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央電視臺第九頻道推出大製作:《南海Ⅰ號》之三“浮出水面”

  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是一座以沙灘聞名的海島。這幾天,島上的熱點却是沙灘上的一座博物館。相對於大多數博物館,這裏最出名的展品却隱秘在一片水下。這個巨大的水池,裏面浸泡着一個長35.7米,寬14.4米,高7.2米的大鐵箱,神秘的展品就保存在這個鐵箱之中。它的真容人們却無法看見。

  一、發掘即將展開

  幾天來,廣東省各個文博單位的水下考古隊員匯集於此,位於水中的鐵箱,是他們的作業目標。與此同時,圍遶着鐵箱的準備工作緊張而又有序。鐵箱之中是一條長約30米,寬9.8米的宋代沉船。沉船來自中國南海27米深的海底,它就是“南海Ⅰ號”。

  傍晚,考古隊員爬上博物館拱形的穹頂,準備給鐵箱拍照定位,特殊的拍攝角度爲的是完成一張平面照片。依據這張照片,考古隊員可以在鐵箱上精確地劃定發掘範圍。面對即將展開的發掘,各種方案和計劃不斷討論和制定。考古隊員的緊張和慎重,源自發掘對象的珍貴,也因爲即將采用的方法和模式。

  這次考古,首先要將水池中的海水放到鐵箱表面以下。之後,考古隊員會在近似陸地的環境下展開作業。在外界環境人工可控的條件下,以田野考古的方式發掘水下沉船遺址。在中國乃至世界考古領域,前所未有。2011年4月3日,對“南海Ⅰ號”的試掘探察就這樣開始了。

  800多年前的一天,一條中國海船滿載外銷瓷器,揚帆出航,準備沿着海上絲綢之路進行海上貿易。然而,出發不久它就沉没在了海底。1987年8月的一天,中國南海上下川島海域27米深的海底,這條沉船被中英聯合打撈隊意外發現。之後,這條不期而遇的沉船被命名爲“南海Ⅰ號”。從那時起,這條沉船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這其中因爲沉船上出水的文物,精美神秘的金器、完整如新的瓷器,這其中還因爲沉船濃縮着中國水下考古從無到有,步步前行的歷程。

  2002年4月,中國水下考古隊員崔勇在海底拍下了一段影像,這是至今惟一一段顯示這條古船沉睡海底的視頻。直觀的影像爲專家分析沉船的狀况提供了準確的信息,保存完好的宋代古船驚現海底,在世界範圍尚屬首例。

  二、以待研究的文物遺存

  這是位於船頭一帶的探方,打開的位置,就是“南海Ⅰ號”的貨艙。一切依然定格在800多年前的瞬間,瓷器緊密擺放,器型規格清晰可辨。如此大尺寸的粉盒並不常見,也讓它成爲這次試掘的樣本之一。從船艙内取出的每一件器物,都經過仔細清洗,清洗的對象甚至包括瓷器周邊淤積的海底淤泥。這樣的程序下,任何細微的文物遺存都得以保留,以待研究。這是大粉盒中的淤泥樣本,那些大尺寸的粉盒還套裝着小粉盒,淤泥就來自於大小粉盒的間隙之中。它們是海底泥沙的滲透,還是粉盒中的原本就存在的内容呢?

  “南海Ⅰ號”沉船試掘考古隊隊員陳波:“在船裝船貨的時候,這種大小不一的粉盒肯定要大的套小的,它節省空間。所以,我們初步懷疑,這些東西應該是它可能中間有空隙,會防止它撞破,會放一些填充物。”

  一捧淤泥,幾塊殘片,點點綫索就讓我們真切地感知千百年前人們社會生活的細節,由此有了準確的實证。相對於當年海底黑暗中的摸索,今天的發現令人難以想象。當沉船以這樣的方式展現在我們面前,每個歷史信息都會一一呈現。然而,從27米深的海底“南海Ⅰ號”是怎樣進入這個巨大的鐵箱,又來到“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呢?這其中有着怎樣的故事呢?

  三、大膽設想整體打撈

  “南海Ⅰ號”沉没的地點,是南海一處漁場所在。這些年來,打漁器械不斷機械化、大型化,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南海Ⅰ號”開始受到越來越大的影響。根據記録,1987年,中英聯合打撈隊曾觸摸到“南海Ⅰ號”的桅杆,但在2001年大規模探察時,這些遺迹已經消失。面對這樣的環境,究竟采取怎樣的方式才能保護這條價值無法估量的沉船呢?國際上,對於古代木質沉船,一般會采用原地發掘的方式,首先打撈沉船船貨,對於船體的發掘,大多會在水下將沉船解體、標號,出水後再加以拼裝。這種方法相對成熟,但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沉船保留下來的原生態信息。面對着這條珍貴的沉船,爲了更好地保護它,中國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把“南海Ⅰ號”整體打撈上來。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論证怎麽樣對它進行考古發掘的時候,就非常地慎重,召開了應該説七八次的專家論证會,來討論到底怎麽樣做這麽一艘重要的船的水下考古。”

  “南海Ⅰ號”沉没海域臺風頻發,海底能見度幾乎爲零,這樣的環境讓原地發掘難以實行。而要整體打撈這艘船,人們又面臨着諸多難題。沉睡海底800多年“南海Ⅰ號”的船體,已經無法受力,打撈過程稍有不慎,船隻就會解體。同時,研究結果表明,包裹在“南海Ⅰ號”周圍的淤泥,是沉船保存至今的關鍵。要讓“南海Ⅰ號”出水後依然受到保護,就必須把沉船和包裹它的淤泥共同打撈出水,計算下來,打撈的重量甚至可能達到幾千噸。

  廣東省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時任廣東省文化廳副廳長、“南海Ⅰ號”整體打撈執行總指揮的景李虎:“全世界都没有這樣做過,我們這個思路能不能够被考古界的專家和主管部門國家文物局所認可。認可之後,我們能不能做出來穩妥、完善的打撈方案,做出這種打撈方案來專家、學者方方面面能不能論证通過。第四個問題,即使論证通過了,我們有没有這樣的技術力量去實施。”

  2003年初的一天,水下考古隊員崔勇走進廣州打撈局,在那裏,他遇到了時任廣州打撈局副總工程師吴建成。寒暄過後,崔勇遞給他一摞有關“南海Ⅰ號”的數據資料和一份打撈要求。當吴建成得知“南海Ⅰ號”整體打撈的設想,他認爲這個想法近乎天方夜譚,甚至有些可笑。

  廣州打撈局副局長、“南海Ⅰ號”整體打撈現場總指揮吴建成:“打個比方,就像一張濕的報紙,包了一大摞的鷄蛋,要把那個東西不破壞,全部打撈起來,就是紙包着鷄蛋,要把它從泥裏面撈出來,這個確實很困難。”

  四、 “沉箱”得到基本認可

  爲了修建位於水中的橋墩,工程人員會在施工的位置用鋼板包圍,形成一個密不透水的局部空間,這樣的技術叫做圍堰。决定參與“南海Ⅰ號”整體打撈後,吴建成一下子就想到了圍堰。

  和橋墩的施工不同,“南海Ⅰ號”打撈用的圍堰不僅僅是隔絶周邊環境,它需要一個底部,能够把沉船托出水面。同時,還需要保護沉船周圍的淤泥原貌出水。如果是這樣,現實中的圍堰就需要改變。它要插入沉船底部淤泥之中,同時在海底安裝箱底,最終才能實施打撈。經過改變後的圍堰,被吴建成稱之爲“沉箱”。2003年底,這個大膽的計劃在“南海Ⅰ號”整體打撈及保護方案專家論证會上,得到了基本的認可。

  廣東省文化廳廳長方健宏:“不僅能够使得船裏面大量精美的文物,展現在世人的面前,而且還能够把我們水下考古保護的新的一些科研的課題、重大突破記入史册。”

  五、整體打撈和保護方案獲批

  以現有工程技術經驗,無論選擇何種方式,整體打撈一條800多年前的木質古沉船,都没有先例可循,人們面臨的困難更多來自於想象。相對於具體制定打撈方案的吴建成來説,這次打撈是一次工程技術上的極大挑戰。而對於提出這一要求的文物工作者來説,這更是一項不容有失的使命。

  廣東省文物局副局長魏峻:“工程技術的這一塊角度來制定方案這部分的内容,是由打撈局來承擔的,但是對於我們水下考古人員,我們主要一方面是提供沉船的相關背景材料;另外一方面就從這種文物保護的角度出發,要對方案的工程,包括它的技術細節進行調整。”

  2006年6月17日,從第一次專家論证會開始算起,近三年後,廣東省提出的整體打撈和保護“南海Ⅰ號”的方案,最終獲得了國家文物局的批準,一次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上史無前例的考古行動即將開始。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這個行動本身是人類社會對於水下文化遺産從來没有做過的一件事,也宣誓了我們對於水下文化遺産的尊重和保護的决心。”

  六、整體打撈進入實質操作

  爲“南海Ⅰ號”量身打造的沉箱,距離2003年吴建成提出最初的方案至今,歷經不斷的設計和改進,此時,這個重達530噸的鋼鐵構件終於出發。沉箱分上下沉井兩部分,下沉井高5米,底部設計爲向内收縮的斜角,方便沉井順利地插入海底淤泥中,上沉井的底部預留了36對方孔,36根底樑將從中横穿而過,横樑穿過後將形成一個箱底。此後,下沉井將留在海底,上沉井帶着“南海Ⅰ號”浮出水面。

  5月17日上午10時,沉箱被拖到“南海Ⅰ號”的正上方。一個半小時的調整後,11時45分,沉箱緩緩下水,準確地“罩”住沉船,完成了“南海Ⅰ號”打撈工程關鍵的一步。

  七、考驗接踵而至

  沉箱下水到位5天後,按照工程設計,此時,箱底應該切入海床10多米,整個沉箱完全罩住沉船,進而展開下一步流程。然而,深入海床4米後,沉箱却停止不動了,這樣的狀况讓打撈人員始料不及。

  廣州打撈局副局長、“南海Ⅰ號”整體打撈現場總指揮吴建成:“我是怕按照計算來説,和我們經驗來説,那個鋼沉井到位了以後,怕它繼續下沉。”

  爲了防止沉箱不斷下沉,打撈計劃原本還有在海底灌澆混凝土加固海床的預案。從來没有人想到,上千噸的重壓下,鋼鐵沉箱,居然無法切入柔軟的海泥,這是什麽原因呢?這就是包裹着“南海Ⅰ號”的淤泥,即使浸泡在水中,它也不像普通泥土一般散開。

  八、提前抽泥程序助沉箱下沉

  增加重量,這是大家最先想到的方法。原本,爲沉箱準備的水泥塊是空心的, 當下壓重量不够的時候,打撈人員向水泥塊内澆灌砂漿,使它的重量大大增加。那時,吴建成等人還没完全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在他們看來,只要增加重量,沉箱總會下沉到位。然而,當所有準備的水泥塊都壓下去後,情况依然没有好轉。

  廣州打撈局海洋工程處處長、“南海Ⅰ號”整體打撈現場副總指揮王仁義:“實際上,按我們正常的情况下,我們預置的水泥壓塊,這麽多全部壓下去是能到底的,後來全部加上去以後,還是只壓了一半。”

  此時,廣東陽江海陵島的海灘上,爲“南海Ⅰ號”上岸準備的臨時碼頭正在修建,打撈現場的水泥塊都用盡後,這座已近完工的碼頭又開始拆卸,水泥塊被搬運到打撈現場,全部壓到沉箱之上,甚至打撈船上的一個抓鬥都被壓上。就這樣,沉箱緩緩下降。距離成功還差兩米時,它却又停住了,此時沉箱上的壓載重量,已經到了4000多噸,超過計劃重量整整4倍。

  廣州打撈局總監、“南海Ⅰ號”整體打撈現場打撈總監劉偉良:“就是罩住‘南海Ⅰ號’鋼箱的設計,它那個結構就不能再壓了,再壓就可能塌掉了,塌了你就前功盡棄了。”

  距離還剩2米,重量不能增加。所有預案都已用過。時間過去了一個多月,人們最初的樂觀變成了悲觀。此時,吴建成想到了一個冒險的方案,他决定把沉箱到位以後才開始的挖泥,抽泥程序提前,通過挖開沉箱周邊的淤泥,减少泥土阻力。

  廣州打撈局副局長、“南海Ⅰ號”整體打撈現場總指揮吴建成:“確實來説風險非常大,因爲你在邊上開挖過程當中,沉井有一個穩定性的。你如果開挖的程序控制得不好,或者説你開挖的深度控制得不好,那麽可能沉井就倒了。一倒以後,就把古沉船全部破壞了。”

  提前進行的環節,帶來了無法預知的風險。要監控這一過程,只有依靠潜水員。在近30米深,伸手不見五指的海底,潜水員的頭頂,就是隨時可能傾塌總重量達近4000多噸的沉箱。通過微弱的感知和雙手的觸摸,在一批批潜水員的監視下,巨大的沉箱緩緩下沉,直至最終到位。沉箱終於下沉到位,讓打撈人員輕鬆起來,下一步的程序就是給沉箱横穿底樑,36根底樑,按照計劃每天完成一根,這樣看來大約一個多月後“南海Ⅰ號”就有望打撈出水了。

  九、海底淤泥阻止底樑穿越

  穿底樑的工程原理是這樣的。在沉箱深深插入的海底,潜水人員將在海底將重5.3噸15.5米的36根鋼樑,穿入上沉箱和下沉箱之間,在上沉箱下部形成一個托底,這樣“南海Ⅰ號”就會被裝在上沉箱之中,連同包裹它的淤泥,一起浮出水面。

  然而,現實和想象有着不小的距離。幾天過去了,第一根鋼樑却還無法穿過。整個打撈過程中,海底穿鋼樑是最關鍵的環節,爲此,在打撈開始前,工程人員已經在陸地上做了多次試驗。從效果上説,采用的工藝和方法應該完全可行。

  廣州打撈局副局長、“南海Ⅰ號”整體打撈現場總指揮吴建成:“實際上是我想了幾年,應該是千百遍,每一個細節在心裏都想了很多遍。想了幾年的東西,到後面第一根底樑這樣都穿不過,我不得不感覺自己是不是想錯了。”

  相對於沉箱下沉環節,即便大大超出預期,然而這却是終將可以解决的問題,而鋼樑無法穿越,面對的可能是工藝設計上的失誤,這將直接導致打撈工程徹底失敗。

  那麽,是什麽原因,讓一個十分成熟的方案無法執行呢?還是淤泥。人們想象中柔軟的海底淤泥,可以阻止海底沉箱的下沉,同樣堅硬得可以阻止鋼樑的穿越。而原方案中,爲了在漆黑的海底中穿越方便,爲鋼樑預留的洞孔,比鋼樑的直徑大了許多,這導致了鋼樑穿越時容易上下擺動,無法保持平衡的姿態,最終導致了鋼樑被海泥架高,無法進入另一側的孔位。知道癥結所在,却苦無良策破解,此時的吴建成,正承受着他人無法想象的壓力。

  十、改進鋼樑與孔洞實現穿越

  這一天,吴建成提出一個方案,把鋼樑的頭部改尖,以便於减少淤泥阻力,在鋼樑内部安裝小型水泵,利用噴出的高壓水流冲開淤泥,同時把沉箱孔洞改小,利於鋼樑平行運動,這也許是最終的辦法。

  一點一點,鋼樑緩緩移動。從白天到黑夜,一班班潜水員交替作業。當午夜即將來到的時候,船上的對講機傳來水下潜水員的聲音。

  交通部廣州打撈局潜水員周慶鋒:“有人拿着尺子就在量,現在還剩下五十、四十、三十、二十。這邊剩下十公分,就是樑的横板貼住沉箱面了,那也就是横樑已經完全到位了。”

  甲板上,暫停了一切聲響,只有來自海底的聲音,清晰地傳入所有在場人員的耳中,這是13天來,第一根穿過海底沉箱的鋼樑。之後,就是一個個讓人興奮的場景。整個打撈過程中,海底穿鋼樑是最關鍵的環節,鋼樑的穿越日漸加快,最快的一根只用了12小時,以至於有人用一個浪漫的詞語來概括這個關鍵的環節——海底穿針。

  十一、上下沉箱脱離

  2007年11月17日,亞洲最大的海上起吊船“華天龍”舾裝完成後,駛向陽江上下川海域,駛向它第一個作業對象“南海Ⅰ號”。

  爲了確保打撈行動的萬無一失,同時留下解决突發情况的餘地。2007年12月21日8時,在没有通知外界的情况下,“華天龍”開始收緊吊繩,拉着和下沉箱已經分離的裝載着“南海Ⅰ號”的上沉箱出水。此時,沉没海底800餘年的“南海Ⅰ號”,終於等到了和海底説再見的時刻。

  廣州打撈局潜水員周慶鋒:“我們就一人摸一個角,相隔有30多米遠,就我們兩個同事。他那邊説兩公分了,我這邊也説兩公分。上邊聽電話的人就很大聲,兩公分了?我説是啊,兩公分了。那兩公分就表示沉箱已經上下兩層已經是脱離了。”

  廣州打撈局打撈總監、“南海Ⅰ號”整體打撈現場打撈總監劉偉良:“起浮那一刹那,真的又高興又難過。高興就是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順利出水打撈起來了,難過就是那麽將近一年的時間,大家都在海上,想想都要流眼泪。”

  十二、期待揭秘的沉船

  冬季的南海並不寒冷,衆多的海上作業船舶,使這片海域顯得熱鬧起來,上午十點過後,“華天龍”正式開始起浮作業,16根鋼樑有力地吊着已浮在海中的“南海Ⅰ號”沉箱緩緩上昇。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沉箱一厘米一厘米上昇,沉睡海底800多年的這艘古船就要和大海真正告别了。

  從開始起吊到成功出水,前後將近90分鐘。這90分鐘,也讓幾代中國水下考古隊員20餘年魂牽夢繞的情結,終於成爲現實的感動。而對於每一位炎黄子孫來説,這一刻,拉開了我們與祖先在另一個場景溝通、交流的大幕。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實際上我們現在考慮更多的,是在今後的船體和文物進入博物館以後,我們如何制定科學的保護方案。這6年來,我們通過探摸,已經有一套詳細的方案,今後還要繼續完善。我們相信經過多學科的研究論证,一定會使出水的文物確保安全。”

  4天後,2007年12月6日,被固定在“半潜駁”中的“南海Ⅰ號”沉箱到達了陽江海陵島。這天晚上,“南海Ⅰ號”開始了從海洋到陸地的最後一段行程。由於陸地上没有起重超過4000噸的重型吊車,沉箱被安放在幾個巨大的氣囊之上,緩緩前行。5個小時後,沉箱上岸,此時已是12月27日的凌晨。一天後,“南海Ⅰ號”最終進入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水晶宫之中。

  今年3月開始的二次試發掘,是“南海Ⅰ號”最新的一次試掘,它將爲日後打開“南海Ⅰ號”沉箱左右有效的探索。小小的探方,無法完全窺探沉船的秘密。然而,却是前行中的堅實印記。有人説過,“南海Ⅰ號”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但是無論怎樣的變化,驅動力都是人們對文化遺産的尊重和保護,更是人們瞭解自己歷史的渴望。

  歷經800多年的滄桑歲月,“南海Ⅰ號”有太多的故事,需要人們瞭解,有太多的秘密需要人們揭開,更重要的是,無論是有形的器物,還是無形的歷史文化,這條沉船都爲我們和後人留下了無法估量的財富,留下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探索大海的足迹,以及那份亘古不變的和大海相依相伴的藍色情懷。

  (本版内容根據央視節目整理,文字有所增删,以中央電視臺的解説詞爲準。此文未經央視方面核實,未經許可,請勿轉載。文字整理/陸超 )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