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佛山汾江河沿岸歷史文化遺存的調查及保護措施探討



  黄曉蕙,佛山市博物館,副研究館員。

  【中文摘要】佛山汾江河兩岸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在舊城改造過程中,如何保護文物古迹,使之能與現代化城市建設相結合,提昇城市文化形象,值得我們作深入探討。

  【關鍵詞】佛山 汾江河 歷史遺存 舊城改造 保護

  Abstract:The both-shores area of the Fen River in Foshan city was rich in historic cultural resources. It is worth investigating deeply about how to protect the historic relic and sit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reforming of the old urban district, making these relic and sites combined with the modern city, in this way to promote the cultural image of the city.

  Key words: Foshan Fenjiang river Historic heritage Reconstruction of the old town Protection

  

  佛山是中國四大古鎮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化積澱深厚。古汾江河見证着佛山交通航運、商業貿易、佛山傳統文化的興起、城市化發展進程的歷史,沿河兩岸歷史文化資源豐厚。在舊城改造過程中,如何保護文物古迹,使之能與現代化城市建設相結合,提昇城市文化内涵,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探討。

  一、汾江河與佛山古鎮文明

  古代佛山,河網密佈,水路通暢,汾江河發達的航運與佛山城鎮的興起和發展密切相關。在地理上,佛山居廣州之上,汾江河是北方水路至廣州必經之地。宋代以後,西、北江通廣州的主航道改經佛山涌,或經石灣、瀾石取道佛山南部支流到廣州。通過西江、北江,佛山與廣西、貴州、四川、雲南、湖南、江西等省區相連,下接廣州。“鎮地扼兩江上游,七省物資皆取道佛山,然後運出各省,商務爲天下最”〔1〕,所以“四方商賈之至粤者,率以是爲歸”。明朝中葉之後,佛山成爲南方商業和手工重鎮,清初,佛山達到一個鼎盛期,鎮區内形成“三圩六市九頭八尾十三沙二十八鋪”的商業中心。史載,清道光年間,佛山商品種類達二百種以上,許多街巷以行業命名,如鑄犁街、布巷、花衫街、珠寶巷等;各地商人也紛紛在佛山設立會館,如山陝、江西、浙江、楚南、楚北、福建會館等,佛山成爲當時廣東南北貿易及商品集散的中心。

  此外當時佛山本地手工業也相當發達,以冶鐵業爲例,近年通過文物調查,發現現存佛山明清時代鑄造的大鐵鐘,絶大多數分佈於沿西江流域和廣西賀江流域兩岸的縣份,如羅定、封開、鬱南、廣西的蒼梧、賀縣、鐘山、富村等等。又如制陶業,主航道汾江河及石灣的東平河是通往廣州,連接西、北、東三江流域及外省經三江流域運輸的交通要道,古代石灣窑的陶瓷産品也通過廣州銷往世界各地。這充分表明,佛山本地手工産品的市場流通,同樣離不開汾江河這條“物流大動脈”。康熙年間,汾江河裏“軻舶之停泊者鱗砌蟻附,中流行舟之道至不盈數武,橈楫交擊,争騰沸喧,聲越四五裏” 〔2〕,由此可見汾江河航運的繁忙景象。

  隨着本地手工業、商業經濟的活躍,佛山民間文化也逐漸繁盛起來。史載,早在明代萬曆年間,佛山就有了粤劇本地班的存在,並興建了當時粤劇行會的組織機構——瓊花會館。據專家考證,瓊花會館位於汾江河的大基尾邊,這裏也是上遊船隻進入佛山的必經之道,幾百米外就是當時佛山著名的商業區——汾水鋪。當時,佛山境内水道四通八達,坡山、三洲圩、河清、古勞、莊步、紫洞、大富、下窖、西南各處均有横水渡,粤劇藝人從瓊花會館出發,沿着汾江河,劃着戲船到各地演出。據傳清雍正年間,反清復明的湘昆戲班武生張五逃亡來粤,寄居在大基尾的一艘戲船上,並以京戲崑腔授諸紅船子弟。張五不但文武兼資,演唱皆妙,又擅武技,宗少林派,日授弟子少林拳法,這被看作是粤劇南派武功的起源。

  據考證,佛山武術詠春拳的盛行也與紅船弟子有關。清中後期,廣東粤劇舞臺上武戲大行其道,許多藝人爲適應戲劇劇情及顛沛流離的戲班生活,紛紛拜師學藝,學練武功。粤劇武生黄華寶等在學得詠春拳後,該拳便在粤劇藝人間悄然傳播。後來黄華寶、樑二娣,把拳術傳給了樑贊,陸錦傳馮少青、霍保全等人,紅船弟子將詠春種籽播在了佛山這片沃土上。經歷代門人的努力,詠春拳在以佛山爲中心的地區廣爲傳播,至近代佛山籍著名拳師葉問及其他支係的弟子移居香港或海外,又使詠春拳傳至世界各地,使佛山詠春拳得以發展和繁榮。

  清末民初以後,國内逐漸構建起日益完善的鐵路交通網絡,内河運輸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旁落。1903 年,與西、北江航運連接的廣三鐵路開通,佛山火車站建立,汾江河商業、航運的中心地位日漸萎縮,但沿河兩岸留存的許多歷史遺迹仍然見证着佛山歷史的輝煌。因此, 保護龢利用這些藴含着佛山城市變遷和佛山特色文化信息的歷史遺存,是提昇城市文化内涵,體現城市文化性格的保障。

  二、汾江河沿岸的歷史遺存及其文化内涵

  1.昔日繁華的手工業、商業聚集街區。如:上沙的竹業一條街,高基街的木雕作坊一條街,昇平路附近專做豆豉醬料的豆豉巷,專做銅鐵打製品的長興街及商業聚集地昇平路、汾寧路、南堤路、永安路等歷史街區。如上沙街長約數百米,民國街貌依然,沿街兩旁仍經營着數十家竹器店;高基街、昇平路經城市建設改造,現代氣息濃重,商業繁華,内有多家傳統的老字號店鋪。著名的佛山武術代表人物黄飛鴻少年時代就在昇平路豆豉巷居住,並在這裏遇上了廣東十虎之首鐵橋三的首徒林福成,便拜林福成爲師,學得鐵綫拳、飛砣等絶技。昇平路、汾寧路、南堤路、永安路舊有建築保存尚多,這裏還有許多傳統行業店鋪,商業聚集,人氣興旺。

  2.古民居建築群。 這個片區包括汾江河南岸沿江路、南堤路以南,永安路、福禄路以東;人民路以北,汾江中路以西的區域内。在這個片區最具特設的建築便是近代騎樓建築,這種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特色的臨街建築,適應了嶺南多雨炎熱的氣候,將樓房的下層部分做成柱廊和人行道,用來遮陽、避雨、通行,樓層部分則跨建在人行道上。這個片區的騎樓主要分佈在富民路、慶寧路、昇平路、永安路、筷子路、錦華路、公正路、蓮花路、福禄路、福賢路等,數量有135棟〔3〕。這些騎樓的建築樣式有中國傳統式、仿古羅馬式、仿歌特式、仿文藝復興式、仿巴洛克式、南洋式,充分説明上世紀初佛山接受外來文化思想意識已相當開放。鬆風路適安裏古民居建築群,清至民國年間建築,市級保護單位,是佛山現存爲數不多具嶺南建築特色的民居。 鬆風路培德裏40—50號,清代至民國建築,建築格局及裝飾均具清末民國時期嶺南民居裝飾風格。培德裏是佛山第一任商會會長王理卿家族的住宅。王理卿曾在廣西做過知府,他的家族在汾寧路設有明道和明義兩間銀鋪,做存放款銀業;在豆豉巷設有麗源生麻行,在咸魚街設有昌記紙行。佛山商會是清末新政期間繼廣州之後成立較早的商會,在晚清至民國初年對佛山城市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3.在佛山近代城市發展進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的建築遺址。如佛山舊火車站,廣三鐵路中的一個重要站點,1903年通車,當時兩廣總督岑春暄親自來佛山行開車禮。民國《佛山忠鄉志》中説“廣三鐵路,由省城至佛山一段,路綫最短而收入最豐,爲世界鐵路之冠。苟加以改良,將不知如何優勝矣”。〔4〕由此見當年佛山火車站的繁華。佛山火車站現尚保存完好,作爲“清末新政”的成果,當年佛山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文昌沙的循道醫院,光緒七年(1881)英國基督教會在佛山傳教,1908年建立循道醫院;1913年,又在文昌沙建立華英中學。現在的佛山一中就是循道醫院和華英中學所在地,兩處的舊建築仍在,這是中西方建築文化交融、中西方醫學、西方文化和嶺南文化教育交往的歷史見证。

  位於中山公園内的佛山精武會會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1935年。佛山精武會以“惟精惟一,乃武乃文”爲宗旨,提倡德要其重,修心養性;智要其博,明辨是非;體要其健,强身健體。以培養智、仁、勇兼具的精武新人爲己任。會内不僅設立了國操部,還設有音樂、國語、英文、臨池、繪畫、雄辯,圖書、月刊各部。還成立了便民門診部,對平民贈醫施藥。還創辦了陶潔女校,元甲學校等五間學校。對推動全民體育、教育事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佛山巧明火柴廠,1879年由衛省軒在文昌沙開辦,生産“舞龍牌”火柴,這是中國最早的民族火柴廠,其遺址也有保護價值。

  4.舊園林景觀。位於鬆風路先鋒古道的梁園,由佛山著名的樑氏家族的樑藹如、樑九章、樑九華、樑九圖叔侄四人於清嘉慶、道光年間(1796-1850)建成。梁園在歷史上規模宏大,是廣東四大名園之首,有寒香館、群星草堂、十二石齋、汾江草廬等勝迹,祠堂、住宅、園林渾然一體,奇峰异石迭出,表現了嶺南園林建築多種文化意境。

  1928年建成的市北公園,後爲紀念孫中山先生而改名爲中山公園,1931年曾在這裏召開過佛山全市運動大會。園内歷史遺存頗多,有1930年建立,保存完好的中山公園牌坊;1934年的亦樂亭,由何少棠、傅偉生捐資,佛山“生昌隆”號建造;還有從佛山栅下鋪隴西裏“參軍祠”遷移來的李氏牌坊,修造於明崇禎十年(1637),佛山現存較好的明代牌坊之一,現位於秀麗湖畔。參軍祠的牌坊有兩座,型制一致,另一座現爲佛山祖廟正門出入口,成爲佛山的城市標識。

  汾江河上的中山橋,1929年8月建成通車,該橋成爲連接江佛、禪炭公路與市内馬路系統的交通樞紐〔5〕。

  5.對佛山歷史、文化發生過重要影響的,如今已盪然無存的歷史遺迹

  如位於中山橋附近至南堤永安路口一帶的粤海關税館、正埠碼頭、接官亭、忠義牌坊。明代這裏河面寬闊,“白馬揚波”曾爲勝景。清代佛山八景之一的“汾流古渡”,指的也是正埠碼頭一帶的繁榮景象。正埠碼頭是清代佛山主要水上門户,也是汾江河上最大的碼頭。當時碼頭岸上有明代建的忠義鄉牌坊、清代干隆九年建的接官亭。接官亭原名忠義鄉亭、汾江亭,當時汾水正埠是外地登岸進入佛山境的第一站,從干隆九年起,凡到佛山任職的大小文武官員,地方官和士紳都到接官亭迎接,官府發佈的文告,也在這裏張貼。外地商客到佛山采購貨物也多在這裏登岸。

  位於大基尾的瓊花會館、瓊花水埠。瓊花會館,建於明代萬曆年間,是粤劇行會組織。據《佛山忠義鄉志》記載:“鎮内有會館凡三十七,瓊花會館建築瑰麗,爲會館之最。”會館分三進,面積比當時的祖廟還大。瓊花會館附近就是佛山大基尾河邊的瓊花水埠,方便坐紅船的粤劇藝人上岸或到其他地方演出。當時,瓊花會館前都有停泊的戲船,每逢酬謝神恩時,戲班輪流演出,非常熱鬧。咸豐四年(1854),粤劇藝人李文茂響應太平天國起義,在佛山經堂古寺率領梨園弟子起義,清政府爲了鎮壓起義,殘殺藝人,禁演粤劇,瓊花會館被燒燬。

  位於文昌沙人民橋附近的水上關帝廟,該廟原來位於水道轉彎處。此處常起大浪,水下有漩渦,不少過往船隻在此翻船,後在此建起關帝廟,以求風平浪静。每年關帝誕時,晚上會放起絢麗的烟花,十分熱鬧。

  三、對沿河兩岸歷史遺存保護措施的探討

  對於佛山人來説,汾江河不再是一條普通的河,它孕育了佛山歷史上的輝煌,承載了佛山無數的歷史與文化的記憶。在對汾江河進行全面的整治,使之河水變清之時,對周邊環境進行整治、舊城改造過程中,如何重現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藴,重塑汾江河之靈魂,筆者提幾點看法:

  1.做好兩岸歷史遺存的調查,制定科學合理的區域改造規劃。明清以來,汾江河逐步佛山商業貿易發達地區,兩岸各個歷史朝代的遺存十分豐富。因此在舊城改造前做好對兩岸片區文化遺存的調查工作,查清“家底”,全面瞭解文化遺存的價值及分佈情况,根據沿岸各地塊的文化特徵,結合祖廟東華里片區、普君片區的舊城改造,進行整體的區域改造規劃。使沿河兩岸的舊城改造與祖廟東華里、普君片區相協調,體現出佛山千年古鎮、嶺南特色的城市風貌,與佛山傳統的文化特徵相符。

  2.對尚存的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龢利用,使文脈得以延續。汾江河兩岸的歷史文化遺存十分豐富,其中不乏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文物遺址,要圈出重點、亮點,挖掘出其文化内涵進行保護龢利用。保護的目的是爲了更好的利用,利用才是最好的保護,如對佛山舊火車站、佛山精武會會址、華英中學校址等尚存建築進行維修和修復,根據其功能性質進行佛山航運交通史、精武體育史及佛山教育史的陳列展示,爲市民提供鄉土歷史、愛國教育基地。對汾江河南岸沿江路、南堤路以南,永安路、福禄路以東;人民路以北,汾江中路以西的區域内的古民居群、臨街騎樓定爲受保護的歷史街區,不可隨意拆建或損毁。

  3.對佛山歷史、文化發生過重要影響的、雖然如今已盪然無存,但却深入民心的歷史資源進行開發,使之文脈之魂得以重現。如重建正埠碼頭、瓊花會館等, 也可通過立碑、掛牌等進行標識,以重現歷史的記憶。

  

  注釋:

  〔1〕民國《佛山忠義鄉志》卷六《實業志》。

  〔2〕道光《南海縣誌》卷十三《建置略》。

  〔3〕楊世佳:《昔日繁華商鎮的一抹夕陽餘暉——佛山汾江河南岸古騎樓街文化遺存調查研究》,《環太平洋城市發展佛山圓桌論壇汾江河綜合整治徵文集》,2009年11月,頁37。

  〔4〕民國《佛山忠義鄉志》卷三《建置》。

  〔5〕趙東亮:《對汾江河流域改造中保護歷史文化遺産的建議》,《環太平洋城市發展佛山圓桌論壇汾江河綜合整治徵文集》,2009年11月,頁28。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