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 支撑我省“雙轉移”發展戰略

  省政府參事室文教組的參事一直很關注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問題,2008年下半年,在學習了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争當實踐科學發展觀排頭兵的决定》之後,我們認識到,職業技術教育是一種軟實力,它必須爲勞動力素質提高和産業轉型提供教育、技能的支持;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不僅有經濟意義,還有文化意義、政治意義;特别是在當前,對推動廣東科學發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2008年,文教組帶着“職業技術教育對支撑廣東省産業轉移、勞動力轉移的作用”的課題前往東莞、清遠、河源等市進行調研,通過調研,進一步體會到省委、省政府《决定》的前瞻性和科學性,進一步認識到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也較深入地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必須認真給予解决。

  一、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黨和政府很重視教育和人才培養問題,這是科學發展的基礎。清遠市年財政收入8億元,他們拿出2億多建起了清遠職業技術學院,規模較大,他們把2007年定爲“教育年”。河源市將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列爲“十項惠民工程”之一,至今,全市已建立技術院校18所,其中高等職業學院1所,國家級重點中職學校1所,省級重點中職學校4所。調研中我們發現,在所有高、中職業院校發展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觀念問題。在社會各階層多把注意力集中於追求高學歷和名牌正規大學的情况下,許多家長望子成龍,不願子女進中職或高職,認爲進這類學校低人一等,没前途。甚至將進中職當作考普高的跳板,進高職的學生本身也有自卑感。東莞市有一位中專校長説,他們學校90%的學生,把進中專看作考大學的跳板;加上教育主管部門將招生分類、分級,造成職業技術院校生源不足,學生質量低。廣州白雲職業技術學院是民辦本科高校,他們反映:“除個别獨立學院綫上生源較充足,能在綫上完成招生計劃外,其他絶大部分分院需要通過降分和第二次補填志願,才能完成招生任務。”

  (二)政策問題。首先是主管部門,對各類職業院校投資不足,主要靠地方投資,但貧困地區財力有限,拿不出錢辦職業院校。清遠市反映:“一是校園校舍不够,無論是市屬還是縣(市區)職校,普遍是校園小,校舍少。特别是宿舍和實訓場室不够;二是設施陳舊簡陋;三是運動和生活場地不够。要改善辦學條件缺乏資金投入,學校發展處於兩難境地”。河源市也提出要求:“確保落實職業教育法提出的按學生人數平均經費標準,足額撥付職業教育經費”,他們還要求建立河源工業技術學校,需總投資4億元。但他們拿不出這筆資金。其次是師資缺乏,待遇不公。其原因是職教院校職稱評定不公,没有獨立評價體系,許多職技院校教師待遇不及普通院校,也享受不到的退休、養老保險。民辦職教院校尤甚。三是職業技術院校畢業生身份不明,定性不清,待遇偏低。例如高級技工學校畢業生究竟屬於何種學歷,是中專還是大專?身份不明,待遇自然不公。

  (三)體制問題:①從我們調查研究的清遠和河源市情况看,都存在結構不全、界限不清的問題。職教院校的層次應該是:職業技術學院本科,職業技術學院專科,高級技師學院(專科)、技工學校。但河源、清遠這樣的地級市,没有一所本科職業技術學院。我們在報上看到清遠市技師學院和技工學校招生廣告,在我們實地調查時才發現這原來是一個單位、兩塊牌子,實際上是技工學校。技師應屬於相當大專學歷,技工屬於中專學歷,中專如何培養大專的學生?②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管理體制上的二元結構。具體地説普通中專歸教育局管,中技歸勞動局管。這種管理模式會造成很多矛盾,實際上是一個利益分配問題,如何解决可探索;③技工學校過於分散。河源市技工學校校長反映,歸屬河源市的每一個縣都辦了一所技工學校,而且每個縣都規定,考生都不能考外地的技工學校,這個規定損害了技工學校的發展,是本位觀點和地方利益驅動的結果。

  二、幾點建議

  (一)加强對省委、省政府《關於争當實踐科學發展觀排頭兵的决定》的學習,特别是準確領會關於實現“雙轉移”的内涵和目的。我們理解“雙轉移”是發達地區和較後進地區在産業和勞動力轉移中達到互動雙贏。發達地區要提昇自己的産業素質和勞動力素質,並帶動不發達地區的産業發展、轉型,從而開創廣東經濟發展的新局面,進一步與世界經濟接軌。而有些人僅僅把“雙轉移”理解爲發達地區對後進地區的財力支援,有的是將發達地區的落後産業轉移到落後地區。有的是忽視了本地區的優勢來操作“雙轉移”,等等。所以,進一步學習領會“决定”精神,很重要。

  (二)可以試行發達地區和後進地區職教聯動。發達地區出錢,利用後進地區已有的職技院校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和勞動力,向發達地區輸送。河源、清遠的同志都提到,像東莞、深圳、佛山校園土地緊張,不必花巨資去擴辦那麽多技術院校。他們可以利用清遠、河源的技術院校,爲發達地區培養人才,而發達地區給予必要的財政補償就可以了。發達地區産業輸出和準入門檻,也要規範。他們不希望輸入低端産業,特别易造成污染的産業。

  (三)要盡快理順職業技術教育的體制和結構。目前河源、清遠兩市還缺乏本科職業技術學院,應盡快建立。培養技師、技工的院校性質分工要明確,技師和技工定性也要明確。要克服技工學校分佈過於分散的現象,集中人力、財力,重點發展市一級職業技術院校。

  (四)鼓勵和深化校企合作。企業要給學校資金、人力和技術支持。技校應邀請企業參與課程開發和教材編寫。企業多提供實習場所。鼓勵企業的能工巧匠應聘職業院校教師。

  (五)加强對農民工和退伍士兵的技能培養。對後進地區、山區、少數民族地區,中等職業學校可試行免費教育,深化智力扶貧。這就要求加大對培訓這部分人的財力投入。

  (六)建立和健全培養職業院校教師的機構。克服職業技術教育教材編寫和發行滯後現象。提倡職業技術院校開展科學研究,提高科學發現和發明的技能。只有這,才能更好地推動雙轉移。

  調研組人員:

  領 隊:餘慶安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副主任

  成 員:黄樹森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

  李鐘聲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

  王守昌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

  高凌飈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

  陳傳譽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

  鄧小群 省人民政府參事室人事業務處副處長

  執 筆:王守昌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文教組)
  2009年1月9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