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海Ⅰ號”第二次考古試掘情况報告

  一、項目概述

  本次試掘開始之前,考古隊先在沉箱表面進行了鑽探調查,調查面積400平方米。調查采用直徑爲0.8厘米和1厘米的不銹鋼鋼釺在沉箱表面進行下探,鋼釺長度1米至2米不等,考古隊員根據掌握鋼釺手感、聲音、彈性等多種因素對所探位置進行綜合判斷,推測其下是瓷片層,還是凝結物,或者是船體。在全站儀定位的指示下進行科學記録,並對重要的探孔進行標識,其餘探孔及時填埋,避免空氣對船體及文物的損壞作用。調查工作爲後面的布方工作提供重要依據。

  2011年3月國家文物局批準了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南海Ⅰ號”第二次試發掘申請》。試掘前我們制定了周密的發掘方案、現場文物保護預案和新聞宣傳預案。發掘過程中嚴格按照既定方案工作。發掘工作於3月26日開始5月10日結束,共計46天。共完成了6平方米的發掘任務。

  發掘過程中應用了“飽水發掘方法”、“封閉式硬探方”、“地層標本柱”等多種新方法,采集了大量文物信息。發掘過程中提取了大量水樣泥樣標本,部分檢測結果即將公佈。

  發掘出土文物共120件,其中包括瓷器、石器、金屬器、骨器、銅錢及有機物等。所有出土文物經過現場文物保護措施處理之後都已經移交給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二、主要發現

  試掘在沉箱的北、南兩區布設六個探方,編號分别爲TN3E9、TN7E9、TN4E7、T23E8、T28E8、T31E9、T28E8、T31E9分佈在沉箱北部區域,這兩個探方地層堆積情况大致相同。探方地層堆積基本上分四層:①層爲黄色粗沙層,俗稱大眼沙,厚約10公分,此層形成原因主要是2007年“南海Ⅰ號”整體打撈後,人爲撒落在沉箱泥土之上,層内並無明顯包含物;②層爲黄色細沙層,厚約20公分,此層是沉箱在海底時,通過海水搬運,留在沉箱上部的沙子,層内含有零星貝殻碎屑;③層爲黄褐色泥,厚約60公分,這一層泥粘度較大,包含物較少,比較純净;④層爲黑色海泥層,土質較爲粗糙,厚約20厘米(未全面發掘),大量貝類軀殻碎屑、碎瓷片散落在此層,這一層含有大量的文化遺物,是我們重點分析研究的地層。

  根據試掘的觀察,覆蓋於“南海Ⅰ號”船體的淤泥總量當不足200立方米。因爲沉箱總面積爲396平方米,試掘發現的船首的位置表明,船體的長度可能達不到原來估計的30米,結合淤泥堆積南區薄而北區厚的狀况和尖頭船的可能性,清除“南海Ⅰ號”船體表面淤泥的工作量並不是很多。樣品的測試顯示出,第二、三、四層内的金屬和微生物含量明顯呈遞减的趨勢,淤泥具有隔絶外來物質保護木質船體的功能。

  TN7E9探方内發現了船舷板,自東北向西南斜穿過探方東側,同時爲南側船頭或者船尾的位置指明瞭一個大概的方向。

  TN23E8探方更接近船中部,其中發現較多完整的陶瓷器,并發現一道隔艙板。隔艙板大體呈東西走向,爲推斷船舷板的位置提供了有力的參考。

  TN4E7探方發現的部分船體恰好位於隔艙板與船舷板交接的位置,同時可以看到抱樑肋骨的上緣,以及隔艙板南側殘留的油灰艌料輪廓,附近還有一段目前難以下定論的木料。可以説TN4E7探方是本次試掘各個探方中對船頭位置最具有判定價值的探方。

  首先,發現船殻板的三個探方,包括09年東側探方、TN7E9探方和TN4E7探方,其位置是自東北向西南方向排列的,水平落差不大。各探方内的船殻板之間表現出承接關係,與E軸之間所成角度分别大約爲80度、70度和45度,且都在同一個方向上。TN4E7探方内的船殻板與另外兩個探方的情况相比,無論水平方向上還是垂直方向上,其向船體中心抱合收攏的趨勢都要明顯得多,這是我們判定船頭位置在沉箱南側的决定性依據。

  其次,TN23E8和TN4E7兩個探方内的隔艙板與E軸所成角度都約爲西偏北6度,而隔艙板是與船體中軸綫垂直的,據此即可以判斷船體在沉箱内的走向並非居中,而是自東北向西南略有偏斜。此外,09年東側探方所發現之船殻板最靠近沉箱東側内壁的邊沿大約位於E11,而TN4E7船殻板則在E7的西側,兩者之間跨度接近5米。TN4E7内未發現龍骨或者艏柱等可以表明船體中軸綫的證據,據此可以認爲船體的中軸綫應該E6以西的位置,而E6本身即爲沉箱南北中軸綫。而船頭的位置則應順着船殻板延伸方向移動,故基本可以確定其位於TN4E7探方的西南側。

  綜上所述,“南海Ⅰ號”的船頭位置初步認爲應該在沉箱的西南角附近區域。

  這次試掘出水器物總共有120件。按照質地可以分爲瓷器、石器、金屬器、骨器、銅錢及有機物等。其中,瓷碟10件、瓷罐5件、瓷盒15件、瓷壺4件、瓷盤4件、瓷瓶20件、瓷碗50件、石器1件、骨器1件、金屬器1件、銅錢9件。另,有機物類標本2件。

  三、水體樣品采集

  “水晶宫”是長62、寬40、高12米的大型水缸,水體總量:29760立方米。爲了獲得盡可能詳細的水體資料我們需要分層采集水體樣品。考古隊員利用潜水技能潜至沉箱外側水底,用玻璃試管逐層采集不同深度的水體樣本。采集成功的水體樣本密封遮光保存並送至檢測實驗室。

  四、發掘技術與工作方法

  1.飽水發掘方法

  從本質上講,2011年“南海Ⅰ號”考古試掘所采用的方法既不是田野考古的,也不是水下考古的,我們稱之爲“飽水發掘方法”。使用這種方法發掘要求水晶宫的水位下降,其限度是降低到沉箱淤泥表層以下20公分左右。在今年的發掘工作中,水晶宫内的水位一直保持在沉箱頂端以下20公分左右,相當於沉箱内淤泥表層以下10—20公分之間。按標準降低水位以後,船體和船載的文物仍然是處在水位以下的。發掘過程中除了保证發掘水位足够高以外還要淋水作業。渾濁的泥水直接影響攝影繪圖等資料采集工作,因此我們必須先把這些泥水抽掉才能進行下一步工作。試掘過程中我們用水泵把沉箱周圍的原生海水抽取上來,噴淋在船體和船貨上,用清澈的海水把泥水置换掉這樣在保证文物遺迹被水浸泡的同時又能够進行資料采集工作。由此可見,“飽水發掘方法”的特點是在水環境中進行作業,避免船體和船載的文物暴露在空氣之中。

  2.封閉式硬探方

  鋁制硬式探方是用鋁材組裝的方形框架,目的是預防塌方和引導泥水從探方壁下滲出。探方布設的位置需要根據全站儀的測量確定。

  3.地層標本柱

  爲了能够觀察到淤泥堆積的原始狀况,在探方發掘前,先用一根直徑5、壁厚2.5、高60公分的醫用玻璃試管順着預設探方壁的邊緣,鏇壓進淤泥之中,相當於柱取樣,待下挖60公分後,再另續一支同樣的玻璃試管,因此完全可以保证淤泥堆積取樣的連續性, 使沉船上部淤泥堆積能够準確直觀地展現出來。基於這種方法,可以通過試管中淤泥堆積的樣本進行層位劃分,逐層揭露沉船上部的地層堆積,並進行觀察、分析各種堆積層位形成的原因,收集各種信息,指導發掘工作,處理各層次的遺迹。

  玻璃試管材質的選定,尺寸的確定都經過了多次試驗。較薄的管壁能够更真實地反應地層顔色,但是更容易破碎;較厚的管壁雖然更結實但却影響了地層本色;更長更粗的玻璃管雖然能够套取更多的地層標本,但是却更難運輸。

  地層標本柱同樣需要密封遮光保存,而且嚴禁顛倒位置擺放。位置倒置或者傾斜都會影響地層分界綫,使其變的模糊難以分辨。

  4.泥水問題的解决

  “飽水發掘方法”必須解决探方内的排水問題。在發掘過程中探方内會出現大量積水是我們的預料之中的,硬式探方壁的設計本身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緩滲水的速度,這樣我們只需要解决底層積水的問題。爲此,主要采用抽水泵和海綿吸水的方式來解决探方内積水的問題。抽水泵使用的是一款卧式單極單吸清水離心泵,并且爲了使其能够勝任抽泥水的任務而進行了一定改裝。對於細微部分的水分則采用吸水性較好的海綿來清除水分,我們準備了12種不同密度不同回彈力的海綿,經過試驗篩選後,决定使用002號和007號海綿。在本次試掘的工作實踐中,以上的排水方法效果比較好,爲發掘工作的展開提供便利。

  5.浮選法

  浮選法在田野考古中應用比較多,在水下考古中的應用這還是第一次。在發掘時,我們將探方内的泥沙分割成25個方形單位,每個小單位爲20×20×20立方厘米,提取後分别獨自存放在編號采集箱内,通過浮選法進行篩選和過濾,每一層都在指定的沉澱箱中浮選和沉澱。沉澱後的泥沙依舊保存,待回填時使用。按照層位的順序,最下面的泥樣最先回填,最上面的則最後回填,以求最大限度地保護“南海Ⅰ號”的木質船體和船載文物。

  6.測繪方式

  “南海Ⅰ號”的發掘工作將持續數年,發掘材料和數據的通用性尤其重要。全站儀能够快捷準確的測量,數據能通用。但是全站儀測得的數據比較生硬難以表現船體結構等細部特徵。“平面垂直攝影結合AutoCAD描圖的測繪方法”恰恰能够彌補全站儀的不足,它更擅長表現船體細部。兩種測繪方法的結合爲我們節約了大量現場時間更讓我們獲得了更爲精確的數據資料。

  五、結語

  1.本次試掘完成了既定目標確定了船首的位置在沉箱南壁偏西的位置。

  2.試掘過程中提取了100公昇水體樣本,15000克泥土樣本和少量沉箱壁實物標本進行了檢測。

  3.試掘工作應用了多種科學手段進行文物信息提取和文物保護,爲全面發掘“南海Ⅰ號”探索了新方法積累了新經驗并且提高了發掘工作的科技含量。

  劉志遠(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