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六章 百年歸世

  中華民族古稱禮儀之邦,其中“孝道”是最為重要的禮儀之一。歷史上有好幾個朝代都強調“以孝治天下”,民間也有 “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之說。作為兒孫後代,對父母及祖輩的生養死葬,又是“孝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永定客家人對祖、父輩逝世時的喪葬禮俗,可以看出客家人對此禮俗的重視程度。

  永定縣民間的喪葬習俗,是以傳統的儒家禮儀為主體,在沿襲中融進了道教、佛教以及民俗鬼神信仰等諸多元素,經過千百年來演變而形成的、以緬懷祖德、慎終追遠為主導思想的習俗,其中涵蓋了諸如終極關懷、死亡觀念、喪服禮儀、殯葬儀式、祭祀文化等等有關內容。近數十年來,政府提倡殯葬改革,所以許多傳統習俗中的繁文縟節正朝著簡化的方向在逐步的演變之中。

  第一節  自然規律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年壽有時而盡,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古人雲:“死生亦大矣。”曾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孝經》裡講:“生事愛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由此可知,養老送終是晚輩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而傳統的喪葬儀式是個相當複雜的系統,其中既有儒家倫理的禮儀,又有民俗信仰的成分。永定縣內各鄉鎮習俗大致相同,只是各地在實際操作中略有損益而已。

  一、初終和小殮

  (一)初終

  在老人生命垂危之際,子女等直系親屬應守護在其身旁,直到老人咽氣為止。這在習俗中稱為“送終”。

  送終是一件大事,可使子女多盡一點孝心,還可以聽取老人的遺言,日後好繼承遺志、處理好老人生前來不及處理的事宜;另外,能有子女等親屬守護其側,在老人心理上也是一種莫大的安慰,使其能夠坦然面對死亡,安然離開人世。但在老人尚未咽氣時,兒女等親人即使噙著眼淚也不能哭泣。

  老人剛斷氣叫做“初終”。初終之時,要放銃、放鞭炮,點3根香插在香爐上放在喪者的床頭,家中男女自然是呼天搶地,放聲哭泣盡哀。

  “放銃”的“銃”,是用鑄鐵澆鑄成的、高約25釐米、底座直徑約10釐米,內裝土硝(即古老的黑火藥),旁有小洞插引線的一種土銃。放銃時將此種土銃充進火藥、引線後放置于樓外門坪地板上,點燃引線爆炸時,響聲震天動地,全村可聞,其目的是告知村鄰,家中有老人歸世,以便親房前來協助料理喪事。

  永定金豐片一帶對放銃還有特別規矩,死者上了60歲才可放銃,如果死者還有上代親人在世,即使已達60歲也不能放銃。對於可以放銃的死者,為其放第一銃,必須是他的子孫燃放。同時,老年夫婦如果還有一人在世,則放銃只能放兩響;如果夫妻均已先後辭世,則要連放3響。永定也有部分鄉村使用俗稱為“三把連”的銃,即3管鐵銃連在一起,安裝了長木柄,可以執在手中燃爆。

  (二)小殮

  在做初終該做的種種事項同時, 其直系親屬還要為亡者沐浴、著裝、整容等種種事情要做。

  所謂沐浴,不能用家裡的水,而是要到就近的溪河邊(或水井裡)去“買水”。所謂買水,就是臨時由親屬提著水桶、水勺和線香、冥紙等到河溪(或水井)邊向河神“買水”,要先焚香、燒紙(冥幣或一般草紙)。金砂鄉群眾給過世的老人買水時,用的是硬幣,也就是將硬幣投入溪河或水井中,同時敬告河神或土地神,喪家要“買水”為死者沐浴,然後取水。歧嶺鄉一帶,舀水還有規矩:水勺或水桶口要先順水流方向舀3次、逆流方向舀3次,均不裝水,然後才真正舀水入桶中。如果近處無小溪流,要在井中取水,則將硬幣投入井中,同樣禱告土地神,然後提水回家中為死者沐浴,讓死者乾乾淨淨地到達陰間去拜見已故祖先。

  所謂沐浴只是象徵性的動作,就是用浸水擰乾後的毛巾,在死者的面部、胸部、背部、兩手、兩腳共7個部位各抹一下,就算完成。

  接著就為死者穿壽衣(壽衣也叫“裝衣”,如果是女人的壽衣,也叫“老行嫁”衣裳),不少老人會在生前給自己準備好壽衣。舊時,裝衣數字要男雙女單,一般男人6衣4褲,女人2褲1裙,配衣5或7件,因為女人要比男人多穿一條裙,所以成單數。男人內層一身白,面上是青衣,女人內層衣白色,面上一套紅色衣,如果是原配夫妻白頭到老,則面上加一條紅裙,否則面上加青色裙。所有衣服都不用扣子而是系帶子,民間認為如果用扣子扣緊了,會使亡靈難以投胎轉世,同理,系帶子也必須系活套結。壽衣忌用毛衣和帶毛的皮衣,也忌穿綢緞料子製作的衣裳。穿壽衣須事先將幾重壽衣全部套好,並須趁死者身體尚未僵化之前抓緊時間給死者穿上。穿衣袖時,男人先穿左手,女人先穿右手,而且不可由操作人從衣袖外伸手進衣袖內去接死者的手,把其拖出來,簡單說就是生人與死人不可手接手,其意是怕被死者拖著走,致使操作人會有災難臨身,總之,這被認為是極不吉利的事情。

  穿好壽衣後,應簡單為亡者整容(剃頭、刮臉、盤頭髮)。一切操作完畢,才用白布或黃布蓋住亡者身體(面部不要蓋)。接下來,將“口含珠”(喪事店有售的一種小粒珠子)放進喪者的口中,還要把若干硬幣放在喪者手中,並將其手握好,然後用麻繩將喪者的身體捆綁3度(即胸部、腰部及兩腳。也有說4度,此麻繩在大殮時可取下,供兒孫作為腰帶)。之後,將屍體抬放在樓屋的大廳堂內席墊上,有些鄉村還要在死者的腳底放個小凳子,並用麻繩將凳子縛在死者腳上,也是防止屍體會突然手腳亂動的意思。

  老人屍首安放廳堂之後,兒孫須用一“火盆”置於死者床前,將紙錢燒於盆中,一邊向死者進行禱告,希望其順利通過鬼門關。接下去是子孫後代都要守靈(晚上可以輪流守夜),還要不斷地燒紙,直到大殮埋葬後為止,其實際意義主要是怕晚上有老鼠、貓、犬之類咬損屍體。萬一出了此類問題,就是子孫的大不孝,要受到嚴重的責難。有些鄉村的規矩是,初終當晚,兒孫不能洗腳。民間傳說是當晚兒孫的洗腳水要被死者吞食,其實際意義,大概就是要求兒孫當晚要守靈、不能上床睡覺之意。〖安放在廳堂左或右似男女有別?〗

  以上所述,謂之“下榻”,舊時稱“小殮”,也就是“初終”該做的種種事項。

  附帶說明:如果不是在家“壽終正寢(或內寢)”,而是在外遭車禍、兇殺、水火災或醫院搶救無效等死亡的人,其屍首就不能入樓擺放廳堂,而是在樓外的門坪上臨時架搭簡易竹木寮供其停屍設靈堂之用。

  二、訃聞

  “訃聞”就是將死訊通知有關人員,包括親戚朋友以及死者生前工作過的單位等等,所以也稱《訃告》。一般採取專人送《訃聞》帖和將《訃聞》公告兩種形式。對重要親戚必須有專門的帖式,並派專人送達,如母親和祖母的娘家(老舅公)等就必須專送,以表尊重。

  永定民間俗稱“天上有雷公,世上有舅公”,就是指如果死者後代對老人有不孝行為,老舅公有權力用孝杖棍打該不孝的後輩。有些媳婦在婆婆生前曾經有過虐待婆婆的行為,則婆婆出喪時,其外家要讓媳婦跪碎瓦片或碎瓷片,以示懲罰。

  永定民間稱送報喪帖為“報生”,可能是“報死”不好聽,或者是在古漢語中“喪”與“生”音比較接近的緣故。送報喪帖還有一個規矩,報喪信封面上寫收信人的名址,必須先寫於紅紙條,再貼在信封面上,內面的帖式用紙,是“男青女黃”。其次是遞送人不可以進入該親友家的大門,只能將報喪帖放置於大門外。收到報喪帖的人家要回禮,一般是給送報貼人染紅的鴨蛋2個,現在基本用紅包替代了。嫁出去的女兒,接到訃告,隨即回家。其在進村後的沿途號哭稱之為“哭路頭”,由娘家人接進家中,隨之哀號更為淒絕。

  另一種是公告式的《訃聞》,用大張白紙書寫好之後,貼於大塊木板(如木門板),放置于喪家樓屋外的大路旁,讓來往行人都能看到,並互相轉告。訃告內容必須包含死者的郡望、生卒年月,享壽或享年若干歲,並寫明設靈堂、大殮、成服、遺體告別(或追悼會和堂奠)、出殯等有關事項的具體時間、地點,以便親友等人按時前來弔唁和送葬。因此,老人辭世後,必須儘快請占卜先生揀選好“入殮”、“出殯”等的具體時間(注意出殯日期有忌諱,即應避開重喪日、三喪日、羊公忌日、四絕日等),以便寫入《訃聞》中。

  訃告文字從右到左,直行書寫。其中男女有別、男死稱“正寢”,用青紙寫,女死稱“內寢”,用黃紙寫,寓意于“天青地黃”。終年60歲以上稱“享壽”,未滿60歲稱“享年”(傳統稱未滿60歲者算未曾“上壽”,是為短命,喪家為了好看,常常在訃聞上用另一種寫法,如死者只有51歲,則寫成“享年六八加三”)。《訃聞》的下款自稱:“父先死今居母喪,自稱孤哀子;母先死,今居父喪稱哀孤子; 母死父喪有繼母稱孤前哀子,過房子稱降服子;養身父母死稱孤哀嗣子;養身父在養毋死稱哀嗣子; 父亡為祖父母服喪,長房孫稱承重孫。列下還有齊期孫.齊五日曾孫.齊三日元孫。”等等。

  對死者的稱呼。祖父死稱先祖父.先祖考,祖母死稱先祖母.先祖妣,父親死稱先父.先考,母死稱先母.先慈.先妣,夫死稱先夫.亡夫,妻死稱先室、先妻、亡妻,外人稱呼的時候要加一個“令”字。

  《訃聞》格式。比如喪父的《訃聞》常見的格式為:“不孝男××等罪孽深重,不自殞滅,禍延顯考,×郡×姓其第×代府君,距生於西元×年月×日×時,享壽××歲,因病醫治無效,不幸於西元×年×月×日時壽終正寢,不孝××等隨侍在側,親視含殮,遵禮成服,謹擇於×年×月×日(農曆×年×月×日),從俗誦經追薦,×時舉行遺體告別,×時開香堂奠,×時發引殯儀館火化,隨即捧主祔祠升座合火後,奉迎骨灰歸山安葬。忝屬:族、世、友、戚誼哀此訃聞。”最後要在訃告結尾寫上“孤子××泣血稽顙,齊期孫××泣血稽首,齊服曾孫××揾淚頓首,期服弟兄××揮淚頓首,期服侄××拭淚頓首,功服侄孫××揾淚頓首,緦服曾侄孫××揾淚頓首”之類的文字。下款的自稱,另詳前文。

  訃聞以及香燭禮包、祭文、孝簿等,一律用白紙或者草紙書寫。喪事之謂白事,這也是一個方面,但是,凡先考妣、郡頭、姓氏、西元,戚世友族等有關在世者的字均要用紅紙書寫後貼上《訃聞》,或者用紅水直接書寫。《訃聞》張貼後,等到有關戚世友族到得差不多了,還要寫一張《謝帖》貼在《訃聞》旁邊,對戚、世、友、族“賜顧賜禮”,表示淚謝。其下款署名跟《訃聞》相同。

  三、 題諡法

  題諡亦稱“賜諡號”,是後人根據死者生平言行業績,進行高度概括並給予榮譽評價的一種稱號,而且顯赫地寫在銘旌上,相當於蓋棺定論。

  諡法大多數是兩個字,少數人用4個字,此俗來源久遠,如歷史上有名的曾國藩,被稱為“曾文正公”,其中“文正”兩字即是其諡法。同樣的,左宗棠稱左文襄公、胡林翼稱胡文忠公等等,其中的“文襄”、“文忠”亦為其諡法。另外是由誰來題賜諡號(含題銘旌等)的問題。如果死者是男人,則必定要請本族輩分最高或最有威望的長輩來題;如果死者是女人,則必須由其娘家選派的代表來題。最好都是有官職或有功名者,因為民間認為此類人的“生辰高”,能壓煞,所以銘旌以題賜諡號者落款。

  舊時,題諡法還有一套嚴格的程式:要在靈堂前的天井擺一張四方桌(俗稱“八仙桌”),桌上擺好文房四寶,其中供寫諡法的紙條大約近似於今的A4紙,也同樣是“男青女黃”。並須先用黃酒煮好2個紅蛋,由孝子孝孫或執事人員捧上,請題諡法的長者先吃紅蛋酒,同時孝子孝孫要面向題諡法長者跪在桌子的兩邊,然後該長者才提筆用端楷題寫諡法字。題完之後,他會將毛筆往後一丟,表示再不用題諡法了。因為題諡法意味著要死人,是壞事。題過諡法的紙,相當於死者的名片,所以,在大殮之時要放進棺材中,置於死者的胸前(?)。

  四、佈置靈堂

  靈堂是停屍、放柩、供人們祭奠及孝子守喪的地方。在廳堂正中掛一幅能遮蔽屍床或靈柩的大帳幔,因為屍體和靈柩都忌諱停在光天化日之下。帳幔正中書一大“奠”字,帳幔前左右兩邊懸掛剪有各種圖案的條形白紙“吊聯”,上書“嚴父(慈母)養育恩似海,兒孫未報終是憾”等悼語。

  帳幔前擺上桌子,桌上正中靠帳幔處供奉著死者的靈位牌或遺像,桌上擺著供品(有些地方還要擺放一碗白米飯並豎直插上一雙筷子)、香爐(插上線香)、點上白蠟燭和長明燈等。在沒有收殮之前,這盞長明燈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讓它熄滅(民間傳說這盞燈就是死者的靈魂)。桌前糊上白紙桌裙,也書一個大“奠”字。桌面上還要放著白色瓷壺瓷杯,供灑酹奠酒用。桌前要放上“燒紙盆”,供孝子燒紙和來客祭奠時燒紙盛紙灰之用。有的地方,桌子兩側鋪上稻草,供孝子孝孫守喪跪臥(男左女右)之用。桌前至房門左右擺列“紙活”(是否指金童玉女、金山銀山之類?)。這種“紙活”是由“紙活匠”用竹篾、色紙紮糊而成,喪主掏錢購買。陳列多少,根據喪家經濟狀況而定。

  在發出《訃聞》到開吊祭奠前一日下午,喪家房屋及庭院中大、小門上,都要貼上喪聯。所用紙張也是男青女黃。大門的門楣上,常常寫的是“當大事”3個大字。

  “白事”聯語大體都是:“倚門人去三更月,泣杖兒悲五夜寒。”“守孝不知紅日落,思親常望白雲飛。”“三更月冷鵑猶泣,萬里雲空鶴自飛。”等哀挽死者的聯語。但在聯語上男女有別。在靈堂和庭院佈置上要營造一種莊嚴、肅穆、哀悼的喪事氣氛。出殯之前,靈堂內外一定擺滿了花圈和挽聯。

  挽聯的寫法,挽男的寫千古,挽女的寫仙遊,出腳(即下款)屬婿甥等類的,一定要寫“拭淚拜”字樣,其他親可拭淚可不拭淚,朋友及單位則寫鞠躬或者敬挽等字樣。在培豐鎮,挽聯全都是用白紙寫的,而金豐片的挽聯出腳(即下款)用紅紙寫好再貼上去。

  靈位牌,靈堂上必有靈位牌(即神主牌),所以事先就要製作好。古代用樟木或栗木,於今一般用杉木製成高約1.2市尺、寬約3寸的木板,其上書(舉例):故父諡文端諱強華字安邦李公神王。神主牌上的字數(小字不算)必須合乎“小黃道”(生、老、病、死、苦)中的“生”或“老”兩字。

  比如此例中的大字共為12字,按照“生老病死苦”來數,是屬於“老”,是為可用。

  點主,靈位牌上的最後一字,起初先寫作“王”字,須待“大殮、成服”之後,請道士或和尚用紅筆在“王”字頭上加上一點,成為“主”字,才成為真正的“神主牌”。此種步驟稱為“點主”。

  靈堂上還要安放一塊“銘旌”牌,用木制框架,長約1.7米,寬約45公分。上麵糊紙,要寫上死者的官位、名號等。字數較多。其格式舉例:

    恭旌

  陳老先生原永定縣政協委員諡德清諱定國享陽壽九十有三之靈幾

                    陽居族、戚同敬挽

  銘旌字數較多,須合乎“大黃道”。其辭有10個字,曰“道遠幾時通達,路遙何日還鄉”。銘旌的中間一行主文,按字數算,必須合乎大黃道中有“走之旁”的字,如“道、遠、通、達、遙、還”等。據此,上列“陳老先生”的旌文(小字不算)共25個字,恰好落在有“走之”的“通”字上,故可用。

  墳墓碑石上的文字排列,要按“小黃道”。每行合“老”,3行合計總字數,要合“生”,因為墓碑文字一般是分3行豎直書寫。如果字數合不上,可以適當增減一些無關緊要的字,或者將某些允許並列的字,如“陽壽”或“廿一世”可以並排橫書,就成為只占一個字位,而可以當作一個字計算。

  另外,如果死者年滿百歲(或96歲以上,折閏可當百歲算),則靈堂佈置等可以當“紅事”來辦,即對聯、訃告等均可用紅紙來寫。

     五、大殮

  大殮指將小殮後死者屍體裝進棺材並加蓋,釘上棺材釘之謂。舊時,其間還有很多繁文縟節的禮儀。

  (一)入棺禮俗

  死者經小殮後,須點一盞油燈放在床頭,在油燈旁置一香爐點上3支香,在床邊放一碗糯米八寶飯,中間豎直地插一雙筷子,這叫長壽飯。道士來了開場,也叫“起司”,孝子孝孫孝媳婦等要披麻戴孝,長子後腰上要帶一把鐮刀,開場時要給道士一個紅包。“大殮”要移屍入棺,民間俗稱為“歸大屋”。這就意味著死者與世隔絕,與親人最後一別,所以大殮儀式非常隆重。

  收屍盛殮的棺材,通常是用松柏木製作的,主要是松柏樹都有油脂不怕水浸,不易腐爛。壽木(“棺材”的雅稱)做好後,棺材外面一般油漆成黑色,也有的地方漆成朱紅色,棺材正面寫上金字,也有畫上花鳥人物的。大斂的時間一般是在小殮的第二天舉行。按照民間習俗,要在棺材內底部鋪上生石灰以吸濕防腐,在石灰上鋪紙,喪者多少歲就鋪多少張紙。

  初終屍體移到廳堂時,要先在墊床上鋪一塊白布,到大殮時,“八仙”就提著白布邊沿將屍體移入棺材,所以這塊白布就稱為“扛帕”。當大殮“移屍殮於棺”的時候,是兒、女、孫、曾們與親人見最後一面、從此永別親人的時候,所以兒女等後輩無不捶胸頓足悲痛欲絕。有些鄉村在合上棺材蓋之前還要往棺內放些陪葬物。有些富裕講究的家庭放的是金銀,一般人家放些銅錢,或當時社會上通用的硬幣之類。最不濟也得給亡人手裡放一塊手絹。甚至凡是亡人生前從身上脫落下來的東西,比如老年時,脫落的牙齒,以及小殮沐浴時所剪下來的指甲等都應殮入棺內。

  屍體放入棺材後,在上面要蓋一塊布,這塊布稱為“水被”,要放在居中的位置,但不能蓋住喪者的頭部。入殮時,要敲鑼、放鞭炮,根據道士排好的生相,凡是生肖相沖的人要回避。入殮之後,停棺柩在堂(此後棺材稱為“柩”),直至出殯。

  放手尾錢。大殮前有“放手尾錢”之俗。俗謂“放手尾錢,富貴萬年”,認為死者身後有錢留存給子孫為吉兆。其方式是,於納棺前預先在死者袖中存置好錢幣或金銀飾物,到大殮時將其倒入容器,然後取出分與子孫,裝於小袋,分別系於兒孫各人手上,稱“結(?)手尾錢”。兒孫對分得的遺物如金飾、錢幣等,均極為珍貴。

  (二) 蓋棺禮俗

  屍體、殉葬物放妥後,接下來,在釘棺蓋之前,先有一個“交釘”儀式,民間稱為“鎮釘”。如系女喪,做交釘儀式時,主家先請娘家代表(交釘人)吃點心,然後孝家治喪長者手持釘盤(盤子裡面放上4枚大釘子、一枚小釘和一個紅包,)呈上娘家交釘人。如果他對死者歸亡沒有意見,則會收取紅包,另外換一個紅包放到盤子裡面,這個紅包是娘家人送給大力(俗稱魯班匠人)蓋棺的。在永定高頭鄉,此時一定要請娘家代表說吉利詞語,孝子孝孫等人全部跪在棺前。外家代表手執釘盤後,行3鞠躬禮,然後開言說:“跪膝痛心腸,拱手進丁糧。封棺全家福,滿門大吉昌。龍行一百步,有勞大師傅,高抬貴手,方方得利。”

  蓋棺時,娘家代表還要高聲喝彩(即朗誦),其詞曰:“伏以日吉時良,天地開張,吉星拱照,惡曜潛藏,今乃××公(×孺人)大殮蓋棺之辰也,星沉南極(寶婺沉光)駕返仙鄉,千秋永別,百世其昌,舉蓋。”而後由“魯班匠人”蓋棺,娘家代表將釘盤交回主家,由匠人打釘,4枚大釘釘完後,還要用一枚小釘,將連在一起的五小塊五色布釘在棺材蓋上,稱為“子孫釘”,是保佑子孫後代富貴吉祥之意。此後該棺材則應稱之為“柩”。

  靈柩放于中堂,柩前的神主牌位桌上要陳列祭品:即倒頭雞1只、米飯兩碗、一雙筷子豎直插在飯中,菜一碗、茶酒各3杯,還有香燭等。孝子日夜守於靈柩旁,以示服孝,叫做“守鋪”,俗稱“睏棺材”。 現在殯葬改革,屍體火化,就不存在交釘儀式了。

  附帶說明,交釘說吉語內容,各個地方不大相同。如豐田片的吉祥語是朗誦者手捧酒杯高聲誦曰:“一杯酒敬天,天官賜福;二杯酒敬地,地靈人傑房房發。三杯酒敬姑姐,懿德流芳大家發。”接著交釘給八仙。繼續念:“上帝命我開金言,俾熾俾昌俾富貴,受祿受福受於天。糧米千萬斛,子孫萬萬年。”

     六、成服 

  成服是指在大殮前後,死者親屬按照親疏關係穿上不同的孝服的意思,俗稱“披麻戴孝”。

  各在服之人,按服制分別穿戴上用麻或粗布縫紉的衣裳,稱為"遵禮成服"。兩千年來,孝服仍然保持了原有的定制,基本上分為5等,即:斬縗、齊縗、大功、小功、緦麻。

  (一) 斬縗

  第一等叫"斬縗",是五服中最重的一種。“縗”是指喪服中披於胸前的上衣,下衣則叫做裳。“斬縗”指上衣、下裳都用最粗的生麻布製成的,左右衣旁和下邊不縫,使斷處外露,以表示未經修飾,所以叫做“斬縗”。

  “縗”就是指不縫緝的意思。凡兒子及未嫁女為父母、媳婦對公婆、承重孫(指死亡老者的兒子已先死亡,只好以孫子代替其父親服孝)對祖父母、妻對夫,都要穿斬縗。並且,要戴粗麻孝帽子。

  (二) 齊縗

  次等孝服叫做"齊縗",是用本色粗生麻布製成的。自此制以下的孝衣,凡剪斷處均可以收邊;下擺貼邊都在砸邊際(?)。孫子、孫女為其祖父、祖母穿孝服;曾孫子、曾孫女為其曾祖父、曾祖母穿孝服;玄孫子女為高祖父、高祖母穿孝服均遵“齊縗”的禮制。

  (三)大功

  “大功”是輕于“齊縗”的喪服,是用熟麻布製作的,質料比"齊縗"用料稍細。為伯叔父母、為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姐妹,以及已嫁女為母親、伯叔父、兄弟服喪都要穿這種"大功"喪服。

  (四)小功

  “小功"是輕于“大功”的喪服,是用較細的熟麻布製作的。這種喪服是為從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姐妹、兄弟之妻、從堂兄弟、未嫁從堂姐妹,和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服喪而穿的。

  (五) 緦麻

  最輕的孝服是“緦麻”,是用稍細的熟布做成的。現在大多用漂白的布做成,稱為“漂孝”。凡為曾祖父母、族伯父母、族兄弟姐妹、未嫁族姐妹,和外姓中為表兄弟、岳父母穿孝都用這個檔次。

  “斬縗”,服期3年,3年是虛數,其實就只有27個月。“齊縗”,期年;“大功”,9個月;“小功”,5個月;“緦麻”3個月。可見傳統禮儀是根據喪服的質料和穿喪服的時間長短,來體現血緣關係的尊與卑、親與疏的差異的。五服之外,或者朋友之間,如果親自前去奔喪,在靈堂或殯葬時通常戴個白頭巾即行,當代,更加簡化為在胸前插一朵白紙花就成了。

  另外,按舊制,還有孝杖,父死用竹杖,母死用桐杖。制法是上圓以象天,下方以象地,本根在下,扶杖用右手。拜則兩手據杖而跪。所以用杖者,表示孝子哭泣無狀,身心憔悴,病羸不堪,以杖扶之。杖之長度以心齊,象徵孝子哀痛從心所生也。父死用竹者,父之節在外,用竹取其節之外著也。母死用桐者,用桐取其節之記憶體也。

  由於這套喪服制度過於繁瑣,現在在農村中僅在喪葬期間,直系親屬服用,而旁系親屬頭上戴個白頭巾就可以了,喪葬完畢後,至親者則以臂纏黑紗替代孝服了,時間也大大的縮短了。     

  七、開吊和堂奠

  (一)開吊

  開吊,即喪禮進入親友前來悼念階段。靈堂佈置好後,親朋來上香,孝子孝孫要面對敬香人,在神主牌桌旁邊跪著,喪家要有專人負責發香、接香。如果是女喪,娘家人來了,喪家兒孫要在樓門外門坪上跪接,喇叭、樂隊同時吹奏迎接,娘家一般要辦牲醴 。娘家人看到喪者兒孫跪接,要牽他們起來。過去一般弔唁者都攜帶贈送死者的衣被,並在上面用別針掛上用毛筆書寫的“某某致悼”字樣的紙條,現在基本上用香燭禮金(一般稱為“代燭”或稱“香儀”)替代了。但是,親戚是要辦牲醴禮儀(3牲、果蔬、香燭、冥幣、輓軸等)的。

  對於遺體告別,農村人一般不舉行這種儀式,要有一定名望的老人才有搞遺體告別式。一般在遺體大殮前一天,有關單位的領導,同事前來吊奠,相當於“追悼會”,其儀式有奏哀樂,3鞠躬,致悼詞,家屬致謝辭,最後在哀樂聲中向遺體告別。弔喪和追悼會的氣氛是沉痛肅穆的,穿著要與之適應.穿紅或過於鮮豔的服裝也是一種失禮行為.遺體告別後.一般人不應長留和長談,以免影響治喪.家屬要把來賓送到大門外,有小車的在車上掛上一塊紅布,以示吉利,然後放鞭炮送行。

  (二)開孝

  金豐片習俗,開孝是道士或和尚做佛法事(懺)的第一道程式。道士或和尚在道場上念詞,子孫後代、女兒、媳婦以及再下一輩的親屬(直系)男女,(八歲以下免)跪在靈堂前。然後道士開始秤麻衣,邊秤邊說:“很健”。子孫後代從秤過的麻袋裡拿麻衣、白衣、白頭等穿戴。爾後長子手捧香爐,次子捧神主牌,女人則頭戴白布,跟著道士在道場上兜圈,然後把遺像放入靈屋,叫入靈。靈前放有祭品。

  哭靈是孝家請來的樂隊的重頭戲,其唱腔哭詞具有相當文化內涵,唱到動情處,孝家兒女、甚至連周圍群眾都會被感動得流下眼淚,孝家則會一次一次地給她們紅包。

  (三)堂奠

  堂奠一般是在出殯前一天晚上的酉時開始的,堂奠時要在靈堂擺放豬羊、3牲、菓酒等祭品,祭祀儀式有單獻禮、雙獻禮。

  靈堂上要準備臉盆架、臉盆、毛巾和水,地板上放好3個跪墊。至親者,孝子、孝孫、女婿等是不能用跪墊的,跪墊是給比較疏的親房、親戚用的,當親戚跪時,孝子孝孫要陪跪。

  堂奠儀式是最講究排場的一個儀式。靈堂上女眷們悲泣哭聲,充滿著整個靈堂。孝子孝媳自始至終都披麻戴孝跪在靈案邊陪祭,來弔唁者都要在哀樂聲中向死者跪拜。俗稱“先死為大”,所以,除了長輩不下跪,即使平輩也得跪拜。現在,跪祭和鞠躬祭相結合,像媳婦的父親、兄弟,友鄰和入了基督或者天主教的人等,不用跪拜,鞠躬就可以了。

  弔唁開始,爆仗齊鳴,禮儀程式非常有講究,弔祭的人都穿著素服,以親疏尊卑為順序,由親到疏,由內到外,由基本親到附帶親,由上到下,由大到小進行堂奠。第一堂,孝子;第二堂,過繼孝子;第三堂,孝孫;第四堂,孝侄;第五堂,孝侄孫;第六堂,娘家親戚;第七堂,女婿;第八堂,孫女婿;第九堂,侄女婿;第十堂,侄孫女婿;第十一堂,媳婦外家;第十二堂,孫媳婦外家……

  撰寫祭文,要根據親疏關係表示對死者生前功績的頌揚、對死者辭世的哀悼。堂奠時,專門設一禮生(相當於司儀)手持焚香一束,立在東面。另外設一個祝生(負責朗誦祭文)立在西面。堂奠過多時,可以並堂,比如女婿和侄女婿或孫女婿、侄孫女婿,外孫,表兄弟等同一類型的人員可以並堂(即合為一堂)行祭,以節省時間。在親友們通宵達旦舉行堂奠時,和尚、道士也在超度亡靈。最後,要燃放爆竹,以標誌祭拜禮儀的結束。

  八、做懺

  喇叭、樂隊和道士,有做全丁、半丁和五族頭的區分。五族頭是沒有豬羊、喇叭,道士做到半夜就停了。半丁是從下午一直做到第二天天亮。全丁則要做3天3夜。喇叭和樂隊輪番吹奏,此起彼伏,而道士則獨自表演。

  “做懺”是一種道教活動,人死後,其子孫請道士來超度亡靈,告慰父母在天之靈。

  做懺時,道士身著道袍,頭戴道冠,手拿銅印、牛角、師刀、馬鞭、法尺等道具,桌邊掛著符咒,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詞,或歌或吟,亦神亦鬼。道士唱得聲情並茂,聲淚俱下.一般婦人也會被其感染而痛哭流涕.

  做懺的內容主要有:開孝、入靈、二十四孝、挑經、十月懷胎、木蓮救母、拜血盆、打火花、打鐃鈸花等多種節目,有些近似雜技表演以吸引觀眾,使氣氛更加濃厚。

  第二節  追思讚頌

  一、出殯

  堂奠禮畢,一般是第二天上午就是護柩還山(現在叫做送遺體火化)。

  第一步是化靈屋,就是將竹片紮、彩色紙糊好的、供亡者在陰間享用的紙紮住宅,門窗、廳堂、庭欄、井灶以及紙糊的家電、汽車等全套設備“紙活”放在喪家門外的柴草等可燃物上面擺好,然後點火燃燒,據說這樣可以使死者在陰間有房可住,而且傢俱齊全。孝子孝孫們圍著燃燒的靈屋走圈,篩紅酒的要繞著火堆一連篩3圈。這時,孝聯等表示喪家的擺設要在這時一同燒掉,火勢最旺時開始放鷂紙(?),一張張鷂紙隨著熱氣升騰在空中飄蕩。

  第二步,在靈屋燒完後,整隊出殯。五服內的要披麻戴孝,除喇叭、樂隊外,其他送葬的人全部要戴白頭巾(現代對一般親友,只要求在胸前插一朵白紙花即可)。有人站在路邊專門負責分香,所有送葬的人手裡都要拿一根香。放銃、放炮的走在隊伍最前面,然後,依次是高燈、彩旗、挽聯、花圈、挑盛(客家常用的一種用細條竹篾編成的、有3層重疊的盛器)、喇叭、樂隊、孝子孝孫、親戚、朋友、親房等等。孝長子捧香爐,二子捧神主牌,三子拿遺像護送遺體。走了一段路,到了岔路口時,舉行辭棺儀式。孝子孝孫向棺材跪著,哀樂隊圍繞著棺材走圈,走圈的還有拿著火把、擱籮和秤的人,還有撒米的人不斷向棺材撒米,撒完後將碗對著石頭摔下,摔碗講究一次摔碎,甚至越碎越好,因為按習俗,這碗是摔給死者的,摔得越碎越方便死者攜帶(?)。瓷碗一摔,“八仙”起身抬棺上山,現在是靈車啟動出發。

  接下來是“辭客”,孝子孝孫面向送葬的親戚朋友親房等跪著,表示謝意。之後,親戚、朋友、族人等開始“去白”,即將白毛巾收起來,去香,將剩餘的線香插在路邊,然後沿著來路回去。送葬時兒媳只需送到路口,跪過外家後便可返回家中清理死者遺物。 

  二、下葬

  經過了初喪、哭喪、開吊、送葬等儀式之後,最後的環節就是下葬了。這是死者停留在世間的最後時刻了,一般都鄭重其事。

  所謂入土為安,墓地是死者的最終歸宿,所以墓地的選擇是埋葬死者的頭等大事。風水上,墓地要選在地勢寬廣,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出生氣凝結的吉穴,從而可以使死者安息地下,庇佑子孫興旺發達。

  下葬之前要先打“墓壙”(就是存放棺材的洞穴)。在打穴之前還要祭祀開山,孝子燒香點燭行開山禮。有的地方,風水先生還要畫太歲,開山的時候避開太歲的方向,不然就是“太歲頭上動土”,民間迷信認為喪家就會遭受禍害。開山的時候要在做墓穴的地方前後打個木樁,然後讓孝子在打木樁的範圍內用鋤頭挖3下。接著“八仙”就過來做穴,做好之後再把太歲的畫像燒掉。這種墓穴,是要把靈柩推進去的,推棺柩前要先在壙洞底部墊上兩條光滑的長竹片,將靈柩放在竹片面上才比較容易推動。在舊時,人們是很看重祭祀墓穴的。祭祀時要殺公雞,用它的血滴在草紙上用來祭奠。下葬之前還要由死者的兒子在墓穴裡放一些五穀雜糧。

  呼龍安葬。孝子孝孫等至親者送親人棺柩到達墓地,待八仙將棺柩推進墓穴後,要用泥磚封墓門。子孫跪在墳堂前,同時風水先生手托羅盤和谷頭鹽米,站在墳頭大聲呼喊(民間叫“呼龍趕煞”) ,邊呼邊撒谷頭米,通常的呼辭有:“手把羅經八卦神,盤古初分天地人,九天玄女來下降,傳與凡間楊九貪(?),前面有山山朝拱,後面有屏鎮龍基,手把羅經搖一搖,二十四山都榮耀,手把羅經照一照、二十四山都來朝、前有朱雀人丁旺,後有玄武鎮高堂,左有青龍招財寶,右有白虎進田莊,正是人間安葬時,此時聽我將話斷,年通月利百無忌、今日打開生龍口,輕輕引進大封君,從此子孫萬代興。”墓門封好之後,把無用的東西棄之河邊。花圈、招魂幡送到墓地後置於墓頭上。

  在高頭鄉,葬禮上棺木入土時,請師傅呼龍(即高聲唱讀)。一是壓煞,二是請龍神到此。保佑孝家全家人平安富貴。道士在墳頭畫個圓圈,在圈內加個井字,才開始呼龍:“吉日良時,天地開張,亡魂安葬,時候正當。天煞打從天上過,地煞打在地中藏。”

  在培豐鎮,下葬時要請人用黃紙寫一個“地契”,地契文字的表述各地略有不同,大致意思如下:

  天蒼蒼,地黃黃,太陽月亮照山岡。今有×地姓名××,前往南山採茶,北山采果,忽遇神仙賜酒3杯,酕醄大醉,一夢南柯,已離陽間,未有安葬。陽上孝子賢孫之敬愛,特備地價銀錢若干,今憑中人張堅固、李定奪,前來說合,到龍子岡上,買到牛眠吉地一穴,坐落土名××坐×向××分金,東南西北疆界分別是甲乙木、丙丁火、庚辛金、壬癸水,在中央戊己土落穴,地師正穴,玄女擇定,四界分明,兩相交付,不欠一文,青龍白虎、玄武朱雀,端正來朝,年通月利,日吉時良,榮登祿位,快樂永昌,逍遙自在,世代榮光,蔭子蔭孫,丁財兩旺。不許一切無主孤魂前來爭占,如有此情,即差橫天破土大將軍前去追捉,先斬後奏不留情。借問契書何人寫,白鶴仙人寫後上天堂,契書何人讀,黃龍讀完下長江。在場人、仲介人、作證人分別是西王母、李定度、東王公。玉封敕賜號全一張,附與亡者永遠收執為據,交契武夷王示。

  “契書”在葬前跪在山龍口(即壙洞口)宣讀,讀完後燒在壙內。

   在靈柩放進墓穴的時候放炮,為死者餞行去陰間。通常在墓穴的底部鋪墊著兩根竹子或者剝了皮的光滑潤澤的小杉樹。放的時候,把靈柩擱在棍子上面,再將棺材徐徐推進去。接著,用掩門木插好,掩門木上寫上郡頭幾代顯考(妣)××公(孺人)之墓,外面用磚頭或者石頭砌好。而後點上香燭,放鞭炮。孝子孝孫圍著墓頭轉3圈,然後折青,通常是折山茶樹枝,拿回家後插在門上,之後還要舉行辭靈儀式,祭拜死者的靈位。

  舊時,永定民間認為人死後的靈魂隨時可能從墳墓裡跑出來,跟著活人回家,所以下葬的人必須繞墓轉3圈,在回家的路上也嚴禁回頭探視,否則看見死者的靈魂在陰間的蹤跡,對雙方都是不利的。實際上這也是一種節哀的舉措。不然的話,死者的親人不停地回頭觀望,總也不捨得離開,是很難勸說的。這些民間傳統的風俗習慣,反映了生者對於死者的寄意和對生命興旺的美好願望。

  三、入祠、引魂上座

  靈柩入土安葬後,挽軸隨道士、孝子孝孫到祠堂.挽軸放在祠堂門口,撕去字聯,挽軸布拿回交還物主,其餘人等到祠堂登祠合火。

  從盛籮中取出3牲5果,在祠堂祭祀,其目的是引導死者的靈魂進入祠堂升座,與列祖列宗一起,可以享受節期的祭祀,其名字也就可以寫上祖宗名諱牌上。然後點亮船燈(孝男須交紅包給發燈道士),由樂隊,喇叭吹奏著樂曲送到各孝男家中,接燈時要放鞭炮,意示後代財丁興旺。

  有些鄉鎮的規矩,孝子孝孫在辭棺後,還要將香火送進祠堂。在祠堂門口,割雄雞,喪家兒孫必須脫去麻衣,祠堂是不允許穿麻衣進去的。進入祠堂後,將盛籮裡備好的3牲、果酒等擺好,然後升座,喝彩,拜祭祖宗,禮生要念升座文。喝彩升座文曰:

  “伏以,日吉時良,天地開張,吉星拱照,惡曜潛藏,今乃某某公(某孺人)合火升座之良辰,配享宗祠烝嘗,禋祀綿遠,世代榮昌,孝子孝孫捧主高登寶座。”

  升座後,還要祀後土。祀後土文曰:

  “維神德厚,永鎮宗祊,維祖恩深,庇蔭無疆,宗支一脈而共用,千秋萬世以共堂,茲維我父(母),忽返仙鄉,涓吉祔廟,合享宗祊,仰神力為護衛,永錫福以無疆。世俾德澤,長髮其祥,具杯酒以獻奠,冀神祖共來嘗。謹告。”

  禮畢後,放鞭炮,每人提著一對燈回家,燈丁諧音,象徵著將來密密添丁。

  衣冠塚。有些親人在外地死亡日久,已經無法找到其屍骨的,便在家鄉建立衣冠塚,照樣要用骨頭盎,裡面放一塊銀牌及幾件死者生前用過的東西,刻上死者的姓名,還要滴上死者親骨血(子孫)的血液,然後按照常規作墳墓埋葬。 

  四、謝客 

  客人在送葬完畢後,主事者請他們入席吃飯。主家孝子孝孫從祠堂回來後,重新穿上麻衣,這時喇叭吹起來,孝子孝孫在禮生的引導下,對著在座的賓客拜二拜,表示感謝,這就是謝客。吃飯時,空的碗碟不能重疊。

  宴席完畢,主家要回給客人財食和禮粄。財食一般是豆腐2塊,雞蛋2個。現在也有用錢充作財食和禮粄的。女喪的,回謝禮一般是財食、米粄、充豕、充帛禮。娘家回去時,樂隊奏樂,孝子孝孫要穿麻衣跪送。晚上,以前是要宴謝大力(八仙),實行火葬後就革掉了。

  城關地區的習俗是,靈柩出門,送葬親友到半路適當的地方,被辭謝回來後,還要先到孝家吃紅豆腐,表示吉利。孝子孝孫送柩上山,待風水先生及“八仙”師傅處理完畢“下葬”各項事宜後,有些也還要回祠堂“引魂上座”。回來就可以脫去喪服,並將家中一切哀悼對聯及有關喪葬事物拆除乾淨。一般在當晚設席宴請協助處理喪事的工作人員及有送“代燭”或 花圈等其他喪儀的就近親友。喪家主人要向賓客講話表示感謝。不過,此時已經將宴會當作紅好事來處理,甚至可以飲酒。

  附帶說明:有些親友在該喪葬期間外出,來不及回來弔唁,在出殯以後才回來的,要去看望死者遺屬時,就不能用“代燭”形式,而是送紅包,表示慰問。

  五、做七

  根據佛教傳說,人生有6道流回。在一個人“此死彼生”之間,有一個“中陰身”階段,如童子形,在陰間尋求生緣,以7日為一期;若7日終,仍未尋到生緣,則可以更續七日,到第七個7日終,必投生於一處。所以在這七七四十九天中,必須逢七舉行超度、祭奠。因此,人死之後7個七期間,孝屬或親友如果能請僧人來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處。

  佛教主張超度亡靈最好是在七七當中。如果過了七七期之後,亡靈托生的類別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卻不能改變他已托生的類別了。如果一個人,生前作惡很多,註定來生要托生畜類,當他死後的七七期間,如果有孝屬親友為他大做佛事,使他聽到出家人誦經,當下懺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為人了。而道教也認為超度亡靈最好是在他“七魄”沒有散盡之前。

  “做七”期間的具體禮儀繁多,各地有各地的做法。人死後的第一個七天、第三個七天、第五個7天和第七個7天,叫做“大七”。第五個7天和最後一個七天,兒子、女兒、媳婦等都要到墓堂上去祭奠,其他的都是到祠堂裡。做七要準備好3牲,紙皮箱、紙錠、冥幣、香等。把紙糊的皮箱、家電焚化給死人,好讓死者在陰間也過上幸福的生活。

  五七是子孫七,子孫要團聚,民間認為死者靈魂能庇佑降福,因為人雖然死了,但靈魂仍然和活人一樣有情感。到了49天,便要做“斷七”。斷七過後就出了孝期,喪家都很看重,邀請親朋好友參加“斷七”禮儀活動。“斷七”這一天,有的會請道士和尚來做道場,美其名曰“保太平”,因為這一次則是為活人祈禱。念經拜懺之後子女們便脫下喪服,換上常服。

  六、孝家春節  

  在金豐片一帶的孝家過第一個春節時,一般不貼紅紙春聯,如果要貼,只能用青紙(男孝)或黃紙(女孝)寫一般詞語的對聯,如“松竹梅歲寒三友,桃李杏春風一家”之類。也不做年糕粄,不走親戚。要由親友先到孝家慰問,然後孝家才敢去回訪。如果親戚不先到孝家,那就意味著以後不再來往,從此斷絕親戚關係,俗語叫做“人情孝下斷”。

  豐田片的習俗恰恰相反,要孝家先主動去拜訪親戚,然後,親戚回訪,如果親戚不回訪,則以後就不來往了。

  七、百日、周年和三周年

  死者死後的第100天,簡稱為“百日”。屆時,子孫、女兒、女婿也要備好紙皮箱、冥幣,3牲到墳上去祭祀。到了周年和3年,同樣要祭祀。這3種祭祀的日期有個很特殊的規定。有順口溜說:“周年前、百日退、3年單單對”意思是說:祭周年是喪者有幾個兒子就提前幾天祭奠。祭百日則按兒子人數來退後幾天祭祀。而祭3年,則不進不退。兒孫女兒女婿依舊還要備好3牲、紙皮箱、冥幣到墳上祭祀。

  第三節  精神家園

  

  一、修墳

  葬墓,等到下葬若干年後,如果這個家庭認為有必要,通常會請地理先生另外再擇風水利方來葬先人的骸骨。

  民間墓葬是一種複雜的文化現象,墓址的選擇要看風水。一般都要選擇“前有照,後有靠”的地方,即前有水流穿過,後有山峰為靠,境內層巒疊翠,就是說墓地要枕山面水。

  下葬擇日要有兩個條件:一是墳山的坐向。二是死者的出生年月(主要是出生年,月只作為參考,俗稱“仙命”)。只有知道這兩條才能避免擇出來的日子與墳山及仙命相衝撞而出凶禍,並且把坐山和仙命的貴人及福祿調出來(從選擇出的年月日時的天干地支裡表現出來),以使死者享安寧,生者獲富貴。但如果實在不知道死者的出生年月的情況下,則按“蒙攏大吉”下葬。而墳山的坐向是一定要講究的,否則就不須要擇日了。

  程式是擇好良辰吉日,請人撿骨頭,並將骨頭放進金盎(土燒的陶器)裡,請人刻好墓碑,而後將金盎放進吉利方裡,安放好墓碑,修築好墳墓,而後在良辰吉日後代子孫親戚到墓堂上來祭祀。人口眾多的,一般會備好豬羊、五牲,喇叭、樂隊。祭祀時,根據血緣從親到疏來祭。第一堂是,長房,然後依次是,二房,三房……女婿,孫女婿,侄女婿,姻親,姻門。女葬時,娘家親戚堂祭順序要排在女婿前面。

  葬墓通常是夫妻合葬。安葬父母祭文曰:

  “維西元×年×月×日,乃我×郡×氏第幾世考××公太、妣×老孺人安葬告竣設祭之良辰也。主祭治葬子名、陪祭治葬子名等(?)統率闔家等,謹以剛鬣柔毛、牲醴粢盛、蔬果庶饈、香茶熟饌、燭帛之儀恭祭於墳堂前曰:佳城鬱鬱,得地之良,龍盤虎踞,岳應星光。山環為翼,水朝其堂。牛眠葉吉,馬鬣發祥,安葬某某公太某老孺人,既固既藏,億萬斯年,永卜其臧,庇佑後人,俾熾俾昌,伏維尚享。”

  祭祀儀式完畢後,每人都要從墓堂提燈回家,沿途放銃、放鞭炮。

  二、冥誕

  冥誕,是陽間的兒孫給去世的先人在其生日時做“冥壽”。冥誕跟陽間做壽歲數正好相反,男做一,女做齊頭,也就是說喪者是男的,冥誕是71歲、81歲……101歲,而女的則是70歲、80歲……100歲。冥誕做到百歲就不再做了。

  冥誕這天,陽間兒女準備好3牲、蔬果、酒茶,以及逝者生前特別喜歡的食品,先祭神,而後到祠堂上香敬祖,父(母)冥誕祭祠文曰:

  “恭維華誕大吉,廣分桃液於雲仍,壽域宏開,長播祥光于奕葉,想稱觴之有慶(?),自斯祝嘏之難忘。際茲吉日,正逢華誕,向祠宅而稱慶,猶是堂下之舞觴,陳方物而告虔。居然春酒而介壽,伏願列祖來格來嘗,更祈後嗣俾熾俾昌,尚享。”

  祭祠堂後,帶著準備好的3牲、蔬果、酒茶等物品,到逝者的墳墓前祭祀。祭父(母)冥誕祝文曰:

  “追維我父(母),棄世多年,四時哀慕,觸目淒然,遺器猶在,嘉言孔牽,謹守儀(懿)範,罔敢弗虔,茲值×旬,敬陳酒筵,冥筵具慶,享樂無邊,庇佑子孫,福壽綿綿。靈其不昧,陟降在前,尚享。”

  祭祀,是家庭中祭祖先和祭宗祠活動的簡稱,它是祖宗崇拜的具體表現,是客家人維繫全族的凝聚力量,是家族精神家園的重要依託。《禮記》說:“君子生則敬養,死則敬享。”《孝經》說:“為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禮記》還說:祭者,孝之本也。這些言語充分說明了儒家傳統文化賦予祭祀以“報本、追遠、崇德”的意義,以期達到盡哀、報恩、不以死傷生、教孝(?)的目的。祭祀,按祭祀的規模及地點來分,通常有廟祭、家祭、墓祭以及路祭。

  三、廟祭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存在靈魂不死的信仰,關心死者靈魂的寄託。經過儒家倫理化解釋,相信靈魂附于虞(?)主,供奉于祖廟,所以,最早的祭祀應該是廟祭了。現在,大型廟祭,一般都是族祭。

  在永定農村,大多聚族而居,一個自然村幾乎都是同一族。家廟內,設祖先的遺像、譜諜和神座。廟祭往往是一族人甚至一村人的行動,規模頗大,氣勢非凡,常常由族中長者領首,安排人員灑掃家廟、擺設供品、焚香禱祝、奠酒虔敬。行祭之時,族中長者居中,率族內眾人焚香,行“四叩禮”。

  祭祖祠文略舉一例:

  “伏以,祖德長昭,用舉明禋歲祀之典,宗功遠蔭,爰興水源木本之思,春露秋霜,不勝悽愴之感,恭維我祖,德積先代,澤被後昆,樹美范于當年,恩勤並著,垂嘉祥於此日,澤惠鹹敷,故派衍雲遙(?),難忘報本之念,虔備俎豆之儀,伏冀列祖,精誠應一氣相通,佑我後裔,奕世流芳,丁糧兩盛,富貴綿長。尚享。”

  整族人一起進行的廟祭,在今日鄉村中已不多見。即使是在過去,也是一年祭奠一次。現在,如果有好幾代之前遷居外地的後裔,包括不少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回鄉認祖歸宗,那麼,祭祀家廟和開基祖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小家庭到祖廟祭祀卻很頻繁,通常與敬神相並列,大凡逢年過節、紅白喜事、升學喬遷等,在敬神完畢後,都會到祠堂去祭祀祖先,表示向祖先報喜(或報喪),並祈求賜福後裔、保佑平安。   

  四、家祭

  過去,只有士大夫以上階層的人才有宗廟,而無廟的下層民眾,就仿效有廟者,在家裡祭奠祖先,這就是家祭了。

  家祭比廟祭更方便,於是,慢慢地就普及開了。家祭時,在堂屋正中要設家譜掛於牆上。再大範圍的家祭,則要將族譜掛于牆上正中。這種家譜與族譜是一張圖表,上面填寫各代先祖的名諱,按先後次序排列至今。近祖的名諱,不僅“家譜”、“族譜”上要寫,而且要設“牌位”。這種牌位高尺余,鑲於木座上,以木刻成方頭或圓頭碑狀。如果是簡單的碑身,則是一塊木板,上書毛筆字,正面寫:“顯考×(姓)公諱××(名)之神主”、“顯妣×(姓)孺人之神主”等字樣,下款寫立“神主牌”人兒、孫、曾等立名,背面寫祖先生卒年月日。父母去世後,選擇一個吉日良辰,將其與在家的列祖列宗神主合火拼祀。合火文曰:

  “維顯考(妣),厚德無愆,捐棄不孝,屈指多年,神主在家,朝夕奉虔,茲擇吉日,合火祖先,共用祀典,配食陶然(?),謹治牲醴,敬告尊前,神其來格,鑒此菲筵,尚享。”“神主牌”平日收藏於壁龕之中,遇有家祭時,才取出來供祭,民間稱之為“請‘主’”。

  家祭時間、次數、方式,各地不完全相同。在基本程式中,應有設祭品、焚香、奠酒,家主率其兒子媳婦孫子孫女等,向神主行“四叩首”禮,祭祀時,家主要講述先人行狀、業績,詔示子孫。有的家庭,在祭奠時,主祭者還要誦念“祭文”,祭文曰:

  “兒承父母之體,感天地之恩,今當吉日修禮備饌以饗先君,乃祀諸聖(?)。應有備儀,恭呈祭品。抑(?)祭禮儀,追思先考。體孝行恭,而教後輩。”

  祭畢,向後人展示“家訓”或“祖訓”,藉以教育後代光宗耀祖,勤廉自勉。農村的家祭時間,一般是在除夕、清明時節、中元節或是祖先忌日時進行。

  五、墓祭

  墓祭,是到祖先的墳塋地去祭奠。這種墳地,一般稱之為“祖墳”、“祖塋”。墳地前方,大都有墓碑,有“石供桌”,開基祖或者有功名的祖先等通常都是大墳大墓。

  祭祀時間,主要集中在春節後、清明節、中秋節等。有的大墳大墓還有春秋兩祭的。春祭通常在春節開小正後,就陸陸續續開始了。

  祭祖一般從遷到所在地的開基祖開始,祭開基祖通常都有一個約定好的固定時間。祭祀開基祖,輪到值年的裔孫要準備好豬羊、酒醴 、喇叭、樂隊等,做好禮粄,買好狀元糕、糖果、水果等。

  這一天清早,先到祠堂祭祖宗神位,擺上香案、豬羊3牲(或5牲)、齋蔬,由宗族中有一定身份地位的長輩主祭,值年的裔孫作為陪祭,禮生根據情況主持單獻禮或者雙獻禮,禮生讀祭廟文後,燒紙、化財寶、放鞭炮。祭完宗廟,祭祖大部隊出發,土銃帶頭,銅鑼、金鐘,鳴鑼開道,高燈、條幅,條幅上寫著公祭某郡某府始祖某公等字樣,豬羊、香案、且籮(一種3層的竹篾編紮的盛器)、(傳盒),喇叭、樂隊,浩浩蕩蕩走到墓地。

  到了墓地之後,眾人先割草,打掃墓地,而後將雞血寶錠紙壓在墓碑上、掛白,擺上香案、豬羊3牲、菓酒,齋蔬,點上蠟燭、香,開始參拜祖宗。禮生在旁唱禮,主祭跪在墓堂中間,陪祭跪在主祭後面,其他裔孫也要在墓地上跪拜,禮生讀祭祖文。祭祖文曰:

  “緬懷我祖,我族之光,創業開基,功績輝煌,恩深德厚,源遠流長,凡我裔孫,千載難忘,茲當春日,景美辰良,謹備不腆,牲果酒漿,誠心誠意,拜揖墳堂,以報恩德,以表衷腸,伏祈我祖,鑒此馨香,佑我孫支,俾熾俾昌。尚享。”

  讀完祭文,喇叭奏樂。最後燒紙、放鞭炮。

  祭完後,眾人將豬羊3牲等切好下鍋煮熟,大家在墓地上吃飯喝酒、猜拳、行令,商討建設家鄉的公益事業,大家紛紛在祖宗面前許諾,如果今年生兒子出多少錢,結婚、高中、發財又出多少錢,紀事者將大家的許諾一一記錄在案,以便日後兌現,酒酣飯飽後大家才盡興回家。大家族其他的大墳大墓的祭祀也大致如此,只是吃飯從墓堂移回宗祠,時間也改在晚上進行。而小家庭的墳墓,祭禮就簡單多了,沒有禮生,也不一定要祭文,也沒有豬羊、喇叭,只要墓地修整乾淨,燒香祭拜,虔誠肅穆即可。

  六、路祭

  清明時節,大家又是家祭,又是墓祭,祭祀自己的祖先,這時,人們也會聯想到了那些沒人祭祀的孤魂野鬼。推己及人的儒家古訓,慈悲為懷的佛家說教,以及對無祀鬼魂作祟的恐懼,使人們在祭祀祖先、給祖先修墳墓的時節,也給無祀鬼魂設祭。

  清明以及中元節前後,現在偶爾還可以見到在路邊祭祀孤魂野鬼的,這主要是因襲明朝的習俗,目的就是讓那些無人祭祀的鬼魂,死有所祀,不會四處遊蕩,作惡作祟。路祭只是略備一些齋蔬、香紙,齋蔬放在歧路旁,香紙插在齋蔬邊上。

  在湖坑鎮,清明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做“艾粄”,等到黃昏之際,人們會到固定地點祭拜那些無人祭祀的鬼魂,慰籍地下餓鬼。過去的路祭通用文有:

  “靈輀駕兮,碎裂肝腸。昔日問安寢室,今朝薦別道旁,親屬濟濟,吊誄悲傷,執揚披拂,若癲若狂,猿啼鶴淚,血海蒼蒼,從此永訣,野曠荒涼,臨岐再奠,酹酒三觴,尚享。”

  如今,已經沒有人再用祭文路祭了。有些地方專門建造祭祀孤魂野鬼的墳場,形制略如一般較大的墳墓,稱為“厲壇”。到中元節或其他商定的日期,有人輪值設祭,並且還有所謂“搶厲壇”的風俗。因為祭厲壇,同樣有許多祭品,也有行禮儀,念祭文,目的是要遊魂野鬼不要作祟民眾,保佑鄉村民眾平安、五穀豐收。

  祭禮完成之後,主祭人宣佈結束,在場人員就動手搶祭品。迷信說,搶得越多越吉利。如果沒有搶到食品,就撿拾幾根線香腳回去,也是吉利。

  附錄:

  一、拜血盆經(又稱《謝母經》)

          志心頂禮投世尊,吾勒落地報娘恩。

          十月懷胎娘心苦,三年養育已娘難。

          日頭間吃娘心頭血,夜裡間抱在心中眠。

          生男育女無恩報,今日代娘減罪輕。

          養子終須無報答,三年齋戒拜血盆。

          血盆化著清靜水,女人轉作好人身。

          在堂父母增福壽,過去父母好超升。

          拜得五千八百經,目連尊者遊地獄。

          錫杖破開地獄門,超渡母親西天去。

                弟子長大不忘恩,血盆獄主天大將軍大行孝義,

  救母目連請尊菩薩摩訶般菩波羅密。

  二、超度亡魂經(部分)

  亡魂、亡魂,生莫怕來死莫愁,打從生死問根由,山中也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也有三十四十者死,也有一十二十者亡,也有胎中失漏,也有三歲離娘,甘羅十二為丞相,太公八十遇文王,  彭祖年高八百歲,猶歎不滿一千秋……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