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鳳崗民俗文化

  一、民間文藝

  客家山歌

  鳳崗是客家人聚居的小鎮,客家先輩在長期的辛勤勞作中,創作出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客家山歌,通過耳口相傳和不斷創作,逐漸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鳳崗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題材廣泛,社會生産、家庭生活、男歡女愛,都可以用山歌表達。客家山歌在不同區域有不同的調式,結構一般爲七言四句,歌句通俗易懂、講究韵律、充滿情趣,兼具有“詩的外表、詞的通俗、曲的韵律”,常運用賦、比、興、重章、叠句、雙關等修辭手法。據專家考證,客家山歌源於中原文化,其藝術手法傳承於詩經,形式與唐代七絶相似,並受竹枝詞及其它地方民歌的影響,是民間文藝的一朵奇葩。

  客家山歌可以個人吟唱,也可以兩人對唱,還可以集體鬥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農閒、節假日,酷愛山歌的男女村民,自發組織成隊伍,開展斗山歌活動(駁山歌)。唱到動情處,以敬茶點煙行動以示敬意。六十年代後期,社會及歷史的原因,客家山歌日漸衰落。

  2000年以後,隨着經濟的發展,文化建設越來越受到重視,2007年,鳳崗鎮成立了客家山歌協會,多次舉辦了“圓龍山歌會”和客家山歌專場晚會,並於2007年舉辦了粤、閩、桂、贛、川、瓊六省客家山歌邀請賽。近年來,鳳崗鎮創作了一批優秀的客家山歌作品,其中《客家山歌頌黨恩》在2008年河源市舉辦的首届中國客家文化節山歌大賽上獲得了金奬,2009年9月該作品還獲得了“新中國成立60週年東莞文學藝術大奬”民間文藝類優秀作品奬,樹起了鳳崗鎮的客家文化品牌。 

  2007年,客家山歌被批準爲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

  2009年,鳳崗客家山歌申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

  鳳崗山歌:

  例一:

  客家山歌係出名

  條條山歌有妹名

  條條山歌有妹份

  一條冇妹唱唔成

  例二:

  北風一起涯就愁

  衫褲着成馬籠頭

  拿只麻包做被蓋

  唔得天光曬日頭

  例三:

  鳳凰山下搭歌臺

  男女歌手打擂臺

  山歌好比東江水

  源遠流長滚滚來

  例四:

  山歌緊唱緊心開

  井水緊打緊有來

  唱到青山團團轉

  唱到蓮花朵朵開

  注:涯就是“我”

  客家童謡

  客家童謡與客家山歌一樣,源於古代民歌,所不同的是,“詩合樂而成歌”,不合樂則成謡。

  千百年來勞動人民在生活勞動中創編了許多童謡,這些童謡代代相傳,或反映民風民俗、或寓以教育意義,童謡所誦唱的内容貼近孩子的生活,貼近孩子的天性,語言淺顯易懂,念之琅琅上口,不少童謡還結合遊戲,便於記憶,易於傳播。

  在鳳崗,流傳有很多童謡,有語言啓蒙的童謡,有寓教於樂的童謡,有用於遊戲的童謡,還有“摇籃曲”、“催眠調”。其中流傳最廣的有《月光光》、《落水仔》等。

  “月光光,照四方,食龍眼,咪西光,吃臘蔗,逗新娘,食竹蔗,逗家娘,大缸扒酒細缸裝,好酒食人三日醉,好花插人滿頭香。”

  “月光光,秀才娘,騎白馬,過蓮塘,蓮塘妹,種韭菜,韭菜打黄花,種金瓜,金瓜蒂蒂督,掌牛亞哥好種竹,竹開花,學養馬,馬尾長,學養羊,羊脚跛,學養鷄……” 

  “落水仔,刮大風,阿姨仔,嫁老公……”等等 。

  粤曲

  粤曲源自粤劇清唱,産生於清道光年間,是中國曲藝家族中的重要成員。粤曲的發展過程經歷了“師娘時期”(女盲藝人沿街賣唱)和“女伶時期”(明目女子茶樓演唱時期),形成了大喉、平喉、子喉3種基本唱法。

  粤曲的特點是清新柔麗,用廣州方言演唱,近百年來,粤曲融入了廣東木漁歌、南音等地方音樂,得到較大發展,目前粤曲流行於廣東、廣西、香港、澳門等廣州方言區域,並流傳到東南亞、北美等粤籍華僑及華人聚居的地區。

  鳳崗鎮雖然是客家地區,但天堂圍村、雁田村是粤語方言區,粤曲深受地方群衆喜愛。近年來,鳳崗鎮委、鎮政府十分重視弘揚和保護地方特色文化,2007年7月成立了鳳崗鎮粤曲協會,並給予資金和場地支持,協會經常組織會員開展學習培訓、外出交流和粤曲專場表演活動,並積極參加鎮送戲下鄉演出和全市粤曲表演、比賽,使粤曲越來越受到群衆的歡迎和喜愛,使鳳崗粤曲在東莞粤曲界漸漸具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麒麟舞

  麒麟,古代傳説中的一種動物。獨角,頭如龍,身如鹿,蹄如牛,鱗如魚,尾像牛尾。麒麟屬瑞獸兆吉祥物,每逢年節、喜慶等,中國部分地區有舞麒麟習俗。

  民國《東莞縣誌》記載:“元旦至晦,結隊鳴征鼓,以紙糊麒麟頭,畫五彩。縫棉被爲麟身,兩人載之,舞罷,各演拳棒,日舞麒麟。”據估計,東莞舞麒麟已經有幾百年曆史,上世紀一、二十年代,東莞麒麟傳入鳳崗。

  鳳崗鎮三聯、竹塘、黄洞等村有舞麒麟的傳統,每逢節慶,必舞麒麟助興。舞麒麟一般爲兩部分,先是一個人手舞麒麟頭,一人扮作麒麟尾,在鑼鼓聲中進行舞蹈表演;第二部分在師傅帶領下,一、二十名隊員分别進行拳、刀、棍、盾的武術套路。舞蹈表演一般爲麒麟採青,採青表演的過程有:尋青、驚青、聞青、試青、採青、吃青、吐青、吞青等,騰挪跳躍,動作敏捷,栩栩如生。武術動作要領有擒拿抓捉,頭包裝,二倒手,三架橋,四扳手,有橋橋上過,没橋就開橋,吞吐隨身轉,高低借勢行,以及前弓後箭步等。表演道具有鑼、鑔、鼓、棍、刀、凳,整個表演過程大約50分鐘。  2009年,鳳崗鎮麒麟舞協會成立。同年,鳳崗麒麟隊參加塘厦鎮舉辦的第四届藝術節麒麟匯演,這也是鳳崗麒麟隊首次與外鎮正式交流,古老的麒麟舞重新焕發了生機。

  獅舞

  獅舞,集音樂、舞蹈、武術表演於一體,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春節、元宵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作助興。據説,舞獅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獅舞傳入鳳崗。

  鳳崗舞獅是傳統的南獅:先由面帶沙羅或猴王等假面具的表演者戲耍獅子,在鑼鼓聲中表演一出出詼諧、風趣的舞蹈動作;而後獅子隨鼓點表演“蘇醒”、“上樓台”、“過天橋”、“採青”等;最後在領頭師傅的帶領下全體隊員進行拳、刀、棍、盾等武術套路表演。

  舞獅采用弓、探、虚、騰、躍等基本步伐來表現獅子的喜、怒、哀、樂、動、静、驚、疑等神態,采用撲、抓、撈、採、抛等動作,配以鼓點表現獅子的勇猛矯健、靈活威武。東莞舞獅動作與舞麒麟動作有相似的地方,故也有人把東莞舞獅稱爲麒麟獅,以與佛山大頭獅、英德鷄公獅作區分。

  鳳崗鎮三聯、竹塘、黄洞等村有舞獅的傳統。油甘埔張日明的舞獅隊2006年參加中國(泉州)國際獅王争霸賽獲銀奬;2007年中國(九江)第二届國際龍獅精英賽南獅金奬、銀奬;2008中國(武進)國際舞獅邀請賽南獅金奬;2008年佛山“黄飛鴻杯”第四届世界華人獅王争霸賽南獅樁陣銅奬,在國内外各種演出及比賽場合展示出了獅舞的獨特魅力。

  二、民俗禮儀

  客家婚禮

  鳳崗鎮客家婚禮,一般有“説媒、看親、過禮、擇吉、迎親、拜堂、鬧房、回門”九個程序。

  (一) 説媒:封建社會强調男女“授受不親”,一般都要經過媒婆説合,才能通兩姓之好。這種説合就叫説媒。説媒很講究技巧,媒人必須要熟悉雙方家庭的基本情况,還要力求門當户對,準確地給雙方家庭反映對方的情况。説成一樁媒,媒人可得到一些財物,叫做“媒禮”,又叫“紅包”。

  (二) 看親:舊時女子養在深閨人未識,經過媒婆説合後,男方會提出看一看女方的要求,這種由男方在媒婆帶領下到女方家作初次訪問的活動,稱之爲“看親”或“相親”。相親的日子由媒人預先定好,男方根據媒人的旨意準備好禮物,女方要灑掃庭院,準備迎接客人。客家風俗相親在男方進門、禮讓後,女方父母會給小伙子倒上一杯茶。小伙子看到姑娘覺得喜歡的,就把這杯茶一口飲干,女方父母進房征得女兒同意,就留男方和媒人喫飯,不同意或不表態就讓男方告辭,並托媒人把男方帶來的見面禮送回。

  (三) 過禮:過禮是迎親的第一步,也就是履行訂婚手續。先由媒人把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交换,通過换貼合八字之後,媒人選個好日子帶男方過禮訂婚。

  (四) 擇吉:按照傳統的做法,娶親的父母應選擇良辰吉日,準備迎娶。發請柬由嫁娶者親自送達親友手中。

  (五) 迎娶:客家傳統在迎娶的當天,一般是女方早上做“出嫁酒”,男方下午設“迎親喜筵”。準備工作做好後,男方鳴砲奏樂發轎迎新,媒人坐蓑衣轎作先道,接着大旗、新郎、伴郎、花轎、樂隊、禮品隊依次列隊到女家娶親,花轎到女家後開始進行早宴。新娘在花轎到來之前安排好“姊妹筵”,要由父母或姐姐梳好頭,用紅綫絞去臉上的絨毛,爲之“開臉”,化好妝。然後飾上鳳冠,蒙上紅紗巾等待上轎過門。早筵完畢,新郎、新娘在媒人的引道下向女方家的祖宗牌位和長輩、父母行禮辭别。新娘由伴娘攙扶着上花轎時要哭一陣子,這叫“哭嫁”,以示對父母家人的依戀。新娘坐定後,派平安紅包給轎夫,鳴砲、奏樂、起轎,大旗在前,接着樂隊、新郎(騎馬或者坐明轎)、花轎、蓑衣轎和其他送親人員,隊伍到新郎家門口時,鳴砲相迎。伴娘掀起轎簾,新郎到轎門前牽出新娘,將婚禮推向高潮。

  (六) 拜堂:拜堂是舊式婚禮的高潮階段,迎親之日男家發轎以後,就要布置好拜堂的場所,當花轎停在門前,新郎請伴娘掀轎簾時儀式即以開始。牽出新娘到祖宗牌位進香三叩首,然後一拜天地,二拜雙親,夫妻對拜,最後引進洞房,拜堂儀式至此結束。

  (七) 喜宴:在傳統婚禮進行的前幾天,男方已張燈結綵,貼對聯,布置新娘房,準備喜筵的凳桌等。傳統婚禮的宴席還要按尊卑長幼排座位,稱之爲“請客”。新郎、新娘先到首席斟酒、敬酒,説些表示感謝的祝酒話,然後巡席敬酒。喜筵結束後新郎及其父母還要做好送别親戚、朋友、客人的工作。

  (八) 鬧房:鬧房即“鬧洞房”,是傳統的婚禮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通過鬧洞房可使新郎、新娘解除陌生戒備的心理,爲他們的新生活開個好頭。另外,通過鬧洞房還能使親友彼此熟悉,增進互相間的感情,顯示家族的和諧興旺。鬧洞房活動一般持續到午夜時分,大家才盡歡而散。

  (九) 回門:回門一般在新婚入門第三天到第七天,新郎陪同新娘回到娘家,女方拜上回門酒,席間新娘引新郎拜見本家親友,新郎還要賞紅包表示心意,至此,一對新人熱鬧的婚禮方告結束。

  做年

  鳳崗人把過春節稱爲“做年”或“過年”。

  進入農曆十二月中旬後,村人各家各户開始做過年的準備,比如做新衣服、買新鞋、準備過年的食物,客家人過年準備的食物有“米橙(爆米花)”、“糖環”、“油角”、“爆谷”、“圓蓉粄”、“炒花生”等,同時備足柴草。

  到了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人們稱“入年掛”,人們説話做事都特别小心,不説粗口和不吉利的話,不打爛家中碗盤之物,各家在神臺擺些供品,燒香點燭,敬奉神靈,祈求來年一切平安順利。

  之後幾天,全家進行大掃除,把家裏的上上下下清掃乾净,男人理髮、刮胡子,婦女們還抽空修剪頭髮、刮面毛、修眉毛,於是出現俗語所説的“年廿七八,剃頭佬,亂刨亂刮”。

  農曆十二月最後一天,稱爲“除夕”,客家人稱“年三十”,家家户户貼春聯,貼門神,正如民謡所唱“年三十晚過新年,滿圍阿哥貼對聯,上屋貼着生貴子,下屋貼着中狀元”。村民從中午開始殺鷄殺鵝。晚飯前,拜祭祖先,點燃爆竹,禮畢,全家圍在一起共享“年夜飯”。飯後,全家大小要“冲大吉水”,即用柚子和桔子葉煮的水來洗澡,表示把吉祥如意都帶在身上。浴後,人們穿上新衣服,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表示“過新年,人人口袋都有錢”的好意頭。晚上,各家各户要點“年光燈”,整晚都不熄燈,小孩和大人們都開始豐富的娱樂節目,歡聚談笑,吃茶果“守歲”。到了子夜十二點時要燃放大串爆竹,以示送舊迎新。

  年初一的習俗是家家户户到處串門,小孩子早起向長輩恭賀和討紅包,要注意的是在這天裏,村民不殺生,不洗衣服,不掃地,不倒垃圾,不吃肉食。

  年初二,俗稱“開年”,村民早起殺鷄宰鵝,置備茶果,到宗祠裏祭拜祖先,然後回家祭拜天神、地神,然後觀看本村或鄰村的舞麒麟、打功夫等節目。

  年初三,俗稱“玩日添”,意即可以多玩一天。

  年初四,多數婦女在這天回娘家探望父母。

  年初五,俗稱“出年掛”,雖仍沉浸在節日的氣氛當中,但高潮已過,人們開始籌劃新一年的農事。

  落新屋

  落新屋,即新居入伙,也就是新房建好後,擇吉日舉行入住儀式。

  鳳崗人落新屋有特定的儀式:

  當天,新居貼紅對聯。

  晚上,零時後,長輩帶領後輩一家,學生背書包,提上“馬燈”,用“籮格”挑上物品,排隊走入新居。“籮格”内裝有算盤、葱蒜等有吉祥寓意的物品,也有拜天神、地神的祭品。

  步入新屋時,要一邊走一邊祈求保佑,説些吉利的話語,如:“左手開門金鷄叫,右手打門鳳凰啼,榮華富貴發萬家,又進人丁又進財……”稱爲“説四句”。

  入屋後,在家中祭拜天神、拜土地神,保佑家里人平安大吉,並請家中的祖先進門,燒“衣草”給祖宗。

  第二天,要準備好菜肴招呼親朋好友,並請村裏的人來喫飯,放鞭砲慶祝。

  此風俗到今尚存,只是程式簡單了些。

  祭祖

  清明祭祖是中華民族傳承了數千年的民間習俗,時到今日,祭祖已經發展成爲一種聯絡親情、鄉情、同胞情,增進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文化傳統。

  在鳳崗鎮,一直保存有清明節拜山祭祖的傳統,清明節前後,家長和村裏的老人會組織家庭成員和家族成員到先人埋葬地,如陰宅、土墳、公墓、祠堂等地方舉行拜祭先人的儀式。

  祭品一般有猪肉、鷄肉、魚等“三牲”、“五牲”,還有茶、酒、麻糖、水果等食品,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現了“金猪”“全猪”等較爲奢侈的祭品。

  祭祖的儀式一般有亮燭上香、恭請祖宗、致祭詞、行跪拜禮、燒紙寶、放鞭砲等。如果是大家族祭祖,或同一姓氏拜祭開基祖,則更爲莊嚴隆重。如:三聯村房姓村民,每年都會組織族人駕車到遠在千裏之外的粤東梅州大埔縣銀江鎮去祭祖,並與當地房姓族人相聚,暢叙情誼。

  由此可見,祠堂、墓地不僅是生命之根,同時也是情感之結,祭祖不僅是爲了追根溯源懷念祖德,也是團結族群聯絡情誼的重要方式。

  牛年朝

  牛年朝是農耕時期遺留下來的表達對牛的崇拜的民間習俗。牛年朝時間爲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據説這天是牛的生日,意在爲牛過生日,感謝牛一年的奉獻,並祈求明年五穀豐登。

  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牛年朝是鳳崗鎮五聯村、天堂圍村本地人(講白話群體)的一個傳統節日。節日當天,家家户户都會做水糍粑、湯圓等節日食品,並用甘蔗尾葉包窠着水糍粑,用來餵牛,以慰勞牛一年的辛苦。

  牛年朝的儀式較爲簡單,也不需要什麽祭品,也不行跪拜禮,主要是在中午的時候,點燃三支清香,禱告一下,並在牛解上掛些水糍粑,表示對牛的尊敬。

  八十年代以後,鳳崗鎮因工業的發展,耕牛對村民來講不再像以前那麽重要,村民也較少進行此項活動,但有些村民依然在節日當天做水糍粑吃,但節日已經與牛無關了。

  牛年朝這一習俗據説源自春秋戰國時期,農耕時期盛行各地,不少地方誌對此都有記載,有地方誌中説“十月一日飼耕牛,是日田家制麻糕,用荷葉裹以飼牛,雲酬耕作之勞”,這與牛年朝十分相似。在廣西貴州等少數民族地區,此節至今仍然盛行,只是節日的時間與名稱有所不同而已。

  拜神

  鳳崗客家人有拜神的風俗習慣,這與其生存環境與文化傳統有關。

  客家人源自中原,有信奉佛教與道教的傳統。輾轉南遷之後,客家人大都在山區定居,人禍、天灾、獸害、疾病長期威脅生命,由於生存的艱難,千百年來,客家人祈禱百事呈祥、老少平安、婚姻良緣、四季發財的心理尤爲强烈,在“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心理作用下,客家人心中的神就越來越多,他們既信奉佛教諸神,也信奉道教諸神,佛道不分諸神均信的同時,客家人還自己創造了樹神、竈神、土地神等很多生活俗神,有的人甚至把自己的祖先也當作神來供奉,久而久之,形成了客家人“見神拜神,見佛燒香”的泛神的宗教色彩。

  時至今日,鳳崗的客家人還有拜神的風俗,特别是在中老年婦女中還很普遍。

  三、人生禮儀

  滿月

  滿月,是爲了慶祝小孩出生滿一個月的儀式,滿月要做“滿月酒”,宴請親友,客家人稱之爲“出月”。

  孩子滿月當天,外婆要來探望外孫,帶上衣服、帽子、揹帶、飾物等。這一天嬰兒要穿上新衣服,要禱告祖先。宴請客人時每桌必有紅鷄蛋,客人要給小孩紅包,喻意紅紅旺旺,大吉大利,散集後主人要向親友贈送餅乾、茶果等食品等,還要送紅鷄蛋給客人。

  在鳳崗,此風俗保留至今。

  開齋

  開齋也叫“百日”,是指在新生兒出生滿一百天時舉行的慶祝活動,也叫“百歲之慶”。據説這一民俗在鳳崗雁田村及深圳平湖一帶已經流傳了六百多年。

  開齋時間一般爲中午,主人擺下宴席,邀請親朋好友前來慶賀,午宴期間,把做好的鯉魚(或鯽魚)、韭菜、瘦肉每樣挑一點給新生兒象徵性品嚐,鯉魚有“一理通,百理通”的意思,韭菜有“長長久久”的意思,意在爲新生兒祈福,希望其聰明懂事、健康成長。因爲在此之前新生兒喝母乳,百歲之慶後才開始吃葷,故稱“開齋”。

  開燈

  開燈也叫點燈,是指家族中有人添了男丁,可選擇某一年的正月十二日或十五日點燈慶賀。在鳳崗,客家人説的“燈”與“丁”諧音,代表添丁發財的意思,時至今日,鳳崗仍保持開燈的習俗。

  舊時,開燈的主人家要買兩盞大油燈到祠堂,正月十二日拜祭先祖,告知添了新丁,點燃油燈後每逢初一十五都要到祠堂添燈油,直到次年的年三十晚才去熄滅燈火帶回家,至此,開燈才算結束。

  後來,發展爲在自己家中點油燈表示開燈,開燈當晚,村裏的小孩子全部一起到其家中“亂燈茶”,“亂”是指大家高興凑熱鬧的意思,越多人去代表越興旺。主人家則要派紅包,並派糖果、米橙(爆米花)等食物給孩子吃,還要放鞭砲。前來慶賀的小孩則會敲鑼打鼓,邊打邊喊“添燈發財,過年又來”,主客皆大歡喜。

  現在,鳳崗鎮還保留點燈的習俗,但程序更簡單,不同地區點燈的時間也有不同,有的村開燈要在男孩虚歲雙數時才能點,有的没有歲數限制,那一年都可以開燈,但一個新丁一生只開燈一次。

  生日

  人人都有生日,人人都過生日,只是因地方不同、時代不同、重視程度不同,人們過生日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舊時,在鳳崗,小孩子過生日要吃紅鷄蛋,表示紅紅旺旺,消除灾難;成年人過生日遵循“男雙女單”的習俗,男人逢雙歲過生日,女性逢單歲過生日;男性年齡達30歲、40歲、50歲爲大生日,女性年齡21、31、41歲爲大生日;凡是年齡爲60、70歲、80、90歲、100歲的生日,均叫拜大壽;100歲稱“期頤”,最爲隆重,條件許可的要請親友族人喫飯以賀。

  隨着社會的進步,鳳崗人過生日的習俗還在,却有了新的内容,吃蛋糕、唱生日歌、吹蠟燭、許願、酒樓請客喫飯,古老的生日習俗,增添了西方元素和時代的内涵。

  葬禮

  葬禮,是指老人去世,舉辦的喪葬儀式,鳳崗人稱之爲“送終”或“辦喪事”,古時稱爲“凶禮”。

  老人家百年歸壽之後要幫其穿好“壽衣”、“壽鞋”,然後移放在屋的廳堂中間,地上墊上八月草或干稻草,鋪上一張草席,孝子賢孫等跪在地上,披麻戴孝,不穿鞋襪,女的不梳頭結發,焚香燒紙錢守孝,號哭以示哀痛,俗稱“送終”。

  鳳崗客家人喪葬禮儀程序一般爲“停屍、報喪、弔唁、備棺、入殮、出殯、安葬等,因死者壽數、經濟背景、尊榮程度、天氣冷熱等不同情况,喪葬禮儀、停屍的時間也有所不同。如:有的有錢人辦喪事弔唁時,會請來和尚唸經打齋,超度亡靈,停屍時間冬天長些,夏天短些,長則七八天,短則一兩天,就要出殯安葬。

  死者入土爲安後,其家人則備以飯菜答謝送殯的親朋和族人,並派送紅包利是以示感謝。舊時的喪葬習俗中,還普遍盛行“二次葬”,即數年或數十年待死者肉身腐化後,“撿金(骨骸)”重新安葬其骨骸。

  建國後,隨着社會的進步,人們思想觀念發生了較大變化,喪葬禮儀也逐漸變革,死者一般都是當天死亡,當天下葬,唸經打齋守靈等儀式已經式微,有身份的人則舉行追悼會。

  如今實行殯葬改革,火葬取代土葬,政府統一建設公共墓園。

  四、傳統食品

  客家黄酒

  客家黄酒是鳳崗客家人的傳統食品。逢年過節或是喜慶的宴會,總是少不了黄酒助興;人們把黄酒當作强身健體的補品;特别是婦女生了小孩,座月子時,黄酒更是必備的進補食品。

  逢年過節、家有喜慶,客家人都要釀黄酒。釀酒的材料有酒餅、曲米、黄精、首烏、黑棗等。用料比例爲:糯米10斤、粬米5錢、酒餅2兩、黄精1兩、首烏1兩、黑棗少許、高度米酒2斤。釀酒要用純净的井水,據説最好是七姐水(每年七月初七正午十二點在井裏取出的水)。

  釀酒步驟如下:

  1、蒸糯飯:把糯米洗净放進鍋裏蒸熟。

  2、拌料:把糯米飯晾開散熱,放入粬米、酒餅等材料,再潑入適量的凉開水,絞拌均匀,至糯米飯不粘手爲止。

  3、發酵:把糯米飯放進酒缸,放置三天後,加入高度米酒作爲酒引,酒缸加蓋保温,讓酒慢慢發酵。發酵時間一般爲熱天3至5天,冷天7至8天,就可聞到酒香,約20天後酒釀制完畢。

  4、淘酒:用濾網過濾酒糟,淘出黄酒,稱爲“酒娘”,用醖子把酒裝好,(亦可加入凉開水浠釋酒娘,增加酒量,隔天取酒),並以柴禾谷糠作燃料文火炙酒,以便長期保存。

  這樣釀出來的黄酒,酒色橙黄,酒味甜香,營養豐富。

  客家鹹菜

  客家鹹菜是客家人的傳統菜式,它既可以作爲主菜,供長期食用,也可作爲配菜,與肉類或其它菜搭配,起到調味作用(如鹹菜燜猪肉),客家鹹菜實用性廣,咸中帶酸,風味獨特,深受大家喜愛。

  以前,鳳崗人家家户户都有腌制鹹菜的習慣,時至今日,還有人以做鹹菜、賣鹹菜爲業。

  腌制鹹菜的步驟如下:

  1、曬菜:選取冬至前後的新鮮芥菜,將其洗净,然後拿去太陽底下晾曬一兩天,至半干爲宜。

  2、腌菜:在每層菜葉上均匀撒上鹽(1斤鹽可腌制50斤菜),用手揉擦,至菜滲水軟熟狀態爲宜。

  3、入瓮:把菜扎成團,放入瓮或缸裏面,密封瓮口,並用沙包或石塊壓住瓮口。

  4、泡制:夏天放置3-5天,冬天5-7天,待鹽慢慢融化,菜在鹽水中浸泡至青黄色和金黄色時即可食用。

  客家狗肉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穩”,“聞到狗肉香,神仙也跳墻”,“十月小陽春,狗肉勝人參”,“今冬狗肉補,明春打老虎”。這些廣爲流傳的民間俗語,是對狗肉美味的最好説明。《本草綱目》中記載:“常食狗肉可以安五臟,温補壯陽,清身益氣,健胃補腎,暖腰温膝,補血脈”。正因其美味、有益健康,所以很多人都喜愛吃狗肉。

  狗肉的烹製方法各地不同,有炖,有炒,有白切,有煲湯,鳳崗的傳統做法是燜,通過大鍋燜出來的狗肉,香味馥郁,多吃不膩,深受人們喜愛。目前,鳳崗不僅有專門經營狗肉的飲食店,不少家庭還在自家庭院專門修造了燜狗肉的大鍋大竈,老百姓對狗肉的喜愛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烹製一鍋香噴噴的鳳崗客家狗肉,關鍵要做好選狗、殺狗、燜狗肉三個環節:

  1、選狗。狗肉做得好不好吃,狗肉的品質是關鍵。一般來説,土狗的肉品質好,多人吃,雜狗、寵物狗肉質差,一般不吃;狗齡長短也决定了狗肉的肉質,一歲到兩歲之間,15公斤左右的成年公狗,肉質結實,膻味較少,最適合烹製燜狗肉;另外,民間有“黑狗避邪”的説法,所以吃狗首選黑狗,“一黑,二黄,三花,四白” 是民間選狗的口决。

  2、殺狗。狗肉要做得好吃,還要看怎麽殺狗。鳳崗人殺狗的方式有點殘忍,殺狗之前讓狗跑動,之後是一棒子把狗打倒,把狗打死後沸水去毛,再用禾秆草(稻草)煨狗,至狗身呈金黄色,狗肉帶有了稻草的焦香味道,之後洗净狗身、開喉放血(把狗血用盆裝起來)、開膛清除肉臟、狗肉斬件,殺狗才算結束。

  3、燜狗肉。鳳崗客家狗的燜制過程爲:先分批次熱鍋炒狗肉,去除狗肉中所含的水份;再洗乾净大鍋,熱火放入干身的狗肉,並放入適量的配料。配料一般有薑片(一般十斤狗肉一斤薑)、八角、陳皮、小茴、檸檬葉,調料有油、鹽,並放入適量的水(剛好能浸泡狗肉爲宜),把鍋蓋蓋嚴實,武火加熱,沸騰後文火慢燜。大約燜一個小時左右,水干成汁後,起蓋倒入狗血與醬油混合的羹(鳳崗人稱作“味膠”),狗肉翻身配料拌匀。至此,客家狗肉烹製成功。

  到吃的時候,盤底墊上客家鹹菜,裝上狗肉,狗肉濃香,鹹菜爽脆,搭配着吃,美味之極。

  客家炆猪肉

  炆猪肉,是鳳崗客家人的傳統菜式,舊時,每逢節日喜慶,特别是清明節拜山祭祖當天吃的“拜山飯”,一定要有炆猪肉,家族成員分而食之,稱爲“太公分猪肉”。

  客家炆猪肉主料爲新鮮猪肉,調料有薑、蒜、鹽、酒、糖、生抽、果皮、食油,輔料有蚝氏、鹹菜、油豆腐、蘿蔔杠等。客家炆猪肉做法較爲簡單,就是猪肉切成塊狀後,配以調料放進大鍋文火炆熟,做得好不好吃關鍵在於調料的比例和對火候的把握。

  炆猪肉做好後,因所放輔料不同,稱之爲蚝氏炆猪肉、鹹菜炆猪肉、油豆腐炆猪肉、蘿蔔杠炆猪肉……

  作爲傳統菜式,在鳳崗,許多家庭主婦都會做炆猪肉這道菜,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炆猪肉已經成爲鳳崗人的日常菜,並深受大家的喜愛。

  芙蓉肉

  芙蓉肉是鳳崗鎮雁田村的特色菜。據説芙蓉肉是從雁田村鄧姓開基祖鎮田公時開始流傳下來的,距今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

  芙蓉肉的做法是:取猪身五花肉切小片,拌麵粉、薯粉、生鷄蛋、五香粉等佐料,然後用油炸至金黄,取出後與芽白菜一起煮,佐以蝦米、生薑等料。

  芙蓉肉香嫩油滑,口感極佳,雁田村各家各户的主婦基本都會做這道菜。時至今日,凡是節日、祭祀,該村還有做芙蓉肉吃以表示隆重的傳統。

  炆鵝

  炆鵝,也叫蒸鵝、碌鵝,是鳳崗人的特色菜,特别是中秋至次年的端午之間的幾個重大節日,家家必殺鵝、炆鵝,可以説是“無鵝不成宴”。

  炆鵝製作方法:

  1、殺鵝去毛,淘空内臟,擦干水分。

  2、在鵝表皮涂一層醬油。

  3、用適量的蒜頭、豆鼓、五香粉、八角、南乳、鹽、白糖、白酒拌成配料,填充進鵝肚,用小竹簽封好切口。

  4、把鵝放進油鍋中翻轉炸烤鵝身至金黄色。

  5、用鍋蒸鵝,蒸鵝時鍋底放進浸泡好的笋乾、菜干、香芋頭,鵝放在上面一起蒸熟,文火炆鵝約45分鐘即可上席。

  6、上席時,取出鵝肚裏的配料做調料,再把鵝肉切成塊狀,配着調料一齊放進盤碟。

  此菜香味濃郁,肥而不膩,令人回味,至今在鳳崗的很多飯店都能吃到此菜,但味道不盡相同,只有到普通家庭,才能嘗到正宗的鳳崗炆鵝的味道。

  茶果

  茶果是鳳崗人的傳統小喫,每逢春節或喜慶日子,家家户户都有做茶果的習俗。

  茶果製作方法如下:將大米浸泡,然後晾干,並磨成粉,篩取細幼部分,用沸水攪拌,然後做成薄薄的粄團,然後放入紅豆、緑荳、花生、糖等餡料,并包裹嚴實,如果是在節慶時候,還可以加些花紅粉,用來染色,做好後把茶果放進鍋中蒸半個小時左右即可食用。

  作爲節慶食品,茶果既可以做點心,亦可作饋贈親友的禮品。

  炒米餅

  炒米餅是鳳崗人的傳統食品,每逢春節,人們有做炒米餅的風俗習慣。

  炒米餅的製作方法分爲炒米、打粉、做餅、烤餅四個步驟。

  1、炒米:就是在一個大鐵鍋中將生米炒熟,炒的時候要把握火候,把米均匀炒熟而不焦黄。

  2、打粉:就是把炒米磨成粉,以前是用石磨手工打粉,後來可以用機器打粉(也叫機粉),打好的炒米粉一般要晾一天半天,然後才用來做餅,據説置凉後的炒米不容易上火。

  3、和粉:就是把黄糖煮水,成糖膠,用來和粉,糖、水、粉的比例要適當,粉團要甜而不膩、軟而不浠。

  4、做餅:就是用餅模來做餅,餅模是木制的,上面刻有祥禽瑞獸,花艸樹木,還有福禄平安之類的文字,做餅時大人小孩圍在一起,把和好的餅粉放在餅模中,並加進白糖、花生、切薄的肥猪肉作餡,一塊壓模成餅,完成後用小木錘在餅模背後把餅從餅模裏捶出來,裝在篩子裏。

  烤餅要用木炭來烘焙,烘焙炒米餅的木炭也有講究,火候控制是炒米餅好壞的關鍵,中醫認爲,這樣做出來的炒米餅,有强腎暖胃補虚的功效。

  艾粄

  鳳崗人在清明節有做“清明粄”的習俗,鳳崗的“清明粄”有“艾粄”和“鷄屎粄”兩種,其中講客家話的客家人做艾粄,講白話的本地人做鷄屎粄,此風俗至今留存。

  “清明粄”的食俗,追溯起來,與寒食節有關。宋陳元靚在《歲時廣記》一書中記載了寒食節食品“青隋飯”:“楊桐葉、細冬青,臨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採其葉染飯,色青而有光,食之資陽氣。謂之楊桐飯。道家謂之青精飯,石饑飯”。可見“青隋飯”與現在的“清明粄”類似,都是“色青而有光”,據説“食之資陽氣”。

  艾粄的製作方法如下:

  1、在每年的10月或者3月,到田裏摘好艾葉,曬干後磨碎,並加糖煲水。

  2、用3包糯米粉,1包粘米粉(3:1),混合均匀,將煮好的艾水加進去,把艾和粉搓成均匀的粉團。

  3、把粉團分成巴掌大小,放在剪好的芭蕉葉上。

  4、放進鍋中蒸20分鐘,即可食用。

  艾粄有消食健胃,去暑除濕的作用。如果用鷄屎藤、苧葉等代替艾葉,即成不同風味的“清明粄”。如果喜歡餡料,可以用花生搗碎後加白糖做餡料。

  粽子

  鳳崗人把端午節叫做“五月節”,節日有包粽子的傳統,這一傳統與全國一樣,據説是與紀念屈原有關。

  鳳崗人五月節包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咸粽,一種是甜粽,甜粽也叫灰水粽。鳳崗人喜歡包咸粽,包咸粽的材料有:糯米、猪肉、眉豆、蝦米、蛋黄、五香粉、粽葉、繩子。製作程序如下:

  1、準備好粽葉、糯米、眉豆及肉類等材料。

  2、粽葉先浸泡,洗乾净備用;把肥猪肉用醬油腌制好;將糯米、眉豆浸泡;按口味需要在眉豆中加入蝦米、蛋黄、香料用油鹽炒成餡料備用。

  3、粽葉取兩片折成圓錐形,按比例並先後放置糯米、餡料、猪肉、糯米,壓實,再用兩片粽葉包好,用繩子捆緊。

  4、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子裏煮3-4個小時即可食用;如果放在高壓鍋中煮則40分鐘即可食用。

  芝蔴糊

  佛誕是指佛教始祖釋迦牟尼的誕生日,雖然歷史上各國關於佛誕的具體日期説法不一,但根據傳統習慣,我國仍以農曆四月初八作爲佛誕日。

  有文獻資料顯示,四月初八的佛誕日,也叫淋佛節,信佛的人要同佛爺淋浴,芝蔴糊便是沐佛湯,所以人們每年四月初八要吃芝蔴糊過浴佛節。

  鳳崗鎮雁田村村民至今保持吃芝蔴糊慶佛誕這一傳統習俗,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村里人就會用粘米、芝蔴、花生、杏仁、香草蜜糖等材料做成芝蔴糊,以吃芝蔴糊來慶佛誕。

  蘿蔔粄

  冬至是民間的大節日,鳳崗流傳着“冬至大於年”的説法,冬至這一天,鳳崗人都會做蘿蔔粄來慶賀,直到現在,鳳崗人還有冬至包蘿蔔粄的習俗。 

  製作蘿蔔粄的材料有:糯米粉、粘米粉、猪肉、蝦米、蘿蔔、葱、鹽、熱水、胡椒粉、蕉葉。

  蘿蔔粄製作方法如下:

  1、做餡料:選取好的白蘿蔔,去皮切絲,煮熟去水,加入猪肉、蝦仁和臘味等,放胡椒粉和鹽等調味料,葱等,再煮熟就可以用來做粄的餡料

  2、做粄皮:用糯米粉、粘米粉混合(根據不同口感,比例爲2:1至5:1),加入適量的熱水搓匀做成粄團,壓扁做成粄皮。

  3、包粄:在巴掌大的粄皮中放進餡料,包好,皮的厚薄,餡料多少,粄的大小可以自己選擇。

  4、蒸粄:把做好的粄放在剪好的芭蕉葉上,放到鍋裏猛火蒸20分鐘左右,香滑細嫩的蘿蔔粄就做成了。

  煎堆

  唐朝時,長安已經有煎堆這種宫廷食品,唐初詩人王梵志有詩雲:“貪他油煎堆,愛若菠蘿蜜”,詩中的油煎堆,説的就是煎堆。後來中原人南遷,把煎堆帶到南方,煎堆成爲了兩廣小喫。

  煎堆既是小食,又是祭祀祖先及饋贈親友者的禮品,目前,鳳崗天堂圍村的婦女大都會做煎堆。

  煎堆製作材料:糯米粉500克、白糖100克,生油2千克。

  製作程序:

  1、取100克糯米粉用清水調拌,搓成粉團,放沸水鍋裏煮熟,撈出放在案板上,混入餘下的400克糯米粉並加入白糖,拌匀後用手掌反復搓至有韌性和粘性(如太干硬,可加入少許熱水再搓),即成糯米粉團。

  2、將糯米粉團分成兩等份,分别揉圓,壓平,捏成空心圓球狀,留一小洞,往裏充氣後快速封口,即成兩個煎堆坯。

  3、熱鍋落油,燒至120°c時,將煎堆坯輕輕放入熱油中,邊炸邊用長筷子翻動,使之均匀受熱,炸至體積比原坯大一倍時撈起,待完全冷却後再用同樣方法炸一遍,如此反復3-4次,使之膨脹至排球般大小即成。

  4、煎堆可以無餡,也可以包入豆沙餡,蓮蓉餡,則味道更佳。

  五、傳統節日

  春節

  春節,客家人稱之爲“過年”。正月初一爲“大年初一”,是農曆年的第一個大節。春節至今保持大掃除、置辦年貨、貼春聯、穿新衣、吃年夜飯、給壓歲錢、守歲、放鞭砲烟花、拜年等傳統習俗。

  元宵節

  元宵節,正月十五,當晚觀看各式各樣的花燈,以示年期已滿,第二天叫出年,開始準備春耕了。現在,鳳崗客家人掛花燈的習俗已經改變了,元宵節全家人吃湯丸,祈福全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清明節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農曆三月三前後,是種竹植樹的好時節。清明節,客家農村一般摘艾葉制成艾粄食用,祈求健康平安。清明節還是掃墓祭奠先人的節日。

  端午節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在鳳崗一帶客家農村地區稱爲五月節,僅次於春節、七月十四節,是農村地區的第三大節。過去,端午節這天,大門要懸掛艾香、葛藤、蒲草,並灑雄黄酒以避毒蟲、瘟疫;今廢。如今,端午節菜肴豐富,第二天探親訪友。

  七月七

  七月七,也叫乞巧節,農曆七月初七。這天清晨到十二點前,鳳崗人家家户户都到水井取水,這時的水叫做 “七姐水”。傳説“七姐水”是仙女取瑶池之水,奉施給客家人,護佑客家人健康的仙水。“七姐水”用瓦罐密封儲存,久而不腐,有的經年不腐,有清熱解毒之效,村民也把這水稱爲“掌屋水”,即保佑家人平安之水的意思。鳳崗部分農村至今保持此風俗。

  七月十四

  農曆七月十四,又稱“中元節”, 又稱“鬼節”,是部分客家農村的第二大節。該節日處於夏收夏種結束後,農民經過半年辛勞,需休養生息,過節以慶祝。當日準備豐盛菜肴,節後探親訪友,互送禮品。晚上要在大門前燃插香火。

  中秋節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客家人多稱“八月十五”、“八月半” ,是家人團聚的節日。當天晚上,全家人歡聚一堂,擺上月餅、水果等,邊吃邊聊邊賞月,其樂融融。

  重陽節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過去村民把重陽節稱爲秋祭日。鳳崗人因把祭奠掃墓拜山放在清明節,因此,對重陽節較爲淡漠。有人登山望遠,一些青少年則喜歡在這個節日自做風筝(俗稱放紙鷂)在空曠高處放飛取樂。

  冬至節

  “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客家人把冬至這天稱爲“小年”或者“做冬”,是春節前的一次小預演。“小年”前,農家掛臘肉,起油鍋,油炸些客家食品還要做蘿蔔粄。當天準備較豐盛菜肴。第二天,開始進入過年前準備階段。

  六、傳統手工技藝

  排屋樓建造工藝

  鳳崗鎮是客家人聚居的小鎮,是廣東省著名僑鄉,現存排屋樓120座,此爲“客僑文化”的見证,至今有近百年的歷史。這些風雨滄桑的排屋樓,經歷過一次次戰争和歷史的洗禮,記録了鳳崗人漂洋過海、艱辛創業、愛國愛鄉、抗擊外辱的動人故事。

  冠英樓是當時油甘埔村22座排屋樓中最晚建造的,1934年始建,1935年建成。所以建樓的技術已相當成熟,而材料大多是就地供應。冠英樓建造時,對建築的材料十分講究,所用的石仔材料,全部是雇人到石馬河裏“淘”出來的。由於當時天堂圍有火車站,香港的火車直通天堂圍,所以該火車站一時成了一些貨品的運輸樞紐,而當時的紅毛泥(水泥)就是從天堂圍運載過來。有了石仔和紅毛泥後,按比例攪拌,再用桶將材料吊上樓。在用兩塊中間鎖住螺絲的大木板中間,加注材料,最後用鐘錘(木錘)錘實,排屋樓的墻體就基本建成。在没有紅毛泥(水泥)之前,建造排屋樓的材料主要是石灰、粘土、沙石夯實。排屋樓建造一般要經過選地方、打地基、築樓體、粉刷墻面、壁畫裝飾等階段,一般要一年甚至數年時間才能完成。

  鳳崗具有代表性的排屋樓有忠義堂樓、永昇樓、觀合樓、紅星樓等,排屋樓墻厚1米左右,十分堅固,在日軍侵華的上世紀30、40年代,排屋樓一度成爲了村民扺禦外敵入侵的堅固掩體,如今樓身的彈痕仍依稀可辨。

  做豆腐

  豆腐營養豐富,深受人們喜愛,做豆腐是客家人的傳統手藝,也是謀生手藝,這手藝是跟家中長輩從實踐中學來的。

  做豆腐的程序是:黄荳浸泡發脹——磨成豆漿——豆漿過濾去渣——加入石膏——煮熟豆漿——倒入豆腐模具——壓走水分——豆腐成型。

  爲了方便記住的程序,客家先人把製作豆腐的程序編成歌謡,這首歌謡在鳳崗至今流傳。

  咕嚕嚕 咕嚕嚕

  快快磨豆做豆腐

  黄荳子磨成豆漿

  放好模子鋪好布

  加入石膏或鹽滷

  豆子慢慢就堅固

  竹器編制

  鳳崗人把從事竹器編制工作的人稱爲“竹篾師傅”。 

  竹篾師傅利用本地區出産的竹子,經過加工,編織成竹椅、竹摇籃、鷄籠、拖耙、籮、籮格、摇籃、竹筐等竹製品等具有藝術性又有實用性傢具和生産工具。東莞、深圳等地都有需求者前來購買。

  目前,鳳崗人不再自己編織竹器了,但還有少數五、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會這門技藝。

  民間偏方

  民間偏方是指没有被正式的藥物或醫學典籍收載,在民間流傳的對治療疾病有較好效果的單方、驗方、秘方。民間偏方是勞動人民在生産生活中對疾病治療的經驗總結,在缺醫少藥的年代,民間偏方因其成本低廉、就醫方便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鳳崗常見的民間偏方有:

  治療傷風感冒偏方:傷風感冒俗稱“閃水風”,用“一包針”、“金銀花”、“阿婆吵”、“苦簕葱“、“苦棟葉”、“三丫虎”等草藥煮水,加點葱、酒,利用其蒸氣薰蒸全身,汗發而病止。

  治療刀傷、骨折偏方:可用“牙拔筋”、“小膊骨草”、“兩面針”、“天打捶”等青草藥,錘爛外敷。

  治療無名腫毒症偏方:可用“獨脚湖鰍”、“東風桔”,錘爛浸酒外敷,等等。

  直到現在,鳳崗有一些老人還習慣採草藥用民間偏方治病。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