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封開——古廣府首府、廣府文化“圓心”

  一、廣東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黄偉宗:封開——古廣府首府、廣府文化“圓心”

  如何理解“廣府文化”的名稱與含義?現有兩種説法,一是漢代交趾部和交州首府是廣信縣,故而將廣信首府簡稱爲“廣信”;二是交州在三國時屬東吴地盤,當局嫌交州府管轄範圍過大,便以廣信縣爲界,以西分列出交州、以東分列出廣州兩個州的州治,廣州的首府設在番禺(今廣州),故而又有“廣府”之簡稱。但從時間而論,雖然秦始皇南下在漢武帝之先,但在秦漢之交的“南越國”時期,尚未形成爲一種文化形態或民係,只能説是廣府文化形成的“前奏”或“孕育”期,真正形成期應是“廣信”爲首府的近四百年期間,正如明末清初大學者屈大均所説“始然於漢”。另一方面,以“廣信”稱謂的出現時間上説,顯然,西漢時“廣信首府”的稱謂在前,三國東吴時才有的“廣州首府”稱謂在後,前者稱謂的内涵及其承傳,也比後者深厚持久。所以,廣府文化的形成地和最早首府(即中心)應是廣信,即今封開(及廣西梧州)。

  當然,古廣信也不是一直保持着首府或中心地位。從歷史事實上看,每個國家、民族、民係的文化中心,往往會隨時代的變遷、尤其是政治、經濟中心的變遷而轉移的,廣府文化也莫不如此。自廣府文化在近四百年廣信時期形成以後,即有自西向東擴大的走向,其中心也是自西向東轉移的走勢,即自南北朝時期以後,即開始了這個走向和走勢,尤其明顯的是五代十國的南漢國時期,建都番禺(今廣州),其實在隋、唐、宋三朝,均以多種府治名目,分别於肇慶、廣州鎮治廣東或嶺南;明清兩代設“兩廣總督府”,開始設於梧州,後來大部分時間(近200年)設於肇慶、廣州。

  所以,大致而言,古代廣府文化首府是廣信,即今封開,中古至近代的廣府文化中心則是廣州、肇慶,現當代的廣府文化中心則是廣州。

  根據歷史實際,以“文化中心轉移”論的觀點,確定封開、廣州、肇慶在不同時期在廣府文化發展史上的首府或中心地位;而且,我們還可以從嶺南和珠江文化範疇,從粤語區爲標誌的廣府民係區域,將廣西的梧州、賀州、玉林、南寧、北海等粤語區列入廣府文化區域,並從廣府文化向西的延伸擴展上,爲其作出不同的文化定位;同樣,除封開、肇慶、廣州之外,還可以在江門、東莞、珠海、中山、惠州、韶關、清遠,以至香港、澳門和海外各地,找到廣府文化東進、北上、南下和飄洋過海的足迹。如果將這些向西和向東延伸擴展的足迹點,從地理上劃個圓圈,就會發現,圓心點正是古廣信的原點封開。這個地理上,同時也是水路交通上的圓心點,與歷史上古廣信的原點的相契合,既在地理上、又在歷史上進一步證實:古代廣府文化中心設在今日之封開。

  二、知名專家力证封開即“廣府首府”和“廣府文化發祥地”

  籌備已久的“封開:廣府首府”論壇於昨日圓滿落下帷幕。“嶺南文化發祥地”封開作爲“廣府首府”和“廣府文化發源地”的論斷在諸多國内知名專家、學者的充分論证下,終於塵埃落定。

  從1996年3月初開始,以廣東著名學者黄偉宗、張鎮洪、司徒尚紀等爲代表的珠江文化學派成員對嶺南文化發源地廣信進行多年考察,數十次來到封開這片古老的土地進行考證與發掘,付出巨大的努力,於2004年向世人宣佈:“封開是嶺南文化發祥地”、“‘封開人’是嶺南地區人類最早的祖先”、“粤語曾是廣府民係的‘普通話’”、“封開是古代海陸絲綢之路一個最早的對接點”。在得出上述結論後,專家們進一步考察、研究、論证,終於在昨日論壇上權威發佈:古代廣府首府爲廣信即今封開。而廣府民係與廣府文化自古至今,日益發展,生生不息,主要分佈區域,遍佈兩廣,均以封開爲圓心和原點,北承長江黄河,南下海上絲路,西連八桂,東接南粤,都定位不移。

  封開縣委書記張浩表示,該縣將進一步擦亮“嶺南文化”、“廣府文化”品牌,譜寫封開科學發展新篇章,努力建成“山區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先行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區、文化産業重點示範區、文化旅遊區域合作示範區和嶺南特色文化展示區”,成爲外界瞭解嶺南特色文化的重要窗口,實現由文化資源大縣向文化强縣邁進,爲建設幸福封開提供先進文化支撑。

  三、封開宣言

  秦掃六合,底定東南。任囂趙佗,和輯百越,爲中原文化與百越文化全面交融之初,乃嶺海各大民係之底色。漢武帝平南越,設立廣信,使之成爲統領南方9郡的交趾剌史部的治所,長達近400年之久,廣府民係及廣府文化,由此發源、形成並得名,廣信(今封開、梧州)亦成爲最早的廣府首府,嶺南古都。而後三國,吴以廣信爲志,跨今粤桂二省建州,名曰廣州。及至兩宋,更以廣信爲界,以東爲廣南東路,以西爲廣南西路,從而形成日後廣東、廣西之分的格局。經珠江文化學者從1996年迄今凡15年的考察研究,論定古代廣府首府爲廣信即今封開,中古及近代廣府首府則在梧州、肇慶、廣州間推移,現當代則定位於廣州。而廣府民係與廣府文化自古至今,日益發展,生生不息,主要分佈區域,遍佈兩廣,搆成大園之地貌,均以封開爲圓點和原點,北承長江黄河,南下海上絲路,西連八桂,東接南粤,都定位不移。

  隨着張九齡鑿通大庾嶺古道,中原移民又一次大規模進入南雄珠璣巷,其後裔在以良溪爲代表的珠江三角洲拓殖,融入嶺海,成爲廣府民係和廣府文化的主體。其開發的五邑,亦形成了我國最大的“第一僑鄉”。他們根在珠璣,開枝散葉五大洲、四大洋,乃海外華僑華人的主要基幹。改革開放之初,作爲世界第二大商業集團的華商,率先投資,對推動中國經濟騰飛功高至偉。由此,珠璣後裔及五邑僑鄉僑人,均同源廣府民係,同流廣府文化,實爲承前啓後之大群也!

  今當盛夏時節,來自全國多家大學和研究機構的30餘位專家教授,團聚於廣東封開,熱議廣府首府歷史、廣府民係和廣府文化的發展大計,一致認爲很有必要提出如下建議:

  一、成立“廣東省廣府人海外聯誼會”。鑒於廣東省南雄珠璣巷後裔聯誼會在廣泛聯繫全省、全國各地廣府人,尤其是以廣府人爲主體的海外華僑華人發揮了重大作用。現當以該聯誼會爲基礎,在省僑聯指導下,在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的參與下,組建“廣東省廣府人海外聯誼會”,與業已組建的客屬、潮人聯誼會並列。

  二、成立“廣府學會”。在客家學、潮汕學蓬勃發展的今日,廣府學也當早日後來居上。爲此建議,在組建“廣東省廣府人海外聯誼會”的同時籌建“廣府學會”,共同開展廣府民係聯誼和廣府文化研究工作,並把正在進行的《廣府文化大典》等作爲該學會的首項文化工程。

  (原載2011年8月10日《西江日報》)

  廣東肇慶《西江日報》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