚至成爲典藏品,願意花幾年或更長時間去做一件傳統工藝服裝的人日趨减少〔3〕。如今,在大多數地區,苗族服裝也成了商品而進行生産,不少青年婦女多從市場購買成衣,其布料、色彩、製作方法,均已爲機織、機制、機染,苗族傳統服飾的民族特色逐漸變弱。總之,苗族服飾民族特色减弱的總體情况是城市里的苗族保留傳統服飾的少,而在山寨中保留的多;男性苗族保留傳統服飾的少,女性保留的多;年輕人保留傳統服飾的少,老年人保留的多〔4〕。苗族服裝樣式的變化在總體上趨向於簡化。

  (二)苗族傳統服飾工藝近乎失傳

  貴州苗族傳統服飾是由紡織、刺綉、蠟染、銀飾製作等多種精湛製作工藝打造而成的,苗族服飾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苗族服飾工藝可以説是苗族服飾文化中最爲輝煌的組成部分,但因苗族服裝的實用、文化等功能在逐漸减弱,費工費時的服飾工藝也就逐漸衰落。

  1.紡織工藝

  在歷史早期,貴州苗族服飾多是經過家庭手工作坊精編細織而成,干隆《苗蠻圖册》載:“苗,女紡織最精,入市人争購之。”清嘉慶《黔西州志》卷八載,“青苗,衣麻衣,皆其自織。”〔5〕道光羅繞典《黔南職方紀略》載苗人,“女工紡織,善染。”民國時期的《榕江鄉土教材》亦載,苗族“衣服恒爲自紡自織,自染自製”〔6〕。由於苗族傳統服飾的製作費工費時,一套盛裝,上衣用布丈多,下裝百褶裙用布四至五丈,而挑花綉朵又需要五彩絲綫至少一斤,有的還佩以銀飾,一般用銀8~10斤左右,故苗族姑娘往往從7歲起至25歲,都花精力於紡紗、織布、挑花、刺綉的工藝之中。婦女不會紡織,就意味着一家人没有衣服褲子穿;姑娘不會紡麻織布、挑花刺綉、點蠟畫綫就没有小伙子看得上, 就嫁不出去。可以説, 姑娘在紡織、挑花、蠟染方面手工技術的高低、粗細、是衡量姑娘勤快和靈巧的重要標準, 是男子選擇對象的主要依據。

  近年來,由於發展商品經濟,成品棉紗、布坯、面料、絲綫、毛綫、晴綸綫、化學染料及縫紉機等的大量涌入,傳統的棉花種植、種桑養蠶、紡紗、織布、染料種植、染布的活動减少了,就是在苗族人口最聚居的黔東南地區,種棉、養蠶、藍靛種植等已不多見。苗族婦女們購回成品紗織成傳統的斗紋布、花椒布,購回絲綫織成錦,購回布坯自染,染料也多爲從市場購回之化學染料。

  2.刺綉工藝

  刺綉是苗族傳統服飾工藝形式之一。刺綉主要是應用於衣服的領襟、袖口、肘部的花紋圖案的製作, 添彩於帽子、頭巾、背布、圍腰以及被肩之上。文獻記載苗族服飾時多有“花衣”等文字,即是苗族服飾上包括刺綉在内等服飾工藝的廣泛運用。如明弘治年間《貴州圖經新志》卷十二載,苗“服紅花衣”〔7〕。《黔記》載苗“男,首以織花布束發。婦着花衣”、“婦女,服短衫,係雙帶結於背胸,前刺綉一方,銀綫飾之。長緄短裙,或長裙數圍,而無絝。加布一幅,刺綉垂之,名曰衣尾”。同治《畢節縣誌稿》卷二十亦載,苗“衣裳以花布爲之,領袖及裳皆綉五色,或以紅緑布爲緣”〔8〕。

  過去苗族姑娘喜歡刺綉,七、八歲就開始向奶奶、外婆、媽媽或姐姐學習綉花、挑花,成年女子則隨身携帶針綫, 只要有空隨時隨地都可飛針走綫,故個個是綉花能手。過去,苗族服飾的傳統工藝是代代相承的,苗族姑娘很少有人讀書,即便有的上學讀書,也不把小學讀完就輟學回家,忙於去製作嫁妝了。但現在苗族姑娘要接受現代學校教育,她們不像長輩那樣熱愛並欣賞苗族傳統服飾,更不能像長輩那樣自童年起就耐心學習挑花刺綉。即使還有一部分苗族姑娘不上學,但却要外出打工,因此會綉花的姑娘已經不多見了。據調查,在臺江、雷山等縣,35歲以下的婦女有50%以上不會系統的挑花和刺綉〔9〕。可見目前掌握苗族傳統刺綉技藝的人數在减少。

  刺綉有織花、縐綉、辮綉、抽紗、散綉、平綉、鎖綉、打子綉、破絲綉等多種類型,這些刺綉工藝精細,綉出來的圖案有豐富的藝術感。其中尤以破絲綉最爲精美,貴州施洞地區的破絲綉能把一根彩色絲綫破成8-16根,能綉出漸變色和複色效果,是技術性很强的工藝,同時它也最爲復雜費時。但目前能熟練掌握這一刺綉方法的人寥寥無幾,40歲以下的人基本没有破絲綉的經驗。過去幾何圖形和變形物都是心想手綉,反面綉,正面看,現在婦女則事先手工在布上畫好圖案,再綉好鑲在服裝上,甚至還有直接從市場上買來已印好圖案的白布,按圖案配色彩刺綉即可。在劍河縣稿午寨的中青年婦女中,能在白布上自己繪製圖案再綉的人,已屈指可數,而在白布上信手綉出精美圖案的人,再也找不到了。臺江縣施洞鎮芳寨苗族刺綉在1985年前後已作爲商品在藝術品市場上流通,隨着旅遊業的興盛和市場意識的覺醒,現在在芳寨很多没有外出打工的婦女都在做刺綉商品,但其工藝非常粗糙,據她們自己説,除了要多挣錢,就是没有心思静下心來刺綉,因爲一天到晚吸引人的東西太多〔10〕。以前,苗族刺綉紋樣都嚴格恪守世代相傳的標準,然而,近年來苗族刺綉的圖案和紋樣在現代潮流中已趨於世俗化,特别是旅遊業發達地區,刺綉已成爲了人們單純牟取利潤的商品,其圖案和紋樣不再體現苗族人民的文化意識形態, 一些諸如自行車、汽車一類的現代器物圖案造型也開始出現在服飾上〔11〕。現在,當中年苗族婦女拿起祖上留下的傳統服飾,也不得不感慨祖先刺綉工藝的精美和手藝的靈巧。具有精湛手藝的一代人漸漸老去,新的一代人對工藝完全陌生,以致後繼無人。如果苗族傳統服飾不發生復興,那麽隨着老一輩婦女們的故去,苗族服飾文化的製作工藝也將隨之消失。正如苗族村民所説:“挑花綉朵,50年代,人人都會;70年代,中年人會;90年代,老年人會。”〔12〕可見目前掌握苗族傳統服飾刺綉工藝的精細程度也在减弱。

  3.蠟染工藝

  蠟染,是蠟畫和染色的統稱, 清代田雯《黔書》載: “用蠟繪花布,然後染色,即染棄蠟,則花現”,也就是指用蠟畫圖於布染之去蠟而成。過去,苗族人無論老幼,其服飾、衣裙、頭帕、背肩上總有或精緻或粗獷的蠟染爲飾。苗族人婚姻、生育、喪葬、社交、節日等活動都離不開蠟染。姑娘結婚時穿的“上轎衣”、百褶裙,小孩出生後用的圍片、背扇、口水兜,安葬死者的壽衣、老被、老鞋,走親戚蓋竹籃的帕子,節日“ 吃枯臟” 時打的“ 蟠”,無一不是蠟染製品。苗族姑娘從小就開始繪蠟花,漸漸的熟能生巧,不用尺子即可畫直綫,不用圖樣,花鳥蟲魚也可以畫得栩栩如生。然而,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市場經濟的活躍打破了苗族人民的傳統觀念,青年人不再熱衷於蠟染的學習。如今,蠟染更多的已采用機器印染。這給苗族傳統蠟染的傳承和發展帶來了困難,苗族傳統蠟染已逐漸走向消失的邊緣。 

  4.銀飾製作工藝

  銀飾在苗族服飾中佔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有人説苗族是“嗜銀的民族”,特别是女盛裝,銀飾成爲必不可少的配件,所有銀飾上都有精美的圖案,其工藝之精湛令人咋舌。苗族銀飾不論是從品種數量、造型風格、還是製作工藝上,在中國民族服飾中也是十分突出的。苗族普遍采用銀飾,銀飾品種類多、用料大,製作精,在國内實屬罕見。清《皇清職貢圖》卷四載,“苗婦椎髻,長簪著銀”〔13〕,清代《黔南識略》亦載,“苗族男子,項戴銀圈一二圍……女頭必裹布,耳戴大環,項戴銀圈一二以至十餘圍不等……女子銀花飾耳,耳垂大環,項戴銀圈,以多者爲富”。綜觀全國苗族,銀飾數量最多的是黔東南地區,以黔東南地區的革一式爲例,頭部裝飾有簪子、銀角、銀冠、耳柱、耳環,胸部頸部銀飾有麻花項圈2只,戒指項圈1只,壓絲項圈1只,扁平雕龍墜銀鈴圍披1只,銀鏈1條,雕花壓領1個;衣飾銀片60片,手部銀飾有六方手鐲、扭絲手鐲、竹節手鐲、扁手鐲、四方戒指、空心雕花手鐲、馬鞍戒指等,全身銀飾重達300餘兩〔14〕。然而,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經濟收入的增多及市場的開放,苗族婦女使用銀飾有减少的趨勢,如黄平苗族婦女的銀飾减少,有的雖還用,據説相當部分是“假茶葉”——用一種近似白銀的合成金屬白銅替代白銀。專事苗族銀飾製作的工匠也只有臺江、雷山個别鄉鎮〔15〕。

  二、貴州苗族傳統服飾文化在當前社會生態環境中傳承與發展的措施

  人類學家認爲文化的變遷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現象,從人類文明史的角度來看,在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過程中,現代文化對傳統文化,包括民族傳統服飾文化的衝擊是不可避免的。文化是不斷發展的,正如人類學家何星亮先生説的:“傳統文化是建設現代文化的基礎,是現代化成功的保障,而現代化又是未來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不會消亡,現代化也不會終止”,貴州苗族傳統服飾文化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發生了無法避免的文化變遷,它經歷了變化、衰落,即將走上復興之路〔16〕。

  要根據我們所處的時代特徵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解决好貴州苗族傳統服飾文化傳承與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對苗族傳統服飾文化,包括物質和非物質服飾文化民族特色减弱、民間工藝近乎失傳采取相應的措施:

  (1) 正確認識苗族傳統服飾的重要價值,是搞好苗族服飾傳承與發展工作的重要基礎。苗族傳統服飾是反映苗族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實物資料, 是苗族傳統文化内涵的補充和外在表現, 是民族間相互認同的重要標記, 是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紐帶, 同時也是苗族地區經濟文化建設中大力發展旅遊産業的一個先導産品。只有正確認識苗族傳統服飾的重要價值,才能搞好苗族服飾傳承與發展工作。

  (2)各級政府要重視苗族傳統服飾的傳承與發展工作。苗族服飾,如刺綉、蠟染技術已被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録。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是全社會所共同享有的文化資源,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貴州苗族服飾的傳承與發展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有些需要較大的投入,但直接回報率可能較低。各級政府應將傳承與發展苗族傳統服飾作爲一項長期持續的工作目標,要組織人力進行研究,制定相關政策,建立完善的傳承與發展體系,采取有效措施,在資金上給予大力支持,在政策上去推動、加强苗族傳統服飾的傳承與發展工作。

  (3) 大力培養優秀苗族傳統服飾民間藝人。優秀苗族傳統服飾民間藝人是苗族傳統服飾文化的重要傳承人與保持者。當前,在現代化進程浪潮的衝擊下,苗族傳統服飾傳承人和傳承群體人數急劇减少, 苗族服飾民間工藝品普同化,缺少民族特色,故價格上不去,没有經濟利益的驅動,從而導致願意花幾年時間去做一件傳統苗族工藝服飾的人日趨减少, 導致服飾工藝製作日漸衰微,這將極大地危及苗族傳統服飾傳承與發展。只有當苗族工藝服飾價格上去之後,打工收入低於製作苗族工藝服飾的收入,人們也就回家自發的學習苗族工藝服飾的製作了,苗族服飾工藝自然也就得到了保護、傳承與發展。所以,必須做好苗族傳統服飾民間優秀藝人的培養工作。應在調查、篩選的基礎上,評定一批優秀的苗族傳統服飾工藝民間藝人,參照有關國家的做法,由政府每年撥出相應的經費給這批民間藝人改善生活、從事傳統服飾工藝的活動及培養傳承人。

  (4) 建立苗族傳統服飾文化生態村。所謂苗族傳統服飾文化生態村“就是在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力求有效地保護和傳承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並努力實現文化與生態、社會、經濟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鄉村發展模式”〔17〕。建立苗族傳統服飾文化生態村,要立足於當地的生態環境中,確定一些優秀的苗族傳統服飾文化典型村寨爲“苗族傳統服飾文化生態村”,苗族傳統服飾文化生態村要靠全體村民的積極參與,才能最終實現由當地民衆自己管理和發展村落建設。村民要樹立苗族傳統服飾文化和村落生態就是資源的意識,重視傳承苗族傳統服飾文化,保護生態,使苗族傳統服飾文化生態根植於豐富的民衆生活之中〔18〕。

  (5)學校應開設苗族傳統服飾製作技藝課程或苗族服飾設計課程。由於疏於苗族傳統服飾工藝技術的教育使得青年一代對傳統女紅生疏或技藝粗糙,對此,學校應開設傳統苗族服飾製作技藝課程或苗族服飾設計課程,同時,把傳統服飾與現代審美、現代工藝結合起來。如在英國中小學的藝術教學大綱中都開設蠟染課, 他們認爲蠟染不僅能讓學生欣賞不同的文化, 包括中國文化, 而且有目的地把發明創作和知識能力結合起來, 并且讓學生進行設計的同時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樣,作爲對貴州中小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和審美教育, 也可以將苗族服飾製作納入藝術教學大綱之中;貴州藝術院校的工藝設計、服裝印染設計專業, 也應開設苗族服飾製作工藝課, 使學生瞭解民族民間服飾文化内涵, 並用現代審美觀念進行設計創新, 將新穎的圖形、式樣運用於工藝設計和服裝設計之中, 使苗族服飾品的民族性、地域性、現代性相結合, 更具生命力〔19〕。

  另外,在苗族民間服飾工藝進課堂工作的同時,民族工作部門也可以采取舉辦民間技藝培訓班等方式,不斷培訓和壯大苗族服飾民間工藝傳承人隊伍,並在保持苗綉傳統風格的基礎上,多出樣式,多出産品。

  (6)找準結合點,將苗族傳統服飾與國内外服飾潮流很好地結合起來。發展苗族服飾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苗族傳統民族服飾的製作費工費時、裝飾繁複、服飾造價高、服飾笨重不利於勞動,隨着時代的發展,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 生活環境的改變, 以及對外界文化發生了廣泛的接觸,自覺接受外界文化的影響,人們的審美觀念發生了變化, 苗族群衆尤其是青年人少穿,甚至不穿過去一直以爲自豪的作爲民族標誌的民族服飾, 取而代之的是從市場上購回的成衣,在幹部和年輕人中尤其如此, 民族服裝已從日常生活中消失,僅在表演、節日和畫册上可以看到。

  另一方面,時代的進一步發展,也使得人們普遍存在一種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這對具有古檏風格的民族服飾來説,又是一個良好的發展機遇。苗族傳統服飾的傳承應與時俱進,進行創新、開發,使之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然而,原汁原味的民族服飾不可能像時裝那樣去流行。只有將苗族傳統服飾與現代生活結合起來,在傳統文化和現代潮流之間架起一座橋樑,改變傳統的“不摩登”的民族服飾,將時代感融入其中,才能使其時裝化,流行化。

  總之,貴州苗族服飾文化在傳承與發展中應有一種改變的能力,也即是應創新或變革,才會具有生命力,並與當代社會相適應。如從苗族傳統蠟染中汲取靈感,已經成爲現代蠟染藝術家、面料設計者、服裝設計師們關注的課題。又如貴州蠟染製品已經從蘭白兩色變得彩色斑爛, 産品由過去的蠟染發展到有扎染、綉染各式服裝及旅遊工藝品等上千個品種, 面料也由原來的棉布擴大爲毛、麻、真絲、呢、混紡等多種。如此衆多的蠟染樣式,順應了生活在現代化時期人們渴望返璞歸真、回歸大自然的心理需要, 逐漸受到人們的青睞。年輕女性以穿蠟染時裝爲時尚。海内外旅遊者來貴州, 都以能親睹苗族姑娘們畫蠟畫, 買上幾件蠟染品而興高采烈。貴州人外出探親訪友, 出國參觀考察也大都以蠟染製品爲饋贈佳品。因此,應加大研究苗族民間傳統服飾與現代審美觀結合的問題, 並創作設計具有苗族服飾特色而又賦予現代感的圖形、樣式和現代刺綉、蠟染、銀飾藝術品〔20〕,把傳統服飾文化和現代潮流結合起來,更强調地區、民族特色,發展有貴州特色的苗族時裝産業,設計出具有貴州苗族地區風格的流行時裝,應當成爲二十一世紀貴州服飾設計思潮的一個主流。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着苗族人生存的社會生態環境的改變,如今苗族婦女的傳統服飾製作, 已不再是爲了生存,而是作爲一種文化化石而存在。傳統的苗族服飾工藝也漸漸離我們遠去, 這是在現代化進程中出現的令人惋惜的事, 而面對這種狀况, 我們能做的就是對之多一份關注、多一些研究、多一些保護和發展的措施, 讓苗族傳統的服飾文化傳承、發展下去。在當代,如何有效地傳承與發展貴州苗族傳統服飾文化面臨許多復雜的問題。總體而言, 需要我們采取一些措施,包括要正確認識苗族傳統服飾的重要價值、各級政府應重視苗族傳統服飾的傳承與發展工作、大力培養優秀苗族服飾民間藝人、建立苗族傳統服飾文化生態村、學校應開設苗族傳統服飾製作技藝課程或苗族服飾設計課程,以及需要將傳統苗族服飾文化與現代服飾文化完美結合等。只有這樣,貴州傳統苗族服飾文化就能真正復興,並在全球化背景下得以發展。

  

  注釋:

  〔1〕(清)光緒《銅仁府志·苗蠻》。

  〔2〕楊正文:《苗族服飾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頁17-23。

  〔3〕張國洋:《苗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以雷公山地區爲例》,載《貴州世居民族研究》第3卷,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7年,頁157-163。

  〔4〕範波:《重視民族文化保護 促進我省旅遊業可持續發展》,載《民族文化保護與旅遊開發》,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05年,頁81-90。

  〔5〕(清)嘉慶《黔西州志》卷8。

  〔6〕(民國)《榕江鄉土教材》章7。

  〔7〕(明)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12,《清平衛》。

  〔8〕(清)同治《畢節縣誌稿》卷20 。

  〔9〕範波:《重視民族文化保護 促進我省旅遊業可持續發展》,載《民族文化保護與旅遊開發》,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05年,頁81-90。

  〔10〕高冰:《芳寨苗族飲食與服飾的變遷——臺江縣施洞鎮芳寨村田野調查報告》,載《貴州世居民族研究》第2卷,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6年,頁279-283。

  〔11〕高冰:《芳寨苗族飲食與服飾的變遷——臺江縣施洞鎮芳寨村田野調查報告》,載《貴州世居民族研究》第2卷,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6年,頁279-283。

  〔12〕田茂軍:《文化變遷與苗族服飾轉型》,載張永發主編《中國苗族服飾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頁1-12。

  〔13〕(清)傅恒:《皇清職貢圖》,卷四。

  〔14〕楊正文:《苗族服飾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頁154。

  〔15〕範波:《重視民族文化保護 促進我省旅遊業可持續發展》,載《民族文化保護與旅遊開發》,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05年,頁81-90。

  〔16〕黎焰、楊源:《近現代貴州苗族服飾文化的變遷》,《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

  〔17〕尹紹亭:《文化生態與物質文化》,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2007年,頁120。

  〔18〕向雲發:《關於民族文化生態村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黑龍江民族叢刊》2008 年第1 期。

  〔19〕周世英:《貴州蠟染回眸及未來發展的思考》,《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03年第4期。

  〔20〕周世英:《貴州蠟染回眸及未來發展的思考》,《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03年第4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