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柳侯祠文物遺址調查及考古發掘簡報



  (柳州博物館)

  【中文摘要】柳侯祠建於唐長慶二年(822年),是柳州市重要的人文歷史古迹。考古發掘發現文化遺迹三處,包括清代江西會館基址、賢良祠基址和開元寺基址,出土文化遺物近千件,包括瓷器、銅器、鐵騎、玉石器和古錢幣等,爲研究柳侯祠的歷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關鍵詞】柳州 柳侯祠 考古發掘 歷史文化

  Abstract:Liu Zongyuan temple was built in 822, which i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monuments of Liuzhou.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for the cultural relics found three culture sites, including the Guildhall of Jiangxi which was built in Qing dynasty, the base plot of Oracle temple and KaiYuan temple. These sites unearthed cultural relics nearly 1,000, including porcelain, jade, bronze and stone and coin etc. which provides important data for the seudy on the historiy and culture of Liuhou .

  Key words: Liuzhou Lin Zongyuan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historical culture

  

  柳侯祠遺址作爲一處具有一千多年曆史的重要遺址,在研究柳州古代城市發展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次對柳侯祠文物遺址調查及搶救性考古發掘於2005年元月開始,文物遺址調查面積40000平方米;重點發掘面積532平方米,共分A、B、C、D四個區域。根據柳侯祠改造工程的進展,2005年2—7月的發掘工作主要集中在A區、B區、C區;8—11月柳侯祠内的動物園搬遷後,重點發掘D區(原動物園大門西側)。

  一、柳侯祠歷史沿革、組成部分及保存現狀

  柳侯祠位於柳州市城中區文惠路64號,始建於唐長慶二年(822),是爲紀念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和政治家柳宗元而建,距今已有1180多年曆史。該祠原名羅池廟,因建於羅池西畔而得名〔1〕,後改稱柳侯祠。從宋代至今,歷代官府多次對柳侯祠進行過維修或重建,現存的柳侯祠保持了清代的建築風貌。

  (一)柳侯祠歷史沿革

  唐元和十年(815)柳宗元貶任柳州刺史。

  唐元和十四年(819)柳宗元病逝於柳州。

  唐長慶二年(822)柳宗元逝世第三年,柳州人民於原柳宗元靈柩停放處柳州城東關的羅池西畔建羅池廟(柳侯祠),以紀念、祭祀柳宗元。並於羅池廟北面修築柳宗元衣冠墓,内祭柳宗元生前使用的官服及官帽。後又陸續在羅池周圍修建了“柑香亭”、“思柳軒”等紀念柳宗元的建築,並將他寫的《柳州文宣王新修廟碑》、《井銘》、韓愈寫的《柳州羅池廟碑》等文章刻成石碑立於廟中以示紀念。

  宋嘉定十年(1217)由柳州知州桂如箎主持,將柳城知縣關庚帶來的蘇軾所書韓愈撰寫的《迎享送神詩》刻成《荔子碑》立於柳侯祠内。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重立《柳州文宣王廟碑》於柳城,碑的上方刻柳宗元文,下方刻柳宗元像。後移回柳侯祠。

  元至元三十年(1293),由奉訓大夫柳州路總管兼内勸農事李××主持刻立柳宗元像於柳侯祠,並寫《柳宗元像跋》附於石刻上方。此碑現存於柳侯祠西碑廊。

  元至大二年(1309),柳州路總管樑國棟主持修建柳侯祠,由劉躍撰寫了《柳州路重建靈文廟記》。

  明正德十三年(1518)由柳州歷史上第一位解元計宗道書寫《荔子碑》並刻於柳侯祠。

  清康熙五年(1666),駐柳州的右江道戴璣等主持重修柳侯祠,並寫《重修羅池廟碑記》刻於柳侯祠。受戴璣的囑托,柳州進士戴朱弓厷撰寫了《重修羅池碑記》、《羅池界址碑記》。《重修羅池碑記》現存於柳侯祠西碑廊,《羅池界址碑記》現存於柳侯祠與羅池之間的路旁。

  清干隆二十九年(1764),駐柳州的右江道王錦主持重建柳、劉二公合祠及主持重建柳江書院作爲柳侯祠的附屬建築,并親自撰寫《柳、劉二公合祠碑記》、《柳江書院碑記》刻於柳侯祠。此二碑現存於柳侯祠西碑廊。

  1961年2月10日,中國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學家郭沫若到柳侯祠拜謁,寫下《訪柳侯祠遺迹詩》並刻於柳侯祠。此碑現存於柳侯祠西碑廊。

  (二)建築遺迹

  據清代干隆二十九年《柳州府志》記載,當時的柳侯祠建築規模很大,建築群組衆多,以柳侯祠爲主體,有柳侯祠碑刻、柳宗元衣冠墓、柑香亭、羅池、賢良祠、講堂、山長住房、齋房、開元寺等。東西寬約156、南北長約324米,面積約4萬平方米,爲具有濃郁南方園林特色的古代建築群。

  1.  柳侯祠。

  由主體建築柳侯祠及附屬建築柳宗元衣冠墓、羅池、柑香亭、思柳軒等建築組成,現存建築爲清代建築,建築面積4182平方米。

  主體建築始建於唐長慶二年(822),以後歷代均有修繕或重建。現存爲清代建築樣式,磚木結構,小青瓦屋面,由儀門、中殿、後殿、東西廊、東西厢房及前、後庭院三進式庭院建築組成〔2〕,其建築面積共1870平方米。

  2. 柳侯祠碑刻。

  柳侯祠碑刻是柳侯祠極爲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柳侯祠内最具文化内涵的重要標誌物。現保存有宋至現代碑刻42方,其中最著名的爲宋嘉定十年(1217)所刻的《荔子碑》。該碑集“柳事、韓文、蘇書”於一體,有“三絶碑”之稱,爲國内碑刻之精品。

  3. 柳宗元衣冠墓。

  柳宗元衣冠墓位於柳侯祠北面,始建於唐長慶二年(822),歷代均有對其進行加固、維修。現存墓冢爲清代所修。墓冢爲半圓形,以長方青條石包砌,華蓋寶頂,墓碑刻“唐代柳宗元衣冠墓”爲郭沫若先生補題。

  4. 羅池。

  羅池在柳侯祠東側,面積1900平方米,爲柳州古八景之一,柳宗元去世後,柳州百姓在羅池旁立廟祭祀。柳侯祠原稱羅池廟,後改稱柳侯祠。

  5. 柑香亭。

  柑香亭位於羅池畔,爲紀念柳宗元種柑之事,於宋代始建柑子堂,並將其《種柑詩》刻於堂内,後柑子堂被毁。清干隆十九年(1754)柳州知府孟端於羅池旁建亭,取名“柑香亭”,干隆二十八年(1763)右江道王錦修繕。亭爲平面呈六邊形柱網,每根檐柱均有柱礎,小青瓦屋面,重檐屋頂,共二層,占地120平方米。

  6. 思柳軒。

  思柳軒位於柳侯祠東側,宋代始建思柳亭,後又建思柳堂。清宣統元年(1909),在柳江書院講經堂的基礎上修建思柳軒。思柳軒由一字形長廊及其兩端相銜接於同一側面各設的短廊搆成,磚木結構,小青瓦屋面,硬山屋頂,建築面積290平方米。

  7. 開元寺。

  開元寺位於柳侯祠東側100米左右,主要基礎位於原動物園區域,占地面積約爲11628平方米,坐北向南。由山門、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廊房等建築群組成。柳侯祠的祭奠和日常管理以及大型祭祀活動的操辦,一直是由開元寺的僧侣們管理主持。

  8. 賢良祠。

  爲紀念左諫議大夫、昌平侯劉蕡的祠堂。劉蕡,字去華,唐昌平(今北京昌平區)人。文宗大和二年(828)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對策,極言宦官擅權之害,深爲考官嘆服,但因畏懼宦官威勢,不敢録取,致使輿論嘩然。令狐楚、牛僧孺節度山南東西道時闢爲幕府,授秘書郎,以師禮禮之。宦官深嫉,誣以罪,宣宗大中二年(848)貶爲柳州司户參軍事。至則以德化民,以禮齊民,次年巡行田畝間,墜馬而卒,州人以賢良稱之,就地葬於今西鵝山頭村龍興屯。昭宗天復三年(903)追贈左諫議大夫,謚文節,追封昌平侯。北宋皇祐年間立賢良祠於西關,明萬曆年間遷東關柳候祠左側,合稱唐二賢祠。

  9. 講堂 ( 柳江書院 )。

  柳江書院於康熙五十三年(1714)始建於城東門外,後爲營兵所占,干隆七年(1742)諸生在柳候祠就讀,十年,在祠旁建講堂、齋舍,二十七年,擴建課堂七間、齋舍二十間,五十年、嘉慶七年(1802)、道光三年(1823)先後重修。現建築爲干隆年間規模。依據考古資料恢復的講堂,爲干隆七年所建講堂。

  10. 山長住房。

  山長即書院院長,山長住房爲書院院長住房和書院辦公區,山長住房爲干隆二十七年所建。

  (三)柳侯祠現狀

  由於歷史的原因,跟柳侯祠有關的許多建築都在歲月的變遷中被埋没了。特别是1906年地方人士以柳侯祠爲基礎建公園,在建設公園的過程中,逐漸將開元寺、賢良祠、講堂、山長住房、齋房、圍廊、照壁等柳侯祠的附屬建築拆除,目前柳侯祠的建築只剩下柳侯祠的儀門、中殿、大殿和東西厢房,以及柳宗元衣冠冢和羅池、柑香亭,規模僅是原有規模的六分之一。

  二、柳侯祠地下文物調查

  爲實施柳侯祠保護性建設工程,柳州博物館文物工作隊於2004年7月對柳侯祠周邊的歷史遺迹點進行了近一個月的實地調查,重點選擇四個地點進行實地勘察。

  第一地點位於柳侯祠西厢房外墻與市十二中圍墻東側之間,該區域原爲歷史上柳侯祠的附屬建築以及江西會館舊址,建國後是市群衆藝術館及十二中教師宿舍所在地。2003年文惠路擴建改造後,此處已是緑化區域。在原十二中教師宿舍的墻基中,發現有部分明清時期的青磚及碎瓦礫。我們將這一地點的位置定爲A區。

  第二地點位於柳侯祠東厢房外墻的空曠地帶。據干隆二十九年《柳州府志》的史料記載,這一位置應是柳侯祠古代附屬建築的賢良祠及照壁所在地。經過勘探,在這一地帶得到少量部分的瓷片,遂將這一地帶作爲考古發掘的B區。

  第三地點位於柳侯祠東約100米左右的柑香亭與解放紀念碑之間的緑化地帶。這一地帶建國以來都没有在此搞過建築,地勢也較爲平坦。同時,在地表上,暴露有兩塊青石建築構件及少量的青花瓷片。該區域爲考古發掘的C區。

  第四地點位於原柳侯公園動物園大門左側及獅虎籠面前的空曠地帶。據《柳州府志》記載:“開元寺在賢良祠左,宋建,吕本中有柳州開元寺夏雨詩,明萬曆十三年重修,今漸圮。”建園以來,動物園一直没有搬遷,也没有經過較大的建設改動,受自然灾害及人爲破壞較少,開元寺的歷史遺迹得以保留。在動物園内,我們徵集到十多件柳侯公園管理處移交的有關開元寺的石構件及碑刻。在獅虎籠前南向約5米的地段,我們開了一條5×0.5米的探溝,發掘到少許宋元明清的瓷片及青磚瓦礫。我們將這一地帶定爲D區。

  三、柳侯祠地下遺址搶救性考古發掘

  這次搶救性清理發掘於2005年2月初開始,分春、秋兩季進行,春季的工作從2月下旬開始,6月上旬結束;秋季的發掘則由7月上旬開始持續到11月底結束,發掘出大量的遺迹遺物,獲得了一批重要資料,現分别簡報如下。

  (一)柳侯祠地下遺址地理位置及地層堆積

  1. A 區地理位置及地層堆積

  A區位於柳侯祠與市十二中之間,地理位置爲東經109°24.612′、北緯24°19.129′,海拔高程91.2米;西距十二中東圍墻約8米,東距柳侯祠西圍墻約5米,南距文惠路約60米,北距柳侯公園北段圍墻約15米。

  A區共布探方10個,規模爲5×5米,方向正南北向,發掘面積250平方米,擴方面積25平方米,考古發掘總面積275平方米,探方編號依次爲2005GLLAT1—2005GLLAT10。其中2005GLLAT1爲近代擾亂嚴重,出土遺物作采集類處理。

  該區地層堆積相對簡單:

  第①層:爲瀝青地面(T1除外),結構緊密,伴有較多石塊及碎石,比較堅硬,厚0.06米。

  第②層:石灰石、細砂混合層,厚0.50米。

  第③層:灰褐色粘土層,結構疏鬆,包含青花瓷片、白瓷片等,厚0.26~0.30米。

  第④層:淺黄色粘土,結構較緊密,膠結主要包含青花瓷、青瓷片、白瓷片等,厚0.18~0.24米。

  文化層位主要集中在第三層,該層發現有房屋基址、石板路面基址等。出土文化遺物主要有石碑、石柱礎、雲紋瓦當、卷草花磚、統瓦、高足碗、青花瓷碟、碗、青瓷碗、碟、陶罐、陶壺、錢幣及獸骨、獸牙等。

  2. B區地理位置及地層堆積

  B區在柳侯祠東外墻與羅池之間區域。其地理位置爲東經109°24.659′,北緯24°19.139′,海拔高程約爲92.7米;西距柳侯祠東圍墻約4.5米,東距羅池約爲15米。該區域共布探方8個,編號爲2005GLLBT1—2005GLLBT8。

  該區域地層較爲簡單:

  第①層:T1、T2、T3均以石板鋪設地面,以水泥粘和,較爲堅硬。T4—T8黄褐色粘土,結構較爲疏鬆,厚爲0.05米。

  第②層:灰褐色黏土,結構較疏鬆,主要包含植物根須、現代建築的碎磚瓦片等,厚0.40~0.60米。

  第③層:爲灰黄色黏土,結構疏鬆,在T2的西部及T6的東部,均有約1米寬、20厘米厚的瓦礫堆積,出土有瓦片青花瓷片等,厚0.25~0.33米。

  第④層:爲淺黄色黏土,結構較緊密,在該層發現有墻基礎和三合土地面,出土有青花瓷片、瓦片、陶罐、錢幣等0.17~0.26米。

  B區發現的文化遺物主要有柱礎、青花瓷片、青瓷片、陶片、錢幣等,從器物形制看,有碗、盤、碟、盞、罐、壺等。

  3. C區地理位置及地層堆積

  遺址C區在柑香亭與解放紀念碑之間。其西距柑香亭約7米,東距解放紀念碑約30米。其地理位置爲東經109°24.702′、北緯24°19.118′,海拔高程約爲91.44米。

  C區共布探方12個,編號爲2005GLLCT1—2005GLLCT12,面積爲5×5平方米。

  根據發掘的情况可知該區域地層堆積較爲簡單:

  第①層:紅黄色黏土層,結構較堅密,主要包含現代瓷片、瓦片和植物根須等,0.15~0.22米。

  第②層:淺黄色黏土夾雜灰褐色黏土層,結構較疏鬆;包含植物根須、瓦片、青花瓷片、錢幣等,厚0.11~0.34米。

  第③層:灰褐色黏土層,結構疏鬆,含較多瓦礫。該層出土蓮花門墩1座,栅欄石構件一件,踏石2塊;建築基址1座。出土遺物有卷草花磚、瓦當、青花瓷片、錢幣等,厚0.33~0.40米。

  第④層:灰黄色黏土層,結構較緊密,出土青花瓷片、瓦片等,0.13~0.18米。

  第⑤層:褐色黏土層,結構疏鬆,出土有筒瓦、板瓦、墨石塊、青瓷片、錢幣等。

  4. D區地理位置及地層堆積

  遺址D區位於柳侯祠東側原柳侯公園動物園内,其西側約80米處爲柳宗元衣冠墓,西南側約30米處爲羅池,南側20米處爲C區探方,東面約50米爲灣塘路,北面180米爲柳侯祠人工湖水面。遺址地理位置爲東經109°24.656′、北緯24°19.128′,海拔高程約爲92.9米。該區域共布探方23個,編號爲2005GLLDT1—2005GLLDT23。探方爲5×5米,方向正南北向。

  該區域地層較爲簡單:

  第①層:T1—T8爲紅磚水泥沙漿鋪設,結構較堅硬;T9—T13爲石灰三合土地面,結構較硬;T14—T23爲水泥混凝土及沙石地面,結搆結實堅硬,厚0.05~0.12米。

  第②層:灰褐色黏土,結構較疏鬆,主要包含植物根須、近代建築廢棄物、青花瓷片、白瓷片、錢幣等。另外,在該層還發現有夯實平整的三合土地面,面積約爲200平方米,厚0.13~0.15米。

  第③層:灰褐色土層,結構疏鬆,含較多碎磚瓦礫、瓦當、陶罐、陶壺、陶燈(殘)、青花瓷片、陶瓷煙鬥、銅質大門構件、錢幣等,厚0.14~0.20米。

  第④層:灰黄色黏土層,結構較爲緊密;主要包含陶罐、陶壺、瓦當、青花瓷片、錢幣等,厚0.18~0.26米。

  第⑤層:棕黄色黏土層,結構較緊密,土質較膠結。出土的文化遺物有筒瓦、板瓦、瓦當、宋代陶瓷殘片、漢五銖錢、宋代錢幣等,厚0.22~0.28米。

  二、柳侯祠地下遺迹狀况

  此次發掘在A、B、C、D共清理出建築基址六處,其中A區兩處,B區一處,C區兩處,D區一處。現分述如下:

  賢良祠基址一處、開元寺的基址一處、開元寺青磚甬道一處、觀音廟門樓基址一處、一處及清代江西會館基址一處。

  (一)A區建築基址

  A區揭露建築基址兩處:1號建築(2005GLLAF1)座落在AT1、AT2、AT5、AT8四個探方,南北向。墻基寬爲50厘米,青磚竪向斜立砌法,用石灰混合草灰粘接。墻基外有下水道,形制較爲規整。由於發掘面積有限,具體長度不明。其上部有近代建築叠壓的痕迹,在T8探方中最爲明顯。根據《柳州府志》等相關資料記載,該建築基址應該爲清末民初江西會館的建築基址。2號(2005GLLAF2)分别位於AT3、AT4、AT5、AT6、AT7五個探方中,基址坐北朝南,僅存墻基和室内柱墩,墻基長約17米,寬爲50厘米,兩邊爲竪向斜立磚砌,墻礎間用石灰拌草灰粘接,中間爲碎磚塊填充並經夯實。青磚柱墩爲正方形,底層邊長80厘米,上面一層邊長爲70厘米,砌法與墻基基本相同。4個柱墩分别座落在AT3、AT4、AT6當中;其中,T4探方中的兩個柱墩東西相距爲1.3米,與AT6的柱墩南北相距爲3.5米。從柱墩分布上看,該基址應爲面闊三間,進深兩間的建築。根據《柳州府志》記載柳侯祠建築布局分析,該基址可能是柳侯祠附屬建築——西厢房的基礎。

  另外,在A區的發掘中還清理出一條石板路。該路主要分佈在AT6、AT7的探方中,路面寬約60厘米,長約9米。路基爲灰黄色粘土夯築而成,路面鋪設石板,據柳州地方史料記載該石板來自柳州市郊鷓鴣江龍壁山上的千層石材,該石材在古代多用於鋪設地面、製作碑刻等。

  (二)B區地下遺迹

  B區清理出建築基址一處3號房址(2005GLLAF3)。該房址分佈在T1、T2、T3、T4、T5、T6中,主要是房子的基礎。該房基位於B區第三層。在該層清理出一條長4米,寬50厘米用石塊砌成的墻基,墻基外發現一條寬約50厘米的三合土地面,從整個墻基的形制上判斷,它應該是賢良祠墻體外側的防水地面。在探方的西南面,有大量的碎磚、瓦礫堆積,初步判斷爲賢良祠倒塌時的建築物。在BT2探方的第三層,也清理一條長4米,寬40厘米的青磚墻基,青磚的規格爲長22、寬爲14、厚3厘米。墻基的砌法與A區西厢房墻基類似。在BT4和BT5探方的西面第二層,清理出一條用青磚竪砌成一條直綫的建築遺迹,從它的形狀來判斷應是賢良祠的花圃隔離欄。在BT5探方的第三層,清理出一條長2.5米,寬40厘米,東西走向的斷墻基,在墻基的南面1.5米處,發現青磚柱墩一個。柱墩較A區的柱墩小,邊長爲50厘米。BT6探方發掘較深,在第四層,發現一條用石塊、青磚鋪成的墻基,寬爲80厘米,呈東西向,由西壁伸出,在探方中部約3米處向南轉折,呈90°直角,轉後長度爲40厘米。另外,在西壁同樣有一條用青磚砌成的墻基,厚約25厘米伸入探方壁中。根據清干隆二十九年《柳州府志》記載“賢良祠舊在城西祀唐柳州司户劉蕡……宋州守許申奏建賜額,後廢。明永樂間僉事劉長吾重建,廟址不可考……其後又建祠於東關柳侯祠之左。知縣閻興艷有碑記康熙六年右江道戴璣重修,干隆二十八年,祠宇傾圯,右江道王錦移祀柳侯祠旁董公祠内,以前明董成龍配祀,捐俸修葺載” 。該建築基址可能爲清賢良祠基礎。

  (三)C區地下遺迹

  C區揭露出建築基址規模較大,約360平方米,其中建築基址有兩處:其一爲房屋基址,方向正南北向,爲青磚砌成。基址大部分用明磚所砌,規格爲長30、寬16、厚7厘米。墻基南北長15、東西寬14米,略爲正方形。墻基寬50厘米,上下共四層。同時,在清理發掘CT6、CT10、CT11、CT12四個探方中,還發現了一條古代青磚路,路面遺迹爲三層,呈叠壓關係(L1、L2、L3)。其中L1地面較窄,小青磚砌成,損壞程度較大,青磚長23.5、寬11.5、厚6厘米,與宋晚期嶺南地區常用建築青磚一致;L2用小青磚砌成,寬度與L1相當,路面有排水口,青磚規格與L1基本相同;L3路面較L2寬30厘米左右,使用明代墻磚并夾雜有小青磚砌成。據初步推斷L1的年代應爲南宋中晚期;L2則爲清代早期在L1的基礎上鋪設的;L3爲清代晚期在L2的基礎上再度鋪設的。從整個C區地下遺迹的建築形制、建築風格以及出土的器物來看,初步可斷定該遺址與開元寺有一定的内在關係。

  (四)D區地下遺迹

  D區遺址位於原公園動物園大門内左側,根據《柳州府志》有關開元寺的史料記載,我們在此共布探方23個,方向正南北向。D區的文化層位主要集中在第四層,該層揭露三處建築基址及一條青磚路面。一處座落在DT4—DT7之間,墻基長約5米,寬40厘米;墻基的底層爲竪立磚砌,上面爲平砌,共有兩層,爲東南—西北走向。一處座落在DT20—DT23之間,墻基長約20米,寬爲45厘米。墻基的最底層爲平砌,中間爲竪立磚砌,上面爲平砌。墻磚的規格長爲22、寬爲16、厚3厘米。另外一處爲3個正方形青磚柱墩,柱墩最底層邊長爲80厘米,中間爲70厘米,上面爲60厘米。還有2個邊長爲60厘米的正方形青磚柱墩在隔樑位置,暫時未作揭露。柱墩之間的相對距離東西爲7、南北爲5米。從形制及青磚的規格來看,這5個柱墩應是明代建築。青磚路面分别處在DT15及DT18之間,正南北走向;路面寬1米,厚20厘米,路基爲竪立磚砌,路面爲平砌。路的總長爲6米,中間有殘塊或擾亂,從青磚的走向來判斷,應與C區的路面銜接。

  四、柳侯祠地下遺物

  本次搶救性清理發掘所獲遺物較爲豐富,主要有陶器、瓷器、銅器、錢幣以及古建築石構件等。這些遺物的特點一是出土的陶器、瓷器較多,但完整的器物較少,多爲殘破;二是銅器、錢幣等器物雖然出土較少,但較爲完整;三是出土的古建築石構件雖然完整,但不具一定規模。現按分類選擇標本予以簡單介紹。

  (一)A區地下遺物

  1. 陶器      2件,均爲泥質灰陶。

  Ⅰ式      標本2005GLLAT3。硬陶罐,口沿(唇口)殘,胎爲暗紅色,表面爲橙黄色,手制,火温較高。長8厘米,高3.5厘米。

  Ⅱ式      標本2005G LLAT3。硬陶小碗,殘,敞口,器内施醬釉,器外無釉,平底。

  2. 瓷器

  A、碗      9件。圓唇近方,敞口,斜直壁,平底。2005G LLAT1,器内施醬釉、雲紋,底部有6個支釘痕迹;器外半釉,底無釉,底徑5、碗高5厘米。2005GLLAT1,器内爲突凸菊花圖案,器形上部殘缺,圈足底徑5.8厘米。2005GLLAT1,器内外均飾葫蘆青花紋,高6、底徑7.3厘米,器物殘缺,不完整。2005GLLAT1,器内飾青花,器形高6.5厘米圈足内飾圖記款。2005GLLAT5,高足青花碗,上部殘缺,足完整,足高4.5、足底徑4厘米,足底飾雲紋。2005GLLAT4,白瓷碗、器形施白釉,口徑20厘米,器形高7.2、底徑6.8厘米。2005GLLAT9,器形内外飾青花纏枝,口徑13、高4.5、底徑5.5厘米。

  B、盤      數量較少,標本2005GLLAT1,青花高足盤,上部殘缺,無底,敞口斜壁,口徑10厘米。

  C、盞      1件。上部完整,下部殘缺,器形施醬釉,圓唇近方,敞口,斜直壁;器形外部離盞口1厘米處有一道箍圈。

  3. 建築構件

  A、瓦當      1件。瓦當飾牡丹葉圖案,寬12、瓦長10、厚1厘米,泥質較細。

  B、小青磚      1件。磚體爲長方形,長14、寬8、厚3.5厘米。磚面爲立體卷草圖案。

  4. 獸牙      9顆。標本2005GLLAT1,門牙5顆,較平整,長2厘米;臼齒4顆,長1.5、寬爲0.8厘米。另外,在AT1北壁兩側還出土一只獸牙角,其上有旋狀稜紋。

  5. 銅錢      3枚。標本2005GLLAT2,面徑2.5、穿寬0.5厘米,錢幣正爲篆書“紹聖元寶”4個字。另外一枚爲“洪武通寶”,完整無銹蝕,面徑爲2.3、穿寬0.5厘米;還有一枚是清末的“光緒元寶”,字面較清晰,背部較爲銹蝕,面徑2.5厘米,無孔。

  6. 碑刻      1塊。碑刻長52、寬48、厚12厘米,碑面有陰刻“神像”二字,楷書,碑文字面模糊,内容及落款無法辨認。

  7. 石構件(柱礎)       1件。坐標位置爲2005GLLAT130×300—80厘米。灰白色,石灰岩質,呈圓鼓形,無紋飾,素面,上部有15厘米左右的殘缺,面徑32厘米,厚25厘米。

  (二)B區地下遺物

  1. 瓷器      2005GLLBT8,緑釉瓷壺,殘高10、底徑11厘米。直口,口徑5.5厘米,胎質較細膩,胎薄,火候較高。2005GLLBT4,器形内外施醬釉,敞口,斜壁,口徑8.5、高1.8厘米,平底。2005GLLBT6,影青菊花紋小碗,上部殘缺,底徑5厘米;器内有菊花紋,器外施釉無花紋,底無款。2005GLLBT5,上部殘缺,器内飾山水圖案,胎質細膩,較厚實。底徑7厘米,底有圖記款。2005GLLBT5,青花碟,器形上部殘缺,器内飾青花圖案,底部有2個小疵點,底無款。

  2. 建築構件

  A、瓦當      面徑12、厚2.5厘米,瓦面裝飾爲菊花紋,泥質較細,火候較高。

  B、小青磚      磚寬8、厚3.5厘米,半截殘斷,磚面爲立體卷草形狀。

  3. 錢幣      標本2005GLLBT6,錢幣2枚,直徑2.5、穿寬0.5厘米,銹蝕嚴重,字面不詳。

  (三)C區地下遺物

  1. 陶器      1件。灰褐色泥質陶,胎薄,火候較高。口徑11.2厘米,平方口,腹鼓,罐身飾兩道圈紋、斷把,中間有殘破。底徑11厘米,平底。

  2. 瓷器     

  A、碗      6件。2005GLLCT5,器内施醬釉,底部有6個支釘痕迹,上部有缺口,口沿内有一條白紋。口徑14.5、底徑6.5厘米,平底;器外施半釉,底無款。2005GLLCT10,器形爲影青蓮花瓣圖案,胎質較厚,較殘破。2005GLLCT8,器内底部飾青花紋飾。另有兩點圈紋,上部殘破。底徑5.6厘米,圈足直立,底無釉、無底款。標本2005GLLCT1,爲白瓷碗,器内斜直壁,無釉、平底。底徑7厘米,器外施白釉。2005GLLCT4,青花碗,敞口,斜壁,器内飾三道圈紋,器底飾菊花紋圖案;器外飾菊花纏枝紋,器高7、底徑7厘米,無底款。2005GLLCT4,青花小碗,底徑5厘米。器内底部飾篆體“壽”字,底款爲楷書“大清雍正年制”。有兩道圈紋。

  B、杯      2件。器形很小,直壁,平底,呈喇叭狀。2005GLLCT3,器内影青素釉,器外口沿飾青花紋。口徑4.5、底徑2.5、高2.7厘米,器形較完好。

  C、碟      1件。口徑15厘米,斜壁。器内有6個支釘痕迹,缺口;底徑7厘米,平底,無釉。器内爲影青素釉。

  D、盞      1件。2005GLLCT7,器内施黑釉,斜壁,器外無釉;口徑8厘米,圓唇近方,器形較厚、粗糙。

  3. 建築構件

  A、瓦當      3件。瓦面呈三條圓圈,圈内有10點小支釘,中部爲4×4厘米的花形圖案。瓦頭厚4.5厘米,尾部斷截。

  B、小青磚      5塊。標本2005GLLCT5,磚長13、寬7.5、厚3.5厘米,較完整,面爲立體卷草圖案。其餘4塊磚形,泥質、顔色及圖案均相同。

  4. 錢幣      6枚。標本2005GLLCT10,面徑2.5、穿寬0.6厘米,字面爲楷書“天聖元寶”四字,完好無損。標本2005GLLCT5,面徑2.3、穿寬0.5厘米,字面爲篆書“紹聖元寶”四字,稍銹蝕。標本2005GLLCT2,面徑2.2、穿寬0.5厘米,字面爲楷書“洪武通寶”四字,稍有銹蝕。標本2005GLLCT5,面徑2.5、穿寬0.5厘米,字面爲楷書“道光通寶”四字,完整無銹蝕。其餘2枚面徑均爲2.5、穿寬0.5厘米,銹蝕較嚴重,字面模糊不清,年代不詳。

  5. 石構件

  A、鼓形石柱礎。面徑30厘米,面呈圓形,無雕刻紋飾,底直徑約38厘米,無破損,呈方形。石質爲石灰岩,石礎高爲38厘米。

  B、蓮花瓣形石門墩。面徑40、高48厘米,柱體六稜,石灰岩質。面部中央有一方形凹槽,邊長12厘米,方孔周圍有一圓形陰刻綫,同方孔搆成錢紋,孔深8.5厘米,孔壁基本上下垂直。門墩上方爲八瓣蓮花組成,蓮花瓣中飾垂珠紋;底部呈八角形,分爲八面,邊長爲20厘米。門墩中部飾佛教常用的如意紋圖案。

  C、石板栅欄底座。長136、寬86、厚20厘米。中部有四個長方形孔,横向排列,其中兩孔長8.5、寬3厘米;另外兩孔長7.5、寬3厘米,兩大孔間距爲12厘米,兩小孔間距爲11厘米,大孔與小孔的間距則爲13.5厘米。石板爲石灰岩質,不規則長方形,有殘缺。另外,在基址外側還發現有四塊門檻踏石等遺物。

  6. 石碑      石灰石岩質,碑長1.45、寬0.65、厚0.15米,長方形,有碑脚。碑文大字爲“重建觀音閣”5個字,楷書陰刻。小字内容爲重建樓閣的序言及捐贈者的官衔、銀兩數量。碑刻字面較清晰,完好無損。

  (四)D區地下遺物

  1. 瓷器

  A、碗      6件。標本2005GLLDT18,敞口,斜直壁,腹鼓;器内無青花紋飾,器外飾青花纏枝,口沿較薄。底徑5.5厘米,底落圖記款。標本2005GLLDT19,敞口,斜壁,口沿方平;器内底部有支釘痕迹,平底,底徑7、器高4.5厘米。器内施青白釉,器外無釉。標本2005GLLDT20,影青小瓷碗,口徑7.5厘米,敞口,直斜壁,器高3、底徑3.2厘米,底無釉、無款、平底。標本2005GLLDT21,敞口,直斜壁,口徑10厘米,器内施醬釉,有4個支釘痕迹。底徑3厘米,無釉、平底,器高2.6厘米。標本2005GLLDT23,口徑13厘米,敞口,直斜壁,口沿較薄。器内無紋飾,器外施青花紋飾。底徑6厘米,無底款。標本2005GLLDT23,青釉瓷碗,方平口,斜壁,器形上部殘缺,器内有6個支釘痕迹,器外無釉。底徑6.5、器高2.5厘米,平底。

  B、碟      1件。標本2005GLLDT23,鈞釉碟。唇口,口徑13厘米,斜壁,器外施半釉,底徑5.8厘米,平底,無款。

  C、杯      2件。標本2005GLLDT1,口沿較薄,口徑6.8厘米,器内素釉,器外口沿飾圈紋,腹部飾青花。器高4.5厘米,底徑3厘米,底無款。標本2005GLLDT18擾,青花小杯,杯口殘缺,器内有4條圈紋,器外飾雙綫條紋,無青花紋飾,底徑2.8厘米。

  D、陶瓷燈座      1件。方平口,直壁,口徑11.5、底徑10、器高2厘米。器内施青白釉,底無釉,底款正方形,落“信昌圖記”四個字,其中“信昌”爲楷書,“圖記”爲篆書。

  2. 建築構件

  A、瓦當      3件。標本2005GLLDT23擾,泥質較細,器形不完整。瓦面施青白釉,花瓣紋飾,瓦邊呈齒狀;厚1、寬8.5厘米。標本2005GLLDT23,面長11、寬11厘米,面飾花草圖案,厚1.5厘米,器形殘斷,不完整。標本2005GLLDT18擾,面寬9、長6厘米(斷截),面飾卷草圖案,泥質較細,呈灰色泥質。

  B、卷草花磚      5件。標本2005GLLDT22擾,器形較大,規格18×10×4厘米(斷截),磚面呈暗紅色,泥質較細,面爲立體花草圖案。標本2005GLLDT23,磚長11.5、寬7.2、厚3厘米,面爲立體卷草圖案,泥質呈淡藍色。標本2005GLLDT23,泥質較細,呈淡藍色,磚形較厚(6厘米),長9、寬12.5厘米,斷截,不完整。磚面呈立體卷草圖案。

  3. 銅器

  A、大門構件      1套(5件)。標本2005GLLDT22擾,大門銅軸套。長5.5、厚0.1、直徑3厘米;橢圓筒狀,較銹蝕。軸套兩側有4厘米長的耳孔,軸套底片厚0.1厘米,呈現橢圓形。大門鎖扣長2.5、寬2.5、厚0.2厘米,鎖扣呈圓形,直徑0.6厘米,鎖扣尾部呈對稱性90°彎折。

  B、煙鬥      1件。煙鬥呈鍋狀,平方口,2.2、厚0.2厘米,杆長14;煙杆兩頭爲銅質管狀,中間一截用牛角製作,長4厘米。器形制作較精細,銹蝕較嚴重。

  4. 鐵器      16件。標本2005GLLDT22擾,鐵釘9件,銹蝕較嚴重,燈頭呈方形,尾呈尖狀。門扣2件,長12、寬2、厚3厘米,器形兩頭有圓孔,兩孔之間距離8厘米。2005GLLDT23擾,器形呈馬蹄狀,寬7、厚3厘米,有斷裂痕迹,銹蝕較嚴重。標本2005GLLDT21擾,器形呈碟狀,唇口,斜直壁,直徑9.5厘米,底呈半圓,銹蝕較嚴重。器形斷裂,口沿有殘缺。

  5. 錢幣

  A.標本2005GLLDT18,“元祐通寶”1枚。直徑3、穿寬0.6厘米,篆書、字迹較清晰,完整無損。

  B.標本2005GLLDT22擾,“干隆通寶”2枚。直徑2.5、穿寬0.5厘米,楷書,正面字迹較清晰,背面滿文符號較模糊,梢有銹蝕,完整。

  C.標本2005GLLDT22擾,“道光通寶”1枚。直徑2.5、穿寬0.5厘米,楷書,字迹較清晰,完整。

  D.標本2005GLLDT20擾,“光緒通寶”1枚。直徑2.5、穿寬0.5厘米,楷書,字迹較清晰,完整。

  E.標本2005GLLDT22擾,3枚,直徑2、穿寬0.4厘米,銹蝕嚴重,字迹不清,年代不詳。

  F.標本2005GLLDT22擾,7枚,直徑2.5、穿寬0.5厘米,銹蝕嚴重,不能辨認確切年代。

  G.標本2005GLLDT23,“大清光緒”3枚,直徑3.2厘米,無孔,銹蝕較嚴重,完整無損。

  5. 玉鐲碎塊     2件。標本2005GLLDT22,白色,透明,無疵點,光滑細潤;碎件長3.8厘米,呈弧形,圓截面寬0.6厘米。標本2005GLLDT20擾,玉質較硬,呈弧形,色澤淡藍,碎件長2.5厘米。

  6. 圍棋子      1件。標本2005GLLDT22擾,直徑1.4、厚3厘米,青白釉瓷,火温較高。器形半圓,平底,工藝較精細。

  7. 水晶骰子      1件。器形呈正方形,邊長1.6厘米,半透明狀,色澤淡黄,無氣泡,有裂紋。

  8. 石質建築構件

  A、八角形石門墩      1件。門墩呈八角形,石灰石岩質,平面,中間有方孔凹槽,邊長12厘米。門墩直徑51、厚28厘米;六面均携刻有精美的吉祥獸類圖案,器形完整無損。

  B、倒蓮花狀石門墩      1件。門墩呈八角形,石灰石岩質,器形上部邊沿雕刻倒狀蓮花,六面爲僧侣肖像;有明顯的火燒痕迹,局部有裂紋。門墩直徑47、厚25厘米。門墩其中一面有銘文,楷書陰刻,其内容爲:“□□□軍柳州衛楠□□□同眷李氏慧圓善拾□貳佰斤打造香爐一座入於開元寺永梵供養福報有歸者甲辰歲吉月日主持比丘傳立。”

  五、結語

  柳侯祠遺址經過近一年的考古發掘,收穫頗豐,這對於研究柳州的古代建築及城市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本次考古發掘不僅找到了歷史上柳侯祠遺址附屬建築群的確切方位所在,而且還發現與它相關的開元寺遺址。

  通過對柳侯祠遺址的發掘,基本上瞭解和掌握了柳侯祠自修建以來歷代維修或擴建的規模與格局,以及它的建築藝術和工藝,爲研究柳州古代城市提供了重要資料。

  從本次發掘的結果來看,堪稱柳州市幾十年來在考古發掘中規模較大且有突破的一次發掘。首先,出土了一批較有價值的地下遺物。如用作鋪路的墨石石材,據考證它應是市郊鷓鴣江龍壁山的材料,這種石材較爲稀少,它既是柳州地區上等的建築材料,更是柳州古硯臺重要材料。又如C區探方中的兩座蓮花狀石門墩以及D區探方中的兩座八角形石門墩,它詳實地記録了柳侯祠自唐以來與開元寺有一定的相關聯繫,也反映了宋代柳州佛教盛興的歷史狀况。特别是D區T22中的石門墩,七面都鎸刻有僧侣的日常生活肖像,第八面還刻有確切年代及開元寺主持的法號,這些遺物是研究柳州古代宗教、古代建築、古代藝術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等的寶貴材料。其次,大量特色鮮明的陶瓷的出土,特别是青花瓷器居多,顯示出它特有的文化内涵。這種文化内涵表明瞭柳州古代城市經濟在唐宋時期的基礎上至明清時期開始盛興。此次發掘出土的各種青花件(殘片)有一千多塊,宋代瓷器(殘片)三百多塊,漢至唐代的器物很少。而這些瓷器官窑占少數,民窑占多數〔3〕,大多器物没有底款,但却具有嶺南一帶的民間工藝特徵,這一現象表明該遺址在延續較長的時間内受到周邊文化的影響〔4〕。

  第三是發現了許多很有意義的遺迹現象,如墻基通常是横直走向,中間有一定的距離,而A區T2的墻基則是在轉折處縱横交叉,兩條墻基的間距不足一米,柱墩與墻基的間距僅爲1.3米,D區T22及T23也有同類現象。另外一種現象是,在D區的T21、T22兩個探方中, 兩個八角形門墩緊貼墻基而立,門墩的平面與墻基的平面同在一個水平面上。這些現象是否説明各個朝代在重修該建築時而留下的建築叠壓,爲今後的研究留下了課題。第四是通過這次發掘進一步考證了柳侯祠清代建築群的規模。據干隆二十九年版圖記載,柳侯祠附屬建築的規模較大,建築群組衆多,以柳侯祠爲主體,有羅池、董公祠、賢良祠、講堂、山長住房、齋房、開元寺等,面積約有4萬平方米。這次發掘揭露的遺址大多包括在其中,如賢良祠、柳侯祠東西厢房、開元寺等。這些遺址位置的分佈,與柳侯祠之間的距離有一定的誤差,填補了史料記載的空白;而從這些遺址的建築風格以及建築材料來看,柳侯祠及附屬建築群在清代進行過大規模的修建。

  

  附記:柳侯祠文物遺址調查和考古發掘得到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的指導和幫助,在此表示感謝。參加調查和發掘的人員有程州、劉文、汪遂先、陳堅、閆少朋、陳俊、李鐵、陶泉杏、劉冬、陳建强、李子軍、黄丹、黄利捷、張静等,參加資料整理的人員有程州、劉文、汪遂先、陳堅、閆少朋、陳俊、陶泉杏、劉冬等,攝影爲陳俊、陳建强、閆少朋,繪圖爲陶泉杏、劉冬、陳建强。

  

  執筆: 汪遂先 閆少朋 程 州 陳堅

  

  注釋:

  〔1〕《柳州府志·壇廟》卷十五,柳州博物館翻印,1979年。

  〔2〕樑思成:《中國古代建築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年。

  〔3〕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等:《柳城窑址發掘簡報》,《廣西考古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4〕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廣西永福窑田嶺宋代窑址發掘簡報》,《中國古代窑址調查發掘報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