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海洋社會學:高屋建瓴之雄渾

  【内容提要】《海洋社會學》一書在立意方面特點突出,呈現給讀者高屋建瓴般的雄渾氣勢。具體表現爲高瞻遠矚的學術視域、深刻而富有創見的概念闡釋、致廣大而盡精微的體系搆架、極高明而道中庸的著述方法四個方面的内容。這些内容充分説明該書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海洋社會學研究力作。 


  由中國出版集團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海洋社會學》(以下簡稱《海》書)一書是當前我國海洋社會學研究中的扛鼎之作。可以説,這《海》書從許多方面都表現出了編著者們嚴謹的學術研究態度和極高的學術水準,優點衆多。對該著的優點,筆者不能面面俱到地表述,在這裏僅就從立意方面來談點粗淺的看法。即此而言,可以將其特點概括爲“高屋建瓴之雄渾”,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

  其一,《海》書具有高瞻遠矚的學術視域

  不可否認,作爲一部主要由中國學者(大部分是廣東省學者)編著的海洋社會學著作,《海》書的研究内容以及價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帶有本土化特點,有着較爲鮮明的爲中國海洋社會的發展、廣東省海洋社會的發展服務的傾向性,但這並不意味着《海》書的學術視域就局限在中國乃至廣東。整體上講,《海》書的學術視域是放眼世界的,以下幾個方面可見一斑。

  首先,就學術研究所選取的時間範圍而言,《海》書所探討的海洋社會源遠流長,對整個人類的海洋社會歷史進行了較爲全面的梳理。例如,在《海》書第一章論述整個海洋社會歷史的起源時,就是從整個人類的角度出發,來叙述人類與海洋社會的交往起源以及發展歷程的。書中指出:“人類的涉海行爲有着久遠的歷史”。這種歷史開始的時間很早,“遠古人類在進入農耕文明之前,就已經以海爲生,初步探索海洋,形成了漁獵文明”。〔1  〕由於各自處於不同的地理環境,“各國海洋發展側重、速度、領域等向外用力程度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其中,海洋國家在這方面的發展要更迅速,“古代的海洋國家,都有依據自然環境促成航海貿易,發展涉海生計,形成海洋社會的事實”。〔2  〕特别是到了近代,“15~16世紀之交,西方國家開始進入‘大航海時代’之時,東方的中國却還在‘開海’與‘禁海’中徘徊”。〔3  〕

  其次,就學術研究所選取的空間範圍而言,《海》書所探討的海洋社會涵蓋面非常寬廣,做到了海納百川,遍及世界各地,是一種世界性眼光。《海》書在探討海洋社會起源時,既講到了“中國這樣的陸海兼有的國家”〔4  〕早期的發展狀况,更言及世界其他地區的“涉海生存”活動:“以古希臘、古羅馬爲代表的‘地中海文明’和‘地中海繁榮’,亦開展了豐富的涉海生計。古希臘所在的地中海各國資源貧乏,沿岸背山而海,海岸平原狹窄,氣候水熱不同季,不利於農業發展,却因海域不大,半島延伸,島嶼密佈,利於航海,較早的享有了舟楫之便和貿易往來,海洋商業文化有了充分發展。”

  再次,《海》書在探討海洋社會的價值效應時,亦基本是以整個人類爲考察對象來理解的。書中指出:“海洋社會價值,是指海洋以自有的資源和條件等自身屬性爲依託,能够滿足人類的一定需要。同時,人類在滿足需要及綜合利用的過程中對海洋有用性不斷實現着價值評價”。〔5  〕顯然,這樣的定義表明瞭《海》書探討的海洋社會價值並不僅僅限於對中國人,對廣東人而言,而是實實在在的普適價值。即此而言,關於海洋社會所具有的價值,無論是在歷史上的追溯還是對未來的前景展望,無論是食物、貿易、交往、軍事這樣一些基本價值還是更艱深的科技價值,等等,都是以整個人類作爲立足點的。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海》書這種世界性眼光雖然包含着爲全人類服務的取向,但這並不否定爲廣東省和中國服務的宗旨,而是將爲廣東省和中國服務的宗旨涵蓋在了爲全人類服務的價值裏面,二者其實是一致的。

  其二,《海》書對許多概念進行了深刻而富有創見的闡釋

  作爲社會學領域内的研究著作,《海》書在社會學方面的概念闡釋上創見迭出。其最典型的就是對“海洋社會”這個核心概念的界定與解讀,全書整個第二章即是專文來探討這個概念的。文中根據戴維·波普諾對社會學的一個經典定義,抓住“互動關係”這一核心範疇,以馬克思主義哲學關於“實踐”概念的闡釋爲基礎,討論“海洋社會”概念的層次:“就‘互動關係’的視角而言,海洋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可分爲四個層次”。〔6  〕而這四個層次又各自包含着豐富的内容。其中,第一層次“主要包括海洋社會的内在變遷、海洋社會的外在關照、海洋社會的人類屬性各自與海洋社會的互動關係等四方面的内容”,〔7  〕第二層次“主要包括海洋環境、海洋經濟、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軍事、海洋外交、海洋法規各自與海洋社會的互動關係等四方面内容”,〔8  〕第三層次“主要包括海洋個體、海洋群體、海洋組織和海洋社區與海洋社會的互動關係等四方面内容”,〔9  〕第四層次“主要包括海洋資源、海洋價值、海洋生態、海洋建設各自與海洋社會的互動關係等四方面内容”。〔10  〕在這些層次論述中,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從“人類屬性”角度對海洋社會的屬性進行剖析。文中指出:“海洋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産物,自然而然具有人類屬性。人類的耕海、涉海活動,使海洋社會展現出無限的精彩與魅力。這種屬性無疑包括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兩者有機結合且相得益彰,使海洋社會與陸地社會成爲人類共同的家園”。〔11  〕其“自然屬性從三個層面來解讀。一是自然地理形態。自然地理形態是海洋社會中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環境,包括水、空氣、植物、動物等。二是人化自然。海洋社會由於人類存在,深深打上了人類烙印。它不是簡單動物和植物的歸集,而是人類逐漸把物化自然能動改造成人化自然的結果。其實質在於人類成爲海洋社會的一部分。三是自然規律。海洋社會中動植物的繁衍生息、生老病死都按照自然規律運行,河流的流向、風雨雷電自然現象的發生和陸地社會的自然規律都是相同的”。〔12  〕其社會屬性則是指“海洋社會中人與人通過勞動建立起來的生産、分配、交换、消費等關係,以及由海洋崇拜、海洋文化等組成的意識範疇”。〔13  〕而這兩種屬性又以人類實踐活動爲基礎達到對立統一:“海洋社會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既對立又統一,並形成人類屬性之美。由於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海洋社會的研究邊界愈發寬廣且帶有深深的人類屬性的烙印”。〔14  〕

  通過這樣的闡釋,《海》書所要討論的“海洋社會”這個核心議題展現得十分清晰明確,在使讀者理解作者意圖、準確把握所要學習的概念的精髓的同時,亦能由此豐富的概念體系産生拓展性聯想,從而可以産生更進一步的思考與創新。

  除了核心概念以外,《海》書對其他一些次級概念也有基於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踐觀”基礎上的精到闡釋,包括海洋個體、海洋群體、海洋組織等。如關於海洋個體,書中指出“海洋個體是在認識和改造海洋世界的社會實踐活動中發展起來的具體的、現實的人”,〔15  〕其本質,“就是海洋個體生存發展的海洋社會關係的總和”。〔16  〕關於海洋群體,書中指出“與社會群體一樣,海洋群體也是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也是通過海洋互動或社會關係連結起來的集合體。所不同的是,海洋群體不是由一般的自然人搆成,而必須是由以海謀生、靠海喫飯的海洋人組合而成”。〔17  〕關於海洋組織,書中指出“海洋社會組織正是涉海人群爲了實現特定目標,將行爲彼此協調與聯合起來所形成的社會群體,是正式社會組織。海洋社會組織包括涉海企業、海洋行政機關、教學科研組織、海洋石油公司、海洋運輸公司、海洋捕撈公司、海洋環境保護組織等”。〔1 8 〕

  其三,《海》書具有致廣大而盡精微的體系搆架

  與《海》書宏大深刻的概念闡釋相呼應的是其撰寫體系架構上的精彩,可以用《中庸》上“致廣大而盡精微”來概括之。上文已經提到該書在論述“海洋社會”這個核心概念時采用了四層次的模式,除此之外,該書還從“主軸”和“總體”這兩個角度來對之進行了討論,而《海》書整體的架構也即此而成。

  《海》書共分五部分,22章,其中,前4章爲第一部分,對整部書所要討論的核心問題、撰寫的體系進行總論。後面十八章分爲四個部分,基本上能用海洋社會的“研究主軸”將之貫穿起來。書中指出,“對海洋社會運行規律的研究,是其研究對象的主軸”,〔19  〕共包括“歷史、重心、主體、實用四個維度”。〔20  〕其中,“從主軸的歷史維度來看,海洋社會學主要研究海洋社會的内在變遷、外在關照、人類屬性以及三者之間的相關規律”,〔21  〕書中以第二部分的三章來討論這些問題;“從主軸的重心維度來看,海洋社會學主要研究海洋社會與海洋環境、海洋經濟、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軍事、海洋外交以及海洋法規等的相關規律”,〔22  〕書中以第三部分的7章來討論這些問題;“從主軸的主體維度來看,海洋社會學主要研究海洋社會與海洋個體、海洋群體、海洋組織以及海洋社區的相關規律”,〔23 〕書中以第四部分的4章内容來討論這些問題;“從主軸的實用維度看,海洋社會學的研究對象主要包括海洋社會與海洋資源、海洋價值、海洋生態以及海洋建設的相關規律”,〔24  〕書中以第五部分的4章來討論這些問題。在“主軸”這個從縱切面的角度架構整個内容之外,書中又以“研究總體”從横切面的角度來審視全部内容。所謂“研究總體”,“即海洋社會學所有研究對象的集合或整體搆成。它爲海洋社會學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動力源泉,昭示着海洋社會學蓬勃發展的生命力,搆築了海洋社會學甚具拓延性的發展空間”。〔25  〕它又包含了“總體時空的無限性”〔26  〕、“總體領域的廣袤性”〔27  〕、“總體人際的趨利性”〔28  〕和“總體平衡的根本性”。〔29  〕這4個“總體”則以附着的方式散見於全部的論述之中,是另一種形式的貫穿。

  總之,全書就以這樣的方式縱横交錯,前後銜接,上下呼應,搆成了邏輯嚴整,行文美觀的體系。

  其四,《海》書具有極高明而道中庸的著述方法

  《海》書作爲在海洋社會研究領域内的大手筆著作,不僅内容上有開拓性成就,而且研究方法也有過人之處。對之我們亦可以用《中庸》中“極高明而道中庸”這一經典語句來概括之。所謂“極高明”處,是指《海》書以馬克思主義的方法作爲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既使《海》書在理論研究的指導思想上擁有了科學性、嚴謹性,也是《海》書在研究方法上的一個創舉,因爲“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來研究海洋社會學是項新的課題”〔30  〕。所謂“道中庸”處,是指《海》書在以馬克思主義的方法作爲基本研究方法之餘,也注重對其他的社會學研究方法乃至其他學科研究方法,盡最大努力做到“兼收並蓄”〔31  〕,植入了“調查研究方法”〔32  〕、“實地研究方法”〔33  〕、“文獻研究方法”〔34  〕、“實驗研究方法”〔35  〕,吸納了“系統科學之研究方法”〔36  〕、“統計學方面研究方法”〔37  〕、“心理學相關研究方法”〔38  〕等。而對這一系列層次不等的研究方法,《海》書采用了一個宏觀、中觀、微觀和綜觀四大層面相結合的研究組合方式,堪稱典範。

  (朱 雲:廣州醫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

  注釋:

  〔1〕範英、江立平主編:《海洋社會學》,中國出版集團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年版,第17頁。以下凡引此書,不再註明出版單位。

  〔2〕《海洋社會學》第5頁。

  〔3〕《海洋社會學》第4頁。

  〔4〕《海洋社會學》第4~5頁。

  〔5〕《海洋社會學》第596頁。

  〔6〕《海洋社會學》第30頁。

  〔7〕《海洋社會學》第30頁。

  〔8〕《海洋社會學》第33頁。

  〔9〕《海洋社會學》第35頁。

  〔10〕《海洋社會學》第37頁。

  〔11〕《海洋社會學》第178頁。

  〔12〕《海洋社會學》第179頁。

  〔13〕《海洋社會學》第186頁。

  〔14〕《海洋社會學》第194頁。

  〔15〕《海洋社會學》第432頁。

  〔16〕《海洋社會學》第433頁。

  〔17〕《海洋社會學》第466頁。

  〔18〕《海洋社會學》第498頁。

  〔19〕《海洋社會學》第39頁。

  〔20〕《海洋社會學》第39頁。

  〔21〕《海洋社會學》第39頁。

  〔22〕《海洋社會學》第41頁。

  〔23〕《海洋社會學》第43頁。

  〔24〕《海洋社會學》第45頁。

  〔25〕《海洋社會學》第47頁。

  〔26〕《海洋社會學》第47頁。

  〔27〕《海洋社會學》第49頁。

  〔28〕《海洋社會學》第50頁。

  〔29〕《海洋社會學》第52頁。

  〔30〕《海洋社會學》(前言)第4頁。

  〔31〕《海洋社會學》第89頁。

  〔32〕《海洋社會學》第89頁。

  〔33〕《海洋社會學》第91頁。

  〔34〕《海洋社會學》第93頁。

  〔35〕《海洋社會學》第94頁。

  〔36〕《海洋社會學》第98頁。

  〔37〕《海洋社會學》第99頁。

  〔38〕《海洋社會學》第101頁。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