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十四 佛山繅絲女的血汗嘆



  木魚《繅絲女自嘆》是一首訴説城鎮工人經濟生活的民歌。據史志記載,佛山地區蠶絲業全盛期大約是上世紀二十年代。當時,僅順德的蒸汽繅絲廠就有145家(全省202家),約七、八萬女工。繅絲女每天連續工作十三小時,中午半個鐘頭食飯,工資最多的約在四、五角之間。而所謂“埋位”早和勤工奬,只是加長工時和勞動强度,而繅絲女所得的就算是最好的“公亨”廠、“維泰”廠也僅是區區的“二毫零”。面對如此嚴酷的敲剥,《繅絲女自嘆》一開始訴説出自己的無奈:“冒雨飄風因爲窮,忍氣吞聲詐作聾。”好一個發人深思的“詐”字呀!當時繅絲廠的罰例是極其苛刻的,絲過細過粗要罰,有類節、水結多、沉繭多要罰,這類罰例多達十多項,而處罰嚴厲,有時一罰便是整個月的工資。女工們頭頂蒸汽管,如坐蒸籠,暑天時暈倒的,一扣便是半天工資。繅絲女對此心中是有數的。她們期冀“時運轉”,擺脱這“打工”的厄運。而對“勒財”無厭的資本家如“太綸”廠、“經兆”廠和“同記號”廠等,憤然譴責。她們一想到“瑞龜橋”内繅絲廠的生活,禁不住説實在“太驚恐”了。是呀,多少人在這些廠裏挨壞了身子,面無血色,被人稱作“鬼女”,多少姐妹因長期勞累斷送了生命。

  《繅絲女自嘆》正是珠江三角洲十幾萬繅絲女工悲慘血泪的寫照。這首木魚的風格檏實無華,幾乎不作任何修飾,帶有鮮明的原始性,但在這檏實無華的訴説中,却真是字字血,聲聲泪,不管是聽,是讀,你都能感受到繅絲女的哀怨、無奈與憤斥,以及冀望改變命運的心聲。

  珠江三角洲的蠶絲業到了三四十年代,特别是日寇侵佔後,便奄奄一息了。繅絲廠紛紛倒閉,繅絲女有的“梳起”,住姑嫂房,寂寞餘生;有的飄洋過海賣猪仔,在海外挣扎;有的入城市做“使媽”,翻開人生悲慘的另一頁。好在《繅絲女自嘆》中所描繪婦女悲慘的歷史,今天已經結束了,她們和男子一樣成爲社會的主人。

  《繅絲女自嘆》 (全文)

  冒雨飄風因爲窮,忍氣吞聲詐作聾。保佑明年時運轉,早發横財唔打工。湜海經兆你咪去,(湜海是地名,經兆是抗日戰争前佛山地區有名的繅絲廠。)瑞龜橋内太驚恐。(瑞龜橋不是橋,是地名,有若干繅絲廠在内。)十二點鐘紅簿到,打開紅簿諗心中。最衰重係同記號(同記號是抗日戰争前佛山繅絲廠名。),勒財名譽滿標聞。計着太綸唔着去(太綸是抗日戰争前繅絲廠名。計着,意思是計算(計件工資)。唔着,是唔着數的簡稱,即不合算。整句的意思是:計算過去太綸廠做工不合算。),兩江大河歇工遲(兩江、大河是抗日戰争前佛山繅絲廠名稱。)。重係公亨、維泰好(公亨、維泰是抗日戰争前佛山的繅絲廠名稱。),埋位就有二毫零(有些繅絲廠在交貨緊迫時,用“板頭錢”的方法刺激工人早上工,凡按時早到者派現金若干。木魚中講述的公亨和維泰兩廠實行凡準時早到“埋位”,均發二角(毫)幾分錢。)。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