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歧路亡羊的「一中各表論」

  這是一次歷史性的辯論,一次關乎兩岸和平發展基石為何的辯論!

  今(2010)年元旦開始,《聯合報》以《中華民國九十九年感思》為題,刊出了系列社論,希望以「一中各表」來為兩岸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展開的政治談判定調。兩岸統合學會在仔細研究了這些社論後,發現其思路將可能導致兩岸關係陷入極大的危機之中,也有可能導致中華民國現行體制的崩潰,因此乃以理事長張亞中、秘書長謝大寧與黃光國三位教授具名,在《旺報》發表了系列回應文章,希望藉助此一辯論,來凸顯一中各表論的問題所在,並敦促與《聯合報》持相同看法者,能夠改弦更張,轉而思考「一中同表」的可能性與論述策略。

  基本上說,《聯合報》以為「一中各表」乃是一個足以在藍綠紅之間取得最大公約數的論述,如果未來的兩岸政治談判能奠基在此一基礎上,將可能吸納民進黨,並為中華民國搭起重返中國的橋梁,從而不只化解台獨的危險,也為中國的和平發展創造更大的力量。而做為《聯合報》整個論證之基石的「一中各表」,大致上是根據《國統綱領》而說,並根據《國統綱領》所謂「互不否定」的精神,並將此為兩岸的和平奠立基石。

  然而在我們看來,《聯合報》的這項論述,或許在《國統綱領》時代,尚有其合理性與可行性,但是隨著1993年起,台灣內部對於「一個中國」定義的快速改變,經歷李登輝的「一個中國去政治化與法律化」(將「一個中國」界定在「歷史、地理、文化、血緣上」的概念)、「特殊國與國」、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述,甚而再到馬英九的「台灣是中華民國」、「主權獨立」、「台灣前途由2300萬人共同決定」等總總中華民國主權限縮在台澎金馬的論述,使得《聯合報》的看法不但無法達成其理想,卻反而恰好將讓中華民國陷入一種夾逼的狀態。

  簡單地說,1991-93年時的「一中各表」是以「統一」為唯一選擇,那時的「一中各表」的確可以在兩岸和平發展中扮演關鍵性的重要角色。可是經歷近二十年的政治發展,台灣內部也將不認為「一中各表」的唯一目標是「統一」,「台獨」已經成為朝野選項之一,馬英九主張「台灣前途由2300萬人共同決定」也等於暗示兩岸的「主權宣示」已經不再重疊。在這樣的現實前提下,對大陸而言,如果接受「一中各表」的論述為兩岸政治談判的前提,有可能等於同意將兩岸分立固定化,也就是為「兩個中國」創造法律的基礎。另一方面,「一中各表」的主張,反而可能為民進黨所運用,順此論述之勢為其台獨黨綱解套,反守為攻,要求在「各表」的基礎上,國民黨明確地接受中華民國將其主權限縮到台澎金馬,從而成為「法理獨台」的狀態。如此一來,當然也會讓中華民國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陷入窘境,而成為進不得也退不得的尷尬狀態。

  換句話說,《聯合報》所一直強調的,要用「一中各表」這樣的「過程論」來接軌到統一的「目的論」,這樣的一種「路線圖」如果實際展開的話,恐怕將不可避免地會成為一張「岔路縱橫」的地圖,並讓中華民國陷入「歧路亡羊」的困境,這在我們看來,謀國如此,還真是讓人既捏把冷汗,也情何以堪。這也是我們之所以要發動這場辯論的緣故。

  而在此次辯論過程中,我們也簡要說明了兩岸統合學會對兩岸未來和平發展路線圖的完整構想。我們認為,兩岸不宜採取「一中各表」的模式,而應思考如何來「一中同表」;兩岸應維護的不再是「九二共識」,而是「憲法共識」!

  任何一個可以運作的方案必須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兩岸目前的法理現狀為:一是兩岸的憲法均為「一中憲法」,主權宣示重疊;二是兩岸治權分立,各自在其現有的領域享有完整的管轄權。「一中同表」的方案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建立。在我們看來,如果雙方「承諾不分裂整個中國」,接受彼此為「平等的憲政秩序主體」,如此既不會陷入分裂中國的陷阱,又可以維持兩岸的法理現狀,同時還可以通過一些協定的簽署、建立共同體制度、推行共同政策,形成「第三憲」的基礎,並讓兩岸建構重疊認同。對此一方案,我們將之概括為「一中三憲,兩岸統合」。詳細的論述,我們會另外由專書介紹。我們相信這樣的方案才真能為兩岸創造可靠的和平發展環境,並為中華民國找到未來。

  在這本冊子中,我們為了方便讀者能夠了解整個辯論的來龍去脈,除了在一開始的部分,特別將蘇起先生所撰「『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共識的意義與貢獻」及國政基金會所撰「何謂九二共識」兩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納入,在編排上,本書採取了兩造並陳的方式,依照時間順序完整呈現了《聯合報》社論與我們登載在《旺報》的幾次對話過程,並在最後收錄了登載在《中國評論》三月號的一篇總結。

  我們誠摯地期盼關切兩岸發展的讀者朋友,能夠通過此一結集,而更深入地展開思辨。平心而論,台灣已經浮躁得太久,也民粹得太久了;我們相信,唯有知識與思辨,可以幫助我們澄清問題,並真正找到出路,我們願以此與讀者諸君共勉!

  另外,在去年底,因著聯電董事長曹興誠先生發起推動「兩岸和平共處法」的因緣,我們也和曹董事長展開了另一場辯論。由於這兩次辯論的問題脈絡頗為一致,所以我們也特別將幾篇登載在《新新聞》的相關文章收為附錄,以饗讀者,並為與《聯合報》辯論文章的補充。

  最後,我們當然還要對《聯合報》與曹興誠先生表示由衷的敬意,並藉此機會向《新新聞》總編輯黃文財先生、《旺報》社長黃清龍先生、總主筆戎撫天先生、楊偉中先生再致最高謝意,感謝他們提供了一個深度論述辯論的舞台,也感謝兩岸統合學會執行長謝明輝的居中行政協調,並企盼一起繼續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論述討論。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