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央電視臺第九頻道推出大製作:《南海Ⅰ號》之一“南海沉船”

  【編者按】海難是寫了一半的劇本,後人肩負着續寫結局的重任。這是一艘沉没海底近千年的古船,這是迄今發現的最大、最完整的宋代船隻,這是一次在國内外首創的水下整體打撈行動。圍遶着“南海Ⅰ號”的工作背後,却是新中國水下考古事業從無到有的完整歷程,更是新中國文物工作者思想理念從考古到文化遺産保護的轉變歷程。12月2日至4日,由國家文物局和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的三集大型高清紀録片《南海Ⅰ號》在央視第九頻道連續播出。本書摘録該紀録片解説詞,分第一、二、三集刊出,敬請讀者垂注。

  2002年4月的南海上下川島海域,海水變得温暖了許多。崔勇像往常一樣躍入海中,開始作業。27米深的海水,幾分鐘就可以潜入海底。然而,這一天崔勇視野中的海水,比往日清澈了許多。於是,他沿着海底慢慢潜行。突然,一段木頭狀的物體清晰顯現出來。對於水下考古隊員崔勇來説,這正是他此前無數次觸摸到却又從未看清過的海底文物。影像最終見证了驚喜的發現,一段塵封海底的歷史,即將浮出水面……

  一、船頭探方内的新發現

  10年後,距離崔勇下海十幾海里的地方,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水晶宫内,一次特殊的考古試掘即將進行。自從出水以來,“南海Ⅰ號”就被裝在這個巨大的鐵箱中,厚厚泥沙覆蓋下的船艙裏,會有什麽樣的發現,人們不得而知。2009年,考古隊員對“南海Ⅰ號”曾經有過一次同樣的發掘,然而人們面對的依舊是無盡的謎團。從1987年這條古沉船第一次進入視野,每當人們一次次想靠近它,觸摸它的時候,它却像一位神秘的朋友,忽而留下些許驚喜,忽而却又不知所踪,這樣的波折,讓20多年的時光轉瞬即逝,也讓一代代考古人員和越來越多的公衆對這次試掘滿懷期待。

  試掘探方分别位於船頭和船尾,船頭探方内,考古隊員突然有了發現。這是船體的部分,位置大約是船舷板,船板木料依然如新,讓人倍感驚奇。附着的海洋生物仿佛還有生命,一如當年和這條船共同破浪遠航。800多年前的時空就這樣定格,緊挨着舷板,船貨層層叠叠,不同器型的瓷器錯落擺放,狹小的空間被最大程度利用起來,這也是南宋時期遠洋商船的典型特點,甚至可以看到這樣的細節。

  文字的出現,也讓遥遠歷史真實而又生動起來。一件件瓷器不斷出土,冲刷過後的潔白、温潤,仿佛流逝的時光從未起過作用,文物數量巨大,保存如新也是這個沉船遺址的特點。25年來,對“南海1號”的發掘總是這樣的結果,大量文物的出現,却帶來一個個未知的期待,空前、神秘、無價這樣的詞語,總會和它聯繫在一起,一次次探察,一個個謎團。時至今日,人們都無法説清這條沉船的來龍去脈。即便近距離貼視,我們還是無法完全洞悉“南海1號”完整的身世。這究竟是怎樣一條沉船,它是如何來到我們身邊,它的身上又經歷着怎樣的故事?

  二、金鏈現身埋伏筆

  在廣州打撈局的歷史檔案中,有這樣一段記載。1987年,英國海洋探測公司在荷蘭圖書館查到一條名爲“萊茵堡”號的古沉船,該船屬東印公司,載有白銀6箱,錫錠300多噸,當年8月份,中國救撈總公司决定和英國海洋探測公司合作打撈這艘外國沉船,由下屬廣州打撈局具體承擔這一業務。尹干洪是當年那次打撈行動的現場總指揮。在海底尋找沉船無論掌握多麽詳盡的資料,擁有多麽先進的儀器,都無异於大海撈針一般艱難,這是多年海上作業經歷帶給尹干洪最大的感受。而1987年的這次中英聯合打撈行動,便是一次印证。

  探測的開始充滿着樂觀和憧憬。帶着專門從英國運來的先進儀器,在資料記載的範圍内,聯合打撈隊開始了探測作業。時間一天天過去,預定海域也被搜尋多遍,打撈隊員甚至走訪了當地的漁民,即使是偶爾獲得的蛛絲馬迹,也會引來一陣興奮和期盼。然而,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那條神秘的“萊茵堡”號沉船竟然杳無踪迹。他們除了找到幾條現代沉船外,一無所獲。此時,中英聯合打撈隊面臨着這樣的現實,資金即將用盡,臺風即將到來,最初的希望已近絶望。

  一天上午九點,聲納被再次放到海中。幾輪搜尋之後,突然,儀器顯示海床表面有一個小小的凸起。這是一個多麽小的凸起,它的大小也許只有1米見方,很難與排水量達800多噸的“萊茵堡”號産生關聯,以至於英方負責檢測儀器的凱爾文先生視而不見。然而,尹干洪却突然對這個凸起物産生了興趣,他决定立刻派潜水員下水。

  那裏是南海上下川島海域範圍,海水深度有27米。由於洋流帶起的泥沙,海底能見度幾乎爲零。靠着微弱的潜水燈光,潜水員在海底小心翼翼地仔細搜尋。不久,他便發現了凸起在海床之上的一塊物體,再靠近觀察和觸摸,這塊仿佛礁石的凸起物上還掛着密密麻麻的漁網。七、八米長,兩、三米高,這似乎是一條船的桅杆,難道這就是兩個月來苦苦尋找的那條“萊茵堡”號沉船嗎?於是,潜水員從凸起物上摳下一塊樣本後立刻浮出了海面。樣本是一塊木頭,外表包裹着海底泥沙。尹干洪與英方商量後,决定用機械抓鬥試抓。

  交通運輸部南海救助局書記尹干洪:“連泥帶水都一起上來,上來就用消防沙龍頭一冲,用消防龍頭冲乾净,冲完以後,一些瓷片,一些鐵器金屬構件放在上面,我們當時也不怎麽在意,包括船上一些木板,一些像桅杆一樣的物件。”

  在廣州打撈局的調度日誌上,中英聯合打撈隊的這次作業被詳細記録下來,在第一抓鬥没有什麽收穫的情况下,第二抓鬥又下水了。十幾分鐘後,滿滿一抓鬥海泥在人們期待的目光中出水了。一點一點地冲刷,露出來的依然是瓷器碎片,人們的眼光也隨之漸漸黯淡。突然,淤泥中,一個特别的物件出現了,一位潜水員立即將它從泥沙中拿出來,冲洗乾净後發現,這居然是一條長長的金鏈。

  交通運輸部南海救助局書記尹干洪:“我們作爲百姓,作爲普通人,尤其那個時候,還不會把文物鍋碗瓢勺這些東西看得很重,不會把它當作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東西。我們只看見黄金,這下子感覺到它是值錢的東西了。”

  金鏈的出現,引起了一陣驚呼,因爲它的長度和份量,似乎超出了現代人對黄金飾物的想象,船上終於有了久違的笑語。葡萄裝飾的環狀搭扣,人字形花紋結構的鏈身,這條長1.7米,重0.6千剋的金鏈,竟爲一條古沉船的發現埋下了伏筆。最後清理的結果,還有許多完整如新的瓷器。這是一個充滿矛盾的現實,帶來驚喜的器物,却明顯不足於苦苦找尋的“萊茵堡”號。幾經考量之後,中方果斷中斷了這次打撈,將這些器物帶回了廣州鑒定。

  三、似曾相識“燕”歸來

  1974年,廣東省博物館曾經在西沙群島開展考古發掘,這也許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針對海洋的考古行動。今年78歲的徐恒彬教授是當年考古隊隊員,他在西沙群島第一次看到了位於海底的中國文物,不過這些文物大多都是碎片。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教授徐恒彬:“因爲我們看到的瓷器多數是在礁盤上,因爲礁盤上的瓷器它受海水不斷地冲刷,所以它有些是在滚動,所以很多都是破碎的。”

  13年後,1987年,徐恒彬已是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一天,交通部廣州打撈局送來了一批海底出水的器物請求鑒定。刹那間,徐恒彬感到自己心跳的加速,這些器物是那樣的似曾相識,他的記憶立刻回到了1974年在西沙考古現場所看到的瓷器碎片。此時,當這些瓷器以完整的形態出現在他的面前,徐恒彬知道一次重大的考古發現即將到來。

  送來的這批器物,有瓷器、 銅器共247件,以瓷器爲主,年代大約爲宋元時期,它們應該來自一條海底沉船。1987年8月,廣東省文物部門正式宣佈,在廣東臺山上下川島海域發現了一艘古沉船,沉船遺址被命名爲“廣東南海宋元沉船遺址”。

  來自那條沉船的部分文物,無論是晶瑩剔透的瓷器,還是粗檏厚重的陶器,都器型完好,質地如新。它們分别來自景德鎮、龍泉、德化、磁竈等不同窑址。宋元時期,不同窑口的瓷器如此集中地出現,這在中國考古發現上還是第一次,以這樣的形式,這條沉船完成了驚鴻一瞥的亮相,而這只是它日後傳奇故事的開始。

  四、拍賣會鎩羽而歸

  沉船所處地點位於一條海上貿易航綫,由中國東南沿海出發,經東南亞,直到非洲等地,在專家的眼中,這條航綫被稱爲“海上絲綢之路”。歷經千百年歲月,海上絲綢之路神秘而又抽象,這裏發生的故事,只有零星記載的文獻流傳,更多的綫索則來自沉没在海底的商船。今天,這些位於水下具有研究價值的文物和遺址被人們稱爲“水下文化遺産”。只是相當長的時間内,國人對水下文化遺産並没有太多的概念和關注,在這條沉船被發現一年前,一個令人尷尬的故事真正激發了人們對水下文化遺産的興趣。

  1986年1月29日的新聞聯播報導,當年四月一大批200年前的中國瓷器將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拍賣。這是一條在當年引起全國關注的新聞,一次拍賣即將在荷蘭舉行,拍品是一船貨色齊全的清代青花瓷,拍賣會以“南京船貨”命名,巨大的廣告語,吸引着幾乎全球文物收藏者的關注,這些瓷器數量竟然達到8萬件,來自英國人哈徹1985年在南中國海打撈出的一艘中國商船。幾經交涉,中國政府依然無法阻止這次拍賣。爲了瞭解和研究這些來自海底瓷器的價值,國家文物局最終决定派人參加這次拍賣。兩名中國專家馮先銘和耿寶昌,懷揣3萬美金來到荷蘭,國家文物局給兩位先生這樣的指示:購買幾件瓷器,資金使用限度不超過瓷器價值的3倍。就這樣,他們走進了拍賣會所在地希爾頓酒店。

  故宫博物館瓷器專家耿保昌:“那個廣場上汽車呀,擺得滿滿當當,就跟今天停車場一樣的擁擠。但是由於停的車我不知道啊,當地人説這些車都不是機器做,都是手工製作的豪華車,就是這樣來自世界各國的億萬富翁。”

  也許是第一次面對中國政府派來的顧客,佳士得公司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他們帶着馮先銘和耿寶昌參觀了整個拍賣場地,同時把象徵着貴賓的一號拍賣牌給了兩位中國專家。然而,在10天的拍賣時間裏,兩位中國專家甚至都没能舉起手中的拍賣牌,因爲這批中國瓷器的最後成交價格竟然高出了起拍價十倍。最終,他們只好帶着分文未動的3萬美金返回中國。

  五、國人進軍水下考古

  這次經歷讓耿寶昌刻骨銘心,回國後他向國家文物局遞交了一份書面報告,建議中國考古應向水下考古領域拓展,這也是那個時期中國文物工作者共同的心願。拍賣會結束那年冬天,在山東兖州考古工地的工棚裏,時任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的俞偉超,找到30出頭的考古隊員張威,談起了水下考古。這是一次改變命運的談話,那時的張威,根本不知道水下考古是什麽,然而俞先生的一句話他記到了今天:水下考古是一個全新的領域,需要有人去開創。

  一直以來,潜入水下進行調查和發掘工作是考古學家的夢想,直到1943年 ,法國海軍發明瞭水中呼吸器,人們在水下才有了較多的自由,也才有了進行水下考古的基本條件。1960年,美國考古學家喬治巴斯對地中海一條公元7世紀的沉船遺址進行調查和發掘,由此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水下考古。

  2011年6月12日,國家文物局在寧波舉辦了首届國家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培訓班,學員不僅需要學習潜水和水下作業的技能,他們還要學習水下文化遺産的研究和保護。相隔25年,這樣的進步讓張威無法想象。1987年5月,張威和同事楊林收到了一份國外邀請,前往荷蘭參與一個水下考古項目。然而,出乎荷蘭人意料的是,這兩位中國人連最基本的潜水都不會。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張威:“他主觀上感到因爲中國是這麽長海岸綫、領海,海上絲綢之路很有名,中國應該有搞水下考古的這種項目的人。”

  從學習潜水開始,中國的水下考古就在异國他鄉邁出了第一步。新奇的裝備,一次次的出海探測,就這樣楊林、張威和一年後派往日本學習的王軍,成了中國最早的3位水下考古隊員。1987年7月,張威和楊林結束了在荷蘭的培訓。一個月後,中英聯合打撈隊有了那次石破天驚的意外發現。就在這一年,由國家文物局主持,多個國家部委共同組成的國家水下考古協調小組成立,年底在國家文物局的組織下,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學研究室在北京宣告成立,中國人由此進入水下考古的領域。

  國家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主任、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院長劉曙光:“由國家來主導其實就是由中央政府來主導,這個格局不是今天才説出來的,而是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國家開始有水下考古那個時期就已經確定下來了。”

  位於廣州市南洲路146號的廣州潜水學校,是我國惟一的全日制潜水學校。1988年4月6日,國家文物局組織的全國首届水下考古潜水培訓班在這裏舉行,學員共有9人,這是我國自己培養水下考古隊員的開始。和田野考古不同的是,水下考古需要考古人員具有專業的考古知識和潜水技巧,地球雖然大部分被水覆蓋,但人類生理機能的進化,只適應於陸地環境,在水下每10米就是一個大氣壓,水越深,壓力越大,光綫越暗 甚至一片漆黑。能够在人迹罕至的水下環境中實現考古作業,最爲重要的保障就是一個人身心的忍耐極限和良好心理。從1988年至今,國家文物局先後舉辦了5期水下考古隊員培訓班和一期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培訓班,近百名水下考古隊員從這裏走向了江河湖海,如此規模,已是國際水下考古領域的重要力量。

  俯瞰中國大陸沿海,海岸綫形成一條優美的弧綫。在古代,東南沿海一帶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1987年,南海發現古沉船的消息傳來,這片熟悉而陌生的海域,便吸引了衆多期待的目光。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水下遺産對於我們有着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古國來説,它資源極其豐富,特别是我們過去關注的9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實際上有300萬平方公里的海疆有着大量的歷代的水下文化遺存。”

  1987年南海發現沉船的消息,讓廣州的一位年輕人産生了極大的興趣。在省圖書館工作的謝暉想要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去觸碰這個陌生的領域。他開始翻閲各種古籍,尋找其中關於沉船海難的記載,最終的結果讓他自己都大吃一驚 。

  省圖書館古籍部研究員謝暉:“因爲沉船的話,有時候一筆而過,有的時候幾條船沉下去,有的時候十幾條船也可能一筆而過,所以記載的話,大概是有2000多艘吧。”

  浩瀚的典籍中,一條條沉船走到了人們的面前,2000多艘沉船僅僅是鴉片戰争前廣東地區古籍的記載,而整個中國海域究竟有多少條古代沉船,這也許永遠是一個無法解開的謎。

  紀録片鏈接——臺前幕後

  立體化思路

  《南海Ⅰ號》紀録片拍攝過程中涵蓋了中國水下考古和文物保護,從無到有,一直到在世界考古界佔據着重要地位等内容。主創人員將“南海Ⅰ號”考古所發現的中國歷史,發掘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和困難,以及未來再發掘可能出現的問題,以一種畫卷的形式展現。片中力圖展現中國水下考古的價值,包括衆多獨家、未曾面世的解密性影像和富有震撼性畫面,立體化呈現古沉船信息。

  真實的風格

  紀録片《南海Ⅰ號》以真實作爲本片的整體風格追求,在結構内容上,追求故事叙述引人入勝,力求全片大氣的風格和品質,讓觀衆沉浸於“好看”的同時,更要引發深層次的理解和思考。

  主創人員秉持“真實的事例、生動的細節、動人的情感”的創作原則,以探索、揭秘的創作手法,從細節、故事和人物入手,運用發現的視角和叙述方式來層層推進,在展現觀衆感興趣的文物發掘、謎團解惑等内容的同時,以事實和畫面説話,既讓觀衆深刻瞭解到中國水下遺産的價值,又讓觀衆看到水下考古工作者和文化遺産保護工作者卓越的智慧和他們爲保護中國的水下遺産付出的長期、艱辛的努力。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