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坦誠對話共覓兩岸和平發展路徑

  本文是黃光教授參與「本栖會談」後的心得報告,全文刊登於2010年5月號的《中國評論》(總字第149號)。兩岸統合學會每次與大陸方面舉行論壇或會談後,黃教授均行文記載,並做為下一次開會之基礎。由於黃教授的記錄,得使每一次會議均能在已有的基礎上繼續累積智慧。

  2004年4月2日至6日,兩岸統合學會與星雲大師所屬的臨濟宗佛光山本栖寺共同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和中國評論通訊社,在日本山梨縣佛光山本栖寺,一起合辦「兩岸和平發展路徑研討會:本栖會談」,邀請來自大陸方面的十六位重量級涉台學者,與來自台北方面的二十位專家學者參加。

  本栖寺位於海拔900公尺的富士山麓,舉行「本栖會談」的清明時節,正是日本櫻花盛開的四月天,在驅車前往本栖寺的途中,一路繁花似錦,美不勝收。抵達本栖湖畔的寺廟本部,但見壯麗富士山影映照在本栖湖平靜的波面上,山光水色,令人心曠神怡。

  本栖寺是佛光山遍佈全世界的兩百個道場之一,原本是個船艇協會的訓練基地,佛光山把它買下來後,將一座空闊的「武道館」改裝成「華藏寶殿」,把原本是練習劍道和柔道的體育館,轉化為弘揚佛法的道場。在這樣一個佛教聖地舉行「本栖會談」,本身便蘊涵有「化干戈為玉帛」的深遠意義。

  正因為本栖寺遠離紅塵,在「本栖會談」三天期間,與會人員除了在討論會上暢所欲言,更能夠在會後充份交流意見,釐清彼此的觀點,瞭解雙方的真正想法。

  走出凡塵,「和諧就是美」

  佛光山星雲大師原本計畫親自參加此次「本栖會談」,卻因為身體健康關係無法前來,由本栖寺住持滿潤法師代表,在開幕式上致詞。滿潤法師簡略介紹「佛光山本栖寺」的由來之後,特別強調:在中國歷史上,「廟」是「祭拜之地」,「寺」是「辦事之地」,本栖寺本來就經常舉辦各種宗教、文化、和教育活動。星雲大師提倡「人間佛教」,一向主張「兩岸關係,和諧就是美」,希望「從文化、宗教方面做些工作,以促進兩岸相互瞭解,相互關懷」,所以樂於和「兩岸統合學會」合辦研討會,希望大家一起找出「兩岸和平發展路徑」,讓眾生能夠「離苦得樂」。

  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董事長高育仁致詞時,希望所有與會的專家學者能夠「跳脫各種政治框架」,從一種客觀的角度,為兩岸和平找到長久的解決方案。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所長余克禮也表示:在這佛門清淨之地,他非常贊成大家「走出凡塵」,擺開既有立場,靜下心來,用理性、客觀的態度,找出突破兩岸政治僵局的和平發展路徑。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致詞時,則是占白居易「山寺桃花」韵,吟了一首詩:

  誰言四月芳菲盡,本栖櫻花始盛開;

  人間何處無春色,智慧之花兩岸來。

  中國評論社社長郭偉峰也跟著吟詩一首:

  本栖寺內無塵影,富士山前有漢聲;

  出世何須拒入世,禪修不可熄俗燈。

  智心向水水逐浪,仁者觀山山拱峰;

  兩岸推敲合統業,你我都是月門僧。

  找出國家現代化的道路

  開幕式的「定向」,再加上他們兩位的詩作,使得整個研討會充滿了學術氣息。亞太和平基金會董事長趙春山在致詞時表示:國民黨的大陸政策一向認為「兩岸和解是最符合兩岸人民利益的兩岸關係」,並沒有任何改變。馬英九總統上任之初,提出了「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戰略方針,也絕不會停留在原點。現在ECFA簽訂在即,國民黨智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收集各方面的訊息,作為進行「難」的部分的參考。

  在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致詞時以星雲大師「有佛法就有辦法」一語期待大家在此佛門聖地能夠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找出最佳路徑。張亞中理事長隨即以「兩岸和平發展路徑:一中三憲、兩岸統合」做本次會談的主題引言。

  我在第一場討論會上作引言報告時特別強調:我們應當從中國文化現代化的角度來看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從1840年鴉片戰爭結束以來,中國知識份子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找出一條國家現代化的道路。1949年之前的國、共之爭,本質上是「中國現代化」的道路之爭。當時國民黨的主政者雖然作了一些錯誤的決策,但是孫中山先生所訂下的三民主義大方向基本上是正確的。1949年之後,如果沒有「東亞四條小龍」的經濟奇蹟,鄧小平在1979年時,恐怕不會有那麼堅定的決心,要走「改革開放」的道路。因此,未來兩岸關係最好要設計出一種制度性的安排,把台灣看做是「中華文化現代化」的實驗室,大陸可以「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兩岸密切合作,共同謀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華民族利益的最大化

   

  「本栖會議」有兩個主題,分別是「一中原則」和「兩岸和平協定」應有之內涵,兩者都涉及「兩岸統合學會」最近所提出「一中各表」和「一中同表」之間的爭議。與會學者大多能夠跳脫自身的立場,從一個比較宏觀的視角,來討論這些問題。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王振民作引言時表示:「一中原則」既是歷史的也是現實的。在歷史上,中國人一向把「中國」看做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就現實而言,目前兩岸的憲法法理都堅持「一中原則」,雙方以「海協會」和「海基會」進行交往,這種機構組織的安排並未將對方視為外國。今天兩岸分治的現實,是上一世紀國、共內戰所留下來的歷史後遺症,必須加以正視。今天雙方都不可能「把對方吃掉」,因此,他建議雙方「降低期望值」,以寬容的態度,和對方妥協,接納對方,討論如何「主權共享」。國家主權可以「共享」,卻不可以「分享」;他認為:台灣和港、澳一樣,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都有其獨特性,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負面因素,對中華民族未來的發展都有積極的意義。

  中國大陸研究學會理事長、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系教授楊開煌指出:目前台灣方面所遭遇到的困難是:國際上大多認為「中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內部有人誓死反對「一中」,因此只好強調「九二共識」,以「隱性」方式表述「一中原則」,祇強調雙方「各自遵守自己現行的憲法」。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研究所所長邵宗海接著指出:「一中原則」在台灣引起的共鳴較少,「九二共識」較容易被大多數人所接受。中共領導人強調「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但台灣很多人在意的是:「中國」到底是指什麼?馬英九雖然堅持「一個中國的憲政體制」,將來兩岸在進行政治協商時,也只能強調:雙方在各自憲法與法律的前提下,兩憲的現狀呈現「土地和主權的重疊」。將來兩岸要進行政治談判,必須彼此協商,找出「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口徑」。

  由「一中原則」到「一中框架」    

  針對這一點,全國台灣研究會會長許世銓指出:大陸方面認為「一中各表」的提法並不準確,要用低調處理的方式,盡量迴避。當時兩岸之間為了進行事務性協商,不得不「求同存異」。將來兩岸要向前一步,進行政治談判,必須改用「一中同表」,「一中同表」才是「兩岸和平發展的根基」。至於要如何「同表」,完全可以討論。大陸也注意到台灣對「一中原則」的態度,現在盡量少提「一中原則」,多用「一中框架」,希望找到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共同基礎。

  余克禮所長指出:兩蔣時代,言必稱統一,反台獨的態度十分堅決,大陸也不講什麼「一中原則」。「一中各表」因為曾經被李登輝表述成「兩國論」,後來民進黨又利用它往分裂的道路上走,所以大陸不能接受,而必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十二年來,台獨勢力已經很成功地將「一中原則」汙名化,其實大陸的態度很簡單,只要台灣認同「我是中國人」就行了。

  針對這一點,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主任李義虎進一步表示:大陸對於「一中」的表述方式其實已經經歷了三種變化。以前大陸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台灣的反應卻是「一中不表」;後來大陸改「一個中國內涵」,台灣主張「一中各表」;現在大陸講的是「一個中國框架」,台灣方面則有人主張「一中同表」或「一中共表」。他認為:這是一種好的發展,其實最好的說法是「一中原表」,「原本表述」,把兩岸關係的真相講清楚,讓雙方可以獲得共識,對兩岸和平發展有正面的貢獻。

  台灣南部民眾的擔心

  高育仁董事長根據他當年參加國統會的經驗指出:當時國統會原始文件對於「一個中國涵義」的說法,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雙方所認識的『一個中國涵義』有所不同。因為從1971年起,「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已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代,所以大陸主張: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台灣南部人民最擔心的其實就是這一點,十八年來,大陸是不是仍然堅持這個立場?

  余所長表示:從1992年至今,整個情勢已經有很大的改變。2000年,副總理錢其琛提出「一中新三段論」,強調「台灣和大陸同屬一個中國」,但並沒有說「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只要台灣接受「一個中國」,將來國號、國旗、國歌都可以談。高董事長的提問說出了台灣老百姓的感受,有利於兩岸的相互理解。  

    

  「一中同表」的動力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朱雲漢在作第二場討論的引言報告時指出:1992年台灣所主張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起碼可以讓兩岸達到進行事務性協商的目的。將來兩岸如果要進行政治協商,當然要改成「一中同表」,否則雙方沒有共識,一定談不成。然而,從李登輝、陳水扁執政以來,不論是國際或台灣內部的形勢都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台灣主體論述」變成主流,李登輝、民進黨、和國民黨的交集,只剩下「中華民國」,二次政黨輪替之後,國民黨也盡量淡化並迴避「一中」議題。今天要談「一中同表」,最重要的關鍵性問題是:動力要從何而來?

  他認為:將來兩岸必須先作學術、文化方面的「大交流」,在各種專業、社群間進行「大合作」,在這樣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提出關於兩岸未來的「大願景」、「大論述」和「大主張」。在他看來,今天台灣內部的根本危機是西方中心的普世論述盛行,不能客觀、公正地看待「台灣經驗」和「中國模式」,將來兩岸的社會菁英必須共同參與,共同反思兩岸的歷史發展經驗,才能真正的「去殖民化」,開創出廿一世紀中華民族的新格局。

  讓台灣人以當中國人為榮

  旺報社長黃清龍表示:從1949年之後,到大陸文化大革命搞「批孔揚秦」,台灣曾經在國際上代表中國,1971年PRC取代ROC在聯合國的席位之後,「中華民國」開始面臨正當性危機,現在台灣有愈來愈多的年輕人認同ROT,而不認同ROC。在兩岸中國人缺乏共同記憶的情況下,大陸必須嚴肅思考的問題,不僅是如何對待「中華民國」,而且是「如何讓台灣人以當中國人為榮」?

  佛光大學文學系主任謝大寧舉了許多例子指出:目前國民黨對於「一中」問題,是採取「模糊處理」的方式,結果是面臨「無限後退」的危機。亞太和平基金會執行長彭壽山認為:國民黨面臨選舉的壓力,有「不得不然」的苦境。希望台灣和大陸都能夠用「抽離、超越、照應」的態度,站在對方立場,為對方設想。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建甫從經濟學的角度指出:雖然兩岸有共同的文化根源,但台灣人民對於未來「兩岸和平發展」的願景卻沒有什麼認識。也很少人知道什麼叫「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此,他認為「讓利不如創造共同利益」,唯有「向前看」,才能解決台灣人民的認同問題。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邵宗海,則根據他多年研究大陸問題的經驗指出,近年來,大陸對待「中華民國」的方式,確實已經有很大的變化。早期大陸的出版品幾乎不可能出現「中華民國」四個字,現在大陸的媒體已經不再避諱提到「中華民國」。尤其是在2008年12月31日胡錦濤提到「胡六點」之後,「中華民國」在大陸媒體的出現頻率,幾乎可以用「雨後春筍」來加以描述。因此,他認為:統一前兩岸特殊的政治關係,應當回到1949年之前,「一中原表」,才能解決上個世紀遺留下來的政治對立問題。

  共享「中國」的主權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當代中國政治研究所所長黃嘉樹指出:「一中」是兩岸「認同之本」,兩岸要進行政治對話,必須嚴肅以對,思考如何「共表一中」,不可無限後退。目前兩岸的現況可以說是「一中兩區」,也可以說是「一中兩治」;也就是在「一個中國」的領土上,存在著兩個「互不隸屬的法政系統」,這兩個系統「在法理上互不承認,在現實中卻互不否認」。將來經過雙方政治協商之後,「中國」的主權可以由兩岸人民所共享;至於「治權」,雙方六十年來都沒有共識,雙方都有自己的憲法主張,也都宣稱自己是「一國一府」的中央政府。對於這個問題,只能尊重雙方彼此的差異,暫時「擱置爭議」。所謂「主權共享」,最重要的是如何讓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可以透過政府協商,找出解決的方法。

  北京大學國際法研究所所長饒戈平認為:將來台灣的國際參與,必須從國際法來加以定位,雙方都不能自說自話。目前國際法上有所謂「一個國家原則」,即一個國家被國際上所接受的合法代表只有一個;也有所謂「有效統治原則」,必須包含政府、領土、人民、和對外獨立的主權地位。從西方數百年國際法的語境來看,中國的合法代表者,應當是在大陸這一邊。

  針對這一點,前駐教廷大使及總統府副祕書長戴瑞明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說:目前承認「中華民國」的國家雖然只有23個,但是從「有效統治原則來看」,它也有政府、領土、人民、以及對外獨立的主權地位,這是客觀的現實,必須加以正視。台灣在二次政黨輪替之後,執政黨採取「外交休兵」的政策,在國際關係上不再搞「金錢外交」,也不再跟中共互挖牆角,可是在非政府組織(NGO)的參與卻更加困難。在「主權共享」的原則下,該如何解決這樣的難題?

  國家球體理論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劉國深因此綜合大家的論點,介紹了他的「國家球體理論」。他說:目前兩岸的現況是「一個中國,兩個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就像宋、元、明、清各個朝代一樣,其實只是兩個政府。依照他的「國家球體理論」,兩岸應當拋開統、獨議題,對內不再談主權問題。至於對外如何講主權,大陸要想在國際上宣稱代表台灣,則必須透過雙方的政治協商,「一中同表」,用「第三憲」來排除制度性的障礙,解決「兩岸共同治理」的問題。至於「兩岸共同治理」的法制化,則必須用「兩岸和平協議」來具體落實。

  針對這個問題,饒戈平表示:「一個中國」原則,在大陸有「變」與「不變」的部份,是隨兩岸關係情況的發展而調整的。他所說「一個國家」在國際上的法律地位,目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未來並不一定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來雙方在國號、國旗、政體方面,都可以談。他認為:大陸「一國兩制」的提法在台灣被妖魔化了。早期大陸確實是採取「單一制國家」的思維,把兩岸關係想像成「中央」和「地方」。後來體認到台灣和大陸雙方政治體制大不相同,所以提出「一國兩制」的主張,提供一個空間,讓台灣和大陸可以保留自己的制度,用和平方式來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 

     

  對中華民國憲法的態度

  清華大學中美研究中心主任孫哲表示:中國大陸因為發展太快,面臨了許多令人困惑的問題,目前大陸的政策是對內建構「和諧社會」,對外爭取「和平發展」,跟台灣簽訂「和平協定」,希望能夠打造「和諧世界」。目前,大陸並沒有急到要馬上談「統一」問題,但是希望為下一代作準備,希望兩岸領導人能夠學習鄧小平的胸襟,促成兩岸和平演變,大陸不斷進步,台灣也能富強安樂。

  王振民教授表示:張亞中教授所提的「一中三憲」,未來由雙方協定所構成的「第三憲」是可以鄭重考慮的。兩岸對於「兩憲」原先是「互不承認」,現在是台灣方面「單方承認」大陸的憲法,大陸方面則相對保持「沉默」,「沉默」而不是「默認」。王振民教授並稱,是否要接受「中華民國憲法」為一個「憲法性文件」或者接受台灣的「憲政秩序」,視台灣為一個「憲政實體」,他個人認為很值得研究,他相信,胡錦濤一定能夠登高望遠,審時度勢,以更務實的思維,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並以更遠大的眼光和智慧來解決問題。

  如何與草根聯結

  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許世銓表示:兩岸簽訂和平協定是個高難度的問題,不可能在一、兩次會談中,就將所有的問題全部釐清。一定要經過不斷地反覆討論,才能夠逐步破解難題。將來我們必須面對的更大難題是:如何在島內達成共識,使兩岸統合成為主流意見?因此,他鼓勵「兩岸統合學會」繼續努力,做出成績來。因為有成果,就有信心;沒成果,就不會有信心。

  張亞中教授表示:現在台灣社會已經塑造出一種不敢談「和平協定」與「軍事互信機制」的氣氛,「兩岸統合學會」所要作的工作,就是爭取話語權,對台灣民眾進行教育。

  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周志懷也表示:張亞中教授所提的「兩岸和平協定」草案雖然是民間版本,可是它為未來的「官方版本」提供了一個基礎,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要簽訂「和平協定」之前,必須先對兩岸人民進行教育。兩岸知識菁英,在「坐而論道」之餘,還必須考慮如何跟草根聯結。不只要改變台灣的民意,也要改變大陸內部的想法,因為大陸民眾從小就是接受這個教育,必須重新學習如何面對歷史與現實。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從去(2009)年六月以來,「兩岸統合學會」與大陸學者總共召開了三次有關「兩岸和平」的研討會。每次研討會都由我擔任總結報告引言人,因此,每次研討會我都很注意傾聽每位與會者的發言,也覺察到這三次會談的氣氛變化,有如「倒吃甘蔗,漸入佳境」。

  《中庸》說:「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又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經論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本」,尤其是在第三次的「本栖會談」,我深刻體會到來自兩岸三地的知識份子,都能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坦誠相見,將兩岸簽訂「和平協定」可能遭遇到的難題,一一拿出來討論,共同找尋「兩岸和平發展路徑」,對於未來中國該走的「道」,也有相當高程度的共識。

  從「本栖會談」雙方學者發言的內容來看,今天兩岸關係的徵結,仍然是在「兩岸關係如何定位」,也就是如何安排「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關係,以解決台灣國際參與的問題,真正做到「共享中國的主權與光榮」。要解決這個難題,我們不僅要說服兩岸人民,尤其是綠營的朋友,而且還要說服兩岸的領導人,讓他們有解決問題的信心,願意坐上談判桌。這是一種改變信念的過程,看起來似乎有相當高的難度,可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兩岸知識份子能夠把中國未來該走的「道」說清楚,整個問題就不難迎刃而解。

  天下本無事,紛爭一念間

  「本栖會談」在進行綜合討論時,張亞中教授引星雲大師的一段話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念轉」,現在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提供大家一個「轉念」的思考。余克禮所長表示:兩岸問題其實就是認同問題,只要你認同「我是中國人」,一切問題都可以拿來討論;如果沒有這樣的認同,一切免談。

  來自香港的中國評論社社長郭偉峰提出一個「貓鼠論」的寓言:有一隻貓和一隻老鼠,貓打算吃掉老鼠,但告訴老鼠:「我尊重你的平等權利,你可以來吃我」。老鼠當然吞不了貓,貓說,你既然吃不了我,那我只好吃了你。郭社長拿來比喻兩岸間的認同:如果大陸是一隻貓,台灣硬要說自己是一隻老鼠,則兩岸間變成「異己關係」,貓非吃掉老鼠不可;如果台灣說自己是一隻貓,則兩岸間變成「認同關係」,大貓無論如何也不會吃掉小貓。會後,郭社長在閒聊時還補充說,如果台灣承認自己是一隻貓,它相對於大陸還是一隻老貓呢!

  郭社長的寓言,惹得大家一陣大笑,大夥都希望郭社長未來能夠在中國評論上詳細地陳述其「兩岸關係貓鼠論」。平心而論,郭社長的「貓鼠論」非常傳神地闡明了兩岸關係的癥結。今天台灣面臨的關鍵問題是:要不要「認同中國」,兩岸一起共同開創「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全國台灣研究會許世銓因此而吟詩一首:

  本栖本非寺,湖山隨我心;

  天下本無事,紛爭一念間。

  「唯天下至誠為能化」,希望這一則匯聚三地智慧而成的「貓鼠論」,有助於化解兩岸三黨的心結!

  (黃光國)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