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一、説一説民俗與民俗學

  鍾敬文主編的《民俗學概論》,陶立璠著的《民俗學》,葉春生主編的《區域民俗學》,這幾本書,我看過一下。我現炒現賣,在這裏説一説民俗是什麽東西,民俗學是研究什麽的。

  1什麽是民俗?

  民俗,即民間風俗,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衆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

  民俗,它也有個洋名,英語叫“Folklore”。這個“Folklore”,是由“Folk”和“lore”兩詞組成,也與我們漢語的民間和風俗兩詞相對應。

  其實,在中國,民俗一詞很早就出現,它與風俗、習俗、民風等幾個詞的意義都很相近。

  歷史的發展,除了民間,還有國家。國家這個組織一出現,官方就出現一套“官方禮儀”。在下層,在廣大民衆中,是民間風俗;在上層,在統治階級中,是“官方禮儀”。兩者對應,但兩者又相互影響,相互轉化。

  如此説來,民俗豈不是很“土”?當然不是,不能因爲民俗存在於民間,就説它土。

  民俗是民間文化中帶有集體性、傳承性和模式性的現象,是一種民間傳承文化。它大體分爲四類;一是物質民俗,指人們在創造和消費物質財富過程中,不斷重復的帶有模式性的活動,如飲食習俗;二是社會民俗,指人們在特定條件下所結成的社會關係的慣制,如人生禮儀;三是精神民俗,指人類在認識和改造自然與社會過程中形成的心理經驗,如民間信仰;四是語言民俗,指通過口語約定俗成、體集傳承的信息交流系統,如民間文學。

  民俗一旦形成,就會成爲集體的行爲習慣,並在廣泛的空間上流動和在漫長的時間上傳承,而且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着、發展着。中國歷史上婦女纏足束胸、男人留辮的習俗逐漸消亡,現今沐足、染發、美體廣泛興起;過去迎親用花轎,現今用轎車;過去“無鷄不成宴”,現今没有鮑魚燕窩不體面;過去山歌唱在山間勞動中,現今要去卡拉OK廳放鬆;小朋友過去跳繩捉蟋蟀已經過癮,現今玩下碰碰車、過山車還不够刺激;再看下農民的耕作習俗,古時刀耕火種,後來小株密植,現今抛秧撒種。

  2民俗的社會功能

  世間許多東西,它存在就有它存在的意義。民俗是應社會生活的需要而産生的,也是爲社會生活服務的。民俗不只是翫玩、看看、做做、樂樂而已,而是教在其中、效在其中、成在其中。

  據民俗學家們説,民俗至少有四種社會功能。哪四種功能呢?我跟着就給你説。

  第一種功能是教化功能,即説可以教育人。人,不能或者説很難獨立存在,一出生就生活在民間,風俗就塑造他的經驗和行爲。民間不是有句話“有樣學樣,無樣睇世上”嗎?民俗的教化功能就是這個意思。

  第二種功能是規範功能,即民俗對社會群體中每個成員的行爲具有約束作用,它像一只看不見的手,無形中支配着人們的所有行爲。即使是外來人,也要“入鄉隨俗”。

  社會規範大略可以分爲四個層面:第一層是法律,第二層是紀律,第三層是道德,第四層是民俗。我個人看法,當今社會要靠法治,要建成法治國家、法治社會,但也要靠紀治、德治、民治。

  民治就是靠民俗,大家約定俗成的東西,不好意思違反,有效之、行之的自覺性。民俗是起源最早的一種社會規範,也是一種約束面最廣的行爲規範,其對人的控制,雖是一種“軟控”,但却是一種最有力的深層控制。

  第三種功能是維係功能,即是説,民俗可以統一群體的行爲與思想,使社會生活保持穩定,使群體内所有成員保持向心力與凝聚力。

  當然,這是它的積極的一面。這個功能也有它消極的一面。弄得不好,會被人把群衆團結起來,去搞宗派械鬥,或去抗拒執法。

  第四個功能是調節功能,即説通過民俗活動中的娱樂、宣泄、補償等方式,可以使人類社會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有效的調適。一場狂歡,可以使人忘記痛苦與讎恨;聽一個美麗的傳説,可以使人充滿希望。

  3民俗學是研究什麽的?

  民俗學是研究民間風俗習慣的一門科學,是一門幫助人們認識歷史與文化、改造現實社會生活的人文科學。

  民俗學主要對民俗事象發生、發展、演變及其性質、結構、功能等方面進行理論探索,對民俗事象的歷史進行探究與描述,對全國或某一民族、某一地區的民俗事象進行綜合或單項的科學記述。

  民族學與歷史學、社會學、民族學、民間文藝學、文化人類學、歷史地理學等學科有密切的關係,有些内容彼此交叉在一起。

  民俗學,不是古董,也不是少數學者的“玩兒”,而是一門實實在在有用的學問,學術研究和服務社會的雙重意義都越來越明顯。

  大家學一點民俗學,也許會很有好處。首先,能使大家多一點民俗方面的知識,知道民俗文化具有回歸人性、暖和人心、和諧社會的社會價值以及其他許多實用價值,就會自覺地運用民俗活動爲豐富提高人民生活服務。

  我説兩件事。先説關於傳統節日的事。從民俗學來説,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這些節日,都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基本上都與農事活動,人們祈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相聯繫,其原先的主題是祭祀、紀念、祈福、團圓、祛邪、除毒、避瘟、止惡、娱樂,現代加上商貿活動。各節日又各有側重,春節拜年和團圓,元宵賞燈和吃湯圓,清明掃墓和踏青,端午賽龍舟和吃粽子,中秋賞月和吃月餅,重陽登高和賞菊。這些都是全國性的中國味很濃的,參與性、印象性、娱樂性都很强的民俗文化活動,我們有理由要尊重,要穩定,要堅持。

  近年來,人造很多節日,節慶活動到處泛濫,什麽購物節、服裝節、美食節、風筝節、書法節、水果節、鮮花節、海鮮節、豆腐節等等,人們吃的用的玩的東西,幾乎都可以用來搞個節,就差點没搞番薯節、稻穀節、小麥節。應當承認,少數很著名的特色物産,設個什麽節來搞下促銷,是有積極意義的。但不要搞得太濫,不要不自量力,不要勞民傷財,更不要變成官員的舞臺。

  另一件是關於祭祀的事。長期來,人們形成了人間、地獄、天堂三界的説法,人活着在人間,人死了超度的上天堂,未超度的下地獄。人們在寺廟、祠堂、墓地及認爲有神靈的地方,舉行祭祀,祭天、祭地、祭海、祭月、祭竈、祭神、祭祖,都是爲了祈求福佑或驅避灾禍,並大多形成制度,有明確的祭祀對象,有主祭人和參與人群,有祭祀禮儀程序,有供俸祭品。民間的祭祀,不管時間、地點、形式和規模如何,人們心想的和口念的,都是祖先神、人物神、自然神、冼太、關公、王母、馬祖、仙姑、薑太公、太上老君,一般都是“闔府統請”,神鬼一齊拜,以求平安。從民俗學來説,這是一種民間信仰。我看不出太多的迷信成份,不必要動不動就把其往封建迷信那邊推。

  其次,學點民俗學可以幫助大家加深對祖國歷史文化的認識,可以指道和輔助我們改造現實社會生活。我們應當做到,既要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民俗傳統,吸收其他民族的良好習俗,又要革除那些不適應新時代的舊習俗,自覺扺制那些不適合我國國情的洋習俗。不要以爲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也不要以爲外國人放的屁都香。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