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章 出生成長

  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都是同樣的微不足道的小小嬰兒。但從那天起,就開始了一幕幕戲劇般的變化和發展的人生。人的一生,都處在某種社會文化環境之中。因此,也可以說人的一生是一種文化的過程。一個生命哇哇墜地,從此他就是家庭的一分子,也是社會的一成員。從呀呀學語、蹣跚學步,到進入高等學府或拜師求藝,無不是家庭的引導,社會的牽扯。人們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永定客家人向來崇文重教,希望來到人世間的生命有出息,能夠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於是按照客家人的禮俗對新生命進行雕塑和鍛造。其間,客家文化得以傳承延續。

  第一節  妊前孕後

  中華文明以農耕文明為基礎。農耕文明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產生了以家庭為基礎的社會結構,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形態。封建時代,這樣的社會結構和生產形態,一個家庭的富足,完全依賴於家庭勞動力的多少,於是便有了多子多福的觀念。

  西晉永嘉之亂以後,歷經唐末黃巢之亂,宋代金、元的入侵,眾多中原漢人為躲避戰亂,輾轉南遷,來到閩粵贛交界的山區定居下來,形成了客家民系。客家人篳路藍縷,在這片蠻荒之地繁衍生息,經歷了無數的艱難困苦,開闢出了客家一片新天地。他們帶來了中原文化,同時,在開發新的生存空間的艱苦歷程中,賦予它新的內容,形成了客家文化。客家民系在山區的生存發展和生產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口的發展,因而,舊時永定客家人重視家族人丁興旺,希望早生貴子、多子多福。於是,對於子嗣的期盼,在年輕人新婚的時候就開始了。

  一、求子習俗

  (一)婚禮中的生命渴望

  在我國早期的禮儀典籍《禮記?昏義》上記載:“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婚禮上祝吉求子的儀式便揭開了“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的序幕。名目繁多的求子習俗便在結婚禮儀的熱鬧氣氛中一一登場。

  舊時,女兒要出嫁,娘家送給女兒的禮品,因各個家庭的經濟條件不同,多寡不一。但有的禮品,不論殷實人家,還是普通百姓,是一定不能少的。如:五條布袋,二條大布袋,三條小袋,寓意五代同堂。一條小袋盛紅棗、糖果、青丁。還要帶上“五種”:谷、粟、稷(麻)、豆、菜,這是希望女兒嫁到男家後,能夠傳宗接代,代代相傳。這種習俗是古時婚禮“傳席”的演變。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何處春深好,春深嫁女家。青衣轉氈褥,錦繡一條斜。”詩中“青衣轉氈褥”,說的就是傳席的風俗。

  【照片:“五種”袋】

  婚嫁隊伍中,一定有一個人挑著一對點燃的馬燈,還有兩個小男孩隨行,他們通常是出嫁姑娘的親兄弟,謂之“擔燈”和“打燈”。到了新郎的樓前,這馬燈就由兩個男童提著,一個左手提,一個右手提,一直送到新房中。燈與丁諧音,這是娘家祝福女兒早添新丁的一片美好心願。

  【照片:馬燈】

  婚嫁隊伍中,還有一男童手裡拖著青色的油茶枝條,走在隊伍的前面,謂之“拖青”。這儀俗原來拖的是竹枝,本意是清掃道路,也包含驅邪逐祟之意。永定客家人用油茶枝條來“拖青”,給這個儀俗賦予了新意。為何拖油茶樹枝?霜降前後,油茶滿樹綴著沉甸甸的果實,樹上還開滿白色的花朵,人們稱之為“抱子懷胎”。民間以白花兆男孩,紅花兆女孩。企盼新娘像油茶樹一樣,抱子懷胎,生了兒子又懷上兒子,多子多福之意十分明確。

  【照片:帶著花果的茶樹枝】

  舊時,,到了入門時辰,新娘下轎後,由男家一位福壽雙全好命的老婆婆牽著進入大樓。入門時,新娘把準備好的一袋紅棗、糖果、青丁撒向門外邊看熱鬧的孩子們。棗與早諧音,甜與添諧音,寓“早添丁”之意。

  在城關(鳳城鎮)一帶,婚嫁隊伍中還有一少年“擔婚”,挑的一頭是婚書,另一頭是雌雄雛雞,叫種子雞。雞與吉諧音,又命名為“種子雞”,也寓傳宗接代之意。

  新郎、新娘進入新房的時候,好命的老婆婆將炒米粒和糖果撒向新娘,撒向合歡床,撒向新房的每一個角落。這就是古老的撒帳習俗。據傳,撒帳習俗始於漢代。《戊辰雜抄》載,撒帳始于漢武帝,李夫人初至,帝迎入帳中共坐,飲合巹酒,予告宮人,遙撒五色同心花果,帝與夫人衣裙盛之,雲得果多,得子多也。可見,撒帳儀式有鮮明的祝吉求子意義。永定客家人的撒帳儀式雖有所變異,但其主旨仍然與原始的意義是相同的。

  在民間信仰裡,語言的力量是很大的。諧音取意就是建立在對語言力量信仰基礎上的一種民間風俗。

  (二)求神拜佛

  農耕文明的特點,導致形成多子多福的觀念。一般情況下,新婚夫婦一年之內就可得子。新婦有喜(懷孕)後,丈夫、公婆、姑嫂自然會倍加體貼、照顧,也不免求神問卜、測試男女,保佑平安。要是一年內未懷孕,一家人便著急起來,那些乏嗣的人家和長期不孕的婦女,就更如熱鍋上的螞蟻。“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能傳宗接代,沒有延續祖宗香火,他們認為簡直是天大的罪孽。於是,在鄉間便出現了異彩紛呈的求子習俗,成為傳統風俗習慣中的一大特色。

  1、拜吉祥哥哥。新媳婦娶進門後,公公婆婆都想早日當上爺爺奶奶,希望媳婦生一個白白胖胖的男娃,繼承家族香火,光耀門楣。做婆婆(家娘)的更心切,往往會選一個吉期,帶上香蝕果品到附近庵堂寺院去燒香敬神,祈求兒媳早日生貴子。大部分庵堂寺院內,神壇上都安有一尊赤身男神童,俗名叫“吉祥哥哥”, 最受求子者親睞。“吉祥哥哥”面前掛有一個紅口袋,凡求子的人將幾元或十幾元不等的油燈錢,放進紅口袋內,心中默默祈禱,保佑兒媳婦生個男兒,念完後雙手去摸一下“吉祥哥哥”的“小雞兒”,虔誠地念想著兒媳婦能生一個帶小雞兒的男孩。這樣就會得到神的庇佑而如願以償。

  2、觀音送子。永定土樓和寺廟裡,一般都有供奉觀音菩薩。永定客家人的信仰中,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能為人送子,人們稱為送子觀音。想生男孩子的婦女,自然會去燒香祈禱,求觀音保佑她能生下男孩。也有在迎神賽會時演“觀音送子”神戲的。

  3、接太子。逢年過節或者農閒時,農村中常常有迎神賽會,要請戲班子來演戲酬神。不論是演大班戲(漢劇)還是做木偶戲(傀儡戲),戲班都會安排“接太子”的戲齣。村中有孕婦的人家,便會向組織迎神活動的理事們要求,讓戲班安排時間演“接太子”。演出時,八音同奏,鼓樂齊鳴,演員口頌吉語,將戲班的一尊木刻的小男童雕像(名曰“太子”),送給在台前等候的孕婦丈夫,並講好話:“太子送你家,生個狀元娃,光宗又耀祖,滿朝文武誇。”接太子者雙手接過太子,口稱謝語,並送一個大紅包給戲班以酬謝。“接太子”演出一般在白天進行,接太子的人家輪番上演。這是鄉村中求子的一個普遍方式。

  4、抱佛子。以前,金砂金穀寺每年都舉行“金燈勝會”。其中有一項“抱佛子”活動,是一種求子習俗。勝會這一天,金穀寺門前大坪上,和尚手裡拿著竹竿,在竹竿頂上懸掛數十塊書寫伏虎號的小牌,婚後婦女三五成群,用長鉤勾小牌,小牌一墜地,她們不顧一切地搶奪。誰搶到小牌,誰就會喜生貴子。久婚不育者更是趨之若鶩。

  5、打新婚。每年農曆正月十一日,坎市盧姓人“打新婚”,十分熱鬧。“打新婚”習俗由來已久,口頭流傳著這樣的說法:五世祖林婆太生前為人慈祥和善,平日很愛跟孩子們在一起,並看他們嬉戲。因此,臨終時特意囑咐,以後掃祭時要讓她再看到孩子們嬉戲的場面。後來子孫們便藉每年一度的“新婚祭”舉行“打新婚”活動,祈盼新婚夫婦早早生兒子。

  (三)抱養男孩

  舊時,夫妻結婚多年沒有生孩子,或者一二胎都是生女孩,這時,長輩就會提出先抱養一個男孩的辦法來求子嗣。另外,給出生的女孩取“招弟”“來弟”等名,期望接下來會生男孩。

  二、妊娠習俗與禁忌

  生兒育女是家庭、家族的一大喜事,因此,婦女懷孕被稱作“得喜”、“有喜”。新婦懷孕不僅意味著自己將做母親,也意味著她將徹底獲得夫家成員的資格。因此,新婦懷孕,家庭乃至家族都會很高興,但一般都不舉行什麼慶賀的儀式,只是公婆、丈夫、姑嫂會更加體貼、關心她,給她增加有營養的食物,如肉類、蛋類等,適應孕婦的身體變化,給她準備一些酸甜開胃的食品,如酸梅之類的水果。在勞作方面,避免孕婦幹過重的體力活,等等。

  民間信仰認為,婦女懷孕以後,腹中多了一個胎兒,變成了特殊的人,因而有許多約束禁忌,要求孕婦自覺遵行,也要求其丈夫或家庭成員監督。對孕婦這些禁忌,有的是指向他人的,也有一些是指向胎兒的。指向他人的禁忌幾乎都是荒誕不經的迷信觀念,指向胎兒的禁忌,其中一些則有—定的科學性,是出於對孕婦和胎兒的保護,對保護孕婦健康與胎兒的正常發育有裨益。

  (一)指向他人的禁忌

  1、孕婦忌參與紅白喜事。若有人家嫁娶,孕婦不能做伴娘或者參與鋪床、撒帳等婚禮儀式,而且不能前往觀看。孕婦也不能參加喪葬活動,這樣不僅要影響別人,更重要的是影響胎兒,導致發育不正常、難產、怪胎等。

  2、孕婦忌到生子人家。舊時,民間有小兒魂魄不全、易受侵害的觀念,認為孕婦出入生子人家,會給小兒帶來種種災厄、疾病。孕婦見到未滿周歲的嬰兒,不能親近他,抱他,甚至叫他的名字,否則會讓小孩生病。

  3、忌參加工藝性生產活動。一些工藝性較強的生產活動,由於人們還不能完全科學地認識、把握工藝過程,把生產的成敗歸之於超自然的力量,於是生產中有一套嚴格的禁忌規定,一方面創造本行業的行業神,如木石工匠的魯班、造酒的杜康等等,另一方面則從偶然的經驗和世俗觀念中概括出一套禁忌、俗信,要人們謹慎遵行。這些禁忌中,也包含孕婦禁忌。如孕婦不能釀酒,做酒則酒會變酸;孕婦看人做豆腐,豆漿會化水,等等。

  (二)指向胎兒的習俗與禁忌

  1、病子。婦女懷孕初期的二三個月,偏好食“鹹酸甜”食品,如酸梅、楊桃、李、柑桔、鳳梨等,俗稱“病子”。往往女兒出嫁時,母親事先將冬瓜糖、桔餅等蜜餞放在嫁妝裡,為女兒“病子”預先準備了孕婦嗜好的食物。

  2、補胎。妊娠期間,孕婦不宜食刺激性食物,而多食豬內臟、雞肉、魚肉等營養豐富的食品,此謂“補胎”。民間有產前補養勝過產後補養的說法。偶有“動胎”時,即服用中藥“安胎飲”,以安定胎兒。民間也有以苧葉根與鐵稱鉈一起熬水,服之以安胎的偏方。

  3、忌夫妻吵架。孕婦情緒的大起大落不利於胎兒的正常發育,噪音、驚悸等也對胎兒的發育及其出生後的成長有影響。

  4、忌搬抬重物。孕婦對日常起居宜慎重用心,不可操勞過度。身體的劇烈運動會導致經血崩湧,甚至流產。因此禁止孕婦搬抬重物。

  5、忌房事。婦女懷孕後,民間的習俗對夫妻性生活也有所禁忌。一般妻子懷孕3個月後,丈夫則另床安寢,節制性生活,以保證胎兒良好發育。

  6、孕婦飲食禁忌。妊娠期禁忌與習俗的另一個重要部分是飲食的習俗和禁忌。—般來說,民間很重視孕婦的營養,孕婦想吃什麼,無論怎樣稀奇,總是千方百計地滿足她的需要。民間認為,母親的口味與胎兒相同,母親的要求就是胎兒的要求,只有滿足這些要求,母親才能給胎兒提供充足、豐富的營養,胎兒才能發育完全。現代科學研究也證明,妊娠期間孕婦營養缺乏或營養結構失調,都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造成先天性的發育不良。不過,民間並不認為孕婦想吃什麼就可以吃什麼,孕婦的飲食也有一些禁忌與俗信,禁止孕婦吃某些東西,同時又鼓勵她吃另外—些東西。

  孕婦的飲食禁忌,大多含有荒誕迷信成分,產生於某些直覺聯想,缺乏科學根據。如忌吃兔肉,以免胎兒破相,長豁唇;忌吃薑,以免胎兒生6指;忌吃葡萄,免生葡萄胎;忌吃狗肉,認為狗肉不潔,能使胎兒化掉;忌吃龜鱉,以免難產。

  妊娠期的飲食禁忌古已有之,且相當詳盡。《古今圖書集成》記載:“兒在胎,日月未滿,陰陽未備,腑髒骨節皆未足,故自初迄於將產,飲食居處皆有禁忌,妊娠食羊肝令子多厄,食山羊令子多病;妊娠食驢馬肉令子延月,食驢肉難產;妊娠食兔肉犬肉令子無聲並缺唇;妊娠吃雞肉糯米令子多寸白蟲;妊娠食雞子及幹鯉魚令子多瘡;妊娠食椹並雞子令子倒出心寒;妊娠食雀肉並豆腐,令子滿面皆墨黯黑子,妊娠食雀肉並酒,令子心淫亂不畏羞恥;妊娠食鱉令子短項;妊娠食冰漿絕胎。”永定民間的妊娠飲食禁忌,不無受其影響。

  另一方面,民間俗信提倡、鼓勵孕婦吃某些東西,如多吃桂圓,出生的孩子眼睛又圓又大;多食黑芝麻,能使胎兒將來的頭髮又黑又亮。

  (三)其他習俗與禁忌

  l、禁動胎神。所謂“胎神”,按照民間迷信的說法,就是附在胎兒之魂上的神,潛伏在孕婦的臥室及其住宅的其他器物上。此神雖然按照月令變更位置,如果人為地變動他,或者在他所潛伏的地方釘上釘子,就會傷害他。由於胎神和胎兒的靈魂相通,所以這種傷害立刻就會波及到胎兒,使孕婦肚子痛而造成流產,還有可能引起胎兒異狀而畸形,或者在將來生產時發生難產。這就叫“動胎”,讓人非常恐懼。因此,孕婦妊娠的10個月,以及生產後的4個月內,孕婦房間的東西,絕對不能隨便亂移動,尤其不可以修理粉刷,而釘釘子更被視為最大禁忌。

  萬一觸動胎神,孕婦出現肚子疼痛,必須趕快安撫胎神,需請道士來到家裡,為孕婦禱告,畫符念咒,然後把符貼在“觸動”胎神的地方,如此就可把胎神安撫住。

  這種禁忌荒誕無稽,純屬愚昧無知。從前深受一般愚夫愚婦的信仰,甚至少數知識階層也有相信的,造成對孕婦和胎兒健康的傷害。

  2、五花八門的禁忌。禁看木偶戲,孕婦看木偶戲,會生怪胎兒、軟骨兒。禁跨牽牛繩,孕婦跨牽牛繩,孕期會延長到牛馬的產期12個月。禁綁東西,孕婦在室內綁東西,會生10指不能伸直的怪孩子。禁夾東西,孕婦在待產期間用夾子夾東西,會生沒有耳朵的怪胎。禁紮東西,孕婦用針或錐子來紮布或剪紙,會生瞎兒子。禁在床上裁剪,做針線活,以免胎兒缺嘴、沒有屁眼。禁燒東西,孕婦隨意燒東西,會生手臂燒爛或有痣的孩子。忌見月蝕,孕婦見月蝕,嬰兒將殘廢。忌用繩生火,孕婦用繩生火,嬰兒將不斷垂涎。這些禁忌,都是古人缺乏科學知識的某種直覺聯想。

  3、催生。婦女初孕快要分娩時,娘家要為女兒催生。催生一般在預產期前10天到半月左右,孕婦的母親(或嬸娘、嫂子)把豬肝、豬肉、豬鼻、豬舌頭、豬耳朵等活性肉,有些地方加雞、魚等,用糯米酒煮熟,然後裝入酒壺內,送到女兒家,看著女兒親口食,預祝小孩活潑平安降生之意。

  有的地方,母親在預產期前一個月,逢農曆初三、十三、二十三的日子送來雞蛋和粉幹,煮給懷孕的女兒吃,據說可以使她順利生產。乃取三與生諧音也。

  三、測胎兒性別

  過去,人們認為孕婦生男生女並不僅僅是一個生理問題.而是關係著一個家族或其中一支是否能夠延續,關係到一個宗族集團的社會存在。而生子的貴賤,也直接與家族的榮辱興衰相關。因此,族親摯友甚至鄉間鄰里,都十分關心,注視著即將出世嬰兒的性別,由此形成了許多鑒別胎兒男女性別的方法。

  (一)孕婦妊娠反應

  酸兒辣女——孕婦喜吃酸物,兆生男,喜吃辣物,兆生女。

  兒勤女懶——懷男孩,孕婦勤快,懷女孩,孕婦疏懶。

  兒帶母愁——孕婦常面帶愁容,所懷為男孩。

  女打扮娘——婦女懷孕後面部變化較大,如生黑斑、雀斑等,所懷為女孩。

  (二)男左女右的觀念

  孕婦過門檻,常先邁左腿主生男孩子,先邁右腿主生女孩子。孕婦左腹大生男,右腹大生女。在路上從後面突然呼叫孕婦,她從右邊轉過頭來生女,反之生男。另外,舊時還有男大頭、女大尾的說法。

  (三)夢兆

  這是十分古老的方法。《詩經?小雅?斯干》“乃寢乃興,乃占我夢。吉夢維何?維熊維羆,維虺(huǐ)維蛇。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是最早預測男女的記載。此後,日月星辰、草木鳥獸等夢象都成了人們預測男女貴賤的依據。如夢星辰主生貴子,夢日主生男,夢月主生女,皆貴。

  (四)蔔筮、博戲預測

  元宵節,新婚夫婦(孕或未孕)同時點燃正月初二從女家帶回的紅、白並蒂蓮燈,看哪盞先滅。若白燈先熄,兆生男孩;紅燈先熄,則主生女。將隨意放在篩子裡的米團(或豆、棗之類)每次取出兩顆,一直取到最後,剩單生男,剩雙生女。讓一個天真無邪的幼兒,從筷筒裡隨便抓出一把筷子,筷子的數目是奇數生男,偶數生女。等等。

  第二節  降生周年

  一個新的生命呱呱墜地,就如破土的竹筍,開始了嶄新的人生歷程。肉體生命的誕生,在人的一生是個十分重要的關口。為了新生命的降臨,人們舉行各種禮儀活動來祈禱、祝福、慶賀。

  永定客家人十分重視家族的興旺,一個家庭有嬰兒降生,便是整個家族的喜事,從嬰兒誕生之際,一直到嬰兒滿一周歲,禮儀活動紛繁多彩,充分體現了家庭、家族乃至社會對新生命的關懷,也體現出客家文化的特點。這些禮儀活動是對生命的的禮贊,也是對新生命茁壯成長的祝福。

  一、分娩

  俗話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當一個生命在母腹中孕育成熟,便要來到人間,分娩是胎兒成為嬰兒的關口。為了順利通過這個關口,孕婦臨產之前,就有一套細密的禮儀習俗。分娩後的一個月,稱為“做月子”。

  (一)安排產房

  舊時,永定客家人所謂的產房,一般是產婦原來居住的房間。婦女不能在娘家生孩子,如果在娘家臨產,是不會提供房間讓女兒生產的,因而一定要回到婆家分娩。

  婦女分娩後,身體比較虛弱,容易傷風受濕,而永定的氣候比較潮濕,因此產房要作一些處理,如封閉窗戶,遮擋光線等,房間門也一般不開,因而婦女分娩的房間又稱為“暗室”。有的還在產房的門上掛上寶劍,或弓箭,或茅草,或魚網,以驅邪祟。婦女分娩未滿月前,忌孕婦、生人入產房。

  (二)接生

  產婦臨盆分娩,俗稱“做月”。以前,沒有專門的助產士,分娩大多由“好手頭”(助產經驗豐富)的中年婦女(舊稱接生婆)助產。分娩時產婦多坐在床上,身靠疊高的棉被。也有用結婚時娘家送的“生子椅”(或稱“腳踏椅”)分娩的,據說利於孕婦順利生產。產褥鋪的是舊衣、稻草、油紙之類,用以收聚分娩時的汙物。產後穿用婚嫁時攜帶的“生子裙”。

  孕婦順利分娩後,要初步擦洗嬰兒,處理臍帶、胎盤。嬰兒出生後,臍帶用剪刀剪斷,謂“斷臍”,所用剪刀事先用火燒紅以消毒。嬰兒身上的臍帶頭用苧麻絲縛系牢固,臍帶斷口用麻油塗抹。

  新生兒洗浴,用煮沸後的清水,要保持一定的溫度。據說有以豬膽汁放入溫水中浴兒的,可以使嬰兒不生瘡疥。洗浴也有順序,先洗雙眼,謂“開天門”;次洗鼻子,謂“點龍鼻”;再洗嘴,謂“啟龍口”;然後,由頭部洗到胸脯、手腳。新生兒浴後,就要包裹起來,最裡一層,男嬰用父親的舊貼身內衣,女嬰用母親的舊貼身內衣,外面則用父母的舊衣衫。有的地方嬰兒初生不用水洗,而用柔軟舊衣布將嬰兒身上的汙物擦淨,直接包裹起來。產後三五日,臍帶頭脫落,產婦將其用紅布包裹收藏。日後,再生孩子的臍帶頭也收藏在一起,據說有利兄弟姐妹團結和睦。

  男孩出生,民間風俗要保密。別人問起生什麼呀?產家回答是“妹子人,賠錢貨”。因為男孩金貴,怕遭鬼神妒忌,怕“鎖口鬼”窺伺。所以即使要把真情告訴親戚,也得遠離產房,悄悄地說。

  (三)胞衣窟

  嬰兒誕生後,胎盤(俗稱胞衣)要深埋地下,俗稱“種衣”。種衣的地點,永定各地有一些差異,有的鄉村,男嬰兒的胞衣種在大樓的中廳或大樓門廳,有的種在嬰兒父母親灶間(即廚房)的門檻前方;女嬰兒的胞衣則大都種在父母親灶間的門檻後方;有的則不分男女,種在大樓的樓梯間內。男女嬰的胞衣種的位置不同,有寓男主外女主內之意,希冀兒子將來能夠志在四方,女兒能夠成為賢淑內助。種衣之法,先在地上挖出約二尺深的小洞,內置幹木炭若干,胞衣以乾淨草紙包好,置於木炭之上,再覆上淨土,夯實。此即“胞衣窟”也。永定客家人常詢人“胞衣窟”在何處,即指誕生在什麼地方之意。

  (四)早產

  俗稱“小產”。俗雲“七成,八敗,九難養”,意為懷孕7個月生者可養,8個月生者易死,9個月生者不易養活,還有的認為7個月生者命運較好。

  (五)難產

  舊時,將孕婦難產視為平日不孝公公婆婆的後果。如產婦難產,做婆婆的就會燒香點燭,祈神拜佛,赦免其罪孽,以求胎兒安產。除求神佛庇佑其安產以外,常以“人生你,你生人”之類的話加以勉勵。由於產婦難產的情況較為複雜,有經驗的接生婆能當機立斷,也可轉危為安。但也有因愚昧無知而誤了產婦嬰兒性命的。

  (六)死產

  俗謂“生過手,麻油香,生勿過手,三塊枋”,意為安產可食麻油酒,難產則死在床板上。舊時,醫療保健水準底下,而且缺醫少藥,分娩確實是對婦女生命的一種威懾和考驗。

  (七)哺乳

  嬰兒生後3天開始哺乳。在此之前,以浸泡的酸菜葉給嬰兒擦嘴,或用黃連水塗抹嬰兒口腔。僅飲些許甘草水、蜂蜜汁,俗信飲此可消弭胎毒。產婦開始哺乳時,須以風蔥(蔥的一種)先洗乳頭,使奶口易開。乳量不足,可食豬腳煨花生,增加乳量,還可以用“米糊”喂嬰孩。

  舊時,初產婦在哺乳前或四個月內,如奶水不足,有“乞奶”習俗,或稱“乞緣奶”,凡生男者應向生女之家乞奶,生女者應向生男之家乞奶,而對方應為產後滿四個月以上奶水充足的產婦,即讓新生兒吸吮其奶汁。其意為產婦奶水,借他人的奶源,會源源而來,可使產婦有足夠的奶水,順利哺育。

  (八)做月子

  產後一個月內(有的則為40天),產婦身體需要調養,以恢復元氣,稱為“做月子”。分娩後頭幾天,生男孩的,即食雄雞、麻油、薑酒,生女孩的,即食雞媛、麻油、薑酒。也有食桔餅、陳皮等煮麻油酒,或飲酒煎中藥生化湯,以滋補血氣,去瘀生新的。

  永定客家婦女做月子,一般都事先釀造好糯米酒,準備幾隻老閹雞,用來產後補養身體。有產後要吃全雞習俗,稱“紮腹雞”,意謂嬰孩生出後,產婦腹中空虛,要以雞紮補腹中,以益壯母體,並寓有以後再生育之意。產後,日常主食為雞酒(麻油、酒、薑等煮閹雞) 或豬肉。也可吃一些豬肝、豬腎(俗稱腰子)煮麻油酒,或其他營養品。豬腎煮中藥杜仲,謂可壯腎。做月子的產婦最忌感“月內風”。俗謂鹽能生風,因而產婦食品忌用鹽。又謂薑、麻油能驅風,故食物多用麻油、薑炒。月內產婦以布荊或山蒼子枝葉熬水澡身,忌接觸冷水。出入以黑布巾紮頭,以免受風寒。不搬動重物。

  二、洗三朝

  新生兒脫離母體,標誌著他獲得了獨立的肉體生命,走上了現實的人生之路。新生兒誕生之後,一般到第三天才舉行正式的禮儀,俗稱“三朝”,慶賀新生命的誕生。因嬰兒初生,三朝禮儀並不張揚,然而對於新生命來說,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洗禮。

  洗三朝,最突出的是“洗”禮,就是給嬰兒洗身軀,地點就在產房前。嬰兒洗身用布荊熬煮的水,也有用茉草、石菖蒲等草藥熬制的,可以起到消毒殺菌作用。在燒水時,把一個如蛋形的石卵放在灶內燒熱,然後置於盛水的盆中,稱之“石膽”。嬰兒由接生婆或母親抱著,清洗身軀,接生婆還邊洗邊說:“見水高,見水大;石卵圓,石卵靚,孩子膽大頭骨硬。”洗畢,為嬰兒換上乾淨的衣布,並把石卵滾進產婦的床底下。石卵,寓意嬰兒像石頭一樣“骨頭堅實”,健壯;滾石卵至床下,石卵滾得轟轟響,意在嬰兒有膽量,不怕驚嚇。

  洗三朝後,主家還要分煮熟的鴨蛋給樓中的小孩們吃。三朝,開始對嬰兒餵奶,稱“開奶”。這天起,親戚朋友也陸續來送禮道喜。

  據史籍記載,洗三朝的儀俗在唐代就有,楊貴妃就受過這種洗禮。宋時,蘇東坡有“況聞萬里孫,已報三日浴”的詩句,並記述過當時的洗三風俗。

  三、吃霞酒

  如果頭胎生的是男孩,到第十二天,產婦之家要宴請本族的親房梓叔及鄰里,謂之“吃霞酒”。親族們也同時贈送“月禮”祝賀。如送雞、酒、麵線、豬肉、雞鴨蛋等物品,主要是給產婦補養身體的食物。如果是外村的親友送雞、兔等動物作禮物,而且要經過山路,得在雞籠上放茅草或葛藤,也不能直接帶到樓內,要在樓外邊的榷寮或廁所暫放一些時間,以避邪祟。

  四、送酒

  婦女初產生得男孩,做父親或祖父母的要親自登門向產婦娘家報喜,俗稱“送酒”。

  送酒禮俗,要備辦3牲、酒等禮品,送到岳丈家,向岳父岳母報告他們生兒子的喜訊。如果岳丈住大樓,做女婿的還要向每家每戶的親戚敬上一杯酒,報告得子好消息。送酒之後,岳父岳母就會給做月子的女兒送禮,如大閹雞、兔子、麻油、糯米等等,並附幾個小石子或黑豆數粒,寓意像石頭一樣堅實,以祝嬰兒健康。同時,也要著手準備嬰兒滿月時的禮品。其他親戚也會送禮,有的送豬肉,有的送雞蛋或鴨蛋。

  送酒的時候,來回的路上都不能停歇,據說是怕遇上“鎖鬼子”等邪祟,對嬰兒不利。一般頭胎生男孩,送酒的儀俗最隆重,娘家的禮物也較多。生女兒,就沒有送酒這一儀俗了,這明顯是重男輕女的觀念在作祟。

  五、看命

  舊時,產後旬日內,新生嬰兒的祖輩就會請算命先生占卜嬰兒的命運,俗稱“看命”。 算命先生據嬰兒出生時辰,按天干地支紀年排出他的“八字”,以推測其一生的壽夭窮通。如遇命中五行或缺的,就會建議給孩子命名時在用字方面給予彌補,或者要契神,或者要過繼,以趨吉避凶,期一生幸運。有的算命先生認為女嬰的“八字”不好,命中“克夫”、“煞翁姑”,則會改換“八字”,以免將來婚嫁不利。故俗雲:“男命無假,女命無真”,如此更改的好命,俗稱“假好命”。

  六、命名

  姓名本是一種記號,是分清彼此而用的,但人們認為名字的好壞會影響人的命運。因而命名受到重視,成了頗具文化意義的禮俗。《禮記?檀弓上》載:“幼名,冠字,五十以仲伯,死諡,周道也。”這說明,周朝的時候,一個人就有小名、字、尊稱、諡號等名字、稱號了。永定客家人對新生兒的命名,自然也脫不開傳統文化的影響。

  (一)小名

  也叫“乳名”“乳名”,是孩子小時候的名。小名一般較為隨便,甚至認為小名越粗俗越好,特別是“八字”好的孩子,恐怕難養,起個鄙陋的小名,認為可以避災免禍。如細狗仔、乞食客、番著根等。所以農村有“人無小名,做人不成”的俗語。永定客家人的小名常常在中心詞的前後加上詞綴,如在前面加“阿”、“老”等,如阿平、阿蓮、老狗、老健等,在後面加“古”、“頭”、“老”等,如雄古、群古頭、鼎皇老等。女孩子的乳名多帶“嫲”、“妹”等,如香蘭嫲、鳳珍妹等。

  有的小孩多疾病,父母把他們過契給神佛或樹木、石頭等做乾兒子,並以契主來命小名,如伯公子、觀音妹、松樹根、石養古等。父母得備香燭果品至神佛或樹木、石頭前,焚香敬拜,告以嬰兒姓名年齡,獻上紅布,以求保佑孩子平安,健康成長。也有寄名神佛的,即父母將嬰兒或幼子送到寺廟,請和尚命佛門中名號,意在受到菩薩、神佛保佑,妖魔邪祟、禍患災厄不易侵淩。孩子寄名佛門後不留頭髮。

  小名只用於嬰幼時期,限於家庭或家族內部長輩稱呼小輩,或兄弟姐妹之間互稱,體現親近親切的感情。年長後,一般不再叫小名,而叫正名,以示尊重。

  (二)大名

  相對於小名而言,也稱“正名”。永定客家人起正名,有比較多的講究。

  一是以家族規定的輩序用字命名。在輩序用字之前或之後加字構成名字。這樣的名字把輩分與名聯繫在一起,體現出人倫關係。如孔姓家族規定名字的前一字為輩序用字,有“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取名時按照輩分在輩序用字後加一字構成名字,即昭某、憲某、慶某等。

  二是下一輩的名字用字不能與上輩人的名字用字相同。這便於正人倫,辨昭穆,體現長幼有序。

  三是以傳統的陰陽五行的觀念來命名。嬰兒出生後,請算命先生論其“生辰八字”,如果五行中某一種缺少,就以名字來補足。方法有3:直接在名字中用所缺者,並結構出興盛的意境,如缺木叫森林,缺金水叫金水。擇取有金木水火土偏旁的字為名,藉以補救,如缺“金”用“金”旁的字,缺“土”用“土”旁的字作名字。以天干地支的五行屬性來命名,如缺金叫長庚,缺木叫寅生等。

  四是名字大多選擇音義美好的字。如福、祿、壽、財、榮、華、富、貴、昌、盛、興、隆、仁、義、禮、智、忠、信、賢、良等音義俱佳的字,為男孩命名常用字,表達長輩對孩子的期望。女孩子命名,多用女性專用字(如娘、娣、姐、妹、姬、娥、媛)或帶女字旁的字,體現女性姿色神態美(如嬋、娟、姣、好、娉、婷、妙,嬌、嫵、媚、婉、嫻、娜)和德性美(如蘭、蓮、芳、英、貞、淑、靜)的字,配以金、銀、財、寶、珍、珠、美、玉、秀、麗、春、秋、彩、月等為名。也有少數人用兄弟輩序用字起名。

  (三)命名禮俗

  永定客家人給嬰兒命名,通常要由輩分最高的人來命名,如果這位長輩不具有命名的能力,由他人代起名字,也要告訴他(她),然後以他(她)的名義,用紅紙寫出新生兒的名帖,在嬰兒滿月那天,祭告天地之後,貼在廳堂的牆壁上。新生兒名帖的書寫格式是:

  七、滿月

  滿月,是嬰兒出生滿一匝月時舉行的禮儀,又稱“彌月”之喜。這是新生兒第一次出門見世面的禮儀,也是一次隆重的禮儀。

  舊時,舉行彌月禮儀的日子,一般可提前二三天,但不能推後,超過一個月。選定日子後,即可向親友發出彌月宴客請柬。產婦的娘家收到請柬,就要把給嬰兒滿月的禮品在滿月之日(或之前)早早送到女兒家中,讓嬰兒穿戴外公外婆送來的禮品過滿月。外公外婆的禮品通常有:3~5套嬰兒穿的衫褲、帽子、襪子、披風、背帶、棉風衣、銀手鐲、銀項鍊、長命鎖等。滿月的儀式主要有:

  (一) 剃胎髮

  滿月當日,要給嬰兒剃頭,為嬰兒剃去胎髮。也有在產後24日剃胎髮的,取二十四孝的寓意。剃頭時,預先于洗臉盆水中放置小石3個或銅錢12枚,旁邊放蔥一根、染紅的雞蛋12個。剃髮後,取一紅蛋輕輕在頭上滾3次,寓紅頂吉兆。然後取出蛋黃與蔥汁混合,在頭上作塗抹狀,寓聰明之意,小石、銅錢則寓壯健、財富之吉。剃下的胎髮與石頭用紅紙包裹,置於樓門上方的土牆縫隙中。

  (二)敬神

  滿月這一天,正式對外宣佈生了男孩的喜訊。一大早,大樓的廳堂裡就擺起5牲、茶酒、果品,還有寫著新丁名字的紅紙放在長壽麵的盤子上面,由爺爺或奶奶抱著新生兒點燃香燭,敬拜神明,曰:某某命新丁,祝告天地,祈求神明保佑,快高快大,即把男丁降生的喜訊報告天地神祗。敬神畢,把新丁的名單按輩分貼在廳堂的牆壁上。


  (二) 喊鷂婆

  敬神之後,第二個儀式是“喊鷂婆”。由祖母(或別的福壽雙全的老嫗)抱著嬰兒,從廳堂走出大門外,朝天上下拋動嬰兒,高喊:“鷂婆!鷂婆!”全樓的孩子跟在後面,齊聲大喊:“鷂婆!鷂婆!”有的還喊:“鷂婆飛得高,明年做阿哥!鷂婆飛得低,明年帶老弟!”喊鷂婆有兩種意義:一是祝願新生兒像老鷹一樣勇敢,將來像老鷹一樣遨遊藍天,直上青雲,前程萬里;一是給新生兒一點刺激,鍛煉膽量,使之心雄膽壯。

  喊過鷂婆,主家便向鄰居大人小孩分贈滿月粄。

  (四)報丁

  喊過鷂婆後,主家擔著5牲祭品,到宗祠祭告祖宗,叫“報丁”。把一張寫著“第某房第某某代裔孫某某新丁長男某某”的紅紙貼在祠堂左邊牆上,向祖宗報告。新生兒不用去祠堂,做父親的去舉行儀式就可以了。告祖畢,燃放鞭炮。從祠堂回來,逢人就分粄,每人分2個,多的4個,不能分單個。

  (五)開齋

  中午,喜宴開始。這一天,坐主桌大位的是新生兒的外公或母舅,是特地來給新生兒開齋的;另一位是本族長老。

  開齋儀式是滿月禮儀的高潮,非常隆重。酒過3巡,司儀人員用大盤托出開齋菜,有雞、魚、肉、酒、蔥等12樣食品,擺放在宴會廳中央,或開齋人席上。主家先打一盆水給開齋人洗臉。然後,祖父(或其他長輩)抱出嬰兒到大廳口,朝天作揖致敬;轉身,抱嬰兒到開齋人席前,開齋人起立,兩人互行鞠躬禮。接著,把嬰兒交給開齋人,交的時候說:“一手過一手”,接的應:“壽比彭祖久”。開齋人接過嬰兒,到廳口朝天作揖,說:“祝告天地,三元及第。”(或:新貴人見天,天增歲月;新貴人見地,大地皆春。)然後轉身向堂內鞠躬,“敬祝滿堂,萬壽無疆。”隨後,回到大廳主桌入座,說:“得壽得位,得福得祿。”(或:新貴人登寶,福壽綿長。)左手把嬰兒托在懷中,右手舉筷,說:“快高快大。”象徵性地朝酒杯蘸酒,放到嬰兒嘴邊,說:“鬥酒百篇”。放下筷子,再舉起,觸向青蔥,再放到嬰兒口邊,說:“聰明智慧”。接下來,分別夾雞頭、雞翅、雞後、雞爪、魚、肉等,邊夾邊說:“頭角崢嶸,鵬程萬里,光前裕後,金雞獨立,鯉跳龍門,諸事遂意。”當然,這些吉語也可由開齋人隨意變通,只要能相應地嵌入所給食物的字眼,且含祝願新生兒長壽、聰明、前途無量的寓意,就是好話。

  開齋禮畢,開齋人把嬰兒交還給主人,說:“衣錦榮歸”,然後帶頭給新生兒送紅包。主人抱著孩子從大廳出來,席上的親朋將準備好的紅包放在嬰兒的身上或開齋盛菜的大盤子上。主人則向親友致謝。

  散席後,主家要酌情用錢回禮,每人還要一條毛巾,有挑 的,還要回 禮,此外,還要送一桌酒菜。

  大溪鄉流傳巫翰林為嬰兒開齋的故事。有一回,一家人的孩子滿月,正好翰林巫宜福路過,主人便請鼎鼎大名的翰林公來開齋。翰林公也不客氣,接過嬰兒說:“食得、睡得、屙得。”然後就交還給主人。大家認為翰林公肯定說了大好話,卻不解其意,就問翰林公是什麼意思。翰林公說,小孩子能吃,會睡,大便通暢,身體好,能健康成長,這就是家長所希望的,至於做官、發財的空話,有什麼意思呢?這就是翰林公開齋“三得”的吉語。

  八、百日

  嬰兒出生滿100天,人們借“百”字做文章。百是一個重要的數目,被人們賦予隆重的文化色彩。在語言的實際運用中,百已經不單單是一個數目,而明顯地含有“圓滿”、“完全”之意,如百喜、百福、百祿、百壽等。因而,嬰兒初生滿100天,家人舉行百日禮,表示祝福與慶賀。

  宋代《東京夢華錄》雲:“生子百日置會,謂之百晬(zuì)。”百日禮又稱“百晬”即源於此。民間以百歲為長壽, 晬是周歲之意,故百日禮又稱“百歲禮”。這明顯可以看出百日禮含祝福長壽的願望。

  百日禮沒有像滿月那麼隆重,只是親友攜禮來賀,主人設宴款待。所送的大都是食品和小兒衣飾,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百家衣”和“百家鎖”,是小兒的護身符。

  舊時,醫療設備極為簡陋,疾病是危害人們身體健康和生命的大敵,為了保證生命的延續,人們與疾病作鬥爭中,多求助冥冥之中的力量,而成為神靈崇拜的源頭。民間以為,取自百家之物便有神奇的力量,能保嬰兒平安。因而,娘家送給嬰兒百日的禮物一般是“百家衣”和“百家鎖”。“百家衣”是集百家的小布塊縫製的衣服,在永定有的地方演變成“百衲被”,就是用許多小布角拼成一塊被心做成的小被子。“百家鎖”是集百家之錢,購一銀鎖,正面鐫“百家寶鎖”,反面鐫“長命富貴”或“長命百歲”,掛於小孩頸上,謂佩之可以卻病延壽。

  九、周歲

  嬰兒一周歲生日時,家人要舉行周晬禮。

  俗話說:嬰兒7個月會坐,8個月會爬,10個月會沿壁子,周歲會走路。能獨立行走,這是人生的一個節點。因此,周歲時慶賀祝福一番,舉行周晬禮。小孩周歲這天,要在廳堂上擺放5牲敬神。周歲禮,嬰兒已經能蹣跚行走,因此鞋便成了必不可少的禮物。外婆送給外甥的生日禮物中必有鞋襪。

  這一天還有試鞋的儀俗,即讓小孩試穿新鞋。民間普遍流行的是虎頭鞋,鞋頭繡一虎頭,虎額繡“王”字,人們認為小孩穿虎頭鞋可以壯膽辟邪。

  周晬禮流行最普遍的儀俗是“抓周”。小孩周歲這天,主家在竹制的爬籃裡放上書、印、筆墨、算盤、錢幣、雞腿、豬肉、尺、斧、蔥、蒜、芹菜、泥土與稻草等物品,其意是:書主文人學士,印主仕宦,筆墨主書畫,算盤主商賈,錢幣主富,田土、稻草主農,尺、斧主工,蔥主聰明,蒜主善算,雞腿、豬肉主食祿,芹主勤。然後將小孩抱入爬籃中央,隨其抓取,測其志向。以他第一次拿的物品來推測小孩日後的前程和品性。

  抓周這種儀俗來歷甚古,南北朝時的《顏氏家訓》載:“江南風俗,生兒一歲,為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意所取,以驗貪廉智愚。名之為試兒。”直到今天,抓周的風俗仍在某些地方存留。

  周晬禮,還要宴請送禮的親戚和親房。

  十、過繼

  舊時,嬰兒出生後請算命先生算命,如果命中要過繼的,都會在3歲以內進行安排過繼儀式。承接小孩的一般為本族人,要合輩分,而且家門較興旺,兄弟姐妹多,樂意接收。

  過繼要選擇好日子,小孩身上的衣著要由承繼人購買,然後誠備3牲果品,敬拜天神,寫上過繼神單,當天燒化,以示告知神靈作證。要由本族較有威望的文化人,具過繼契書,契書中過繼雙方簽字畫押,還要有中見人、在場人作證簽字。最後用一口攀楻(打穀用的大木桶),把底脫下成2頭通透,放在神靈前,生父從一頭抱著小孩,讓小孩穿過攀楻,另一頭由繼父接著抱起小孩,交上一個紅包,說吉語:“一個好漢三個幫,長命百歲狀元郎。”過繼儀式(俗稱“過房”)就此結束。實際上,孩子仍在生父家養。往後兩家似同親戚一樣來往,年節或者逢紅白喜事,都互送禮物。承繼人每年春節要做一套新衣服給繼子穿。

  繼子長大成人後,對繼父母同樣有孝敬贍養老人的義務和享有繼承祖業的權利,老人百年歸老時,要承孝服或“捧香爐”,每年要掃墓。

  誕生禮俗,寄寓著人們對於新生命誕生的美好祝願。自然,它是民族意願的象徵,從本質上包含了大眾的情感,也蘊含著深刻的社會意義,一方面體現了中國禮儀的文化傳統,另一方面也摻雜了許多迷信成分,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風俗大多已改變。

  第三節  接受教育

  一個小小的生命來到人間,面臨著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這個世界需要他去認識,無數的事情等待著他去處理。

  一個人學習他所在的既定社會集團的所有規範文化、認識周圍社會環境的過程,社會學家稱之為“社會化”,人類學家稱之為“文化化”。這是一個每個人都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它對個人、民族、社會、文化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它對個人成長、民族性模塑、社會整合、文明進程,都是極其重要的。每個人都必須成為社會的人、文化的人。人的“社會化”、“文化化”的過程中,有許多節點是通過禮儀來體現的。

  嬰兒從出生到周歲,就經歷了許多的禮儀,這些禮儀不僅僅是慶賀生命的誕生,更多的是對嬰兒幼年乃至終生的祈禱、祝福,引導、催促嬰兒儘快長大成人。這就是社會化、文化化的過程。

  此後,孩子逐漸長大,各種禮儀伴隨著他的人生腳步,讓他從不成熟走向成熟。

  一、入學

  孩子六七歲時,就得讓他啟蒙授書了,這就是傳統的童蒙禮。

  舊時,孩子從此就要換掉從小穿的開襠褲,穿上新衣服,出到外地跟老師學習,或者請老師來家裡教授,開始讀書了,舊時稱之為“破學”。

  孩子“破學”,延師就傅的童蒙禮也要熱鬧一番,一來慶祝孩子的成長,二來款待孩子的老師。還要以蔥、芹等敬拜文昌帝君,以祈求孩子聰明、勤奮。永定客家子弟入學第一天,要帶著文房四寶,在中國文化聖人孔子像前行跪拜禮,以示尊師。私塾開學後,每天沒有完成功課的,要在孔子像前罰跪,甚至被塾師用戒尺打掌心。

  【照片:孔子像】

  有趣的是,在永定的許多廟宇裡,安奉一尊相貌醜陋且瘸腳的神像,稱為“魁星”。關於魁星的來歷,民間傳說:魁星原叫魁生,是個十分聰明的讀書人,但因長相奇醜,幾次殿試都被皇帝嫌棄而落榜。他絕望了,投河自殺。鯉魚精憐憫他,救至岸上,並給他面授機宜,說必有所獲。某日,魁生寫了一副對聯貼於廟門,然後藏於神像之後。這天,皇帝果然巡行到此,見此對聯,讚不絕口,連聲說:“妙聯!妙聯!真有狀元之才!”魁生聽了,連忙從神像出來,跪拜皇帝跟前磕頭謝恩。皇帝只好封其為狀元。客家民間借此故事教育子弟,好好念書,即使五官有缺,也有出頭之日。

  永定客家人重視教育,許多土樓內設有書齋或學堂,有“獨中青坑”的典故和“兄弟翰林”的佳話。還有“粽墨流馨”的故事:下洋鎮中川村的胡斐才,世德堂人,乾隆年間秀才。胡斐才中秀才後,無意仕途,專心著述。有一年端午節,他正埋頭寫書,其家人送粽子和蜂糖放書桌上。胡斐才凝神構思,忘記一切,竟然拿起粽子蘸著墨汁來吃,人們爭笑他是“書癡”。後來,中川村口石碑樓上刻有清朝乾隆年間的知縣吳梁題寫的“粽墨流馨”4字,說的就是胡斐才的歷史典故,它成了激勵後人勤奮讀書的生動標記。

  二、圓鎖禮

  舊時,孩子到了12歲,要舉行一次圓鎖禮。在嬰兒滿月、百日時,戴上外婆送來的“長命鎖”、“百家鎖”,這種如護身符一直要戴到12歲。民間認為,小孩12歲之前魂魄不全,受驚嚇會丟失,也容易被妖魔鬼怪攝走;滿12歲,孩子魂魄已全,能夠獨立應付災厄與邪祟,無需護身符保護了。於是,戴在身上的鎖就要就要摘下來,即所謂“圓鎖”。

  12歲時,與圓鎖相類似的還有“還願”、“還俗”的儀俗。這種儀俗也與孩子早年的一些儀俗有關,那就是寄名的習俗。孩子幼年時,因體弱多病,怕難養大成人,寄名給神仙佛道,不過是權宜之計,意在借助其力量保佑孩子健康成長。因此,到了一定的年紀,孩子能夠獨自抵禦外來侵害時,就必須“還俗”。

  還俗要依託一種禮儀來實現。還俗要選擇吉日,帶著孩子備禮到廟中上供,廟主找碴責罰小兒,小兒跳過板凳,不回頭,直跑回家中,以後就可留發。同時,神仙佛道既然保佑孩子長大成人了,就要酬報。這酬報是在寄名時就說定了的(許願),此時兌現,即所謂“還願”。還願要備3牲果品,帶著孩子前往向神仙佛道許願之寺廟,點燃香燭敬拜,以示酬謝。

  永定鄉間的習俗“包花”、“出花園”與“圓鎖”的禮俗類似,只是“出花園”的年齡在16歲。

  三、家教

  東方的倫理思想很重視個人成年之前的家庭教育。而中國的傳統家教在培養中國人的個性、人格和塑造中國民族性方面確實發揮了巨大作用。中國重視家庭教育的歷史由來已久,孔子對他的兒子孔鯉有“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的教誨,孟子的母親有擇鄰而居、斷機杼教子的故事。中國革命先先行者孫中山臨終時除了“國事遺囑”,還有“家事遺囑”,懇切教子,殷殷情深。由此可見,中國家教的歷史可算是“從孔夫子到孫中山”了。

  傳統教育目的在於培養仁義君子,重德行而輕智巧,以圖齊家、治國、平天下,因而其內容必然以綱常倫理和入世入宦的本領為核心,簡而言之,就是4個字:做人、讀書。

  家庭是中國社會中最基本、最穩定的組織結構。一個人成年、成家之後,仍不能脫離原來的家庭,仍然要接受家長的指教,可以說,家庭是終其一生的教育基地。家庭教育的方式不外是身教和言教,尤以身教為重要,並且制定一些家禮、家規、治家格言等規範,要家庭成員遵守,最著名的有明代朱柏廬的《朱子家訓》: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勝珍饈。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童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豔妝。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居身務期儉樸,教子要有義方。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

  與肩挑貿易,勿佔便宜;見貧苦親鄰,須多溫恤。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兄弟叔侄,須分多潤寡;長幼內外,宜法肅辭嚴。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計厚奩。

  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勢力而淩逼孤寡,勿貪口腹而恣殺牲禽。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惰自甘,家道難成。狎昵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再想。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

  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餘歡。國課早完,即囊橐無餘,自得至樂。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守分安命,順時聽天。為人若此,庶乎近焉。

  秉承中華文化傳統,永定客家人也把家教放在重要的地位。永定客家人有十分牢固的家庭觀念,個人作為家庭的成員,必須接受家庭、家族的共同事業、價值觀念、倫理觀念。

  湖坑鎮洪坑村流傳瑞文公教子的故事,頗有深意。

  洪坑林氏12世瑞文公,一妻一妾,僅生一子若健。若健七八歲時,稍犯家規,公嚴責在堂前跪,自朝至午。母親不忍,而又畏公之嚴,於是叫大伯綸濱出面求情。綸濱說,“三弟,你夫婦3人才一個兒子,怎麼忍心這樣讓他從早上跪到中午呢?”瑞文說,“哥哥,你有幾個兒子,這個不行,那個有望。我只有一個兒子,如果不教,等於拋棄他,以後靠誰呢?”大伯無言。後來,若健果然有出息。

  四、成年禮

  成年禮(或稱“成丁禮”),即男子的冠禮和女子的笄禮。《禮記》載,男子二十行冠禮,女子十五行笄禮。加冠後,標誌其進入成年,社會予以承認,並予管理和約束,可擇偶婚配。

  古時候,小孩僅僅在頭頂上留一小撮毛,作成一個童髻,男孩有左右兩髻,稱為“角多”,也稱為“總角”。左右前各—髻,稱之為“三髻羈”。未成年的青少年由於不戴帽子,頭髮下垂,也稱“垂髫”。晉代詩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就有“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詩句。也稱“束髮”,這已經是接近“成丁”的青少年了。把頭髮束成髻,盤在頭頂,一般指15歲左右。這是接近行“冠禮”的年齡,稱“弱冠”。《大戴禮記?保溥》雲:“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女子到十五歲,行“及笄(jī)”禮。笄是古代婦女盤頭髮用的笄子,女子及笄,夠資格用這種笄子,標誌著已經成年。男子則到20歲行“冠禮”。

  舊時,重男輕女,因此冠禮遠比笄禮隆重,並且規定了一整套周密和嚴整的形式(見《儀禮?士冠禮》)。永定客家人的冠禮大略的情形如下:

  冠禮要請占卜者擇取吉日在宗廟舉行。為冠者行冠禮的嘉賓(長者)也得通過蔔筮來確定。到了行冠禮之期,一切準備就緒,早晨,冠者之父身著禮服親迎嘉賓到廟就主位,為冠者行冠禮。加冠即冠者不再梳童髫,而在頭上結髮,然後用笄捆起來,上面再戴上一頂帽子。嘉賓把規定的服飾加於冠者,共行3次,並以酒向他祝福,冠者一飲而盡。然後去拜見母親,見母之後,回到嘉賓面前,嘉賓給他起一個字(名字)。至此,加冠禮成。父親送嘉賓出廟門。冠禮後,冠者還須拜見兄弟姑姐等親屬以及鄉中尊長,其父還要宴請嘉賓和鄉鄰父老、先輩。

  古代的冠禮有許多繁文縟節,在永定幾乎湮滅,而被新的禮儀取代,如畢業典禮,18歲的成年禮等,新的禮儀簡單而又有特定意義。孩子到十八九歲,一般學完了高中學業,要舉行高中畢業典禮,或在期間舉行18歲成年禮。畢業慶典,也叫畢業酒。畢業酒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由學校舉辦,師生和學生家長參加;另一種是經濟殷實的家庭在家裡舉行畢業典禮,宴請師友親朋。高中畢業,這預示他們面臨人生道路的重大選擇,一部分參加高考後進入大學深造,而大部分步入社會就業。

  五、升學

  升學一般是指升大學。在孩子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以後,親戚會送雄雞、狀元糕甚至紅包表示祝賀。主家留他們吃飯。在請客前一至二個星期,主家要請人選好日子,發送請帖。

  請客前一天,要貼對聯,張燈結綵。請客的那天早上,主家要備辦3牲,敬拜天神,進祠堂敬祖,這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請客時,主桌由老師坐,學生和家長要給老師敬酒,感謝老師的培育之恩。老師的紅包不能收,在散席後,要送給每個老師一條毛巾。孩子升大學是否請客,這要看家庭的經濟條件和所考取大學的知名度,一般來說,家庭條件較好人家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學,都會慶祝一番。

  六、拜師

  拜師是指孩子跟隨有專門技藝的人學習。包括學手工藝技術、學醫等。跟隨師傅學藝有很多規矩。首先要行拜師禮,昔日要跪拜,現雖廢棄,但還要備禮物去見師傅,有的還要寫字契,注明學習年限和條件等。

  在學期間,學徒必須聽從使喚,恪守一些規則,如每天打掃工廠,掃地一定要從大門口往店內掃;收工時要收拾好工具等。學徒還要向師傅繳納“師傅銀”。從前,做師傅的幾乎不開口傳授技藝,只是自顧自地工作,小徒弟剛來,連師傅幹活都看不到,只能燒飯掃地,充當雜役。過一段時間以後,才能跟師傅在一起,跟師傅幹活,可仍然沒有“授受”的環節,徒弟只能靠自己的領悟、摸索掌握本領。學徒時間一般以3年為限。期滿出師時,有言定留場店做工,可享受“夥計”的工資待遇。

  永定縣山區土地少,因此學習手工藝技術的人多,特別是木匠、泥水、打鐵、打石、裁縫、油漆、繪畫、行醫等行業,都出了不少名師。

  七、習武

  永定客家人不但重文,而且尚武,這是由於生活環境所決定的。許多土樓內不僅設文館,還設武館,教練子弟習武健身。永定民間習武之俗由來已久,其目的不言而喻,都是為了自衛。

  土樓武館內,教習拳、掌、臂、腿等功夫和槍、刀、劍、戟等18般武藝,造就了大批精通韜略、武功高強的人才。武館習武需要經費,由富戶提供一部分,不足的部分,利用舞獅、舞龍賀年等方式籌集,以維持平時的開支,因此,幾乎大的土樓都有舞獅隊。舞龍頭、獅頭者,常常是身懷絕技的高手的。一些勇武超群的青年也因此進入仕途,明清時,永定出了7個武進士。

  清朝嘉慶道光年間,高陂上洋的植桂堂獅隊、德星堂獅隊和高頭的高東獅社,其高手陳如榮、陳慶千、江敏光遠近聞名。大溪鄉莒溪高洋的祥裕樓由張慶利建造的練武堂,培養出了武藝高強的“張家九兄弟”。清同治、光緒年間,湖雷增瑞就出了兩個武進士闕永華、闕廷華。

  八、參軍

  永定客家人向來有愛國愛鄉的精神,保家衛國是青年的理想追求。

  在革命戰爭年代,永定青年踴躍參加紅軍,為革命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如今,適齡青年,特別是應屆高中畢業生,都懷著“保衛祖國,參軍光榮”的愛國熱情,踴躍報名參軍。適齡青年報名參軍,經過體檢、政審合格後,被正式批准參軍。鄉鎮武裝部到軍人家裡送喜報,鄉政府舉行歡送會。縣政府也舉行歡送會。最後,由接兵部隊將新兵送到部隊。新兵光榮入伍,親戚通常會送雄雞祝賀,勉勵年輕人要有雄心壯志,在部隊鍛煉成長,為保家衛國貢獻力量。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