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淺談博物館的陳列語言與素質教育



  朱建彰,中山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中文摘要】博物館離不開展覽,陳列語言是布展的必要手段。一個好的展覽,應當用陳列語言去吸引觀衆,用視覺美感染觀衆、從而讓觀衆在不知不覺、無拘無束、自然而然中接受教育,使自身的愛國主義和人格精神得到昇華。

  【關鍵詞】博物館 展覽 陳列語言 素質教育

  Abstract:Museums always take on exhibitions. How to display the exhibits became very necessary. What a good exhibition could attract and communicate with the audience. Then the audience could accept a good education easily.

  Key words: Museum Exhibition Language of displaying Quality education

  

  展覽是任何一個博物館都無法逃避的一項基本工作,而陳列語言又是博物館進行展覽必需的手段。筆者就有關博物館展覽、陳列語言與素質教育之間的關係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請各位批評指正。

  一、博物館陳列語言(Displayed in the museum Languages)的來歷

  陳列語言一詞是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已出現的類似術語演化而來的。1956年翻譯出版的《蘇聯博物館學基礎》一書中出現了“實物語言”這一提法;文化部文物局於1962年8月發佈的《博物館與文物工作的幾點意見》(草案)中提出了“博物館的陳列要以它的特有語言向觀衆説話”的命題;此外還出現了“博物館的語言”、“博物館的藝術語言”等等提法。1986年,費欽生發表了《論陳列的特有語言》一文,認爲博物館的陳列設計是一門藝術,它同其他任何一門藝術一樣,也有自己的獨特的表達思想内容的藝術語言手段。陳列語言所要探討的是陳列内容的主題結構反映在陳列形式上的組合技巧,解决展品在陳列展出中的形象化問題,使陳列具有可讀性。文中還運用豐富的國内外博物館中成功運用陳列語言的實例,分析了陳列語言的獨特作用和搆成要素,爲進一步研究陳列語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隨後嚴建强發表了《關於陳列語言的探討》一文,認爲陳列語言實質上是一種特殊的圖像語言,它是一種依靠三維物品排置的序列、情態及與其他必要的輔助材料配合而搆成的視覺形象爲媒介的傳播手段和交流方式。其中復原是陳列語言的中心概念和主要結構方式,無論是全復原組合陳列,還是半復原組合陳列、象徵性復原陳列都能達到陳列語言的效果。並指出陳列語言的意義不僅體現了博物館的特點,而且在溝通展覽與觀衆、豐富展覽的手段方面,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爲在以後幾年裏,就這個課題,有許多專家發表看法。在1991年國際博物館協會博物館學委員(ICOFOM)瑞士年會的中心議題就是“陳列的語言”,在這次會議上,將其定義爲:“博物館工作人員與博物館觀衆之間進行交流的方法和途徑”。也就是説陳列語言是博物館工作人員與博物館觀衆之間的橋樑。博物館對觀衆的研究就是這個橋樑的基礎,觀衆喜歡什麽?喜歡什麽方式?倘若我們對此没有研究,没有一個很好的陳列語言定位,没有一個很好的陳列語言的表達能力,没有一個很好的陳列語言感染力,我們是無法很好地與觀衆交流和互動的。縱使你有再大的學問,想展現再多的研究成果,想告訴觀衆一個多麽動人的故事,而陳列語言或條理不清,或故弄玄虚,或詞不達意……怎麽傳達給觀衆而使之感興趣?因此,陳列的語言要考慮觀衆的感受。陳列語言是一門綜合藝術的語言,以藝術形式作爲媒介,以吸引最多眼球爲目標的一種陳列手段。在陳列設計中,陳列語言既是陳列形式設計的重點,也是陳列内容設計與形式設計的交匯點。如果陳列設計時能够樹立起陳列語言的意識和觀念,我們就會在博物館與觀衆之間搆築起一座心靈溝通的橋樑。  這座橋樑一邊連着觀衆,一邊連着展品,觀衆就是通過陳列語言這座橋樑去理解展覽、去理解博物館。觀衆在參觀展覽時,在没有任何文字説明、圖標指引和講解的情况下,僅僅藉助有機組合的展品本身,能理解展覽的主題、理解展品内容和意義,這個參觀過程就是通過陳列語言完成的。

  二、陳列語言在布展中作用

  博物館陳列語言在陳列中的作用巨大。我們看到在一些展覽中,信息的載體(實物)和信息本身是分離的,實物展品主要依賴其他諸如文字和講解等解釋手段才得以表達,離開了這些手段,展品就難以被認識、被理解。如果情形真是這樣,表明展覽没有充分體現博物館教育和傳播的特點。

  教育和傳播是博物館的主要特徵之一。人們一般把博物館的教育與傳播的特徵歸結於利用真實的三維物品作爲傳播知識的媒介。人們通過展覽設計,將實物組合在一定的空間系統中形成一定的形象體系。如果這一形象體系無需依賴文字的或言語的解釋手段就能被觀衆所理解,那就意味着它本身具有表達能力。在這種場合下我們説,展覽運用了陳列語言。在陳列語言中,上述信息載體與信息本身相分離的現象被克服了,信息載體本身就具備了傳播信息的能力。所以,陳列語言是博物館教育與傳播的最理想、最典型的形式,最集中地反映了博物館教育與傳播的特點。運用陳列語言不僅體現了博物館教育與傳播的特點,而且在溝通展覽與觀衆,豐富展覽的表現手段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首先,由於陳列語言的自行表達能力,使那些教育程度不高、閲讀説明文字還有困難的觀衆,或尚没有足够閲讀能力的兒童,以及母語上差别明顯的外國觀衆能避開語詞性符號方面的障礙,直接從實物組合和展示形象中理解相關的内容。其次,陳列語言有助於展覽表達某種用文字語言難以表達的學術問題、藝術感受等。例如人類學博物館就展出石器時,選用了細石器和陡刃礫石。它們各自代表着北方的工具和南方的工具(北方和南方還有其他工具,但以這兩種工具爲主)。爲什麽會出現這種情况,這跟生存環境有何關係,跟人類食物來源又有何關係,這種差异在文化上又會引起什麽變化等問題如何藝術向觀衆解析,作了一些嘗試。按傳統做法,在二個展櫃各擺放細石器和陡刃礫石,在各自下面用一段比較長文字加以説明,才能讓觀衆看懂這個帶有學術問題的展覽。這次我館采用另一種陳列方法,用模擬一個北方自然環境和南方自然環境,從而回答了因環境不同,而造就了工具不同、食品來源的不同、農業起源的不同、家禽飼養起源的不同等等。經過這樣處理,使這個展覽更凸現陳列語言魅力,增强陳列的可看性、趣味性和生動性,從而提高陳列的教育與傳播效果。還達到一個更高的目標:運用陳列語言賦予展品本身一種自行表達能力。

  其次,陳列語言在布展中體現對展品的擺放。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對展品的認識前提下,對展品進行科學、藝術的陳列。例如人類學博物館在一次展覽中,特意將一些有代表性的錢幣按時代順序排列,盡管我們不作任何解釋,觀衆依然可以瞭解到錢幣發展史大致脈絡。這就是通過陳列語言在展覽中的作用,也是常用的陳列手段。這樣陳列方法對本科教育有很好的輔助作用,在課堂裏老師已經全面論述錢幣的發展史,但在博物館裏明顯感受到在陳列語言的牽引下重温錢幣演變史。也正是這個陳列語言,把學生與博物館聯繫起來。學生在博物館看到錢幣(實物)的變化圖,再和講義結合起來,就更容易記住。同樣,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對錢幣認識的前提下,應用陳列語言,把自己對錢幣理解表達出來。學生在參觀後重温知識,也受到歷史唯物主義教育,博物館則能顯現出社會效益並帶動經濟效益。出現互動、雙贏的局面。

  再次,陳列語言在布展中體現對光、色的運用。對於博物館來説,它們的主要活動就是展示館中的展品,爲了能够吸引人們,愉快的視覺環境尤爲重要。因此,必須將照明設計視爲陳列語言中一個重要環節,因爲光不僅能展示展品,還能將展品的魅力充分展現在觀衆面前。陳列室光環境的布置好壞直接關係着博物館的使用效果試想在昏闇的博物館裏,看展覽是個什麽結局。在强烈的燈光照射下,令觀衆眯着眼睛看展覽,又是什麽結局。只有經過精心調試的燈光,明亮適中,又能凸顯主體,人們漫步在和諧環境裏,參觀展覽,這才是美的享受。對博物館採光來説,最關鍵的要求是光譜分佈。在這方面,自然光被認爲是最好的選擇,因爲其顔色特性極爲理想,但天然光具有瞬時性和週期波動性,很難控制光束的强度、形狀、尺度以及其方向性,所以我們在使用天然光的同時,還必須輔助以適當的人工照明。

  人工照明在陳列語言中是一個亮點。它最大特點,人工完全可以控制燈光的强度、形狀、方向性並能基本滿足設計者的要求。例如筆者在南京有幸參觀過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該館充分利用光、色所造成的特殊色彩,營造出侵華日軍在南京大屠殺悲慘畫面,給觀衆留下深刻記憶。當觀衆進入展廳,隨着一段下沉式階梯,光綫漸暗,一面古城殘恒、一座水泥碉堡强烈吸引你的眼球,逼真槍聲震耳欲聾(觀衆在光綫十分昏闇的情况下經過一小段走廊,這是設計者有意留出一些空間,讓觀衆發揮各自聯想功能。可謂是用心良苦)。在天花板正中“遇難者300000的字樣,透過白色的强光凸現出來;天花板對應地面布滿一顆顆閃亮的星,寓意九泉下30萬遇難者的英靈。在這個展覽前部分有關日軍暴行部分的陳列全部采用人工採光,後半部分采用人工光源與自然光源相結合,提高光亮度,産生一種前半段的壓抑感,後部分昂揚向上的視覺心理感應。

  三、博物館用陳列語言進行布展,用展覽方式去吸引觀衆,

  引導觀衆、從而達到提高觀衆綜合素質這個根本目的

  博物館通過陳列語言進行布展,用展覽方式對公衆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及提高對美鑒賞能力,這就是博物館的教育功能。這説明博物館陳列藝術與人類對美的追求和創造,有着重要的啓迪性,搞好博物館的展覽,對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有着積極作用,是博物館工作的最終目標。博物館工作就是通過美的藝術形式,將美的展品傳播給廣大觀衆,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塑造完美的人格。其中,精美的藏品是基礎,陳列語言是橋樑,思想教育是目標,他們是互相作用的,這三者的互相關係,揭示了陳列語言的美學特徵和工作規律,體現了“以人爲中心”的博物館本質和特徵。

  陳列語言是一門獨特的綜合性的展示手段,審美鑒賞是靠大量陳列手段和藝術手段來實現的。要求所展示的物品本身要有真實性、藝術性、稀有性,陳列實物越豐富多彩、越珍貴稀有,陳列文化底藴就越深厚。否則,陳列美就會成爲無源之本。一件好的展品,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我們要調動一切陳列手段,充分展示器物自身的歷史價值、人文價值、不可再生價值,揭示其歷史、社會科學、藝術價值。根據陳列藝術的科學規律,注重觀衆對陳列展示的心理認可度,掌握和運用展品自身的藝術元素,按展品年代時序、地域特徵、門類序列,來進行陳列的藝術設計。

  陳列語言是在科學的基礎上,塑造陳列對象所表現出的美感。首先設計師要熟悉陳列的内容,理解陳列主題,然後根據特定的環境來設計形式、結構,創造陳列的藝術特色,確定陳列的藝術主調。其次是創造完美的藝術形式,營造感人的藝術效果。陳列形式美是藝術設計追求的目標之一,設計應調動一切藝術手段,組織嚴謹的藝術結構,塑造獨特的藝術形象,創造宜人的藝術環境,實現陳列藝術形式與陳列内容的完美結合。在形式設計中往往運用空間結構、平面結構、立體結構、色彩結構等藝術元素,對陳列内容、實物展品進行藝術組合,運用文學、繪畫、雕塑、影視、舞美、音樂等藝術手段,運用現代科技設備,塑造出多姿多彩的陳列形象,使陳列體現出韵律感、節奏感、造型美、色彩美、環境美,産生獨特的藝術神韵和藝術魅力,給人以美的享受。

  博物館對觀衆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無法推卸責任。人們在參觀博物館過程中,既能獲得理智的滿足,又能得到心靈的净化。一個展覽的展品越典型,内容越豐富多彩,陳列形象就越豐滿,越有特色,就越能够吸引觀衆,感染觀衆。如黄花崗革命烈士事迹陳列館,有黄花崗烈士林覺民的《與妻收》,藍飛鶴烈士的獄中詩,紅色小歌手張錦輝的就義歌等,這些列士遺物和詩文,充分揭示了革命先列的崇高理想和獻身精神,極富思想震撼力和藝術感染力。列夫·托爾斯泰在《藝術論》一書中説過:“圖畫、聲音和形象能感染每一個人,不管他處在某種進化的階段上。”這表明我們在美的創造與欣賞思維過程中,形象與感情有着不可分離的必然關係,當設計師的理智思考和情感都無痕迹地融入陳列形態中時,觀衆才會被展覽打動。審美思維和其他形式的思維活動一樣,必須以審美對象的感覺爲基礎。要認識美、産生美感,離開具體審美對象,就不可能産生美感。美感就是在審美對象時所産生的一種綜合心理活動。它將人的感知、想象和情感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例如廣東省東莞虎門鴉片戰争博物館門前的折斷烟槍大型雕塑前,觀衆就會浮想聯翩,鴉片戰争、林則徐禁煙、清政府腐敗、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通過心裏聯想,激發觀衆的民族意識和愛國意識。筆者在留言簿看到這樣一段話:“我們不會忘記這段歷史,落後就會捱打,讓我們以林則徐愛國主義精神激勵自己,努力學習,爲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强而努力奮鬥。”

  以上例证都是通過心理思維來激發觀衆的愛國意識,有效地完成了傳播過程,因此産生的效應已超越了展品的本身。我們在陳列中通過美的文物(標本)來感染人,激發人的情感作用,調動人去主動欣賞美的積極性,使人在不知不覺、無拘無束、自然而然中接受教育,使自身的人格精神得到昇華。一個人置身於陳列、藝術的環境中,他必然接受藝術環境形成的美育價值的概念,能引起注意力,能打動他感情的,能激起心靈振盪。無論是“美的”創造還是“美的”欣賞,如果没有人的情感活動的參與,那是難以進行的。博物館教育是以美感人、以情動人,在陳列展覽中,設計者總是用典型文物(標本)來闡述陳列主題,從而激發人的情感,産生共鳴,得到陶冶,達到育人的目的。廣州農講所舊址紀念館曾舉辦《血染的風采——東江支隊革命文物展》,設計者利用各種有關文物及圖片,通過陳列語言,向觀衆展示東江支隊革命者爲瞭解放全中國,不怕犧牲,前赴後繼的英勇事迹。達到對觀衆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

  “人”與“物”的共鳴産生了一種難以抑制的心理情感。這種審美的感情色彩,使其整個身心都沉浸在其中,陳列藝術直接對人的感情發生作用。在審美活動中,如果忽略了觀衆的情感活動,陳列手段再高也難以實現它的特殊功能,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無法完成審美活動。從這個環境的觀點看,如果觀衆對美和醜、崇高和卑下、悲和喜的感知體驗,符合審美屬性的話,那他已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審美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

  博物館陳列語言的價值,就是博物館與觀衆得到全面、多層次交流。陳列語言作爲橋樑聯繫着博物館和大家。在認識陳列語言的特殊地位的同時不斷總結陳列語言的美學法則,推動陳列藝術的改進和提高;就是通過文物展品的形象教育,來傳播社會美、自然美、藝術美和科技美,從而啓迪人們的思想,豐富人們的知識、陶冶人們的性情,使人們運用美的規律來創造美,達到美化人類、美化世界的目的。

  

  附記:本文受2009年中山大學教學改革研究課題資助,特此鳴謝。

  

  參考文獻:

  1.吴農:《論陳列藝術的美育價值》。

  2.王宏鈞主編:《中國博物館學基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3.金艷:《博物館陳列中的聯想效應》,《中國博物館》,1996年第1期。

  4.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編:《博物館建設思考答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5.曹兵武:《記憶現場與文化殿堂》,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6.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嶺南考古研究專業委員會編《嶺南考古研究》。

  7.項隆元:《博物館陳列語言》。

  8.柳州市博物館文集編委員會編:《柳州博物館文集》。

  9.楊玲、潘守永主編:《當代西方博物館發展態勢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10.莊英章:《人類學家和他博物館》。

  11.張鎮洪:《南蠻不蠻——論珠江流域史前文化》,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10年。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