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走街串巷尋訪“古番禺文化”

  記者/李明 

  《深圳特區報》2010年7月13日

  新近出版的《中國珠江文化史》稱,從目前已發現的史料和出土文物看,秦統一嶺南後南海尉任囂所築的“番禺城”,是在中原都城文化影響下嶺南所建設的最早的都市,也是目前已知嶺南最早出現的郡治。

  公元前204年,趙佗建立南越國,定都番禺。番禺成爲嶺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南學祖地”。先民們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揭開洋洋大觀人文史的初頁。

  歷史前進了2000餘年,番禺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舊時的古郡,已變身爲廣州市的一個新城區。然而,即使在現代化氣息漫天飛揚的今天,記者徜徉在古鎮縱横交錯的街巷中,依然能尋味番禺文化的古風遺韵。鹹水歌、鰲魚舞、賽龍舟,餘蔭山房、留耕堂,何柳堂、何與年、何少霞“何氏三杰”……這民風民俗民情隨處可見,觸手可及,令日久彌新的“古番禺文化”穿越時空,散發出迷人的光彩。

  滄海桑田,珠水不竭。番禺文化如滔滔江水川流不息,洗滌着塵埃,在冲刷中沉澱。番禺擁有“飄色之鄉”、“醒獅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廣東音樂之鄉”、“嶺南畫派發祥地”、“星海故里”等美譽,衆多原生態文化遺産是其入選“珠江文化星座”的充足理由。

  何潤霖,人稱“霖哥”,土生土長的番禺人,任職於古鎮旅遊開發工作辦公室,是記者此番探古之行的向導。他領着記者走街串巷,聽祠堂大門洞開的唱響,觀屋檐磚雕石刻的花語,閲覽了一幅幅“古番禺文化”繪就的錦綉畫卷。

  205米街14條古巷

  沙灣是番禺著名古鎮。這個目前人口約9萬人的小鎮,遠在南宋初年,就已經是繁華的村落。尋訪“古番禺文化”,沙灣便是一最具代表性的好去處。

  霖哥帶路,記者來到了體現沙灣古鎮風貌的一條重要古街道——安寧西街。沙灣自古商業發達,安寧西街仍延續着昔日商業街市的繁華。

  這條全長205米的街,密佈着14條古色古香的小巷。青石街窄巷,青磚大屋,都保持了原有風貌,每條小巷的古老巷名還記載着一段段有趣的歷史故事。“看這條‘進士里巷’名稱,是爲紀念宋代進士何起龍和他的曾孫明初進士何子海而改的,‘一門兩進士’這在當時是很了不得的事情。”

  轉身到另一條巷,面前出現一座頗具規模的舊式建築,抬頭仰望,高高懸掛的“三稔廳”牌匾映入眼簾。這股氣勢,足以讓人感覺此非一般大屋。霖哥一説,果然不尋常。這是廣東音樂文化的發祥地,曾經聚集着一大批音樂家和文人雅士。

  “三稔廳”原爲沙灣何氏的小宗祠,始建於清嘉慶年間,2002年按原貌重修。記者跨進大門,行至中庭,一棵茂盛的三稔樹翠緑挺拔。看門的大嬸熱情地告訴記者,這裏就是因此樹而得名。更有意思的是,三稔樹直到現在還每年結果,“又大又甜,長滿枝頭垂到這來咧。”大嬸舉起手在頭上方比劃了一下。

  聽霖哥道來:從清代開始,“三稔廳”便是鄉内外音樂愛好者演奏及研究廣東音樂的重要場所,“何氏三杰”何柳堂、何與年、何少霞等廣東音樂名人,創作出《賽龍奪錦》、《雨打芭蕉》、《餓馬摇鈴》等經典名曲,并發展出廣東音樂何氏典雅派。“有粤樂‘四大天王’之稱的尹自重、何大傻、吕文成、錢大叔,還有曲藝名家徐柳兒、張月兒等也到過這裏交流切磋。”

  歷代富人名人聚居

  安寧西街仍有居民,沿街商鋪下面做生意上面住人。據霖哥介紹,這種“下商上住式”是明清廣府民居商貿建築的典型代表。

  街裏的小巷大多窄窄長長,拐彎抹角,但個中却是大有干坤,用霖哥的話説就是“豪宅多”。以前,安寧西街曾是鄉中富商的聚居地,其中大多都是沙灣的大族之一何族甲、乙房的子孫庭院。據記載,清末街内曾經出現一座兩座相連的半洋房式建築,名叫“大中堂”,其後座重樓叠院,氣派非凡。“可惜後來損毁了。”

  與安寧西街相鄰的車陂街,更是富人、名人聚居之地,至今仍保留了不少名人故居。沙灣以“富”著稱,而車陂街則是“富中之富”。清代至民國年間,這裏聚居了衆多富人、名人,如富商何與瑶(其岳父是廣東四大名園之一“餘蔭山房”主人鄔燕天),廣東音樂名家何博衆、何柳堂、何與年、何少霞等。“他們的影響力不只在沙灣,在廣東歷史上也是有一席之地的。”霖哥如是説。

  建於清代的清水井原是沙灣中心的一口公用水井。但記者現在看到的只是一口枯井了,所幸井口、井壁和題詞仍保存完好。霖哥説,井東面不遠處,曾挖出大鐵索和鐵錨等航船之物,而且地下全是白沙,由此可推斷清水井的南面,古時爲海濱,“這也説明安寧西街是古沙灣居民最早聚集生活的地方之一。”

  古祠堂遍佈村落

  在傳統文化中,祠堂可謂是一個獨特的符號。在歷史悠久的番禺,至今仍有近500座各具特色的大小古祠堂保存完好。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也可在各房子孫平時辦理婚、喪、壽、喜等事時用,還能作爲族親們商議重要事務的聚會地方。霖哥説,從祠堂的大小就可看出這族人家的富貴程度。

  在番禺衆多的文物中,以祠堂類的古建築最爲常見,幾乎遍佈每一村落。每一村落中每一姓氏又都有祠堂,而且同一姓還有幾間祠堂。年代上,從元、明、清建築形式,到民國建築風格,一應俱全。

  番禺祠堂建築最早的是宋代。經曆元代,到明嘉靖年間,番禺民間的祠堂建築進入繁榮時期,到處祠堂林立。霖哥告訴記者,番禺絶大部分祠堂始建於明代,到清康熙三年,爲防範明朝將領鄭成功從海上進攻,清政府采取禁海移民政策,令沿海居民内遷五十裏,絶大部分的祠堂被拆毁。到干隆嘉慶年間,由於禁海移民政策的取消和經濟發展,番禺又興起一輪修建祠堂的風氣。“現在我們看到的祠堂絶大部分是清代建築,但用了不少明代遺存的建築材料,如紅砂岩石構件,短、粗、古檏的木構件等。從建築材料上可以反映明清歷史的演變過程。”

  安寧西街、車陂街上都有好幾座祠堂。祠堂内或有輕盈的木雕、精美的石雕、動感的磚雕、雅致的灰雕,壁畫更是活靈活現,有戲曲人物的、有花鳥蟲草的,藝術氣息十分濃厚。何氏大宗祠(留耕堂)是衆祠堂中的經典之作,爲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就在番禺沙灣鎮北村,霖哥説值得一看。

  盡管外貌已經陳舊,但仍不難看出何氏大宗祠(留耕堂)當年的氣派。這座造工精巧、軒敞雄偉的古建築,有“嶺南綜合藝術之宫”的美譽。

  霖哥對“留耕堂”的歷史顯然熟爛於心。據他介紹,南宋紹定六年,先祖何德明遷居沙灣,繁衍生息,並建造了富麗堂皇的祖祠,取名“留耕堂”。1700年,“留耕堂”開始大規模擴建,伴有“水緑山青文閣”等附屬建築。

  現今的“留耕堂”,基本保留了當年的格局。頭門廳梁架木雕爲特色,雕琢精細的吉祥如意圖案和歷史故事。儀門天階上的牌坊,正面刻“詩書世澤”,背面刻“三鳳流芳”,是明末著名書法家陳白沙所書,意在紀念何氏祖先曾高中狀元、進士、官拜學士、宰相,勉勵子孫世代傚法,發揚光大,流芳百世。

  “古番禺文化”的魅力還體現在民間傳統娱樂活動十分豐富,逢年過節都有飄色、舞龍、舞獅等節目,穿街過巷,鑼鼓喧天,大街小巷盪漾着歡歌笑語。“現在不是節慶時分,看不到,以後有機會可以來凑凑熱鬧,呵呵。”霖哥憨厚地表示。

  家鄉深厚的文化底藴讓霖哥倍感自豪,他説一路上向記者介紹的這些歷史情况,是專門拜師學藝而來。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