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六、丁 穎

  1他是高州農民的兒子

  丁穎,公元1888年12月22日出生於高州謝鷄碩塘村一户普通農家,小時候在家放過牛,干過農活,他是農民的兒子。

  公元1895——1905年,丁穎在家鄉的私塾讀書,1906年考入縣城的高郡中學堂(後改稱廣東高州中學),進縣城讀書,1910年他考上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博物科,進省城讀書,1912年考取公費留學,先後三次東渡日本留學,1924年回國,先後在廣東農專、中山大學、華南農學院任教授,他被周恩來總理贊譽爲人民優秀的農業科學家,農學界一致公認爲中國現代農業科學的奠基人。

  在丁穎的家鄉建設了一座謝鷄丁穎紀念館。這個紀念館位於高州市謝鷄鎮的六位嶺上,建於1998年紀念丁穎誕辰110週年之際。

  紀念館爲八角三層亭式建築,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50平方米。館前小廣場上,矗立着一座丁穎全身雕像。

  圖4-2 謝鷄丁穎紀念館(來源:張均紹《高州勝迹》)

  (圖略)

  紀念館首層爲陳列室,布置有三大橱窗,内有三大系列陳列:一是陳列中國水稻之父——丁穎生平簡介以及他生前學習、工作、生活等情况照片;二是陳列介紹謝鷄鎮農業生産、教育設施以及工業企業、工商貿易、文化廣播等發展情况的圖片;三是陳列中央、省、市等各級領道視察謝鷄生態農業及丁穎紀念館的照片。

  紀念館中層爲接待室和觀衆休息室,上層爲敝開式結構的觀景臺。在觀景臺上,可從四面八方觀賞到謝鷄鎮3450多畝立體生態農業景觀。從山頂到山脚立體生態農業順序是;山頂種植水土保持林,山腰種植荔枝、龍眼果樹林,山下種植香蕉林,山脚集雨渠下挖魚塘,塘面養群鴨,塘中養大魚。好一派林茂果香,魚躍鴨唱的緑色生態農業景象。

  高州市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以丁穎農業理論爲指道,探索緑色生態農業的發展之路,逐步形成和完善三個農業生産系列:一是以名優品種當家,形成區域化、規模化的水果生産系列;二是以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相統一的魚、禽、果、畜綜合生産系列;三是以改革耕作制度形成的“稻稻菜”生産系列。在高州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緑色生態農業的景觀:塘下一池魚,塘頭一欄猪,塘面一群鴨,塘邊一園果。

  2他被農民稱爲“谷種佬”

  丁穎有一個很“土氣”的别號,叫“谷種佬”。他長期在廣東各地搞稻作試驗場,推廣水稻良種。推廣他培育的水稻良種,他用了好幾種方法:一是讓他的學生把良種帶回自己的家鄉試種;二是與農户訂合同,種他的良種,不管收成多少,都付給農户比往年多的稻穀;三是農民可以用普通稻穀到試驗場换他的良種,每擔只象徵性多收一斤稻穀。農民種植丁穎的良種,占了便宜,又增産稻穀,農民得益,所以很崇敬他,又很親切地叫他“谷種佬”。

  就是這個“谷種佬”,作爲農業科學家,丁穎創造了許多第一:他是世界上第一個通過用印度野生稻與廣東栽培稻“早銀尖”雜交,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株“千粒穗”水稻類型;他第一個系統科學地論证了中國水稻的起源與演變,從對稻種起源演變、稻種分類、稻作區域劃分等理論研究,到農家品種系統選育與栽培技術等應用技術,他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使他成爲中國稻作學的主要奠基人,被譽爲“中國稻作科學之父”。他還有兩個第一,一個是1952年院係調整時,中山大學農學院、嶺南大學農學院、廣西大學農學院三院合一成立華南農學院,他當了華南農學院第一任院長;另一個是1957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他被國務院任命爲第一任院長。

  3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

  廣州如今的農林上路和農林下路,據廣州市地名志説,是因爲在石馬崗有一個“廣東農林試驗場”而得名。這個“廣東農林試驗場”實際上在那裏舉辦農業培訓班,後來改名爲“廣東公立農業專科學校”。1924年丁穎回國後,經學者黄枯桐的介紹,進入這所“廣東農專”任教。後來這個“廣東農專”改爲廣東大學農學院,孫中山逝世後,廣東大學改名國立中山大學,丁穎成爲中山大學農學院的教授。

  在廣州東山“廣東農專”東側有一片田野、樹林和濕地,叫“第一農場”,丁穎與青年教師謝申在這片土地上開闢出一塊一畝多的試驗田,進行水稻種植試驗,開始了他的農學家之路。

  在這裏,我要説一説這個謝申。謝申是電白縣觀珠鎮石灣村人,1924年在廣東大學農學院半工半讀,協助丁穎搞試驗。後來赴美留學,回國後在中山大學農學院任副教授、教授、係主任,1952年院係調整調到華南農學院土壤農化係任主任,是著名的土壤學家和教育家。

  在廣州東山那一塊試驗田,整整三年,丁穎與謝申,種了六季水稻,探索水稻一生對氮磷鉀三元素的吸收規律。1926年,在附近犀牛路尾的池塘裏發現了一種野生水稻,開啓了他研究中國水稻起源的興趣。

  治學嚴謹的丁穎花了三十年的時間和精力,1927年,發表了《中國作物原始》一文,提出中國古代稻種起源問題;1929年,發表了《作物名實考》,提出探討中國古代作物的“名”、“實”及其起源問題;1939年,寫成了《澂江稻作法之考察》,系統地總結了國内水稻學界稱頌的冰期育苗法和小科密植法;1942年,發表了《純粹的科學農學觀》一文,闡明農業科學與經驗農法的關係,評擊鄙視農民、輕視農民經驗的思想;通過遍覽古籍,從植物學、地理學、歷史學、人類學、語言學、考古學等多學科進行全面系統的考察研究,三十年磨一劍,終於在1957年,發表了《中國栽培稻種的起源及其演變》,論证了華南是中國水稻發源地,也是世界水稻發源地之一,並對其演變、分類作了十分細緻的闡釋,在國際農學界引起了重大反響。1961年,他主編的《中國水稻栽培學》由農業出版社出版。他組織一批水稻科學工作者經過三年努力撰寫而成,全書七十七萬字,是當時我國水稻栽培理論與實踐的最完備的總結,是一部劃時代的農學巨著。他畢生的學術論著和主編的書籍共170多篇(本)。

  在廣州東山那塊試驗田,丁穎把他發現的野生稻命名爲“犀牛尾”,並把它與栽培水稻雜交,成功地把野生稻扺抗惡劣環境的基因轉移到栽培稻,經過八年的反復篩選,培育出“中山一號”水稻良種。以後,在石牌以及廣東各地辦稻作試驗場,丁穎帶領助手們用智慧和汗水,甚至動用了自己的家産,十幾年時間,培育出“田基度7號”、“黑督4號”、“包胎矮”、“包選二”、“白谷糯”等60多個水稻優良品種,在兩廣、福建、海南等地推廣種植。

  丁穎作爲國際著名農學家、水稻專家和農業教育家,1955當選爲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即現今的院士。按他的科學理論和應用技術上的成就和貢獻,换成今日,我認爲他應當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雙料”院士。1958年,丁穎訪問蘇聯,榮獲全蘇列寧科學院通訊院士;同年,訪問民主德國,榮獲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科學院通訊院士;1959年,防問捷克斯洛伐克,榮獲捷克斯洛伐克農業科學院名譽院士。他是中、蘇、德、捷四國院士。

  4他一生與農民在一起

  丁穎從立志從事農學、研究水稻那天起,就注定他一生與農民在一起。

  作爲農民兒子的丁穎,深知學農務農的艱苦,但他懷着爲農民吃飽盡力,“使吃不盡苦頭的中國農民開始與現代科學發生關係”的崇高民生理念,不避譏諷,不嫌冷門,過洋去日本學種水稻。

  在中山大學農學院當教授,丁穎不像許多教師那樣掖本洋教材上臺照本宣科,而是没日没夜地翻閲古農書,課餘到田間考察作物生長,到農村訪問老農,從中搜集積累資料,編寫實用的教材,親自講授《農業概論》、《氣象學》、《水稻栽培學》、《熱帶作物學》等課程。他不滿足於執教鞭、搞小實驗的學院派生涯,除了在東山農林路、石牌建起校内試驗場外,先後在高州、茂名、東莞、梅縣、惠東、韶關等地開辦稻作試驗場,多地點大面積進行水稻栽培、水稻育種和推廣良種試驗。他的學術研究、科學實驗,都有很堅實的基礎。

  1927年,丁穎費盡口舌才拿到政府的260元開辦費,自己變賣祖産作經費補充,在茂名公館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稻作專業研究機構——南路稻作試驗場,以育種爲主,同時開展灌溉、施肥、氣象、稻作分類等研究。説是試驗場,其實是兩間租來的泥房和60多畝長年乾旱的望天田,還有丁穎帶着兩名技術員和七個農民工。在試驗場裏,丁穎既是主任,又是技術員,也是場工。無論居住、伙食、衣着,甚至膚色,這位留洋教授都與農民工没有兩樣。只是每天夜裏,農民工已睡入夢鄉,他還在油燈下研究寫作。就在這個南路稻作試驗場,丁穎和他的助手先後育成40多個水稻良種。這些良種一般都具有矮秆、省肥、高産、對惡劣環境扺抗能力强的優點。

  1939年,在雲南澂江,丁穎常帶學生到彝寨去訪問彝民,把自民帶來的優良稻種分發給彝民種植,還進行田野調查,訪問當地老農,搜集野生稻,並開展温泉水抗寒育秧和緑肥肥效測定試驗。

  1963年,已75歲高齡的丁穎,“奉命”到江蘇無錫華東療養院療養三個月,住不到一個月,他硬要提前出院,去考察了蘇南幾個縣,一路走一路巡視稻田,還跑去考察全國勞模陳永康的水稻高産試驗,與陳永康切磋稻作學問。同年,親自帶隊考察西北稻作區,從河北到山西、内蒙古、陝西、寧夏、甘肅、新疆等地,不辭勞苦,看稻田,訪農民,並提出了培育耐碱耐旱水稻品種,實行稻麥輪作,利用渾濁河水沉積肥泥沙,改造鹽碱地等惠農良策。

  1964年,在丁穎生命最後的一年,五月,他再次赴陝西、寧夏考察了兩個多月的水、旱稻生産。八月,去山東調查濱湖地區水、土、氣、肥等農田基本情况,最後他病倒在山東。十月十四日,丁穎走完了他76年的“學農、愛農、務農”的人生。

  被華農師生稱爲“丁師傅”的丁穎,給我們留下了十分寶貴的財富,那就是“真誠的勞動者”的光輝足迹,“真誠的科學工作者”的大師風範,“篤學明德,躬行踐履,建業自强,求精圖新”的丁穎精神。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