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雲石遺址 雲石之根

  雲浮市區北面牧羊村委與高峰村委交界處,有一大片開闊的土地,中間却像盆景一樣屹立着兩座小石山。這兩座不起眼的小石山,就是古代雲石開採的遺址。這是雲浮“石材王國”的發祥地,一個創造財富神話的地方。

  山不在高,有“石”則名。在這一馬平川的土地上,曾經聳立着巍峨的大石山。幾百年來,當地人發揚“愚公移山”精神,年復一年“挖山不止”,竟將一座方圓數裏、高數百米的大石山鏟除,如今只剩下眼前一大一小兩個“小不點”,就像兩座雕像矗立着,演繹出點石成金的神話故事。

  因爲有了這麽一座名山,當地人靠山吃山,涌現出大批的能工巧匠。歷史上,一説到“鑿石師傅”,人們自然就與附近的牧羊村聯繫起來。石雕工匠們將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定爲“鑿石師傅誕”,並舉行慶祝、拜祭活動。據説這種獨特的雲石文化習俗其他地方是没有的。爲什麽要將四月初八定爲石藝工匠們特有的節日?至今仍無人解釋清楚。也許因爲四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的生日,工匠們經常雕刻佛像,遂以佛誕爲“鑿石師傅誕”。

  幾百年來,從大石山上開鑿出來的雲石産品,被切割打磨成各種裝修裝飾材料,或雕塑成各種工藝品,銷往全國各地,遠至東南亞和歐美國家。其401、402等拳頭産品,解放初還作爲廣東建材的精品裝修人民大會堂廣東廳。採自此山的國内最大的大理石工藝壁畫《天長地久》還走出國門,成爲埃及開羅國際會議大厦的一大亮點。

  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還孕育了中國改革開放後雲浮私營石材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1983年,牧羊村黨支部書記林漢暗中聯合了6户農民,悄悄地辦起了一間石片廠,到年底竟净賺了6萬元,人人成爲萬元户。這對於當時人均純收入不足300元的農村,無疑是一則轟動性的大新聞。後來牧羊村成爲當時全縣的首富村。時任省委書記林若到牧羊村視察後給予很高評價,充分肯定了村黨支部充當致富帶頭人的做法。

  這座石山從開採到停採,歷經數百年,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從本地一個石材礦山的開採,到引進世界各地的石材進行深加工,雲浮石材業發展駛上了快車道。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雲浮已成爲全國重要的石材基地之一,並榮獲“中國石材基地中心”、“中國石材流通示範基地”等榮譽。雲浮石材産品暢銷國内外,産值數十億元,造就了“石材王國”的神話。

  在雲浮石材廠遍地開花的今天,人們並没有忘記先輩們在雲石開採遺址上手鑿肩挑的歷史。如今,來這裏憑弔遺址的人接踵而至。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文物普查辦公室的專家們考察後認爲,此雲石文化遺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雲石文化的起源、發展歷程,建議就在附近建設一個雲石文化博物館,向世人展示雲石文化的魅力。

  愈是歷史的東西,愈有文化的魅力。獨立遺世的小石山,猶如一座巨大的城雕,裝點着這片迅速崛起的土地。它同時承載着數百年來石材工匠的夢想。人們期待將其打造成石文化主題公園、石文化旅遊的景點,無愧於“雲石之根、雲石之魂”的稱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