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雲岡讀史

  世界文化遺産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郊16公里處的武周山,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現存主要洞窟53個,石雕佛教造像約51000餘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米,最小的只有幾厘米。整座石窟群規模之宏大,佛像雕刻藝術之雄偉、奇特、精湛、華美,令人驚嘆。參觀後得到幾點史學認識。

  一是,雲岡早期佛像,即稱爲“曇曜五窟”(第16-20窟,建於公元460年至465年)的佛像,造像面貌豐圓,神態安詳,表情文静,高鼻、深目、闊肩,肢體健壯。衣式用平行綫式的衣裙,佛像的背光裝飾,圍遶周圍雕刻的飛天,和伎樂飛天的形象,均帶有濃厚的印度犍陀羅藝術和波斯文化的色彩,説明北魏時期中西文化交流已很頻繁。

  二是,北魏王朝,除太武帝曾發動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滅佛外,其餘帝、後均崇佛。當年佛教首領法果,打破“沙門不拜王者”的規矩,而將皇帝説成是“當今如來”。他説“我非拜天子,乃是禮佛耳!”就是説拜天子就是拜佛。曇曜繼任國師,發展法果的思想並付諸實踐,他完全摸透了魏文成帝的心思,他領導開鑿五大窟(即“曇曜五窟”)時,刻五尊大佛像,以代表北魏王朝拓拔氏五代皇帝,説明高僧法果和曇曜是何等聰明。他們深深悟出:要想弘揚佛法,必須有皇帝的支持。就是説,宗(佛)教要發展,一定要跟當時的政治制度相適應。這個道理歷代皆然。

  三是,北魏曾建都平城,即今大同,後遷都洛陽。對於這段歷史,没有留下多少文字記載,但留下雲岡和龍門兩座大石窟藝術,因此雲岡石窟等可説是雕刻在石山上的歷史。這段歷史中,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北魏帝王尤其是魏孝文帝提倡漢化的事迹。他提倡穿漢服,禁穿鮮卑胡服;提倡説漢語,禁止在朝廷上説鮮卑話;提倡改鮮卑姓爲漢姓;鼓勵鮮卑人與漢人通婚等。反映在佛像雕刻藝術上,有從印度藝術轉向鮮卑民族形象的民族化、世俗化,進而愈來愈漢化的發展綫索。到後來佛像都刻上南朝褒衣博帶式服裝,甚至刻上孝文皇帝穿漢族冠冕上朝時的服飾形象(第七、八窟)。這反映了北魏諸帝、後促進民族和睦和本民族進步的政策。説明他(孝文帝)適應了中國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潮流,是民族和睦龢民族融合的偉大先驅者、倡導者。其後代亦繼續提倡,最終使鮮卑民族融入漢民族爲主體的中華民族之中。

  可見,參觀雲岡石窟,可以讀到一段北朝時的佛教文化中西交流史、北魏的宗教政策史和南北朝時期中國北方以民族融合爲主流的民族關係史。

  原載《文史縱横》2008年第1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