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西欽州隋唐墓出土“青瓷提梁壺” 與越南出水瓷“檳榔壺”比較研究



  (張凱,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副研究館員。)

  【中文摘要】廣西欽州隋唐墓出土青瓷提梁壺,在造型上有异於同時代的同類器型,關於它的用途一直懸疑。現將之與1997至1998年越南出水15世紀晚期瓷器“檳榔壺”比較研究,探討它的功用,其或爲食檳榔所用佐料盛器,從而反映欽州食用檳榔的文化歷史。

  【關鍵詞】欽州 提梁壺 越南 檳榔壺

  Abstract:Some  celadon handle pots unearthed tombs of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n Qinzhou, Guangxi, have unsimilar shape differ from the same time pots.How about its use has been suspense. Now compared with the 15th century “areca pots” from Vietnam which unearthed in 1997 and 1998, study its function.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pots in Qinzhou maybe were used for areca nuts.It reveals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Qinzhou edible areca nut. 

  Key words: Qinzhou handle pots Vietnam areca pots

  

  廣西考古研究所於1979、1981年先後在欽州久隆鄉新圩、青草、新明、高營和平吉鄉古龍、獨竹等地發現隋唐時期墓葬7座,經整理統計出土文物共130多件,其中青瓷器53件。M6出土青瓷器中有一把提梁壺,其造形有别於目前所出土的各歷史時期容液瓷壺,筆者擬就其功用問題與越南出水15世紀 “檳榔瓷壺” 作比較研究,以探討欽州地域食用檳榔的歷史文化習俗。

  一、欽州隋唐墓出土青瓷提梁壺的概貌特徵與形制功用分析

  該壺現藏於欽州市博物館。通高21.4、腹徑15、底徑12.5厘米。器胎灰白,通體脱釉,底已殘缺通空。其形制爲拱頂,鼓腹,脛部漸斂,平底,頂部置圓條形半環狀提梁;器腹上部設圓形短流,流内有隔漏孔墻,呈凹弧狀鏤空五孔形,每孔直徑約0.8厘米;與流相應一側有大小相等兩圓孔通入内腹。根據器形,筆者認爲該壺功用不應是容液器。分析如下:

  1.壺流後的兩個規整小孔,其作用可能爲插孔。它不應是爲避免在燒制過程中炸裂所置的汽孔,或是注水孔。

  2.壺的流嘴不具有倒流功能。該流置在提梁正下方,其設計不符合人體力學。筆者試提拿此器,感到極不順手,如果用它裝液體,那麽溶液無法順勢倒出。

  3. 根據目前考古資料,中國古陶瓷液壺在型制上大致有兩種:一種爲單柄執壺,始於東晋,流作鷄頭形於器肩與執柄對應;唐代壺流,流短,有呈八稜形或圓形。另一種爲提梁壺,通常始見於北宋耀州窑青瓷鳳穿花紋龍流提梁壺注〔1〕〔2〕。這兩種型制古陶瓷液壺,其流的外部造形有着歷史變化,但流内壁始終呈圓管狀與器腹相通,直至清代早期以後,流内與器腹間才出現隔漏。然而,欽州出土的唐代青瓷提梁壺的型制與通常出土的帶流壺有异,它應是中國古陶瓷史上時代較早的一種提梁器。 

  筆者從以上引证分析,認爲欽州隋唐墓出土的 “青瓷提梁壺”,因爲它的流置於壺身正面,其功用不應是作容液壺使用。至於它的用途,可能類似於1997年揚州市汶河路出土的唐代廣東汕頭窑生産的對外貿易陶瓷“黄釉四係帶流罐”。此罐口寬,於肩部淺起流。該罐,從人體力學分析,流的功能也非作用於液體,否則器物裝入液體後,液體會從流口溢出。揚州市汶河路出土的唐代黄釉四係帶流罐與欽州隋唐墓出土青瓷提梁壺,兩者雖非同類器型,但製作年代大致相同,同在器身正面有短流,由此來看,它們的用途可能相同。它們反映了同一時代某一地區的人們相同的生活方式。廣東汕頭生産的“黄釉四係帶流罐”在揚州出土,但它並非一定是唐代揚州本地人使用,因爲揚州在隋代開通大運河後成爲“通夷越之貨賄,四會五達” 咽吭之地,國内各地瓷窑産品多在此地集散,是對外貿易港口之一。象“黄釉四係帶流罐”這類産品“在東南亞各國出土較多”〔3〕,由此可見,此類器物是東南亞地區人們日常生活用瓷。關於此類器物的用途,我們可以從1997年至1998年在越南占婆島海域出水15世紀晚期越南海陽省(今河内)窑生産外銷瓷“白釉檳榔壺” 的形制上得到旁证。

  二、欽州隋唐墓出土“青瓷提梁壺” 與越南出水瓷“檳榔壺” 在器型上异同

  欽州隋唐墓出土“青瓷提梁壺” 在形制上與越南占婆島海域出水15世紀晚期海陽窑産品“白釉檳榔壺” 相似。該壺在提梁下的器身正面開一孔洞 。現藏於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高11.5、口徑1.7、底徑7.4厘米。型制仿小圓瓜造形,微弧頂,鼓弧壁,束脛,平底,圈足;體作空心,頂部作扭藤條狀拱弧形提梁,肩設一孔洞。此器,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研究員稱之爲“檳榔壺”, 據越南學者介紹,此類壺目前越南鄉村居民還在使用,他們用於裝石灰粉,吃檳榔時抽出插入壺内的舀棍,撩取器内的少許石灰粉末,將之點於簍葉上裹着檳榔,然後送入嘴中咀嚼。這樣吃檳榔的情景現在越南鄉村中常看到,往往三兩人在村中大樹下納凉閒聊,圍着檳榔壺吃檳榔。筆者2008年因公務去越南,在河内和胡志明市的古玩商店看到許多舊時檳榔壺,其製作年代相當於中國晚清民國時期,而且在河内飛往胡志明市的客機宣傳畫册上,越南將檳榔壺作爲民族傳統文化的名品供賓客欣賞。因此,從現代民族民俗的一些文化現象,我們可以看到某一種古老文化的遺留,它們爲考古文物研究提供了佐证資料。

  欽州隋唐墓出土“青瓷提梁壺” 在型制上與越南檳榔壺比較,大體相似,略有差异。欽州隋唐青瓷提梁壺,提梁下方的壺頂設通心雙孔,而且流内與腹壁相交處有漏隔。類似如此壺身設置雙孔的器形,在越南傳世品檳榔壺中也有(據越方學者認爲它的年代爲元代),其孔洞的作用可能爲插放帶柄勺,以便於隨時舀取壺内石灰粉吃檳榔。隋唐欽州提梁壺的流内漏隔呈放射狀作五孔排列,它的作用不僅能篩濾未完全粉化的石灰顆粒物,而且還能便於插入的勺子在壺内多方位刮取。現在我國海南、廣東、臺灣地區吃檳榔的佐料除了還有直接用石灰外,基本上將檳榔吃法改爲速食成品,即檳榔用蔞葉抹上少許石灰粉後裹卷呈糖果狀,然後裝入小形密封塑料薄膜袋。也有用蜆粉,即用貝殻粉制成的膏。現代人們已難以看到古老傳統吃檳榔的方法和情景了。因此,欽州隋唐墓出土“青瓷提梁壺” 或爲當今的人們留下歷史記憶。

  三、由欽州隋唐墓出土的“青瓷提梁壺”探討廣西食用檳榔的習俗歷史

  某種地方器物型制的出現,反映了這類器物是當地人們在自然環境生活中産生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它是地域文化的一種承載體。人們所使用的器物是隨着社會物質生活資料不斷改變而逐漸改進。通過上述佐证,關於欽州隋唐墓出土“青瓷提梁壺”的功用問題,它應當與越南“檳榔壺”同類,也應當稱之爲“青瓷檳榔壺”。該壺出土於欽州當地寧氏家族墓地。據《欽州市志》記載,寧氏家族爲隋唐時官宦豪族。由此反映了隋唐時期欽州地區的人們有吃檳榔的習俗。欽州,“自昔駱越類”〔4〕居住地,位於廣西南部,西接防城、上思,臨海與越南相近。筆者查閲有關廣西吃檳榔的文獻,“廣西吃檳榔之習俗以壯族爲甚,現在憑祥、龍州等邊境地區”〔5〕,“ 廣西龍州、防城、上思龢寧明等地壯族盛行‘客至不設茶,唯以檳榔爲禮’的習俗。”〔6〕《欽州市志·風俗志》記載欽州婚嫁禮儀:“新娘入新房卸妝後在新郎陪同下,手捧檳榔,步出廳堂,敬獻長輩,稱爲‘食檳榔’, 意在吉祥。” 由此説明當地老輩人有吃檳榔的習俗,後輩敬檳榔,以表孝敬,希冀得到老人的保祐和祝福。雖然,時代變遷,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但生活習俗或多或少會遺留下 歷史的痕迹。因此,欽州隋唐墓青瓷檳榔壺的出土印证了欽州地區一直有着食檳榔的習俗。目前我國關於古代人吃檳榔的文史資料有東晋廣州刺史嵇含著《南方草木狀》卷下,“檳榔出自林邑”,即今越南中部;南宋周去非《嶺外代答》食用門122,“唯廣州爲甚,不以貧富、長幼、男女,自朝至暮,寧不食飯,唯嗜檳榔……晝則就盤更噉,夜則置盤枕旁,覺卽噉之。”記述了嶺南地區人們吃檳榔的嗜好和食用檳榔方法:“斮而瓜分之,水調蜆灰一銖許於蔞葉上,裹檳榔咀嚼,先吐赤水一口,而後噉其餘汁……。無蜆灰處,只用石灰;無蔞葉處,只用蔞藤。”描述了不同階層人士吃檳榔所使用的盛裝器“富者以銀爲盤置之,貧者以錫爲之……客次士夫,常以奩自隨,制如銀鋌,中分爲三:一以盛蔞,一盛蜆灰,一則檳榔”。文獻表明,人們食用檳榔的歷史可追溯到東晋時期。筆者根據欽州隋唐墓出土“青瓷提梁壺” 與越南出水瓷“檳榔壺”比較研究,認爲漢唐時越南屬嶺南轄地,《嶺外代答》中對嶺南食用檳榔的盛裝器可能未能一一記述。俗話説: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相同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氣候生活所形成的相同文化,具有較强傳承性。欽州轄屬行政區歷史沿革自東漢、吴,至南朝屬交州,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區在唐代於公元674年前爲交州,兩地在歷史上同屬過一個政治經濟文化圈,民間的相互交往自然形成一些相同的風俗。欽州隋唐墓“青瓷檳榔壺”與越南15世紀的檳榔壺,雖不是同一時代器物,但在造型上相似,反映了同一種文化的傳承性,尤其是相同的飲食文化習俗,其傳承更是世代延年不息。它爲研究古代嶺南地區吃檳榔的歷史文化提供實物資料。

  

  注釋:

  〔1〕《中國古陶瓷圖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頁152。

  〔2〕圖片來源於《中國耀州窑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187頁。爲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品。

  〔3〕顧風:《古陶瓷與揚州城》,《揚州古陶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頁16。

  〔4〕《壯族通史》,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頁45。

  〔5〕劉志强:《中越吃檳榔風俗比較》,《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6〕《廣西游踪·壯族飲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