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章 民間文藝

  永定客家的民間文藝既處處展現中原古代風俗文化的特色,又處處展現永定客家人特有的韻味,凝聚著濃厚的客家鄉土氣息。上世紀50年代尤其是80年代以後,永定客家人的民間文藝與民俗活動,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賦予新的時代文化內涵。

  永定客家人歷來十分注重包括民歌、戲劇、音樂等在內的文藝活動。這些文化活動,不僅能提高人的自尊心,喚起往昔的回憶,而且還能增強鄉親們的凝聚力。

  第一節  歌謠曲藝

  永定是客家歌謠之鄉、客家民歌之鄉。廣泛流傳的歌謠,歷史悠久,不僅數量多,而且品質高,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永定客家歌謠包括山歌(含情歌)、竹板歌(含乞食歌)、敘事長歌、童謠、小調等。歌謠內容主要有勞動、時政、愛情、生活4大類,還有童謠(兒歌)和長篇敘事歌(即竹板歌)等。

  一、山歌

  遠古時代流傳下來的優美的民歌,俗稱山歌,飄蕩于田野、林間、溪畔,聲調悠揚、甜美,抒發著永定客家人的情懷。

  永定是著名的山歌之鄉。自古以來,客家民歌在永定客家人中十分流行。客家民歌以客家方言吟唱,繼承了《詩經》及唐詩律絕的傳統風格,並汲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優秀成分,自成一格。永定客家人的民歌與其他客家地區的民歌一樣,內容包括勞動歌、時政歌、勸世歌、生活歌、情歌、兒歌、竹板歌、佛曲、道教歌曲、勞動號子等等,十分豐富,表現深刻的內涵和喜、怒、哀、樂等情緒,因人、因時、因地準確而精煉地描繪與表達了外在和內心世界。許多歌詞為即興創作,脫口而出;結構亦大致相同,每首4句,每句7個字,逢一、二、四句押平聲韻,多以比興、雙關手法,感情真切、生動通俗、押韻上口;曲調旋律優美,但與其他客家地區稍有差異,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客家山鄉風味。

  永定客家人一邊對歌一邊勞動,以歌解悶,以歌為樂,一般是在山野間緣情而發、即興而唱的。山高穀深,歌人各站一山,需要吊高嗓門、拉長嗓音才能將歌聲傳給對方。所以,其旋律多以級進、跳進形式進行,清越、高昂、悠長,節奏由歌人靈活掌握。此外,曬場上、大門口、樹蔭下、田頭地角也是民歌的演唱處。

  在永定客家民歌(山歌)諸多形式中,情歌的數量最多,藝術上也最為成熟。其中流傳最廣、久唱不衰的是人稱山歌大王李天生(湖坑鎮人)創作演唱的經典民歌《八月十五看月光》:

  “八月十五看月光,看見鯉魚騰水上;

  鯉魚唔怕漂江水,戀妹唔怕路頭長。

  八月十五看月華,郎出月餅妹出茶;

  郎食月餅甜到肚,妹食細茶開心花。

  八月十五月團圓,粉絲炒麵纏對纏;

  妹子有情郎有意,交條人情萬萬年。

  八月十五是中秋,買個月餅送朋友;

  今日交了有情哥,永久相好情不丟。”

  上世紀80年代以後,從縣城到鄉村,出現了大批以中老年人為主體的民歌、漢劇愛好者,自發組織業餘演奏隊,經常聚集在街頭或院落演奏。他們或一人唱民歌、漢劇,其他人伴奏,或只演奏傳統的和現代的樂曲,自娛自樂。他們自然而精彩的表演,吸引了眾多歌迷、戲迷。演奏隊成員使用的全是二胡、三弦、洞簫、揚琴、笛子、吊規等傳統樂器,有些人甚至擅長多種樂器。

  二、俗曲小調

  為了恰切地反映生活、表達複雜的思想感情,為了細緻曲折地敘事抒情,永定客家人便創造了多段體的俗曲小調。

  作為歌謠的一種歌體,俗曲小調格式多樣,節數不等,各節句數也不必一致,多半一歌一調,也有一調多歌的。調子柔婉纏綿,感情比山歌細膩,可以“合樂”,也可以“徒歌”。常以數字列序連敘事件之本末或分抒各項感受,並把各節聯綴貫穿起來,或數字結合季節、月份、更次、時辰等順序,逐漸遞進地敘事和抒情,這樣更容易記憶、流傳,如《歎五更》、《十勸妹》、《十送郎》、《十月懷胎》、《十二月裡來》等。

  三、竹板歌

  竹板歌是一種長篇敘事歌體,歌詞大多根據民間故事或戲劇改編而成,一般有千行以上,因歌唱時由歌者自己擺弄四塊一副竹板作伴奏而得名。

  歌者多為游方歌人,他們遊村走鄉,賣唱為生,故竹板歌又稱為“乞食歌”。為了爭取在每村每鄉都能多吸引些聽眾,具有較複雜情節、故事引人入勝的敘事長歌,自然成為演唱節目首選。久而久之,敘事長歌成了竹板歌的特長。而竹板歌為滿足其特定聽眾的種種需求而採取的許多措施,也就轉化為這類敘事長歌形式的藝術特點。

  竹板歌作為民歌的一種形式,在永定十分流行。舊時,這種歌經常由外地來走村串戶的乞食客(叫化子)或盲人演唱,人們稱之為“乞食歌”,後來多由本地人演唱,經常利用農閒或節日的晚上在土樓內或閘坪中演唱,唱者聲情並茂,聽眾如癡如醉,深夜也不肯離去。演唱時,歌人手握4塊刻成鋸齒形狀的竹板,左手握3塊,右手握一塊,或敲,或擊,或鋸,造成不同節奏。歌詞都是七言句子,分為四句板、五句板兩種。傳統節目有《趙玉麟與梁四珍》、《粱山伯與祝英台》、《薛仁貴征東》、《十五貫》等等。

  四、童謠

  童謠是孩子們的詩,只吟唱而不高唱,在永定也廣為流傳。童謠與山歌一樣語句通俗,注重押韻,所以吟誦起來非常順口,至老年仍牢牢不忘。勞作之余,大人常創作童謠,教兒童吟哦唱誦,並配以遊戲動作,很快就在兒童們中流傳。流傳最久最廣的有《月光光秀才郎》、《火焰蟲》、《拍手歌》等。這些童謠,大多具有傳授知識、開發智力的作用,有的描述了當時某些民俗風情,有的則反映了舊社會兒童的悲慘遭遇和幼小心靈對幸福生活的憧憬。

  第二節 器樂舞蹈

  民間器樂包括絲弦、民間大鑼鼓、八音、十班和吹鼓手,最主要的是以絲竹樂器為主的絲竹樂、絲弦樂和以嗩呐、打擊樂為主的鼓吹樂兩大類。

  一、十番音樂

  十番又稱十班、十般、十歡,由10個人使用10件樂器組成的班子演奏傳統名曲。遍佈城鄉的喇叭班“十番”(又稱十班)隊表演,在永定至今仍十分流行,婚喪喜慶時一般少不了十番的演奏。不過在大型的活動中,十番通常與大鑼鼓、八音、吹鼓手等互相配合,場面更加氣派、熱鬧,更加動人心弦,這種形式被統稱為大鑼鼓吹。

  十番音樂吹唱班由6~10人不等組成,名叫(打十班)主要用於結婚喜訂、喪事及祭祖活動。結婚吹唱一般是在新郎中家等待,等新娘子要進男方家門還有一段路上吹唱班就要奏起喜樂把新娘迎進新郎家門,新郎家人便會放喜炮等接,等婚慶達到高潮時,吹唱班就會在新郎家中的大廳堂上又吹又唱,下午等新娘家人送嫁後回家時樂隊班還要以樂歡送,放喜炮以示對新娘家人禮貌。

  如老人去世時則樂隊班子就要在送上山安葬時頭一天前來給死者奏哀樂、喇叭作先導,大小鑼、二胡、洋琴、鈸、鼓緊隨其後,等第二天直到把老人的骨灰送上山安葬後,還要為喪事家人吹奏。結婚喜慶有歡樂曲,老人歸世吹送終曲。喜事有《接新娘》、《龍鳳呈祥》、《喜日子》、《春串》、《進酒》,喪事有《哭靈》、《送喪》等。

  二、五色鑼鼓

  五色鑼鼓(五種顏色),由5人組成,主要在正月十三鬧花燈、大型俗神活動及逢國家喜慶遊行活動時表演。五色鑼鼓的敲打,主要是由鼓手先起鼓,配樂手根據要求有節奏地配予不同的音色,高亢激昂,和諧動聽,一般表演時也是邊走邊敲打。

  三、鑼鼓吹

  鑼鼓吹又稱大鑼鼓吹。鑼鼓吹樂隊約由30人組成,穿古代服裝,頭系紅布條。每逢大型慶典、“迎神”、“作福”、過大年都出場演奏。就地演奏時,由擊鼓人擊出的鼓聲作指揮,指揮敲鑼的輕重快慢,指揮喇叭、二胡、笛子的吹奏。鑼鼓敲打一陣,各種樂器接著吹奏一陣。樂曲不斷變換,節奏感強。樂隊外出吹奏時,隊員統一穿戴,由兩面大旗引路,敲大鑼者在前,擊大鼓者在後,緊跟後面的是打小鑼、打小吹、打大鈸、打銅鐘、吹喇叭、拉二胡、吹笛子、彈二弦的。行進時,邊走邊吹,步調一致,整齊有序。

  四、八音演奏

  永定客家人對漢劇情有獨鍾。自古以來,有些地方有漢劇吹唱班,因有8種樂器,包括喇叭、揚琴、二胡、三弦、銅鑼、板胡、小鑼、鼓等,所以被稱為八音班,少者由8人組成,多者由10多人組成。演奏的節日均是漢樂,如《步步高》、《高山流水》、《雨打芭蕉》等。

  鳳城鎮等地在八音班演奏時,有時有托10盞燈或托7盞燈吹奏嗩呐的絕技表演。10盞燈是頭頂一盞、手上2盞、肩膀2盞、腳上5盞,坐在椅子上吹奏嗩呐,由八音班伴奏。表演者盤坐在一個方桌上,手拿嗩呐吹奏,並且在頭上、肩膀上、手臂上和腿上放點燃的蠟燭盤,分別放置7盞,所以稱作“七盞燈”。技術好的人吹奏一小時以上,燈盤不搖晃。

     下洋鎮下洋村太平寨漢劇八音吹唱班,由8人組成。只要有人相邀,不論遠近,婚喪喜慶活動特別是村中祭祖、拜神(做社戲)和喪事都有活躍在其中。逢祭祀時一般以喇叭為主,時間多為3天(白天),節目有《過江龍》、《出水蓮》、

  《打八仙》、《春江花月夜》等曲牌,有時成員角色會隨之伴唱。

  五、吹打樂

  永定縣民間有許多吹打樂隊,吹打樂曲藝,吹嗩呐,配合鑼鼓相互配打擊樂。吹打樂隊一般由10餘人組成,清一色的黃衣、黃褲、紅帽子。一般在民間大型慶典活動和紅白事、祭祖圓墳時表演,一般演奏《過江龍》、《百家春》、《出水蓮》、《鬧花堂》、《南進宮》、《卷珠簾》等漢劇名曲,音調優美動聽,深受人們歡迎。

  六、吹打樂組合絕技

  一人同時吹打二三種樂器的藝術,在永定古已有之。但是一人同時使用6種樂器,即身背4件打擊樂器、口吹嗩呐、腳彈揚琴的組合演奏的絕活,是2000年9月以後的事。演奏者李福淵,湖山鄉人,常年在土樓景區為遊客演奏,並在中央電視臺和七八個省級電視臺衛星頻道頻頻亮相,風采傳遍全球。他多次在電視臺舉辦的全國或地區才藝絕活比賽中奪魁。2005年10月,在國家文化部舉辦的“2005中國南北民間表演絕藝王擂臺賽”中,他演奏《蘇武牧羊》、《梁祝》獲得“絕藝王”光榮稱號和水晶獎盃。

  七、樹葉吹奏

  樹葉吹奏在永定流傳至今。舊時,許多永定客家人在勞作之餘隨手採摘的各種生樹葉,不僅模仿蟲鳴鳥叫、下雨打雷、流水潺潺、呼兒叫女的聲音,而且吹奏民間較為流行的歌曲。

  樹葉吹奏知名度最高的是培豐鎮東中村的阮宏昌。他14歲就喜歡隨手摘片樹葉放在嘴上吹起山歌,通過多年的努力,不但能用樹葉還能用綢布、薄膜、名片、布傘等吹奏出旋律優美的歌曲。2003年以後,他受聘於永定土樓民俗文化村去當吹奏樹葉的演員。2005年他錄製了一盤樹葉吹奏曲專輯《神奇的樹葉吹奏》包括《土樓迴響》、《土樓人家》、《山歌妹鬥酸古》、《採茶歌》、《阿哥出門去南洋》等歌曲、戲曲;2006年,他錄製了另一盤《雜片吹奏曲專輯》,用薄膜、綢布、名片、布傘等吹奏《採桑曲》、《十送紅軍》、《洪湖水浪打浪》、《繡圍裙》《兩隻蝴蝶》等優秀歌曲。2008年他的樹葉吹奏獲吉尼斯世界紀錄,並在中央電視臺舉行的吉尼斯紀錄擂臺賽上獲大獎。

  八、穿歌謠

  穿歌謠是永定縣一些地方“鬧故事”的表演節目之一。場上表演連2個謠歌頭至少需16人,拉二胡、打銅鑼等樂器需要12人,場上人員由2個謠歌頭當領頭分成兩隊,不斷變化隊形。兩隊穿插表演《雙龍出洞》、《雙龍入洞》、《編竹席》、《走剪刀樣》、《登四門》、《花子入城》。其中由2個謠歌頭身穿皮襖(皮襖需反穿將有毛的一面露出),一手拿一根約30cm長的小棍邊行走邊敲擊木棍,謠歌頭面化妝成黑色,頭系紅巾,前面做成角狀,其他人手拿弓箭,扮作千金送子,背著缸箱、雜貨箱等。

  九、火罩舞

  岐嶺鄉下山村陳姓人正月十五進行迎神、新丁地鬧花燈及鬧元宵三合一的民俗活動別具一格。晚上7點前,各新丁戶扛著燈籠、打著火把遊村,8時左右與迎送五顯大帝的迎神隊伍匯合。送完神後,花燈隊、鑼鼓隊、火把隊到下山開基祖墓(新丁地)進行鬧花燈、慶元宵活動。此時整個山坡人山人海,燈火通明,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各種焰火沖天而發,猶如天女散花。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舞火罩表演。

  表演者手持1.5米長的火罩,火罩中裝有燃燒的松明,在一片鞭炮和鑼鼓聲中進行表演。隨著鑼鼓的節奏,表演者舞著火籠時快時慢,時高時低,上下起伏,猶如金龍飛舞,銀蛇過江,時而像猛虎下山。表演者要眼明手快,身手驕健,身強體壯,並且有一定音樂節奏感的青壯年男子。鑼鼓隊有20~30面大鼓,其中有一面特大鼓作為指揮鼓,打著不同節奏的號子。

  十、穿花籃

  堂堡鄉和坑村農曆每年正月初一或十五,民間為慶祝過年,祈求豐收、吉祥,而編制的配樂歌舞。正月十五鬧元宵時,和坑村下壩樓村民自發組織花籃隊去堂堡村宗祠(白象祠)鬧元宵,花籃隊隊員由12位小女孩組成,每人一手提一隻花籃(裡面有燭光),一手持彩扇,用嗩呐、笛子、二胡、楊琴、鑼、鼓等樂器伴奏。表演時,12位女隊員排成長龍形,隨著樂隊的舞曲《採茶花》,邊舞邊唱民間小調,並來回穿梭,隊形有時像一條長龍,有時像一朵朵盛開的茶花。

  十一、弄竹馬

  舊時,永定縣有些村落每年正月鬧元宵該村都要舉行“弄竹馬”的雜耍。表演時,幾十頭竹馬在松明照耀下,由鑼鼓伴奏,喇叭吹唱,表演者表演各種舞蹈,雜技、並隨機把編造的諧謔臺詞作各種方式表演出來,即有節日鬧元宵的氣氛,又有雜耍、諧謔、雜技、馬戲等多種笑鬧的成分,給人以節日的歡快享受。不拘一格, 各顯神通, 竹馬、毛竹做成,並用彩紙糊好,背頭山毛竹山很多,竹匠也就很多,其中有不少能工巧匠。表演者把竹馬縛在腰間,就好象人騎在馬上一樣。

  孔夫村的“竹馬燈”隊伍約有20人,其中演竹馬燈12人,3人打鼓、鑼、鈸,3人器樂伴奏,2人照看隊伍,表演過程是:事先發貼定日子,時間:到時敲鑼打鼓去到後先列隊鞠躬,接著進行表演,按鼓鑼鏘的節奏進行先“踩邊”“挖心”“開剪刀形”到“進馬”時,有二胡、笛子、楊琴伴奏下唱歌,都是唱些人們對生活的看法和現實的情景,表演完後同樣也要列隊鞠躬點頭以示謝意。

  表演者有統一的服裝。道具有兩支大“涼傘”“十匹竹馬”。隊形步伐用鼓、鑼、鏘來指揮。唱歌則用二胡、笛子、楊琴伴奏有固定的“竹馬調”。

  洪源村早在100多年前,老虎籠陳家就有人組織兒童在春節期間穿竹馬鬧元宵.表演者主要是十六七歲以下兒童的女孩為多,手腳靈活,會唱歌,聲音優美.主要春節期間鬧元宵活動。

  竹馬分2節前後縛在人的腰部,一手拉馬一手提花藍,前後一個人撐涼傘帶頭,每人輪流穿唱一首或一二句歌詞.專用服飾。道具有楊琴,二胡,銅鐘,喇叭。曲調以採茶燈為主,有小馬兒歌曲。

  十二、採茶燈  

  採茶燈表演隊由16名10來歲的小孩組成,其中表演人12人,3人打鼓、鑼、鈸,1人調節音響。表演過程類似“竹馬燈”,到了表演現場,列隊鞠躬,而後表演採茶後表演撲蝶舞蹈,邊採茶邊唱歌,二胡、笛子、楊琴等樂器伴奏,表演撲蝶舞蹈時也用二胡等樂器伴奏。結束後列隊鞠躬表示謝意。

  十三、踩高蹺

  主要以百姓喜歡的民間故事為內容,用2人或多人踩高蹺為特點,配以民樂,舞龍獅等,在農曆節日和重大慶典祭祀時進行表演,以表達驅邪避禍,送福送吉祥的美好意願。表演者穿古代服飾,用木棍綁成“平”字形或“十”字形固定於大腿、雙腳,隨著音樂踩點,翩翩起舞。表演節目主要有《水漫金山》、《鍾馗打鬼》、《西天取經》等。

  十四、大溪大鼓

  大溪鄉的大鼓聞名於閩西各縣。全鄉各村落的100多隻大鼓聚集在一起圍成一排或幾排,統一由一隻指揮鼓發出號令。每逢春節、元宵節或其他大型喜慶的日子,便聚集在一起表演,觀眾成千上萬,場面十分壯觀。除配以鑼、鈸、鐘等敲打樂之外,還有演奏班演奏樂曲,大溪東片演奏的樂曲主要是《太平年景萬萬年》,大溪西片主要是《太平年景》,兩個片配合默契,各領風騷。

  第三節 民間故事

  永定縣會講故事的人很多。舊時,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以前,文化生活匱乏,到了晚上,講故事、聽故事便成了鄉村男女老少最愜意的文化享受了,因此每個村子都有幾個會講故事的高手,其中不乏故事家,比如高陂鎮上洋村的陳品濤、陳振萬、陳和隆等,不僅會講故事,而且還會加工、潤色、改編甚至創作。

  永定縣的民間故事多為民間傳說,內容十分豐富,頗具特色。其中一部分是讚美聰明、機智、善良、美好,崇尚自立、自強,批判邪惡、貪婪;一部分是神化自然環境的傳說,比如把山石、溪流、泉水、山坳、石頭編上美麗、神奇的故事,娓娓動聽,對培養子孫後代熱愛家鄉的山山水水起到了獨特的作用。

  諸多說不完的故事,對身份低下的勞動人民充滿著親切、崇敬和熱愛,而對那些身份高貴而無德無才者,特別是對那些壓迫者剝削者,則加以鄙薄、嘲諷和揶揄。由此充分反映了永定客家人傳統的正義感。勞動之余,茶餘飯後,長輩喜歡向晚輩講述那些流傳了千百年的民間故事。

  第四節  戲 劇

  請戲班子到村裡或樓裡來演戲,對永定客家人來說,既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娛樂活動,也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活動,可謂寓教於樂。

  一、漢劇

  漢劇是永定縣最流行的劇種。上世紀50年代末以前,永定縣有不少村落自發辦起了漢劇團,謂之業餘劇團。經費由華僑資助或鄉親們集資,演職員均為本村具有一定演技的熱心人士。勞動之餘,他們經常在晚上利用村裡的舞臺為本村和別村義務演出傳統古裝漢戲,因此這些村落的客家人湧現了不少漢劇迷。

  大溪鄉漢劇團辦得最成功,聞名縣內外。後來縣裡辦的漢劇團,常常到各鄉村巡迴演出,甚至到廣東梅州市等許多地方演出,深受歡迎。

  上世紀90年代以後,不論哪個地方逢到重要節日、慶典或迎神賽會,都會請外地的漢劇團來演幾個晚上,甚至白天也演出,可見漢劇在永定客家人中紮根之深。

  二、提線木偶戲

  提線木偶戲,俗稱傀儡戲,是由演員在螢幕後提線操控木偶來表演人物和故事的一種戲劇藝術形式,明末清初由上杭縣太拔鄉傳入永定。清道光三十年(1840),培豐鎮長流村張兆登創辦“明鳳堂”, 為永定第一班提線木偶戲班。自此,全縣陸續組織演出的提線木偶戲班有22班,最有名的除張兆登家族的明鳳堂和張美全(藝名學老妹)的正明鳳堂外,還有培豐鎮大排村丘三滿(藝名三滿啄)的老隆順,蔡玉林(藝名積鬼)的大雅堂,長流村陳可庭(藝名老姐殼)的榮華堂,陳東鄉古龍村藝名為牛舌的榮貴華堂,大溪鄉莒溪村陳濟龍、陳濟先的中雅堂和小雅堂,以及陳洪筠的文雅堂。從業人員達300多人。近20年來,洪源村蔡層木偶戲班傳承長流學老妹戲班,活躍於閩西各地,演出傳統劇《大全鐲賣相音》、《高望下山》、《大紅袍》、《王虎之爭》、《郭子儀拜夀》、《二度梅》、《海瑞罷官》等,深受客家人歡迎。

  提線木偶戲雅俗共賞,老少鹹宜,廣受群眾喜愛,在永定縣流行了近200年,至今仍為永定客家人所喜聞樂見。為適應社會民間多種需要,提線木偶戲班上演的劇碼不斷豐富,有150多出,最流行的如《雙麒麟》、《大名府》、《搖錢樹》、《雙槐樹》、《高旺下山》、《困河東》、《薛平貴》、《韓湘度妻》、《生死牌》、《珍珠塔》、《何文秀》、《遊西湖》……其中還有不少連台戲出,如《五虎平西》、《龍鳳再生緣》等。許多農村每逢迎神賽會,一般都會請本縣或外縣的提線木偶劇團到村裡演出傳統的古裝戲。連續演四五個晚上,甚至10天半個月,每場觀眾都爆滿,坐著的,站著的,擠得水泄不通。

  提線木偶劇團人數少、檯面小,成本低廉,因此有不少大型土樓的樓主平時也有請他們到樓內演出,請村裡的宗親觀看。土樓內的祖堂面積較大,佈置一番便成了舞臺,觀眾則分佈在天井、廳堂、廊道等處,甚至連二樓的內通廊也容納了不少觀眾。樓內演戲有兩個優勢,一是不用擔心下雨,二是回音效果好,大家都聽得清清楚楚。有些大型土樓則在樓內專門建造了戲臺。比如,湖坑鎮奧杳村盛全樓樓內的戲臺,每年木偶戲團在此至少也得演出一二十場。

  永定湧現了許多表演木偶戲的高手。如長流的張松芬(藝名可九),出身於木偶藝術世家,人們說他把木偶演活了;他的高徒張美全被喻為木偶劇壇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此外,丘三滿、蔡玉林、陳可庭、陳可淵、簡洪德、陳濟龍、陳濟先、黎桂熙、童慎東、張洪恭等,無論唱功或演技堪稱一流,在永定木偶劇壇上都是名噪一時的優伶,至今仍舊被觀眾稱賞。人們這樣稱讚他們:

  簇簇人群看出神,臺上傀儡活生生。

  簫笛鑼鼓吹敲緊,不覺東方天已明。

  第五節  工藝美術

  永定縣的工藝美術,主要流傳于土樓建築的雕龍畫棟和門神、屏風、牌匾、楹聯的雕刻、繪飾,還有寺廟神像的雕刻、泥塑、陶瓷工藝,以及迎神賽會、燈會的花燈、剪紙、面塑,走古事的造型、裝飾,辦喪事時紮靈屋、金童、玉女,等等。上世紀70年代以前,有大批木雕、彩繪的能工巧匠到閩南、粵東去,長期從事寺廟、睡床、衣櫥等的雕刻、繪飾。

  自古以來,剪紙藝術的運用在永定非常普遍,歲時節慶需要剪紙,辦喪事靈堂擺設的靈屋也離不開剪紙。

  永定客家人剪紙,一方面傳承了古代中原民間藝術的特色,另一方面又具有濃郁的客家地方韻味,拙樸明快,異彩紛呈。歲時、喜慶剪紙幾乎全用紅紙,寓意驅邪除魔、吉祥如意。剪紙題材多為雙喜、壽字和象徵吉祥的動物。剪紙中的羊淳樸、溫順、友善,或天真、安祥。龍、鳳、麟、獅、雞、鹿、馬、猴、魚等也是重要題材。剪紙渲染了節慶氣氛,表達了永定客家人的美好心願,反映土樓客家人純樸的審美情趣。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