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桂林宋静江府城墻的潜在價值及其保護



  (郭璐莎,廣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中文摘要】桂林從六朝開始就是廣西重鎮,唐、宋時期發展成爲廣西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南宋紹興三年(1133),桂林又昇爲静江府。本文綜述了桂林宋”静江府城墻的基本狀况,闡述其歷史文化價值、旅遊開發價值以及文化教育價值,並就其保護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桂林 静江府 城墻 價值 保護

  Abstract:Guilin as a key position in Guangxi started from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In the periods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y, it was known as “The Prefecture In Southwest”, because it developed into a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of Guangxi. In 1133 AD. Guilin promoted as Jingjiang Prefecture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 ,and became a chief city in the Lingnan region. This paper outlines its basic conditions and makes a detailed exposition about its potential value and the protective measures.

  Key words: Guilin Jing Jiang Prefecture city wall value protection

  

  前 言

  城墻是城市的重要標誌和象徵,是中國古代城市最重要的軍事防禦設施之一。章生道先生在《城治的形態與結構研究》中這樣描述城墻的作用:“對中國人的城市觀念來説,城墻一直極爲重要,以致城市和城墻的傳統用詞是合一的,‘城’這個漢字既代表城市,又代表城垣。”〔1〕但是,隨着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大部分的城墻僅餘斷壁殘垣,目前我國古代城墻保存較爲完整的城市可謂屈指可數。這些保存較爲完好的古城墻主要是明朝所建,比如南京明城墻,西安明城墻等,宋朝所建城墻遺迹較少,而桂林現存的宋静江府城墻是全國範圍内尚存爲數不多的宋代古城墻之一。

  城墻是中國古代城市的顯著標誌,專家學者們從不同側面,不同的程度對中國古代城墻做出了一些初步的探究,但主要是從整體上對其進行研究:比如由羅哲文等人主編的《中國城墻》(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可以説是目前較全面、翔實地反映中國現存城墻狀况的文集;《中國古城墻保護研究》(國家文物局保護司、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主編,文物出版社 2001年版)對中國古城墻的歷史價值、城墻現狀等進行了全面分析;寧欣《中國古代的城市與城墻》(《光明日報》 2004年第2期)是從中國古代城市與城墻的關係展開論述的;而馬正林《論中國城墻的起源》(《人文地理》 1983年第3期)則全面論述了中國城墻是如何興起與發展的。以上這些文章在對中國古代城墻的宏觀把握上做的較好,但是每個城市的城墻發展各具特點,在對各個城市城墻的研究就顯得不够詳細,在微觀上把握不够。當然,目前學術界對於某個特定城市的城墻研究成果也較爲豐富,但主要集中於南京、西安等城市,其中對南京明代城墻的研究專著及論文就有楊國慶《南京明代城墻》( 南京出版社 2002年版),楊新華《南京明城墻》(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6年版),楊國慶《南京城墻志》(鳳凰出版社 2008年版),吕春華《南京明城墻保護龢利用的思考》(《中國文物報》 2004年第8期)等,對西安古城墻、平遥古城墻等的研究也散見於各大學刊學報上。而目前還缺乏關於桂林市古城墻這方面的研究。同時,學術界對古城墻的研究大都集中於明清時期,再加上全國範圍内的宋代古城墻遺存寥若晨星、少之又少,故關於宋代城墻的研究尚屬薄弱地帶。有鑒於此,本文試圖對桂林宋代静江府城墻的基本狀况、潜在價值以及保護對策等進行探究。

  一、宋静江府城墻的修建

  唐代以前,桂林城墻建築的情况如何,史書記載不詳。據現有史料記載,唐代,桂林已築有城垣。唐武德初年,嶺南撫慰大使檢校桂州總管李靖在安定西南後,回師桂林。爲了加强桂州城防、鞏固唐王朝的統治,便着手營建桂州城。他選擇灕江西岸獨秀峰的東南作爲修建城垣的中心。據唐人莫休符在《桂林風土記》中描寫獨秀峰的地理位置“居子城正北百餘步”,〔2〕今大概可以推測出當時子城的大體方位。《臨桂縣誌》中記載李靖修築的這座城“長三百裏,高一丈二尺,呈正方形,築有四門。南門曰滕仙,東門曰東江,西門曰順慶……”,〔3〕還有一座城門的名稱文獻没有記載。由於官府衙署多在子城内,所以又將其稱爲“衙城”。同時,他還在榕豀邊修哨望一所,據明代《一統志》記載:“榕樹門即古南門,相傳唐時築門植榕樹一株,歲久根跨門外,盤錯地”。由此,後人多認爲李靖所修哨望所即爲今古南門。唐代後期的桂州城逐漸繁榮起來,加上廣西境内階級矛盾的不斷激化,桂州在軍事上的地位更加重要。唐宣宗大中年間(847-859),安南經略使蔡襲增築“外城”一座,它東至灕江,西延至今中山中路,南到杉湖,北至獨秀峰附近。唐光啓年間(885-887),都督陳環又在子城背面修築夾城一座,周長約六、七裏,夾城的範圍大致在獨秀峰北至叠彩山接伏波山一帶。唐代桂州城經過這三次的修築和擴建後,其範圍大扺從現在的寶積山西麓,沿中山北路過十字街南到杉湖北,東轉灕江西岸,經伏波山至叠彩山南麓。宋代桂州城在唐代的基礎上經過北宋仁宗年間一次大規模修築以及南宋干道年間至淳佑年間四次大規模修築,日漸成爲廣西的一座軍事重鎮。

  (一)北宋仁宗年間餘靖的修築

  宋代桂州北連湖廣中原,西通雲貴大理,南達雷瓊交廣。清人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説,桂林“奠五嶺之南,聯兩粤之交,屏蔽荆衡,鎮懾交海,枕山帶江,控制數千裏,誠兩省之會府,用兵遣將之樞機也。”〔4〕由此可見,當時的桂州城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既是嶺南西路帥府的所在地,也是經濟交通的中心。北宋仁宗年間,儂智高乘北宋政府對嶺南州縣不作重兵防守的機會發動了一場反宋戰争,並迅速佔領了許多城池。宋朝統治者認識到必須要加强軍事守備,有必要對桂州城池進行大規模修築。宋仁宗平定儂智高起義後,便由安撫使餘靖主持修築桂林城墻。這次修城主要是修外城,方六裏,“蓋城東一面逼灕江,其自南折而北者,合子城之東南隅”。〔5〕由此看來,餘靖修築的外城是從城的東南與東北方向將原來唐代的桂州外城擴寬加固,使桂州城區面積在南北向擴大許多,向南已經到達今榕湖附近。外城共有六個門“南曰寧遠,俗呼陽橋;北曰迎恩;西二門,一曰平狄,俗呼鐵爐,一曰利正,俗呼沙塘;其東二門,一曰行春,俗呼上東門,一曰子城之東江門也”。〔6〕

  (二)南宋寶佑六年至咸淳八年李曾伯等人的修築

  餘靖後,從宋干道年間到宋淳佑年間,桂州城又進行了四次大規模的修築,即干道年間經略使李浩、寶佑年間至咸淳年間廣南制置使李曾伯、淳熙年間經略使詹儀之以及紹熙年間經略使朱希顔對城墻的修築。其中,史書對第二次大規模修築即李曾伯等人的修築記載較爲完備,而對另外三次的修築記載不詳。現桂林市内鸚鵡山南麓有一幅《静江府城池圖》及題記,對南宋末年李曾伯等人的築城有較完整的記録。

  據《宋史全文》卷三十三《宋理宗三》記載,宋理宗淳佑年間(1241-1252),蒙古軍隊南下,對南宋采取了大包圍的攻勢,西路的蒙古軍連續攻下四川、雲南等地。1258年廣南制置使李曾伯修城時,蒙古軍隊已經從雲南攻打到了廣西境内,并且一度緊逼桂林。可見,這次大規模的修城是爲了防禦蒙古軍隊。李曾伯的修城規模最大,歷時最久,前後共花了十四年的時間。據《静江府城池圖》圖記記載,南宋寶佑六年(1258)至咸淳八年(1272),廣南制置使李曾伯、廣西經略安撫使朱祀孫、趙汝霖、胡穎曾先後對桂林城池進行了修建和擴建。此圖就是在胡穎於修築城墻竣工後刻於鸚鵡山上的。該圖對李曾伯等四人的修城經過作了詳細的記載。

  依山靠水,是中國自古以來就遵循的建城原則。静江府擁有良好的天然屏障,城内山川林立、河流縱横,是重要的城防設施。桂林城西北連着陸地,城北又是無水的干壕,山就成了天然的屏障。所以北城鸚鵡山及鐵封山的城墻多建在山間或山頂,由此能够縱觀城内外。另外,寶積山上還修建了烽火臺,便於加强防禦。東城和南城充分利用了“水”這道天然屏障,它東有灕江,南有陽江(今杉湖),河流湍急,水深難攻,成爲保護城墻的護城河,既是阻礙敵人進攻的一種有效的軍事防禦措施,又是古代的一種消防措施,城門一旦失火,人們就地取水以控制火勢蔓延。而且這些江河上並没有固定的橋樑,只有一些臨時性橋樑,如果有敵軍進犯,守方就有很大的活動空間,視情况或架或拆。這是此次修城的整體思路。據《静江府城池圖》題記可知,李曾伯整修了舊城,加寬加深了護城河。他所修築的新城“自雪觀(今伏波山附近)起,至馬王山(今叠彩山木龍洞一帶),轉過桂嶺,至寶積山下北城堂脚止,共長七百二十丈;舊城六百六十丈。修浚新舊濠河一千八百八十九丈。修起新舊樓櫓五十四座”,〔7〕並將南陽江沿着城西至鸚鵡山脚的濠塘挖寬挖深,“自南陽江十字城起,至平秩門、尊義門,至西北古舊城團樓,過寶積山花園,轉至鎮嶺門,接碧霞岩脚,通長八百六十九丈。又自東江門下訾家州至陽江口,轉至西鑰匙頭,接望夫山至寶積山背止,通長一千餘丈,並係新開及展闊之數。”〔8〕這段城墻即是從現在的榕湖小學所在地起,向西至現榕湖桂林圖書館再向北至現桂林醫學院北端與舊城相接,總長五百六十丈。

  朱經略上任後,新築一道城墻,即從現在的榕湖北岸轉而修至今翊武路,這座新城墻與舊城連接,通長五百六十六丈,面寬四丈,脚寬八丈,高三丈,比其他城墻厚且高。此外,他還修築樓櫓十六座,萬人敵一座,城門兩座,開了濠塘五百多丈。後來,趙汝霖修築了今陽橋沿灕江至叠彩山一帶的城墻,全長七百多丈,高一丈五尺,在城上修砌護險墻四尺餘,虎蹲門五座以及敵樓大小共三十座。到了胡穎任後,主要修築新城四處,共長四百多丈,並開鑿城北新濠河八百多丈。他把城墻和護城河向北拓展,並利用鸚鵡山與鐵封山之間的狹窄通道作北門,修了一座城門關,關裏有一座不大的瓮城,它長六十餘丈,城身高二丈,面寬二丈餘,脚寬近五丈;還在鸚鵡山上修了一座三面亭(今尚在)。此關所處的山勢險要,通道狹窄,爲歷來兵家必争之地,守住城門關,大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經過這幾次修築,宋代桂州城比唐代桂州城擴展了約一倍,它東瀕灕江,西至翊武路,南達榕湖、杉湖,北延至鸚鵡山、鐵封山。由於城防設置合理、兵力部署得當,城池峻工5年後,元兵進攻桂林城,相持三個多月,經歷百餘戰,才佔領這座城池,充分顯示了它强大的防禦能力。 

  二、宋静江府城墻的現狀

  現存的桂林宋城墻主要分佈於桂林市秀峰區、叠彩區的寶積山、鸚鵡山及鐵封山一帶。中國傳統的城墻由墻體、城門、城壕以及敵樓、馬面、瓮城、水關、涵閘等設施和附着物組成。但是現桂林市遺存的宋城墻大都只剩下城墻墻體,墻體以磚爲主。元代時“凡城内外,自頂至踵,皆甃以大石……”〔9〕,即用大石塊將其墻體加固,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宋城墻墻體大都是石質材料。截至20世紀80年代,尚存11段宋静江府城垣,主要分佈在桂林古城的城北、城西兩面,另有兩座城門(即東鎮門和古南門)以及兩座磚木結構城樓、三個馬面、兩個藏兵洞(一個位於寶積山上,另一個位於鐵封山上),總長約1145.98米,最寬19.70、最窄0.75米,城墻的高度爲0.50~6.20米。

  現有許多段已不復存在,下面主要介紹現存城墻段:

  古南門位於桂林市榕湖北岸,又名榕樹門,最早現於宋《静江府城池圖》的記載。據圖可知,這座城門是南宋廣西經略安撫使朱祀孫所建新城兩座城門之一,圖上標識爲威德門。據此可知,古南門建於南宋景定元年(1260)至咸淳元年(1265)之間。元朝至正年間(1341-1368),古南門上建有木樓三楹爲關羽祠。明洪武八年(1375)修城時,新的城垣繞過今榕湖西岸,沿着陽江北岸向南延展。新城建成後,唐宋時南段城垣就逐漸被廢棄了,榕湖、杉湖一帶的舊城墻皆被拆毁,而古南門獨被保存,其上方的木樓也改稱爲應奎樓或仰高樓,明末開始稱爲榕樹樓。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城門南面“甃石爲臺,東西爲列”,城門向南延伸,并且建築石階。民國年間爲了修建汽車道,拆除了東側的臺階。古南門坐北朝南,用長方形料石圍砌,外施灰漿,内充填土。現城樓高5.30、殘寬39.40、厚19.40米;其中城門洞高3.50、寬2.90、深19.70米;門洞爲券拱式結構,北宋時的城門仍爲過樑式,券拱式結構在南宋末才興起,至明清而大盛。門洞内分宋明兩段,北段墻垣爲石砌,券頂則用宋代寬薄形青磚砌築;南段全爲長方條石結構,爲明代擴建。城門是進入城池的關鍵,在戰争中是攻城的重點,也是城防的薄弱環節,因而,修建城門都以其堅固、牢靠爲標準。古南門也是如此,其城門爲木質材料,外由鐵皮包裹,其上布滿鐵釘,每扇門上有63個鐵釘(横有7個、竪有9個),從而增强門扇的剛度。榕樹樓在日軍入侵桂林時被毁,現在的榕樹樓是1947年以後重建的。城門樓爲單檐歇山頂磚木結構,三開間,朱柱格窗,面積約130平方米。樓周築有石欄杆和欄板。據桂林市文物工作隊“文物保護工程及防治檢測卷”資料可知,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從1964年到1999年的30年間對古南門修復達10次之多。

  東鎮門及其城墻爲静江府城東垣北端一段,位於桂林市鐵封山東南麓灕江邊,是静江府城城門之一,建於南宋咸淳五年至八年(1269-1272)間。它坐北朝東,門洞爲石壁券拱式結構,以長方條石砌築,略施灰漿,内夯實填土,高6.80 、深16.32米,東端寬2.95、西端寬2.30米。現門拱及券洞仍保存完好。東鎮門南北城墻連接叠彩山與鐵封山,南段城墻接叠彩山東端,在城門南側内墻邊有登上城墻的青條石臺階。北段城墻接鐵封山東頭,設有武臺一處,約100平方米,已經獲得了修復。城垣上的女墻則用磚搆築。根據《静江府城池圖》記載,從鐵封山至叠彩山,沿灕江修築城墻共計476.36米,平均高度5.80米,城墻面寬8.30米,建有磚垛墻,高1.80米,拱門及城樓南北各一座,硬樓一處,武臺一處,城外江邊建有“漓水壇”。1955年,桂林市文物工作隊對此段城墻進行調查,發現僅存北段東鎮門和部分城墻。1996至1999年,桂林市政府在原有城墻的基礎上修復城墻214.70米,其中東鎮門北段修復城墻49.00米,南段修復165.70米。緊靠城墻脚東側修復了長278.60、寬2.20米的青石板路面。

  翊武路段的城墻基本被拆毁,現僅存寶賢湖邊的宋静江府城墻,這段城墻由桂林市園林部門於2003年11月至2004年10月重新修復,總高約6、長157米,遊客可通過城墻北側的階梯登上墻頂。同時,桂林市園林部門還運用植物造景美化了城墻周邊環境,建設了游園緑地970平方米。

  寶積山位於桂林城的西北,東西走向,北陡南緩,相對高度58米,在南山腰布局呈“T”字形墻,均爲長方石圍砌,部分涂有灰漿。南延至翊武路,山腰城垣高度3.90米,殘長約150、厚16米左右。寶積山是防衛重地,西北有一便門,西端有一藏兵洞,山頂有瞭望臺和砲臺。

  鸚鵡山在叠彩山西北、中山北路西側,與鐵封山隔路相峙,海拔269.30米,相對高度117米。它的高度僅次於老人山,比叠彩山、鐵封山均高出幾十米,山勢略向西傾斜,依山而築的城墻,向西延伸,异常險要。但鸚鵡山段的城墻已基本被拆除建房,僅存鐵封山南段城墻(東鎮路水廠後)高4.50、長約18.00、厚約5.00米;北段城墻高5.00、長 10.00、厚 6.00米。

  鐵封山又名鎮南峰,山東南麓有東鎮門,故又名東鎮門山,海拔248.6米,相對高度90米。雄踞城北入口,與鸚鵡山東西相峙,形成由北面進入桂林城的要道。鐵封山有兩座峰,西峰高於東峰,呈馬鞍形。兩峰間在絶壁處築有城墻,現存西段城墻高4.40、寬4.00、長近16.00米,東段城墻較高,達7.50、長30餘米,寬度不詳。其東段城墻直通東鎮門,與木龍洞相接,有“鐵封鸚鵡鎖北關”之説。

  三、宋静江府城墻的潜在價值

  2000年11月20至24日,國家文物局在南京舉行了“中國古城墻科學保護研討會”,與會專家就我國古城墻的保護、城墻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係、古城墻維修過程中的科技保護以及古城墻的歷史文物價值等問題進行了廣泛的學術研討和交流。〔10〕會上,南京市文物局的張柏副局長在研討會開幕式致辭中指出“中國古城墻爲中華民族的繁榮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們後人不應該忘記這一點”,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專家組組長羅哲文先生發表了題爲《中國的古城墻》的演講,他指出“古城墻是考古學和世界文化遺産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見,古城墻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可以説,中國城市的出現是以城墻建造爲標誌的,就一個城市而言,古城墻是一個城市發展所留下的重要印記,更是我國現今許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的保護中心。1982年2月,桂林市經國務院公佈爲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85年10月,國務院更明確指出:“桂林市是我國重點風景遊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城市的發展和各項事業的建設都要與這一城市性質相適應。”〔11〕由此可知,中央和各級領導部門不但明確把旅遊業作爲桂林的支柱産業,還認識到桂林這座城市有着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藴。作爲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如何正確認識桂林宋静江府城墻具有的潜在歷史文化價值,就顯得極爲重要。

  筆者認爲,桂林宋静江府城墻在城市發展中具有多元的潜在價值。

  (一)它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是研究桂林城池建設的重要實物資料。

  桂林宋静江府城墻是歷史文化名城桂林的歷史文化載體,是不可多得的歷史見证,是研究桂林城池建設的重要實物資料。尤爲重要的是,桂林現存的宋静江府城墻是全國範圍内尚存爲數不多的宋代古城墻之一,通過對這些殘留城墻的考察與研究,能讓我們進一步瞭解桂林宋代的城市建設。這些古城墻既是宋代城市防禦的主要組成部分,又是宋代桂林的城市發展規模、重大曆史事件及社會生活等方面的實物見证。

  (二)它具有較高的旅遊開發價值,能爲城市的發展增加新的經濟增長點。

  從宋代開始,桂人就利用桂林“環城皆山,環城皆水”的地形特點將其營建爲“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的風景旅遊城市,桂林旅遊事業一千多年來與日俱興。桂林市被定義爲歷史文化旅遊名城,因此它的旅遊資源包括兩個方面,一爲自然資源,一爲人文資源。對於桂林自然資源開發和旅遊設施的營建,國家和市政府投入了許多人力、物力和財力。而對於人文資源的開發,近年來也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桂林宋静江府城墻雖然已不具備過去的防禦功能,但是它真實記載了歷史文化的變遷和城市的演變,是一種極具歷史文化價值的旅遊資源。作爲一座歷史文化名城,這些古城墻的遺存,爲這個城市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氛圍,這足以向世人展示它悠久的文明印記。一些考古專家認爲,桂林的宋城墻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如果完好保存,將是與桂林山水争輝的歷史文化和旅遊瑰寶。因此,如果合理開發、利用這一資源,定能够成爲桂林市一個旅遊文化産品,爲其帶來較好的文化經濟效益。

  桂林與其他城市相比有其獨特之處,它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譽,因此對宋静江府城墻的開發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東鎮門南北段城墻瀕臨灕江,且位於木龍湖與灕江交匯處(兩江四湖景區遊覽綫的起點之一)。對這段城墻的利用可直接納入兩江四湖景區,在古城墻上插上戰旗,並在城墻上放置一些戰車模型以及古代兵器模型,船游開始時,可模仿古代打響戰鼓,解説人員可向遊客們介紹宋静江府城墻的歷史,讓遊客仿如回到古代,體會到桂林這座城市不僅“山水甲天下”,而且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

  古南門位於榕湖北岸,本已經是榕湖景區的一座特色建築,但是遊客只能從表面去欣賞它,不能够真正理解它的歷史内涵。如果能把古南門建成桂林宋静江府城墻博物館,它的作用將會得到最大體現。“實踐證明,建立城墻遺址博物館和古城墻博物館是充分瞭解城墻深厚歷史文化内涵的一個好方法,也是歷史教育和鄉土教育的一個好去處。”〔12〕利用古南門獨有的文化特質,傳遞文化信息、塑造場所精神,符合當今歷史性建築保護的思想。比如,南京市利用解放門城樓建成的明城垣史博物館就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博物館具有較深刻的文化内涵,其建築形象要注意具有文化氣質。古南門已有近一千三百年的歷史,爲單檐歇山頂磚木結構、朱柱格窗,造型古檏,選擇在古南門上修築宋静江府城墻博物館,既符合博物館的建築形象,又能够登上城樓親身體驗古城樓的雄姿。博物館内可放置相關的銘文城磚及文物資料、文獻資料,大量的圖片展示及文字説明等,這些都能向遊客全面展示桂林宋静江府城墻的魅力和特色。

  (三)它具有較高的文化教育價值,能使其成爲歷史教育的第二課堂。

  把歷史文物直接展現在觀衆面前,比其它文字資料或圖片資料更有感染力,具有直觀、形象、真實、可信的特點,更容易使人得到生動、具體的深刻印象,易於爲人們接受和理解,因而更有助於加强人們的記憶,促進人們的思維和認識,其教育作用和感染力是其他教育手段所難以代替的。因此,桂林周邊的大、中、小學生都可到此參觀,比如,小學四年級思想品德課中有“從保護古城墻説起”一節,桂林市當地的小學生在學習這一節課時,桂林宋静江府城墻就可以成爲一個活生生的教育場地,讓他們從小就懂得保護文物古迹是熱愛祖國的表現,爲我國的名勝古迹感到自豪。

  四、桂林宋静江府城墻的保護對策

  宋城墻經過兵灾戰火的磨練以及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拆墻運動,現僅遺存寶積山、鐵封山、鸚鵡山段城墻以及古南門、東鎮門。那麽,對這些遺存的城墻,我們應該怎樣進行保護?應該説,就桂林宋城墻的保護問題市政府給予瞭高度關注。1986年市八届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過决議:每年從城市維護費中提取3%用作專項文物維修經費。爲執行此决議,市文物管理工作隊對桂林市内的許多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維修,其中包括對東鎮門、寶積山宋代城墻以及古南門的維修。這三處地方都由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立有石碑,上刻有簡介,并且規定城垣本身爲保護範圍,不得拆毁,墻周12米(寶積山規定爲20米)内爲建設控制地帶,墻上不得建房、搭棚,不能建兩層或三層以上的房屋和影響觀瞻的設施。據調查,桂林市許多管理部門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我認爲各層面對宋静江府城墻的重視及保護仍不够,今後可從如下幾方面作出努力:

  (一)設立專門的保護機構。

  目前,桂林市已設立了多個文物保護機構,如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紀念館(1977年正式成立)、甑皮岩洞穴遺址陳列館(1978年正式成立)、堯山陵墓文物管理所(1984年成立)等,這些專門的管理機構在文物調查、文物維修、考古發掘和文物研究等各項工作中,取得了十分矚目的成績。但是,桂林市並没有設立專門保護古城墻的文物機構,對這些古城墻的考古挖掘以及數據統計由桂林市文物工作隊完成。雖然從1964年開始到2004年,文物管理委員會或文物工作隊一直對這些古城墻進行過維修和一些數據統計,但是對於古城墻的整體規劃、保護方案以及宣傳活動等做的工作較少,因此建立宋静江府城墻管理機構,可以更有效地保護城墻,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示、宣傳文物保護的意義。比如南京市成立了南京明城墻管理處,揚州、蘇州等地也建立了專門的古城墻管理機構,這些都能够使城墻在現代化城市發展中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二)制定專門的法規管理。

  自1961年,風景文物管理委員會在桂林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公佈後,就編印了《文物政策法令簡編》的小册子,並先後公佈了《桂林市文物保護管理暫行辦法(1981)》、《桂林市貫徹<文物保護法>的實施辦法(1988)》,但是並没有制定專門保護宋静江府城墻的法規,對它們的保護管理就只能搭“文物保護法”的車。雖然在2000年的中國古城墻科學保護研討會上,專門制定了《中國古城墻保護準則》,但是每個城市所遺存的城墻又有其特殊性。因此,我認爲,應製定專門的地方性文物法規,如《桂林市古城墻保護管理法規》等。這項工作應廣泛聽取有關專家、負責城墻保護和管理的專業人員以及社會各界的意見,制定出一部具有廣泛代表社會各界意願的文件,這才能使古城墻遺存得到更有效保護。

  (三)加大宣傳,提高整個社會的文物保護意識。

  各部門應該廣泛宣傳保護古城墻對桂林市發展的意義,讓廣大市民瞭解城墻的歷史、現狀和前景,讓他們認識到保護文物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並自覺樹立保護文物的意識。文物是中華民族悠久文明的實物遺存和見证,保護歷史文物是全體人民的責任和義務。許多人都没有這種保護文物的意識,在對此次宋城墻的實地走訪過程中,我發現有許多地段的宋城墻在修復後仍有被破壞的痕迹,比如寶賢湖邊的城墻上搭建了許多鐵絲網,鸚鵡山北段城墻被生活垃圾包圍等。因此,應該加大對桂林宋静江府城墻的宣傳,使居民自覺保護這些古城墻,並自覺樹立保護所有歷史文物的意識。我們在做好城墻遺址保護的基礎上,應將城墻遺址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社會文化信息傳遞給公衆,并且將城墻遺址融入今天的社會文化生活,這才是古城墻價值的最終體現。可以通過發宣傳單、舉辦圖片展、知識競賽等宣傳活動使公衆獲到更多的知識和文化享受。

  結 語

  城市建設的步伐在加快,城墻在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似乎成了社會發展的障礙。許多城市在建設過程中没有充分考慮保護城市的歷史氛圍和歷史傳統,一些歷史文化名城的風采被無情地破壞。宋静江府城墻是桂林市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産,面對城墻殘狀,我們要正確認識它具有的潜在價值,有效地保護好現存遺迹,恢復修建保存較好的墻體及相關建築,合理利用好祖先留給我們的這筆寶貴的文化遺産。目前,在對宋静江府城墻的保護和維修過程中仍存在着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如何使原有建築材料與現代建築材料較好的結合;如何對現存城墻進行更好的保護與修復等,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總之,保護宋静江府城墻的工作任重而道遠,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們應該科學合理地開展好古城墻的保護利用工作,使宋静江府城墻在城市建設中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注釋:

  〔1〕章生道:《城治的形態與結構研究》,\[美\]施堅雅主編、葉光庭等譯、陳橋峰校:《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2〕\[唐\]莫休符著:《桂林風土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3〕\[清\]蔡呈韶等修、胡虔等纂:《臨桂縣誌·卷十七·古迹一》,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4〕\[清\]顧祖禹輯著:《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七·廣西二》,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

  〔5〕\[明\]陳璉著:《桂林郡志·城池》,轉引自鐘文典:《桂林通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6〕同注〔4〕。

  〔7〕宋·《修築桂州城圖》,見於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編:《桂林石刻(上)》,内部資料,1977年。

  〔8〕同上。

  〔9〕元·《楊子春修城碑陰記》,見於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編《桂林石刻(上)》,内部資料,1977年。

  〔10〕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南京市文物局:《“中國古城墻科學保護研討會”綜述》,《文物》2001年第7期。

  〔11〕陳青光主編:《桂林市志·文物志》,内部資料,1995年。

  〔12〕曹新向等:《開封古城墻旅遊開發的設想》,《現代城市研究》2003年第5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