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當石頭與文化邂逅

  石頭,這與地球同齡的億歲老翁;石頭,這與自然相諧的俏皮頑童。自從與人類結緣,石頭就有了生氣、生命和生機!

  正如著名作家蔣子龍在雲浮采風時説過的一句話,文化需要故事去傳承,只有這樣的文化才具有生命力。而於冰冷、堅硬的石頭而言,一旦與文化、故事邂逅,就被賦予了靈魂,有了鮮活的生命。400多年的雲浮石藝文化正好佐证了這一點。

  走進雲浮國際石材城的産品展示大廳,就仿佛游弋在雲浮石文化歷史的長河,從開鑿石頭最原始的一錐一鏟,到現代化的切割工具,再到一幅幅精美的石藝作品,每一件物品背後都有着娓娓動人的故事……

  趟着歷史的長河,我們逆流而上。在河流的源頭,那包裹着濃濃黄銹的錘和鏟,正在静静地向世人述説着雲浮人開山劈地的决心和恒心。順流而下,一幕幕畫面接踵而來:不甘落後、勇於創新的雲浮人在日復一日的勞作中,一步步探索發明創造了更爲實用、便捷的石具,開啓了雲浮石藝新的紀元。隨着雲浮石藝的聲名鵲起,雲浮石藝走出了雲浮,走向了世界,在地球的各個角落印下了雲浮人的標記。雲浮也因爲石頭的出名漸漸繁榮起來,形成了“世界買石頭,世界賣石頭”的格局,並被冠上了“石都”的美譽。

  如果説,改革開放之前,雲浮的石材發展史是一部漫長的歷史劇;那麽,如今的石材行業就是一部寫實的紀録片,它被賦予了改革開放、反腐倡廉、人口文化、紅色革命等更多豐富、精彩的内涵!

  忘不了雲浮農民兄弟送“兩個南瓜”給省委汪洋書記的故事。2008年10月,正在我市進行專題調研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汪洋,收到了雲城區古寵村農民蘇進發送的一份特殊禮物———兩個南瓜:一個是真南瓜,另一個是做工精緻的“石頭南瓜”。蘇進發説,以前自己家裏很窮,靠種田爲生,南瓜解决了温飽。1990年起,他動員家人一起開始做石材生意,相比於價值才3元的真南瓜,用石頭做成的南瓜價值翻了100倍,石頭南瓜讓他富了起來。爲了直觀、生動、形象地説明自己生活的巨大變化,蘇進發琢磨良久,最後决定送兩個“南瓜”給書記,用故事表達一個農民感謝黨的好政策的心情。而蘇進發的“石南瓜”因爲故事,讓人們印在了心裏,並在其後的日子裏顯現出巨大的經濟效應,短短幾個月,蘇進發就賣出逾千個石頭南瓜。從此“石頭南瓜”的故事處處傳揚,成爲雲浮石材産業發展的佳話。

  文化的魅力是無窮的。屈原投江千年,《離騷》至今吟咏;唐宋灰飛煙滅,唐詩宋詞依舊熠熠生輝。竹子、鳥、馬不是文化,而鄭板橋筆下的竹、八大山人筆下的怪鳥、徐悲鴻筆下的馬却讓世人珍貴地保藏。今天,當石頭與文化邂逅,就像美酒遇上了釀藏的好酒器,逾是時間長久愈加散發芬芳;當石頭與文化邂逅,就像鋼與鐵的碰撞,迸發出燦爛的火花。在石頭與文化的水乳交融中,雲浮石藝必將綻放出令人沉醉的芬芳,閃爍着更加耀眼的光芒!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