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客僑文化”研究對嶺南民係研究的深遠意義

  文化是人類生活的反映,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産物,是歷史的積澱,是承託人們精神的框架。一個地區的文化形態必然是該地區人們長期生存狀態的反映。我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民族衆多,由於自然、社會、歷史等因素,文化積澱深厚,文化形態异彩紛呈。

  民係,又稱“亞民族”、“次民族”、“族群”。是指一個民族内部有互相認同的語言、文化、風俗等的亞文化群體。漢民族因爲歷史和環境的變遷,逐漸分化,形成了若干微有區别的亞文化群體。嶺南的廣府、潮汕、客家三大民係就是典型。

  文化研究與民係研究關係密切,互動性强。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黄偉宗教授等專家學者通過深入調研,在《整合古今資源,開拓“客僑文化”——關於東莞市鳳崗鎮古今文化的調研報告》中提出了“客僑文化”這一概念及打造“客僑文化”這一議題,對嶺南民係的研究意義深遠。

  一、“客僑文化”的特質

  顧名思義,“客僑文化”,就是“客家文化”與“華僑文化”的融合體。下面,讓我們從“客僑文化”的載體——鳳崗客家及其文化形態着手分析,探源溯流,揭示“客僑文化”的特質。

  1.多元融合

  據史料記載,我國東南沿海自古以來是古越人的分佈區域,古代嶺南是古南越人的居住地,考古發現證明嶺南有豐富多彩的南越文化。古代嶺南偏安一隅,地廣人稀。千百年來,或因戰争動亂、或因官職昇遷、或因异地開發、或因遊學經商……,北方移民南遷不斷,歷史上的嶺南經歷了5次移民潮。今天的廣東是中國最大的移民省,有着兩千多年的移民史。不同的移民源地、移民年代、移民路徑、移民聚居地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等因素,使南遷移民與原住民經過漫長的歷史融合,兩宋以後形成了廣府、潮汕、客家三大民係,三大民係都自稱是中原移民的後裔。因而嶺南文化也就涵蓋了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三種地域文化。嶺南文化内涵豐富、形式多樣、風格獨特。近現代的嶺南文化以其鮮明的海洋性與創新性輻射全國,在近現代中國現代化民主化的歷史進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廣東又是中國最大的僑鄉,三大民係都有向海外移民的漫長歷史,華僑文化積澱深厚。

  廣府民係的先民早於秦漢時期,大多於宋代,自北南下,唐以後多以南雄珠璣巷爲中轉地,遷居西江流域或珠江三角洲,再轉散海内外各地,是移居嶺南最早的民係。宋元時期,隨着大批移民自閩入潮,閩文化自北而來,使潮汕地區全面開發,至明清時期,最終形成有鮮明特徵的潮汕民係。

  客家民係的先民自西晋末年大舉南遷,他們由中原或沿漢水入長江遷向湖北、安徽、江蘇、浙江一帶,朝東由九江到鄱陽湖;或順贛江進入贛南山區,朝南直至梅州的大埔。他們的遷徙並非如廣府、潮汕兩民係一步到位,而是幾經輾轉,歷經千年,才最終形成了自己的“大本營”——今之贛南、閩西、粤東北三角地帶。而後繼續向南進一步的遷移、散發,漂洋過海,從不止步,從不滿足。最終成爲一個特徵顯著,在世界上分佈範圍廣、影響深的漢族民係。他們永遠是“客”,永遠前行。由於千百年來他們一直在大遷徙,歷盡艱辛與磨難,而聚居地大多貧瘠閉塞,俗語雲:“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惡劣的生存環境,培養了客家人刻苦耐勞、忍辱負重、開拓進取、自强不息的精神。盡管在漫長的遷徙中不可避免地與畲、瑶、古越等南方土著民族通婚、融合,但在嶺南三大民係中,對漢文化的固守最執着,漢民族意識最强。也正因爲客家民係的遷徙特性,使他們的“融合”力更强,“主客相融,變客爲主”,海内外的客屬皆如是,只是不同的區域,相融的族群不同而已。從中也可看出民係的認同,實質爲文化的認同。

  東莞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東岸,東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屬廣府文化區域。東莞市境内流行粤方言和客方言,以粤方言爲主。粤方言區面積、人口均占全市的絶大部分,客方言主要通行在東南部與惠州、深圳相鄰的丘陵地帶,約占全市面積的18%。在32個鎮區中,純客方言鎮僅樟木頭,清溪、鳳崗2個鎮大部分講客方言〔1〕。

  鳳崗,古稱塘瀝洞。據史料記載:粤語系人(又稱本地人),其先祖多從江西遷到粤北南雄珠璣巷,再到珠江三角洲一帶,後又逐遷到鳳崗。在元明兩朝到鳳崗立村定居,已有近800年曆史;客話係人,其先祖原多在福建和江西兩省,後南遷到粤東地區,明末清初遷入鳳崗立村定居,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2〕。鳳崗的原著民應爲古南越人,“塘瀝洞”這一古稱及鳳崗粤語有舌尖前清邊擦音可爲证。現鳳崗人的祖先都是移民群體,廣府人是首先遷入鳳崗的移民,如,雁田村的鄧氏先祖,便在唐朝元和元年(806年)從河南南陽遷江西吉水,再經南雄珠璣巷遷入鳳崗立村定居。繼而客家人多從梅縣、惠陽地區陸續南遷而來,至今已多達206姓。客粤雜居是鳳崗的一大特點。長期的雜居,使東莞鳳崗客家,成爲“多元融合體”。

  鳳崗又得沿海和毗鄰港澳的地緣優勢,在近現代的歷史背景下,清朝嘉慶年間,鳳崗人開始陸續出洋謀生。鴉片戰争後,爲尋求活路,不少人被迫成爲“契約華工”(俗稱“賣猪仔”)遷移海外,經過100多年,現旅居海外的鳳崗籍華僑華人、港澳同胞遍佈世界36個國家和地區,已達3萬多人,是堅守本地人口的近2倍,鳳崗成爲東莞市的重點僑鄉之一。移居各地的客僑又融會了居住地的文化,隨着客僑對家鄉的反哺,客家文化和華僑文化的融合給鳳崗文化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由此可見,在客家文化的基礎上,各路移民帶來的各地域文化、原著民的南越文化、廣府文化、毗鄰的港澳文化,打上各旅居國色彩的華僑文化等,在此碰撞、融合,生成了獨具魅力的鳳崗客僑文化。“多元融合”成了鳳崗客僑文化的最大亮點。

  我們以油甘埔村爲例:該村通用客家話,但村委轄區内除少數60歲以上的人外,大多數人會講客家話、本地話(粤方言)和普通話,方言中外語藉詞多與粤方言同。如,襯衣——恤衫、球——波、父親——爹地、母親——媽咪、再見——拜拜、小費——貼士、小店——士多等,可見西方文化及廣府文化影響之深。

  油甘埔村的民俗大多與廣府民係大同小异,不少習俗深受廣府民係影響,但因對客家傳統的恪守,其民俗文化又不失客家風姿。如,婚嫁程序把“拜堂禮”放在成親之後,堪稱油甘埔客家民俗的一大特色。至於賽山歌、節慶舞麒麟、客家民居精緻的雕飾等客家民俗文化早已是鳳崗鎮遠近聞名的文化品牌了。

  2.和諧共生

  “多元融合”迎來的就是“和諧共生”。

  東莞鳳崗應爲客家民係的擴散地,鳳崗客家先民從贛、閩、粤東北等客家民係成熟地經韓江、梅江、東江、陸路、海岸陸續南遷而來,與廣府民係雜處一地,經歷了漫長的磨合,形成了“和諧共生”的社會形態。東莞屬廣府文化圈,客家文化屬弱勢文化,客家民係在東莞生存發展勢必自我調整,逐漸融入廣府文化圈。在客粤雜居地,這種自我調整更明顯。鳳崗客家因能對文化傳統執着固守,便能源遠流長,活色生香;因能自我調節,便能融合,便會和諧共生。

  500多年來,鳳崗客家在鳳崗與“本地人”雜處一地,不斷地自我調節,適應新環境,也不斷地爲鳳崗文化增添新鮮血液。在艱苦墾殖,共建家園的同時,鳳崗客家改造了自然,改造了自己,也改造了他人。在磨合融會,求和共存的同時也迎來了新生。鳳崗客家的海洋意識、商業理念、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程度、語言演變、生活習俗、建築風格、海外移民等均有别於内陸客家,廣府文化的影響痕迹明顯。如,鳳崗的客家傳統民居——“排屋”與“排屋樓”,其形制與珠江三角洲廣府民居頗爲相似,突破了聚族圍居的格局,其精美的裝飾既不失客家的傳統又不乏西洋風韵。最具特色的當屬“排屋樓”,多以一座砲樓和一棟排屋組成,而砲樓與排屋相通,可謂進可攻退可守,收放自如。這是客家民居建築的風格和形式在濱海地區受廣府文化與西洋文化影響的産物,是繼著名的客家圓寨、圍龍屋、走馬樓、四角樓等,“多元融合”的發展,象徵着其文化形態從“對内開放,對外封閉”走向“對内開放,對外開放”的嬗變。在多元融合的環境中,鳳崗的廣府民係同樣深受客家文化的影響。如,一些口語詞普遍有别於廣州話,而與客話相同:狂(驚)、撿(執)、尋(揾)、耳吉(耳仔)、地豆(花生)、伶俐(乾净)等。至於“港式粤語”對年輕人口語的影響亦顯而易見。改革開放後,鳳崗處於“橋頭堡”的區位優勢,中外人員流動更頻繁,是新客家青睞之地,數十倍於本地户籍人口的外來人員從東西南北中匯聚於此,使鳳崗的人口結構、文化形態大爲豐富,多元融合,和諧共生更顯優勢,由此催生的鳳崗文化是一種雜交後的新文化,其形態風格更顯魅力。

  3.開拓進取

  據史料記載:宋代的珠江三角洲,許多地方還是淺海、沼澤和新生沙坦,九江、樂從、佛山、南海以下,到今中山横欄、沙莨、港口以上,順德、番禺、南海、和新會的許多地方及東江三角洲東莞等地都是宋以後成陸的。大量的南下移民,不但給嶺南帶來了先進的文化、技術,而且在開發、利用自然條件與資源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促進了嶺南農耕、漁獵文化與北方農耕文化的融合,使嶺南成爲新文化萌發的節點。珠江三角洲能勃發於宋,後來居上,得益於南下移民潮帶來的人力、物力資源,得益於中原、江南的先進文化、技術,更得益於移民不畏艱險,勇於開拓的精神。鳳崗客家在珠三角開發的高潮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清代康、雍、干、嘉年間,朝廷實行“禁海”後又“復界”,在各地招致入墾沿海者,客家人加速向珠江三角洲擴散。如“清朝中期設立在黄洞迴龍庵的碑文記載,率客家人大批進入鳳崗立村的先祖爲‘十三位公’。他們應召從粤東地區南遷到鳳崗開墾,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了”〔3〕。

  鳳崗客家發揚了客家民係的喫苦耐勞,勤勞儉檏,堅忍不拔,敢與天鬥、與地鬥、與外强勢力鬥的堅强不屈精神,以及對“樂土”執着的追求。如黄洞村極具特色的排屋横聯“爰得我所”,體現了鳳崗客家對鳳崗生存環境的認可——這就是苦苦追求的“樂土”!同時也反映了客家民係千百年來對“樂土”的不懈追求。

  鳳崗客家在改造自然的同時,也造就了自己,開拓進取使他們獲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間和自由。面向大海的生存條件,與廣府民係的融合,使他們的視野更開闊,文化具有鮮明的濱海特色:開放、包容、自信、開拓。勇於開拓的傳統融入了新的内涵——海洋意識與商業意識,進取性更强。各種歷史原因促使鳳崗客家大批走向海外謀生,使鳳崗成爲東莞的著名僑鄉。華僑文化對鳳崗文化的影響毫不亞於廣府、潮汕民係的僑鄉,客家人走向世界,鳳崗顯然是個中轉站。這與鳳崗文化的開拓性密切相關。改革開放,廣東成爲前沿陣地,東莞的巨變舉世矚目。地處偏僻的鳳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的鳳崗,海納百川,城市化、工業化、市場化遠超内陸客家地區,這不僅是自然條件使然,更重要的是鳳崗文化開拓進取性的體現。

  十一届三中全會後,鳳崗人在改革開放政策指引下,變革了生産關係,實行生産承包責任制,大力招商引資,興辦工業,發展市場經濟,鳳崗籍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參與熱情高漲。原屬東莞山區鎮的鳳崗迅速崛起,先後創辦了1000多家制衣、塑膠、五金、建材及高新技術電子、電腦等各種外資、合資、民營企業。工業的迅速發展,工業人口的迅猛增加,又帶動和促進第三産業的迅速發展。

  僅2005年,鳳崗鎮又新簽“三來一補”和“三資”協議44宗,合同利用外資達5252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9711萬美元,全年協議增資403宗,金額1.0336億美元,外貿出口總值爲13.1238億美元,其中“三資”企業出口值爲6.8475億美元,“三來一補”企業出口值6.2697億美元。全鎮完成“三來一補”工繳費9269萬美元;完成“三資”産值110270萬美元。到2005年底止,全鎮實現工業總産值83.7億元。實現各項税收總額5.9億元,實現財政收入2.65億元。各項存款餘額77.1億元,城鄉居民存款餘額50.8億元;村組兩級純收入達3.6億元;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9億元。固定資産投資14.0億元,同比增長23.3%。在2005年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全國綜合實力千强鎮的測評結果中,鳳崗名列第43名。而鳳崗鎮也成爲東莞市知名的製造業重鎮,經濟增長和創匯排在全市、鎮區的前十名〔4〕。

  近2倍於鳳崗本鄉人口的鳳崗籍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在旅居地披荆斬棘,奮勇開拓,積極參加旅居地的建設,促進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爲維護華僑權益,加强與旅居地人民的友誼與團結,貢獻卓著。涌現了一批愛國愛鄉的華僑知名人士,如彭祖紳、張友權、黄戍鬆、張豐年、陳小姐等。20世紀90年代後期,旅居牙買加的黄洞村華僑、時任牙中友好協會會長黄戍鬆先生陪同該國總督霍華德·庫克一行訪華期間,到鳳崗黄洞村參觀訪問;2004年旅居蘇裏南的華僑張豐年(油甘埔村籍華僑),參加該國總統訪華團。訪問期間,陪該國總統專程到油甘埔村訪問,爲加强兩國人民的友誼作出了貢獻,爲鳳崗華僑史增光添彩。

  今天,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鳳崗已爲落實科學發展觀,探索科學發展之路,提昇文化軟實力,建設文化强鎮描繪新的藍圖,蓄勢待發。艱苦奮鬥,永不滿足,不懈追求,鳳崗客僑文化彰顯着開拓進取的魅力。

  4.傳承創新

  多元融合,才能和諧共生;發揚傳統,才能和而不同;一體多元,才能豐富多樣;求新存异,才能傳承創新。這是辨证的統一,是事物充滿生機的體現,也是事物發展的規律。文化的發展,民係的發展、民族的發展莫過於此。

  “客僑文化”的特質分析,使我們看到:傳承才不會迷失自我,融合才能創新,世界才會和而不同,多樣統一。這是鳳崗“客僑文化”對嶺南民係研究的啓示,也是對民族研究、文化研究的啓示。

  廣府、潮汕、客家三大民係的聚居地的特性不同(廣府沿江而居、潮汕沿海而居、客家沿山而居),廣府、潮汕、客家三種文化的地域特色鮮明。就個性而言,廣府文化、潮汕文化的海洋性更强,客家文化對傳統文化的固守更爲人們所樂道。如,客家人堅守“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客家方言,保留了較多的唐宋中原古音和古漢語詞彚,客家的“耕讀傳家”、“崇文重教”的社會風尚和“崇先報本”的客家意識,團結互助、敬老尊賢的傳統美德,嚴整宗教制度、熱心續修家譜族譜的傳統,愛國愛鄉的赤子之情,客家人的風水觀念和風水術以及對觀音、關帝的崇拜,婚喪喜慶中的傳統禮節禮儀以及許多民俗文化現象,無不是中原傳統文化的傳承與體現。鳳崗客僑文化不但具有這些客家文化的個性,而且融會了廣府文化及華僑文化的特色,自成一體,是一種融合後生成的新文化,是在傳承基礎上的創新。

  重教興文是客家民係的優良傳統。這一傳統在鳳崗得到了發揚光大。再苦再累也要讓子女受教育成爲鳳崗人的共識。從清朝中後期起,鳳崗範圍内較大的自然村,相繼創辦了55所書塾書院,對村民子女進行啓蒙和文化教育。1790年嶺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宋湘,應鳳崗上村知名鄉紳張時行的邀請,到上村任教,其教學遺址——建成於清代干隆後期的“纂香書室”及其親筆題寫的“纂香書室”墨迹保存至今。

  重教興學蔚然成風,使得鳳崗文風興盛,人才輩出。如鳳崗的古建築迴龍庵,是該鎮自古鄉鄰聚集過節的地方。新發現的《黄洞迴龍庵石碑》記載:“迴龍庵”重修於清干隆年間,捐資者達170多姓氏;光緒年間又重修,海内外捐資者達683人。此外,尚有義建崇烈堂碑、遺愛堂春祀碑、遺愛堂崇祀碑等文物,記有遍佈亞美各國的鄉籍華僑華人捐款助學、助鄉者姓名,已多達7000餘人。據傳,清朝中後期,四鄉(包括樟木頭、清溪、惠陽龍崗及寶安縣觀蘭等地)文人學者,每年都定期雲集到黄洞村的興賢文社進行學術交流和探討。這一舉措,也相應推動鳳崗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據可查史料,清朝中後期,鳳崗出了28個文武秀才。從民國期間到新中國建立後,鳳崗先後涌現了一批知名的政治家,原子能、物理、電子、醫學等專家學者和高級工程師,象棋宗師楊官璘更是鄉親們的驕傲。從2001年至2005年底止,鳳崗人子女在校就讀研究生、博士生及本科、大專生多達242人。

  堅强不屈、敢於扺抗外强侵略,愛國愛鄉是鳳崗人的優良傳統。幾百年來生生不息。1899年,雁田鄉村民在愛國人士的組織下,一馬當先,成立抗英指揮部,組織和訓練民團,支持香港民衆的抗英鬥争,痛擊越過深圳河的英國殖民者,打破了英國殖民者的擴界計劃。鳳崗雁田被當朝的清政府封賜爲“義鄉”。抗日戰争時期,鳳崗地區是抗日遊擊隊及其後東江縱隊打擊侵略者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其中官井頭村、黄洞村、排沙圍、竹尾田村以及油甘埔村等,成爲革命老區。鳳崗人民英勇抗日,有30人爲國捐軀。在鳳崗的革命鬥争史上增添了光輝的一頁。

  鳳崗中西合璧風格的“排屋”及“排屋樓”是客僑文化的一道獨特風景,其建築風格形式各异。可與開平碉樓比美的碉堡式“砲樓”,新中國成立前,尚有160多座,現保存完好仍有120座,數量之多爲東莞市之冠,密度之大不亞於開平市,在全國實屬罕見。無疑,這是鳳崗人傳承創新的碩果。而設備先進、布展精美的“鳳崗歷史博物館”是全國罕見的鎮級歷史博物館,更張揚着鳳崗人傳承創新的魅力。

  鳳崗人以傳統爲根基,開拓創新,使鳳崗人無論何時何地,創舉不斷。改革開放30年來,鳳崗的巨變令人艷羡,其間不乏驚世之舉。如,雁田村敢於“吃螃蟹”,取得了資本運作的成功經驗:早在1987年,村黨支部高瞻遠矚,做出了建立自己的企業,形成自己的經濟體系的决定。雁田人完全靠村民集資辦起自己的經濟實體,走出去,投資數億元辦實業,把雁田村經濟推上加速發展的軌道。使雁田經濟保持着年平均45%的增長速度,在完成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轉變後,逐步實現由勞動密集型産業向資金技術密集型産業的轉變。2005年雁田村組兩級净資産超兩億元,排名廣東東莞全市村組第一,初步形成了多種經濟形態并存的發展模式。3000雁田人與10多萬外來人口共同創造了一座名滿珠三角的文明富裕村。爲保持發達地區村組集體經濟和農民收入增强的良好勢頭,破解發達地區村組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的難題,創新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再創農村村組經濟做大做强的輝煌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提供了有益的啓示。

  鳳崗的文化隨着經濟的騰飛而推陳出新,繁花似錦。兩年一届的藝術節,大力促進了廣場文化、社區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的建設,客家文化、僑鄉文化、象棋文化、廣場文化四大特色文化品牌的打造成績喜人,2007年獲得了東莞市文化建設先進鎮的光榮稱號。傳承創新使鳳崗實現了經濟與文化齊頭並進,城市與文化和諧發展。

  二、“客僑文化”研究對嶺南民係研究的啓示

  民係文化的載體是民係,“客僑文化”的載體是鳳崗客家。鳳崗客家是客家民係自中原到嶺南,從山區到沿海,從閉塞到開放,從單一到多元發展進程的見证,是客家民係發展的必然,是嶺南民係發展的記録。他的發展與廣府、潮汕兩民係的發展軌迹:從中原到嶺南,從内陸到沿海,從閉塞到開放,從單一到多元基本一致。因此“客僑文化”的發展有指向性的意義,“客僑文化”的研究對嶺南民係研究有着深遠的意義。

  1.嶺南各民係發展的共同軌迹:多元融合,傳承創新

  廣東是個移民大省,“民係”是個動態的概念。千百年來,北方移民南下與嶺南土著融合後,形成的廣府、潮汕、客家三大民係,其形成、發展軌迹:北方移民南下——與土著融合(如,粤西的“漢人僚化”、“僚人漢化”;客家的漢與畲、瑶、古越的融合等)——形成新民係,是基本相似的。其文化的生成發展進程:中原文化——漢越相融(或漢畲相融,或漢瑶相融等)——形成新文化: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統稱嶺南文化)。可見多元融合是嶺南文化發展的共同軌迹,是嶺南文化的共性,只不過因融合的歷史、元素、地域不同而形成各自鮮明的個性而已。嶺南三大民係均爲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族群多元融合而生成的新民係。研究嶺南文化及嶺南民係,離開了這一共性的把握,將會舍本逐末。這也使我們看到,嶺南三大民係均自稱中原漢族的後裔,客家民係的一些觀點:自稱是中原漢族“衣冠士族”的後裔,而忽略了“多元融合”的實質。這種以静止的眼光來分析動態發展的事物,顯然是主觀片面的,是有礙文化研究、文化創新、民係研究、民係融合的。

  2.嶺南各民係文化形態的演變:兼容開放

  嶺南三大民係的文化形態多姿多彩,有道是:廣府喜江,客家樂山,潮汕親海,這較生動地概括了三大民係由生存條件所形成的文化特性。然而隨着社會的發展、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生態環境的變化,民係及其文化特徵也在變化,隨着社會的均衡發展,三大民係的個性差异將逐漸縮小。各民係文化形態的演變將會出現大體相同的路徑:封閉——兼容——開放。而兼容開放,是各民係文化形態演變的共同道路,“融合創新”將是最終的歸宿。鳳崗的“客僑文化”就是一個明证。

  3.嶺南民係研究對民族團結的意義

  “民族”是一個歷史範疇,有其發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因此其内涵與“民係”一樣,是動態的。“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是長期歷史形成的社會統一體。中國幅員遼闊,人口衆多,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是一個經過漫長歷史演變而形成的由56個民族搆成的社會統一體,自然有其動態的變化過程。“客僑文化”概念的提出,就是從動態的角度研究嶺南民係及其文化的成果。我國的各民族當與“鳳崗客家”一樣,有其獨特的演變發展過程,這一過程均離不開多元融合。這將啓示我們,對民族的研究同樣應更重視其發展變化動態過程的研究及其應用價值。如摒棄狹隘的血統論,重視各民族在歷史過程中多元融合的客觀現實,這將對民族團結貢獻良多。

  三、“客僑文化”研究對文化建設的啓示

  1.“客僑文化”概念與“跨界研究”

  隨着時代的進步,各領域的研究正朝着分科細化的方向發展,其結果是新的學科概念不斷提出,新的獨立分科不斷出現,使研究向縱深發展,文化研究、民係研究也不例外。而新的獨立分科得以出現則是“跨界研究”(跨學科領域研究)的成果。

  嶺南三大民係的形成時間大扺在兩宋,三大民係的文化有着海洋文化的共性,又個性鮮明,近年來,三大民係的文化研究成果顯著。其中“客家學”研究已有兩個多世紀,現已是一門顯學。但傳統的嶺南文化研究及民係研究,往往囿於廣府、潮汕、客家三大領域的劃分。

  廣東是中國最大的僑鄉,華僑移民歷史悠久,華僑文化積澱深厚。廣東籍僑胞約2000萬,占全國華僑華人的2/3,分佈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按行政區劃計,廣東地級市有80%爲僑鄉;按土地面積計,僑鄉占全省總面積的72%;按人口計,歸僑、僑眷人數達2 000多萬,僑鄉人口約爲全省總人口75%。特殊的地理、歷史、人文背景造就了廣東豐富多彩的華僑文化景觀,無論是物質層面、精神層面還是制度層面,廣東僑鄉都深深地打上了華僑文化的烙印。華僑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産物,除了具有區域文化(如嶺南文化或廣東文化)的共同特質,更富有創新性、邊緣性。長期以來嶺南文化研究,把華僑文化與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三種地域文化並列,自成一個獨立的領域。

  但廣府、潮汕、客家三大民係雖然個性鮮明,共性也相當突出,三大民係均與華僑關係密切,若囿於傳統的分科研究,往往會作繭自縛。如,傳統的華僑文化研究與廣府文化、潮汕文化的關係較客家文化密切。但嶺南的客家文化因地緣、人文諸因素,同樣具有海洋文化的共性,受華僑文化的影響不亞於廣府、潮汕兩民係,東莞鳳崗文化就是一個共性與個性完美結合的典型。

  鳳崗的華僑人數多(現在海外的鄉籍華僑華人、港澳同胞比本鄉鎮人口還多1倍以上),分佈區域廣,與家鄉關係密切;古今文化資源豐富;文化具有鮮明的濱海特色:開放、包容、自信、開拓,與廣府文化的海洋特色一致,這和贛南、閩西南等内陸地區客家文化有着不少質的區别。“客僑文化”概念的提出,不僅準確地揭示了鳳崗文化的特質,提出了新的分科概念,而且使客家文化與華僑文化的研究進入了跨界研究的階段,是客家文化研究及華僑文化研究深入、拓展的必然,是文化研究分科細化的結果。

  “跨界研究”就是把握事物“融合”的實質,多學科、跨領域地進行問題研究。嶺南文化最大的特點便是“多元融合”,只有“融合”才有和諧,只有“融合”才有創新。没有“融合”就没有嶺南文化。“客僑文化”的提出正切中“融合”的特質,是從嶺南三大民係及其文化、華僑及華僑文化等多領域進行多學科的比較與論证的成果,是嶺南文化研究及中華文化研究的拓展。“跨界研究”帶來創新的局面,對文化研究及文化建設的應用價值不可小覷。

  2.“客僑文化”研究與和諧社會建設

  目前我國正處於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城市化進程,在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的珠江三角洲,“大量城市邊緣傳統聚落正在轉變千百年來形成的生産生活方式,實現從社會結構、産業結構、空間形態乃至心理意識等等各個方面的翻天覆地的轉變,完成從傳統到現代、從鄉村到城市的轉型”〔5〕。鳳崗的居民主要是源於北方不同時期的移民,以客家民係爲主,廣府民係次之,經過長期的磨合融會,和諧相處,文化相融。改革開放後,隨着經濟的飛速發展,大量的外來工進入(現有外來人口近40萬,本鎮户籍人口僅2萬餘人),加速了社會結構的變化,這在珠三角是很有代表性的。如何使隊伍龐大的“新客家”融入新的社會環境,建設和諧社會,是沿海地區共同面臨的極具挑戰性的社會難題。“客僑文化”研究使我們看到只有融合才有出路。“新客家”和當年的“老客家”一樣,來自五湖四海,“新客家”的處境,“老客家”容易理解,這爲破解難題提供了幫助。發揚鳳崗文化的優良傳統,以寬廣的胸懷、包容的心態、科學的態度,確立大中華文化觀,提倡文化交流、融合,並扎扎實實地做工作,建設有利於和諧社會發展的新文化,從而增强凝聚力,增强“新客家”對廣東文化的認同感,共同建設和諧社會,共同創建廣東的新文化。這項工作的性質和“客僑文化”的特質是相通的。隨着“客僑文化”的研究、建設,南北融合、主客融合、民係融合的經驗不但貢獻於嶺南,貢獻於全國,同時也譜寫着中華民族的新篇章。

  注釋:

  〔1〕《東莞年鑒》編委會/東莞年鑒(2005)/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5-9

  〔2〕任焕林/鳳崗歷史博物館/海口/南方出版社/2008-7

  〔3〕〔4〕《鳳崗概况》鳳崗鎮綜合性門户網站www.fenggang.gov.cn/Index.html 125K 2010-1-12

  〔5〕《珠三角城市邊緣傳統聚落形態的城市化演進研究》劉暉

  參考文獻:

  1.蔣祖緣 方誌欽主編/簡明廣東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8

  2.《東莞年鑒》編委會/東莞年鑒(2005)/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5-9

  3.任焕林/鳳崗歷史博物館/海口/南方出版社/2008-7

  4.謝重光/客家形成發展史綱/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11

  5.竹尾田村志編纂委員會/竹尾田村志/海口/南方出版社/2008-11

  6.油甘埔村志編纂委員會/東莞市 鳳崗鎮 油甘埔村志/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6-12

  7.塘瀝村志編纂委員會/東莞市 鳳崗鎮 塘瀝村志/ [2006]惠印準字第55號

  8.鳳德村志編纂委員會/東莞市 鳳崗鎮 鳳德嶺村志/[2006]惠印準字第66號

  9.東莞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領道小組辦公室/鳳崗鎮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領道小組辦公室/東莞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圖册鳳崗篇

  10.東莞鳳崗宣傳辦/鳳崗碉樓/2008-9

  11.《鳳崗概况》鳳崗鎮綜合性門户網站www.fenggang.gov.cn/Index.html 125K 2010-1-12

  12.《華南新聞》(2006年2月23日第三版)

  (鄭佩瑗: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