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盡快復建廣州古書院群 爲文化强省建設增光添彩

  廣東省委明確提出建設文化强省的目標,爲我省的文化開闢了新的發展路徑,凸顯了文化建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爲推動廣東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注入了强大動力。在推進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過程中,省政府參事室(文史館)深刻把握省委的總體部署和要求,認真組織參事和館員學習省委建設文化强省的文件精神,並組織了有關的調研考察活動。近期,省政府參事室(文史館)組織部分館員對越秀區的古書院群進行了實地考察調研,並與越秀區政府、區政協、區建設局、區文廣新局負責人座談,聯繫實際破解文化旅遊發展的難題。現就調研情况如下:

  一、大小馬站書院群在廣東書院文化中佔有重要意義

  大小馬站書院群始建於清代康熙年間,當時的廣東總督趙洪燦、巡撫範時崇等在大馬站首建越秀書院,極盛時這裏雲集了三個學宫、五所省級書院、一所府級書院、兩所縣級書院以及大量的民間合族祠和書院,還有百餘間的書坊,被譽爲多層次的民間教育網絡。如此小範圍内凝聚着豐厚的文化藴藏,實爲國内所罕見。據《廣州越秀古書院》記載,清代廣州書院在數量上居全國之首。其中,分爲官辦書院與合族祠書院兩類,又以合族祠書院居多,主要爲本鄉(族)學子赴省城趕考提供補習、食宿場所,如廬江書院、考亭書院、冠英家塾等。書院的興盛,使這一區域聚集了大批優秀文化教育人才,書院群周邊書坊、書鋪鱗次櫛比,文化産業十分興旺。

  目前,這片古書院群仍是廣州市、廣東省惟一尚存的古書院群,也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中獨一無二的古迹,反映了古代科舉考試制度,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是廣府文化代表性的載體之一和廣州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象徵,也是廣州作爲嶺南歷史政治、文化和教育重鎮的重要標誌之一。流傳於世的“龍藏流水井,馬站清水橋”更是巧妙地將廣州西湖路的5條街名:龍藏街,流水井,大、小馬站,清水橋等鑲嵌進去,成爲老廣們津津樂道的一道美麗的記憶。

  二、保護復建大小馬站書院群存在的一些問題

  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由於當時對古書院的文化價值認識不足,古書院群慘遭清拆。

  爲了搶救廣州古書院群,1998年,就有市人大代表提出了大小馬站書院群的保護問題。1999年,廣州市人大代表聯名提出了《關於落實保護大小馬站、流水井古書院群議案》,被正式定爲當年政府必須辦理的議案。當時,廣州市政府還專門制定了《關於保護大小馬站、流水井古書院群的議案實施方案》,並認爲廣州古書院在歷史上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廣州市政府還將大小馬站古書院群確定爲廣州市第一批歷史文化保護區。

  然而,時隔11年,我們來到現場,在這片曾是廣州最具文化氣息的大小馬站地塊,一邊是商業招牌林立、人流如鯽的北京路,另一邊是密集的、灰頭土臉的舊房頂和一片被清拆的空地。而作爲廣州昔日文化教育象徵之一的大小馬站書院群變成了開發商所建的臨時停車場,尚可見的只有流水井兩側僅存的數家古書院。其中保留比較完整的只有清代建築風格的廬江書院(又名何家祠)和考亭書院的奎閣,劫後餘存的數家書院或爲民宅,或改爲它用,已是衰微破敗、七零八落,令人感嘆不已。據我們瞭解,十年前,文物部門曾將被拆除的部分古書院構件和磚瓦(約一百多萬件)存放在小馬站和白雲區租用的場地内,準備日後重建維修之用。但因時間較長,這批古書院構建缺乏有效的保護和管理。目前,古書院這一廣府文化的寶貴歷史遺産正面臨流失殆盡的危險,如不及時搶救,廣州將失去獨有的寶貴的古代城市文化“名片”,廣東也將失去嶺南文化發展的一項重要歷史見证。

  三、搶救大小馬站書院群的建議

  騎樓、東山洋樓、西關大屋、古書院群都是廣州最具特色的歷史建築,前三者已經得到較好的保護。事實上,廣州古書院群曾經有過重生、恢復雄顔的機會。2002年,廣州古書院群復建工程立項,並做了一個規劃。其建設規劃爲北到中山路,南到西湖路,東到大馬站,西到教育路的地塊成片開發。規劃征地面積爲4萬平方米左右,其中2萬平方米用來復建書院群,産權歸政府;另一半則在地面和地下開發。古書院的復建、修復及道路、廣場建設由市政府投資,拆遷費由開發商負責。令人遺憾的是,由於古書院復建項目拆遷難度高、産權關係復雜等原因,導致拆遷工作停滯,復建工程遲遲未能動工,并且遺留了一些歷史問題:一是由於時間較長,項目的責任單位不明確;二是由於該項目遲遲未動工,原安排古書院復建資金尚未到位;三是由於征拆工作分别由6個公司負責,個别公司甚至已倒閉,致使拆遷進度不一。

  文化是我們的根,城市發展和文化遺産的保護並不矛盾。爲保護古書院群,市政府已將大小馬站古書院群確定爲市歷史文化保護區。但是,書院群的復建、保護工作却遲遲未見成效。經過調研我們認爲省委省政府提出文化强省建設是搶救復建大小馬站書院群工作的契機,爲此,我們建議如下:

  (一)重新把復建書院群擺上議事日程,加快項目的推進實施

  大小馬站書院群不僅是廣州的獨特景點,更是我省乃至全國稀有的歷史文化資源。對於立項多年、推進緩慢的大小馬站書院群復建工程,希望得到高度重視,從保護廣東省獨特歷史文化資源、構建文化强省和打造廣州城市“文化名片”出發,重新把復建大小馬站書院群擺上議事日程,加快推進項目的實施,盡快完成復建工作,使其在文化强省建設中發光發熱。

  (二)建議市政府立項,由廣州市與越秀區統一協調推動大小馬站書院群復建項目的實施

  復建大小馬站書院群項目原由廣州市文化局統籌,開發商代建,但一直拖延了8年没有進展。建議廣州市政府把該項目納入廣州市文化發展規劃,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由廣州市與越秀區政府統籌協調,采取獨立項目,封閉運作的形式,市、區聯合加快推動復建項目的進度。盡快解决該復建項目因公共利益的需要容積率較低、開發商數度易手、拆遷成本隨時間的推移不斷上昇等歷史遺留問題,减少項目推進的阻力。我們認爲,搶救復建大小馬站書院群的工作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緩了。

  (三)按照“建新如故”原則原樣復建一定數量的書院,參考“上海新天地”等項目的經營管理模式,進一步明確書院群復建的定位目標

  搶救復建大小馬站書院群,不僅要恢復原有的建築景觀,而且要進行有效的開發利用,才有利於長遠的保護。建議要明確大小馬站復建的定位目標爲:修舊如舊,建新如故,恢復該地段的傳統景觀風貌,營造濃郁的歷史文化氛圍,在此基礎上,適當開發一些與歷史文化相關的商業項目。建議在屬於古書院群歷史文化保護區的範圍内,對現仍存的多間古書院采取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加以維修、保護,同時按照“建新如故”原則原樣復建一定數量的書院,與附近的南漢御花園藥洲遺址、南方劇院等連片開發,參考“上海新天地”等項目的經營管理模式,通過開設民間博物館、經營符合歷史文化氛圍的商業項目等,保持書院傳統文化的延續性,重現古書院的建築魅力和人文氣息,提昇北京路步行街商圈的文化氛圍,把大小馬站書院群打造成爲古今文明相互融合,市民、遊客留連忘返的廣府文化新天地,成爲廣州市集文化、商貿、休閒、旅遊於一體的城市“文化名片”。

  執筆人:黄淼章(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

  2010年7月22日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廣東文化組 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史學院)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