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對封開黄岩洞遺址特徵和内涵的一點思考



  (陳楚源,封開縣文聯專職副主席。)

  【中文摘要】黄岩洞遺址位於廣東省封開縣東北部,地處西江中游。遺址屬岩厦型史前遺址,文化遺存十分豐富。本文對黄岩洞遺址文化遺存的特徵和内涵進行研究,認爲其屬於中石器時代的典型遺存。

  【關鍵詞】黄岩洞遺址 中石器時代 文化遺存

  Abstract:Huang yandong cave site, is located in northeast of Fengkai county, Guangdong province. Site rock-sand type of prehistoric sites, cultural remains wo are is very rich.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heritages sites caves and connotation, this article thinks it belongs to the typical remains of Mesolithic age.

  Key words: Huang yandong cave site mesolithic age cultural remains

  

  黄岩洞遺址位於封開縣城東北部的河兒口鎮獅子岩西南山麓,屬麒麟山脈支係,是一座屹立於岩溶谷地之中的三叠紀石灰岩孤峰。位於東經111°47'42〞、北緯23°30′57.6〞。洞口前面爲一開闊地帶,前後的山嶽横亘峰林起伏。黄岩洞是一處岩厦型洞穴,洞口向西南。北回歸綫也正好從這裏附近穿過。洞口相對高程15米。高6米,寬5米。洞内分上下兩層,洞廳的西、南面各有支洞。

  一、洞内的主要堆積

  據歷次發掘表明〔1〕,洞内主要有四個類型堆積

  1. 棕黄色亞粘土堆積,位於上層廊道右側岩壁局部地方和下層洞廳、西支洞。堆積中含有大量石化程度較深動物化石,動物種類主要有東方劍齒牙象、亞洲象、中國犀、華南區貘、大熊猫洞穴亞種等,地質年代當屬更新世晚期。

  2. 黄褐色沙土堆積,位於洞廳。這些堆積之中有灰屑、炭屑,出土大量打制石器和少量穿孔石器,磨刀石器。共存的還有猪、麂、鹿等現生種類的動物牙齒、骨骼以及螺蚌等貝殻。

  3. 灰褐色砂粘土堆積。位於洞口的右側、叠壓於黄色堆積之上。含炭屑、灰燼、燒土、燒骨、動物骨骼及大量螺、蚌殻,出土兩件人類顱骨。

  4. 淺灰色砂粘土堆積。位於上層廊道右側。堆積面積較少,含螺蚌殻及炭屑,發現一件石英石片石器。

  在以上的四類堆積物中,除了第一類無人類文化遺物之外,其餘的三類均屬文化堆積,其地層關係晚於第一類堆積物。

  二、遺迹及人類化石

  位於洞口灰褐色堆積中發現顱骨二件。分屬兩個個體。經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王令紅測定,顱骨與晚期智人的形態基本相同,年代距今11930土200年,屬蒙古南亞人種〔2〕。與南海魷魚崗,佛山河宕遺址中的人骨相接近。

  洞内早期文化遺存出土遺物石器、動物遺骸,晚期文化遺存 出土遺物有陶器。

  據歷次發掘資料統計〔3〕,共發現近千件石器標本,其中砍砸器156件,刮削器67件,石錘24件,石鑽2件,似尖狀器3件,礪石3件,磨制石器3件,穿孔器3件,殘次品328件,其中砍砸器分爲單直刃砍砸器23件,多刃砍砸器14件,雙直刃砍砸器7件,端刃砍砸器34件,圓刃砍砸器25件,弧刃砍砸器20件,手斧形砍砸器20件,盤狀砍砸器5件,端直刃砍砸器8件。刮削器分爲凹刃刮削器2件,單直刃刮削器18件,弧削器14件,端刮削器12件,雙邊刃刮削器2件,手斧形刮削器10件。

  這些石料絶大部分來自附近河灘的礫石,岩性多爲砂岩,其次爲石英沙岩,個别爲石英岩,花崗岩和板岩。石器絶大部分是用錘擊單面單向直接加工而成,少數用錘擊法或加工時未見修理臺面。刃面陡直,刃角多在75°以上。刃部加工時留下的石片疤呈復瓦狀排列。磨制石器只是在局部加磨,且主要是在刃部。黄岩洞的石器與羅沙岩上層,陽春獨石仔下層,廣西柳江思多洞,柳州白蓮洞,武鳴蒼橋A洞,蒼勛B洞,騰翔C洞,桂林市D洞,江西萬年仙人洞以及廣東英德青塘朱屋岩等遺址的石器相比較,有着較多的共同點,如石器爲礫石,製作工藝和加工手法,器物的種類都基本相同,尤與獨石仔下層文化更爲接近,這些説明黄岩洞遺址的石器文化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在分佈空間上有一定的地域性,在時間刻度上同屬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代表着中石器時代石器。黄岩洞出土的大批打制石器與少量穿孔石器、刃部磨光石器共存,其伴生動物均爲現生種類,搆成了這一時期華南地區洞穴文化遺存的鮮明特徵。所以,著名的史前文化研究專家張鎮洪教授認爲﹕“黄岩洞是中石器時代典型遺存。”〔4〕

  陶器有釜3件,鼎足1件,豆2件,罐1件(全己殘破),除了罐爲泥質陶之外,其餘均爲夾沙陶。夾沙陶有灰褐和褐陶,泥質陶爲褐陶。火候一般較高。手制爲主,部分口沿經慢輪修整。紋飾爲釜飾繩紋或粗方格紋;鼎、豆類素面;罐類飾斜藍紋痕迹〔5〕。

  從這些形制和紋飾分析,這些陶器與早期遺存所出土石器明顯不屬同一個時代,即不與石器時代共存,應晚於上述各類堆積,當屬晚期文化遺存。

  我們知道,從舊石器時代經中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轉化和過渡,其實是一個經過相當漫長和極其復雜的人類歷史進化過程。從封開黄岩洞及其周邊的﹙約550平方公里範圍内﹚垌中岩、羅沙岩、螺髻岩、乞兒岩、水石岩、白石岩、勒竹口臺地遺址等遺存的考古資料〔6〕顯示,舊石器時代的主要特徵爲:打制石器,采集—狩獵﹙漁獵﹚經過形態和分散、流動的居住點。而一般新石器的典型標誌則是﹕種植農業的經濟形態,定居的聚落,磨光石器和陶器的應用。舊、新石器之間不僅有演變,而且更有跨度。這個跨度大體上有四個方面﹙當然是新石器時代的標誌所引致的問題﹚。一是工具的跨度,舊石器時代古人是直接使用打制石器,一般認爲磨制石器是間接使用的﹙即通常所説是有柄的﹚。二是社會結構的跳躍,即由流動到分散居住,到基本穩定的定居聚落,社會組織從簡到繁。三是經濟形態的轉變,由采集—漁獵經濟過渡到種植農業經濟。四是陶器的發明和使用。

  假設,舊石器時代如果不具備着新石器時代的基本因素,那麽新石器時代就不是由它脱胎换骨而成的,新石器時代的諸因素是萌芽與發展於中石器時代了。

  討論:上述四大特徵,應該具備多少才算爲新石器時代的開始呢?新、舊石器時代之間的間距會有多遠呢?

  三、 黄岩洞遺址應屬中石器時代的典型遺存

  有學者認爲,新石器時代是從舊石器時代直接過渡的,中間並没有經過所謂“中石器時代”〔7〕。 筆者頗不同意這個觀點。

  其實,關於珠江流域廣大地區的中石器時代和中石器文化研究,裴文中教授在很早以前就提出這個觀點了。

  我們在論证中石器時代文化的過程中,很清楚它們所處的時代,舊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之間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過渡性階段。直接取之於自然的攫取性經濟高潮、並孕育着向生産性經濟轉化的時期。其地質時代屬於全新世。新、舊石器時代之間的那一段間隔,即始於舊石器時代結束,止於新石器時代的開始。

  由於中石器時代在很多地方延續時間不長,所以難以辨認,並缺乏統一的和可以對比的類型學斷代標準,故在其定義上會有諸多争論。然而,這個時期涉及到新石器時代的過渡和農業起源的關鍵問題,對於認識人類經濟形態,生産技術以及社會演變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

  人類的定居生活,在新石器時代的各個因素之中似乎是最有意義的,同時,以此作爲該時代的標誌也是十分重要的。從黄岩洞及其周邊幾個遺址的考古發現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人類的定居環境成了由小型分散到非定居生活再到集中定居生活的轉變,農業才能脱離其萌芽而進入到其起源和發展的時期〔8〕。同時,由於半定居和定居的生活,才能使陶器的使用需求日益增加。也只有這種生活的進化,才使工具改進的歷史進程加快,磨光石器就會應運而生。這裏也就是爲什麽在非種植型的農業經濟新石器時代文化,如黄岩洞以及其周邊諸新石器時代文化當中,都可以清晰可見定居的聚落陶器和磨光石器并存的地層資料〔9〕。

  四、結語

  在華南地區,除了細石器傳統之外,在早期新石器文化的洞穴遺址當中,打制石器仍然保留着一定程度上的原始性,同這個地區舊石器晚期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聯繫,所以,筆者以爲,可以在它們之間劃出一個中石器時代的階段的。隨着對黄岩洞遺存的深入研究,對於確定珠江流域中石器文化的特徵和内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文僅是筆者對黄岩洞遺址及其周遭遺存的一點思考,還不够成熟,懇請教於師長和同仁。


  注釋:

  〔1〕封開縣文物管理委員會、封開縣博物館編(鄧增魁主編):《封開縣文物志》,1991年。

  〔2〕宋方義、邱立誠、張鎮洪等:《廣東封開黄岩洞遺址綜述》,《紀念黄岩洞遺址發現30週年論文集》,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1991年。

  〔3〕 宋方義、邱立誠、張鎮洪等:《廣東封開黄岩洞遺址綜述》,《紀念黄岩洞遺址發現30週年論文集》,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1991年。

  〔4〕宋方義、邱立誠、張鎮洪等:《廣東封開黄岩洞遺址綜述》,《紀念黄岩洞遺址發現30週年論文集》,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1991年。

  〔5〕楊式挺: 《廣東新石器時代相關問題探討》,《中山大學建校60週年人類學術論文》,1984年。

  〔6〕楊式挺:《略論封開先秦歷史文化在嶺南的地位》, 陳楚源主編《廣信文化論文集》,2007年;又見馮孟欽 :《廣東封開勒竹口遺址發掘簡報》,《文物》1998年笫7期。

  〔7〕 賈蘭坡:《中石器時代是否存在》,《紀念黄岩洞遺址發現30週年論文集》,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1991年。

  〔8〕 向安强等:《廣東封開杏花廣信河發現的古栽培稻及相關問題探討》,《農業考古》2006年第1期。

  〔9〕 鄧增魁主編:《封開縣文物志》,1995年。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