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章 節 慶

  歲時習俗包含節慶習俗和歲時習俗。永定客家人的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宗教信仰和社會生活事象,很大程度上反映在節慶歲時習俗方面。其文化意義則體現在文化要素和文化價值兩個方面。文化要素包括對神明及祖先的祭祀,節令的敘情、娛樂和競技,節令中的忌諱;文化價值包括慎終追遠、敬祖睦宗,景仰先賢的功德,崇尚固有的民族氣節,以人為本、和諧相處。透過這些民間傳統習

  俗,我們可以感受到千百年來永定客家人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追求。

  第一節  過 年

  春節俗稱過年,是永定客家人一年中最大、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據記載,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

  關於春節的來歷,通常說法是從原始社會的“臘祭”演變而來的。先民們辛勤勞作一年,在歲末年初之交,便以農獵收穫物來祭祀眾神和祖先,以感謝大自然之賜予,這就是“臘祭”。“臘祭”期間,人們停止勞動,聚飲娛樂,歌舞戲耍。年復一年,歲接一歲,“臘祭”從不間斷,沿習演變下來,就形成了民間的春節習俗。

  人們為什麼稱春節為“年”、“過年”呢?據記載,所謂“年”,是源於古代的計時單位。古文中,“年”字原是“稔”(rěn)字,是果實穀穗成熟的意思。古人注釋為:“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古以為歲名。”《穀粱傳?宜公十六年》中記載:“冬,大有年。五穀大熟為大有年”。所以“過年”以示慶祝。穀是一年一熟,“年”以後就逐漸引申演變成為時間概念,成為歲的代稱。

  一、入年界

  春節前一二個月,永定客家人除抓緊時間賺錢外,還把裁縫師傅請到樓裡來,為各家男女老少量身定制新衣,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後基本上改為到商店去購買成衣。冬至前後,開始釀酒、臘肉。

  春節前10天半個月,家家戶戶要進行一年中最全面、最徹底的衛生大掃除,俗稱“掃屋”。人們把自己所住的土樓裡裡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整理得整整齊齊,還把被單、床單、蚊帳、凳、桌等洗得乾乾淨淨。婦女還要多砍柴割草準備過年,原因很簡單,一是元宵節前一般不上山砍柴草,必須備足所需,二是春節後很可能進入雨季。春節氣氛從此開始逐漸濃厚。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灶君老爺回天堂奏事日。各家各戶將煙囪等打掃乾淨,晚上送灶君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到了除夕夜再請灶君回來。送灶君老爺,事先寫好灶疏(寫上一家大小姓名年齡),準備好元寶、香燭、供品,在灶邊置一“八仙桌”,將供品放在桌上。全家老少在灶君神像前祭拜,虔誠敬送灶君老爺返回天庭述職,祈求灶君老爺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多美言,賜福消災,來年財丁兩旺,闔家平安。一般人家拜祭時只向灶君老爺祈禱幾句“賜福消災,保佑闔家平安”之類吉祥話。有的人家還要鄭重其事地擺祭,讀祭文,祭文如下:“惟君,仍闔家之主,君為五祀之先,朝炊墓廚,豈無褻瀆之處;闔家興旺,全賴扶持之力,既感恩於平日,敬酬謝於此夕,伏冀神君,俯鑒微忱,保長幼以安寧,佑添丁而增福。尚饗。”這一風俗,如今除少數老人外,多已不行。

  有些地方如湖雷鎮弼鄱村,入年假前人們要向當年有人去死的孝家送年,即送些粉幹、線面之類的東西,謂之送福。人們認為,過了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就不能再向孝家送年了,再送就是不吉利了。

  從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開始,俗稱為“入年界”,又稱為“入年假”,家家戶戶備年貨,包括糖果、水果等。入年界俗稱“鬼鎖山門”,婦女們不再上山砍柴割草。

  墟天,農村集市貿易的日子,俗稱墟日,永定各個鄉鎮墟天不一,或逢農曆二、七,或逢農曆三、八,或逢農曆四、九。春節前幾天最接近除夕的墟天,是一年當中人們採購年貨和進行集市貿易最重要的日子,永定客家人稱之為“年墟”、“墟王”,所以這一天是每個墟場一年當中最為熱鬧的。

  入年界後,外出務工、經商的人能回家的都紛紛回家過年,謂之“百鳥歸巢”。當遊子們一回到家鄉,便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氣氛,還有像客家酒娘那樣醇香厚重的親情、族情、鄉情。許多村落的孩子們興高采烈盼過年,天天敲鑼打鼓,喜迎春節。

  農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左右,一般人備好過年用的三四十斤豬肉,有的人家則殺一頭自家養的大豬,主要用於饋贈親戚、朋友,每一戶親戚要饋贈二至三市斤豬肉,饋贈岳父家的肉更多,新結婚姻親饋贈的豬肉數量則更為可觀,否則男家會被人恥笑為“孤寒鬼”,即小氣鬼。這兩天家家戶戶開始蒸年糕(俗稱糖糕粄,厚達四五寸),芋子包、菜絲粄等等,家家戶戶忙到深夜。當年有老人去世的,不能蒸年糕,同宗的各家各戶都會給有老人去世的人家送去一塊年糕,以示慰問。

  撫市鎮鵲坪村的黃泥丘自然村,過春節只做糍粑而不蒸年糕。相傳他們的上祖在某一年春節前幾天,剛出鍋一大“床”年糕,就有竊賊來偷,上祖大喊“捉賊”,那賊見不能得手,便把那“床”年糕放在大門檻下,然後撤腿就跑。上祖追賊心急,沒留神腳下,剛跨出門檻時竟踩滾燙、尚未凝固的年糕上,疼得昏倒。那年春節全家感到晦氣,從此該村人過春節再也不蒸年糕,而代之以做糍粑。

  500多年來,每年除夕前一天,坎市鎮小溪村家家戶戶要到祖祠給祖宗送“歲飯”。他們用小的紅木桶盛飯,插上筷子、飯勺子,放一把芹菜、大蒜,並插上梅花,謂之“歲飯”,寓意勤勞聽算(聽算即如意),還要點亮油燈。祭拜後回到家中,放鞭炮迎接,把油燈放到灶爐上面,邊放邊說“福星高照、財丁興旺”等之類的吉語。

  二、除夕

  除夕,農曆十二月三十日(有的年份是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是農曆年中最後一天,又叫除夜、歲除、大年夜、年三十。

  這一天,大家更加忙碌。辛勤勞作了一年的婦女們不敢懈怠,早早就起床,到菜園去完成這一年最後一次為蔬菜施肥、澆水的任務,農曆正月初五以前是不能挑尿桶的。早飯後,大家便忙於殺雞殺鴨、買豬肉,祭拜天神、土地神、灶君爺、媽祖等諸神,張貼楹聯、門神、福字、年畫,掛燈籠。按傳統習俗,正月初一至初五以前,即使來了親戚、朋友,也不能殺雞宰鴨,宴請用的雞鴨一般都是除夕這天殺的,不過如今這一習俗已被逐步改變。。

  早飯後,凡是當年添了男丁的就要派人到祖祠打掃衛生。各樓祖堂掛起祖宗畫像,陳設供桌,佈置香案,擺供品等,祭祀祖先。午後,陸續有人攜禮盒、3牲、鞭炮、元寶、香燭等祭品前往祖祠拜祭進香。燒香時由老一輩人負責恭請祖宗,祭祀完畢,請祖宗歸位。每到除夕中午以後,祖祠香火繚繞不斷,鞭炮、土銃聲不絕於耳,一直延續到當天黃昏。近幾十年來,這一習俗已經逐漸淡化。

  除夕這一天,被認為是上界神仙鬼怪下凡之日,因此永定客家人這一天要祭祀的神明特別多,如祭祀天神、觀音、媽祖、土地伯公等等。

  除夕中午,家家戶戶將柚葉放入鍋內水中燒開,每人都要洗柚葉熱水澡,其意是把污穢、窮氣、衰氣洗掉,乾乾淨淨地進入新的一年。然後換上新衣、新帽、新襪、新鞋,換下的髒衣服當天要洗滌乾淨。每家每戶都要在廚房內掛一把芹菜、大蒜,寓意來年勤儉、“聽算”(心想事成),一直掛到過完元宵節。下午二三點鐘後,他們便開始準備年夜飯。

  除夕這一天,每座土樓大門貼春聯,兩邊懸掛大紅燈籠,燈籠上書郡望、姓氏;家家戶戶都把春聯貼于樓門、房間門上,門楣貼“利是”,門扇貼門神或“福”、“大吉”等字,寄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運已到”。還有精描細做各種圖案的福字,圖案有壽昆、壽桃、鯉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中國這一習俗起源於宋朝,在明代開始盛行。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提高。

  除夕這一天的禁忌繁多,如忌說鬼、死、殺等不吉利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惡聲罵人,忌隨地大小便和潑污水,忌將酒、燈、油擱在地上等。如果小孩犯忌,家長應立即說“童言無忌”來補救。如果不慎打碎器皿,則應趕緊說句“歲歲(碎碎)平安”之言。如此等等,以求逢凶化吉。

  年畫是我國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年畫《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滿足了人們喜慶新年的美好願望。除了貼春聯、年畫、門神、春牛圖之外,永定還有在廚房、糧倉、牛欄、豬圈、雞柵、廁所等門上則貼上用紅紙寫有“財丁兩旺”、“六畜興旺”等紅紙桃符的習俗,甚至水缸也要貼上紅紙條,叫做“封歲”,也叫“上紅”。大廳和臥室、客房均貼上年畫,增添喜慶氣氛。

  當年誰家死了人,這一家便被稱為孝家。孝家貼的春聯,當年死者是男的用藍紙,女的用黃紙。孝聯一般為:“守制三年容易滿,思親百世最難忘。” “守我堂前三年孝,不知戶外四時春。”橫批:“音容猶在。”也有許多孝家此時不貼春聯。   

  除夕吃年夜飯表示全家大團圓,充滿團結、祥和、敬老愛幼的氣氛。這頓飯是一年中最隆重、最豐盛的家宴,其中3樣菜和“壓年飯”必不可少:一樣是白斬雞,雞頭要向著家長,表示尊敬長輩,又寓意“金雞報曉”、“來年順景”;雞頭不能動,正月初五以前來了客人,便對著客人,客人多時便對著客人中的長者。另兩樣是豆腐與魚,“腐”與“富”、“魚” “餘”諧音,寓意“富貴有餘”。 “壓年飯”、“長年菜”,寓意長年有飯有菜、豐衣足食。

  吃年夜飯有不少規矩:一是分居後的兒子要與父母共吃“團圓飯”。二是年長老者一定要坐上位,然後按輩份往下排。舊時還有個規矩,上座要預留幾個空位,放幾個空碗和筷,意在讓已故的先祖也回來團聚,還要先給祖先篩酒,將酒灑地,以示敬祖。長輩講幾句吉利話之後開始吃飯。三是所有制作好的新年菜肴,每樣至少要端一碗上桌,表示豐盛。四是平時不准小孩飲酒,但除夕團圓餐可破例讓小孩飲少量酒。五是男女老少不能說任何不吉利的話。有的人擔心小孩無法遵守,就事先在餐廳牆上貼上寫有“孩童之言,百無禁忌”字樣的紅紙條。六是如不慎跌了碗筷,邊收拾邊念:“大吉大利”。如打破了碗就要將破碗用紅紙包好放在不顯眼的高處。七是晚輩要給長輩敬菜敬酒,並祝老人福祿壽全,雞腿只能讓老人小孩吃,以示尊老愛幼。八是雞頭、雞翅、雞腿(俗稱雞臂)要到正月五以後,沒有客人來才可以吃,雞頭象徵“頭頭彩彩”;不能把魚全吃光,有些地方則規定整魚不能吃,謂之“放盤”,寓意“年年有餘(魚)”;吃帶骨頭的食物忌說“骨頭”,要說成“財喜佗”。九是有些地方如果農曆當年有老人去世,桌上要加放一雙碗筷。

  吃過團圓飯之後,晚輩給老人、長輩給孩子分發用紅包裝著的壓歲錢,晚輩對長輩要說“過年添福添壽”等好話,長輩對孩子要說“過了新年快高快大”、“讀書進步”之類的好話。家家戶戶還要在廚房燒香接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上天向玉皇大帝奏事的灶君老爺回來。

  夜幕降臨後,樓內各處點上油燈(如今多以電燈代替),通宵燈火通明,俗稱“照歲”,從年初一到初十都要“照歲”。

  傳統的說法,初一雞日,初二犬日,初三豬日,初四羊日,初五牛日,初六馬日,初七人日,初八穀日,初九豆日,初十麥日。從年初一至年初十,早上起床均要先煎茶,後焚香敬神,祈禱上蒼保佑人丁興旺、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初七回家要買豆腐、蔥、芹菜,謂之聰明智慧,識劃識算。洪山鄉有些村子則僅在除夕至初五照歲,其中只有初三晚上不照歲,相傳初三晚上是老鼠嫁女,特意不照歲,使老鼠看不見路而跌死,來年無鼠災。

  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相與贈送,稱國“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除夕之夜,全樓的宗親聚集于祖堂、門廳等處守歲,期待著新春和來年幸福吉祥。大家歡聚一堂,聊天、品茶,吃水果、花生、糖果等,孩子們到樓外去競相燃放煙花、鞭炮,敲鑼打鼓。至次日拂曉,整個村落的鞭炮聲、鑼鼓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春節開門,“開大門”。時辰一般是除夕夜11點(交子時)後的吉時,不應與家主生肖相沖。等到好的時辰,每座土樓的大門和廚房門洞開,樓主以年高長輩為首,在大門口擺上菜酒、齋蔬果品,選定大利方向,對準喜神,或者貴神,或者財神,焚香敬神,鞠躬祭拜,口中念著“手擎門閂合樓平安,正月初一大門開,富貴丁糧福進來,東南西北皆吉利,合樓老少皆順遂”。 “開門大吉,順順遂遂,腳踏四方,方方得利”。“開門大吉,大吉大昌”等希冀、保佑全樓宗親新年吉祥如意之類的話,祭拜之後,把香火插在大門門框一側,並燃放長長的鞭炮,有的還要放煙花禮炮。鞭炮聲、煙花禮炮聲震耳欲聾,此起彼落。這一儀式表示辭舊迎新、迎春接福。上世紀初以後,逐漸發生變化,主持這一儀式的不一定是年高長輩者,有的樓各戶輪流主持,有的樓各戶代表都到場,無所謂由某人主持。廳堂、灶堂、大門、小門均點上大紅燭,焚香禮拜,迎接新年,迎接財神。與開大門的同時,樓內各家各戶也分別以同樣的方式在自家廚房門口舉行“開門”儀式。如今各樓開大門的鞭炮,或樓內各戶人家合資購買,或一年一戶輪流準備,也有經濟條件較寬裕的家庭另外購買,合併燃放。

  “開門”之後,進廚房點蠟燭、燒香、拜灶君老爺,迎福、貴、喜、財諸神進廚房,最後化彩(燒紙),放鞭炮,燃禮炮,以求全年大吉。大門、廚房門直至天亮都敞開著,謂之招財進寶。

  三、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這天,人們穿上新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起床後,女的下廚房準備早餐,事實上飯菜隔晚已經做好了,再熱一次就是。男的到祖祠拜祭。祠堂祭臺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素食貢品,老少行禮,禮畢回家吃早餐。

  早餐後,做父母的攜著小孩到長輩家中拜年,見了長輩行鞠躬禮,送上“利是”(紅包或禮物),並祝長輩“長命百歲”、“新年快樂”。長輩也還禮,向小孩發“利是”和糖果,並祝福晚輩“闔家幸福,萬事如意”。那些輩份高、年歲大的老者,幾乎一整天都要接受晚輩登門拜年,雖累點但也感到欣慰。平輩見面互相道賀、祝福,恭喜發財,互送“利是”和糖果給對方小孩。大年初一相互見面忌問病討債,否則不但討沒趣  還會引發糾紛。

  上午,人們聚集到樓內的祖堂,互相祝願新年快樂、萬事勝意。在族長的主持下,全體宗親祭拜列祖列宗的遺像,並由族長講述祖宗的功德,向孩子們訓示一番做人的道理,晚輩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接受親情、親族教育。接著,各家各戶除了留下負責接待來客的人之外,人們紛紛到別樓去向族人拜年、饋贈禮品,恭祝來年大吉大利,逢人要說上祝福之類的好話。進過門的新婚媳婦,在婆婆或者嫂子的帶領下,挨家挨戶去向鄰里親房拜年。

  許多地方大年初一要舉行新丁、新婚酒禮。男丁均到本姓祠堂喝新丁、新婚酒,花生、大豆配酒,大人們坐在正廳酒桌喝,小孩們圍坐在“穀笪”鋪好的地板上吃,之後看舞獅。下午婦女集中在居住地的下廳,以青菜配酒。晚上,長輩們在住居大廳上喝酒,菜肴豐富,酒菜均由新丁、新婚家負責,然後看舞獅表演,放禮炮。

  正月初一,培豐鎮孔夫村張姓四房特別重視“挑新丁”。這一天,上年生過男孩的家長要備好“雞、豬、魚”3牲,豬頭一個,大雄雞一隻,魚一條和酒茶。只要有祖祠都要去,先到7世祖祠再到3世、4世祖祠,最後到開基祖祠敬上祖,到了3世祖祠時大家都要來齊,統計好新丁人數後再到開基公祖祠。整個四房在過去的一年裡添了幾個人丁,一目了然。

  舊時,城關片(含鳳城鎮、仙師鄉、峰市鎮、金砂鄉、西溪鄉等)有大年初一送春牛的習俗。每個隊由三五人組成,有吹嗩呐的、打小鼓的、敲小鈸的,在每家每戶門口吹打,送上春牛圖和“?賀新禧”紅貼,主人會給紅包。

  年初一禁忌多,除了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外,還不能換衣服,不能掃地、倒垃圾,連放鞭炮時落下的碎紙片也要等到第二天才可以清理,以免財氣外流,不能放牛、放豬、放雞鴨,不能打罵小孩,不能動土,不能打破家雜,萬一打破了,忌說“打爛(破)”,要說“打碎”,可以兆示“歲歲平安”。這一天還不可汲水,要讓井神休閒,水缸要預先挑滿水備用。還有許多人家大年初一的早、中、晚餐都是素食。

  四、年初二

  初二是走親訪友的日子。彎彎的山道上,一群又一群回娘家的婦女及攜帶的孩子,一撥又一撥到別個村的朋友家去做客的男男女女,魚貫而行。這是一年當中難得一見的風景線。媳婦要回娘家給父母拜年,有孩子的要帶上孩子一同前去,禮物有雞腿、年糕等,女兒要給父母親紅包。母親要交待小孩,吃飯時,不能吃雞頭。過去的人認為雞頭,諧音吉頭,萬事由它帶頭。這天新婚女兒女婿回娘家,送禮切忌單數,應送雙數。這天如有登門售財神像者,不欲購時應說“已有”,切忌說“不要”。

  婦女們若初二沒有回娘家,則要到初四那天才能成行;若回娘家的當天沒有返回,就得到初四那天才能返回。初二開始就可以到井邊提水了,大家都搶先去提水,說是去挑金挑銀。

  永定有的地方認為初七、初八是不吉利的,因此有“七莫去、八莫歸”的說法,即初七不走親戚、初八不從親戚家回來。

  五、年初三

  初三,俗稱為“窮鬼日”、“送窮日”。永定客家人年初三早晨起床後,全家便動手大掃除,俗稱“掃窮鬼”,掃得越乾淨越好,地上有一點點紙屑之類東西沒掃淨就會視為“窮鬼”。打掃時還要念“窮鬼出,富貴入”。打掃的垃圾集中起來,連同3支香(不點燃)3張紙送至遠離家門的野外河邊、路邊點火燒掉,並燃放鞭炮,表示已將“窮鬼”趕走。其實,初一、二沒有掃地,初三進行大清理也是應該的。

  因為初三是“窮鬼日”,全家老少均不去別家串門,婦人也不宜回娘家,以免把“窮”送給別人。如有特殊情況非到別家登門不可,要將屋主人叫出門外敘談,客人自覺不進門,主人也不會邀客人進門。

  六、年初四

  初四,開展文娛體育活動,又叫“鬧新年”、“搞新年”。永定客家春節期間的民間娛樂活動內容非常豐富,節日主要舞龍舞獅、踩船燈、高蹺、十番音樂、漢劇、木偶戲、武術表演、籃球比賽、放煙花、唱山歌、唱小曲、彈琴、拉二胡、吹笛子、吹樹葉、下象棋、打紙牌等。

  初四這一天,也是走親友的好日子,是年初二的補充。所以初二、初四成了親友互訪的日子。

  七、年初五

  初五謂之“開小正”,十五謂之“開大正”。 早飯後家人要擺上3牲敬神,然後在大門兩側插上燭火,俗稱“火燒門前紙,各各尋生意”。俗話還說“初五初六,有酒也無肉”。意思是過了初五,春節高潮已經過去,各人要去幹各人的活幹了。“小正’後可以開始到田間勞動。“大正”過了,春節就告結束。“小正”和“大正”之日,家家也要燒香放鞭炮、拜天神。

  初五以後,如果立春已過,就開始有人祭祖了。一般是先祭近祖,而後祭遠祖,按血緣關係由近至遠逐次進行。近幾十年來,因為許多人初五以後必須出遠門從業,便破除舊習俗,無論立春是否已過,初五後即上墳祭祖。

  有些村落的人每年正月初五吃完早飯後,由本村去年產生的總理牽頭進行一切祭祀活動,然後重新在諸神面前再次產生明年的總理和高名。

  祭祀開基祖或年代久遠的上祖更為隆重,通常都有約定時間,每年祭祖活動以各房輪流抽頭(一般為頭年添新丁之家),負責籌備,向各房收錢。屆時,輪到值年的裔孫要準備好喇叭、樂隊和所有供品,早上先到祠堂祭祖宗,擺上供品,由宗族中有一定身份地位的長輩主祭,值年的裔孫作為陪祭,禮生(司儀)根據情況主持單獻禮或者雙獻禮。專事念祭文的祝生念完祭文後,進香、跪拜、燒紙、化財寶、放鞭炮。

  祭完宗廟,祭祖大部隊出發,土銃開頭,鳴鑼開道,接著是高燈、條幅,條幅上寫著公祭某郡某府始祖某公等字樣,樂隊和抬(挑)著供品的隊伍緊隨其後,浩浩蕩蕩走到墓地。

  到了墓地之後,眾人先割草,打掃墓地,而後壓血紙、掛白,擺上香案、供品,點上蠟燭、香,開始參拜祖宗。禮生在旁唱禮,主祭跪在墓堂中間,陪祭跪在主祭後面,其他裔孫也要在墓地上跪拜,禮生讀祭祖文。喇叭奏樂後,燒紙,放鞭炮。祭完後,眾人將豬羊五牲等切好下鍋煮熟,大家在墓地上吃飯喝酒、猜拳、行令,商討建設家鄉的公益事業,酒酣飯飽後大家才回家。有些地方祭祖之後不在墓地用餐,而是到負責牽頭的那房人家吃飯(最多達八九十桌)。

  舊時,代耕上祖“蒸嘗田”者,每年可用規定數量的糧額,以抵田租折錢,負責購買祭祖的食品和用品,供掃墓祭祖用。有的還要購一頭大生豬到墓地宰殺。祭祖完後,祭祀用的雞、豬、鴨、魚等食品,或在墓地當場烹煮用於午宴,或當場按人分配。而大房宗族祭祖完後,則將供品集中在宗祠裡按規矩分配:男丁老人60歲以上、70歲以上,80歲以上到場者分配數量有差別,有文化者分肉半斤等,剩下的按人丁平分。

  有不少地方除了春祭外,還有秋祭,秋祭一般在農曆八月十五日前後,儀式與春祭差不多。春祭一般從立春至清明;秋祭一般在農曆八月中、下旬。

  祭祀祖宗最隆重、規模最大的,是元宵節之後高頭鄉江氏祭祀高頭江氏開基祖百八郎的第十世孫江東峰,從明代嘉靖年間到現在已有近500年的歷史。因東峰公傳下的子孫特別多,分佈很廣,加上東峰公“顯靈”保佑人的種種傳說,把他近乎神化,所以受到特別隆重的祭禮。每次參加祭祀的省內外、海內外江氏宗親有上千人,最多時達數千人,場面甚為壯觀。

  東峰公墓距高東村有10公里之遙。祭祀前一天晚上,許多江氏人家半夜出發去爭燒“頭香”。天未亮,在首事們率領下,吹喇叭的、擎涼傘旗幡的、抬豬的、牽羊的、挑酒和坐轎的、扶老攜幼的,絡繹不絕向墓地行進。數十把土銃接連不斷地放,直到墓地。上午10點多鐘參祭人大致到齊,人山人海,長達兩小時的祭祀儀式才正式開始。祭畢,銃炮聲四起,人們圍成四五十個小圓圈,“做新丁”的人便把祭品全部分給大家。活動結束後,由首事們席地擺出幾十桌酒菜宴請異姓來賓。晚上,首事們則大擺宴席,歡請親朋和村裡有名望者。

  岐嶺鄉下山村每年祭祖只祭一次,清明前結束。正月初十日全村陳姓人去祭總墓即田婆太墓,田婆太未祭之前任何人不准在正月初十前祭私墓。正月十五日公祭新丁地,全村陳姓剛到60歲的男丁,第一次可以坐在地墳塘,61歲以上老人則在墓堂外聚坐,酒席錢由新丁家長支付,正月十五日夜在添新丁家的祖墳大鬧花燈,祈求全村財丁興旺。鬧燈後,各戶把燈迎回家,家家戶戶放鞭炮,迎燈進灶台。

  在永定溪南地區家祭的日期為除夕、清明、端午節、中元節、重陽節。除除夕日掛祖宗像、立祖宗牌位外,家祭儀式都一樣。

  家祭、春祭、秋祭的禮節都一樣,即一就位,二奉饌,三上香,四酌酒,五叩首,六禮畢。

  第二節 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是元宵節,又叫上元節、元夕節、元夜,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永定客家人稱元宵節為“正月半”,常簡稱“月半”,又稱“開大正”。

  中國在漢朝(西元前206年)沒有“元宵節”,但有“通宵點燈”,祭祀神祇的民俗活動。因為原始人發現了火以後,認為這種神秘的東西具有無窮的力量,它能除黑暗,驅趕“妖魔鬼怪”,促進種族的繁榮和發展,由此產生了對火的崇拜。《史記?樂書》載:“漢家祀太乙,以昏時祠到明”,也就是“通宵點燈節迎黎明”,由此逐漸演變為“元宵節”。宵者天河夜空也,古語“夜”稱作“宵”,所以,那時的元宵是指一年的頭一個月圓之宵,叫元宵節。

  由於時代的變遷,在這個喜慶節日裡,先民們在維護生存的發展的物質勞動與共同生活中,與自然界接觸,認識自然從而產生征服自然的欲望,因而在元宵節制作的花燈式樣,大都仿效動植物和歷史傳說。如“鯉魚燈”、“蓮花燈”、“百合燈”、征服自然的“姜太公釣魚”、“嫦娥奔月”……

  元宵節早上,永定縣家家戶戶燃放鞭炮、吃湯圓,謂之“開大正”,意味著這一天是春節的最後一天。元宵佳節吃元宵,意在祝福闔家團圓和睦、康樂幸福。鄉鎮也有鬧花燈、走古事和猜謎等活動。

  這一天,永定縣各個較大的村落大鬧元宵,迎燈、舞龍、舞獅、奏樂、走古事、踩高蹺、劃旱船、猜燈謎、敲鑼打鼓,共同祝願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元宵節前10天,人們便開始製作花燈和大龍,並為走古事等活動作充分準備。許多村落由新婚、添新丁之戶負責牽頭。

  鬧元宵活動一般在本村或者本族間進行。晚上,各項活動達到高潮,長長的隊伍按預先安排好的次序魚貫而行,在村內巡遊,接著到祠堂演出。演了一段後,帶隊的人要講幾句恭賀新年的吉利話,比如祝大家新的一年萬事順意,身體健康,闔家幸福等,迎接的人也要代表本族宗親致以崇高的敬意,表達感謝之情。大家進入祠堂祭祀祖宗,最後放煙花。元宵節有親戚朋友來,要隆重接待,邀他們一同觀賞花燈和煙花。結束後,迎燈隊伍到各樓各戶去走一圈。隊伍到達之前,先給各樓各戶發燈簽,各樓各戶便準備好鞭炮、糖果、茶水。迎燈隊伍每到一樓一戶,人們燃放鞭炮、煙花相迎,接丁(燈)接財,有的還會發紅包。舞龍、舞獅隊伍到各樓首先向該樓祖先參拜表示敬意,而後在樓內巡迴一圈,最後由領隊人將花燈分別交給戶主,一家一盞,並向他們客客氣氣地說“添丁發財” 之類的好話。

  永定城鄉鬧元宵活動各具特色:有些地方鬧元宵,從正月十三日或十四日開始,鬧至正月十六日或十七日才結束。迎燈隊伍每天傍晚出發,不但在本村活動,而且還到別個村落同宗族聚居地去巡遊。有的地方幾個村落都同一宗族,各村的迎燈隊伍則按約定的日期,全部集中到本姓宗祠和共同的老祖宗墳上祭祀祖宗,而後各村隊伍回到各自村落鬧燈,向各家各戶分送花燈,分送花燈結束時已是次日淩晨二三點鐘了。有些村落的習俗是十五日晚上花燈隊、舞龍隊、舞獅隊先在村內巡遊,到每樓每戶。遊村結束後到祠堂後山進行接龍、搶龍,以示日後會添丁興旺。元宵節表演的節目豐富多彩,如城關的走高蹺和走古事,撫市鎮的走古事、木板龍,下洋鎮的迎花燈、十番(即十歡)音樂和大鑼鼓吹,高陂鎮的十番(即十歡)音樂,坎市鎮的龍燈;湖雷鎮四姓迎花燈;高頭鄉高東村的迎龍燈;湖雷鎮的舞獅;合溪鄉湯湖村的搖船燈(劃旱船);歧嶺鄉的“弄竹馬”等……隨著時代的進步,元宵節表演的節目更加多樣化,內容和形式不斷創新、發展。

  永定也有元宵節沒有迎花燈的地方,如湖坑鎮以及其他鄉村的李姓人家。傳說唐代李治皇帝于西元684年正月十五日觀燈時,薛剛鬧事踢死太子李奇,他被嚇得從觀燈樓欄杆上摔下致死。從此後李家把這一天視為忌日,唐王下旨每年正月十五日李氏後裔不准鬧花燈。

  元宵節這一天,永定縣不少地方有頭一年新婚夫婦和生男孩(俗稱新丁)人家拜祭祖墳的習俗,祈求上祖保佑大家添丁添財,萬事順利。當天晚上7點,各家各戶拿著燈籠,火把、香紙等,敲鑼打鼓到指定地點集中。長龍搬的隊伍到新婚、新丁祖墳拜祭,燈火通明,鑼鼓喧天,鞭炮禮炮聲震耳欲聾,場面十分壯觀,而後大家沿著出發的路線回家舉行接丁接財儀式。

  元宵節這一天,有些地方有上燈、貼名單的習俗。比如下洋鎮東聯村、沿江村,誰家生了男孩,便有義務組織做花燈,迎花燈,請燈酒。添新丁的人家在春節前便向各家各戶收點喜炮錢,用於年初一去祠堂拜年,年初二給公王老爺拜年,正月十五迎花燈。新丁家庭出大錢,宗親樂助。正月初五、六,新丁家庭要先做一盞花燈,組織鑼鼓到各家各戶炒燈(邀請大家做燈),正月十五(新丁家庭必須在迎燈後方可掃祖墓),燈頭一架大花燈,迎後掛在葉吉堂,燈二也一架大花燈,迎後掛到南慶堂,由燈頭打炮組織迎燈,按商量好的路線走,先到楊婆太墳上鬧燈,最後到兩個祠堂鬧燈、上燈。貼名單則在敬公太婆太時貼在祠堂或自家上廳牆上。貼名單用蛋白作漿糊,不易蟲蛀。迎完燈則擺酒。全村不分姓氏,敲鑼打鼓來慶賀、喝酒,男丁多時,吃到天亮。

  鳳城鎮下坑十八羅漢表演至今已有200多年,當初為凝聚族眾,強身健體,組建了十八羅漢隊。十八羅漢約25人,其中大羅漢9人,小羅漢9人,觀音一人。打鼓一人,打大小鑼各一人、大小鈸各一人,領隊一人。表演羅漢者都需要有武術功底,要練功。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參加演出,表演的主要節目有《觀音過橋》、《卷龍尾》、《觀音座蓮花》。

  仙師鄉三壩村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日晚上舉行“趕龍”活動。二三十名青年人,打著鑼鼓,提著燈籠在最高山嶺上追逐回家,其他群眾則圍觀、呐喊,看誰最先到家。裁判員是大家公推出來的。村中家家放鞭炮接燈,謂之接龍。

  虎崗鄉虎西村賴氏自開基祖以來都是正月十五日黎明祭祖廟,只有松陽賴氏正月十五日“祭天明”。古竹鄉大德村蘇氏每年農曆正月十三日至十六日為祭祖祠日,屆時祖祠裝燈結彩,蘇姓宗親都來祭祖,祈求祖宗保佑合族平安,財丁兩旺,萬事如意。在祖祠設宴請宗親梓叔,夜間迎龍舞獅,演大班戲,燃放鞭炮持續數小時,煙花照亮夜空,全村燈光輝煌。

  西溪鄉等地在元宵節這天,早餐家家都要煮金瓜(南瓜)吃,祖輩相傳說是“十五吃金瓜,一年不會被鬼瓜”。吃了金瓜可辟邪趨吉。

  永定縣有個別地方不是正月十五過元宵節。鳳城鎮下坑社區,以前過元宵、七月半、八月半都和大家一樣過十五。據說傳到十四祖時,家家戶戶在月半準備吃豐盛的晚餐時,來了一群土匪把東西搶個精光,害的大家過不成節。另一種傳說是過元宵節的頭天夜裡,每家都準備好第二天過節食品,不想晚上來了小偷把東西偷個精光,為了不再被搶、被偷,就提前一天過元宵節,至今下坑正月十四日過元宵、七月十四日過中元節、八月十四日過中秋節。嫁出去的女兒一家和親戚朋友都在十四日這天到下坑作客。

  第三節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這是全國人民的傳統佳節。永定客家人習慣稱之為“五月節”。

  端午節的由來,流傳最廣、最為我國人民認可的是紀念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的節日。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著名的愛國詩人,西元前340年生於湖北省秭歸。他博聞廣識,秉性剛正,少有抱負,決心革新政治,起初很受楚懷王賞識,官至僅次於宰相的左徒、三閭大夫之職。屈原為了安民強國,向楚懷王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張和改革措施,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聯齊抗秦。但他的正確意見不僅沒有被採納,反而遭到上官大夫子蘭、靳尚以及南後鄭袖等反動勢力的誣陷打擊。楚懷王聽信讒言,將其削職放逐。屈原悲憤交加,在沅湘流域一帶的窮鄉僻野中流浪前後達22年,憂國憂民之情無處傾訴,於是在西元前278年的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自沉汩羅江而死。

  百姓們聽說屈原投江自盡,紛紛划船趕來拯救打撈,但追至洞庭湖時仍不見蹤跡。百姓們因為愛戴、崇敬屈原,為了不讓魚龍蝦蟹傷害屈原身體,就把包好的粽於、雞蛋投進江裡飽喂魚鼇。以後每年農曆五月五日,人們都在江上劃龍舟,鳴鑼敲鼓,以驅趕蛟龍,同時用五色彩線纏繞做的粽子,祭祀亡靈。後來前者演變為吃粽子,後者演變為龍舟競渡。這個傳說,充分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熱愛與懷念。

  由於受屈原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以及他的《離騷》等著名詩篇的深刻影響,秦漢以後,端午節就是紀念屈原的節日,為我國人民所公認。臺灣還定此日為詩人節,隆重舉行紀念活動。

  千百年來,永定客家人傳承了過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這一天,主要有以下活動:

  一、掛艾草、桃枝

  初五這天上午祭拜神衹,給孩子掛香袋,並在自家廚房門框上掛上桃樹枝或艾、葉菖蒲,表示驅魔祛鬼。每家每戶將石菖蒲、艾草、桃枝綁成一束掛在廚房門上,以驅瘟避邪。

  端午節插桃枝是中國流傳了1000多年的習俗。據傳,唐朝末年黃巢起義軍也是五月五日揭杆聚義。一天,在某山路上有個逃難的婦女背著一個大孩子,手裡牽著一個小孩子,正遇上了黃巢,小孩子走不動哭起來了,那婦人仍拼命拖扯著小孩在奔跑,跑得小孩腳底出血。黃巢見了很奇怪,於是他追上前去問那婦人,為什麼把大孩子背在背上,讓小孩子腳上被拖出血來。那婦人說:“大孩子是我哥嫂的後代,我哥嫂已死,我就把他背著走,有我就有他在;手裡牽著的是我自己生的,即使無奈何跑死了,我夫婦倆還年輕,還可以再生。”黃巢聽了很是感動,隨手拿出10兩銀子送給那個婦人,並叫她不要再逃了,回家後在門前插上一把桃枝,可得平安無事。婦人千恩萬謝這個救命恩人,回去後一五一十把此事告訴鄰居,於是全村人家家門前都插上了桃枝。黃巢下令,見有插桃枝的人家概不得襲擾搶劫。

  二、裹粽子

  五月初四,就有許多人家開始裹粽子了。五月初五,早上家家戶戶像其他節日一樣,宰雞殺鴨,祀敬神明,然後到祠堂燒香,祈求闔家平安。上午要裹粽子、做粄。粽子有豬肉粽、豆子粽、堿水粽等,俗稱“白粽”和“黃粽”,大家互相拜訪親人互送粽子。

  三、吃過節飯

  永定客家人一般安排在端午節這一天中午吃團圓飯,也就是過節飯。但是,有些地方是在晚上吃團圓飯。

  上世紀20年代以前,永定條絲煙享有盛譽,大部分農村戶戶種煙。採摘的煙葉必須曬乾,但採摘煙葉時正值梅雨季節,忽晴忽雨。有一年端午節中午,培豐鎮文溪村鄭氏有一戶人家正在開懷暢飲之時,忽然下起雨來,於是大家直奔曬煙場搶煙葉,待搶收完畢重入席時,一桌酒菜都被饞犬吃得狼藉不堪。從此,就把端午節宴改為晚宴,便可安心宴飲了。這一改,這個村子的煙農們很讚賞,群起仿效。另一種說法是文溪鄭家先祖銘煊公由永定城關遷往文溪時,在永定城關已有家室,端午當天,先祖在永定城郊安頓好家室後,出發前往文溪,但在當時無先進的交通工具,只好步行或乘船。文溪的婆太只好領著子孫,做好節日食物等著先祖到來,直到晚上才到,於是,只好改在晚上吃過節飯,這一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虎崗鄉虎西村賴後峰後裔端午節也是晚上吃過節飯。朝美公(松陽賴氏永定一世祖)的裔孫與華公(晏田公)於1519年農曆二月初十日從湯湖遷居到虎崗大竹園定居後,命兒子賴振峰與賴後峰兄弟倆五月五日三更步行前往湯湖崩山裡拜親祭祖,拜訪宗親長輩,祭掃祖宗廟堂,禮畢後速返虎崗過節。振峰公耕田出身,體強力壯,步行健快,適午時到家與家人團圓過節。後峰公讀書人出身,翻山越嶺步行,走得慢,午時才到達城下,適逢叔父同叔母,盛情款留過節。待後峰公到家時午時已過,自始後峰公過端午節改為晚上吃過節飯。從此,與華公(晏田)開基虎崗大竹園,其後裔五月五日端午節振峰公裔孫午時過節,後峰公裔孫晚上過端午節。

  許多開店鋪的生意人,為了適應顧客購物的時間,團圓飯只好安排在晚上,甚至很遲才用餐。

  四、洗午時浴

  五月五日午宴畢,人們紛紛去游泳或在溪邊河邊洗個冷水澡,據說可以驅逐“瞌睡鬼”。因為這個時期晝長夜短,又是大熱天,人容易疲勞和打瞌睡。民間俗語說:“芒種夏至天十八滿姑要人牽。”端午節採集的布荊最有藥用價值,有散瘀活血去風濕等功效。下午人們用布荊、石菖蒲、海金沙藤等熬水沐浴。五月五日以後,天氣開始炎熱,永定客家有個俗語:“食了羊角粽,棉襖可入籠(棉襖可以裝進裝衣服的箱子了。)”

  五、喝雄黃酒

  此時正直盛夏,氣候炎熱,山區裡毒蛇,蚊蟲肆虐,患疾者眾。從前醫藥落後,據說去中藥鋪買得少許雄黃,沖上自製藥酒,除了喝以外一部分灑在地上,可驅蛇滅病和防止食物中毒,傳說還能避邪氣。這個習俗近幾十年來已基本上被廢除。

  六、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水上運動競賽活動。舊時,永定河水位較高,在端午節這天,沿岸一些鄉村在適合劃龍舟的河面舉行龍舟比賽。 

  第四節  中元節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永定客家人慣稱“七月半”。

  中元節,也叫送鬼節。傳說地藏王的部下“閻王爺”的母親去世後來到陰曹地府,被關在牢房裡受不了18層地獄的種種折磨。地藏菩薩是個孝子,看到母親受罪於心不忍,在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竟徇私情,讓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門打開,放他母親出來。誰知這一開牢門,牢房裡的小鬼們蜂擁而出,跑到人間危害百姓,所以就有“七月半,鬼亂竄”之說。那些跑回家鄉的鬼紛紛向家人索要錢財以便回去用來生活和打通關節希望早日托生。後來人們把這一天就定為“送鬼節”。

  舊時,農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永定縣許多地方家家戶戶以牲儀和米粄等供品祭祀宗祠,並焚燒象徵金銀的紙鏹,向孤魂施捨,謂之“普渡”和“施孤魂”,也有請道士祈神送鬼消災;永定有些地方的客家人,在這一天的傍晚,把供品和紙衣、紙帽等放在紙船上,紙船放在路口或溪河中,旁邊插上一排香燭,燒一疊紙;放在溪河中的,讓紙船順流而下,然後在溪河灘上撒一些用糯米做的“齋子”,表示送瘟神,以免陰魂野鬼打擾鄉里,故這一天又稱“送鬼節”、“鬼節”。不過,20世紀五六十年以後,“施孤魂”活動已逐漸消失。一些地方的土樓客家人只是舉行午宴或晚宴,算是過了“七月半”,婦女們則在這一天祭拜神明。

  過中元節還有一個意義,就是此時立秋已過,夏收夏種結束,正值新糧登場之時,農民們勞作半年了,如今打酒買肉,添上葷腥,以解辛勞。所以中元節又叫“食新禾節”。

  舊時,永定縣有些地方過中元節有十三十四吃葷、十五吃素,蒸糕點(米粄)“結緣”、“接太公太婆”、“燒包”、“燒夜香”等習俗。然而高頭鄉高東村、高北村則中元節不做米粄,代之以特製的白米飯,盛在碗裡,中間插一雙筷子,以此祭鬼神。其原因相傳是該兩村的上代婆太妯娌間如同胞姐妹,有一年中元節做米粄時其中一位不慎,右手被碓子砸傷,另一個因此也很傷心,於是決定此後中元節不再做米粄,而代之以特別加工的白米飯。

  永定客家人泥守古風,都在七月十五日過中元節,但也有個別地方不同。高頭鄉里石坑、庵子坑兩個自然村為紀念上祖在十三日這一天從大村裡遷到這裡開基創業,便改在十三日過節。有些地方七月十四日就開始過中元節,一般認為緣於七月十四人過節,七月十五鬼過節。比如培豐鎮、坎市鎮等地有一部分人在七月十四日過節。可是這些地方十四日過中元節的原因還有另一種說法:傳說是因為祖上有人吃花齋,初一、十五是要吃素的,不能吃葷,所以提前一天過節。

  人們說中元節是鬼節,但幾乎沒有人在中元節祭祖的,春秋兩祭的,也安排在中秋節前後祭祀,只有個別地方在中元節祭祖。

  第五節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永定俗稱“八月半”。

  中秋之夜,皓月當空,人們仰望高掛天空玉盤般皎潔的明月,自然會聯想到與家人的團聚。獨在異鄉旅居的人,也期望借助明鏡般的皓月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人們又把中秋節叫作“團圓節”。

  中秋節在我國由來已久。《國語?周語上》載,我國夏、商、周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這夕月,即是祭拜月亮神。而“中秋”一詞,最早見於春秋末年《周禮?夏官?大司馬》:“中秋,教治兵。”可見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已有拜月、祭月的活動。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以後歷代帝王都沿襲此俗。到了魏晉,中秋賞月開始傳到民間。

  中國人中秋送月餅盛行于宋代以後。傳說南宋時北方漢人不滿金人入侵,準備組織反抗,為了統一行動,便把寫有“八月十五殺韃子(指金兵)”的字條藏於月餅內,以送月餅方式傳遞資訊,聯絡民眾。後來,八月十五日成為民間反抗外敵侵略的紀念日,送月餅的習俗沿襲至今。

  送月餅是永定客家人過中秋節最大的特點之一。從農曆八月初開始一直到中秋節前,任何一天都可以給長輩、親戚、朋友送月餅。

  中秋節這一天,永定許多地方進行秋祭,並舉行家宴。有些地方要用3牲、番薯、芋子、果品、香、蠟燭、紙、鞭炮祭祀“田頭伯公”,祈求“田頭伯公”保佑除蟲驅獸、田禾大熟。陳東鄉的陂頭甲、洋湖坑等村落還要做伯公戲,即請戲班子在伯公附近開闊地搭台演戲。如今祭祀“田頭伯公”的習俗已基本消失。

  中秋節晚上,闔家團聚,用香燭、清茶、月餅、水果祭月。敬奉“月光娘娘”後,大家圍坐一起品茶、吃月餅、賞月,有的人賦詩唱和,表示對月中嫦娥的懷念,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的在月光下坐到深夜,稱為“守月華”,傳說若誰看見月亮大放奇異光彩、月光菩薩降臨,可求福得福,求財得財。大人最喜歡在月光下一邊賞月,一邊教小孩唱兒歌:“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蓮塘,蓮塘背,種韭菜……” 

  舊時,中秋之夜還有人請巫婆“伏童子”(俗稱“落童”)。巫婆伏在案上,主人焚香禱告,求神或某個死去的親人出來“對話”,待陰靈附在巫婆身上時,雙方就對起話來。

  第六節  重陽節

  農曆九月九日,是重陽節,又稱“九月節”。 《易經》陽爻為九,“九”為陽數。兩九相重為“重九”,故名“重陽”。重陽節又稱“登高節”。

  我國戰國時即有重陽節。漢代以後逐步形成了重陽之日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和避災免禍的民間風俗,並以節日形式出現,在民間流行。

  重陽節為什麼會有出遊登高、賞菊、佩戴茱萸、放風箏、飲菊花酒等習俗呢?民間認為,九為陽之極,稱為老陽,陽極必變,會由盈變虧,由盛轉衰,所以民間認為九數是不吉利之數。九九重九,更是不吉利,因而便產生了重陽節避災的習俗。因此,出遊登高、賞菊、佩戴茱萸、飲菊花酒等可避災。

  永定客家人過重陽節,備牲儀、米粄、糍粑等供品祭祀天神、土地神等神衹,還到宗祠去祭祀列祖列宗,還有許多人飲菊花酒、佩戴茱萸、賞菊、放風箏。有些地方還舉行登高(爬山)等活動。重陽節這一天被定為敬老節以後,活動更加豐富多彩,鄉、村組織幹部還要向離退休和特困老人獻愛心,送慰問金、慰問品。

  重陽節日前幾天女婿要給岳父、母送禮,表示對老一輩的尊敬與孝心。初十嫁出去的女兒們都要回娘家探親,吃完午飯後方可回男家。

  舊時,重陽節若遇上霜降這個節氣,人們禁忌在家裡廚房內生火作炊,而把過節的食品全部搬到大門外,臨時搭個灶,連飯桌都擺在野外。民間有“霜降對重陽,十家燒火九家亡”之說。

  永定縣也有少數人家沒有過重陽節的習俗,如古竹鄉、陳東鄉的蘇、呂、盧、李等姓的人家,湖坑鎮的蘇氏、李氏。古竹鄉蘇姓不過重陽節,緣於有一年上祖正高高興興操辦過節時,突然傳來兄弟在歸途中被洪水沖走的噩耗,因此他們認為重陽這一天不吉利。幾年後他們決定乾脆不過重陽節了。

  洪山鄉五坑村的賴姓人家也不過傳統的重陽節,而集體改過“十月朝”(農曆十月初一日)。傳說清朝乾隆年間,五坑賴姓人家,原本也是跟周邊的鄉村一樣,過傳統的九月九日重陽節。可是,有一年過九月節在祠堂祭祖時,由於人太多很擁擠,香火竟然把整座賴氏宗祠燒毀了,祖宗牌也沒了,好在無人員傷亡。之後,全村父老兄弟商議:既然祖祠都燒掉了,說明我們的祖宗不喜歡過重陽節,為了遵從祖宗的意願,今後就發誓再也不過重陽節了,待來年再在重陽前後新定一個節日。第二年,重修賴氏宗祠後,族長在祖宗靈位前占卜,議定在農曆十月初一日過“十月朝”。至今,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日五坑村的“十月朝”,方圓幾十裡的親朋好友集聚一堂,熱鬧非凡。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